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所以说嘛,还是钱呐。”
提到钱,李世民也犯愁,李牧前段时间抄了高昌的国库,得的几十万贯钱,没等他用来打造骑兵,就被各部瓜分一空了。六部仿佛就是六头饥饿的野狼,无论多少肉,都不够他们吃的。
“唉……”想到没钱的难处,李世民叹息了一声,正要感慨几句,忽然他想起来找李牧是来干嘛的,猛地拍了下桌子,道:“差点被你岔开话,就算朕缺钱,也没混到抢和尚的程度。你堵了人家庙门,抓人抢钱,难道还有理了?皇后那儿,你得给个交代!”
听话听音儿,李牧听到李世民这样说,心中便明白了他的态度。李世民只是让他给长孙皇后一个交代,并没有觉得这件事做错了。细想也是,若李世民觉得自己做错了,他怎会不出手阻拦,放任锦衣卫查抄慈恩寺呢?而且李世民也当明白,若整治不了寺庙侵占田地的事情,新政便如同一纸空文,根本推行不下去。
所以说,整治寺庙,乃李世民所愿,但他却不想背负这‘灭佛’的名声,不止是因为长孙皇后,还有佛教的影响力。自南北朝后,佛教在中原盛行,信众不知凡几。若被有心人利用起来,早晚都是一大祸患。
因此,他不能下这个手,须得‘借刀杀人’才行。李牧的做法,可谓是‘深得朕心’,但李世民期待的是,李牧能更委婉一些,如今他的做法,瑕疵还是大了些。
“老狐狸呀……”李牧想通了此节,小声嘟哝,李世民抬头看向他:“你说什么?”
“臣说陛下英明。”李牧堆笑说道:“皇后那儿,臣自去解释。陛下您知道的,臣可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既然做了这样的事,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李世民的目光向殿内某处飘了一下,正好他转身,李牧没有察觉:“那你不妨跟朕先说一说,你的道理是什么,正好朕也在好奇,你对和尚的痛恨,到底是来源于何处。”
“那臣就说说。”
李世民伸手示意了一下,高公公搬来一个锦墩,李牧也没客气,直接便坐下了。刚好他有点口渴,又起身拿起桌案上的茶盏,仰头咕咚咚喝了进去。李世民嘴角抽动了一下,也没说什么,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诚如陛下所言,臣是对和尚有意见,而不是对佛教有意见。相反,臣觉得佛教很好,劝人向善,若人人都与人为善,天下大治也就不远了。前隋亲佛,故有开皇盛世,百姓安居,国力鼎盛。”
“是啊,朕也正想效仿之。”
李牧摇了摇头,道:“陛下绝不可效仿。”
“为何?”
“情况不同。”
“前隋乃是承接北周,立国无有大战,相对隋末大乱,已经算是朝代更替最平稳的情况了。简单来说,开皇盛世之前,民间积累已然不少。隋文帝亲善佛教,是想通过佛教来教化世人,让百姓向善,争斗便会减少,方便于治理国家。在朝廷的扶持下,寺庙不需要缴纳税赋,不需要承担徭役,有赏赐,还有供奉,这些和尚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由此,便助长了如慈恩寺僧众等的邪念,让他们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觉得享有现在的一切,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事情。这,决计是不行的。国家,毕竟还是要朝廷说了算,陛下说了算,信仰可以有,但不可无度,不可立于律法之外。”
李世民微微点头,李牧此言,正是他的所想。
“如今大唐,正是百废待兴之际。所有的资源,都非常有用……”
李世民打断道:“何为‘资源?”
“一切能够利用的东西,譬如人口、钱财,土地等等,都算是资源。”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李牧可以继续说。
“先说这人口吧。”李牧侃侃而谈,道:“按照我大唐的律法,凡是百姓,男丁者。皆要承担徭役和税赋。但是做了和尚之后,这两项便没有了。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少了税赋和徭役,从丁口的角度来说,一个男子做了和尚,便涉及到有一户可能会香火断绝,大唐的人口会因此而减少,长远看,是非常不利的。”
“再谈这钱财、”李牧停顿了一下,问道:“陛下可知,从慈恩寺里头,查抄出了多少钱?”
