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青史留名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授与天齐
之后,曹操开始处理政务,了解他不在幽州时发生的事情。
半个月后,曹操开始大肆封赏有功之臣。
这次封赏中,投降的张鲁,刘备,刘璋,都被封了更高的爵位,不过他们注定这辈子只能待在幽州,哪里也去不了了。
“老师,丞相准备让您出任太傅,您怎么看?这次丞相的态度很坚决。”
这天,曹丕找到张青峰这样说道。
第一百五十九章 称帝
PS:我先发,后面改。
“既然丞相的态度很坚决,我自然只能从命了。”
张青峰哭笑不得说道。
按理说,如果他拒绝,曹操也不会拿他怎么样,但这次曹操好像是铁了心的要他去朝中任职,而不是当一个区区地方官。
太傅啊!从这个官职就能看出此时的曹操有多么的看重张青峰,这可是位列三公的官职。
以前曹操想要让张青峰担任大司农,要知道大司农也只是三公九卿中的九卿之一,地位和太傅明显是无法相比的。
大司农就好比明朝的户部尚书,而在户部尚书之上,还有内阁大臣,内阁首相等等。
太傅,在历史上有时候是虚职,有时候却能掌握全国的军政大权。
不过有曹操这个丞相在,张青峰的太傅想来也只是一个虚职。
不过只要张青峰当了太傅,他就有权利在朝堂上提出各种施政方针。
至于张青峰没有在朝中担任过任何官职,没有资历,是一步登天的被提拔成太傅。
这些难题在曹操这个强势诸侯面前都不是问题。
而且张青峰也不是没有功绩,要说起来,张青峰的功绩比任何人都大。
没有张青峰,幽州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好,没有幽州的发展,曹操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好局面。
其实张青峰知道,曹操之所以让他担任太傅,主要还是他主张让曹操称帝。
幽州日报每天都换着花样鼓吹曹操的功绩,让很多人都认为,曹操称帝是理所当然的。
而此时的曹操,自然也有称帝的想法,所以,他提拔张青峰的用意就不言而明了。
几天后,曹操就正式提拔张青峰担任了太傅之职。
曹操是丞相,丞相就是“承”相的意思,承天子之意的人,曹操完全可以提拔官员担任任何官职。
而且,汉献帝刘协早就被曹操架空了,曹操做任何事都不需要禀报汉天子。
张青峰被火速提拔到太傅,让很多人都吃了一惊。
不过很快大家也都猜测出了曹操的意思。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官员私底下都开始悄悄讨论曹操的用意。
这些人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支持曹操称帝的人,一派是忠心汉室的人。
支持曹操称帝的人,其中以荀攸,贾诩,陈琳,司马懿等人为主。
反对曹操称帝的,则是以荀彧为代表的一群人。
当然,曹操这个人很复杂,他心里是想称帝的,但他却已经在各个场合上表示自己不会称帝。
比如他写的《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就很好的表示他不会称帝。
周公是什么人,周公是武王的弟弟,武王死后,周公本来可以当王的,但是他选择了辅佐武王的儿子成王,在成王长大成人后,又选择还政与成王。
曹操拿周公自喻,就表示他不会称帝。
既然曹操多次表示不会称帝,现在如果食言而肥,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所以,张青峰被提拔为太傅,就很好的表达了曹操的想法,却又不露骨。
曹操给手下人传达了一个意愿,至于手下人会不会领会,领会了之后要怎么做,就要看接下来的行动了。
果然,在张青峰这个对曹操称帝的头号支持分子被提拔成太傅后,支持曹操称帝的一群人就行动了起来。
以荀攸为代表的一大群文武大臣开始联合起来,然后派人去许都乱说汉献帝刘协禅让。
而民间,张青峰也没有闲着,幽州日报更是直接表示,丞相的功绩应当称帝。
公元213年七月十八日,在曹操生日这天,幽州各地百姓都“自发”聚集起来,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无数百姓高喊丞相万岁的口号,要求曹操称帝。
蓟城,这天更是汇聚了十几万游行的百姓,他们高举着横幅喊着口号,一遍遍的围绕着新城游行。
“丞相,民意不可为啊。”曹操的庄园中,荀攸等人劝说也开始劝说曹操称帝。
虽然荀攸和张青峰双方并没有串通,但此时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曹操称帝。
曹操称帝,对所有支持曹操的人都有好处。
跟随曹操打天下的人,哪个不想让让自己的爵位传递给子孙后代呢?
