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风流军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飘逸
李世民脸色一红,刚才文彦博说的话确实让他听了很舒服,毕竟说他拥有四海,天下都是他的臣民。
被李彦揭穿,李世民很是庆幸,幸好自己还没有答应温彦博的说法。李彦连看都不看李世民,随后问道:“温彦博,第二个问题,你说教化他们,多长时间?你用几年让他们变成大唐臣民?”
这个哪有准,温彦博根本不能回答,只好说道:“很难说,时间可长可短。”
李彦说道:“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你比那些先贤圣人还厉害是不是?从远古到今天,几千年过去了,谁都没有办法解决,你用几十年就能解决,是不是太太高你自己了?”
“我可没这么说?”温彦博赶紧否认。
李彦说道:“既然你不如他们,那么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你凭什么就敢让皇上这么办?”
“这……”温彦博又说不出来话了。
李世民算是知道了,温彦博根本就不是李彦的对手。赶紧说道:“俊青不是说有办法解决吗?不是全都杀光他们吧?”
李彦摇摇头:“我还没有那么残忍。其实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只是不具体,其实大家都忽略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几千年都解决不了。但是,他们又每一次都打不过我们,最后被消灭的都是他们。那就是强大的国力和军力,只要大唐有今天的军事实力,把他们放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就是放到内地也是一样。只要让他们知道一点,不听话下场就是被杀,我想把他们放到天边去也没事。皇家的威严是打出来,不是那些虚无的仁义道德换来的。仁义和教化,是对自己民族的,不是对其他民族。他们没有王化之前,最好的办法是刀子、皮鞭和刑具,不是仁义。只有他懂的什么是仁义的时候,才能讲仁义。对人讲仁义,对狗讲仁义,但是不能对狼讲仁义。除非有一天他们真的变成狗,或者进化成人。温大人说讲仁义没错,但是他的愚蠢就在于不管对象是谁,对畜生也讲仁义。可惜他还没有能力把畜生变成人。”
李彦说的不紧不慢,声音也不是很高,已经不是以前那样说什么声色俱厉,很激动的样子。这足见他的成熟,可语言的尖酸刻薄一点没变,弄得温彦博脸色铁青,却没有办法反驳。
李世民很快抓住李彦说这么多的关键所在“那就是俊青有办法把他们变成人了”
李彦摇头:“不,我只是有办法把他们先变成狗,再由温大人把他们变成人,剩下的就是皇上跟他们讲仁义了。”
这一下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有兴趣。狗可是很忠诚的,不会乱咬主人,即使变不成人,是狗也就没有危害了。
李世民也问道:“你用什么办法把他们变成温顺忠诚的狗呢?”
李彦说道:“很简单,突厥人贪婪的狼性都是那些贵族和当官的,普通庶民本来只是脾气不好,性格凶悍一些,本质上还是善良的,和中原的百姓没有用什么区别。就像当年的大隋朝一样,只要消灭那些反抗的隋朝臣子就行,老百姓好像没有反抗的吧?我想皇上应该明白怎么做。”
李世民眼睛眯起来,他当然明白,可是自己也用了不少隋臣,这是有区别的。
李彦说道:“皇上,有一点是我的建议,那就是突厥的官员一个不能用,贵族一个不能留。”
“可这样就能保证他们不反叛吗?”李世民怀疑的问道。
李彦也知道不会这样简单,但后世有几个例子是可以借鉴的。文化认同才是归心的最基本基础,想融合一个民族,当然是摧毁他的文化。李彦说道:“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要有步骤的一样一样实现。相信有十年,二十年,将不再有突厥这个民族,西北塞外也会永远安定下来。”
李世民说道:“说了半天,俊青好像并没说怎么办?”
李彦说道:“三步走,第一,把归附的突厥人分散开,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州府只安置一部分,要细分到县,再分到村。每个村子不超过两户,我不相信他们一两户也敢造反。不要歧视他们,不要区别对待,给他们土地,和大唐臣民一样待遇,不低也不高。这样十几年之后,他只能融入当地,婚嫁就会同化他们。最重要一点,不许穿他们原来的衣服,要求在一年内必须学会汉语。十万之众,和中原的千万人口比起来,他们就是一滴水,一粒沙。”
所有人都吸口冷气,李彦好狠毒的办法,这样十几万突厥人都等于不存在一样。这一回没人提出反对,因为温彦博的例子在哪摆着。这时候再提什么留其民族,保存文化,显然是行不通的,也会遭到李彦的打击。
房玄龄问道:“这十万之众解决了,但是西北出现大片空闲之地,薛延陀,铁勒九姓和西突厥必然东扩,那不是给他们留出发展空间吗?”
