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第二十九章 许约言和
    五色浑天,碧空琉璃,包裹住一片方圆数里的椭形界空。上下**明光豁如,光影盈盈流转,迷离雾幻。似乎一入其门,便能见千万变化。

    归无咎见到此景不由一愕。

    玉岚秘境九野山的奥秘。七关之前的诸般细事,都是从历届入阵后幸存之人口中流传。而取得集齐九蕴之宝的最后一步奥秘,乃是自秦梦霖处获得,即便余玄宗也未识奥妙。

    是以八、九关内的具体情形,归无咎事先也并不知晓。

    这所谓的第九关“小界”,不过是“六返如意阵”圈住的一方界空!归无咎放下心来,秦梦霖遗留之物中语焉不详之处,终于彻底证实。

    环首四顾,界空之内,除了五彩斑斓的屏障外空空如也。第七、第八关内玉岚之精一分为二、赢家全得的规则,也未再现。第九关玉岚之精许是又和一至六关相同,暗暗藏于某一精蕴系物之地。

    白面剑客见归无咎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态,不由得“哼”了一声。

    和归无咎一同进入最后一道阵门后,白面剑客一直气机收摄如圆,剑意动静相随,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此时归无咎神游天外,分明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归无咎回神一笑,白面剑客一举一动其实尽在他眼中。否则若他突施冷箭,自己岂非手忙脚乱只不过这些细小误会也不必解释。笑道:“白道友和在下这一场,其实不用再比了。”

    白面剑客神情毫无波动,冷漠的道:“何以见得”

    归无咎舒展跑袍袖,轻笑道:“你我心知肚明。白道友眼下已非文某对手。”

    白面剑客默然以对。原本旁人不知他虚实如何。但是他方才意欲避开归无咎、挑选卫正明下手,却暴露了他的底细。良久,白面剑客开口道:“文道友是凭借自家功行看出来的,还是猜出来的”

    归无咎略一沉吟道:“五五之数。白道友避过周海田那一招,文某勉强能够看出白道友代价非小;但具体到了什么程度也无法笃定。不过白道友既然有信心收拾卫正明,那么想必白道友虽无和四重境修士一战之力,却依旧有胜过三重境巅峰的把握。”

    白面剑客道:“不错。说与文道友知晓也无妨。使出那一式,在下功行倒退一十二年。而十二年前的我,恰好距离战胜四重境差了临门一脚。想不到一家二等宗门,竟也有拖人下水的手段。若我神完气足,与文道友在最后一关当可战个痛快。”

    略微停顿了片刻,白面剑客低声道:“可惜了。说是至纯至真,到底并非最上乘的剑术。若我有上乘法宝在手,走那体用不拘之路,也未必要动用这一道神通。”

    归无咎眉头微皱,白面剑客这一番见解实在出乎他预料之外。看来他的真实底细,比自己想象的为高。

    下界对于剑术法门有一偏见,无不以为上乘剑术奉“剑外无物”为圭臬;其余精研剑术却依傍旁门法宝、神通的,俱非正法上乘。

    先前归无咎以一双金锏向白面剑客交易纪文从尸身,同样被他以类似言语拒绝。彼时归无咎已知白面剑客同样走的是“一剑载道”之路。

    其实“剑外无物”固然是正道,却非唯一。辰阳剑山三问八法中的第三问,便是“本末之问”,或心为剑主,剑道只是手段之一;或舍剑之外,再无他物。两者都是正途,并无高下之分。

    譬如归无咎真正结丹之后将“空蕴念剑”作为根本神通步步提升,自然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剑修,那么他走的路便是心为主、剑为末,执中用剑。

