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早知道那里有条地下河,谁用祁家的条件承包了都能经营出一片新天地,谁都能发家致富。早知道会这样,当裤子贷款搞开发也要干啊!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好的防卫
    祁家那个在南烟工作的小子还特么的缺德带冒烟,不像隔壁山洼国营果木林场那样修筑围墙作为隔离带,而是让人在粮仓河果园外围种植刺槟榔和刺刺果当作隔离带。



    刺槟榔和刺刺果那俩鬼东西不挑地,生命力强大的很,刚刚种植下去几个月时间就生长的枝繁叶茂、荆棘满枝,在果园外围形成两道两三米宽、一米多高的荆棘隔离带。平时看上去绿油油的,开花挂果期间白花花、黄生生、红彤彤的漂亮的很,那道风景线快成为果园一大特色景观了。



    但是,刺槟榔和刺刺果这俩种荆棘植物,枝头上都长满尖锐的倒刺。特别是那个刺刺果的倒刺,人畜被扎伤后还会有烧灼的刺痛感。



    有这么两道人嫌鬼怨的荆棘隔离带存在,人畜想要强行通过虽然不要命,但是绝对能令想要强行通过的人畜伤痕累累,痛不欲生。



    那里像国营果木林场,他们用砖头修筑隔离围墙,即便花大价钱把围墙修筑到三米高,在围墙顶上插满碎玻璃。那些想要偷偷进出的人,也有的是办法对付,进出果园如同进出自家院子一样便利。



    偷偷摸摸的事终归见不得光,面对刺槟榔和刺刺果形成的两道两三米宽的荆棘隔离带都麻爪了。哪怕目前还没长成,看上去软绵绵,稀稀疏疏的,要偷偷摸摸地对付它们可真不容易。闪舞www



    前几天,村子里潘家那两个在村子里惹是生非、偷鸡摸狗的混混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见人。听说就是被隔离带种植的刺槟榔和刺刺果挂的满身伤痕,又没理由去找祁家理论讨要医药费,只好郁闷的自己躲在家里养伤。



    这些保护措施还不算什么,最恐怖的是人。



    那些在茅草河务工的村民,他们在果园里面务工,除了每个月像城里人一样有正常的工资收入外,年底还有果园收入的一成作为他们的分红。



    这些都是白纸黑字公布出来的,祁家不敢骗人。年底那份分红可不得了,那可是果园收入的一成,不是什么鬼知道如何核算出来的,所谓利润的一成。大家都是栽田种地的人,站在田间地头走走看看,随随便便就能估算出产值是多少,大家心里亮堂着呢。



    祁家果园里面种植的特种小米辣值钱,那些务工的村民高兴还来不及呢。按照果园的管理制度,他们只要不违反果园的规章制度被扣款、罚款、开除,他们的收入必然高到城里那些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都嫉妒的程度。



    据说,祁家那个漂亮的眼镜媳妇还说了,准备和城里国营企业里的工人一样,在他们家果园务工的人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准备为他们购买什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险,等他们的法定工作年限到了,让在果园里面务工的村民,都能够和城里人一样享受退休待遇,有退休工资可拿。



    谁特么的听说过,老农民还有退休这种天方夜谭似的待遇,还能生病住院有报销医药费的说法



    这下子好了,在果园里面务工那些村民如同掉进蜜罐里一样。他们对果园的利益看的很重,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利益,谁敢触动果园的利益,就是触动他们的利益。



    而且,那些人当中,各家各姓的都有。祁家在招工的时候,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各家各户都有自己家的农田需要管理,并没有大量集中招收村子里的壮劳力。而是特别照顾40多岁那些除了种田种树,没有其他门路出门赚钱的中老年村民,男女不限。还采取分散招聘,尽可能照顾到各家各户都有人能被招聘到。



    现在,粮仓河果园已经招工五六百人。五六百人呐,分散在五百多户村民家庭。祁官营村委会三个自



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奚的财富密码
    自从进入5月份,奚永福一家就开始忙碌。闪舞www



    今年,小儿子家承包了山寨管辖的一片山林采收山货,家里还准备栽种十多亩山地烤烟、两亩水稻、七八亩玉米。那么多农活,他和小儿子夫妇的时间安排的紧紧恰恰的,包括还在上学的两个孙子一个孙女,课余时间也要帮家里做事。



