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时间进
第四十章 劳动节去劳动
1996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
四月末,滇中地区农村已经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闪舞www刚收割完小春作物的田间地头,紧张的春耕生产紧锣密鼓的展开。刚栽种完坝区田里的水稻,山地里的玉米播种、烤烟移载等农活接踵而来。
滇中地区在彩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滇中地区种植出来的烤烟品质质量冠甲全国。比滇中更早引进培植烤烟的地区很多,种植面积比滇中更大的地区也多。但是,烤烟内在品质质量最好的就是滇中地区,这是人力所无法填补的天然优势。全国最大的烟草集团也自然的诞生在滇中,滇中地区的地方经济主要依靠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这两烟经济。
两烟经济自然衍生出的烤烟研究,烤烟种植,烤烟收购,烟叶储存,烟叶运输,烤烟深加工,卷烟生产,相关附属配套加工产业包装材料、印刷、……等等一系列的产业链的出现,使得滇中地区经济地位仅次于省城春城辖区。
农作物因地理特性出名,当地人依靠农作物生存,这种特性在世界各地太多太多。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的生存之道。www
在烟草企业工作的祁景焘也知道,两烟经济是独特的,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制度就知道烟草行业的暴利。两烟经济获利最多的是国家,是工业企业,产业链最末端的烟农是最辛苦、最依靠天气、最基础也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获利最少的那部分人。他们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能剩下的就是微薄的血汗钱而已。
民以食为天,没有更好替代作物的情况下,当地农村也只能依靠烤烟种植来增加经济收入。
这个年代的滇中地区,烤烟种植收入是当地农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种植烤烟虽然比种植其它农作物收入高,但也是最耗费人力工时的农作物之一,农业生产时间周期长达七八个月。
烟农种植烤烟,每年春节过后就要开始培育烟苗,五月份开始移栽大田,七月中旬至十月进入烤烟的采收期,开始分批根据每片烟叶子的成熟程度采收烟叶,集中进行烟叶烘烤,初步分级,到当地烟草公司指定的烤烟收购点交售到当地烟草公司。
滇中地区的五月,正常年份都处于旱季,天气炎热晴朗的时候多。烤烟移栽只能在下午进行,移栽后浇足定根水,经过一夜的滋润,第二天一大早再浇一道水,就能够抵抗得住五月骄阳的烤晒。
移栽后还必须坚持每天早上或下午补浇一次水,维持烟苗的生命,直到六月份进入雨季,老天开始降雨接手浇水的工作,烤烟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这个时期的田间管理非常关键,施肥、追肥、病虫害防治一步不能错。烤烟的特性决定了不能生长的太过肥沃,否则烘烤时色泽无法转变,品级质量上不去,成为低等级烟叶,没收入。也不能生长的太瘦弱,没有产量。
七八月份,滇中地区进入多雷雨季节,老天爷一个不高兴,搞一出白龙过山,冰雹漫天而下,其他农作物也许还有些收成,烟叶子绝对损失惨重,甚至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种每年都回出现频繁的冰雹灾害,每次出现的区域大小和地点都不尽相同,烟农们每年栽种烤烟都是在赌运气,谁倒霉谁知道。后来,地方政府组织相关单位采用人工降雨防范冰雹灾害,保险公司跟进等措施才有所改变。
烤烟烘烤过程也不能有任何闪失,七八天的烤房烘烤过程一个环节控制不好,一炉烤烟轻则品级下降,重
第四十一章 备考的祁琳
“嘿,你也是个明白人啊。www那家高三学生不苦不累苦死拉倒!老哥给你买营养品补补又活的好好的。当年你老哥也是赤膊大战一百天,才过五关斩六将冲过独木桥,杀进大学校园嘀。”祁景焘开始威逼利诱,给妹妹打气。
“骗人,你最后又没参加高考就保送上大学去了,不足一百天。”祁琳调皮的抬头看着老哥。
祁景焘抬手在祁琳鼻子上刮了一下,恶恨恨地说道:“你哥没参加高考那叫优秀,鹤立鸡群懂不懂!我也是咬牙坚持到全省会考后,高考前十来天才确定保送的!”
