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传奇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文家三口的刀
温如玉疑惑道:“大家小姐,带着身边用惯了的婆子丫头出门,有什么好奇怪的?”
杜少康笑道:“在下已经打听了,冯小姐的轿夫都是冯府陪嫁过去的,十分可靠。据几个轿夫说,冯小姐每次去上香,半路上都会把丫鬟遣出去买东西,而她独自带着婆子进庙上香。”
冯慕严不悦的道:“先生有话便请直说吧!小女派个丫头上街买东西有什么不妥吗?”
“冯大人不觉得奇怪吗?张府里不缺丫鬟和婆子,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非要小姐在出门时将身边仅有的丫头派出去买?回府之后嘱咐其他人买不行吗?就算是很要紧的东西,冯小姐出门前忘了。但每次都是如此,难道小姐每次都忘了?”杜少康看着冯慕严道:“更奇怪的是,冯小姐竟然会在张府附近的胭脂铺里失踪!”
“就是觉得这件事十分蹊跷,所以才请先生来呀!”温如玉有些不耐烦了:“先生你就别卖关子了!”
看着众人急切的目光,杜少康耐心的解释:“你们想,胭脂店离张府很近,门外又有张家的轿夫和护卫,绝对不是最好的下手地点。若在下是绑匪,便会选择在红官庙下手,那里人多又杂乱,小姐进庙也只有一个婆子跟随。就算婆子发现不对劲,出门唤人。庙那么大,人又多,脱身也很容易。”
温如玉有些急了,直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先生你就明说了吧,不要兜圈子了。”
杜少康转而看着冯慕严道:“据冯小姐的轿夫说,冯小姐失踪当日和往常一样,带了一个丫鬟和一个婆子。出门没多久便遣了丫鬟去买东西,而她独自带着婆子上香。上香回来之时路过‘胭脂坊’,冯小姐下轿带着婆子进去选胭脂。没过多久,丫鬟和婆子一起冲出来说小姐忽然消失了!”
“这是事情的经过,张府的轿夫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先生觉得有什么不对吗?”冯慕严问。
杜少康看着他道:“冯大人不觉得其中有些别扭吗?……比如,多了一个人!”
“哦!”温如玉率先反应过来:“多了那个丫鬟,她明明被冯小姐打发出去买东西了,为什么会和婆子一起从胭脂铺里冲出来?难道她一直待在里面?”
杜少康摇摇头。
解忧道:“没准那个丫鬟买完东西后也去胭脂铺里选胭脂,却正好撞上小姐消失。所以才跟着婆子一起冲出来报案。”
“那个丫鬟也是这样说的。不过,我也去那家胭脂铺看过,里面的胭脂贵的出奇,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一个丫鬟,一月不过几钱银子的工钱,怎么可能用得起那么名贵的胭脂?”杜少康缓缓的道:“还有那个‘胭脂坊’的老板,无父无母,无亲无故,无权无势,还不到二十岁便有钱开了那么大一间铺面,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冯慕严终于沉不住气了:“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
杜少康面向冯慕严,微笑着道:“扬州民风保守,凡是官宦人家的女眷出门,一定要用轻纱遮面。扬州的普通百姓虽然没有那么讲究,但未婚女子出门也要戴帽纱。在下不禁有了
杜康传奇 分卷阅读197
一个大胆的猜测,冯小姐与‘胭脂坊’的老板有私,为了方便两人偷情,便掏钱给他开了家胭脂铺。冯小姐每月初一十五打着上香的幌子化妆成丫鬟出门,让丫鬟顶替她去红官庙上香。这样,冯小姐便有足够的时间去‘胭脂坊’找情郎幽会。等丫鬟从庙里上香回来,便假装到‘胭脂坊’选胭脂,其实是跟小姐换装。因为二人都带着白纱遮面,轿夫也分不清二人的容貌。于是,轿夫们载着假小姐去庙里,回来路过‘胭脂坊’时,假小姐下去换真小姐上轿。”
听了这一番推断,冯慕严的脸色铁青。
撇了眼冯慕严,温如玉暗自捏了把汗:“竟然有这种事,那冯小姐又是怎么失踪的?”
