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平乾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人间烟火客
霍庭焕本来没将此人放在心上,一枪刺出想结果了这个蛮兵。
可没想到此人竟然天生神力,挥棒打在长枪上,霍庭焕没有防备,长枪差点脱手而飞。
霍庭焕心知遇上厉害的角色了,不敢托大,放松了一下手掌,看着来人严阵以待。
瘦小的蛮兵挽了个棍花,冲了过来,一根铁棍在他手中仿佛没有了重量,速度极快的来回挑打。
霍庭焕跟着上下格挡,速度开始还跟得上,后来竟觉得有些眼花缭乱,知道再这么下去可能会败,便跳身而出,避过已成的棍势。
等那蛮兵收棍之时,霍庭焕欺身而上,以长枪优势,连连刺出,上下左右四点不停变换,此时的战局正好与刚才相反,长枪进退幅度不用很大,霍庭焕的体力正好可以支撑。
然而蛮兵虽然力大,但是纯铁的棍子多少有些分量,不可能真正使得毫不费力。
蛮兵到底是吃了经验不足的亏,招架几十次后终是一个晃神被一枪点在右肋之上,鲜红色的血液顺着伤口不断的往外流出,那个蛮兵见自己受了伤,疯狂的喊叫起来,手中铁棒挥舞的更加快速。
霍庭焕被逼的连连后退,而那个蛮兵逼退霍庭焕之后并未抢攻,而是回身就往霍庭烨的方向跑去。
手中铁棍照着霍庭烨砸了过去。
“小心!”霍庭焕心急,大喊一声跟着冲了过去。
霍庭烨好歹也是久经沙场,丝毫不见慌乱,扔出手中短锏,直接飞向用铁棍的蛮兵。
这一招叫撒手锏,霍君玉之前救杨雅时也用过的。
蛮兵没有想到霍庭烨会将短锏扔出,一时间变不了招硬受了这一击。短锏正好砸在蛮兵护胸镜上,蛮兵一口鲜血喷出。
一直没有紧张之色的孟赫此时却显得十分急切,舍了霍庭烨不顾一切的冲了过来,身边大队的蛮兵也蜂拥而上,将孟赫和那个吐血的蛮兵紧紧簇拥在中间。
“突围,撤。”孟赫用蛮语大声喊起来。
身边围着的蛮军越来越多,不畏生死的护着中间的两个人向外突围。
霍庭烨和霍庭焕兄弟二人互相交换了眼神,刚才这个蛮兵一定不是寻常之人,不仅主帅如此在乎,蛮兵更是为了此人不惜性命。
二人试图冲破层层的蛮军活捉孟赫和那个小个子蛮兵,可奈两人身边蛮军越聚越多,最后更是任凭汉军如何砍杀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心只想护住圈内之人冲出去。
蛮军悍不畏死,终于是突围而去,汉军在身后追了几里,一路不停砍杀断后的蛮军,直到蛮军逃去山林,分兵逃窜,此时霍庭烨才下令收兵。
这一战虽然胜了,但汉军也损失不少兵力,赵广也被之前那个神力蛮兵乱棍打死。清点伤亡之后,征西部竟折损两万人马,所幸斩杀蛮军尸首有近四万,也算是不小的收获。
“大哥,君玉呢,怎么没跟你一起来?君玉这一次可是立了大功了。”军帐里,霍庭烨问霍庭焕道。
“君玉还在蟒山,负责阻截往来的小股蛮军,切断蛮军前线的补给。什么立功不立功,霍家儿郎的责任罢了。等见面时你不要夸他。”霍庭焕深怕霍君玉会生了骄纵之心,提前告诫霍庭烨。
“大哥,你这就不对了,我们镇南军讲究的可就是论功行赏,君玉立功若是不赏,如何服众?”霍庭烨替霍君玉辩解道。
“君玉和他们不同,君玉是我儿子。”霍庭焕不同意霍庭烨的话。
