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胡之血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疯狗先生

    “要是高句丽蛮子不肯听令,那你就率兵屠灭几座城寨,既是逼迫其同意,也是报之前高句丽附从宇文鲜卑攻打我们的旧仇”

    听到屠城的允许后,年轻的慕容翰脸上浮现出来了兴奋的神采。

    “大人放心,要是那高句丽蛮子不肯听从,我就率军向着丸都直捣而去”

    听到庶长子慕容翰意气风发的回应后,鲜卑大单于慕容廆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心中忍不住的想到。

    “如今两个伪汉混战中原,说不定最后就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要是我能迅速把辽东五郡收为己有,说不定,以后我慕容部也能南下中原。”

    “嗯,就算不能逐鹿天下,说不定真的能学一学齐桓公,尊奉一个天子,然后做一做宰割天下的霸主”

    兖州,卢子城。

    暮春时节,太阳晒着脸上,已经有几分灼热,田野间的庄稼和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因为气温的升高,纷纷彻底绽放了绿意。

    刘预在一众官吏和亲卫的随同之下,正在巡查城外的农田和军府兵的职田。

    “陛下,今年春雨丰沛,现在各州郡的农事,都是非常的顺利要是按照之前最好的年景,推算收成的话,仅仅冀州、兖州两地的收成,就多半可以供军民一年支用”

    刚刚从冀州赶来的大司农崔遇,迫不及待向刘预说道。

    今年的春季的雨水,恰到好处的丰沛,令因为战乱水利沟渠失修的冀州、兖州一带,省却了许多的徭役和花费。

    “如此最好,不过,崔公为大司农,能把兖州、冀州农事整肃一新,却也不可太过劳累啊。”刘预看到已经被晒得黝黑的高门士人崔遇,忍不住的体恤了一番。

    听到刘预的赞赏后,崔遇心中大为喜悦,脸上却是收敛住了得意。

    “陛下,这都是臣的分内之事,如今朝廷官军征战需要的粮草辎重,都需要冀州、兖州两州转运,臣一定确保无虞”

    如今刘预的用兵计划,已经远离了青州,如此一来,青州困居角落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不管是产出的粮食有多少,一旦要供应中原的战事,就必须要跨越山河的阻碍,途中消耗的粮食和人力,与在冀州、兖州本地补给想比,绝对是不划算的。

    “等到今年的农事税赋秋后理算完毕,到那个时候,朕打算大兴文学教化,虽然是战乱频发之时,但是教化黎民,却是不能因此而荒废”

    刘预一边说着,一边留意崔遇脸上的变化。

    果然,大司农崔遇在听到这番话后,脸上立刻露出了非常兴奋和期待的神情。

    刘预心中得意的一笑,继续说道。

    “如此重要的事情,却得需要一位德高望重,并且能实心任事的贤良来统筹署理”

    “而且,不仅是简单兴文学教化黎民,还要有可能从州郡考评出来佼佼者,然后委以官职。”

    刘预说道这里,亲切的向大司农崔遇说道。

    “如此重任,我虽然还没有想好,但是朕觉得崔公,似乎是很合适的人选啊”

    崔遇闻言,大喜,赶忙谦虚道。

    “陛下,崔遇不过庸人之才,虽然不能担当军略谋国之任,但是这等教习文学之事,实在是最,,哦,不,,应该是可以勉强一试的”

    崔遇心中虽然想谦让,但是说到最后,却还是不想做那副假意推脱的样子。

    毕竟,眼前这个出身草莽的天子刘预,可是行事颇为粗疏,要是真的把自己的谦让当了真是,那自己这几个月屈身行事,和一群寒门贱役天天辛劳田亩之间的功劳,岂不是都要白费了

    听到大司农崔遇的话后,刘预高兴的哈哈大笑,他拍了拍崔遇的胳膊。

    “哈哈,大司农还是太谦虚了,等到朕想好了具体的施行之法,还望崔公到时候不要推脱”

    刘预心想,崔遇这种高门士人,对于一些功名利禄的期望,反而不如这种传家百世的名声的吸引力大。

    只不过,刘预虽然想要实施粗野版本的科举授官,但是,他又害怕触动高门和庶族的利益,招致强烈的反对的话,可就不好了,不过,用这种模糊的概念,却能令崔遇这种人趋之若鹜。

    毕竟,在崔遇等人认知中,他们还以为刘预想要设立的官职,是能左右全国举荐授官的大中正呢。




第334章 三品九等税法
    听到刘预对自己一番肯定之后,崔遇的心中很是欣喜。

    按照崔遇的想法,刘预想要设立的这个大中正的职位,几乎比之于三公之爵,甚至于在影响的深远上,还要超过三公之位。

    毕竟,这个大中正可以有权力决定各州郡士人的仕途,不管是高门也好,还是寒门也罢,那还不都得仰自己这个大中正的鼻息

    一想到这里,崔遇的心情更是大好,他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赶紧又继续向刘预说道。