“恐怕是这样。”杜少康看着温如玉道:“冯小姐失踪当日,正好是初一,按着之前的惯例,冯小姐化妆成丫鬟和情郎幽会,丫鬟化妆成小姐去庙里上香。可惜冯小姐半路被人绑架了,根本没有去‘胭脂坊’。丫鬟从庙里回来和小姐换装时,这才发现小姐不见了。丫鬟和婆子慌了神,又不敢冒然说出真相,只得编出小姐忽然消失的谎话,引得张府找人。与此同时,真正的小姐已经被凶手弄到了城北。事发之后,衙门的人例行问话,两相印证,发现小姐失踪的时辰和在城北出现的时辰相同,这便有了冯小姐从城东瞬移到城北的怪谈。”
“我说怎么那么邪乎,原来是这样!”温如玉感叹道。
解忧也道:“一切都能解释清楚了。”
杜少康看着冯慕严道:“去红官庙求子的人本来就少,里面的道姑对前几日过来求子的人有些印象。想来冯小姐是怕夫家人怀疑,会去红官庙探查,所以才嘱咐丫鬟必须露面吧。冯大人大可将那几位道姑请来,让她认一认小姐的丫鬟,看看是不是去庙里求子的人。真相便水落石出了。”
任谁被当面戳穿女儿不检点,都不是一件光的事。
看着冯慕严难看的脸,杜少康道:“人死为大,冯小姐生前的为人如何在下不愿评判。凶手既然能将小姐的秘密摸得一清二楚,恐怕是对小姐或者张府极为了解之人。眼下最重要的便是抓住凶手为小姐伸冤,至于其他的,暂时都可以缓一缓。”
解忧也道:“冯大人,杜先生说的没错,眼下还是尽快揪出害死小姐的凶手,也省的他继续害人。”
冯慕严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对着杜少康道:“今日有劳先生了!先生先回去休息,剩下的事,老夫自会料理。”
反正该说的已经说了,冯慕严自己会看着办的。杜少康点了点头,便拱手告辞。
杜少康前脚回客房坐下,茶还没有喝两盅,温如玉后脚就跟了上来,一进门便高呼:“先生真是神人!简直太厉害了!”
元宝给温如玉端上茶,笑着道:“看温公子说的,我家公子是谁呀,当然厉害了!”
“你这个小子,拍你家公子的马屁拍的比谁都遛!”温如玉笑骂道。
看着温如玉的笑脸,杜少康抿嘴一笑:“冯大小姐的丫鬟已经招认了吧!”
温如玉连忙点头:“先生说的一点没错!我们走后,冯大人便派人把冯大小姐的丫鬟婆子以及‘胭脂坊’的老板全都抓了回来。还没动刑,府里便有人认出来,那个老板原来是冯府的长工,负责帮忙料理后花园的花草。冯大小姐出阁之后没多久,他便也离开了。他们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全招了。先生真是厉害,光凭冯家小姐每次出门派丫头买东西,便能瞧出她的丑事!”
“凭的当然不止是这些。”杜少康道:“那个胭脂铺我也去了,里面装修典雅大方,颇符合大户人家的口味。可老板却是一个胸无点墨的俗人,徒有其表的绣花枕头而已。他又有什么品味来装修店面?他的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再说,像他这样年少有成的人,竟不急着娶亲,也没听说有什么情人相好,本身就不正常。”
“那是!他是冯大小姐养的小白脸,还要靠着冯大小姐吃饭呢!若是出去勾三搭四被冯大小姐知道,还怎么混呀!”温如玉展开天云扇,笑道:“冯大人的脸都气紫了!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他也不好闹到衙门里,只好偷偷在府里问话。现在前面还在审着呢!”
杜少康道:“审还是要审的,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了!”
“先生此话何意?”温如玉惊讶的问。
杜少康只是笑:“这个冯府,热闹!”
见他说得淡定,温如玉也不急着追问了,摇着天云扇道:“只要不是鬼怪害人,我便没什么好害怕的了!我便要看看,这个连夺冯府两条人命的人,还会翻出什么花样来!”
