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弹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骑龙攀天

    深知重庆此刻一房难求,主城区内寸土寸金的李萌清实在佩服李崇提前购房的眼光,沙坪坝以前虽然是很多码头挑夫住的贫民区,离着中心城区还有十多公里,可那是从前的情况。

    现在因为升格为了陪都,中心城区人头攒动早就塞不下了,所以很多机构都寻求了外迁,而濒临嘉陵江,水运陆路都方便的沙坪坝,地位也开始水涨船高,自然那地价也是一天一个行情。

    可以说,现在能在重庆中心城区方圆十公里左右能坐拥一栋独立产权的房子,那说出去就是一个很体面的事情。

    左玉良不禁羡慕道,“羡慕你们俩啊,家国两不误嘛。”

    不止是河北保定的左玉良,114寝室内的这十人中,已有五人的老家成为了沦陷区。包括出生辽宁的2号床于振中、来自房山的5号床郝志秀,上海的方振兴,再加上江苏的李崇和李萌清,他们从家乡出来,考入了黄埔就没有回去过。

    家乡父老时刻处于日军的枪口之下,生死已经不知。所以当听到李萌清和李崇的父母就在不远之前的时候,其他几人的内心是很羡慕的。

    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能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还能和家人凑在一张桌上吃饭,无疑是一众奢侈。

    带着不一样的心思,伴随着隐约可闻的陪都荣华,闻着空气中隐隐淡淡的辣椒味,黄埔师生们睡了这一月多以来最感慨万千的一次觉。

    不用担心安保问题,不会被冷风吹醒,直接一觉到天亮。

    翌日醒来,黄埔师生们继续往铜梁分校赶去。六十多公里没有熬夜一次性走完,而是在剩下十公里的时候停下了。

    因为按照上峰的命令,明天委员长、教育长和一些校务委员都会抵达铜梁的虎峰镇,那个时候第一总队的师生抵达才应景嘛。

    早上雾气霭霭,陪都无愧雾都之名,直到中




第151章:会师铜梁(2)
    委员长伸手向前摆了摆,白手套下压的动作很显眼,下面学员们的鼓掌声顿止。

    站在话筒前的委员长继续说道,“现在我们面临着民族史上的最危险的阶段,作为黄埔人,你们在新的地方仍要秉持着‘还我河山!保我民族!不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炎黄子孙!’的信念......同学们,你们的存在将是为全国家民族而战!”

    说道最后委员长右手胳膊举起,戴着白手套的手攥成拳头,振臂一呼。

    “还我河山!保我民族!”

    “还我河山!保我民族!”

    “......”

    下面的黄埔师生们有节奏的高呼着,在整个虎峰镇上空形成了巨大的回声高旋。

    同时,在检阅台下,来自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两名记者拿着胸前的照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幕。当然在报道的时候,他们“虎峰镇”会用“a镇”这样的字眼来代替。

    虽然没打算这种把戏能瞒住日本人,“黄埔校本部师生会师铜梁”这样的消息也不算是秘密。凭借日本人的谍报能力,肯定很快就能查探到黄埔师生现在的驻地。

    可那又怎样这里是陪都,是绝对的腹地,日军想要抵达这里,那么就需要跨越千山万水。至少目前,日本人除了飞机,地面部队是抵达不了这里的。而即便是飞机轰炸,这重庆地下有的是防空洞。

    正是基于上述的不怕泄露的原因,所以上峰才命令中央通讯社对黄埔师生会师铜梁进行报道,这多少是一件喜事,可以对冲一下民众灰暗的情绪。

    当然拍摄照片里的人物,除了大佬,其他的黄埔学员面孔会做脸部模糊化处理。

    拍照的功夫,检阅台上的大佬们走了下来,走到一处下面的学员就整齐划一的敬礼。

    “这是在上王庄缴获的日本人的头盔和武器”走到头戴不闪光头盔,胸挂美式冲锋枪的队列前时,委员长指着呈三排整齐站立的队伍问道,边问着边走到队伍旁边。

    跟在后面的领队刘詠尧回答道,“是的校长!对不起,作为领队我没能带好队伍,在上王庄战役中折损了六十三名学员!”

    “这不怪你,能在日本人的精锐部队中做到这般,很不错了。”委员长并没有丝毫责怪刘詠尧的意思,然后走到队伍之前的李崇面前。

    “你的名字”

    “报告校长,学生李崇,黄埔第十四期第一中队步兵科一分队队长。”回答声铿锵有力。

    李崇没想到委员长会信步走到自己面前,还问了自己的名字,这在进镇前可没有安排。虽然这只是委员长的兴致所起,但是能让他这位三军统帅开口问名字,这已经是一种令人颤抖的荣誉!