“行了,我不和你争,我也不夸他,等回去了,老爷子自会夸他,嘉奖他,你能管得了老爷子?”霍庭烨见说不通,直接搬出霍震来,果然一提老爷子,霍庭焕就不再言语了。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们再商议一下如何击退其他几路蛮军吧。蛮军这次倾巢而出,而且进退有度,我们须得小心行事。”霍庭烨将自己所知道的其他各路情报也说了出来。
“蛮族此次大举进攻我大汉,确实与以往不同,这一次蛮军不像是过来劫掠财物粮食的,倒像是想侵占我大汉国土而来。”霍庭焕说出了近些日子来心生的感觉。
“今年我大汉天灾**接连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本就人心惶惶,若是不能尽快将蛮军赶出大汉,时间长了,必将国之不稳啊。”霍庭烨感慨道。
霍庭焕和霍庭烨率两部人马击退孟赫所率的蛮军后,留下一万人马助手白树原,将剩下人马重新整合分配,又分别前往其他城关,驰援各路守军。
与此同时,霍君玉也带领部下将驻守蟒山的蛮军杀的溃败而逃,蟒山重又回到镇南军手中。
白树原和蟒山重新被镇南军掌握,前线蛮军得不到后方补给,加上霍庭焕和霍庭烨两只奇兵增援,汉军不断收复失地,蛮军纷纷溃散。
此时,身在蠡都的蛮族大祭司凤夜又在各部征集三十万大军,欲要亲自挂帅东征。
“要不,还是由我来率军东征?”蛮王蚩枭对大祭祀凤夜说道。
“不行,蛮族各部本就不是心甘情愿的归顺我们,各族族老对我这个大祭司也毫无敬意,如果大王这时候率军东征,我怕各族族老会暗中捣鬼,若后方不稳,必然影响前线战事。”凤夜直接拒绝了蛮王的提议。
蚩枭和凤夜并肩站在大殿前面的高台之上,凤夜极目远眺,看向虚无的黑暗中,仿佛看到了整个蛮族疆界。
“大王,蛮族生于群山之中,受野兽肆虐,雾沼毒瘴之苦,祖祖辈辈都没出过大山,可那汉民,从不敬奉蛮神,却生活在锦绣沃土之上。如今,蛮神降灾大汉,我们一定要趁此时机,带着蛮族勇士征服那片沃土,壮大我们蛮族。”凤夜说道。
此时的凤夜再也没有平日里的冰冷,眼神充满狂热,就像是已经透过眼前的空间,看到了即将征服的那片河山。
“凤夜,当我从山中救出你,你宣誓效忠于我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你和其他的人不同。”蚩枭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蚩枭,也和历代的王不一样!我不仅要这蛮族的十万大山,我也要大汉那万里河山,我还要全天下臣服于我!若祭司你助我实现征服天下的愿望,我便许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大王放心,此次东征,王族近卫留下一万人保护大王安危,我会将各族青壮全部带走,若有人不长眼,敢生出二心,大王只管派兵镇压即可。”凤夜说道。
蚩枭说道:“各部将领尽出,青壮打乱去到前线,我自然有办法收拾剩下这些老的,蛮族以后的希望可不是这些暮气沉沉的老不死的。”
前两次出兵攻打大汉,都遭到了部族族老的反对,族老们觉得大汉虽然天灾不断,但是国本犹在,不可贸然出兵。
可蚩枭凭武力即位,在年轻一代中威望甚高,根本不顾那些反对出兵的元老的意见,军中将领多选派年青人担任。
过了一会儿,蚩枭有些担心的说道:“我军新败,此时出兵,怕是军心不稳,祭司要多加注意。”
八十四章 算计
“无妨,我蛮族勇士们刚吃了败仗,溃逃而归,难免心里都憋着火气,而我就是要将这股火气点燃,激发他们心中的愤恨,一鼓作气打到益州去。”凤夜看向益州的方向,接着说道:“而且,汉军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打过来,我们与其被动挨打,不如迎头痛击,以蛮族勇士的血性,在这十万大山里一定不会输给汉军的。”