“还鹤呢,来我们学校试试,全是鹤!”
“你哥这只鹤即使去你们学校也能站在最高的那一群当中,我们三中一样有考清华北大的,知不知道”
“不就是个清华北大吗我们一中那年没几个去清华北大的师兄师姐。老哥你等着,今年考个给你看看,气死你。哼!”祁琳说着冲祁景焘扬了扬拳头。
祁景焘抽出一份数学试题递给祁琳,笑咪咪地看着像只骄傲的小孔雀似得妹妹,“小琳琳,你哥会怕你我等着。这几套模拟试题是我同学寄过来的内部机密资料,在家好好做,做完我还要再给你过一遍,不要拿到学校去。www明天还有外语和政史,考不上清华北大让你哥没面子你就惨啰!”
祁琳接过数学试题,嘴上不服输的说道:“搞的神神秘秘的,还师大附中的内幕题,也没多难嘛,早上的语文我就做了132分,作文还被你批得死严,比我们老师的评分标准还高,哼!”
“还不算难都丢了18分了,还优势科目呢,笨!”
“你那年会考才112分,还没我高。”
“小琳琳,你哥那年语文总分多少120分,不是你们现在的150分,当年,你们一中也没考到你老哥我这个分数的人,才109分知不知道……”
听着楼上祁景焘兄妹俩吵闹声,坐在院子里吸水烟的祁正明心里乐滋滋的,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三妹和儿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女儿已经高三即将参加高考,看她的成绩考个一类重点名校没问题,比她哥哥还出息。这在他们这个大村子里都是极少数人家才达到的成就。
祁正明为自己的子女自豪的同时,没敢放松自己。要强的祁正明不想过早的依靠儿子分担自己的义务。他总对自己的儿子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义务,属于他的义务就得由他自己完成。闪舞www至于和义务对等的权利和回报,他从来没想过。
家里的田地其实并不多,坝子里的田栽水稻,山地种植两亩烤烟,其余的零散山地种玉米大豆,格外承包的三亩藕塘里再养殖一茬鲫鱼。不出什么天灾,一年能有两万多的收入,这也是他这几年能支撑住这个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两亩山地的考烟,全家人一起移栽也需要两天时间才能移栽完毕。好在儿子工作后又能回家帮忙,活计累人,更磨人。
和老哥玩闹一番,恢复精神的祁琳下楼洗把脸回去,准备做模拟试题。祁景焘看着祁琳开始计时,聚精会神的做模拟习题,就悄悄的下楼来到院子里。
他让祁琳做的这套模拟高考文科习题是老祁特意给他的三套模拟题中的一套,虽然老祁什么也没说,但祁景焘知道这套三题肯定有问题。老祁提供三套题而不是一套题肯定是花了心思的,他可不敢让祁琳将这三套题带到学校去做。
&
第四十二章 心有所想
“怎么想起来那片茅草山洼了当初搞农业学大寨,大队上组织全大队11个生产队开生荒。www其他地方搞完了,最后想把那片茅草山洼也开挖出来。搞了两个农闲季节,总共也就开出百来亩台山地。后来一个生产队分了些。
那片山洼里,除了山箐沟有些水外,台山上根本就没水,种包谷麦子都是靠天吃饭,最后就随便载了些桃梨果树。包产到户后一家还分不到一分地,地太少,路又太远,更没人愿意去管了。这几年出去找活计的人多,当年栽的桃梨果树老化后基本上放荒了,都叫回茅草河的老名了。呵呵,你没事问这个干嘛”
祁正明对村队上的事如数家珍,说着说着觉得奇怪。那个当初被寄托着美好愿望命名为粮仓河的茅草河,祁景焘有多少年没去过哪里了小时候嘴馋,还会去采果子吃。好像从他上高中后就没去过,怎么突然对那个地方感兴趣了祁正明一脸疑问的看着儿子。