    看着近在咫尺的面孔,绝对上位者对气度扑面而来,李崇心中的心情自然无法言喻。尽管在香港的时候,学校的教授对这位委员长的评价毁大于誉。但是不可否认,他是目前全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最能得到普遍承认的人。

    而这样的一位此前只生活在他人口中的人物,现在鲜活的站在自己面前。

    “把你的头盔和枪摘下来让我看看。”委员长问李崇的名字也只是顺道提起,而他最关心的则是李崇身上的头盔和枪。

    李崇先把头盔摘下来递给委员长,然后将枪从脖子上拿了下来双手平举在前。

    委员长仔细的翻看了头盔和枪,然后说道,



第152章:采访(1)
    “这边走,二位记者,马上到了。”

    教官刘跃扬带着两个胸挂记者证和相机,挎着公文包的人来到庆隆镇外,掏出一张红头文件递给镇门外的执勤卫兵。

    执勤卫兵先是向刘跃扬打了一个敬礼,然后接过文件,确认是西较场总部印章许可之后,才放行刘跃扬身后的两人。

    整个三镇一场的警戒十分严格,教官学员出入要出示证件,教官有教官证,学员有学员证,除此以外任何无证人员需要到西较场的分校总部办理临时许可。临时许可上需要写明姓名、职务、探访目的、出入时间等诸多事项。

    跟在刘跃扬后面的这两位中央通讯社记者先是在分校总部对此次随行迁徙的教官进行了采访,尤其是在上王庄和老虎岩发生的事情。现在领导采访好了,也需要对学员采访一下,这就叫从上层贯彻下层嘛。

    “教官好!”庆隆镇食堂前熙熙攘攘,此刻步兵科的学员们正一排排的涌入,食堂是镇子的会堂改建过来的,可以容纳四百人多人同时吃饭。刚吃完饭的学员们出来溜达的时候,看到走过来的教官刘跃扬随即立正敬礼。

    食堂的厨子才渐渐走上正规,此时并不能一次性供给所有学员同时就餐,所以各分队还需要分批次就餐。

    当下刘跃扬看着食堂里人头攒动,直接伸手召过向自己敬礼的一名学员,“你去把步兵科一分队的李崇叫出来。”

    “是!”这学员转身走进食堂里,然后放开喉咙喊道,“步兵科李队长,刘跃扬教官在食堂前找你!”

    声音淹没在吵嚷的环境里,然后这学员又叫了两声。

    李崇正和步兵科一分队的学员们端着盘子排队打饭,毕竟食堂人员和学员们都是初次见面,所以伙食不错,提供的主菜是土豆烧肉,还有一份南瓜。闻着香味,李崇打完饭,正和唐志才几个舍友找位置吃饭的时候,就听到了门外的叫喊声。

    饭菜味道很香,带着刺激味蕾当然辣味,李崇旁边的左玉良,端着碗都没等到坐下就拿着筷子往嘴里扒拉着。

    “你们先吃吧,我出去看看,究竟什么事儿,非得饭到嗓子眼的时候说”李崇端着碗往门外走来,向着门口边的学员都囔道,“什么事儿啊,这么急连口饭都不让吃就站在门口嚷嚷”

    “李队,这可怨不得我,可不是我叫的你。”

    “李崇,过来。”食堂门口外的无叶树底下,教官刘跃扬看到门口李崇的身影开口喊道。

    “刘教官。”李崇左手端着个碗,右手向刘跃扬打了一个敬礼,一见刘教官后面还有一男一女两个记者,手上的饭碗就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镜头下自己端着饭碗,形象好像有些不对。

    刘跃扬一指身后穿着文职军装的两名记者,“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中央通讯社派来的记者,小沐记者和小候记者。小沐记者的文章可是时常出现在《中央日报》上,连委员长都看过呢!”

    “二位记者朋友好。”李崇看向两名记者,也稍稍打了一个敬礼,中央社可是国府喉舌了,没点底子的人可没资格在里面工作。眼前这面容姣好的女记者穿着文职军装,梳着露额头无余发的低盘发发型,许是从事记者这一职业的缘故,眼睛里带着很强的探寻性。手上拿着本子和笔,跟随一旁的男记者手里端着相机,看这架势是要采访啊。

    “李崇同志,你好!我叫沐子晴,他是摄影师候旭东,很抱歉在午饭时间打扰到你。”

    自国父孙中山的临



第153章:采访(2)
    听着这沐记者如此说了,李崇不禁笑了一下说道,“不局促,和女同志谈话我很有经验的。”

    沐子晴翻开本子拔开钢笔套,笑着说道,“看不出来啊,年纪不大,倒很自信。那我们正式采访开始,我需要从你这里了解两场战斗详细的细节。”

    李崇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在上王庄,鬼子的精锐乘夜摸上来的时候,你们是如何反应过来的”第一个问题问出的时候,沐子晴身体往前微微倾着等待李崇的回答。

    “那得益于庄子四周的明岗暗哨。按照日常的军校训练,我们每到一处都严格的设有岗哨,那天晚上鬼子没摸上来就被发现了。大晚上静寂的一点声音都没有,那些鬼子又不是猫,那全副武装的他也会发出声音嘛。还有那大晚上月光下照着的人影,又没谁是睁眼瞎,当然看得见了。”

    “嗯哼!李崇同志,你还没有端正采访态度。我得批评你,革命战友不该用睁眼瞎这样的粗鄙词眼!”

