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上的悠闲生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马四克
这不推辞就接红包的事,孟川的家教里可从未如此做过。
“你小子还不知道吧你爷爷和奶奶可是我们陈氏一族的恩人,当初我发迹后找你爷爷奶奶还有他们后人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
随着陈大標的解释,孟川也理清了他家与陈大標的渊源。
孟川奶奶和陈奶奶都是经历过日倭侵华战争的,而两人都是同样出自孟庄的两个仅次于孟氏一族的地主大家族,从小就是极好的闺蜜姐妹。
孟川奶奶所在的周家当年与孟氏是世代姻亲,孟庄的孟氏坚决抗倭,周家除了送极少部分核心族人逃离战区外,其他人都是留下与孟氏一族共进退。
可人与人是不同的,古今皆然。有慷慨就义的,自然就有苟且偷生的。
陈奶奶所在的陈家,当年便是孟庄苟且偷生的一员。
这谈不上谁对谁错,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不是每个人都敢直面死亡。
陈家人有投降的,有外逃的。在日寇打来的当天,陈氏一族便瞬间分崩离析,四处各自寻找各自的活路。
陈奶奶所在的三房,最终决定是外逃。
让人觉得世事诡异难以揣测的是,他们这一房,竟然是陈氏一族在战争后仅剩的最后一房,是陈氏一族最后的留存火种。
其它的陈氏各房,要么在出逃过程中被日寇杀死了,要么在投降后死于视其为汉奸的其他未投降孟庄人的手中。
而陈氏三房出逃过程中,也遇到过灭顶危机。是孟川奶奶委托的她未来公公,也就是孟川曾祖父拜托沿路好友出了大力掩护,陈氏三房之人才得以部分逃脱战区。
需要提两句的是,孟川奶奶与爷爷是青梅竹马订的娃娃亲。而陈奶奶与陈爷爷则是大家闺秀与提前招赘类似童养夫的关系。
这便是孟陈两家的渊源。
&nbs
第一百四十章 农家乐设想
午饭闲聊过程中,陈大標说明了他的来意。
“小川,我会在泰市附近搞几亩地的蔬果田。田与钱都是我来出,你提供技术。所有的技术以及需要从你这采购的东西,我都会另行走账给你。”
“我这是准备给自己人以及朋友吃的,没别的要求,质量和你现在这些蔬菜一样就行。”
“因为这块地肯定会放在泰市附近,所以必然会耽误了你的时间或事情。我会让会计统计好,给你足够的技术支持费。”
孟川闻言想要拒绝,但却被陈大標强势压下。
“不要拒绝,这无关孟陈两家交情,是纯粹的商业合作。在商言商,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我的做事方法。”
对此,孟川只能苦笑的敬了陈大標一杯。
还打听
用得着打听吗
您老做生意喜欢用钱砸,网上只要随便搜搜,都是相关的新闻啊!
“好,我不拒绝。”
“不过陈叔,我目前也是在摸索阶段,所以只能保证现在地里的这些蔬菜,放到泰市种植出来还是同样的口感与味道。而其它的蔬果之类,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实践的探索。”
土地簿在手,孟川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摸不摸索的问题。想要同样的高品质口感,施展土地公威能就行了,哪里有什么难的。
之所以刚刚如此说,是出于孟川自己的谨慎心理。
他若是打包票保证什么蔬果都能种,种不出来也就罢了,顶多让人笑话。可若是种得出来,那作为一个新入行的人,孟川觉得他很可能会引来旁人的关注与怀疑。
而只要有这个可能,不管多少,孟川都不会打包票说他能种植所有蔬菜。
陈大標对于孟川没有大包大揽反而很开心,“这我明白,目前就种植你这些已经上市的蔬菜。以后若有添加,再陆续补充就行。”
“就这么敲定了”
“当然,你让小芮丫头下午赶快做个报价表,明天钱就到账。”
“好嘞,我下午就开始做。”
孟清芮干脆利落的回答道。
“那多谢陈叔惠顾,敬您一杯。”
“坐下,你给我坐下。今儿不敬酒,酒桌无叔侄,咱今儿要不醉不归!”
