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确认山上已经没石块继续下落,那些规避的老司机已经嘻嘻哈哈地回到各自车上,井然有序地开始移动车辆,让开上山坡和下行的路面车道,准备尽快离开这个危险地段。
“呵呵,跑这段路的货车司机和客车司机都是老司机,看他们刚才避让、停靠、躲避的动作娴熟的很,显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苏敏回避刚才的事情,故作轻松地说起外面那些老司机刚才遇到危险的处置情况,一副非常佩服的模样。
“那些老司机不愧是彩云老司机,真正做到临危不惧的地步了,他们遇到山石滚落的情况处置得当。即使真有较大的山石滑落也最多砸到车,人不会有事。行车在外,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只要保住人,什么都保住了。我们还是经验不足,刚才应该下车躲避的,我们都呆在车上太危险了。”祁景焘心有余悸地说道。
如果他没有戒指空间,无法隔空摄取那块已经滑落的巨石,以他们今天所处的位置并不好,估计他们今天凶多吉少。
祁景焘刚刚估算过,那块被他及时收纳到戒指空间里面的巨石。体积差不多达到30立方米。如此庞大的巨石。从70余米的高度掉落,如果真砸下来,上面路段会发生什么事他不知道。他可以肯定,那块巨大的石块绝对会冲出上面的路面砸下来,会不会砸塌这个路段上方凸出的岩石壁垒,伤到在这个路段躲避的人和车只有天知道。
 
第三百一十四章心照不宣
山脚下已经属于曲江坝子范围,抵达这里,已经进入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即使一月份也能明显感觉到气温比较高,已经可以用热来形容了。
祁景焘洗把脸觉得不过瘾,干脆学着那些大车司机,豪爽地脱下衬衫,露出一身漂亮的肌肉,拧把湿毛巾擦洗。简单擦洗身上的汗水后,一屁股坐在路边的石凳上,舒舒服服地抽上一支烟给自己压压惊。这一抽就停不了,接连几支烟抽完,劫后余生的忐忑心情总算是平复下来。
苏敏已经开启后备箱给他找来备用干净衬衫,站在他身后注视着他。见他脸上的声色变的轻松自然了,才上前说道:“阿焘,把衣服穿上,光着膀子像什么话。还有几个小姑娘在,注意点形象。”
祁景焘笑笑,扔掉烟头,接过衬衫穿上:“天气热啊,都是自己人,没事!我们出发。”
旅行团重新启程出发,对于马脖子路段发生的事情,苏敏、徐曼丽和祁琳都没再提起,没再谈论。祁景焘自己也没解释可什么,大家心照不宣好了,出门在外,平安无事就是最大的幸运。
苏瑞沉默了,上车后默不作声地靠在座位上,眼光在姐夫、老姐和徐曼丽三人身上扫来扫去,脑袋里不知在想着什么。
徐曼丽早注意到苏瑞审视的目光,坦然地笑笑。她以前一直觉得焘哥神奇,却不知道神奇在何方现在似乎有答案了。这是徐曼丽今天最大的收获,她现在心情愉悦,也更坚定了心里那份莫名的期盼,她才不在乎身边这位小姑娘的眼光。
坝子里的公里平坦宽阔多了,路边的村庄密集,行人也络绎不绝,展现出与滇中地区不同的乡村风貌。
曲江是通海坝子之外,彩云省另一大蔬菜种植基地。每年春节前后,正是这个有天然温室大棚之称的坝子反季节蔬菜成熟上市的旺季,田间地头一派大丰收的繁忙景象令人神往。
祁琳的心思早已经被车窗外那副蔬菜丰收的景象吸引,正以应接不暇地谋杀着胶卷,不停拍摄曲江的田园风光。为了拍摄到心仪的镜头,嘴里还不停地指挥着老哥的行车速度,方便她的拍摄大业。
在化身摄影大师的祁景指挥下,一路上走走停停,对于曲江这片天然大温室的人文景观有个表面的认识。祁琳也收集了足够的影像资料,似乎非常满意,这些是她准备带到京城去炫耀的图文资料啊!