    听着李崇这说话的语气,沐子晴算是看出来了,怪不得此前自己向黄埔的教官们提出要采访学员的要求时,那些个教官直接让自己采访一个叫做李崇的学员,说是迁徙途中的战斗事迹他都完整的参与过,又是步兵科一分队的队长,还是港大的高材生,口才好认识足,是个很合适的采访对象。

    现在沐子晴明白了,根本原因是这位李队长别看着脸嫩,其实已经在锻炼中成功的化为了一个老兵油子。该说的,不该说的,这人心里清楚的很。所以那刘教官将自己送到后,就放心的离开了。

    沐子晴心里想着,看来中规中矩的采访可以,但要在这年轻人面前挖到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你在上王庄的战斗中前后一共参与杀死五名鬼子,直接致死三名。这对于刚入学的学员而言是一个简直是一个奇迹,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你也知道”

    “当然,采访一个对象我会提前做很多功课的。”

    “第一个枪杀的,第二个刀杀的,第三个手雷炸死的。”

    “刚才我才说的嘛,细节,我要具体过程。”

    “那晚上,除了一点月光外都黑乎乎的,那也看不清啊,哪来的细节就说肉搏吧,那都是凭着感觉在一瞬间下死手,根本没有具体过程,因为下杀手都是肌肉下意识的反应,若是经过大脑思考再作出应对,那小命已经结束了。”

    “那我提示你一下,比如晚上你用枪杀鬼子,既然在黑夜之中,你是怎么用子弹打中鬼子的”

    “这并不困难,月影之下能看到身影,枪口的火花也能提供定位,这就像王教官在夜色里可以根据日本人迫击炮口火焰来精准打击一样。”

    “......”

    采访足足花了三个小时,从上王庄谈到老虎岩,从湿地谈到漫漫山路,从饮食到睡觉,沐子晴问的很详细,中途叫做候旭东的那个摄影师给两人添了五回茶水。

    “李崇同志,谢谢你的配合,有了这些素材我想我可以写出一篇很好的通讯文章。”沐子晴合上本子,把笔插进了口袋里,然后伸出手掌表示感谢。虽然李崇嘴里没有说出什么令人感洞肺腑的东西,但是根据这些素材,自己完全可以艺术加工出一篇催人泪下、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文章出来。

    “那采访完了,我走了。”李崇从溪流旁边拿起饭碗,然后往虎峰镇走去。

    “等等,我跟你同路。”沐子晴跟了上来。

    “你不是采访完了吗怎么还有事儿”

    “采访工作是完成了,接下来要去见一位朋友。”

    “男性朋友”

    沐子晴食指挑起摇了摇,“不,是女性朋友,目前就读于黄埔十四期第二总队女子队。”

    “哦名字说来听听,说不定我认识。”

    “金慧贞,女子队的一名学员,不是女子队的队长,也不是副队长,想必你这位黄埔十四期中的优秀人物不会认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员吧。”

    李崇



第154章:准备回家
    “哪有什么就单纯的革命友谊而已。”

    “不对,男女之间可不谈单纯哦。我可知道那位李队长对你评价很不错哟,姐跟你说,你要是和这位李队长好呢,那就要抓点紧,不然什么时候这李队长上了战场,小心有命去没命回。”

    “呸呸呸,沐子姐,你这说的什么话”

    “被我炸出来了吧,某些人还会担心哦!不过我说认真的,上了战场九死一生,访谈中我发现这位李队长一定是个狠人,杀鬼子毫不含糊,又得黄埔的教官们赏识。这样的人在军队系统里只要命硬,一定是支潜力股,可以下注投资的。”

    民国时期像北平等大城市已经出现了证券物品交易所,股票交易在这时期也是很热的,而这类交易往往经由中人完成交易,中人按比例收取佣金。比如委员长在发迹前,在上海滩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中人赚取佣金,后来不满足佣金所得就亲自下场炒股,自然是赔了个底掉。

    “沐子姐,你怎么神神叨叨的,成了看相先生了”

    “哈哈,我可不是在看相!”沐子晴笑着拍拍金慧贞的手,“我看的,是那股昂扬的精气神。你沐子姐我也是采访了很多高官的,你的这位李队长眼神里的侵虐性和自信性可一点都不少哦,用八个字可概括之。”

    “哪八个字”

    “豪气冲天,胆识惊人。”

    完成采访重新回到同学中的李崇自然不知道两个久别重逢的好朋友最先谈起的话题是关于自己,此刻李崇正跟着同学们将“三镇一场”间的道路给整平了。

    一切就绪后,铜梁分校正式投入运转,历时一个半月后,校本部的师生在铜梁重新开张运行,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而成都的军校,也正式更名为黄埔成都本校,继承了南京校本部除十四期两个总队学员外的全部遗产。

    在这山清水秀的铜梁,除了一开始的口味偏辣以外,师生们开始适应下来。相比在南京还有如芒在刺的危险,在这群山成叠的腹地,无疑更有种安全感。
1...3536373839...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