李彦一笑说道:“皇上可以派人,在大唐周围立上界碑上面刻上名字,只要界碑标注的地方,就是大唐领土,未经允许进入的就是侵略,杀无赦。只要你够强大,就算是放到大街上一百贯钱,也没人敢拿,因为他知道,拿了就是被杀。”
这种先号下的做法,还没有过,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有没有用。岑文本说道:“边境那么远,即使他们进来我们也不知道,又有什么办法?怎么也不能派出军队在边境线上驻守看着吧?”
李彦摇摇头,他真的没办法,这些人就是这样,从来不从另一个角度去想问题。只好耐心的说道:“岑大人,如果你的家里下人在外面偷了东西,皇上却治你的罪。你会不会先看着你的家人不去犯法呢?”
岑文本一下明白了:“原来俊青想让他们自己看着自己的人,那样我们只要盯着他们的王室就可以了。不用出兵看着边境,有人巡逻知道就可以。‘
李彦笑了:“岑大人果然聪明,一点就透。确实,要是发现他们占据这些地方,我们出兵灭了他们王庭,然后不是占领那里,而是让他们包赔损失,要是每一次包赔个百十万贯,你说是不是我们很盼望他们能犯错误?要不我们不是没理由进兵吗?还有,打仗花了多少钱,也让他们支付,是不是很希望他们能给大唐出兵的借口呢?这样没有谁说我们不仁义吧?一次两次,看看还有敢进入大唐标注的地方吗?”
这样一说谁都明白了,给李彦就一个评价,太坏了,不过都明白这样做的好处。温彦博这个最讲仁义的人这时候反倒明白过来:“皇上,应该马上向周围的几个国家派出使者,宣讲大唐的规矩。既然臣服大唐,就应该遵守大唐的规矩,不能进入我们的疆土。”
看到文彦博变得这样快,李彦笑了:“皇上,这是宣扬大唐威严,显示皇上仁德的时候,这件事我看交给温大人最合适了。”
竟然取得一致意见,见群臣都不反对。李世民点头:“那就由三省会同鸿胪寺向周边的各国使者传达朕的旨意。有****主办。”
“臣遵旨”温彦博没想到李彦会推荐他,赶紧躬身领旨。
房玄龄佩服的说道:“俊青真称得上治国良才。”
李彦瞪他一眼:“别跟我整没用的,以后的事多着呢。还是有人会不服气,他们不见棺材是不会落泪的。想维护主权,身后是强大的军队。”
所有人都明白,这样规定,既不会有人遵守,也不会有人相信。李彦说的也对,恐怕得打几仗才能让他们相信。不过总算是有了方法,立即都回去研究实施办法
鸿胪寺耿连忠约见驻大唐的使者,宣讲皇上的旨意。工部赶紧制作界碑,各州府派人树立。兵部向各个折冲府下达命令,组建边防巡逻队。
刚刚打败突厥,威震天下的名声,让周围的几个国家都乖乖的听话,是不是真的听话,那就看以后的。
看着离开的大臣,李世民说道:“玄龄无忌留下。”
李彦没有走,他知道找自己来,不是研究这些事的,关键还是锦儿的事。李世民越来越不放心自己,按道理自己并没有什么威胁到大唐的举动,可李世民为什么就是不放心自己呢?
满朝文武几百人,全天下官员几千人。可以说上万,难道自己这么出力换不来李世民的信任?这就非常奇怪了。即使锦儿在吐谷浑想自立为王,那也不是大唐的疆土,李世民紧张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的李彦也就没有说什么,看着李世民把林魁的报告给两个人看。又看完李秀宁的报告,长孙无忌说道:“皇上,我觉得应该支持李锦儿的行为?”
李世民眼睛挑动一下,看看李彦问道:“为什么?”