    白面剑客走的是“剑外无物”之路这是确定无疑的;可是听他言语似乎有几分后悔,更向往归无咎的体用不拘、以剑为术的道路,这眼界绝非下界修士所有。

    可是此人却绝非辰阳剑山弟子。

    辰阳剑山真传,经历剑心轮台上三问八法,心念一生,便对自己所走之路有着绝对的信念,岂有中途反悔的道理。

    更何况,无论是心为主还是剑为主,都是无上正法。而白面剑客却说自己所修“并非最上乘的剑术”,实在耐人寻味。

    归无咎笑道:“无论如何,白兄以未臻二三重境的修为达到四重境的战力,已经足称骇人听闻。容州荒海数千载也未必出得了一人。”

    白面剑客冷笑道:“戴高帽是无用的。须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三十章 主动进击 壬水迎敌
    就在归无咎徘徊不定时,身上所藏八蕴之精突然生出变化。

    归无咎将之取出观看。但见碗口大的一团冰露显化一花八叶,迷离雾气凝成饱满露珠,气蕴丰沛欲滴。这圆满状态的八蕴之精传来一丝感应,牵引着归无咎走出彩光琉璃之界空。

    归无咎暗暗惊讶,原来第九关内,每一界空内的胜者并不能直接获得玉岚之精,只是将八蕴之精提高圆满,给出下一步机缘的指引。

    当初秦梦霖所赠玉简,言及得宝之法。有一语曰:“一瓢舀尽横潭水,九蕴同出造化门。”又有注解言道,第九关门户在一名为“横潭”的秘地之下。

    归无咎本以为。此口诀意指第九关出入方法,与前八关不同。

    将九件九蕴之宝集齐,出“九野山”的门户并非由九蕴之精引动,而是从“横潭”之下的“造化门”出山。若一人集齐九件九蕴之宝离山,出玉岚秘境之后九气合一,当会显化成归无咎那件心仪的宝物。

    但是现在说明,事先所见有误。“九蕴同出造化门”的真实含义,当是第九关全部九枚玉岚之精俱藏于“造化门”内,而非携带已经寻得的九蕴之精通过造化门离开。

    不过对于归无咎而言,方略并未变化;依旧是依照次序,或联合、或解决第九关的胜者,取得全部九枚圆满状态下的八蕴之精,再言其他。

    倏忽间的功夫,归无咎一头钻进有如蛋壳的界空壁障。当中光影横流,歧途百出,正是归无咎久违的“六返如意阵”走法。

    归无咎索性尝试一心二用之法。右手掌中托着八蕴之精引导方位,心神中却默用越衡宗解阵法诀辨明方位。二者一一对比,果然丝毫不差。

    片刻之后,归无咎破牢笼而出,眼前之景却令他愕然。

    自入玉岚秘境之后,七、八、九关三道阵门小界诡奇若幻自不待言。就算是九野山草木土石具备,但总也有几分空灵失真,迥异于真实世界。

    可是眼前这一片茫茫界空,由远及近可见数十座群山绵延。有峻有缓,有高有卑,有挺立如锥,有中断成崖。近处一处山谷内,有鸣泉成流,清响淙淙。

    抬头明日当空,清风拂面,宛然真实之处,和外界全无差别。

    以至于归无咎瞬间生出一种幻觉,他已经出了玉岚秘境,此处景象正是容州某一胜地。

    可惜就在视界百里之内,清晰可辨尚有八座浑天空界,犹如巨大的卵石,提醒着归无咎这分明还是九关秘境。

    这八座清光盈盈的空界,连同归无咎身畔这一座,九子连环,正成卧龙之象。

    归无咎双眸中闪过一道利芒。未曾想眼前形势,比事先和蓝清平、奚轻衡之定计更优一筹。

    九座界空屏障均是以“六返如意阵”显化,那意味着归无咎可以在每一道阵门自由进出,不必用专门的八蕴之精为锁钥。更无须空等其余八关决出胜负,行那“以四敌五”之策。

    眼前形势,利用自己和白面剑客握手言和所争取的时间,径直杀入每一道阵门,各个击破,方为上策!