喊着不醉不归的六十大几的陈大標话音刚落地,秦发财见状不对就赶紧给陈奶奶使起了眼色。
“大標。”
“唉。妈,您说。”
“医生让你戒烟酒,你今天是想我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吧”
“妈,瞧你这话说的,我不喝,我不喝行了吧”
孟川见此便转头与曹兴碰杯,也在孟母的凌厉眼神下将刚开的白酒拧上了盖子。
放下酒杯后,孟川看着小心帮老母剃鱼刺的亿万富翁陈大標。
所谓孝子,大抵如是了。
……
陈大標饭后没急着回去。
一是陈奶奶和孟川奶奶几十年未见,还有说不完的话。
二是他也没必要急着去做事情。用陈大標自己的话说,反正后继有人,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吃吃喝喝玩玩。
“小川,你有没有过在你们村搞农家乐的想法我可以投资。”
墨绿芦竹遮挡的荫凉下,陈大標与孟川一人手执一根鱼竿,在孟川家门前的小川边悠闲的钓鱼。
在两人的不远,除了小猫小虎两个保镖,其他陈大標的随行人员都拿出了自带的鱼竿,找了一块各自认为的钓鱼风水宝地。
曹兴与孟小妹则是苦比的在一起弄报价表,所以此刻小川边的悠闲与他们无关。
“我倒还真有想过,但不是我们村,而是放在兴扬村。”
孟川回答。
“那你说说看。”陈大標鼓励道。
“因为急于扩张承包田的原因,所以这个想法被我暂时搁置了。”
“我之前简单调查分析过市场,在我们他们这边就有三处大型农家乐,有两家生意不错,剩余的一家我亲自去看了却是半死不活,好像就快关门。”
“我认为农家乐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可是我们村还有附近村,相比那两家生意好的农家乐并没有什么可以吸引游客的特点……”
孟川一字一句的说着自己想法。
在他们这边地区除了城中村,其它的各个村子基本上和兴隅兴扬村一样都是傍水而居。
这傍的水,有的是天然形成的河流,有的则是祖辈父辈一担泥一担泥挖出的小川。
农家乐就是冲着赚钱去的。
如果只凭傍水而居和乡村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私人农家乐
最终,讨论了一下午,陈大標和他的老部下想出了两个方案。
一个是兴扬村围绕孟川菜田的普通农家乐,二是只对富豪开放的兴隅村的私人农家乐。
有关第一个方案,用陈大標的话说,孟川的承包田就是兴扬村未来农家乐的最大卖点。
按照陈大標说的初步方案,可以在兴扬村仿照其它地方的农家乐建筑同样的公共设施。可以跟他们这边那两家发展很好的农家乐一样,现在就可以着手打造桃林竹林等类似的风雅之地。
总之,因为地理环境一样,有陈大標的资金投入,孟川可以先将他们这边那两家农家乐所有的特色都复制过来。
而兴扬村农家乐的独有卖点之一,就是孟川的蔬菜。
就跟今天早上类似,让顾客自己到田里挖菜,当天食用。而蔬菜的价格孟川可以酌情降低,比如只比批发价高那么一点。
还可以给游客划分一块农田让游客自主种菜,游客有时间就来乡下体验生活,没时间可以出钱让兴扬村人帮忙照料。
这样子,对于那些本来就有意愿要体验农家生活的,那两家没有而孟川的农家乐有,那只凭这一点就可以吸引顾客转而选择兴扬村。
“小川,这第一个方案还有待商榷。毕竟只一个卖点,还不足以跟那两家来竞争顾客。”
“而且,说句实话我想投资给你做农家乐,主要还是为了我们这些老头子自己享受。所以,我希望你能够现在就开始第二个方案,即兴隅村的私人农家乐。”
孟川做出认真倾听状。
其实孟川也明白,陈大標如此热心,着重点肯定不可能是在兴扬村的普通农家乐上。
一个以村子为单位的农家乐不是一笔小投资,但你要放到刚刚能一百万发红包只求一个开心的陈首富身上,兴扬村的农家乐还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投资。
这种投资陈大標完全可以给个交给下面的人来做,根本不需要陈大標喊着老部下来集思广益的讨论。
所以,能让几个腰缠万贯的老爷子连鱼都不钓,讨论了一下午的方案,必然是第二个,兴隅村的私人农家乐。
“你先问一下兴隅的村民,愿不愿意拿出一两个房间供游客入住,能包伙食自然更好。房子只要装修精美,家电齐全,我们就愿意出高价入住。”