    老奚年纪大了,腿脚又有些不灵便。今年,他不用和小儿子一家下地干活,而是去管理小儿子家承包来采收山货的山林。他每天的任务就是背个背篓,拿把小锄头,在小儿子承包那个山头范围溜达,采收那个山头生长出来的野生菌子和山茅野菜。



    奚永福是滇中市峨县叉河乡云美村委会青山村的彝族村民,现年62岁的奚永福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女儿出嫁后,他和自家老伴分别由两个已经分家另过的儿子抚养。他和自家小儿子家一起生活,老伴则和大儿子家一起生活。



    也就是说,他们老夫妻两个,需要分别跟随两个儿子家生活,他们老夫妻两个也需要分别帮助两个儿子家操持家务。晚年的生老病死,也分别由两个儿子家各自负责料理。



    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抚养一位老人,很公平,很合理。他们老夫妻两个事实上已经分开生活,他们老夫妻被人为分开了。



    这种现象,在农村不是个别现象。许多地方,子女多的家庭,年老的父母要么单独生活,要么轮流在几个儿子家吃轮饭。有两个儿子的家庭,分别抚养父母当中的一位是生活常态,而不是个别现象。



    今年春节过后,青山村开始将村子所属的山林划片分包,他家大儿子和小儿子,分别承包了同一个山头的两边採菌子。年老体衰的老奚夫妇,正好可以帮助两个儿子家看守这个大山头,顺便采收山头上有经济价值的山茅野菜卖钱。



    他们青山村寨管辖的山林面积可不少,五六十户人家划片分包,每家每户能承包到的山林面积都在两三百亩以上。虽然不能砍伐山林的树木,只能采收山林里出产的山茅野菜之类的附属物产,一家人管理这么大片山林也够他们忙活的。



    特别是每年三月到十月,山林里面出产的东西可不少。山百合、苦刺花、野生菌子、野生山药、蕨菜等可以采集的山茅野菜应有尽有。懂得些中草药的老奚,还能采收到一定数量的中草药,在家里晾晒整理后,卖给药材收购商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大山是慷慨的,只要你有时间,用心在山上转悠,每次回家背篓里都能装满。www



    他们家承包的山林,离他们居住的村寨不远不近,老奚和老伴懒得回家吃饭住宿。三月份之后到十月份期间,滇中地区的天气也暖和,他们老夫妻干脆在山头中央整理出一块平地,修建起一建简易茅草屋,常住在山上,过上闲云野鹤一般的山居生活。



    以前,老奚没事的时候也上山采收山茅野菜和中草药。老奚无固定活动范围。哪里有好东西就到哪里去采收,自由自在。



    现在不行了,不但青山村寨的山林已经划片承包,附近几个村寨的山林,也划片承包到具体的山民家庭。他只能在自家小儿子家承包的山林范围里转悠,采收这个范围里的山货。



    老奚刚开始觉得憋气,这种被人为限制了活动范围的日子真不自在。可是,随着他有事没事在自家承包的山林里转悠,他发现,在这片只有自己家可以自由采收山茅野菜的山林里面,他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活动范围的限制,他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转悠,可以细致的搜寻,他可以采收到的山茅野菜和中草药材更多。



    &nbs



第一百七十章 老奚的家庭会议
    叉河乡交通闭塞,青山村寨更是地处深山。www山林人家出去一趟不容易,因此,一般情况下,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很少有时间外出,操持家务的女人外出交易家里物产的时间更多,对外界的变化更敏感。



    老奚对于山林情况更了解,听到老伴的话,笑眯眯地说道:“还需要去特意调查吗从小长在这片山区,哪里有什么好东西还有不清楚的我们家承包山林的时候,老大老二还不是听我的话,才一起承包这个山头的这个山头上好东西多的很,有什么出产我心里清楚着呢!”