祁景焘吸口烟,思索一会儿,笑嘻嘻看着老爸问道:“爸,如果将那片山洼整个承包过来,村里会不会同意”
“那整片山洼除了那些台山地分到各家各户外,其他的都是荒山坡,产权都还在村委会。www那个山洼里面三面环山,风进去容易出来难,造成那里的气候比外面热,承包过来有什么用再说,我们家也管不过来。”祁正明不解的看着儿子。
祁景焘想着老祁前几天还特意说过,后来梁仓河那片山洼种植出来的樱桃、车厘子味道非常好,可能就是那片山洼特殊的地理环境适合樱桃树生长的原因。嗯,找个时间去那片山洼取些土样送去分析化验下,看看土壤成分。如果长期承包当成一个大果园经营管理,只要前期舍得投入资金,将箐沟底的水流截留形成一个小水库,改善小区域气候环境。再进一步投资修一条路,引入电力设备,修建一些引水浇灌设施和蓄水池,那片山洼将大有可为。
这么大个果园,当然不可能承包过来后,自己一家人亲自去干活,而是去经营管理。也不会如同那几家承包村里果园的人家一样搞粗放经营,而是进行大投入,搞成规模化种植园。
村子里像父亲这样,上些年纪的村民多的是,平日也没太多的门路出去打工赚钱。就在家附近的果园帮忙,打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的农活,一举多得。想到这,祁景焘会心而笑:“爸,我拿回来的那些樱桃味道怎么样”
“好吃,比本地种出来的好吃多了。www怎么,你想种樱桃”祁正明释然了,那片山洼原来也种过一些樱桃树,果品质量不错。只是山地太少,离村子太远,分散到各家各户后根本就没人管理,渐渐的才荒芜的。那些果树也成了天生天养,谁到哪里想吃自己动手就是,根本没人管。
“嗯,爸,您抽时间去村委会问问,如果能行,我们家就将那片山洼全部承包下来。”
“村委会出面应该能行,按照这几年的情况,那片山洼承包下来到是要不了多少钱,除了台山那百多亩分到各家各户的地会要点租金外,其他的囫囵估个价就行。”
祁正明是党员,以前是生产队的队长,在村委会也有一席之地,对村委会这些年承包出去的山林地承包费很清楚,对于梁仓河那片大山洼的地理环境也不陌生。
第四十三章 力不从心
祁景焘被惊呆了,从无到有经营一个果园原来那么麻烦,需要那么长的投资周期。闪舞www可不像他这几天折腾股票,有老祁给的信息支持,几天就赚那么多,有些想当然了。
“茅草河那片山洼,成形的台山地有167亩。即使大部分荒着什么收成也没有,如果有人要承包,那些人家也不会轻易就让出来。如果村村委会出面,也只能按照正常山地产量估算成租金支付,现在的山地租金,按照大春收成的2成计算,至少150块一亩,每年需要25050元。
产权属于村委会的山坡地是荒山,有差不多2000多亩,算2000亩,按照荒地使用20元一亩,要4万元。租金一年至少要65万左右,这不算贵。
前三年,修路、修水坝蓄水、修蓄水池和灌溉设施,电力线路铺设……没有200万根本就做不到。还没有算山坡地平整,樱桃树苗,人工和肥料的投入……”
祁正明不紧不慢地给儿子分析着承包那片山洼后的各项投入,祁景焘才知道,他对农业生产的无知。还以为自己是农村出身,对农村了解。其实,他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他从小帮家里务农,只是在做工。父母忙什么,他帮着做一些,其他的,他其实一无所知。www
