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牧绷着脸,认真点头:“确实是这样,臣在梦里也钻进过着‘飞鸡’的肚子里,这‘飞鸡’不是真的‘鸡’,也不是‘鸟’,臣用手摸了,是用铁做的,非常坚硬,就像一个做成鸟的形状的房子,还有窗户,飞到天上,可以从窗户看到外面的云。”

    “荒谬绝伦!荒谬绝伦!铁如何能飞起来,就算做成鸟的形状,也不可能飞起来啊!”

    李牧赶紧打住,道:“陛下明鉴,这都只是臣的梦而已,臣都已经说了非常荒谬,臣不说了,免得污了陛下的耳朵。”

    “不,你继续说。臣觉得很有意思。你说的这种‘飞鸡’,是何人所造,竟有如此大的本事?”

    “唔……”李牧已经进入了状态,一本正经地扯淡,道:“在梦中,臣也是一个平民,没有什么地位,见不到制作‘飞鸡’的人,只是听人说,好像叫‘空姐’。”

    “空姐?”李世民喃喃道:“还有姓‘空’的人么?朕却是不知。莫非是这‘飞鸡’飞在空中,这个人又是女人,所以才尊称她为‘空姐’?”

    李牧立刻做出一副佩服的神色,道:“陛下圣明,应该就是如此了。”

    李世民看了看李牧,又问道:“你梦中的世界,还有什么奇特之处?”

    “唔……要说奇特之处么,还有一个。”李牧道:“那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一个‘手鸡’。”

    “手鸡?”李世民皱眉道:“这又是什么鸡?为何那个世界如此多鸡?”

    “臣也不知,但他们都这么叫。”

    “那手鸡是什么样的?作何用?”

    李牧比划了一个手机的轮廓,道:“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扁盒子,作用么……这样说吧,陛下在长安,而臣在洛阳,用这‘手鸡’便可以互相说话,还能看到彼此。”

    “这不成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了?”

    李牧认真点头,道:“差、差不多。”

    “果然是够荒谬的,怪不得你不肯说。”李世民说了一句,忽然深深地看了李牧一眼,道:“你的诸般才能,便是在梦中的世界学到的么?

    李牧苦笑,道:“陛下,这如何可能呢?臣在梦中时,便如一个钻进别人身体里的旁观者,没有办法控制那具肉身,只能听他之所,看他之所看,便是连说一句话都不能。而且臣也不是每日都做这种梦,到如今也就四五回而已,虽然都是梦到那个世界,但是前后时间并不连续。有时候臣是一个孩童,有时候臣是一个少年,就好似在回忆过往一般……呀!陛下,难道这便袁道长说的宿慧么?”




第30章 惊险过关
    李世民不置可否,他心中还有一个疑惑没有散去,故此只是看了李牧一眼,道:“也许是吧。”

    李牧看到李世民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扯了这么多都还没有过关……不应该啊,哪里出了问题呢?李牧遍寻脑海,从头捋到现在,忽然想到了一个人,袁天罡!

    如果出了问题,多半是出在他的身上。人的名树的影,袁天罡的名头太大,而且还牵扯到相术占卜这等神秘的东西,让人心里没底。

    李牧咬了咬牙,忽然道:“陛下,还有一件事。”

    李世民抬眼看他:“嗯?”

    “陛下,臣本不愿做这等背后嚼舌根的小人。但是刚刚听闻陛下,似乎非常倚重袁天罡,臣便不得不说了。袁天罡此人……陛下须防着点。”

    李世民皱眉问道:“朕为何要防着他?”

    李牧嚅嗫了一下,似是下定很大决心一般,道:“因为他很可能是前隋文帝之子!”

    李世民笑问道:“你这又是从何得知的?难不成是梦见的?”

    李牧赶紧摇头,急切道:“陛下,请勿把臣的话当做玩笑。臣与袁天罡无冤无仇,没有必要陷害他。臣是……臣,唉,臣认罪。”

    “你要认什么罪?”