这个李世民还真不知道,他想了想,随口猜道:“慈恩寺香火旺盛,约莫能有几万贯?”
李牧笑了,道:“陛下说得是永信方丈的个人存项吧。”
“什么?!”
“陛下,方才臣离开的时候,数目已超过了二十万贯。这还不算没有折现的宝石和古董,若是全部折现了。不敢多说,三五十万贯是肯定有的。”
李世民震惊道:“竟有这么多钱?朕本以为,至多也就**万贯……竟这么多,一个和尚庙,安敢如此敛财?”
此时此刻,李世民再无半点后悔,早知道和尚庙这么有钱,他也许早就想办法下手了。
“陛下,臣所想的,不止是这点钱财。”李牧认真道:“三五十万贯,看似是不少钱,但要说能做什么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慈恩寺与寻常寺庙不同,不是天底下的寺庙都是慈恩寺,一些小的寺庙,是不可能有这么多钱的。臣之所以拿慈恩寺开刀,是为了钱,但不止是为了钱。”
“还有什么?”
“臣想跟陛下讲一个道理,关于钱的道理。”
“讲。”
“陛下觉得什么是钱?堆在地窖里的,便是钱了么?”李牧摇摇头,道:“非也,钱,之所以为钱,是在花出去的那一刻,它才具有了钱的意义。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得赚钱,花钱,用钱来交易,钱才有意义。若是像寺庙这般,把钱放在地库中,没有花销的地方越积累越多,那么市面上的钱就会少,市面上一旦缺了钱,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这件事,必须得纠正与杜绝。”
“当寺庙有了更多的钱之后,他们没有花销的地方,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放高利贷,其危害臣就不多言了。要么,就是买土地。花钱买地,看似公平,但隐患颇多。不是每个人,都能计算清楚利弊的,对百姓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把地卖掉之后,固然能得到一大笔钱,但是这钱,不足以养活他们一辈子。相反,他们会因为失了地,日子过得越来越差,甚至卖身为奴,生生世世不能翻身。”
“这也是臣为何在新政之中,着重强调了土地需要重新分配的道理。民以食为天,陛下千万不能忘了这句话。所谓安居乐业,它的前提便是得先有一口饱饭吃,这饭,得有土地来种。”
“这就是你全部的理由了么?”
“不,这只是臣身为陛下臣子所考虑的缘由。”李牧坦然道:“臣个人来讲,也不是很喜欢和尚。”
李世民笑道:“朕就知道,那你跟朕说说,你讨厌和尚,到底是什么缘故?”
“陛下可听闻,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化缘?”
李世民皱起眉,摇了摇头:“倒是不曾听闻,这是头一次听说。但是想想,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李牧,这是为什么?”
第725章 佛与道
“臣特意研究过几天。”
李世民一脸狐疑,佛也好,道也罢,哪个不是他人穷尽一生也参悟不透的,研究过几天?你也好意思说!不过李世民也没打断李牧,对他的自负和莫名其妙的自信,李世民已经习惯了,也不理他,道:“快说吧。“
“那臣便小小地发表一些浅见。”李牧清了下嗓子,道:“想要知道为何会有这种差异,要先明白,佛教想要倡导的是什么样的思想。臣的结论,佛教讲究探寻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他们的教徒修习的目的,是为了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生命的解脱,到达一种明悟的境界。”
“因此,经常有人经历苦难之后,看破红尘而剃度出家。看似大彻大悟的背后,实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这种逃避,贯穿于佛教各种经义典籍之中,只不过加以美化罢了。譬如说,修来生福报这种事情,就是非常典型的。谁见过来世?谁知道来世是什么样儿?说这些话的和尚,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改变不了此生,便向此生妥协,修来世?不过是托词罢了。”
“同时,佛教讲究因果轮回,佛教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也因此,他们认为引发战乱之人,必有一天会自食其果,因而无需他们的帮助。如刚才所说,这也是一种逃避,他们没有能力拯救乱世,甚至不想去努力一试。这种消极的态度,臣非常的不喜欢。臣以为,哪怕是再小的可能性,只要是正向的努力,就可以一试。奇迹总是存在的,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能不能成功。”
“而倘若在盛世之际,由于许多帝王他们需要佛教的思想来教化百姓,那么和尚下山便成了常态。当佛教成为了帝王统治的工具,得到了朝廷的一定支持,寺庙自然也就多了,和尚也就多了。需要他们出现的场合多了,也无需逃避什么了。自然也就‘下山’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那道教又如何?”