只有曹操当了皇帝,他们的地位才能稳固。
万一要是曹操突然死了,让效忠汉室的人占据了权利优势,那么现在效忠曹操的人可能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
政治,就是这么残酷。
特别是张青峰,如果让效忠汉室的人掌握了大权,第一个要弄死的可能就是他张青峰,因为张青峰支持曹操称帝支持的最欢。
历史上,这也是为什么曹操一死,效忠曹操的人就开始积极撺掇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因为只有曹家人称了帝,他们的地位才安稳。
在曹操称帝的这件事情上,曹操自己肯定是不会表态的。
几个月后,汉献帝的诏书来了,汉献帝要把皇帝的位子禅让给曹操。
随后,曹操拒绝了汉献帝的禅让。
又过了几个月,汉献帝再次下诏书禅让曹操,曹操依旧拒绝。
之后又过了几个月,汉献帝再次下诏书,言辞恳切,表示自己德行不足,不足以胜任皇帝的称号,而曹丞相南征北战,统一全国,功绩有目共睹,是担任天子的不二人选。
汉献帝第三次禅让,曹操再次拒绝。
到了这时候,全国人民都知道,是汉献帝硬是要把皇位给曹操了,而不是曹操要抢刘协的皇位。
很快,刘协的第四次禅让诏书来了,和诏书一起来的,还有汉献帝本人。
这次,在“全体”文武大臣,以及“全天下”百姓的要求下,曹操终于答应当皇帝了。
汉献帝刘协这次禅让,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是有些真心不想当皇帝了。
刘协的一生,都没有当过真正的一天皇帝,只是顶着一个皇帝的名号而已。
他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皇权,每日都活的屈辱无比,虽然曾策动董承反曹但却没有成功,更是被曹操来了一个一锅端。
这导致他处境更加难堪,他的身边也没有了一个亲信。
这次,朝廷百官劝说他禅让后,他虽然觉得憋屈,但还是一连发好几道禅让的诏书。
他也实在是不想当这个皇帝了,他禅让后,可以当一个普通百姓过完一生,这是他想要的,这也是曹操暗地里许诺答应的。
历史上,曹丕当皇帝后,汉献帝刘协被封了一个山阳公,并且允许他在封地自由行动。
退位后的刘协与妻子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还用年轻时在宫中学的医术给百姓治病,安然度过了晚年。
公元204年四月,汉献帝刘协告祭祖庙,禅位给曹操。
之后,曹操登上禅坛,接受玉玺,登基为皇帝,改国号为燕。
第一百六十章 完结
历史上,曹操的国号是魏,之所以是魏,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字,就因为曹操的政治中心在邺城,业城属于魏郡,曹操取了魏郡的魏封号。
而现在,曹操的政治中心迁到了幽州蓟城,蓟城,历史上是燕国的政治中心,曹操自然就用了燕这个国号。
曹操登基后,一群效忠汉室的大臣自愿离去,曹操并没有难为所有人。
曹操在登基后,并没有如同他儿子曹丕一般,封刘协为山阳公,而是给了刘协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封他为公爵,留在国内安度晚年。
第二个选择,则是带着效忠汉室的人去海外发展,去了海外,刘协可以当一方诸侯。
其实这个选择,是张青峰撺掇曹操的。
有一段时间,张青峰天天都在和曹操讨论今后的治国方针。
对国内,应该是以发展为主,海外,则是以开拓为主。
张青峰给曹操画了一个全世界都是炎黄子孙的大饼。
而目前,想要开拓海外,大燕的百姓生活的安逸,根本不愿意冒险。
所以,这时候就只能行政干预。
曹操登基称帝后,他的野心并没有消失,在张青峰的激发下,反而更加野蛮生长起来。
曹操已经准备按照张青峰所说的,今后大力发展海运,积极探索世界,为子孙后代打出一片更加宽阔的生存空间。