    “陛下,臣的族弟崔毖,给臣回信了。”崔遇说道。

    听到崔遇的这句话,刘预立刻十分感兴趣起来。

    “哦那崔毖如何回复的”

    这个崔毖,正是大晋平州刺史、东夷校尉,虽然名义上是平州一带的最高军政长官,但是平州,也就是辽东一带,自古就是军事纷争之地,中原王朝在此设立的最高长官,必须要手腕强硬的人物,才能镇抚住辽东的诸多蛮夷部族。

    可惜,这个崔毖除了一个清河崔氏的名头之外,之所以能担任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完全就是与能力无关,纯粹是因为幽州都督王浚的裙带关系。

    “臣在信中劝崔毖举起反正,归顺皇汉,崔毖也是颇为意动,也十分想归附皇汉,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崔遇说道。

    “不过,崔毖初至辽东不过一年,根基未固,于内缺少助力,于外诸夷尚未倾覆,四周皆是效忠晋室的东夷诸部,不敢贸然行事,身家性命事小,不能为陛下保全辽东事大啊”

    听到这一番漂亮话,刘预的心中不以为然。

    很明显,自从幽州王浚败亡,被枣嵩以罪囚身份送给刘琨收监之后,刚刚到辽东上任的崔毖,已经陷入了巨大的被动之中。

    虽然崔毖身上有平州刺史、东夷校尉的头衔,但是辽东一带的慕容鲜卑、宇文鲜卑、高句丽等部族早已经是尾大不掉,难以指挥了。

    “嗯,此事不急,要是崔毖贸然行事,给了周围的东夷诸部借口,被夺了名位而去,反而是不妥。”

    刘预虽然觉得崔毖有些滑头,但是也能理解他的难处。

    “崔公,你只管告诉崔毖,允许他继续以晋室平州刺史的名义往来书信,可以暗中积蓄力量,培植亲信,等到其实力充备之后,再举起归正,也是不迟”

    崔遇听后,赶紧恭敬领命。

    刘预知道,西晋末年的辽东大地上,慕容鲜卑已经开始了急速膨胀的过程,早在八王之乱的时候,就有许多冀州、并州一带的流民逃难到了辽东,被慕容鲜卑吸纳利用了。

    如今的崔毖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是毕竟是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

    要是崔毖贸然行事,肯定会被慕容鲜卑毫不费力的解决掉,然后慕容鲜卑将会进一步成为辽东平州一带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历史上的慕容鲜卑,就是在崔毖冒动失败之后,慕容廆自封为平州刺史,获得了辽东郡县豪强的效忠。

    所以,崔毖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是,就这样老老实实的待着,也能很好的压制慕容鲜卑。

    毕竟,菜鸟和一个高明的剑客对峙,不要轻易的出手,这样的话,还能多活几分钟。

    刘预一行人回到城中之后,早已经等待了许久的郗鉴立刻迎了上来。

    看到满脸轻松之色的郗鉴,刘预就知道应该是有了比较好的消息。

    “郗公,可是有何好消息”刘预立刻问道。

    “陛下,征西大将军在河内郡怀县,力挫胡虏,数万敌骑被阻于沁水,不得东进分毫”郗鉴大声的说道。

    “哈哈,好,祖逖所部区区数千甲兵,其余皆是征发的豪强和流民,竟然能让十万胡虏顿兵小小的怀县,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对于这个结果,刘预自然是很高兴的。

    其实,刘预对于祖逖的期望,是帮助郭默守住河内郡东部的角落一带,只要守住这一部分,就能阻止匈奴人和赵国一带的羯胡在平原上连接起来。

    “不仅如此,陛下,司隶校尉刘暾回报,胡虏在河水南岸抄掠十几日之后,不仅一无所获,还屡屡碰壁于坞堡壁垒,数日之前已经自行西撤了。”郗鉴又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刘预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是有了大概的判断。

    “河水南岸的司隶一带,早已经是白地一片了,别说是胡虏抢不到什么东西,就是当年的东海王司马越,在这一带不也是征不到什么粮草补给。”

    刘预对于司州一带的情况,早已经是通过各方获得的消息有了十分清楚的了解。

    “如此一来,河水南岸的胡虏退却后,河水北岸的胡虏,也必定不能久留了,否则,我们就出一支奇兵乘坐舟船沿河北上,截断胡虏的退路,那十万强弩之末的胡虏,要么饿着肚子和我们拼死一搏,要么就得走河内郡北面的太行、王屋群山返回平阳”

    刘预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很是激动了,甚至一时之间,已经忘记了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舟船运兵去截断匈奴人的退路。

    “陛下所言不错,胡虏在屠掠洛阳之后,早已经是行囊饱满,其胡虏兵卒肯定都想返回平阳享乐一番,要不是胡虏刘聪想夸耀武力,肯定不会急于出兵河内”

    郗鉴接过话后,继续替刘预分析道。

    “虽然我们没有舟船,可以运兵西进截击胡虏归路,但是臣觉得,可以使用疑兵之计,早迫河内的胡虏刘聪退兵”

