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第十八章 第一笔交易
    不错,有牛市的趋势。dows95开机画面的出现,祁景焘启动程序包,开始完成软件系统的报表格式校验。



    “叮铃铃……”



    电话铃声响起,祁景焘眼睛看着屏幕上的软件演示过程,抄起电话,“信息中心,祁景焘。请问哪位”



    “老同学,总算是找到你本人了。”



    听着电话那边清脆悦耳的女子声音,祁景焘心里一动,不会是那天到宿舍来找他的哪位吧不过,这个声音不太熟悉,祁景焘试探着问:“你是……”



    “苏敏,印刷厂财务科的苏敏。不记得了”



    “哦,老同学啊,记得记得,新年那晚在刘波他们宿舍打通宵麻将还是你给送宵夜的。怎么,学习回来啦”



    “你怎么知道我外出学习去了”



    “呵呵,听刘波他们说的。前个星期我们还在一起烧烤,还说起过你。”



    “嘿嘿嘿,他们很关心老同学的动向呢。”



    “老同学,你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招工进去的车间工人,你是大学毕业直接去的财务科,怎么说你也是个白领吧!”



    “嘿嘿嘿,哪有你说的那么悬殊,一班那个王金早就是车间主任了,我们见到他都得称呼领导了。



第十九章 迟到的午餐
    午休时间有限,三人打车来到离厂区不远的青云饭店,请两位女士入座后,祁景焘点了几个菜和饮料来到卡座。看着坐在对面窃窃私语的苏敏和徐曼丽,祁景焘坐下,点上一支烟,笑容满面地问道:“老同学,你这次外出学习时间够长的,差不多三个来月时间,脱产学习”



    苏敏抬头看着祁景焘,笑笑说道:“也算是去进修吧,主要是学习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课程,对我来说也是新知识。”



    “哦,你们厂已经准备上财务软件了打算采用那套软件,用友还是金蝶”祁景焘好奇了,今年准备上财务软件的企业不在少数啊,信息化的风吹得够烈的。



    苏敏微微蹙眉,轻声说道:“你说的这两个软件上课时听老师说过,不过,都不是我们要用的,听我们老总说是一家叫鸿恩科技的软件公司开发的财务软件,你知道这家公司吗”



    “怎么不知道,他们公司是不是设在少年宫旁边”祁景焘弹了下烟灰,淡淡的一笑,“洪范的摊子铺的很开嘛!”



    祁景焘的奇怪表情引起了听他们谈话的徐曼丽的好奇,“你认识他们的老板他们这个财务软件怎么样”



    祁景焘对这家公司的老板有所了解,目前就是家皮包公司,不过他们老板的背景不简单。祁景焘笑笑,漫不经心的说道:“财务软件,他们有吗哦,他们是打算帮你们引进一套还是自行开发”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哎,不说这个事了,老同学,你学过会计电算化”苏敏显然不关心什么软件公司,岔开话题。



    菜很快就上齐,祁景焘笑笑,“我们边吃边聊,徐同学不是饿了吗快吃,别饿坏了。”



    “对啊,到底什么是会计电算化,阿敏学过,给我说说。”徐曼丽巧笑嫣然地吃着菜,给苏敏递着话题。



    “我可不敢班门弄斧,还是听专家说说吧。”苏敏优雅的吃着菜,把话题轻巧的移交到祁景焘身上。



    “老同学说笑了,我可不是财务专家,对会计电算化只了解个概念。”



    “老同学,说说看。”苏敏不吃菜了,注视着面前俊朗的男子。



    “呵呵,老同学你是现学现卖啊,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当账房先生不就是现在财务软件的功能吗”



    “就这些”



    “其实,这些只应该是财务软件的基本功能,真正的财务软件应该能够帮助财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的分析、辅助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预测和决策……”说到专业领域,阅读过相关资料的祁景焘稍显卖弄地侃侃而谈。闪舞www



    “那么,财务人员就不仅仅是账房先生了”苏敏喃喃自语。



    祁景焘轻笑着说,“如果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家企业仍旧把财务人员当账房先生使用的话,那么这家企业的发展前景堪忧了。”



    “老同学……”



    “哎呀,你们俩个酸不酸,老同学,老同学的,叫个名字多清爽。”徐曼丽顶了下苏敏,看着祁景焘不满地抗议。



    “酸,酸掉牙了。嘶嘶……苏敏,徐曼丽这个建议不错。”祁景焘也觉得好笑。



    “既然都酸掉牙了,大家也别直呼其名了。你是男生,哪年哪月哪日出生说说不介意吧”徐曼丽娇憨的看着祁景焘。



    “嘿嘿嘿……你们女生需要保密,男生没秘密,我71年12月18日生人。还算是在猪尾巴上。”祁景焘笑笑给出答案。



    “你比我大,我属牛牛的,还是牛头。就叫你焘哥吧,你叫我曼丽就行。阿敏也可以叫你声焘哥的,是不是阿敏!”徐曼丽笑嘻嘻地搂着苏敏的



第二十章 回家(上)
    今天就是星期五了,心情愉快的祁景焘早早完成一天的任务,收拾好需要带回家的东西,下午5:00,一到下班时间就离开办公室骑摩托车赶到位于城西北方的市一中。闪舞www