“道教的思想与佛教截然不同。道家追求的是“道”,而所谓“道”,在臣的理解,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说‘得道成仙’、‘断人生死’、‘济世救人’等等,每一种能力,都不是凡人所能达到。因此,若想要得到这种能力,必得潜心钻研才行。”
“道教之人主要信奉太上老君,此人乃是天上炼仙丹的神仙,可以炼制各类仙丹。传说之中,仙丹得服一颗,便可延寿百年。昔有彭祖寿八百,便是因为吃了八颗仙丹之故。”李牧顺口瞎掰,余光却一直瞄着李世民的表情,见他听到‘一颗仙丹延寿百年’的时候,目光中露出的渴望,嘴角微翘,继续道:“盛世之中,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百姓的生活无忧,追求长生之人自然就多。而长生之法,却无有记载和定论,只能是自己去研究。”
“不管是为了拥有解决问题的‘道’,还是达到‘长生不老’的道。不管是何种目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闹市自然不是他们的首选。因此,在盛世之中,道士们往往归隐山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而到了乱世的时候,正是道士一展所学的好时机。譬如孙神医这样的大夫,乱世的时候,需要大夫的人一定是比盛世的时候多的。其他的‘道’,也是如此。”
李世民听完李牧的话,心中疑惑并未解开,皱眉问道:“按你所说,这佛道并无好坏,只是想法不同而已,对帝王来说,佛还盛于道一些,为何你却不喜欢佛,反而言谈之间,颇为推崇道呢?”
“这就要谈得深一点儿了。”李牧笑了笑,道:“举一个例子吧,陛下,臣想请问陛下一句,您是喜欢打江山的人,还是坐江山的人呢?”
李世民洒然一笑,道:“自然是打江山的人,坐江山?坐享其成,不是朕之所愿,也没什么意思。”
“臣也如此想。”李牧认同地点头,道:“陛下,人生贵在经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付出,得到,这才是人生正常之态。什么都是现成的,那便没什么意思了。”
“这佛教啊,固然是帝王统治百姓的一个好工具,但是也不过是愚民的手段而已。陛下应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百姓不可欺。”
“佛,便是欺骗么?”
“不一定完全是欺骗,但一定有虚伪。”
李世民皱眉:“哪里虚伪?”
“粗浅的例子就不说了,就说这我佛慈悲,不忍杀生吧。”
“这有什么问题?”
李牧笑了笑,道:“佛经里曾记载一个小故事,来表现佛之大能。佛陀曾言道,一碗水里有无数众生,而这些众生就是一方世界。因此有诗赞曰,佛观一瓢水,四万八千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但臣想问一句,佛陀喝水么?”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我佛慈悲,当不杀生。而一瓢水之中,孕育无数生灵。佛喝水,即杀生,杀生之佛,也能算佛么?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么?”
李世民笑了起来,道:“你是总有得可说,论狡辩之术,你可谓天下无双了。但是,道也未必都是好的,你为何就喜欢呢?”