“如果是家里没人的小别墅或楼房,那更好,你问问户主愿不愿意整体短期出租,价格随便开不是问题。不过这样子,三餐就需要你来帮游客解决。”
晚饭桌上,陈大標跟孟川几个年轻人一起商量着。
“陈叔,如果我们游客的目标是对准舍得花钱的富豪,那私人农家乐这个方案完全可行。”
“我之前就已经打听过,大多兴隅村民只是不愿如普通农家乐一样改隔间。但如果钱足够的多,很多村民也并不介意一两个游客付费住自己家里。”
“只是我并不知道有钱人的喜好是什么,这一方面我需要陈叔你的帮助。”
“为以防万一,我明儿再去调查一遍。”
孟川最后说道,陈大標颔首,他很欣赏孟川最后这稳妥的行事。
至于孟川所说的富豪喜好问题,陈大標也是讲了很多。
“泰市是至今都没有一家高级度假村,我们这个私人农家乐,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保持农村风貌基础上的高级度假村。只要建成,我可以肯定的说,泰市这些有钱没时间的富豪肯定有不少人愿意驱车一个多小时就近过来玩玩。”
“兴隅村的主道路足够两车并行,但还需要再扩。这环境也要搞搞,比如这门口小川河岸,在保持大体形貌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再简单修整得更美观,岸边隔一段距离弄一个简易码头方便游客钓鱼……必须要弄一个集中的娱乐区域,里面有比如保龄球、桌球这一类场馆相对不大的娱乐场所……”
说到最后,还是秦发财提醒天色已晚,陈大標才停下了话头。
“我明天抽调人手,直接找你们村委会谈私人农家乐的事。”
“我投资,农家乐放在你公司的名下。你负责牵线搭桥,以及建设过程的全程监督。前期起步你肯定要忙一阵子,但后期建设除非有事,你主要精力要放在承包田上。除了财务,其它私人农家乐的事你交给我明天派来的专项负责人就行。”
“记住,千万别因为私人农家乐,耽误你的主要事业,你要时刻记住你创业最重要的优势所在。”
临上车前,陈大標不厌其烦的叮嘱孟川。
孟川听得出来,陈大標这一番话并不是要抢夺他的管理权,而是真的在替他以后着想。
&nbs
第一百四十二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用这句话来形容孟川这一次的激素蔬菜事件,并不为过。
一直以来,孟川强调的都是将‘兴远牌’蔬菜的口碑传出去。但因为产能的限制,一直局限在乐宣镇附近的八镇之中。其它地方纵有传闻,也并不广泛并不深入。
可是这一次,随着激素事件的全民讨论,虽然让孟川他们难受了大半天,但后果却是不仅‘马’找回来了,如今更是他们这边市无人不知‘兴远牌’蔬菜之名。
就连泰市因为陈大標的缘故,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了孟川以及其兴远牌蔬菜的名头。
所以,今天也就是激素事件过去一周后,这剩余二十亩生菜一个小时内卖光,孟川三人都有点波澜不惊的意味了。
早上七点还没到,买菜的顾客全部散去,孟川三人就近在曹兴家核对汉菜与生菜的总账。
在三人的一旁,还有两名大热天却仍然白衬衫领带的青年,在帮忙整理着钱箱子里堆满的各种面值的钞票。
如今科技时代,顾客支付手段多种多样。有手机扫码付钱的,也有直接现金的。
对于扫码支付需要确认对方付款,但人太多,一时间很难都能确认到。现金支付可能会有假钞的出现,孟川也没办法一一验别,只能靠自觉性。
孟川本着人尽其用的想法,就将他陈叔派来的,负责兴隅村私人农家乐建设的两名正副经理都拉过来,帮忙数钱。
“这二十亩地至少三四十万吧孟总,你们真是厉害!”
两名经理一边点钱,一边讨好的奉承孟川道。
由不得他们不讨好奉承,秦发财秦经理派遣他们来之前,就特地警告他们了。
虽然他们拿的宏润的工资,但是,他们的去留是由孟川一票决定。
而兴隅私人农家乐这么大一个项目,启动资金就已经预算出了整整两亿。他们平常做事时只要常规性捞些公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油水,就足够两人接下来吃得肚溜肥圆。
所以为了保住这次油水十足的外派公干机会,两人不仅不敢得罪孟川,更是要小心翼翼的对孟川献媚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