长孙无忌说道:“有俊青在,吐谷浑掌握在锦儿手里,总比在伏允手里安全,可以保护河西走廊不受威胁。锦儿怎么也不能进攻大唐的地方吧?再说吐蕃已经一统,松赞干布野心不小,有吐谷浑牵制也是好事。”
房玄龄倒是笑笑:“没想到锦儿小娘子比她哥哥还厉害。皇上,长孙大人说的有道理,臣也认为应该支持。”
李世民说道:“朕也是这样认为的。西突厥是大患,俊青的方法西突厥未必遵守。锦儿能一统吐谷浑当然最好,有俊青在,锦儿是不会威胁到大唐的。俊青就给锦儿去信,告诉她该怎么做,秀宁会协助她的。”
李世民的话让两个人同时心里一震,明白了为什么。还以为能让李彦赶到甘州支持锦儿,李世民一句李彦写信,同时又说让李彦告诉锦儿怎么做,精明有头脑的两个人都明白过来。心里哀叹一声,锦儿这么做害了李彦。
李彦面色平静,躬身施礼:“臣这就回去写信,告诉锦儿怎么做。”
李世民摆摆手,李彦退出议政殿,返回公主府。
当他离开皇宫的时候,眼里闪过一丝愤怒。但很快恢复平静,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第二天的中午,信件被快马送往吐谷浑,当然李世民看过信件内容。





大唐风流军师 第319章 西域风云(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风流军师最新章节!
格尔木锦儿的王帐,这么厚的一沓子信,锦儿从头看到尾,眼里流下两行眼泪。长长的一封信,大部分是家常话,说了李彦对锦儿的担心和想念。
也向她道歉,没能在她失陷吐谷浑的时候去救她,但李彦身为朝廷官员,当以国事为重,请锦儿原谅。
知道她收服一个部落,让她以此为基础,争取击败伏允,统一西海,为大唐开疆扩土。骑士团会留下协助她,等皇上研究后,再决定怎么办。
信写的很罗嗦,显然心情不好,也写的很潦草。锦儿哭了,她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个哥哥是她一生最幸福的。读家乡的信,读最亲近的人的信,锦儿心情激动可以理解。
读完信,锦儿对王帐中的人说道:“你们都退下吧,我想静一会。”
里面的人全都退出去,整个很宽大的王帐之内,只有锦儿自己,她用手擦一下眼泪,来到火盆前面,把手里的信一张一张的在火上烤,果然,在火上一烤,纸的背面显示出淡淡的字迹。
锦儿读完的纸也就进入火盆,化作灰烬,很长时间,锦儿终于读完了。这封密信,信里的内容和明面上写的完全不一样,这才是李彦的真实内容。
这种密信写法,恐怕天下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李彦,一个是李锦儿。说穿了,根本不神秘,就是用米汤写信,在没有感光纸的年代,都是最普通的纸,也就是麻纸,是淡黄色的,连宣纸都没有生产出来的时候,这种很白的纸是很昂贵的东西。
米汤写在上面,干了以后是根本看不出来的,但是在火上一烤,米汤和纸张的燃点是不同的,所以,字迹就显现出来,不过很淡,即使颜色浅也能看清。
李彦当初想起来的时候,并不是打算这样用的,是准备用在军事上。可是,却第一次实践的用在和锦儿通信上。今天李世民的表现,李彦心里不可能舒服了。
回想起和李世民的接触开始,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付出了多少,却没有换来李世民的信任。那些什么也不是的人,可以说自私自利的人,却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可李彦呢,不得不处处小心。
锦儿在甘州修路,并不是高速收费的路,可以说为大唐出力,失踪了,李世民并没有下力量寻找,反而把自己召回。知道锦儿的消息,却开始怀疑自己,这些都让李彦产生了对李世民的怨恨。也可以说,李彦和李世民开始离心离德。
但已不是当初的李彦,不会选择公开和李世民相抗,那不过是以卵击石。大唐已然稳定,天下人心思安,李彦也不想挑起战火。但又不可能让李世民把自己杀了,所以,从皇宫回来,脑袋就急速的转动。
自己想离开大唐很容易,可却无法把家里人全部带走。十多年的时间,即便李彦再没有什么感情,杨氏、柳静秋、飞凤、彩蝶他们已进入李彦的心里。还有自己的儿子,和一心跟随自己的丽质,都让李彦不能和李世民为敌。
所以,他放弃了去西域的想法,写这封信就是告诉锦儿怎么做。自己这封信无论让谁送都会被李世民看到,这点李彦已经想到,也就想到了这种写信的方法。
可能天下除了李彦和锦儿,没人知道怎么看到这封信。其实李彦和锦儿还有另外的密码通信,但那太让人怀疑了,所以没有用。
锦儿读完最后一张的时候,随着火盆中纸张化成灰,锦儿闭上眼睛,好长时间,她睁开眼睛的时候,眼里是坚定的目光,也同时有一些仇恨在里面。低声对着火盆说道:“哥哥,你放心,我会做到的。我会让有一天,即使皇上知道,也不敢动你。”
她仿佛面前对着的是李彦一样,一直到傍晚的时候,赫连顺他们都不知道李锦儿在想什么。第二天一早,部落里的几个长老和主要人都被召集到王帐之中。
锦儿看看这些人都奇怪的看着自己,说道:“诸位长老,我已经想好了,从今天开始,察尔汗部落正式定名为察尔汗王国,以格尔木为都城,定名为青海城。既然确定建国,那么就要有相应的制度和规矩,这点你们知道吧?”