    由于历届探玄会上,履险之人至多达到第八关。故先前诸人想当然的以为,第九关九场胜负决出,自然便能取得玉岚之精,成就九蕴之宝。现在他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但既然走到了最后一步,怎么肯轻易放弃必定在秘境内仔细搜罗。

    这茫茫大山,若非事先知晓机关,哪里是一时半会能够彻底搜查的。

    因此归无咎更不必担心其等携带八蕴之精提前离开。

    归无咎纵身飞遁,百余里路途不过十余个呼吸便出现在目前。依次在八道界空外巡游了一遍,归无咎任意挑选一道界空,一头扎了进去!

    ……

    第三道界空之内,二人斗在一处,正是蓝清平和星月门吴道人。

    一道浩浩荡荡的深碧水流,上下飘舞腾跃千百重浪花,逆袭横击,变幻莫测。这其中的法力之雄浑、气机之精纯,在金丹四重境修士中也是出类拔萃。

    在这道水流即将把吴道人彻底吞没时。吴道人连忙一甩兜囊,一缕赤色丹砂洒出。这丹砂一旦入水,登时散发出刺鼻的味道,原本如同活物的碧水也瞬间化成极为滞重的泥浆,合拢的速度也慢了何止一倍。

    吴道人连忙起遁光一跃,从那水流缝隙之中钻出,立身于百丈之外。

    就在吴道人看似已经摆脱了进攻时,他身畔一道水蓝色雾气突然无中生有,泛滥开来,将他牢牢锁住。

    &



三十一章 风火云雷 解炼消化
    就在“空蕴念剑”使出的一刹那。

    蓝清平动作极快,一攻一守行云流水般完成。

    在发动“洪流尽扬尘”的同时,他双手掐诀,十指交错成印,一阴一阳、一灰一赤两道清微之气一收一合。随后他一身袍袖鼓胀开来,隐现光华的精纯丹煞也从发肤毛孔之中不断透出,细小的雾气缭绕,点点汇聚,凝结成一道阔大气机。

    一瞬之间,蓝清平气息之强犹如山雨滂湃,洪津泛滥,何止增加了一倍!