    “如何施行疑兵之计”刘预问道。

    如今的祖逖军中,基本都是冀州南部征发的民夫,这数万人要是不作战,可以耕种出来十几万人所需的口粮,所以刘预肯定想早一点结束河内郡的防守之战。

    “陛下,可以令司隶校尉刘暾,在河水南岸广布旗号、伪作舟船,摆出一副想要渡河北上的模样,肯定会有匈奴人的游骑探查报给胡虏刘聪,如此一来,就算是刘聪不肯退兵,其手下的胡虏军将们,也肯定军心不稳,毕竟早已经是抢掠的尽兴,谁人肯再久待于险地”

    听到郗鉴的这个办法后,刘预就是觉得很有可行性。

    无非就是让刘暾在司州的黄河南岸一点,布置一些阵,以此来吓唬匈奴人。

    要是匈奴人不害怕,或者是看破了汉军的疑兵之计的话,那也并不打紧,反正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进入盛夏了,将近十万匈奴人聚集在一起,有很大的概率爆发应季性的瘟疫。

    等到郗鉴帮刘预补充好了具体的细则之后,刘预心中虽然有些欣慰,毕竟这一次匈奴人的攻势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是强弩之末,就这么被轻易的抵挡住了。

    但是,这些匈奴人就如同是一群狼,这吃饱的恶狼和饿肚子的恶狼,可绝对是两种东西。

    等到下一次,匈奴人再一次来袭的时候,就未必能如此轻易的令其退兵了。

    “匈奴人不过是占据司州、并州半数之地,就能如此嚣张猖狂,如今朕已经有近五州之地,却只能以疑兵之计退敌,对数十万汉人百姓沦为胡虏牛马束手无策,实在是感到惭愧啊”

    刘预不禁微微有些懊恼的对郗鉴说道。

    郗鉴闻言,心中感到一种欣慰,赶忙劝慰道。

    “陛下勿忧,匈奴胡虏所凭仗的乃是十万落五部匈奴人,占据的郡县虽然不多,但是却尽是膏腴之地,又易守难攻,所以每次出兵,只需要留少量兵马防备刘琨,然后就能倾巢而出,以众击寡无往不利。”

    “而陛下如今虽然控据青、徐、兖、冀、豫五州,但是州郡豪强税赋役口难以明数,除了数万职田军户之外,能获得的丁口、粮草,未必能有匈奴人多啊。”

    刘预听到这里,心中已经明白了郗鉴的意思。

    实际上,这就是魏晋以后,任何君主都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如今的中原大地,因为连年累月的灾荒战乱,绝大部分的平民农户,早已经是逃亡殆尽,而这些人却恰恰是官府征收税赋的主要对象,如此一来,官府肯定是穷得叮当响。

    而那些本来就势力强劲的豪强,仗着有一定的自保能力,不仅保住了原本的家业,甚至于还能接受吸纳更多的流民,相对于之前,豪强本身的实力不降反升了。

    当然,那些处于战乱焦点地带的豪强坞主,通通不在此列,毕竟在匈奴人胡虏的强势威压下,豪强和平民都是匈奴人的盘中菜。

    “这些豪强大族,虽有荫蔽保民之实,但也有祸乱地方之害”刘预忍不住的说道。

    “可是,要是整理清算州郡豪强隐匿的田亩和丁口,且不说会不会有胆大妄为者反叛,就仅仅是能书算的官吏,朕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啊”

    如今刘预控制的地域内,州郡豪强自然也是缴纳赋税的,但是那赋税不过是一起晋廷官府的田册户籍,和实际应该缴纳的税赋想比,简直就是小的可怜。

    除了田亩变动较小之外,户籍黄册早已经变得爷娘都不认识了,许多的户口都逃亡了,想征税都找不到人。

    仅有青州等少数地方,做过简单的重新统计,其它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出于放养的状态。

    “陛下,如今是非常之时,岂能如太平岁月一般行事征缴税赋,未必需要书吏锱铢必较,只要提前确定一个数额,州郡的官吏按照每家平定的数额不同,而各自征收就可以了。”郗鉴说道。

    “征收定额的税赋”刘预微微有些惊讶。

    汉代以来征收的税赋,其中往往都有人头税,这就往往需要精确到每家每户的人数,其余的田产税等也经常是与户口挂钩,所以一旦失去了准确的户籍黄册之后,混乱年代的朝廷官府往往就抓瞎了,各州郡大小豪强乘机攫取了实际的权力。

    “是的,陛下”

    郗鉴看到刘预非常的有兴趣,立刻继续说道。

    “陛下,可以先把各州郡评定为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州的郡县也评定为上中下三等,如此一来,各郡县再把大小豪强、黔首等厘定为九等,依次征缴税赋,也就省却了清算整理的麻烦。”

    “毕竟,就算是郡县清算,所用的官吏也大多是豪强的族人,其中蒙蔽隐瞒,也恐怕不会少多少。”

    郗鉴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卷早已经准备好的书表。
1...218219220221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