现在,由于航海技术的不发达,海外生存环境恶劣,没有太多经验之前,曹操并不准备贸然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出去。
于是,张青峰就建议让刘协先去探探路,只要有了殖民的经验,后面再分封曹操的儿子就容易多了。
曹操给刘协分封的封地是倭奴国所在的倭岛。
倭奴国,是日一本在汉朝时的称呼,这时候的倭国还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
曹操允许汉献帝以及效忠汉室的人去占领倭国,丞相大燕国的番薯国。
按照刘协的想法,他自然不想去当什么海外诸侯,但是耐不住效忠汉室的大臣劝阻,以及曹操让他选择去海外的意愿。
在曹操看来,刘协虽然对他没有任何威胁,但是留在国内始终都是一个麻烦,与其如此,还不如把他送走。
公元215年,曹操准许刘协招兵一万人马,并且配发板甲以及精良的武器。
几个月后,曹操利用无数海船把刘协以及他的兵马送往倭岛。
并且曹操承诺,在今后的几年时间中,都会承担这支兵马的粮草物资的补给。
这个时代的倭国,还处于陶器时代,连青铜器都不会制造,更别说精良的武器了。
汉献帝刘协到达倭国后,只是花了两年时间,就横扫了整个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诸侯。
一万全副武装的兵马,其中都配发了板甲和精良的弓弩以及钢铁武器,这样的一支军队,是倭岛上的土著根本无法抵挡的。
公元216年,张辽率领兵马打通了河西走廊,再次控制了整个西域。
这时候,张青峰的任务终于完成了,不过张青峰却并没有选择马上回到二十一世纪。
公元217年,张青峰升任燕帝国丞相,主持全国的军政改革。
军队改革中,张青峰提出职业军人制度以及预备役军人制度。
这样的制度,能够有效的降低士兵老龄化,以及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军政改革中,张青峰提出了军政分离,军人不得干政,军队最高主官为皇帝,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得私自调动军队。
政治改革中,张青峰还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张青峰提议成立立法院,专门制定和废除国家法律。
立法院设数百席位,由各个行业的代表担任,一条法律只要得到了多数代表的同意,就能够写进法律条文。
除了立法院,张青峰还提议成立司法院,
司法院下设检察院以及法院。
之后就是政务院。
政务院下辖内政部,外交部,财政部,农业部,矿业部,工商部,教育部,交通部,卫生部等部门。
张青峰的提议,在经过讨论后,被曹操通过。
历史上,这被称为三院制。
政治改革中,地方政府被剥夺了军权和审判权,这就能够让地方政府不会脱离中央朝廷控制。
不过为了维持治安,地方政府可以组建警察部门,有抓捕罪犯的权利。
除了政治改革,张青峰还提出了很多很多建议,有些建议被采纳了,有些建议却没有被采纳。
在张青峰担任国家丞相的时候,他大力发展农业,工商,教育,以及海洋探索。
短短几年时间,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燕帝国的财政收入至少翻了数倍。
五年计划中,各个州郡连通水泥路的计划,基本完成。
一条从幽州到关中的铁路也修建了大半。
张青峰组织的环球航行计划得以实施。
公元216年,环球航行的船队从泉州出发,路径倭岛,顺着北太平洋暖流到达美洲。
一年多时间后,几艘装满了张青峰要寻找玉米,土豆,番薯等美洲农作物种子回到了燕帝国,张青峰立即下令培养种植这些作物。
公元218年,曹操有感身体每况日下,终于选定了它的继承了……和历史上一样,还是曹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