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眼下云霞交映,山水烂漫,这茫茫界空,寥廓之地,唯有归无咎、奚轻衡二人而已。
大战将毕,归无咎先有条不紊的打扫战场。其余法宝、精玉等外物暂可放在一边,当头要紧的,无过于自身实力的补充。
先查看吴道人储物戒,从中拽出一件模糊稀烂的尸身,正是余玄宗叶光中。
吴道人当初击毙叶光中,出阵时将叶光中尸身顺手携带,归无咎可是看在眼里,牢记在心。一路过关,吴道人果然并未来得及处理此物。
顺手将叶光中储物戒略微搜检后丢在一旁,只把遗体横列在面前。
在依次搜检三人储物戒,可惜并未得到归无咎所期待的其他收获。
吴道人本身因空蕴念剑第七剑尚未完全炼成之故,威力不足。算是机缘巧合之下保全了叶光中尸体。
九阵界空之中之战,仰赖“四流无滞搬运法”,吴道人、柳逍客斩杀蓝清平、步明徽时气机都极大增幅。神剑之下,蓝、步二人自然尸骨无存。
至于向之融,同样被王木霸一人成阵的“四象归一阵”炼成飞灰。因此三人遗体,此时俱不可得。
不过集齐星月门四人外加叶光中五枚四重金丹,归无咎的战力储备其实达到了习练精斛虚丹之法以来的最高峰。
奚轻衡瞥了一眼正在炼化金丹的归无咎,心中泛起涟漪。在她看来,这四枚储物戒内,至少有五六件宝物品质相当出众。即便不如不如沈林心三百六十五件合成一套的“剑骨玄兵”,差距也不会太大。可是归无咎目光扫过,如视朽木,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
至于剩余丹药、符箓、奇门杂物,归无咎似乎更不放在眼里。
奚轻衡正启唇欲语时,归无咎突然道:“精玉我取一半,玉简书册等我有暇阅览后再做处断。剩余的精玉、法宝、符箓、丹药、杂物,奚道友有看得入眼的,尽管取走。”
奚轻衡微微一愕。这几枚纳物戒中的精玉总数达到近百万。法宝也有两三件和自己甚为投契的。再说那些丹药,有几种自己不识奥妙的,多半是星月门传承历久的上乘灵药,不想归无咎似乎并未留心。
四辅之中,丹道、阵道二途。星月门实稍胜余玄宗一筹。如果将这些丹药交由门中丹师精心研究,未必不能在炼丹术上前进一步。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奚轻衡恍然惊觉,自己已经不再是余玄宗修士了。这种命运的抉择,自然没有回头路可走。眼神一黯,默不作声的将四枚纳物戒所藏一一分捡。
归无咎将奚轻衡神色看在眼中,意味深长的笑道:“奚道友难道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文某吗”
奚轻衡目光如电,轻瞟了归无咎一眼。第九关这连番战斗,归无咎确实有一件显而易见的异常处,但是他没有主动说,奚轻衡也不好主动追问。现在归无咎如此说法,若她未会错意的话,实则是对方愿意主动相告的表示。
奚轻衡当即接话道:“第九关九大界空之障,似乎是一种万千歧途的诡秘阵法。其余入界之人,唯有通过圆满的八蕴之精指引,才能渡阵而出。而归道友似乎能够识源辨真,自由穿越壁障。这当中机关,就连作为玉岚秘境之主的余玄宗也并不知晓,轻衡也大为不解
第四十一章 解谜横潭水
这一片苍茫界空,飞遁逡巡,却见其中景色之盛,几乎不亚于越衡山门。所差者不过是飞屿悬空、青天如浮的升玄妙意罢了。
归无咎自东而西,奚轻衡自西而东。石壁千寻,群山万仞,奇峰霞举,历历在目。每遇平湖点黛,素湍如练处,便一一牢记于心。