    “光清楚有什么用还要采收回来,卖成钱才是自己的东西”老伴嘴里碎叨着老奚。



    她这些年上山的时间不多,对山林里面的情况没老奚熟悉,她负责采收老大家那片山林的收入也没老奚多。前几天进山的老大都嘻嘻哈哈的说,阿妈没阿爸值钱,当初分家吃亏了。



    听到这话,老奚暴跳如雷,为老伴打抱不平,骂了大儿子一顿。事后想想,也觉得让老伴一个人在山里爬上爬下的采收菌子怪可怜的。滇中地区的山林里虽然没有大型野兽,蛇类毒虫还是有的。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两个人一起行动好歹有个照应,搜寻山货的效率还更高。www这也是老奚打算将老大、老二家承包的山林合在一起管理的原因。山上的人手少,有老伴给他煮饭做菜,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采收不等人的菌子,收获会更大。老伴有时间,和他一起活动还能有个伴,说说话也不觉得孤单寂寞。



    毕竟,不论老大老二,都是自己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老两口在山上多有点收获,两家都能多有些收入。



    第二天一大早,大孙子奚家昌进山给他们老两口送生活物资,顺便挑采收到的菌子回村寨。老奚让大孙子给老大老二带话,让他们抽时间进山开家庭会议。



    奚友光和奚有明两兄弟趁天黑,家里的事情不多,一起来的山里的时候,老奚夫妇正有说有笑地喝酒吃晚饭。看到两个儿子进山,老奚不苟言笑地点点头,指指酒瓶,示意两个儿子自己拿碗筷过陪他喝酒。



    老大奚友光先给阿爹喝了一半的杯子里加满酒,再给自家兄弟两个满上,笑呵呵地问道:“阿爹,你找我们进山有什么事要说”



    “先喝酒。”老奚对自己的儿子没什么好客气的,端起酒杯,自个美美地喝上一大口自酿的包谷酒。www



    两兄弟没说什么,坐下陪阿爹喝酒,阿妈看到两个儿子来了,又去给他们父子三个整治个下酒干菜。



    几口包谷酒下肚,老奚沉吟一下,慢悠悠地说道:“这些年栽种烤烟,你们在家里忙着农活也累,平时都没时间进山里看看。你们不知道,这个季节山里头的好东西多啊。”



    “阿爹,我们怎么就不知道山林里好东西多以前,进山找那好东西费时间,拿出去卖也费时间,这个季节农活又多,那里有兴趣进山来找”奚友光笑呵呵地回应着老奚。



    “呵呵,忙活那些农活不就是为了几个钱吗你今年栽种的烤烟也有十几亩,小芳又要上学,家里只有三个人干活,够你们忙活的。”老奚笑呵呵的和大儿子说着家事。



    “呵呵,小芳那丫头争气,能读到高中,如果今年能考上个大学是她的福气。小昌20了,也说好亲事,差不多就给他成亲。家里正是要用钱的时候,我们不多栽几亩烤烟不行。”奚友光没和阿爹一起过日子,但对自己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菌子分布图
    奚友明和奚友光兄弟两个能够和睦相处,不因为几文钱吵吵闹闹,而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感人场面。闪舞www老奚和老伴相互看看,舒心的笑了。这两兄弟还是和小时候一个样,没有因为分家而分心,一切都没变。



    亲兄弟也不一定非得要明算账,有些帐糊涂一点更好。老奚笑容满面地闷上一杯酒,拎过水烟筒抽几口烟,乐呵呵地说道:“刚开始我还发脾气,现在看来,村寨里划片承包山林的法子好啊。我们家承包的这座山头,我这两个月基本上踏遍了。山头上能出产什么山货,那个时间会出产些什么,我已经心里有数。可惜啊,这个山头太大啰,我和你们阿妈再跑的勤快,也采收不了山林里出产的山货。特别是这段时间雨水开始增多,太阳和雨水交互蒸腾,山林的第二波菌子马上就要冒头啰。这么大的山头,一天能出产多少菌子谁也说不清楚,也采收不干净。老话说的好,这山里的菌子,千人来有一千朵,万人来有一万朵,叫花子来了也能採三朵。不过,我们知道主要出菌子的窝子,总能多采收些会去的。”



    奚友光在村寨里出售菌子尝到甜头,让他看到另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门路,要不是前段时间正处于农田中耕管理的关键期,他都打算进山采收菌子卖钱了。闪舞www



