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请叫我威廉三世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天空之承
波兰,一块古老的土地,这里地势平坦、资源丰富,其铜储量占世界的10%。从陆路、水路来说,这里都是东、西、南、北相通的中心枢纽,所以波兰也被称为欧洲十字路口。正是这种地形和地理位置,导致波兰连年战争,几个世纪以来波兰的版图也一改再改。
从17世纪中叶起波兰开始走向衰落,农奴制强化,封建割据严重;“自由选王制”(国王由议会选举产生,外国人有资格竞选)致使王位频繁更迭,外国人为王者不乏其数,1572—1795年总共11位国王中有7名外国人;“自由否决权”制度(议会决议只要有一人反对便不能通过)使波兰无法实行有效统治,从17世纪中叶起约100年间召开的55次议会上,有48次未作出任何决议。政局混乱的波兰成为强邻争夺的对象,其东邻俄国视波兰为自己通往西欧的障碍,北方战争后成为波兰的最大侵略者。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继承了削弱波兰的政策,其西邻普鲁士和南邻奥地利也对波兰有领土野心。在1772年8月、1793年1月、1795年1月,俄、普、奥三国对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
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沙俄夺占的领土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约46万多平方公里;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公里。经历了这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波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从欧洲地图上消失。
从1914年8月开始,波兰大地上又一次烽烟四起,数百万外国士兵在波兰人的土地上相互搏杀,受苦受难最多的却是无辜的波兰人。
这天,居住在罗兹附近的波兰人带着茫然与无助的眼神刚刚送走一批垂头丧气的东方侵略者,很快又迎来一批来自西方的新主人。
在一个小山包上,几个将领模样的人纵马立于高处,如同阅兵式一般检阅着行进中的那一列列士兵。
那群将领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将显得鹤立鸡群,他穿着大约属于上个世纪的元帅军服,头戴传统的奥地利蓝色军帽,金色的帽徽几乎占据军帽的整个正面,衣领由两片醒目的鲜红领章所覆盖,上衣镶嵌着两排明晃晃的大金属扣,灰色裤子两边绣着金色的条纹;其他军官的军服色调也基本一致,只有领章和裤子上的条纹颜色黯淡一些,一个骑兵手持一面金黄色的大旗表情严肃地立于他们旁边。
下面行军的奥军士兵4人一排,组成一个个长长的矩形队列。士兵们大多戴着镶嵌大徽标的蓝色军帽,蓝色上装、灰色裤子与以前的普鲁士军队非常相似,领章和袖口都是传统的鲜红色。
那位白发元帅就是奥军主要统帅之一,弗里德里希大公。此时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涌动着的深蓝波浪,大公心里不禁豪情万丈,他麾下4个集团军百万大军正在紧紧追赶伊万诺夫将军的俄西南集团军群。正是这群俄国人,在半个月前打得奥匈联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弗里德里希发誓要好好出出这口恶气。不过若是没有德国东普鲁士军团突然从俄军后路杀出,他和他的士兵不出意外的话将被俄军彻底击溃,同时在加里西亚损失了大批优秀而富有经验的官兵之后,奥匈帝国的军队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战争结束后整个帝国也被列强瓜分,使得奥军在后人心目中仅留下一些模糊不清的印象。
实际上,奥匈帝国是个民族结构极其复杂的国家,据统计在战争爆发之初,奥匈联军的民族构成包括31%的克罗地亚人、20%的匈牙利人、16%的德奥裔人、14%意大利裔、12%捷克及斯洛伐克人、4%波兰及罗马尼亚人、3%的斯洛文尼亚人,这样杂多的民族构成给训练和作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个奥匈联军的军官如果不会讲4种以上语言,便不能算称职。