第127章第十一章冬至
冯家的大小姐和二公子先后遇难,震惊了整个扬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灭门血字的事情便传了出去,冯家要被灭门的消息没几天便闹的沸沸扬扬。所有人都知道冯家惹上了一只索命的厉鬼,这只厉鬼怨气很大而且十分难缠,一定会挨个将冯府的人全都拖下阎罗殿。
一时之间,原本门庭若市的刺史府成了人人避之唯恐的修罗场。
自从二儿子出事以后,冯慕严便称病在家闭门谢客,家里人也都是深居简出。冯慕严的小女儿更是连房门都不敢迈出去半步,两个妾室也是整日里大呼小叫,疑神疑鬼,吵得全家都不得安宁。
冯慕严的大儿子年前刚刚新娶了个夫人,是扬州官宦人家的小姐。这位千金小姐也受了惊吓,天天哭哭啼啼。娘家怕女儿受委屈,急慌慌的派人来接她回家省亲。
主子们心惊胆战,下面的奴才也都是人心惶惶,生怕恶鬼一个不留神,便多了一只冤死鬼。尤其是冯家的家仆,平日里跟在主子身边威风惯了,眼下主子都自身难保,他们更害怕做替死鬼!以至于这些人在白天都低眉顺眼,无打采,生怕有人注意到他们。到了夜里则便成了草木皆兵的过街老鼠。
可能因为被揭了丑儿的关系,冯慕严虽然表面上对杜少康礼遇有加,但明显已经将他排除在案子之外了。中间,杜少康主动询问过几次案情的进展,都被管家冯保敷衍了。
既然人家表明了不想让他参与,杜少康也不好继续坚持。
整日待在冯府也是无事,杜少康索性出来闲逛,顺便探探内宅那个重兵把守的小院落。
冯慕严自是发现了杜少康不太/安分,碍着解小侯爷的面子,也不好对他下逐客令,又不愿意他四处乱晃,只好派管家冯保一直陪着他。
身后一直跟着双眼睛,走到哪儿都不自由。杜少康知道冯慕严提防他,怕他起疑,索性足不出户,让他们安心。
就在这诡谲不安的气氛中迎来了冬至。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杜康传奇 分卷阅读198
在北方,每年冬至这天,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过节饭。杜少康原来从来没有在乎过这些,但是在翠屏镇这些年,董姨娘每逢冬至都会包水饺。说是冬至吃了饺子,冬天便不会冻到耳朵。别看董姨娘是大家小姐,又是南方人,做的水饺却是十分美味。馅鼓皮儿薄,一口咬下去,鲜汁儿留了一嘴。
董姨娘去世之后,每年冬至,沈家安也会给他送些饺子过来。只可惜扬州地处江南,不一定会有这规矩。况且冯府乱成这样,应该也没心思过节吧!杜少康有些失落,原来短短的八年,冬至这天吃饺子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乍一变,还有些不习惯。
想到这里,杜少康心里乐了一下,看来这几日太闲了,竟然无聊到开始琢磨吃食的地步。男子汉大丈夫,又不是黄口小儿,一顿吃不上,还哭鼻子不成!
无聊的喝了盅茶,元宝掀门帘进来,喜滋滋的抱了一坛酒放到桌上。
“这是什么?”杜少康问。
“冬阳酒!”元宝笑嘻嘻的道:“今儿是冬至,我们姑苏人每年都会在这一天喝冬阳酒,不仅能驱寒,还能长寿呢!”
看着杜少康一脸的茫然,元宝连忙解释:“就是一种米酒,加上桂花酿制的,特别的香。”
元宝说着拆开了酒坛上绑着的油纸,掀开一角,对着杜少康道:“公子,您闻闻!香不香?没想到扬州酿的冬阳酒一点不比我们苏州的差!”
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面而来,其中隐隐还有几丝桂花的甜味。
杜少康挑了挑眉:“这酒你是在哪里买的?”
“冯府有酒商专门送酒。小的前几天看见了,就顺便问了问。没想到他们还真送来了一坛!”元宝笑着道。
“对了,还有这个!”元宝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放在杜少康面前。
杜少康打开一看,竟是一盒大蜜丸。
元宝道:“小的出门的时候遇到了萧府的王大哥。他说这是少爷常吃的药,让小的赶快带回来。”
之前王满给的药确实也快吃完了,没想到他还一直惦记着。杜少康有些感动,看着元宝道:“那你有没有替我谢谢那位王大哥?”
“当然了!”元宝拍着胸脯道:“小的办事您放心!”
杜少康笑着道:“不过……好好的,你怎么出门了?”
元宝拍了下头,暗恼:“糟了,把这事给忘了!”
看着杜少康询问的目光,元宝不好意思的道:“早上公子提了饺子,小的看冯府的厨房没有预备,便出门去买,没想到接了王大哥的药就把这事忘的一干二净。小的再去买!”
那么冷的天,还出去跑什么!杜少康拉住元宝道:“现在也不怎么想吃了,去厨房弄些现成的菜就好,晚上我们喝两杯!”