祁景焘懵比了,沉思半响,才惭愧地对自己的父亲说道:“爸,这些我也想到了,但没考虑的那么细致。当初,我只是想,我们村子的土地就那么点,各家各户都是吃不饱,饿不死。山林坡地多却分散到各个生队和各家,没有投入,就形不成规模效益。茅草河如果能承包过来,搞成个果园示范基地,让那些经营果园的看看该如何做。”
“小焘,这些年你都在外面上学,现在也工作了。有些想法和见识是好事,可以多想想,多分析分析,但不能盲目去做,更不能凭想象去做决定。你今天说的这事,想法就不错,有时间再仔细调查完善下,等你有能力解决投资问题再说。”祁正明鼓励着儿子。
“呵呵,爸,还是您想的周到,姜还是老的辣。这事就先放着,我先去趟街上买菜。”
祁景焘想明白了,他的想法不是不行,而是现在力不从心。他现在的能力还是太小,还得在积累。烟抽完了,起身推摩托出了院门上街买菜去了。
“这小子,越来越有主见了。嘿嘿……”祁正明听到门外摩托车声逐渐远去,放下水烟筒,出门去到同族兄弟祁正林家。
白天天气热,祁正林兄弟几个都在家歇着,看到本家大哥进来,都起身让座,“大哥过来了,快进来坐。小峰都说好了,几点上山”
“正林,正海,正刚,你大侄子上街买菜去了。下午饭你们几家就别开伙了,都并我哪儿,吃完好上山。”祁正明自己找凳子坐下,嘴上说着来意。
“大哥,不用了。我们在家随便吃点,你家吃完叫一声就走。”祁正林客气地笑着说道。
“一家人客气什么,你大侄子在州城上班,离家不远,也不知道忙些什么,一年也难得回来呆几天。你们几个好歹也是他叔,他自己想偷懒,敢喊你们帮他做事,让他请客一起吃个饭应该的。”
祁正海给水烟筒重新换上水,递给祁正明,还一脸感慨的赞道:“小峰出息了,琳琳也快出息了。大哥你总算是熬出头来啰。”
祁正明笑容满面的接过水烟筒,“小雯也不错,她今年高二,读文科还是理科”
“丫头和她姐一样读文科,不过,三中的升学率可没一中高,不如她姐有出息。”祁正海嘴上说着不满意,脸上却满是笑容,自家闺女也不错嘀。
 
第四十四章 开几个帐户
“小焘来了。www小雪儿,带你的小朋友们去你房间玩。”祁景焘的三姑祁翠萍从书房兼卧室出来招呼自家侄子。
“哥哥,好东西先拿来!”小白雪伸出双手,天真无邪的眼睛期盼的看着祁景焘手里拎着的大食品袋。
“来,拿着,和小朋友慢慢吃!”祁景焘把从大食品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竹器水果蓝,放在小表妹的怀里,伸手揉揉她的小脑袋。
小白雪惊喜万分的提着水果蓝,“好漂亮的篮子,谢谢哥哥啦!”
“和你的小朋友一起吃。”
“哥哥再见。我们分好吃的去了。”小白雪拎着水果蓝,招呼着小朋友回她自己的房间去了。
看着几只小萝莉欢天喜地的跑进房间去,祁景焘把大食品袋子放到地上,自己随意地坐到沙发上,开口问道:“三孃,三姑爹不在家。”
“放假就回老家帮你亲老爹种烤烟去了,我在这里带小孩,另外几个老师家的都归拢到我这里来,家里都成托儿所了。呵呵呵,家里不忙咋个有时间来学校了”祁翠萍边给自家侄子倒茶水边说。
祁景焘接过茶杯,笑嘻嘻地说道:“今天下午请正林叔他们帮忙移栽烤烟,下午饭并在我们家一起吃,我来街上买点菜回去,顺便拐进来看看你们。www”
“早该这样办啦,家里农活多,忙不办就请人帮帮忙。你奶奶岁数也大了,田地里也去不了,栽烟又费事。小琳也回来了怎么没跟你过来玩”
“让她在家做模拟题,没跟我上街。对了,三孃,你那天有空和三姑爹去证券公司开个账户,就在北门街那边。”祁景焘喝几口茶,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