“琳琳,休息会儿,才出来一百三十多公里,你就拍摄那么多照片,累不累”徐曼丽笑兮兮地说着,伸手接过祁琳更换下来的胶卷,熟练地装在一个专门的背包里,同时开启一盒柯达新胶卷递给祁琳。她们两个合作时间不长,却配合的珠联璧合,成为最佳搭档了。
“嗯,眼睛有些受不了啦,休息会儿。哥,今晚准备住哪里”祁琳麻利地安装好胶卷,抬头笑嘻嘻地问开车的老哥。
“呵呵,今天出来的早,路上耽误的时间也不多,时间完全来得及。我们今天就在建水城住宿。带你们去参观朱家花园和建设文庙,好好体验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宅门。”祁景焘随口说着今天的目的地和活动安排
祁景焘功课做的非常全面,他从心底就没打算去什么国外、省外,事先查找到的省内资料不少,过那些路况资料和重点风景名胜资料记得非常清楚。
当然了,他知道的也只是书里的东西,就如他今天准备去参观的朱家花园和文庙,里面是否如同资料介绍里说的是什么活的大观园还需要实地看看才知道是什么样子。
“中午在路上吃建水特有的象牙菜,到城里主要参观朱家花园。阿焘,听说朱家花园大的很,走马观花没意思,时间安排的宽裕些。晚上,你带我们去吃建水烧烤和著名的石屏烧豆腐。”
苏敏说着,转身笑嘻嘻冲一直保持沉默的苏瑞说道:“瑞瑞,你不是最爱吃烧豆腐吗今天到原产地了,你要是不怕长胖就放开肚子吃,吃个够。”
“明明是石屏豆腐最好,怎么建水反而变成原产地了”苏瑞肚子里的馋虫在作怪,忍不住开口说话了。
&n
第三百一十五章烧烤之城
他们来建水城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朱家花园正大门就在翰林街,想要进入朱家花园,就必须沿着街道一路走。老街、古井、烧烤摊、小吃店点缀其中。略带金黄色的建水豆腐,还有各色串串烧烤在或温和,或暴烈的炭火上烤得滋滋作响,香气弥漫。这声音就是建水的音符,这香味就是建水的气息。
肚子正饿,闻到烧烤的味道,祁景焘看到四位美女的心思已经跑到那些小吃摊的烧烤架上去了。他们都没来过这里,也没必要精挑细选了,随便找家有当地人吃的路边摊坐下就是了。
街边墙角,有几个一看就是当地老倌在悠然自得烧烤的的烧烤摊,就这家了,祁景焘招呼几位坐下。
“老板,包浆豆腐五串,烧豆腐二十,烤熟的先给我们上。你摊上那些个烤串每样都给我们来五串。”祁景焘很有烧烤经验地冲烧烤摊老板喊话。
“小气,每人一串咋个够吃!”苏瑞不满姐夫点的烧烤分量,把手里拿着的果汁饮料重重拍在小桌子上。
“笨,我们从来没来这儿的烧烤摊点吃过烧烤,咋个知道那家味道最好你不看看,这一整条街道都是小吃摊子和烧烤摊点,等会儿,我们一路吃过去,撑死你。”
苏敏嘴里数落着妹妹,手已经从烧烤老板快速端上的盘子里拿起一串黄黄嫩嫩的包浆豆腐,仔细地撒上烧烤辣椒,张口咬下一小块吃上了。
徐曼丽和祁琳也不甘落后,放下自带的饮料,各自拿起一串嘻嘻呵呵的撒上辣椒品尝。苏瑞也不再客气,姐夫点的烧烤数量不多,这个时候吃东西要紧。先端上桌来的包浆豆腐刚刚吃完,早已文火慢烤在烧烤架上的烧臭豆腐,也被老板分拣出二十个在炭火上翻滚几下加热,给新到的客人端上桌了。
祁景焘早已吃完他的包浆豆腐,见烧豆腐上桌了,不禁食指大动。不顾刚上桌的烧豆腐烫手,抓起一枚外焦里嫩的豆腐块,非常老道地放的手心,一拍,豆腐块炸开了。掰开看了眼炸开的豆腐块里面呈现出密密麻麻蜂窝状的窝眼,一股好闻的清香飘到鼻子里。
“这个豆腐的烤工火候掌握的刚刚好,快尝尝。”祁景焘把掰开的烧豆腐递给坐在身边的苏敏。
“哥,你皮糙肉厚的不怕烫手,给我们掰豆腐。”坐对面的祁琳不满老哥的偏心眼,开始争取原来应该是属于自己的福利。