一听自己也能喝酒,元宝两眼放光:“待会小的再去弄些卤菜来,晚上请解小侯爷和温公子他们来我们这里过冬至,也热闹。”
既然今天过节,没准晚上冯大人会专门招待解忧他们呢!杜少康心想。看着元宝兴致冲冲的张罗,也没说出来扫他的兴。
本来以为元宝会铩羽而归,没想到晚上解忧和温如玉竟然都来了。温如玉还带了一小笼蒸饺。
“快,都来尝尝,这可是萧府老夫人的手艺。刚出笼王大哥就给我们送来了。”温如玉先拿了一个填进嘴了,口齿不清的道。
蒸饺也算是饺子吧!今儿冬至,吃个蒸饺也算应景。杜少康笑了笑,也拿起一个填进嘴里,味道还不错。
元宝端上来几盘卤菜,又给三人满上冬阳酒。
温如玉拉了个板凳,对着元宝道:“大家都是自己人,元宝你也坐,尝尝这蒸饺,还真不赖!”
杜少康对着元宝点了点头,元宝这才坐下。
“萧府的老夫人怎么想起来给我们送蒸饺了?”杜少康对着温如玉道。
“哎!还不是看着解忧的面子!”温如玉拍了拍解忧的肩,笑道:“今儿是冬至,萧大侠知道北方人喜欢吃饺子,特地给解忧送来一笼。”
听了温如玉的话,解忧脸上一红,有些不自在的道:“少胡说八道!你不也是北方人吗?萧盟主也不是因为我!”
“我哪能跟你比呀!”温如玉看着解忧调侃道。
杜少康见温如玉又要没正行,连忙出声打断了他们的话:“冯大人呢?我以为他今日会宴请你们呢!”
“哎!别提了!”温如玉将手从解忧肩膀上拿下来,喝了口冬阳酒,才道:“今日府里的大公子送媳妇回娘家,谁知惊了马。若不是解忧眼疾手快,冯大公子估计被马踏死了!”
“是意外还是……?”杜少康问。
温如玉勾了勾唇角:“马鞍下面藏了颗钉子,您说呢?反正现在大公子身受重伤,出了这事,冯大人也没心思招待我们了。”
“温公子也不要觉得可惜!”元宝笑着道:“小的这不是准备了好酒好菜招待您吗?”
“你这小子,还真是机灵!”温如玉笑着给他夹了个卤鸡腿,道:“多吃点。”
看着元宝乐呵呵的啃着鸡腿,吃的不亦乐乎。杜少康心想:恐怕冯家大少爷的事,这小子早知道了。
“你也听说冯家大少爷的事了?怎么没告诉我?”杜少康问。
元宝抬起啃鸡腿的头,抹了抹油哄哄的嘴,讨好的笑道:“小的这不是看那位冯大人像防贼一样防着公子,心里不痛快吗?他家的事,公子您能不管就不管。依小的看,有冯大人求您的时候!”
温如玉又塞了块牛肉到元宝嘴里,笑骂道:“就你话多!吃你的吧!”
杜少康是解忧请来的,刚一进门便解开了冯家大小姐失踪的谜团,也算是帮了冯府的大忙。可惜不知冯慕严怎么想的,之后便一直将杜少康排除在外。解忧心里多少也有些不悦,但这说到底毕竟是冯府的家事,冯慕严对解家有恩,又是长辈,他虽应冯慕严的请求留下帮忙,但人家的家事也不方面过多干涉。
见元宝提起,解忧只得开口解释:“可能冯大人有他自己的考虑,不一定是在防着先生。还请先生不要误会。”
杜少康笑道:“解大侠说哪里话。虽说是公案,但也是冯大人的家事,在下一个外人,也不好随意过问。如果有需要,在下随时听候冯大人的吩咐便是。”
这话姿态放得十分低,也给足了解忧面子。解忧说不出承情的话,只得感激的对杜少康抱了抱拳。
温如玉道:“杜先生放心,冯大人防的那么严实,今日他的大儿子还是险些糟了毒手。若衙门找不出凶手,冯大人还是得求您!”
杜少康道:“我只是想不明白,凶手既然已经连夺了冯家两条人命,为何还要对其他人下手?难道还真要赶尽杀绝,灭冯家满门不成?”
温如玉点头
杜康传奇 分卷阅读199
表示赞同:“看来,这得是有很深的仇!但扬州街面上没听说冯大人有什么劣迹呀!”
“小的虽然来扬州没几天,但是冯家大小姐的事还是听说了一些。”元宝道。
三个人六只眼睛一起看向他:“你听说了什么?”
元宝得意的一笑:“听说冯大小姐刚嫁到张家后逼死了一个丫鬟!”
