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平乾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人间烟火客
孟赫眯着眼看向赤焰跑的方向,过了一会儿说道:“不必追了,他活不了。”
孟赫看到霍君玉被手下勇士用长矛在身上戳了十几个洞,即便他能跑出蛮军包围,也会因血流不止而亡。
事实也是如此,霍君玉奋力爬到赤焰背上,没过多久就没了生命体征。赤焰背着霍君玉的尸体跑出去二十多里,一路颠簸,直到一处沟壑,赤焰磕绊了一下,将霍君玉的尸体摔了下来。
赤焰不停的用头拱着霍君玉的尸身,想让主人快快醒来,骑上它继续奔驰。
可任凭赤焰如何拱推霍君玉,他也一点反应没有。直到尸身逐渐冰凉,赤焰眼中的泪也落了下来。
一条蚕丝绢帕在霍君玉摔下马的时候,从霍君玉胸口的衣襟里露了出来,上面沾满了霍君玉的鲜血。
赤焰用嘴咬住绢帕,这是它现在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往东奔去,谁也不知道它去了哪里。
无题
其他几路大军在距离蠡都五十里外的旺部城外会师,沿途的蛮族部镇都被一一拔除。
原计划就是在旺部城外会师,一起攻打蠡都。此时众人还不知霍君玉遇难,靖南岭一路大军全军覆没。
等了三天,霍君玉所率大军迟迟不见踪影,不详的预感萦绕在霍庭焕心头。
军帐内,霍庭焕焦躁不安,下令斥候继续去搜寻:“来人,让斥候继续去探,五十里不见人就一百里,务必要找到靖南岭一路大军的踪迹!”
“大哥,你别着急。君玉人聪慧,用兵也颇具你的真传,应该只是在路上耽搁了。”霍庭烨劝慰道。
“但愿如此吧。”霍庭焕也知道现在自己身为主将,不能太过忧虑,不然不仅会影响对战局的把控,还会影响军心。
旺部是蛮族比较大的一个部族,也这次出征主要拔除的几个重要的部族之一。
霍庭焕决定不等霍君玉了,先攻下旺部城。四十万大军在旺部城下成三面合围之势,在西麓给蛮军留了一道口子。
就在霍庭焕下令围而不攻,先让蛮族恐慌几日,再一击即破之时,有斥候从靖南岭回来。
“将军,卑职一路朝靖南岭而去,路上没有遇到一个镇南军士兵,而蛮江两岸横尸遍野,血流漂橹,望风谷附近也同样如此,卑职大略看了一下,尸体基本都是我们镇南军将士的。”斥候将靖南岭所见所闻如实回报,声音越来越低。
霍庭焕听了斥候的回报,只感觉一阵血气上涌,眼前阵阵发黑,但还是强撑着不让自己昏死过去。
“可有蛮军消息?”
“卑职到靖南岭时蛮军都已撤走,不知所踪。”
“再去探!”霍庭烨大声喊道。
“喏!”斥候抱拳行礼,退出帐外。
霍庭烨上前扶住霍庭焕,故作轻松的说道:“大哥,君玉现在只是下落不明,吉人自有天相,君玉一定会没事的。”
“不管他有没有事,我镇南军损失了几万好儿郎啊。”霍庭焕悲愤地说道。
霍庭烨听此话,也不知该如何安慰。行军打仗死人是肯定的,但是几万人无声无息的就死了,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霍庭烨现在只希望霍君玉还活着,能告诉他们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此时的霍庭焕心如刀绞,按照斥候的描述来看,霍君玉多半是有死无生了。镇南军那么多将领,霍家那么多上过战场的儿郎,自己怎么就那么心大,让霍君玉独领一路大军。若是将他带在身边,他也就不会出事了。
眼见得天黑了,霍庭焕还呆坐在案几前。
霍庭烨上前叫了一声:“大哥。”
霍庭焕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问道:“怎么了?”
“大哥,靖南岭一路大军的事,我写了一份军报,你看一下,没问题的话,就派人送回益州城。”
“这事你看着办吧。还有事吗?”