这么长时间,赫连顺和哈查辛早就着急了,可锦儿一直不是太积极,也没把自己当成女王。两个人都认为锦儿还是想回中原,所以心里着急。今天突然听到锦儿这么说,那是大喜过望,连忙跪倒:“女王英明,我等一定效忠女王。”
看看这些人的表现,锦儿脸上是淡淡的笑容:“你们都起来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既然想立国,就不能没有规矩和法律,这样办,我们和大唐学习,但职务之称却不一定是他们的样子。”
下面这些人都静静的听着,当锦儿开始任命官职,确定职责权限的时候,赫连顺吃了一惊。他原来以为锦儿一个女孩什么也不懂,那一定好控制,将来就是他们说了算。这段时间,周围的部落不断被征服,察尔汗的人越来越多,人口在急速增加。
很多人都以为是他们两个长老说了算呢,可是,今天这一任命,也可以说封官,看出来,女王也不是白给的。
锦儿再怎么接受李彦的思想,她毕竟不是穿越来的人,时代特点很明显,尽管李彦的信上写了很多方法,但终究不可能写全面了。所以,锦儿也就按着自己知道的来确定,基本上就是大唐制度的翻版。
可是,局限于文化水平,太多不识字的,所以锦儿把机构减了又减,只是设立了两个部门,一个是政务部,一个是军部,也就是兵部,政务部最高的是尚书,以赫连顺为尚书,哈查辛、尼古拉为侍郎,兵部尚书巴楞,左丹、高苏日为侍郎,把青海城定为青海市,市长达达买。单独设立大法官,是维族人花古力特。
因为没有那么多事物,在政务部以下分为四个局,那就是工部局、农业局、商业局和民事局。兵部分两个部门,作战部和后勤部。一天时间,从早上到晚上,这些人就集在这里,制定了一样又一样的制度和简单的法律。
一直到晚上,锦儿才疲惫的休息。什么也没有,就是白手起家,格尔木就是一片荒野,什么也没有,游牧民族的特点是不习惯筑城。
只是有锦儿这半年多时间,察尔汗部落要稳定的多,因为她的迁居政策,让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再说,也是很特殊的方法。
看着锦儿劳累的样,柳飞烟很是不理解:“李小娘子,你这是何苦呢?还是回中原吧。你哥哥可是永宁王,家里也不缺钱,操这心干什么?”
锦儿笑了:“你不明白的,我说的提议怎么样?”
柳飞烟笑了:“你可是女王陛下,我敢不听吗?”
锦儿笑一笑:“那好,我会和单鹰说,你现在就是我的王庭护卫统领,我的安全可就交给你了。”
柳飞烟也很佩服,能以汉人一个女子成为大漠草原的女王,真是了不起,也就答应出任李锦儿的大内侍卫统领。
第二天开始,锦儿招来这些人开始分配工作,察尔汗王国正式开始运作。当锦儿带着人在察尔汗以北的平坡开始动手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要干什么。可是第二天以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在这个叫平坡的地方,把上面的沙石挑开,下面竟然是盐,所有人都傻了,女王怎么知道的?这时候,盐可是好东西,有了这些盐就再也不缺钱了。
看着赫连顺那激动的脸,锦儿也奇怪,哥哥怎么知道的?其实,李彦在接到锦儿派人报告的时候,也吃了一惊,难道真的是天意?
锦儿占据的地方是格尔木,那是青海最大的盐湖。地下没有别的,全是盐。根据后世网络上说的,格尔木盐湖的盐,够全世界的人吃几十年,够全国人吃千年的,那不是说那里全是盐?
后世是多少人口,五六十亿人口,那现在才多少人口?还用盐铁专买吗?还用走私盐吗?锦儿无意间占据的地方,就是钱啊!
