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之血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疯狗先生
“陛下,以微臣之见,此事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听到崔琼的话,刘预立刻问道。
“子玉,可有何良策,不用兴兵”
如今刘预手下的汉军刚刚搜刮了一批粮草辎重,但是大都用来赏赐杀胡的军卒士民了,并且从其中征选了一批新的士兵,这些人也都是要训练消耗钱粮的。
要是崔琼能有办法,不用大动军队,就能让刘演率军撤退的话,刘预自然是求之不得。
“陛下,臣此番前往刘演的军中,我观其军中多数都是从代郡来的索头鲜卑,这些索虏虽然骑射骁勇,但是多为轻骑,如今巨鹿郡中散居的百姓丁口几乎全无,皆聚众修筑坞堡据守,就凭那些索头鲜卑的军力,恐怕很难攻破这些坞堡。”
崔琼颇有信心的说道。
听到崔琼这么说,刘预点了点头,表示了认同。
拓跋鲜卑此前都是活动在塞外的草原之上,之前的南下作战,也都是何并州匈奴人于野外作战,其本身的攻城拔寨的能力,可以说几乎是最弱的。
“可是,朕刚刚在巨鹿郡征收了税赋,并且赐予了他们汉旗,说过要保护他们的,要是任凭索头鲜卑攻打坞堡城池,却坐视不管,只能任其自行撤兵,这恐怕无法向冀州的士民交代吧,如此一来,朕岂不是要失信于冀州百姓了嘛”
如今这件事情,倒是成了刘预最头疼的事情,要是自己刚刚许下的允诺,却不能履行,那简直就是自毁名声啊。
一旦失信于冀州士民,那自己以后许多政令,恐怕就要尽数落空了。
要是这样的,就没有办法从豪强坞主的手中争夺重要的人口了。
“陛下放心,以我计策施行,恐怕刘演和索头鲜卑还没有攻取一座城池,就不得不退兵了。”
崔琼说道。
“哦,速速说来。”刘预说道。
“陛下,我听说章武郡的幽州孙纬,已经率军改易旗帜归顺大汉。”
“不错,我已经派了一部兵马前去支援助守了。”刘预说道。
“陛下,如今章武郡孙纬已经归附,可以令其大举兵马,作势要袭取刘演的中山郡。”崔琼说道。
听到崔琼这么说,刘预立刻就是摆了摆手,有些失望的说道。
“子玉所言,我已经明白了,肯定是要仿照那围魏救赵之计。”
自己的话被刘预打断,崔琼却没有丝毫的不悦,而是非常有耐心的听着刘预说话。
刘预继续说道,“不过,这围魏救赵计策是好的,可是章武郡孙纬等人兵力太少,刘演也肯定知道,就算举兵也难以吓阻他,而且,章武郡隔着中山郡也有些远了,也很难吓到刘演吧。”
刘预说完,心中就有些失望。
他心中想到,这个崔琼,虽然出身清河崔氏,经史典籍的知识很是不少,又精通堪舆军事,但终归有些纸上谈兵了。
听完了刘预的话,崔琼却是不慌不忙的继续继续说道。
“陛下,刚刚微臣所说,只是旁支以壮声势的罢了,这真要的事情上,臣还没有说完呢。”
刘预闻听,脸皮一红,看来自己刚才是有些着急了,竟然打断了崔琼的话。
“如此倒是朕急躁了,还请子玉继续说来。”刘预和颜悦色的说道。
“令章武郡的孙纬举兵造势,只是其一,这最重要的环节,不是在章武郡,而是在博陵郡”崔琼说道。
“博陵郡”刘预轻轻思索着。
“不错,就是博陵郡。”
“子玉,博陵郡虽然紧邻中山郡,倒是可以直捣刘演的心腹之地,不过到底要如何行事”刘预表情凝重了起来。
这博陵郡紧挨着中山郡,但是刘预的兵锋暂时不能抵达,其郡中的势力,自己也不清楚,就算是派兵北上途径博陵郡,恐怕都是很不现实的。
“博陵郡中高门翘楚乃是我清河同祖的博陵崔氏,不知陛下可曾知否”崔琼说道。
“博陵崔氏”
听到崔琼这么说,刘预和旁边的郗鉴对视一眼,两人已经明白了,这个崔琼到底是作何想法了。
“博陵崔氏,累世经传世家,朕自然是知道的。”
刘预立刻说道。
如今的大汉巨鹿郡太守崔琼出自清河崔氏,其祖先乃是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称崔氏,春秋时为齐国公卿之一,齐景公时因政治斗争,崔明逃往鲁国避难,继任鲁国世卿,仕宦罔替,至秦代,崔明之子崔良的十五世孙崔意如任秦大夫,其长子崔伯基在西汉时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后世遂为“清河崔氏”。