    神通相生相克,本是修道界存在以来亘古不变的主题。对于空蕴念剑神通,其余诸家大派虽不若余玄宗用心之深,但也绝不会麻木不仁,直到万一交手之时束手待毙。

    只不过除了余玄宗“点气分影术”和归无咎一体多丹、随用随舍的手段,其余诸法局限甚大,细数其大致路数不过两种。

    要么是条件极为苛刻的代劫秘术如“草木甲傀”;要么是强化自身、固本壮根之法。这一策略既可说是治本之法,也可说是愚笨之策。

    蓝清平现在所用的这道秘术“长霄独秀”,正是一道将自身气机提高倍许的秘术,以壮大自身减免空蕴念剑的杀伤力。单就对空蕴念剑的防御而言,和“法象由人”本同一理。

    不过此术虽能强化气机,但一旦运使,却只能立在原地不能动弹。是以只能被动防守,和增幅自身战力三倍有余的“法象由人”神通不可同日而语。

    本来蓝清平坚信,凭借“长霄独秀”的丹力增幅,抵御一道“空蕴念剑”的法则之力,应当问题不大。

    可是“长霄独秀”的增幅瞬间之后,蓝清平蓦然发觉,自己的气机丹力,依旧未能够胜过吴道人一筹。

    这一切都是刹那间的事,就在一个呼吸之后,吴道人头顶冰剑化作冰花漫舞。

    蓝清平所有动作瞬间归于静止,鼓胀的衣袋突然垂落下来。“洪流尽扬尘”所化涛涛水势也瞬间无影无踪,犹如从未出现。他面色非常平静,但双眸之中似乎暗藏着一丝困惑。

    随着一阵冷风吹过,蓝清平的身躯化作飞灰,溃散满地。

    ……

    向之融一袭黄袍,面如冠玉,唇若涂丹,一副风流少年态度。王木霸姓名虽粗鲁,但面相却是一副中年书生模样,气度徐徐。

    若非雷光阴气纵横不休,轰鸣闷响此起彼伏。单凭这两个人的相貌,几乎要以为这是两位饱学之士坐论经史,传道受业。

    不过斗了这许久,两人气色风采都完好无损,似乎此战并不激烈。

    稍稍停战了半刻钟,王木霸双手一托,重新发动攻势。一股了无形迹的温和之风从向之融脚下升起,犹如一粒种子瞬间发芽壮大,就要将向之融完全吞没。

    向之融端立不动,右手小指一丝湛蓝气机溢出,如同水滴。这一水滴落在腰间一闪而逝,但见腰间悬挂的一枚青色玉坠突然绳结自解,随后竟然以小噬大,生出一股精纯吸力,将那股升腾风烟完全吸收。

    强弱高下,焕然分明。

    余玄宗修习“照玄书”一脉的真传弟子,不出七大神通之藩篱,其中尤其以习得“幽土化玄解炼法”、“凝阴返阳销金手”二门威力最著。

    但向之融作为余玄宗下一代当家人物,功行醇厚甚至压倒了修习第一真传法门“海天诀”的叶光中,实在是一位奇才。他舍弃了“幽土化玄”“凝阴返阳”两门最强横也是最难修习的神通,却将其余五种神通尽数习得。

    博通诸家,进退余地大了不止一筹。

    即便以同等寿数、三重境修为相比较,五法同修的向之融,战力也要远在习得阴阳二法的岳遥峰之上。

    这一道轻巧接下“上流回风”的手段,神通法宝两相合,信手拈来,化解攻势于无形。旁人若以“幽土化玄”来迎敌自然也不在话下,但却需要消耗更多丹力。

    只是向之融轻易接下了王木霸这一手



第三十二章 四象归一 幻刀二重
    王木霸最后这两道神通看似孱弱,但一旦和风火之势相和,犹如烈火烹油,威力陡然增加了数倍。

    向之融一怔,不可置信的道:“四相归一之阵”

    星月门“上流回风”“积空云霆”“赤文白水”“五火成轮”四大神通有二,风火相合,水火相合,风雷相合,风水相合,雷火相合,水雷相合,号称“**之变”,威能足以提高倍许。

    但这一增益远不是极限。其实若将四道神通一口气使出,风水雷火四相合一,杀伤力足以提高到十六倍以上。

    但“四相归一”之法却非个人能够完成,需四人提前布下阵法,各使一道神通。只凭一己之力,能够使出“**之变”中的一种,在金丹四重境修士中,已经堪称出类拔萃。

    方才王木霸突然使出“风助火势”的风火相合手段,向之融对他的评价已经又提高了一筹。不想此人再次打破极限,竟一人成阵,使出“四相归一”!

    尽管最后“积空云霆”“赤文白水”两道神通使得极为勉强,但他到底是成功使出了这一式!

    得到雷水之力的增幅,火光风焰愈加狂暴汹涌,包围圈也收得愈来愈紧,呼吸间已经到了十五六丈之内。

    向之融照玄书心法运转到极致,早已熟极而流的五道神通依次使出,暗合“解、炼、消、化”之妙理。这五道神通不显具象,只化作青红白绿黑五道氤氲之气,将压迫到近前、以火行之力为主的四相法阵死死抵住。

    但阵法之力实非一人能敌。包围圈仍旧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照这个势头,只消十多个呼吸,向之融就要殒命于此。

    向之融面色冷峻不见慌乱,手脚异常利索。瞬息间宝光大放,一件尺许大小的青色玉盘取出,如同一面宝轮,悬挂在他头顶。柔和光芒犹如细雨洒下,构成一道帷幕。火光卷来立刻受阻,被这道光芒屏障隔绝在外。

    这件青色玉盘的品质之高非同小可,寻常金丹四重境修士的护身宝物断难媲美。
1...5152535455...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