奥匈帝国所有20-43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服兵役,因此战争爆发时,奥匈联军是欧洲当时规模最大军队之一,其可以动员的兵力达到370万,仅次于沙俄的650万和德国的450万。
奥匈帝国曾雄霸欧洲,20世纪初仍是显赫的强国,开战之初它的工业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4%。奥匈帝国拥有发达的军火工业,斯科达兵工厂是世界最大兵工厂之一,在欧洲享有盛名,但奥匈国内民族众多,矛盾纷织;教育落后,军队中的文盲士兵众多。因此奥匈帝国的军事机器效率低下,与沙皇俄国一样外强中干。
虽然奥匈帝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但是为了报皇储在萨拉热窝遇刺的一件之仇,他们将相当一部分军队投入到塞尔维亚战场,然而开战之处入侵塞尔维亚的三个集团军居然被塞尔维亚老将普特尼克带病击败,1914年9月,奥军再度发动的第二攻击又遭败仗。正是出于这个缘故,尽管有德国后备军的支援,奥军在面对俄军时还是常常显得兵力不足,他们在8月末遭遇败仗之后没有及时得到足够的援军,险些一败再败。
现在,弗里德里希大公和他的军队是以胜利者的姿态追赶俄军,并且大踏步行进在通往华沙的道路上。世界对于这些奥匈联军的官兵来说是如此美好,秋天已经渐渐到来,他们赶着在冬季来临之前攻入俄国腹地,争取早日结束这残酷的战争。
波兰地区第二大城市罗兹目前已经成为俄西南集团军群的前沿阵地的重心,俄军指挥官伊万诺夫将军最近这一个月都郁闷万分,他的集团军群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然而那支神秘的德军部队从东普鲁士突然插入自己背后,自己接连派去的两支部队——由鲁兹斯基将军指挥、从各集团军中抽调而来的23万部队,列茨斯基将军指挥的完整的第9集团军23万部队,先后被那支德军部队围歼和击溃,结果让奥军得到了喘息之机。现在就连阿格列尼大公亲率的近卫军部队也被那支德军部队击退,十几万德军已经兵临华沙城下。究竟是继续撤退到华沙与第9集团军会合,还是在这里与奥军决战而让第9集团军独自抵挡德军,伊万诺夫感到进退两难。
虽然自己手里现在仍旧拥有4个集团军90多万官兵,但是伊万诺夫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在与奥匈联军作战之处,他的西南集团军群与对手兵力相当,都只是刚刚超过100万士兵,经过一番鏖战之后他的部队渐渐占据上风,对手的损失也比他多将近一倍,而且俄军后援部队比奥匈联军要多上许多,在8月之后已经陆续有40余万俄国部队抵达波兰,但是那些后援军队大多都是临时征召的新兵,缺乏作战经验和武器,大炮更是少的可怜,现在这个西南集团军群与2个月之前的那支部队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富有战斗精神和作战经验的老部下已经损失大半,五分之一的士兵没有武器,由于德军占据了一条主铁路线,伊万诺夫的后勤补给只能依靠下的一条铁路线,然而现在他得到的补给却远远低于以前的一半。由于国内战争准备不足,大部分俄军部队缺乏的不仅是枪支弹药,连食物也日渐紧缺,这迫使俄国士兵们不断对波兰人进行掠夺,以至于波兰人渐渐站到同盟国一方,一些波兰人甚至开始向德奥军队通风报信,或者直接破坏俄军的通讯设施、提供俄军假情报。
心急如焚的伊万诺夫同时向莫斯科发去求援电报,莫斯科同意西南集团军群放弃波兰,并命令阿格列尼前去接应。阿格列尼表示他的部队会立即从明斯克出发,但是他的部队需要至少一周时间才能抵达华沙附近配合西南集团军群撤退。
“一周时间……”失望的表情布满了伊万诺夫布满皱纹的脸颊,不过阿格列尼的态度无可指责,刚刚损兵折将的他能够前来接应他们撤退就已经不错了。
“通知第3、第4、第5和第8集团军,全线平行向华沙后撤,各集团军注意互相掩护侧翼,争取在后天,也就是9月30日之前撤到华沙,之后各部队有序地通过华沙-明斯克铁路撤往白俄罗斯地区。通知列茨斯基将军和他的第9集团军,在我们撤退到华沙之前无论如何都要守住那里!”伊万诺夫没有想到,这道简单后退命令引起许多军官的误解,后退几乎演变成为一场无序的溃退。
俄国西南集团军群的第3、4、5、8集团军由北向南依次排开,混乱最先出现在南面的第8集团军,一个哥萨克骑兵军的军长以为先到华沙者先行撤回白俄罗斯,听闻德国东普鲁士军团养着一大群吃人怪兽的他当即带着自己的骑兵扬尘而去。这时奥匈联军的一支侦察骑兵部队正好出现在第8集团军西面不远处,使得第8集团军其他几个步兵军以为奥军主力已到,纷纷扔下大炮和辎重掉头向东逃跑。在这之后,第5集团军的一个步兵师与奥军先头部队在一片树林附近交上了火,结果战斗愈演愈烈,双方纷纷召来后援部队,奥军先头部队仅有1个骑兵师和一个铁皮卡车团,看到对方人数远远多余己方,他们仓惶向后退却,俄军指挥官则带着自己的部队进行反击,最后第5集团军一半的部队都被吸引在了这片地域。