而崔琼所说的“博陵崔氏”,乃是崔明之子崔良的十五世孙崔意如的次子崔仲牟,这个崔仲牟在西汉时定居于涿郡安平县县,逐渐发展壮大,因安平县后属博陵郡,所以到了魏晋之时,就被世人称为“博陵崔氏”。
“陛下,如今博陵崔氏的崔懿、崔廓都有大才,但是自晋室诸王内乱以来,屡屡遭遇仕途不顺,有遭逢天下大乱,空有一腔才学,却无处施展,我与他二人同祖血脉,又在昔日同学共游历,只要我前去为陛下说项,定然可以收这二人为陛下所用。”
崔琼信心十足的说到。
“崔懿,崔廓”
听到这两个名字,刘预却是没有丝毫的印象,这两个人很明显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大名。
当然,以西晋末年的乱世来说,普通的人才,能把自己的性命保住,就已经算是分成厉害了,要是再能留下赫赫威名,那可以算是当世的翘楚了。
“既然子玉如此说,朕当然是相信的,只是不知道,博陵崔氏族中部曲丁口几何足能堪用否”刘预问道。
这种事情不得不问啊,要是博陵崔氏虽然是豪门大族,但要是经史子集传家的饱学大儒,族中没有知晓兵事的人,就算是有丁口部曲,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要是那样的话,刘预还得自己再想办法。
“陛下放心,崔懿、崔廓二人都是经史饱学之士,但也都是精熟与兵学军事,此前都曾出仕晋廷赵王、成都王幕府之中,并不是那种没有经历的清谈之人。”
听到崔琼这么说,刘预就有些明白了。
“博陵崔氏”的这两位人才,看来应该是有些才能的,最起码指挥自己族中的部曲私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博陵崔氏的这两位的站队问题,就是一个很大的技能点不足了。
先是篡位的赵王司马伦,又是痛击皇帝的成都王司马颖,怪不得这两位越做官越落魄,以至于竟然一起家里蹲待业了。
“好,既然子玉如此说,朕就觉得此机可行”
刘预立刻说道。
“不过,博陵一行,子玉打算派何人前去啊”
崔琼一拱手,说道。
“事关重大,自然是我亲自前去。”
“好,既然如此,就有劳子玉了,等到了博陵郡,子玉告诉他们,如今大汉顺应天命而复起,正是求贤若渴之事,要是此事成功,封侯拜爵都通通不在话下”
刘预知道,要是博陵崔氏能率众归附自己,那不仅是立刻威胁到了刘演的根基中山郡,更是为自己招揽一来一股势力庞大的助力。
博陵崔氏在博陵郡中的发家史,甚至于比清河崔氏还要早,虽然如今声望不如清河崔氏,但博陵郡这些年却少有乱兵,博陵崔氏的实力反而大胜清河崔氏。
更何况,博陵崔氏这种高门大族,可不仅仅是一家一姓,其姻亲门生更是众多。
只要博陵崔氏能归附自己,刘预相信,那以后在幽州冀州的招揽大族豪强的事情,就要更加好办了。
毕竟,清河崔氏这种投靠,那是青州汉军兵锋已至,不得不归顺,而远在博陵郡的博陵崔氏举族归顺,那意义可就不同了。
那就是刘预的魅力所在了,正是自修仁德,以至于远者归附,这可是大大的“王道”啊。
第319章
第319章
冀州,博陵郡,安平县。
一条水面宽阔的河流穿过青青的麦田,向着东北方向流淌着,这条河叫做滹沱河,灌溉着沿途六百多里的冀州沃野。
在滹沱河安平县段内,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叫做白马渠,由南向北接入了滹沱河,把南面的漳水与滹沱河连接到了一起。
博陵郡崔氏的坞堡庄园,就坐落在滹沱河与白马渠的交汇处。
两条丰沛的河流把博陵崔氏的田地滋养的肥美异常,养活了数千崔氏的宗族、部曲和田客。
这座坞堡外面的夯土还是呈现着崭新的模样,很明显是又刚刚重新加固了一次。
不仅有高墙,还有深深的沟渠环绕,要不是没有城门楼和高高的望台,从远处看起来与普通的县城一般无二,只不过是规模小了许多罢了。
其实,这仅仅是博陵崔氏众多坞堡中的一座,如今的博陵崔氏早就已经是族中人口庞大的大宗族,早就以各房分支别居,除了年节祭祀之外,这些博陵崔氏的各房都是很少聚在一起了。
不过,今日在这座坞堡庄园里,博陵崔氏各房的宗长和有威望的族老,却都齐齐聚集在了此地。
在汉军骑兵的护卫下,巨鹿郡太守崔琼骑乘快马赶到了博陵安平县。
在见到崔廓、崔懿兄弟后,崔琼立刻把自己所来的目的给说了出来。