“大哥,这个消息若是在军中扩散开来,怕是会影响军心。”
是啊,五万大军伤亡殆尽,主将失踪,若是传出消息,必然会影响军心。
霍庭焕看了看天色,说道:“传我的命令,一个时辰后发起进攻,攻下旺部。”
霍庭焕想要在消息传出之前攻下旺部进军蠡都,等大军攻到蠡都城外,再宣布靖南岭大军惨败的消息,这样可以激起将士们的悲愤之意,有助于将士们一鼓作气攻打蠡都。
霍庭烨传令后,王超任前锋校尉,带着一万前锋营直取旺部主门,其余各路从山路慢慢逼近,让旺部守军感受到压迫。
其实旺部族内大部分兵卒已经被凤夜抽调而去,为数不多的守军立在城头,看着大批汉军攻山,在看着身后还没来的及撤走的妇幼,都抱有死志。
王超看着眼前一丈多高巨石垒起的城墙就要带人攀爬,只是他还没走到城墙下,上面的守军一轮弓箭宣泄而下。
王超赶紧举起盾牌,继续往前冲。蛮军地处高势,虽然占据地利,但人数却仅有三千,射出的箭根本压制不住汉军。
等汉军冲到城下,蛮军又投下滚石落木。但这也只能阻碍一时。
大部分汉军攀爬城墙,分散蛮军注意,还有不少人在用撞门木撞着城门。
蛮族城中,妇幼也已经爬上城头,帮着守军把滚石落木往下推,阻止汉军攻城。
虽然蛮族上下一心,可却无法阻止汉军前进的脚步,城门眼看就要被攻破。
就在此时,旺部西面突然涌出大批蛮军士兵。
突如其来的蛮军并没有让霍庭焕感到吃惊。刚知道霍君玉兵败的消息时,他确实很悲痛。可很快就将自己从悲痛中拉扯出来,重新思考战局。
想要轻松全歼五万大军,那敌军的人数必然多出几倍,加上之前其他四路大军拔除蛮族几个大部镇太过顺利,部镇中守军不足预期的五分之一,霍庭焕就猜到,敌人在暗处有一支大军,并且就是这支蛮军把各部人马都召集抽调走了。霍君玉运气不好,遇上了这支倾全族之力的敌军。
所以,霍庭焕下令提前攻打旺部,也是想看看,这支敌军是否就藏在附近。
除了围困旺部城的四十万士兵,霍庭焕另安排了十万人隐藏在暗处,此刻蛮军出现,这十万士兵立刻迎了上去。
凤夜看着早有准备的汉军,冷哼了一声:“哼,果然老奸巨猾,可是你以为这样就能打败我了吗?”
凤夜毫不犹豫的下令撤军,旺部失守他根本在乎。
镇南军前军没想到蛮军说走就走,传信兵都有些不敢相信,不过还是回去向霍庭焕回报:“将军,蛮军撤了。”
“大哥,追不追?这应该就是阻击君玉的那支蛮军。”霍庭烨手中的金锏被他攥的紧紧的。
“刚一交手就撤退,太过反常了。现在他们已经过了明路,派斥候跟踪,小心戒备就行。先拿下旺部镇再说。”霍庭焕深吸几口气,让自己平复下来说道。
霍庭烨点点头,说道“这支蛮军打仗毫无章法,说进就进,说退就退,刚才我看了下,将旗也是从未见过的,不知主将是谁,往后一定要多加戒备。”
旺部守军眼看着山下冲上来大批援军,又看到援军如洪水般退走,本来一腔热血,像是一瞬间被抽离出去,再无心守城,一个个摊在地上,刚才的惶恐和疲劳瞬间袭满全身。
王超此时毫不费力攻破城门,冲进部镇,把剩余妇幼全部驱赶到一处空地,在命人把还活着的守军全部绑了起来,迎大军入城。
霍庭烨到了城中,让人清点城中粮食,金银等物,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收缴。
霍庭焕站在在城头之上,看着远方,虽然他之前指挥若定,可他毕竟是个人,是个父亲,闲了下来,霍君玉的音容笑貌不停的在他脑海里闪过。
霍庭烨在一处空房子里拎了坛酒,去找霍庭焕:“大哥,我找到一坛酒,喝点吧。”
霍庭烨虽然知道饮酒是军中大忌,可此时他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宽慰自己的大哥。
“军中禁酒,我们身为将领,更不能破坏军纪。”霍庭焕摇摇头,“我知道你是好意,我没事,只想一个人静一会,我感觉君玉现在就在我眼前。”
霍庭烨见他不肯喝酒也没多说,拿着酒从城头上退了下来。现在说什么劝慰的话都显得多余,霍庭焕身为一军统帅,他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无题
云梦山,出云峰
一个鹤发童颜的无为道人坐在一处石桌前品茶,忽然感到一阵心悸,手中的茶碗也掉到地上碎成几片。
无为道人掐指默念,最后不住的捶胸顿足:“道不送卦,道不送卦啊,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啊。”
“师父,你这是怎么了?”穿着道袍的李鳞跑了过来,看到地上的碎茶碗,也开始捶胸顿足起来,“师傅啊师傅,你怎么把这个白玉碗打碎了啊!这可是咱们家最贵的一个碗啊!”
“什么贵不贵的!”无为道人面色凝重,瞪着李鳞,“徒儿啊,你还记得杭州城那个带你骑马的哥哥吗?”老道士摸着李鳞的头说道。
“记得,还有个姐姐,和一个有点跛的老爷爷。”李鳞聪慧过人,过目不忘,杭州一行霍君玉和阿雅老安带他玩过自然记得。
“哎,那是你亲亲的表哥啊,师父我心急,多嘴提醒了他一番,没想到却害死了他啊。”说着无为老道又是一番捶胸顿足。
李鳞自小和无为道人一起生活,极少接触外人,对表哥也没有什么概念,按无为道人此刻的表现和他的理解,表哥应该是这世上与自己很亲近的人,所以人死了,无为道人才会如此懊恼后悔。
“来徒弟,过来跪下拜三拜送送你表哥。”老道士拉过李鳞让他面朝西南跪拜。
无为道人如此慎重,李鳞也没了往日的顽皮,一脸郑重的表情,朝西南方跪了下去,毕恭毕敬的拜了三拜。
李鳞起身后,无为老道又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西南将星尚未成形,就碰上了不世妖星,这些都是命数啊,天命不可违啊。”
“师父,什么是天命?天命为什么不可违?”李鳞对着无为老道就是一串问题。
正懊恼不已的老道士仿佛顿悟:“天命为什么不可违?哈哈哈哈徒儿你就是有违天命啊!”
