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管理员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战士双脚走天下
而且敌人越来越多,接下来不更不好打么?
毕晶恨不能高喊一句“渡河未济击其中流”,但想到李世民百战百胜的历史,才硬生生忍住。
战斗很快就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不到一时三刻,队伍就出现了伤亡。
但目睹眼前血肉横飞的战场,面对属下越来越不利的局面,李世民却丝毫不为所动。他那有一点点细长的丹凤眼,紧紧盯着几十步之外的战场,没有一点变化,也没有半点表情。只是死死咬着牙,任厮杀在自己眼前上演。
直到涌出宫门的军队越来越多,安元寿的手下伤亡已经将近三分之一,眼看就要崩溃,再也无力缠住对手,阻止他们向李世民这边抄过来的时候,李世民才第二次挥手,从芳林门脱困的段志玄,才率领第二个五十人队加入战场,开展对敌后续部队的阻击。
这不是添油战术么?李世民究竟干什么?毕晶急得直跳脚,但他忘了现在是骑在马上,他双腿两脚使劲这么一踹,胯下那匹什伐赤还是特勒骠的,接受到主人信号,立刻善解人意地四蹄腾空,就要往前猛冲。
萧峰眼明手快,一把按住马背,那马立刻四蹄落地,再也窜不出去。这马急得几乎人立起来,马头乱摇,马背上赤红的鬃毛四处乱甩,嘴里大声嘶鸣。但萧峰微微一用力,任那马四蹄乱跳,却始终纹丝不动。
周围骑兵见这大汉轻描淡写,这出名神骏的宝马竟无力反抗,都不由大吃一惊,这等猛将,当真世所罕有!
毕晶逮着那匹马马头马背,又抚又摸捋了半天,才把那马彻底安抚下来,定定神的时候,才发现战场形势又有了新变化:又一小队骑兵,在一个身材中等的将军带领下冲进战阵。可这回人更少了,只有三十多个。
那将军毕晶倒是认识,叫做高士廉,原本和段志玄一起守卫芳林门的。芳林门距离玄武门不远,在城北皇城突出部一角,毕晶估计那是李世民最后的退路,万一大事不济,可以从这里长安,再图大计。反正毕晶是不相信,李世民这种最顶级的谋略家和军事家,会完全不考虑自己的退路。
因此奉命把守芳林门的段志玄和高士廉,绝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猛将,而且深受李世民信任。
现在,在大局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李世民听了尉迟敬德和秦琼的建议,将所有人集中到一起,那是打算孤注一掷,不成功则成仁了。可偏偏在这种局势下,李世民为什么一改之前的作风,采用这种奇怪的打法?
他傻了?
毕晶差点又开始跳脚,但一想到刚刚的教训,立刻乖乖老实下来,就这么一刹那的工夫,毕竟脑子里就自嘲起来:李世民会傻掉?你傻了他都不会傻——这位今年才二十八,离老糊涂还远着呢!
就这么一个念头,就让毕晶立刻注意到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前面人在拼命,但咫尺之外,三百多个骑士却都在马背上安如泰山,纹丝不动,没有一个人有急躁、慌乱或者恐惧的表情,更没有请命出战的意思,就连胯下的战马,似乎也都见怪不怪地伫立当地。
也许和正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雕塑一般的脸上,露出一丝丝关切。
就好像……就好像他们是三百五十多个机器人,就好像他们只听李世民的号令,就好像……就好像只要李世民一声令下,他们只要一冲出去,就会立刻攻无不克,取得战斗的胜利。
这种表现,对毕晶心灵的冲击是无比巨大的。
这是一群什么战士啊!
从战斗开始到现在,其实只不过刚刚过了几分钟时间,而洞开的宫门中,再也没有人涌出来了,在宽广的天街上,在偌大的宫门外,已经挤了足足两千多人的队伍。
而安元寿、段志玄和高士廉率领的一百五十个人,和对手纠缠在一起反复冲杀,硬生生将这两千多人分成三大坨,并且死死缠住他们。
侠客管理员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速胜
眼前是茫茫多的兵,茫茫多的刀枪剑戟,日光映照下,武器反射出来的光芒,刺得人双眼生疼。毕晶叹了口气,这下麻烦大了,要自己碰上这种情况,恐怕只能要嘛退出游戏,要嘛开作弊器加外挂才能死得体面一点了……
但就在毕晶认为最麻烦的时候,李世民忽然高举右手,狠狠向下一劈:“冲!”
话音未落,白蹄乌就跟中了箭一样噌就窜出去了。
身边,尉迟敬德、秦琼以及叫不上名字来的好些将军,骑着马挥着武器,兵分三路,高声呼喝着扑了上去。
半分钟。
只用了半分钟时间,三百五十多铁骑,就将对面两千以上的队伍,彻底冲垮。
尤其让毕晶感到意外的是,看似被困在敌阵之内,和敌军死死纠缠在一起,几乎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一直在死死苦撑的安元寿、段志玄和高士廉,在李世民发起总攻的那一刻,猛然间爆发出可怕的战斗力。
在十几秒中之内,就奋力反扑,不但缠住了一大批敌人,而且突施袭击,在敌军阵线上打开了一个口子,让尉迟恭、秦琼和李世民几乎没有花费任何力气,就将本来的三大坨敌军再次分割成六块。
完成突破之后,三支队伍飞快地各分出一支小队,顺着突破口向前直穿,而大队人马中的一半,则如同分解的外星飞船一样,分裂成十几支小队,在敌军阵中沿着一条条固定的路线穿插来去。
这一支支小队中,有人专司突击,有人负责掩护,有人专门骚扰,有人身后支援。只有十个人左右的小队,竟然分担四五种不同的职责,负责不同的任务,却又配合无间,变成了一把把匕首,向体型庞大的敌人猛捅过去。
一刀,两刀,三刀……
如同冲进玉米地的野猪,片刻之间,这十几支个小队,就将两千多人的敌兵,冲击得七零八落,分割成几十个、上百个互相无法联系的小块。
而另外一半人马,则分成三个大队,远远从外部包抄过去,配合中央的小队,将这些各自为战的小块,一个一个击垮,吃掉。
无论是大队的突击,还是小队的分裂,又或者是迂回包抄,都运转得流畅无比,配合得天衣无缝。就算是在外旁观,都让人在眼花缭乱中,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带着赏心悦目的美感的力量。
以五百对两千,以劣势兵力,竟然打出了一次包围战、歼灭战!