“臣也不是尽喜欢道,臣只是喜欢‘道’的这种思想、”停顿了一下,李牧又道:“或者说精神。”
“臣刚刚说了半天,也不知说明白没有,臣想告诉陛下的是,若按照佛教的思想行事,可以做到更好的控制已有的资源,但其实是不能创造新的价值的。因为佛教的思想,本身就不具备道家的那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道教则不同,道,便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道士不断地钻研各种‘道’,会让‘道’发展得更好,更深。就说这医术,古今的史书上,记载颇多,好多道士都是很好的大夫。他们的道,便是这医术。”
“臣相对更喜欢道家,是因为臣也是一个这样的人。臣喜欢遇到问题,迎难而上的人。臣也喜欢,能解决问题的人。能在一个擅长的领域,孜孜不倦钻研的人,不管是任何领域。这也是臣先前与孔祭酒、魏公交恶,后来又缓和的缘故。他们都是执着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执着,便没有什么对错了。”
“如今大唐百废待兴,百姓远远谈不到安居乐业,还不到需要利用佛教教化世间的时候。现在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道’,因为可想而知,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臣不是希望朝野之间,全然都是道士,但臣希望朝野之间,能养成一种风气,那便是遇到问题,不要逃避,迎难而上,只要有不断尝试,不怕失败的心,问题总有一天能够解决。但若是逃避的想法,把问题一拖再拖,一留再留,便永远不会进步了。大唐的盛世景象,也会越拖越远,甚至永远看不到了。”
李世民目光如炬,盯住李牧,道:“你这是让朕,亲道而远佛么?”
李牧轻轻摇头,道:“臣岂敢教陛下如何做事,臣只是想给陛下一个建议。佛也好,道也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工具而已。工具,是用来使用的,而不可为之所累。今天下之寺庙,已到了动摇国本的程度。新政若想推行,必得抑佛。这就像是打铁,需要大锤的时候,上大锤,需要小锤的时候,上小锤。只要把东西打出来了,过程,便不是很重要了。”
李世民颔首:“朕明白了,不过皇后那边,你还是需要去解释。”
“臣这就去——”李牧说着,便要行礼告退,忽然门口处传来声音:“不必了,臣妾已然听到了。”
李牧转过身来行礼,长孙皇后将他搀扶起来,道:“李牧,本宫过来,可不是兴师问罪来的。你做的事情,是为了大唐的社稷江山,为陛下承担恶名,本宫是来谢你来了。你刚刚的那一番言论,我也听到了多半。字字句句,都非常有道理。你这般年岁,能把事情想得如此通透,真可当得‘天才’二字了。”
“谢皇后谬赞了。”
长孙皇后笑了笑,道:“至于本宫的那些事儿,也不过是解个心疑罢了。我身上的病,我自己知道,不定时的发作,也未必是祈福的缘故,祈福过后也犯过,却也不能去怪罪。稚奴和晋阳,多亏了太医院的御医将养,与慈恩寺没多大关联,只是坊间那么说,宫中也不便去解释,倒成了他们的口实了。你往后也要记住,且不可为了身份有所顾忌,无论是国舅,还是我这个皇后。”
“这——”李牧不知长孙皇后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急忙躬身道:“恐不妥,这有违君臣之道。”
“你是陛下的臣子,对陛下尽忠,为大唐尽责,才是为臣之道。”
李牧抬头看长孙皇后,见她神色真挚,并不像是在说反话,心中着实的佩服。要不怎么后世的史官称赞,大唐文德皇后,堪称是古今第一贤后呢,单凭这通情达理的劲儿,就足以担当得起了。
长孙皇后给面子,李牧也不吝赞美:“皇后贤德,陛下之福也。来日陛下成为千古一帝,这一半儿的功劳,怕是要应在皇后的身上了。”
长孙皇后笑了,道:“本宫特意过来一趟,可不是为了听你的恭维。你快些去做事吧,本宫与陛下,还有一些其他闲事要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