所以,他的信中,侧重告诉她这件事,让她尽快采集,打开通往甘州的商道,以盐交换任何想用的物资,只有有了钱,才能发展起来。
十几天时间,以平坡为中心的盐城建立。大批的男人女人进入这里开始提纯、分类。
太奢侈了,品质稍微不好一点都不要,只是从卤水中捞取白色纯净的结晶盐。锦儿开始派人联系甘州和各地的商人、商队。
当草地上开满野花的时候,盐城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伏允还是没有动静。不过锦儿已知道了为什么,因为在甘州的李秀宁接到圣旨,派人通知伏允,察尔汗部落是臣服大唐的,如果伏允对察尔汗动手,就是与大唐为敌。
伏允兵败逃回去之后,一直在准备,想等天气彻底暖和就起兵报复。大唐的通知让他虽然生气,但却不敢乱动,突厥被灭,四夷震动,他哪敢再向察尔汗进攻?
以前这里内部争斗,大唐是不管的,只要不进攻大唐的地方就行。可察尔汗不同,因为他们自立的女王李锦儿,是大唐永宁王李彦的妹妹,给伏允一个胆子也不敢。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慕容伏允是绝对知道这个永宁王的。他也有使者在长安,怎么会不知道李彦的名声。
所以,虽然察尔汗军队四处出击,很快收服了她周围的大小几十个部落,已然聚众两万多人,伏允只能忍气吞声。
最让他来气的是,他鼓动周围的几个大部落向察尔汗进攻,但察尔汗驻有大唐的骑士团。
一个营只有八百人,营长单鹰,虽然人不多,但战斗力强的离谱。八百人的一个营,对抗三四千骑兵,轻松胜利。那些进攻的军队不是被杀就是成为俘虏,现在都成为察尔汗筑城的劳工。
察尔汗王国的势力在向西面扩张,好在没有向东扩,双方也就没什么冲突。
非常可恶的是,很多部落开始臣服察尔汗,向他们进贡,不再向伏允的吐谷浑进贡。可伏允没办法,察尔汗有后台,因为有大唐支持。
伏允除了生气,几乎没什么办法,他的势力在收缩,被压回了西平一带,想向北扩张进入突厥的地方,中间又隔着陇右道,那是大唐的地方。
伏允在忍着,他想等到秋天战马恢复力量。已经和其他部落酋长商量好,那时候他们全联合起来,包括西突厥,一起进攻,不但拿下察尔汗,更要占领陇右。对于大唐下的圣旨,要求他们不得越过边境,那些树立界碑的地方为大唐领土。别说西突厥肆叶护可汗,连伏允也没当回事,那不过是为了显示大唐皇帝的威风而已。
肆叶护可汗正在和莫贺咄大战,等到他平定了莫贺咄可汗,就可以联合吐谷浑一起进攻,把******的地方变为他们的。两方面已商量好,吐谷浑取陇右之地,西突厥取原来颉利可汗的地方,吐蕃取西域高昌、且未、于阖和鄯善之地,三家可以瓜分整个西北,那样就有实力对抗大唐了。
既然有这个计划,所以谁也不说话,都在等时机。锦儿的察尔汗王国也成为这几个可汗的笑谈,根本就没当回事。他们连大唐都敢进攻的时候,还会在乎一个小小的察尔汗吗?
锦儿确不管这些,她也不急于扩张,在青海城东面距离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设立了都兰市,以西一百多公里的地方设立美仁市,向北在平坡设立盐城市,向南设立石城市,以青海市为中心,边线六百里的地方之内设立了五个城市,控制的地方只有四千多平方里。
这是锦儿接受李彦的意见,不要急于扩张,而是稳扎稳打,控制一个地区,稳定一个地区。扩大再多的地方也没用,西北方向地广人稀,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口,地方再大也没用。
所以,尽管连单鹰都着急,为什么不向俟斤城进攻,灭了伏允不就完了吗?干什么这么费劲。可锦儿不为所动,只是致力于内部建设,她多年的研究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何况有不断往来于长安之间的通信,虽然来回得一个月时间,但锦儿还是能不时的接到哥哥的信。
两个人通信明面上还是那些内容,无非是哥哥关心妹妹,妹妹想哥哥,但真实的内容,只有两个人知道。鉴于那里特殊的情况,李彦不断回想后世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供给锦儿。同时也把很多自己能想起来的建议交给锦儿。
1...167168169170171...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