    “臣隐瞒了陛下。那日诛杀义成公主时,臣除了传国玉玺之外,还搜到了一封信,一封还没来得及发出的信,臣等候义父大军的时候,出于好奇,便打开来看了,信上只有一句话,‘妹赴吐谷浑,择机而动。兄伴于帝侧,多加小心。’,落款是一个‘乂’。”

    李牧比划了一下,又道:“信封上画了一个圈,臣看到的时候不解其意,又因找到传国玉玺,而陷入巨大的喜悦之中冲昏了头脑,便随手把信扔了。现在想想,委实不该。后来臣在督工的时候,袁天罡与太上皇一起来了,他吓唬臣,说知道臣的底细。臣心生怒意,忽然想到袁天罡也是陪伴帝侧,而且他姓袁,圈也是圆,臣便想也吓唬他一下。就跟他说,我也知道他的底细。”

    “本来是一句玩笑之言,但是袁天罡却很当真,问臣知道他什么底细。臣便说,他是前朝文帝之子。哪成想臣说完这句话,袁天罡竟然脸色大变,瞬间煞白,冷汗布满脸颊,直到臣走远了,他还兀自站在原地发愣。”

    “臣虽然不能就此断定,袁天罡一定是义成公主信中所提到的‘兄长’,但是陛下不可不堤防一些,实在是太危险了。”

    “原来是这样。”李世民喃喃念叨了一句,道:“李牧,你既然告诉了朕,朕便不怪你了。毕竟这是一件捕风捉影的事情,没有实证。李牧,你要记得,朕希望你多做实事,以后这种话,便不要对朕说了。”

    李牧急道:“可是陛下,臣担心您的安危……”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你是朕的臣子,袁天罡也是朕的臣子,忠奸朕自会判断,此事不要再提了,也不要对旁人说起。”

    李牧像是非常不甘心似的,叹了口气,行礼道:“臣遵命。”

    “好了,说了这么久,想必你也乏了,退下吧。”

    “臣告退。”

    李牧转身离开,不一会儿,高公公进来,道:“陛下,逐鹿侯已经走远了。”

    李世民点点头,高公公走到李世民身旁的一个烛台处,抓住烛台的青铜底座,逆时针旋转了一周,李世民旁边的墙壁转动,出来一个一尺宽的缝隙,一个人侧着身体从缝隙中走出来,正是袁天罡!

    “天罡,方才的话,你可听清楚了?”

    袁天罡点点头,道:“臣听清楚了。”

    “你与义成公主通信,可有这样的密押?”

    “密押不定,但都是彼此一看就明白的图形,圈叉也是极有可能的。”

    李世民沉吟半响,又问道:“你对李牧所说的那个梦中的世界,怎么看?”

    “臣以为,若是现编出来,仓促之间,应该想不到如此多的细节。可见李牧必然是亲眼见过的,但他所说之物,我大唐境内没有,附近诸国也没有,应该是他梦中所见,臣觉得逐鹿侯没有撒谎。臣占卜过数次,卦象都是一样,逐鹿侯应是身具宿慧之人没错了。只不过,这宿慧已与他融合,他也分不清什么是宿慧带来的,什么是自己的。此事也合理,宿慧毕竟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他就是另外一个人了。而他如今记忆不失,还认得亲人,说明他还是李牧,而不是那宿慧,臣以为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朕虽然有能臣良将无数,但真正能信任的又有几人?若不是你劝朕早做准备,当年在玄武门,朕已死在巢刺王的箭下了。现在你统领的不良人,虽然散落各地,但是力量毕竟还很薄弱,探听消息尚可,在大事上起不到多少作用。但这李牧,却是能起到大作用的人。单就贞观犁一项,若推行成功,来年的耕地至少增长三成,用不了五年,我大唐的粮食产量便能恢复到前朝最盛时期。”

    “只是这样的人,也让朕不得不忌惮啊!他若能一直为朕所用,则朕如虎添翼,但他若投入门阀世家一边,对朕来说,可就是一个大大的隐忧了。”