三四个时辰之后归无咎、奚轻衡再次相聚,整座秘境之内的所有湖泊水潭已经全部清点完毕,共有一千七百三十有奇。
一瓢舀尽横潭水,九蕴同出造化门。
可是这所谓的“横潭水”,又是一千七百水泊中的哪一片湖泊呢
群山偏西南之处,一座高峰孤标秀出,笼罩群山之表,数百里山水尽在目中。归无咎和奚轻衡站立此峰之上,皱眉不语。
归无咎将这道谚语和奚轻衡一同参详。奚轻衡沉思良久,道:“若说着水泊之形,这一千七百余湖潭尽是聚拢成圆,就算少数异形者或孤拐弯曲,或广狭不一,却并无一水成狭长横出之貌。”
归无咎举手一挥,一道白卷摊在面前。指间碧光凝聚,点点落幕。
奚轻衡略微一怔,随即领悟其意。同样赤色光点流出,在这幅画卷上留下疏密不一的光点。
这自然是一千七百余水方位显化图。
所谓“横潭”,或许指的不是单一的水泊之形,而是宏观上看,诸水成就一横。
只是这些水泊的坐落之处,可谓毫无规律。恰如雨点洒落空地,杂乱无章。欲要从中勾勒出一道直线,实在是勉强的很。即便有四、五湖泊恰在一线之上,其中间距错落悬殊,一望便知不足为训。
如今敌手俱败,九道八蕴圆满之精尽数获得,居然倒在设覆猜迷这一关,那实在过于滑稽了。
归无咎镇静己心,思索这千百山水之奥,目光遥遥接向远方,只见九座界空回环相扣,蜿蜒如龙,突然心中升起一股明悟。
瞬间转过头来望向背面群山,登时会心一笑,伸手一指道:“当在此处。”
说罢纵起遁光直冲十余里,长天之上,清晰可辨十三座山峰列成一线,和九座界空阵门成纵横之势。山峰两两之间间距相当,无有一丝不谐。
这九道界空,初看蜿蜒如龙,但是归无咎仔细方才站在正面观察,却发现九界连结,更像一只弓背。顺着这弓背的垂直方向目光所及处,十三座横列山峰恰如射出去的离弦之箭。
奚轻衡顺着山脉形势,刚刚看出几分门道,这时连忙追上。二人一鼓作气赶到十三峰之前的箭头处,果然有一晶莹晃漾、只十余丈方圆的青青一潭。
此潭坐落于第十三峰山脚之下的一处空地。原本纵横里许的白石地面正中心,宛然突兀一座湖潭。若你留心于此,可谓扎眼之极;但是若你视野只在高山大湖之间,那却极为容易忽略过去。
果然如此。二人见所料无误,不由惊喜,连忙落下遁光。
潭水远望则碧,尽观清澈无比,外带天光洒落,潋滟生辉。
奚轻衡道:“想必奥秘正在这水潭之底。欲求九蕴之精,须将潭水尽数剥离。”
归无咎一点头,不再犹豫,大袖卷起,磅礴丹力完全释放。犹如一道巨大的龙卷,将潭中之水尽数吸起,抛到二三里之外。
此潭并不甚深,潭中心最深处不过五六丈,愈靠边缘则愈浅,潭水之畔不过一人多高。潭底多碎石,只是水草游鱼却半点也无,四壁如削,异常平整光洁。
奚轻衡眉头一皱。手心漾起一股震力,将潭底石子完全掀到岸上。目光所及,唯有光秃锃亮的湖底。
潭水舀尽,但是依旧一无所有。
奚轻衡嘴唇一抿,
第四十一章 解谜横潭水
这一片苍茫界空,飞遁逡巡,却见其中景色之盛,几乎不亚于越衡山门。所差者不过是飞屿悬空、青天如浮的升玄妙意罢了。
归无咎自东而西,奚轻衡自西而东。石壁千寻,群山万仞,奇峰霞举,历历在目。每遇平湖点黛,素湍如练处,便一一牢记于心。
三四个时辰之后归无咎、奚轻衡再次相聚,整座秘境之内的所有湖泊水潭已经全部清点完毕,共有一千七百三十有奇。
一瓢舀尽横潭水,九蕴同出造化门。
可是这所谓的“横潭水”,又是一千七百水泊中的哪一片湖泊呢
群山偏西南之处,一座高峰孤标秀出,笼罩群山之表,数百里山水尽在目中。归无咎和奚轻衡站立此峰之上,皱眉不语。