崔廓、崔懿兄弟很明显有意动了,但是如今的博陵崔氏已经不是什么小门小户,也不是那种族人分散别居的存在,虽然已经分了各房,但是还不是北朝时代那种分宗式样。
此等大事,崔廓、崔遇兄弟二人觉得,必须得召集博陵崔氏各房宗长共同议定,才可以实行。
“什么,子玉所来,竟然是要我们博陵崔氏,举兵进攻中山郡的刘演吗”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刚听完崔廓转述的话,立刻就是面色不悦的质问起来。
“世伯,这只是围魏救赵之计罢了,只要举兵造势,顿兵于巨鹿郡的刘演,就不得不回兵北返中山郡,只要他回到中山郡,也就可以了,并不是要真的与其刀兵相见”
崔琼立刻解释道。
“中山刘氏,与我博陵崔氏也算是世交之好,如今刘越石刘演叔侄,又是讨胡克乱的功臣,要是我们博陵崔氏背刺其中山郡,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我们吗”那名老者摇了摇头,又继续说道。
“况且,如今天下大势未定,我觉得,我们博陵崔氏乃是诗书经义传家的高门,将来不管是何人坐定大局,都要离不开我们崔氏这种经世济民的士人,根本没有必要现在去冒险,招惹什么刘演啊。”
听到崔氏老者的这番话,不少的崔氏宗老都是纷纷点头赞同。
“不错,青州刘预建制称帝,实在突然的狠啊,虽然有颍川荀氏一帮人为其造势摇喊,但是我观其不过是一群强贼罢了,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恐难逃覆灭的结局啊。”
另外一名同样白头老者说道。
“就是啊,如今局势未名,我博陵崔氏,自当独善其身,岂能轻涉这种险事。”
“对啊,青州刘预,既然已经率军入冀州,却不肯亲自率军驱逐刘演,反而让我们博陵崔氏替他行那围魏救赵的计策,实在是太小瞧我们,难道我们博陵崔氏,是那种拿命行险博取功名的寒门小族嘛”
很快,一众博陵崔氏的宗老都是纷纷反对归附刘预,当然也不是明确的反对,只不过是不肯举兵响应罢了。
听到这些人的声音,巨鹿太守崔琼立刻不顾众人的惊异的眼光,哈哈大笑了起来。
旁边的崔廓见状,立刻顺势问了起来。
“子玉贤弟,不知道所笑何事”
崔琼这才收了笑声,说道。
“我是笑众位世伯叔兄,对于此等遗泽百世的大功,竟然弃之如敝履,实在是好笑啊。”
对于崔琼的话,许多崔氏众人都是面色不悦。
“崔子玉,那你倒是说说,这算是哪门子的遗泽百世的大功”
听到这句质问,崔琼脸色一收。
“如今刘季兴跨据四州之地,拥众数百万,有甲兵十万,此等雄豪之资,在众位眼中,竟然视而不见”
“并州胡虏肆虐中原,覆灭洛京,所依仗者也不过是数万户屠各胡人,其兵力也不过勉强十万之数,如今石勒败亡,王弥也已经丧胆,并州胡汉的气焰已经渐消,等到刘季兴经营数载,其势还将更加强大,到了那个时候,并州胡虏还有何依凭与其争锋”
听到崔琼这么说,众人也都是默然。
他们也都知道,青州汉军的实力一直甚是强悍,更是屡次击败胡虏,但是毕竟距离他们还有些距离。
“就算是崔子玉你所言属实,但是,那也是将来的大势罢了,这些争雄逐鹿之事,实在是难以预料啊,这么早的下定论,还是为时过早啊。”
对于这句质疑,崔琼又是紧急着说道。
“哈哈哈,世兄,此言差矣,如今的天下,本来可以是另外一番太平景象,但先是晋武帝遗留祸端,然后又是司马家诸王内乱,以至于祸乱天下至此。”
“此乃,更是天意晋室失德乱国,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否则怎么会如此呢”
“将来汉室必兴,难道众位准备,再等到汉室还于旧都,盟誓封赏的时候,再开始投效建功立业吗”
崔琼说的虽然有道理,也的确说服了许多人的内心,但是依然还是有保守的老者提出了自己的反对。
“就算是将来有大功,甚至于裂土封侯,也不过是将来之事,但是如今要是交恶与刘演,恐怕这博陵的安平日子,也就要到头了啊。”
“如此乱世,世伯怎能还指望什么安平日子大丈夫自当立不世之功,岂能困守与先祖的盛名遗泽之上”崔琼立刻反驳道。
“况且,刘季兴虽然出身武人,却崇文重道,他曾经与我说过,要令我们崔氏,成为新一代的士人文宗”
“士人文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