    他妹妹祁琳在这里上高三,三周前就约好的今天一块回家,参加明天的清明扫墓活动。



    清明节是扫墓祭祀己逝亲人的日子,今年的清明节不在星期六星期天,有家人因工作、学习等不能在清明节这天去扫墓的家庭,一般都集中在周末休息日再去。地方风俗,清明节前后三天都是上山扫墓的合法日子,没任何忌讳。



    这个周末有节日,交通方便的学生大多选择回家参加家里的扫墓活动,一路上行人车辆很多。



    市一中所在的文昌路上分布着几所学校,祁景焘来到文昌路时,正是几所学校放学后不久的拥挤的时段。路上挤满了放学赶路回家的学生,前来接学生回家那些家长的自行车、摩托车、少量的私家汽车来往穿行,人来人往地拥堵在路上。



    祁景焘骑着摩托车随车流慢行,还没到市一中大门口,远远的就看见身材高佻,扎个活泼的马尾,穿淡黄色运动套装的祁琳背个小背包,和几个同学站在大门右侧的人群中张望,看见祁景焘骑车过来就冲他挥手:“哥,我在这里,在这里!”



    祁景焘看到妹妹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总喜欢在一个固定的老地方等候自己,不由的加了一把油门,向祁琳站的地点驶去。www



    “琳琳,上车!到南门市场买点东西再回家!”祁景焘说着把车停下,摘下车把上的备用头盔递给祁琳。



    祁琳和几个也在等家长来接的女同学告别后,熟练地戴上头盔,跨坐在摩托车后座上,“哥,这时候还去买东西,发工资了啦!”



    祁景焘启动摩托车行驶出文昌路段,听到后面的妹妹还在好奇的追问,不由的微微心痛,“你哥只有工资可拿吗是发奖金,大大的一笔,想吃什么随你,这次管够。”



    祁琳比祁景焘小七岁,也许是因为兄弟姐妹之间年龄相差大更亲近的原因,祁琳从小就很粘祁景焘,祁景焘也非常疼爱这个聪明懂事的妹妹。特别是工作之后,妹妹的衣食住行基本上就是祁景焘主动承担,为此,还和父亲争执了几次。最后,还是祁景焘以他每个月都有工资领现钱为由,父亲才不得不让步的。



    祁琳听到哥哥的话,更加好奇,坐后座上大声询问:“又发奖金啦多大一笔,有没有五百”



    “怎么可能只有五百,少了。”



    “八百”



    “还少,再猜。”



    “猜不到啦,哥,你自己说。”



    “五千,想不到吧,哈哈哈……”



    “了不起啊,哥,你做出什么贡献了公司里发这么大的一笔奖金”



    “小孩子别管那么多。琳琳,说说这三个星期你们复习的事,有什么想问老哥的”祁景焘不想在这个瞎编的理由上继续说下去,赶紧将话题转移到妹妹的学习方面。



    “人家哪里还是小孩子了,快十八啦。哥,你说,魏源到底算不算是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驱”



    “这就要看你要面对哪种情况了,如果是应对高考,教科书上说他是近代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就是正确答案。如果,你以后上了大学,从事历史研究,你就会发现,魏源的《海国图志》里面的内容错误百出。魏源是一个从来没出过国门的人,仅凭一知半解揣摩世界,提出个”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其实了不起,最先推崇这个观点的还是明治维新时期的rb。只能说他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世界有所了解的人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满清王朝在一种充满巧合的特殊历史时期建立,本来就是一种黑色幽默式的冷笑话,是野蛮对文明的摧毁,是中国文明发展史的倒退,可那就是历史……"



    &



第二十一章 回家(中)
    祁景焘冼把脸,手拿一瓶五粮液来到厨房,祁琳正嘻嘻哈哈地帮妈妈上菜。家里还是老规矩,周末祁景焘祁琳兄妹回家时加大菜。今天有一个花生炖排骨,其他都是地里有的时令蔬菜,当然也少不了自家淹制的咸菜。菜色虽然简单,不过在老妈的巧手之下弄的色香味俱全,让人看着就忍不住食欲大动。



    “妈,我回来了。”



    “坐下吃饭,就快好了。”老妈陈惠芬笑咪咪地回头吩咐着归家的儿子。



    祁正明切好烤鸭端到桌边坐下,看到桌上的摆放的五粮液,一丝缅怀的目光闪过,拿起酒瓶端详着问道:“哪来的五粮液”



    “哥今天买的,买了两瓶。”祁琳端来烤鸭配料摆桌子上,就坐在父亲旁边告嘴。



    “要你多嘴,给,吃鸭大腿。”祁景焘瞪了妹妹一眼,顺手夹只烤鸭腿放她碗了。



    “不要。鸭翅膀根才好吃。”祁琳把烤鸭大腿夹起放在父亲碗里,自己伸手拿了个烤鸭翅蘸上甜酱咬了一口。



    “琳琳,给你爹和你哥拿酒杯去。”奶奶笑着指使着孙女,也来桌边坐下,看着孙子笑眯眯的问道:“小焘,这个酒多少钱一瓶贵不贵”



    “奶奶,也不太贵,十几块一瓶。这种酒特香,您也尝尝味琳琳,多拿个杯子过来。闪舞www”



    “尝个味就行,以后别买了。”祁正明看着奶孙俩,这小子连个谎话都说不好,“对了,你不是说要去县份上吗大龙口的苞谷酒不错,打桶回来就行!”