    听到老奚的话不由的眼睛一亮,开口说道:“这个山头出产的菌子都是我们家采收,菌子也是分批冒头。阿爹,你发现菌子大批冒头那些天,可以通知我们,我们都来采收菌子不就行了”



    “呵呵,我和你们阿妈就是这个意思。平日里,我们在山上采收就行,菌子大批冒头的时候,我们通知你们,你们进山来帮我们一起采收。我们带着你们去采收上几次,那些容易出菌子的窝子你们也就熟悉了。以后,你们再进山采收菌子就可以很方便找到窝子,节省寻找的时间。”老奚美滋滋地说着他的计划。



    上到初中毕业的奚友明接口说道:“阿爸,像你这么说,我们家这座山岂不是有一张菌子分布图了整座山都是我们家承包的,有了菌子分布图,今后我们来山里采收菌子,就可以像在自己家栽种的一样按图索骥,不用再漫无目的的满山跑啰。”



    “呵呵,不止这个好处。那些已经被我们发现窝子,还没长成的菌子,我们还可以养着,等成熟的时候再去采收。闪舞www菌子从冒头到成熟,一般需要三四天时间,不采收就生虫臭在山里了。经常出产菌子的地方,我们就要注意保护,别破坏哪里的植被和土质。保护好了,一年我们总共可以采收几波菌子这个情况也要记住了,来年再采收心里就有底了。”奚友光乐呵呵地说着自己的打算,都是山里长大的孩子,对山里头的事清楚着呢。



    老奚笑咪咪地说道:“这不就成了发现的菌子窝子记住后,我们还可以不断寻找新的菌子窝子,不断补充完善我们这座山的菌子分布图。用不了几年,这座山头我们就可以做到了如指掌,把最多最好的菌子和山货采收回来,变成钱啰。,呵呵,今早小昌回去后,我们在山上又采收了六七十公斤菌子,挖到三窝摆雨冒(鸡枞的一种)就差不多有二十多公斤,等会儿你们挑回去,明天一早卖了。”



    “阿爹,我和大哥家承包的山林合并就从今天开始好了。山林里也不安全,你和阿妈在山里一起行动,有事也可以相互照应,我们在家里也放心。”奚友明也不等他大哥表态,自己就先表



第一百七十二章 搅动浑水
    祁景焘躲在滇中那一亩三分地经营自己的小窝,改变自己家庭和身边的父老乡亲时。闪舞www外面的世界却没受到什么影响,依旧按照自己的运行规律发展变化,滚滚前进。



    金融大鳄索罗斯正在亚太市场搅动风云,以索罗斯为首的量子基金沽空泰铢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金融事件。



    山高皇帝远的祁景焘忙着自己的工作,远在京城上大学的祁琳,正以一位旁观者和学习者的视角观察着,了解着金融世界的风云变幻。



    那么多影响世界的大事,不是小人物可以关心、操心的,索罗斯能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实施金融战争,也不是他个人真有那么大的能耐,有钱了,就可以为所欲为。所谓的大人物也是相对而言,索罗斯身后是有巨大的政治靠山的,这才是他有恃无恐的根本所在,其他小国家的有钱人去试试浑水搅起,首先被呛死的就是他自己。



    祁景焘现在也是大人物,当然是相对更小的小人物而言,还有那些在他影响下有利益相关的大人物们。



    牛伟强这位滇中电脑设备销售界的大人物,就受到祁景焘的影响,小日子过得很不开心,整天患得患失的。因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祁景焘也在搅动风雨。



    信息中心主任刘铮,还是认真听取并阅读了祁景焘后来提交的调查报告,对于祁景焘这位硬件组长正式提出的,计算机类设备零部件、耗材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极为重视。他自己也到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查了解,从他的视角,能够了解发现的情况更多、更全面、更深刻。



    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情况,不止是计算机类设备存在,其他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管理中也普遍存在。许多事,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不是他一个部门领导可以触动和处理的。



    不过,计算机类设备这块业务是新业务,全面开展也没多少年,还远远谈不上错综复杂。无规矩不成方圆,以前是管理层没关注计算机这类新出现的设备的具体情况,归入到普通办公设备当中放任自流。


1...3738394041...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