归无咎将这道谚语和奚轻衡一同参详。奚轻衡沉思良久,道:“若说着水泊之形,这一千七百余湖潭尽是聚拢成圆,就算少数异形者或孤拐弯曲,或广狭不一,却并无一水成狭长横出之貌。”
归无咎举手一挥,一道白卷摊在面前。指间碧光凝聚,点点落幕。
奚轻衡略微一怔,随即领悟其意。同样赤色光点流出,在这幅画卷上留下疏密不一的光点。
这自然是一千七百余水方位显化图。
所谓“横潭”,或许指的不是单一的水泊之形,而是宏观上看,诸水成就一横。
只是这些水泊的坐落之处,可谓毫无规律。恰如雨点洒落空地,杂乱无章。欲要从中勾勒出一道直线,实在是勉强的很。即便有四、五湖泊恰在一线之上,其中间距错落悬殊,一望便知不足为训。
如今敌手俱败,九道八蕴圆满之精尽数获得,居然倒在设覆猜迷这一关,那实在过于滑稽了。
归无咎镇静己心,思索这千百山水之奥,目光遥遥接向远方,只见九座界空回环相扣,蜿蜒如龙,突然心中升起一股明悟。
瞬间转过头来望向背面群山,登时会心一笑,伸手一指道:“当在此处。”
说罢纵起遁光直冲十余里,长天之上,清晰可辨十三座山峰列成一线,和九座界空阵门成纵横之势。山峰两两之间间距相当,无有一丝不谐。
这九道界空,初看蜿蜒如龙,但是归无咎仔细方才站在正面观察,却发现九界连结,更像一只弓背。顺着这弓背的垂直方向目光所及处,十三座横列山峰恰如射出去的离弦之箭。
奚轻衡顺着山脉形势,刚刚看出几分门道,这时连忙追上。二人一鼓作气赶到十三峰之前的箭头处,果然有一晶莹晃漾、只十余丈方圆的青青一潭。
此潭坐落于第十三峰山脚之下的一处空地。原本纵横里许的白石地面正中心,宛然突兀一座湖潭。若你留心于此,可谓扎眼之极;但是若你视野只在高山大湖之间,那却极为容易忽略过去。
果然如此。二人见所料无误,不由惊喜,连忙落下遁光。
潭水远望则碧,尽观清澈无比,外带天光洒落,潋滟生辉。
奚轻衡道:“想必奥秘正在这水潭之底。欲求九蕴之精,须将潭水尽数剥离。”
归无咎一点头,不再犹豫,大袖卷起,磅礴丹力完全释放。犹如一道巨大的龙卷,将潭中之水尽数吸起,抛到二三里之外。
此潭并不甚深,潭中心最深处不过五六丈,愈靠边缘则愈浅,潭水之畔不过一人多高。潭底多碎石,只是水草游鱼却半点也无,四壁如削,异常平整光洁。
奚轻衡眉头一皱。手心漾起一股震力,将潭底石子完全掀到岸上。目光所及,唯有光秃锃亮的湖底。
潭水舀尽,但是依旧一无所有。
奚轻衡嘴唇一抿,手头多了一柄乌头木鱼,正是方才在王木霸
第四十二章 鱼龙明暗曲折
这七色迷离的光辉,仿佛揭开锅盖后扑面而来的蒸气,瞬间蒸腾扩张,几个呼吸之后又瞬间淡薄消散,一座圆形的石门浮现在眼前。
归无咎、奚轻衡一跃而入。石门内是一条丈许高低、数百丈长短的甬道,当中虽没有灯烛,但是四壁青石照影、足下平滑如镜,纹路纤毫毕显,恍若白昼。
片刻功夫,走到甬道尽头。一座三尺高的石架之上,一件异宝明光璀璨,流洒铺陈,望之异常夺目。
此物二尺长短,狭口广腹,似乎是一只酒囊。
只是这“酒囊”通体并不纯粹,细看似石似灰,五色驳杂。不是五行杂玉,更有何物只是其品质之精微,已经不是五行混合的精玉,至少也是罡玉中品质较高者。酒囊之外,却为一厚约半寸、醇厚宛如实质的黄色光芒包裹。
归无咎心中一动,须知五行杂玉从来都是依托矿脉,只得以丹火小心炼化。一旦开掘,即成粉末。既然能够塑造成这副样貌,可见这件事,这件宝物,到底是做成了。
再看这“酒囊”安置的石架正下方,赫然有一径长三四尺的坑洞。归无咎一瞥,坑洞之内,正是如假包换的五行杂玉!