    李世民像是在对袁天罡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但看得出他对袁天罡与高公公极为信任,否则他也不会当着俩人的面念叨这些事情。袁天罡也不插言,只是安静地听着。如此大事,旁人的意见起不到什么作用,必须要皇帝乾纲独断才行。

    思虑了好半天,李世民做出了决断,道:“如此良才,朕不得不用。密切关注与李牧亲近的门阀中人,如有异常,随时来报。”

    “诺。”

    李牧从皇城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在李重义身旁站着的唐观。唐观看到李牧,赶紧跑了上来,一躬到底,再抬起头来时,眼眶里满是泪光,激动道:“兄长,小弟一直等候在此,想跟兄长当面承认过错。上次小弟登门道歉,嘴上虽然服了,但是心里不服,今日兄长在大殿之上百般维护小弟,小弟感动莫名,心中惭愧万分,这次小弟是诚心诚意向兄长认错了,还请兄长原谅小弟……”

    说着话,唐观竟然真的掉下了眼泪,看他这副样子,李牧真的很不忍心告诉他真相,刚刚大殿之上他说的所有话,都只是为了攻击孔颖达而已,与唐观无半点关系,就算是孙观赵观,他该怎么说还是怎么说。不过白来的人情不要白不要,李牧也没否认,含糊地应了一声,继续往前走。

    唐观显得很兴奋,跟在后面继续聒噪:“兄长,今天听兄长一席话,当真是胜读十年书。今天听了兄长的话才知道,小弟竟然有如此多的优点。要不是兄长点拨,也许小弟还在为学业不如同年而困恼呢……”

    李牧忽然站下了脚步,回头道:“你说什么?”

    “啊?”唐观一愣,道:“小弟说为学业困扰……”

    “前面那句!”

    唐观见李牧脸色不对,有些发虚道:“听了兄长的话才知道,小弟身上的优点……”

    “哈!”李牧笑了一声,道:“就是这句!唐观啊,我今日确实发现了你的一个优点……你的脸皮是真的厚!你该不会真的以为我说的是真心话吧,你也不看看自己的样子,孔颖达说得都轻了,你不但是学业不精,而且你还是不学无术,你有什么优点可言呐?”

    唐观一愣,急道:“那为何兄长还选我做编纂?”

    李牧拍拍唐观的肩,道:“小弟啊,我本来不想打击你的自信,但是话说到这儿了,便告诉你实情吧,你也应该长大了。这编纂啊,谁都能干,识字就行。我就只是简单的懒,才没去选人,正好你来了,就便宜了你。我今天说的那些话,你都不要当真,夸你的那些话,更是假的,你没啥优点,就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已。”

    唐观这下真的哭了,道:“兄长,你太打击我了,就算小弟真的如此不堪,你能不能委婉点啊。”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既然叫我一声兄长,我自当担当起兄长的责任,让你认清楚自己的斤两,免得日后在外头吃亏。”

    “哦……”唐观垂下了头,刚刚的兴奋劲儿一下子全没了。

    “不过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努力,你还是能有一点进步的,努力就行了。”

    唐观本来自信满满,听李牧这么一说,心里有点没底了,问道:“兄长,小弟现在每日都要写一篇文稿,该如何写才对啊?”

    李牧爬上马,道:“简单,朝中的事情,君,臣,民,三者而已。君臣之间,忠君,臣民之间,爱民,君民之间,劝君爱民。把握好这三点,怎么写都不会出错。”

    “君臣、臣民、君民……”唐观咀嚼着李牧的话,有点反应不过来。等他捋顺得差不多了,一抬头李牧已经走远了。唐观喟然一叹:“兄长就是兄长,高深莫测,随便一句话,都能令我有醍醐灌顶之感!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一样啊!”