“对了,蚩隼伤势如何了?”凤夜关切的问道。
蚩隼便是那个在白树原用铁棍的瘦小的蛮兵,相貌丑陋却天生神力,被族人称之为恶神。他是蚩枭的弟弟,更是蚩枭手下最勇猛的战士。
听到凤夜提起蚩隼,蚩枭一拳砸在护栏之上,杯口粗的护栏应声而折:“蛮医看过,伤口不深,但是一路奔波,伤口已经溃烂,还需细心医治。如果蚩隼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一定要他霍氏一族陪葬。”
蚩枭对这个弟弟很是宠爱,在蚩隼还小的时候,蚩枭经常带着他在大山里玩,蚩隼就一直跟在蚩枭身后,等蚩枭战败出走,蚩隼也一直追随着他。
此次蚩枭见孟赫用兵有度,才让蚩隼跟着孟赫去涨涨阅历,丰富经验的,没想到孟赫兵败,蚩隼重伤而回。
孟赫一回来就主动认罪领罚,蚩枭让人抽了他一顿鞭子,又命他为这次东征的先锋军以戴罪立功。可重伤蚩隼的霍家人,还没有受到惩罚,蚩枭心中对霍家的恨意滔天。
凤夜准备东征,霍震也在准备反攻,除了主要城池要塞的守军,镇南军全员益州集结操练,霍震还派出信使,向汉中的逍遥王刘雪寒借兵。
刘雪寒写了奏折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不等刘兆批复,就抽调了五万兵马交由霍震指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蛮族突破镇南军防线,大汉危矣。
而此时的刘兆已是焦头烂额,无暇顾及此事,南方各地灾情不断,赈灾粮饷却迟迟筹集不上来,而之前下发的几批赈灾物资却如石沉大海,未建分毫之功。
故收到刘雪寒的奏折后,刘兆草草看了一眼,随手批复“斟酌行事”就让人给刘雪寒送了回去。
霍震用了不到一个月,在益州集结近五十万大军,任命霍庭焕为主将,霍庭烨为佐将从旁协助,开始对蛮族进行反攻。
霍君玉因破蟒山之围有功,在行完及冠之礼后,被霍震授予奇袭将军称号,这次也独领一路兵马,随大军出征。
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分别从蟒山,蝴蝶谷,塔沟,靖南岭,白树原五处同时进军,除了白树原,其余四路都是山岭野道,但是蛮军过境时已经踏出一条大道。
霍君玉带着五万兵卒从靖南岭向蛮地行进,邓有义因杀敌有功,官升三级,依旧给霍君玉的做副将。
“将军,安帅怎么没有来?”出了天绝关,邓有义见老安并未随军,疑惑的问道。
“霍家子弟行冠礼之后就不需要护卫了,如今天寒,安叔年纪大了,他的腿疾又时不时发作,不宜随军,我就让他在天绝关等我。”
说到老安的腿疾,邓有义就想到了左封,也不知道左封现在如何了。
一路走到蛮族地界,却一直没有发现蛮军踪迹,霍君玉心生疑惑,不敢在贸然前行。
两旁山林深幽寂静,草木茂盛浓密,山中行军不光要防备敌军伏击偷袭,还要小心毒瘴,蛇虫。
“杀!”只听两旁忽然杀声暴起,从密林中突然射出无数飞箭,刀盾手反应机敏,迅速举起盾牌,将其余兵种围在身后。但还是有数百人被箭射中,箭头淬了毒,中箭的汉军无论被射中什么地方,都瞬间毙命。
弓箭手也从盾牌的箭口往外回击。
霍君玉双手锏左右翻飞,将射过来的毒箭一一击落,闪身躲到盾墙后面,大喊邓有义:“邓有义!邓有义。”连喊了几声,慌乱中被冲散的邓有义才跑了过来。