“玉岚秘境”真正的秘宝,居然距离五行杂玉矿脉如此之近。
荒海四大岛下的五行杂玉,数量之巨,品质之高,可要比星罗棋布的外围岛屿高得多了。尤其是曲寰岛作为第一大岛,地下根本就是一座超大的杂玉矿脉。
归无咎想要收起这件异宝,又恐其中有什么玄虚,无意之中坏了布置。正踌躇间,奚轻衡举起手指道:“看。”
归无咎目光朝着她所指处看去,原来侧面墙壁之上密密麻麻,前人遗刻,怕不是有数千字。这字迹笔画细长,又略微有些发白,青底白字不甚显眼。再加上那酒囊状的宝物过于炫目,归无咎一开始并未发觉。
花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阅览壁文,眼前这件宝物、乃至整个玉岚秘境的始末根底终于清清楚楚。
越衡宗内,十余万年前。秦真人、陆真人关于荒海五行杂玉之争,宗门高层尽皆熟稔。
最终陆真人得到了门派的全力支持,坚持不懈十余万载。这条路走到今日,便是归无咎所持元玉精斛。而秦真人所设计“鱼龙兜”和“锁阴冰蚕”之法,无不因为面临绝大难关而中道崩殂。
但是归无咎没有想到,当年之事并不简单。千回百转之后,又呈现出眼前这个曲折的故事。
说来话长。
十余万年前,越衡宗这位器道真人秦真人,本名秦固思,在宗内也是屡有创制兴作的惊才绝艳之才。秦真人之师尊,正是当时越衡宗四位真君之一的丰独在。这一位在器道中亦有绝高造诣。
当初秦固思所构思的“鱼龙兜”法宝,是一件似虚似实、立足于界空交错的空间神通所创制出的秘宝。
若非行家里手,此物之原理甚难理喻。简单来说,此物类似一灵体吞噬之兽,表面上看不到任何对杂玉的破坏,但异力所及之处,却吞噬杂玉于无形之间,储藏于另一空间,当中五行之性不坏。
“鱼龙兜”的方案最初提出来的时候,门派内支持秦固思真人和支持那位陆真人的,其实势力旗鼓相当。
因为陆真人虽然一步到位,切入炼化杂玉之法,但“体外之丹”涉及的穷尽物性丹性的精深法门,非数万年、甚至十余万年之功不能完成。
而“鱼龙兜”虽只是暂时挪遁杂玉的宝物,不如元玉精斛直指根本。但此物却能独辟畦径,成功极速,百年内便可炼化成形。
这倒不是“鱼龙兜”粗劣,而是这种汇通空间神通的宝物别有道理,虽然所用材料甚简,而其中玄理精微却深,恰好和其师丰真君的本命混元真宝“璇玑定化炉”道途相合。
有此神物相助,只消将宝材引入其中,默运玄理,不劳费心炼化,九九八十一载,宝物自成。
可是这件法宝意外遇到一桩难处。似这虚实之间、无形无相的宝物,容纳他物无往不利,颇能存其真性,不灭不坏。偏偏一旦存储杂玉,法宝自身性质就立刻混乱起来,一时三刻就有崩散之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