伊万诺夫将军自己带着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并行后退,却没有注意到第5、8集团军发生的情况,结果在罗兹和华沙之间的地域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一群俄军仍旧在罗兹附近与奥军交火,两群俄军发扬团结友好的互助精神排成一线缓缓向东行进,另一群俄军则不顾一切地奔向华沙。出现这种状况不仅仅是俄军指挥官们的失误,俄军落后的通讯手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久之后,德军侦察机便发现了这一现象,东普鲁士军团的指挥部里,辰天和他的将领们全都乐得合不拢嘴,这无疑是重创俄国西南集团军群的大好时机。他们迅速作出部署,同时向奥匈盟军通报了这一情况,奥军统率弗里德里希大公也嗅到了战机,当即决定与德军全力配合,夹击俄国西南集团军群。
华沙外围的德军部队迅速行动起来,所有重炮开始轰击华沙周围的俄军防御工事,马肯森将军指挥的第二步兵军则在德军阵地上来回调动,作出一副积极准备进攻的样子。奥尔格的装甲军和辰天亲自率领的第三步兵军则从北面绕过华沙,快速向后退中的俄国西南集团军扑去。
尽管俄军协调上的失误使得各集团军之间出现了空隙,但是辰天非常清楚,任何一个俄国集团都拥有超过20万兵力,若是硬拼起来他和奥尔格这10余万部队也捞不到太多便宜,因此他们决定在这次作战行动中以奥军为主攻——暂时先放过落荒而逃的俄国第8集团军,由德军对俄第3、4集团军进行穿插和分割,奥军则负责消化被分割的俄军各部。
弗里德里希大公的4个奥匈集团军由北向南依次是第2、1、3、4集团军,其大致位置基本与俄军的3、4、5、8集团平行,之前与俄军第5集团军交火的正是奥军第3集团军。弗里德里希大公很快下令让他的第3集团军继续牵制住俄第5集团军,并从第1、4集团军中各抽调一个军包围那支不知死活的俄军,其余部队则全速追击俄军第3、4集团军。
俄第5集团军的指挥官普列韦将军是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作为皇室的远亲他有着坚毅而倔强的性格,在之前与奥军先头部队的交战中看到可趁之机后,他将伊万诺夫的命令放到一旁,准备率部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之后在加速追上大部队。当他发现自己已经被奥军包围之后,又试图独自突围,结果遭到两倍于己的奥匈联军迎头痛击,损兵折将之后普列韦不得不向伊万诺夫发出求救,使得伊万诺夫和第3、4集团军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在脑海里苦苦挣扎和斗争之后,伊万诺夫还是决定率部回援普列韦集团军,然而他很快就迎面碰上了自己的老对手。弗里德里希大公的旗帜霍然出现在他面前,两军继加里西亚战役之后再度发生遭遇战。伊万诺夫期望能够接应第5集团军突围,弗里德里希大公则期望重现奥军曾经的辉煌,悄悄出现在俄军背部的辰天所部则希望尽快结束东线战局,以腾出手来到西线大展拳脚。不管怎样,这都是一场决定东线局势的决定性战役,只不过德奥军队的赢面要大上许多,铺天盖地而来的德军飞机也加上了一块不轻的砝码。





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三十六章 冲向战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请叫我威廉三世最新章节!
“俄国人……奥地利人……”弗里茨上尉坐在他熟悉的“天空x”攻击机前座舱里,看着地面密密麻麻的人群独自嘟囔着。尽管他扬名于土耳其内战时期并且是东普鲁士航空部队中经验最为老到的功勋飞行员,他和他的老搭档尼科中尉组成了的航空队最为默契的一对攻击机机组,其实他今年不过28岁而已。一头褐色的卷发配着英俊而年轻的面孔,尤其是胸前那枚一级铁十字勋章更是令万千少女将之视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尼科并没有注意到他前面这个号称天使级的家伙在叨咕着什么,为了方便使用副驾驶位置上那挺双联装机枪,他将半个身体探出机舱,屁股坐在机舱边缘,脚紧紧勾住下面的座椅,这样也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即便不小心掉下去,他背上鼓鼓囊囊的降落伞也能够保住他的小命。在他上下前后左右的天空中,两百多架各式飞机组成的庞大机群显得巍为壮观,周围的飞机因为气流而像海面上的小船一样轻轻地上下浮动,让人觉得这里的空间已经被填满,即便是一只小鸟也很难插进来。