“是啊,怎么能只顾自己的老婆,我们怕烫手。”苏瑞拿自家老姐乱起哄。
徐曼丽不说话,偏头看着祁景焘,看他怎么办。
祁景焘笑笑,抓起烫手的烧烤豆腐继续拍,继续掰开,轮流给几位怕烫手的食客服务,伺候几位怕烫手的美女吃烧豆腐。等他把最后一枚烧烤豆腐拍开,在祁琳期待的目光中蘸上烧烤辣椒,扔自己嘴里解馋的时候,其他需要现烤的烧烤陆续上到桌子上,继续供她们逐份品尝。这些烧烤用不着他伺候了,各人已经纷纷动手,自力更生,蘸着自己喜欢的调味料吃起来了。
在彩云,从没有一座城市像建水一样,把烧烤文化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在烟熏火燎之中把滇菜食材映衬得无比大气。在建水烧烤中,可以用来烤的食材琳琅满目——牛羊肉、禽类、鱼类、海鲜、瓜果蔬菜、虫子、菌子等等。外地人曾这么评价彩云菜:“能飞的都是菜、会动的都是肉。”如果把这句话用在建水烧烤中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一个能令一切动物谈之色变地烧烤之城,没什么不可以烧烤的。
在这个随随便便选定的依靠着墙角的、小小的烧烤摊,即使祁景焘每种烤串只点五串,每个人只点了一串的分量,他们几个也花费了三十来分钟才把他们点的烧烤吃完。小摊子上林林总总有二十七八个品种的烤串,全部品尝一遍,已经快吃饱了。
苏瑞意犹未尽地喝几口饮料,中和一下嘴里浓浓的烧烤味道,抬起脑袋看着满大街的烧烤摊子说
第三百一十六章真吃撑了
“哎呀,刚才只顾着吃了,外面那些烧烤小吃更有特色,更有人文特征,更有吸引力。如果拍摄下来,拿回学校能把她们馋死!”祁琳非常后悔错过街道上的风景。
“白天不算热闹,晚上才是一天中最火的时候。等会儿我们还要去烧烤,你少吃点,好好拍照片好了。来,给我们来个合影。”徐曼丽笑嘻嘻的说着,一把拉过身边的祁景焘做个小鸟依人的姿势。祁琳眼捷手快地拍下这张二人身处大家闺秀闺房的亲密照,也不管旁边咬牙切齿的苏瑞和满脸淡然的嫂子有什么看法。
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游荡,一个院落一个院落的观赏品读。天黑时分,他们才堪堪走完那些雕梁画栋古香古色的明清风格庭院,回到街道上继续烧烤他们未尽的烧烤之旅。
随着夜色的涌动,建水烧烤即将迎来属于它一天之中的最热闹时刻。在徐徐而来的清风之中,夹杂着烧烤的气味与酒香飘散在城市街道,总是令人那么的陶醉。
在“火塘文化”凝聚出那种“家”的温暖的同时,也散发着这座古城独特的浪漫和情怀,建水的夜晚就是在烧烤!
夜幕下,整个城市仿佛平添了数倍人口,大街小巷更是灯火明亮。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祁景焘陪着四个美女吃货,从东门品尝着各家的味道一路吃到西门。溜达一圈,四位女吃货还无法确定哪一家的味道最好,在哪一家好好吃一顿正正经经的烧烤。大有那种美食满街兮,吾将继续而求索的趋势,打算继续寻觅下去。
“老婆,你还没吃饱我都快撑不下这串水母鸡了。”祁景焘接过苏敏顺手递给他的那串虫子,轻声在苏敏耳朵边提醒。
“早就饱了,可还是想再看看,有什么更好吃的。”苏敏说着,意犹未尽地摸摸腹部:“哎,真是眼大肚小啊!还没吃几串怎么就要饱了呢!”
“你看看街上有多少外地游客,那些去燕子洞,去文庙,去元阳游玩的旅行团回建水住宿的很多,还有往来的车辆司机也喜欢在这里留宿。我们的住处还没落实呢,该去找住处了。”祁景焘不得不继续给苏敏提醒。
苏敏笑兮兮地说道:“没事,我已经给江瑶打过电话,她早已经帮我们预定在临安大酒店了。时间还早,你也不看看,那三个丫头还没吃够,耐心陪着吧!”