“将军。”
“你估算一下敌人大概有多少人?”霍君玉毕竟经验尚浅,还不能凭借战场形势迅速形成正确判断。
“将军,依照这一轮毒箭射出的数量,加上间隔的时间,我猜测敌军只有两百余人。”
“多少?”霍君玉有些不太相信。
“至多不会超过五百。”邓有义被霍君玉的质疑感染了,略微又多报了人数。
“高杰何在?”霍君玉喊来刀盾营督统。
高杰听到主帅喊自己,立刻跑了过来:“末将在。”
“你带一千刀盾营的兄弟,顶住毒箭,将两侧伏兵清掉。”霍君玉下令道。
高杰领命,带了一千刀盾手,顶住毒箭往两侧冲去。
毒箭却在此时停了,高杰带人摸到蛮军埋伏的地点,除了发现有人蹲守的痕迹,一个人影也没见着。
“将军,敌人跑了。”高杰只得回来复命。
小队斥候在深山老林里很容易被敌人暗杀,霍君玉皱眉沉思片刻,下令道:“高杰,你带三千人在大军左侧密林中行进。”
“喏。”高杰领命道。
“沈豹你带三千人从右侧前行,随时预警。”
“喏。”
“邓有义,你带五千人头前开路。”
“喏。”
等到一切安排妥当,各路人马都已就位,大军才重新上路。
这一路虽没有再次遇上伏兵,可中途,两侧密林中前行的兵卒却有不少落入陷阱之中,陷阱中被蛮兵布置很多削尖了的竹刺,竹刺上也淬了毒,见血封喉。
这一战还没看到敌人就不断的损兵折将,全不如第一次那般顺利,霍君玉不免开始烦躁起来。
他毕竟还年轻,少年轻狂之气未脱,又担任一路将军,主帅还是自己的父亲,他想多立军功给父亲看看。
“加速行军。”霍君玉不想在这深山里在待下去,等出了深山,先攻下一处蛮族部镇作为据点,到时也可以防备蛮军偷袭。
只是如此深山,绵延数十里,却不是说走就能走出去的,蛮族人数不多,就是靠着无尽的大山,才得以保全壮大起来。
其实其他几路也都遇上伏击,人数也不多,然而另几路都是老将,被伏击之后都选择放慢速度,谨慎行军。
就在霍君玉行进的前方,昆部妇幼都已撤走,只余下三四千凤夜布好的蛮兵在此驻守。
霍君玉带兵走了两天,终于出了深山,前面是一片高山平原,昆部所在的镇子就在此前西南方位。霍君玉此行就是要征讨昆部,然后一路打到蠡都。
霍君玉的大军还未来得及扎营,昆部的勇士就打了过来,霍君玉指挥大军布阵迎战,却发现蛮军稍触即退,并不和他纠缠。
霍君玉只得命人防备蛮军,剩下的人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等到第二日,霍君玉便下令攻寨,只见昆部三四千蛮军张牙舞爪的举着大棒、石锤冲了出来,最后却雷声大雨点小,还没和汉军交手几个回合,丢了武器就跑。
汉军一路紧随其后,可蛮军对地形了如指掌,而且都已扔了武器,跑起来没了负累,自然比汉军更快。
霍君玉带人进了昆部镇,却看见里面空无一人,各家各户的粮食也都全部带走了,仿佛是蛮军自知不敌,提前做了撤退的准备。
前几日行军途中不断被蛮军骚扰损兵折将,好不容易出了山林,又碰到大部蛮军不战而退,不损一兵一卒就占领了昆部镇,还收缴了大量木棒石斧,未战便胜,霍君玉并未感到喜悦,反而充满了憋屈。
休整一日后,霍君玉带领大军继续前进,现在已经到了蛮族境内,荡平前进路上的蛮族部落,就要与其他几路汇合,一起攻伐蠡都。
越往西地势越高,过了坤部镇所在的高山平原,很快又进入深山老林。天气越来越冷,好在镇南军在出征前都带了寒衣。
霍君玉大致猜到了蛮军意欲何为,不过是想逐渐削减镇南军人数,阻止大军顺利前行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