    说完又叹气,摇着头回家去了。



第31章 庄周梦蝶
    李牧回到家,便一个人进了工作室,让李重义守在门口,吩咐任何人都不要打扰。

    今天从皇城回家的路上,李牧脑海中一直在浮现李世民承认他是一个成年人前后的眼神变化。李牧恍然发现,他走了一步错棋。

    一直以来,李牧都想让李世民看到自己的能力,因为唯有这样,他才能得到更多支持,做更大的事情。他成功了,李世民看到了他的能力,也给了他足够的支持。工部虽然为六部之末,但他十七岁的年纪,升任工部侍郎,绝对是非常大的恩典了。李世民把工部的实权交给他,显然是对他寄予了厚望。

    但是随后李牧发觉,李世民在跟他交流、谈话的时候,常常是一副对待孩子的语气,这让带有前世记忆的李牧,心里多少有些别扭。所以他很想表现得成熟一些,让李世民把他当成与朝中的其他大臣一样,以礼相待。

    可是今天,当李牧通过朝议辩论,发表见解等办法,成功改变了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之后,他恍然发现,这不是一件好事。

    当李世民把他视作孩子时,虽然不够以礼相待,但他的一些缺点,或者一些毛躁的地方,李世民是不在意的。而当李世民把他当做成年人之后,作为帝王的一面便展现了出来。长辈对晚辈,虽然不够尊重,但也没有恶意。但君对臣,尊重是有了,可是随之而来的便是猜忌。伴君如伴虎,虎不发威的时候,一切如常。但若哪一日惹得虎发怒,性命随时都可能不保。

    李牧今日所作的事情,等于是自己把自己从‘安全区’拽了出来。虽说这一关是过了,但是以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变化,可就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李牧一边做着‘初级皮革护腕’,一边想这些事情。不知不觉日落西斜,‘初级皮革护腕’也变成了黄色,不能再做一个升一点技能熟练度了。李牧把‘初级皮革护肩’和‘初级皮革护胸’都学上,看了眼熟练度的进度条,这两个图样,应该可以让他突破初级制皮达到中级。

    但今天肯定是完不成了,熬夜也够呛。因为护肩与护胸制作起来要比护腕繁琐得多,耗费的时间和体力值也要更多。反正李牧也不着急,就暂时停手了。

    从工作室出来,李牧正好看到西边的火烧云,忽然想起了前世在孤儿院的时候他经常做的事情。李牧拍了下李重义的肩膀,示意他把自己举起来。李重义照做了,以他的力气,举起李牧一点也不费劲。李重义身高八尺,他抓着李牧的小腿,轻而易举地把他举到了两米的高度,再加上李牧自己的身高,正好可以够到房檐,李牧抓着房檐的瓦当,爬到了工作室的房顶上。

    李重义也想爬上来,但被李牧阻止了。这家伙目测也得有三百来斤,李牧可不确定房顶能不能禁得住他。

    李牧打发李重义去烤羊腿,今天他打算回望一下过去,体会一把小时候爬到屋顶上看落日的感觉。

    这是一件挺浪漫的事情,但是李牧在孤儿院的时候,只不过七八岁,哪里懂得什么叫浪漫。他这样做,只是很简单的想让孤儿院的孩子们觉得他厉害而已。因为那时候男孩子们有约定,谁能爬到房顶上,谁就是大哥。

    李牧是第一个爬到房顶的孩子,所以他当了好多年的大哥。

    回想起这些尘封的记忆,李牧忽然发现,他这辈子过得最轻松的日子,好像就是在孤儿院的那几年。除了没钱之外,所有事情都很开心。就算当年气得不行的人或者事,也都早已经不气了。甚至揍过他的那个小胖子,现在想起来都挺可爱的。

    李牧躺在瓦片上,看着太阳一点点没入云彩,脑袋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若是有机会再见到老院长,跟她说自己的经历,她会吓到吧。要是把巧巧领过去给她看,她一定会非常开心。这么多年了,老院长在世时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他娶不到媳妇儿。

    “你在这里干什么呢?”

    忽然身边有人说话,李牧吓了一跳,下意识想要爬起来,脚底一滑,就要掉下去。一只手伸过来,拽住了他的衣服,李牧连忙抓住瓦片稳定住,抬头一看,竟然是张天爱。

    “你怎么在这儿?”
1...7576777879...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