“烧烤吃多了上火,少吃点。”祁景焘继续给意犹未尽的老婆上眼药。
他今天吃的最多的就是各种虫子。那些摊点上形形色色的虫子烤串外地人不一定敢吃,却吓不住真正的彩云人。
可是,虫子终归是虫子,四个女子高高兴兴点了虫子类别的烤串,往往只品尝一两只,剩余的基本上归拢到祁景焘手里。这些小时候田间地头经常捕捉烧烤的人间美味,又经过建水人的精心烤制,祁景焘不舍得浪费,蘸上各种蘸料美滋滋地享受。他自己也清楚,其实烧烤虫子吃多了更上火。
手里那串烤的金黄金黄的水母鸡还没吃完,徐曼丽又顺手递给他一串烤虾巴虫,看到祁琳品尝烤蚂蚱的模样,很快他又要继续吃蚂蚱了。苏瑞手里那串怪模怪样的虫子是什么东西祁景焘好像没见过,不过也快到他手里了。
一直逛到晚上九点多,吃撑的四位小女子才依依不舍地来到酒店休息。苏敏那位在建水工作的同学知道苏敏的经济状况,既然是富婆一枚,那就没必要考虑什么性价比啦。苏敏那位叫江瑶的同学非常豪气地帮她们预定当地最豪华星级酒店的高级套房。每个大套房刚好有三个房间,一间主卧,两间随员标准间,刚好满足祁景焘要求团队成员不离开他视线范围的团规。
“哎呦喂,撑着啦!一个小县城,好吃的东西怎么哪么多呢!”苏瑞毫无形象地躺在套房客厅的沙发椅直哼哼,嘴里抱怨着人家建水的小吃太多太馋人。
“谁吃烧烤像你一样,全点肉串吃,要荤素搭配。”苏敏也躺在沙发上,把为了逛街特意换上的高跟鞋踢到旁边,好让自己的脚舒缓舒缓。
“荤素搭配也不是什么好注意,我现在也觉得撑的慌。”徐曼丽的高跟鞋早扔门口了,好歹注意形象,换了双拖鞋套在脚上。
“不能这样吃下去,会变胖的。”祁琳揉着肚子一脸担心的说着。
“我看过焘哥的行程表了,这一路下去,好吃的东西多了去了。每个坝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殊风味的吃食,不比建水的烧烤差。琳琳你担心什么,出来玩就要品尝当地的小吃。只看不吃,没有切身感受哦。”徐曼丽话里话外充满无限的诱惑。
“呵呵,除了西双版纳,其他地方没建水这么多烧烤,小吃也没这里品
第三百一十七章小惩大诫
这次出来游玩,只是以度蜜月为借口出来逛地方,涨知识。祁景焘领导的这个旅行团,既不赶时间,更没什么特定的、非去不可的特殊目的地。她们不需要制定严格的行程,有个大概的线路行程和返程时间就行。如此随意的旅游计划安排,把自驾游自由自在,想停就停,想走就走,自个高兴就行的好处体现的淋漓尽致。
春节前许多工作的人还没放假,专门出来旅游的人不算太多,路上也不算拥挤。一路走,一路看,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过元阳,走石屏,跨红河、穿思茅,行经景洪、勐海。
1月27日,也就是1998年这个没有大年三十的除夕这天,掌握在祁景焘手里的方向盘,把车子开到滇南国道线末端,西双版纳打洛镇,这个与缅甸掸邦东部毗邻的地方。
在这里,祁景焘不用考虑除夕夜没地方吃饭,这里过的是傣族年。当然了,人家傣族人民也同样享受国家规定的春节假日,等他们过自己节日的时候,自治州有自己的节假日,大家再放假泼水狂欢就是了。
这里的饮食风格已经和滇中大相径庭,偏甜偏酸的口味,让习惯香辣味的旅行团成员新鲜感一过,就觉得味道怪怪的。这顿在边境口岸的晚饭,大家都认为没中午路过布朗山寨那顿烧烤为主的中餐好吃。
“焘哥,今天是过不了边境口岸了,时间还早,我们有什么活动”
“带你们去看看什么是独树成林的奇观。上车,趁天亮过去看看,还来得及。那里有傣味烧烤,很有特色喔。”
“真的我还要吃竹筒饭,香草烤鱼。”
“正好没吃饱,我们继续烧烤。”
“走吧,快上车。一路上就知道吃吃吃,回去变成胖妞,别怪我们就行。”苏敏嘴上说着,摇摆着腰肢漫步来到车旁,祁景焘已经打开车门伺候了。
徐曼丽她们四人一身傣族小卜哨装扮,婀娜妙曼的身姿与她们白皙如玉的肌肤交相辉映,更显得人比花娇。不过,身着傣族服装,她们再也不能风风火火地走路了。摇摆啊,摇摆,这样才更显得妙曼多姿,傣家韵味十足。
傣族美丽的小卜哨,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面目清纯娇美,亭亭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如花似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