地面上的景象丝毫不比空中逊色,两条弯弯曲曲的线条在战场中央划出一条宽4-5公里、长度难以目测距离、宛如干涸河床的地带,“河床”西岸是深蓝和灰色的,东岸则是黑白相间,再靠近一些便会发觉河岸是由无数士兵组成,他们还在不停移动之中。一团团白色的烟朵不断从两边士兵队列后面升起,接着在对面空地或人群附近变成一朵朵带着灰色花瓣的艳丽火花。
从空中来看,很难分辨出究竟是深蓝一方实力雄厚,还是黑白一方zhan有优势,双方都没有构筑战壕的打算,两片巨大的波浪正在积聚着力量,准备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碰撞。
弗里茨懒懒地掏出一把信号枪,要知道俄国人民是比较穷苦的,用于作战的飞机更是少之又少,这直接导致德军鲜有机会击落俄国飞机,因而东普鲁士航空队大多数时间都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个人战果很难辨别,因此这些飞行员在开战后并没有太多晋升的机会,所以只要弗里茨参加飞行任务,那把红木枪柄的信号枪总是交到他的手里。
“1颗表示进攻,2颗表示等待,3颗表示撤退,要是我发射4颗会怎么样?”弗里茨喃喃地说道,在东线呆久了总是感到莫名的空虚,这里的天空远没有西线那么热闹。之前一天空袭俄军在华沙的机场时,因为看到地面上停着十几架破旧的俄国侦察机,飞行员们甚至舍不得在地面上将它们击毁,在将机场的其他设施炸烂之后仍旧在机场上空盘旋,期待俄国飞机能够勇敢地升空,可惜结果令他们非常失望,俄国飞行员似乎早已逃之夭夭。最后,德军飞行员们只好挥泪将炸弹投向那些可怜的俄国飞机。
1颗红色信号弹从空中冉冉升入更高的空中,德军机群整齐的编队很快散开,飞行员们开始寻找各自的目标。他们的任务很明确,在起飞之前他们那个喜欢唠叨的指挥官已经交代了好几次——轰炸扫射俄军炮兵阵地和人群集中的地方,尽量不要伤到奥匈盟军!
弗里茨将自己飞机的机头压低,开始加速向地面飞去,这种动作还不能称为俯冲,因为目前德军飞机木质蒙皮结构的机体还没有办法承受俯冲之后告诉拉起时巨大的离心力。
一大群俄军骑兵出现在弗里茨的视野中,那些战马已经因为飞机产生的噪音而变得狂躁不安起来。
“尼科!”弗里茨大喊一声,尼科便心领神会地拉动投弹拉杆,4颗黑乎乎的炸弹从200多米的空中落下,几乎是悄无声息地落到地面。那群俄国骑兵不仅人仰马翻,骑兵队列也乱成一团。紧接着两串机枪子弹从天而降,将另外一些俄国人也扫落马下。
弗里茨心满意足地拉起飞机,此时尼科操作着他的机枪努力地向俄国人倾泻尽可能多的子弹。俄军阵地上到处都是一团团浓烟和火焰,士兵们四散躲避飞机的攻击,一些拉着弹药车的马匹失去控制拼命狂奔,俄军炮兵阵地上也变得一团糟。
对于波兰人来说,他们不知道是该观看这场百万大军在平原地带发生的遭遇战,还是该远远躲避这场战火,不过德军飞机精彩的演出还是让他们大饱眼福;对于奥军统帅弗里德里希大公来说,他的部队虽然做好了遇敌准备,但是快速追击中他的部队显得有些散乱,他需要比俄军更长的时间完成战斗部署,幸好德军飞机对俄军进行战斗部署起到了很好的迟缓作用;对于俄军统帅伊万诺夫上将来说,奥匈联军的出现令他和他的士兵都吃惊不小,他唯一的优势就是他的3、4集团军队形非常紧凑,他要做的就是尽快安定军心,然后将行军队列迅速展开,现在德军飞机的出现不仅让他的士兵变得混乱不堪,同时他也开始担心德军地面部队是否也会加入到战局中来。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担心的事情要比万众期待的更加容易成为现实。此时,德军先头装甲部队已经抵达俄军后部。
“快!我需要燃料!”蒂莫中尉钻出坦克炮塔,大声招呼着后面运载燃料的卡车过来加油。经过70多英里的急行军,他的身体几乎都要颠簸得散架了,“大家趁现在检查一下各自的坦克,一会儿冲进俄国人阵地的时候千万不要抛锚了!”
坦克兵们活动了一下几乎僵硬的关节和肌肉,随即取出工具对坦克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进行快速检修,由于坦克的高故障率,许多坦克兵戏称自己修坦克比开坦克还要厉害。
“哇!”蒂莫的手触电般从罩在发动机上面那块钢板上弹了回来,“好烫!”