“既然出了人命案子,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杜少康疑惑的问。
“明面上的说法是那丫头自己想不开投井死了!具体是怎么回事就谁都不知道了!”元宝撇了撇嘴:“反正那丫鬟只是个孤女,无亲无故的,也没人追究!”
“行呀小子!”温如玉拍着元宝的肩膀道:“那冯大人呢?有没有他的什么消息?”
元宝笑着道:“这倒没有听说。这位冯大人原来一直在凉州为官,调到扬州来没多长时间。就算干过什么坏事或者有过什么仇家,也得到凉州打听!再不济,也要找冯大人的熟人问问。再说,冯大人毕竟是刺史,扬州城最大的官老爷,现在还在任上,普通老板姓谁吃饱了没事干,嚼他的舌根呀!”
“不错!元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温如玉看着解忧道:“你家老头跟这位冯大人认识这么多年,知道他有什么仇家吗?”
解忧摇了摇头:“冯大人在多年前帮过家父,家父一直记着他的情。这些年来冯家的红白事,解家都会随上一份礼。至于其他的,我们也不了解。家父虽然只见过冯大人几面,倒是对他有些评价。冯大人生性谨慎,为人多疑,是一个不容易看透的人。若他做了什么事,必定不会留下什么把柄!”
“连你爹都看不透的人,那绝对是老奸巨猾!”温如玉笑道。
杜少康笑着道:“官做到这个位置上,自然有几分城府。不过让在下好奇的是,冯大人虽是刺史,一方之尊,却不能和定国侯相提并论。不知冯大人做了什么,能帮的了定国侯的忙?”
“这事我知道!”温如玉笑着抢过话头:“七年前解家老头在边关买了一批军马,还没上战场马就全病了,还把原来的军马传染了。当时我们大梁和北蛮关系紧张,战斗一触即发,没有马打不了仗。解侯爷马上联络周围的军队,希望他们派些人马过来支援。可惜当时的局势,谁都不敢保证北蛮从哪个方向下手。人人自顾不暇,谁也不敢轻易减少自己的兵力。其他地方的人马短时间又赶不过来。正在焦头烂额之时,还是凉州刺史的冯大人送了一百骑兵过来,虽说人少,好歹解了燃眉之急。虽然那场仗最终没有打起来,但解侯爷一直记着冯大人这份人情。”
“哦!原来是这件事呀!”杜少康恍然。
温如玉道:“杜先生听说过?”
“恩,听夜白大侠提起过。”杜少康点头:“听说,当年姜有才大哥也是差点因为此事丧命。”
“可不是!”温如玉拍了下大腿,叹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没有这件事,解侯爷也不会认识冯大人这个雪中送炭的朋友,姜大哥也不会加入焰月盟。所以这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那叫‘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所倚’!”元宝笑着道。
“去!就你有学问!”温如玉一巴掌拍在元宝头上。
元宝捂着头“哎呦哎呦”直叫唤。
两人正闹着,忽然听到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没过多久,便听到了冯府大管家冯保的声音:“解小侯爷在吗?解小侯爷?”
解忧连忙站起来迎了出去。
“冯伯,可是冯大人有什么事?”
“哎呦,可找着您了!”冯保看见解忧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样,气喘吁吁的道:“您快去‘香榭苑’看看吧!老爷他,老爷他出事了!”
第128章第十二章血字“五”
去‘香榭苑’的路上,杜少康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香榭苑’是冯慕严妾室三姨娘的住处。这几日,冯慕严因着儿女的事一直忧心忡忡,二姨娘又是个胆小的,整日缠着冯慕严哭哭啼啼,惹得他不胜其烦。
今儿是冬至,三姨娘见老爷这几日着实辛苦,便亲自下厨张罗了一桌子好菜,请老爷到‘香榭苑’一叙。冯慕严因着长子的出事,没工夫理会,便拒绝了。
谁知冯慕严不知哪根筋不对,最终还是转悠到了三姨娘这里。一进苑门便见三姨娘的两个丫头站在外面。
守在门外的两个丫头见老爷来了,自是高兴。请了安之后便慌忙推开门请老爷进去。谁知进门后却发现三姨娘倒在花厅的地上,满嘴的鲜血,背后还被人用血写了个大大的“五”字。
杜少康一行人赶到‘香榭苑’时,三姨娘已经被抬到里屋救治了。冯慕严面色惨白的坐在正堂中,有些惶恐,显然已经失了前几日的沉稳。
见解忧过来,冯慕严慌忙站起身来,“小侯爷,你可来了,快坐!”
解忧还没来及说话,便见大夫过来禀报三姨娘的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