    “是不错,上次去龙泉喝过,大龙口的高粱酒更醇。我下个月开始下去做培训,到时候,请当地烟草公司的同事去酒厂仓库买他们真正的库存十年陈酒。”



    祁景焘的父亲平时就爱喝口酒,基本上是喝村子里小酒房酿造的粮食酒。经济适恵,味,不怎样,但保证是纯粮食酿制的,不会掺假。每年卖完烤烟有现钱,祁正明都会去酒房买50公斤装的大罐酒,比零散的便宜,买回家就分开用自家的瓦罐储存起来慢慢喝。几个酒罐轮流使用,存的久了,酒就更好喝一些。



    一家五口再次团聚,其乐融融地吃完晚饭。当中不乏祁琳得意地告诉奶奶,她哥得了五千元大奖金,在农贸市场大手大脚乱花钱。少不了,祁景焘又被臭批评一顿,有点钱就不知道省着用。



    饭后,天也快黑了。奶奶和母亲在屋里忙着准备明天扫墓要用的祭品,主要是一些纸钱、坟标、香等祭祀用品。祁琳自觉地上楼看书做作业,高三学生总有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祁正明习惯地端着水烟筒在院子里坐着吸水烟。www



    祁景焘继续收拾他带回家的物品,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那些买回家的干制肉菜和鸡蛋都集中到厨房里,奶奶在家做饭时应该能看到吧农忙时节,有这些肉食品在家里也不用天天青白苦菜加咸菜的对付着过了。



    那些营养品就放到正屋里,这些都是老祁放在公共空间里的物件,祁景焘没客气,借助大挎包的容积拿出来的,藕粉、麦片、奶糖、加钙奶粉、特仑苏牛奶,上面的包装等等标志都被老祁处理过,老祁有心了。



    许多东西,只有失去才知道珍惜,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对老祁而言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老祁的“历史“上,他和大多数前后参加工作的人一样,没能抵制住一套福利新房的诱惑,为了赶上福利房分配将在今年年与三姑介绍认识的中学老师陈雪菲结婚。



    结婚、外出租房、买房、房屋装修、孩子出生……一系列同龄人,特别是农村出身的同龄大学生面临的一系列人生大事在一年多时间接踵而来,短期的集中高消费令没多少收入来源的祁家的经济陷入了财政赤字状态。



    他



第二十二章 回家(下)
    “奶奶,您说的是哪个姑娘我怎么不知道。www”祁景焘坐在奶奶身边,他知道奶奶挂记着他的婚事,村子里他这个年龄的差不多都结婚生子了,回来一次念叨一次。



    “就是上个月我去中医院瞧病,陪你过来那个女孩子。后来你赶着回去上班,还是她陪我跑上跑下看病呢。”母亲一脸责怪的看着祁景焘。



    “嘿嘿嘿,妈,你说的那个不是我女朋友,是我在中医院工作的一个高中同学。那天她正好休息,我赶着上班,请她帮忙的。”祁景焘笑着解释。



    “不是你对象我看那姑娘挺好的,人长的好看,耐心还好。”母亲纳闷了。



    “真不是,她有对象的,也是我同学,在区法院工作,今年他们就要结婚了。”祁景焘赶忙解释。



    工作后,他们这些在一个城市工作的同学经常见面,相互之间帮忙很正常,这也算是他们这些从学校出来工作的农村人最巩固的一块社会资源吧毕竟一齐同过窗,天然的铁关系之一。



    “小焘,你也不小了,你个人的事还是抓紧点。你不瞧瞧村子里你那些伴,只剩下你一个没对象了。”奶奶还是惦记着这事,都快成心病了。



    “奶奶,村子里和城里不同。闪舞www我也才25岁,城里30岁前结婚都不算晚。您老放心,您孙子又不差,还怕找不到对象对了,我带回来那些东西别留着,摆不住的,过段时间农忙就吃完,免得摆坏了浪费。”祁景焘岔开话题。



    “知道了,不用你啰嗦。小焘,你带回来那些东西多给琳琳带些回学校,我们在家用不着。”奶奶不满的看着孙子,说到正事他就打岔。



    “琳琳的我会另外给她送去学校,家里活计重,营养不能缺。”



    祁景焘陪奶奶、妈妈聊了一会儿,就去院子里去了,父亲还在那里自得其乐地吸水烟。



    “爸,试试江川烟丝,前个月下去复烤厂办事,顺便买了几包。”祁景焘手上拿着一包软绵纸包装的烟丝,撕开抽出一小撮烟丝,揉一揉按在父亲正好空出来的水烟嘴上,用火柴帮老爸点着。


1...34567...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