看着其他人的表情,蒂莫知道他们的坦克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经过如此长距离的行军,坦克本身远比里面的乘员疲惫,他们营的4辆坦克在路上先后发生故障,还好有1辆紧急修理后又追了上来,使得他手里还有9辆坦克可以作战,剩下的3辆坦克现在大概还躺在后面某段公路旁边一动不动。
装甲车部队的情况看上去要好一些,它们加油完毕之后便开始排成进攻横队,随时准备继续前进。
“中尉,你们的番号!”一个上尉军官拿着一张写满东西的纸从另外一组坦克那边跑了过来。
“长官,101坦克团2营!我们有3辆坦克发生故障,其余9辆完全可以参加战斗!发动机有些热,不过我想还能撑几个小时!”蒂莫从坦克上跳了下来,一边将黑色坦克服的扣子扣齐一边走了过去,军官则用铅笔指着那张纸上的字一行行往下查找。
“101坦克团2营,对了!你们营负责在战斗中为第3军102步兵团开路!他们现在还在路上,1个小时后在这里北面3公里的地方集结。中尉,让你的人抓紧时间休整,战斗之前必须与102步兵团会合!”军官用铅笔在纸上轻轻一划,敬完军礼后就急急忙忙跑向另外一组坦克。
“伙计们,快点准备!等下我们要和第三军的步兵兄弟并肩战斗了!”蒂莫回头朝坦克上忙碌的士兵们喊道。大战在即,临时的部署通过这种看似原始的传令方式反而更加迅速而有效。
大约三刻钟之后,所有坦克都已经准备完毕,它们扬起一阵尘土后快速朝北面驶去。
“噢!上帝啊!蒂莫中尉,你们有1个连的坦克掉到沟里去了吗?”不远处传来一个粗矿的大嗓门,使得其他坐在炮塔上的车长们都能够听得一清二楚。1营长雅普带着12辆崭新的“石头ii”型坦克跟了上来,与蒂莫的部队并行向北驶去。
“非战斗损失率0%!”蒂莫傻傻地看着得意万分的雅普中尉,这家伙平时就以近似残酷的严格而闻名,他要求部下必须保证每个坦克零件都维护得油光发亮,看来效果的确很不错。在这种距离的行军之后,坦克部队平均故障率一般都有20%左右,蒂莫的2营是25%,与平均故障率相差不大,雅普的零故障率则实在让人觉得有点夸张了。
“雅普中尉,你们奉命配合哪支部队作战啊?”
“第3军101团,亲王殿下的近卫团!”雅普中尉更为得意了。
“亲王殿下的近卫团也要参加战斗吗?”蒂莫有些茫然不解,在奥利准将前往土耳其之后,第三军就一直由亲王直接指挥,那个军也被看作是亲王的近卫军,101团更是近卫军中的近卫军,成为军团里面的士兵们最向往的一支部队。
“听说这次所有的部队都将投入战斗!”
当他们一边用喊叫的嗓音聊着天赶到集结地点的时候,灰色一片的步兵已经等在那里了,雅普打了个招呼便带着他的坦克继续朝前开去。蒂莫的坦克还未停稳,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步兵少校便迎了上来,“第3军102步兵团因格少校,很高兴得到你们的配合!”
“长官您好!101坦克团3营长蒂莫中尉,奉命率部前来配合贵团作战!全营12辆坦克,其中3辆在路上发生故障,实到9辆!”蒂莫跳下炮塔,两只有力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简短的寒暄之后,因格少校回到自己的部队继续布置,蒂莫则悄悄瞟了一眼不远处的101团,那边军容整齐、气势旺盛的样子。东普鲁士亲王那面蓝色的大旗格外显眼,旗帜上绣着一面插着长剑的金色盾牌,盾牌上分成四格,分别是头盔、大炮、雄鹰和海豚,象征着海陆空完美的进攻与防守。
在第三步兵军前方不远的地方,一大堆发动机发出令人头晕目眩的噪音,那里是装甲军两个机械化师的集结地点。摩托车这种看似简单的工具有着比坦克低许多的故障率,4000多辆摩托车只有不到100辆发生故障,即使发生故障的也能够在很多的时间内修好,因此它们被德军士兵们亲切地称为“温和的骡子”。
头发被风吹得杂乱不堪的斯特凡下士正在摆弄着他的“火鸟”机枪,这种气冷轻机枪有着可以与重机枪媲美的射速,然而枪管容易发热是它最大的缺憾,因此斯特凡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随身携带的那两根可更换枪管,他一直认为冬天才是使用这种武器的最好季节,因为寒风和大雪是很好的冷却剂。
1...6869707172...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