“这世道就要乱了,你表哥已经不在了,你一定要用心学习我教给你的本领,早日学成下山去拯救百姓苍生啊。”
李鳞听话的点了点头,自此不再像往日那般顽皮,而无为道人也将毕生的本事毫无保留的教给了李鳞。
就在镇南军和蛮族交战,南方军备薄弱之际。在九江一带的难民中兴起一支叫青莲教的神秘教派。
朝廷赈灾不力,难民中每日都有人饿死病死,死的人多了,也没人有余力掩埋尸体,没过多久,就产生了瘟疫。
瘟疫的传染性极强,传染范围极广,不出一个月,很多小一点的村镇连一个活人也没有了。
这时,有一个自称青莲教教主的人四处帮人治疗瘟疫,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一视同仁,而且分文不取,唯一要求就是所救之人必须加入青莲教,供奉青莲圣母,听从圣母神谕,圣母的神谕会通过圣使传到人间,而这个圣使就是青莲教教主——张秀。
张秀能治瘟疫的消息和张秀是圣使的消息很快传出,附近府道的难民纷纷前来投奔于他,祈求圣母怜悯,驱散他们身上的疾病,驱赶洪水,将土地还给百姓。
随着青莲教的信徒越来越多,张秀的野心越来越大。他本只是个江湖郎中,恰巧祖传的治瘟疫的药方能治这次瘟疫引起的疾病,一开始救人确实是出于医者本心。直到有一次,他救治了一个富户,富户病好后给了他一大笔银两,张秀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财,突然觉得治病救人不再是他的目的,挣钱才是。
从那次起,张秀就优先给富人治病,得到了大量的金钱回报,同时他也发现,富人虽然给了他钱财,但是对他毫无尊重,却是那些穷人,对他视若神明。
张秀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利用给富人治病获得银钱,然后拿钱购买药材免费给穷人治病。就这样,张秀在九江一带的声望越来越高,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某一天,张秀对追随他的一群无家可归的人说,他在瘟疫初初暴发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个叫做青莲圣母的人给了他一张药方,说是可以治瘟疫之病,开始他也不信,实验了之后才发现是真的。现在,他靠这张药方治好了这么多人,他想给青莲圣母建了祠堂,供奉青莲圣母。
祠堂建好后,他又自封青莲教主,将青莲圣母梦中赐药方普度众生的故事是大肆宣传,并开始要求病人信奉青莲教。
随着信徒人数的不断增多,他又在其中找了几个机灵的,分封他们为神王,帮助自己继续招摇撞骗。
在十五这天夜里,突然远山出现无数鬼哭之声,其声凄惨,瘆人骨髓,因为天冷,大部分人还在火堆旁烤着火并未入眠,多半数难民被鬼哭之声吓到,动也不敢动。
鬼哭声持续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突然山顶出现霞光万道,一声洪如钟磬的威严之声大喝一句九字箴言,顿时无数厉鬼惨叫,之后升起点点绿光,消散于夜空之中。
人们正要欢呼,就听那威严的声音念了一段阐言。
现世不平厉鬼哭,苍生万民代受俘。
青莲出世警世人,肃清寰宇邪尽除。
念完这段阐言,霞光顿消,一切都恢复原样。人们默默记住那句话,对青莲教更加深信不移。
百姓愚昧,鸿蒙未开,不辨是非。青莲教势力逐渐壮大,张秀又打起了替天救世的旗号揭竿而起。
各地难民纷纷响应,不出半月,张秀手下竟集结起三十万难民,张秀用这三十万难民攻下九江城,将城内原住民尽皆赶走,将城内房屋粮食分发给手下难民,以此举笼络人心。
不少寒门学子因无引荐之门不能入朝为官,对汉室朝廷心怀不满,此时见张秀攻下九江,纷纷前来投靠,一时间张秀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兵力雄壮。
九江陈氏本是当地大家士族,却被青莲义军赶出九江城,很是憋屈,召集各地陈氏族人欲夺回九江,可攻城数次皆铩羽而归,损兵折将不说,其他地方的难民见张秀连胜,纷纷前来投奔青莲军。
会籍刘氏担心青莲军在继续壮大下去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上表皇帝请求出兵平叛。
刘兆想出兵平叛,可现在不仅是南方有青莲军,冀州也出现一支绿林军,原本只是小打小闹的打家劫舍,后来尽然连克三城,将当地守官砍头自立为王。
南北皆有叛乱,而且鲜卑也不断要出兵,吞并东北各个大小部族,虽然暂时还未敢再对大汉动用刀兵,可这时候却不能把镇北军调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