这是三角进攻?这是三三制?这是一点两面,四组一队?最开始没有率先发动总攻,其实是四快一慢的那个慢?
摧枯拉朽的战斗,让毕晶目瞪口呆,甚至下意识地看了眼手腕上那根儿绿疤——别李世民这小子其实才是穿越来的吧?这战术可太熟悉了!
但是很可惜,那个倒霉的感应器,到目前为止一点反应都没有,手腕上,还是一条细细的疤痕。
妈的,真是在这个时代把兵练成这样的?李世民这小子还真是个天才!
在不断策马奔腾,对敌展开突击、分割、歼灭的同时,李世民都始终处在战斗的第一线,那匹如同在白云上奔腾的黑马,如同一个精灵,又如同一道闪电,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如同虎撞羊群。一边突击,李世民还一边高声呼喝:“同室操戈,世人不齿!骑马投降,一概不杀!”
喊是这么喊,下手可一点都不软,他那匹马,仍在在全力突击,他手里的长刀,仍然在片刻不停的劈砍。但本就被冲垮,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的敌军,战斗意志却已经彻底跌倒了谷底,随着第一声抛下武器的声音响起,越来越多的军士扔掉武器,跳下马来,蹲在地上,双手抱头,高喊投降。
战斗很快就全部结束了。
从李世民下令突击,到最后一名顽抗的对手被尉迟恭砸落马下,整个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三分钟。
也许这场面还比不上昨天郭靖指挥的那一更宏大,但骑兵战斗力、小队战术、各队配合,乃至整体战略设计,都比郭靖那一战都绝不逊色,甚至比襄阳大战都毫不逊色!
因为这一次,胜利者是李世民。而且胜利来得是这么快!
直到这时候,毕晶也才彻底明白,为什么李世民会采用这样的打法。
承天门虽然很宽阔,但对于骑兵突击而言,却仍然显得略微狭窄了些,而门内又聚集了大批部队。如果一开始就直接猛攻,最终的胜利虽然也一样是注定的,却绝对不可能来得这么快——别的不说,就是直接从对面两千多人身上直接踩过去,估计都得费半天劲。
而李世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现在的打法,虽然看上去在前期浪费掉了一点点时间,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一场快速而干脆的胜利!
自然,形成这种完美结果的原因,有李世民麾下数员大将战力惊人,有五百名战士的英勇无畏,也有李世民十几年来战无不胜带给部下的强大信心,以及给对手造成的强大心理压力。
承天门已经洞开,前路,再也没有一个反抗的人,来不及清理战场,李世民挥军直入,直入宫城!
宫城内,园林楼阁错落,宫墙殿宇巍峨,青砖道路宽敞无比。
但原本充满皇家气象的大城,此刻却不见一个宫女太监侍婢奴仆,有的只是遍地遗弃的兵器,和满地扑倒的士兵。
李世民挥军急进,直扑一座四面环水的宫殿,在那里,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
那是什么地方?李世民究竟要干什么?
毕晶正在疑惑间,就听母老虎轻轻叹了口气,指着附近一条小河:“也许,是临湖殿?”
陈近南神色郑重,点点头道:“吕家妹子说得是,应该是临湖殿了……”
临湖殿?毕晶楞了一下,霍然抬头望着那转角处露出来的黄砖碧瓦,忽然倒吸一口冷气。
李世民这是彻底下定决心,放弃针对李建成,直接对李渊下手了?
ps:白天忙了一天,更新完了,抱歉抱歉。
侠客管理员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王见王
但凡看过几句史料,甭管是新唐书旧唐书还是通鉴,哪怕看个营销号,就得知道,所谓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地点并不在玄武门,而在临湖殿。
按照史料记载,玄武门之变头一天,李世民跟李渊告李建成的小状,说太子跟某小妈私通。李渊下令让建成元吉和李世民次日对质。
玄武门之变当天,李世民因为有了常何这个二五仔做内应,因此命长孙无忌帅兵设伏于玄武门,自己带了尉迟敬德等少数人作为侍卫——有的说是九个,有的说是十二个,好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成元吉走到临湖殿的时候,觉得事情有点不太对,拨马就跑。李世民在后边喊了两声也不知道喊了什么——这个各类史书里都没记载,李元吉就急了,朝李世民连射三箭都没射中,话说这兄弟假假也是个猛将兄了,手这么潮——李世民抄起弓来,一箭就把建成射死了。
这之后,才有了李世民马受惊,李元吉拿弓要勒死他,尉迟敬德射死李元吉的事情,也才有了薛万彻、谢书方攻打玄武门,张公瑾独立关闭城门,尉迟敬德拿建成元吉首级喝退太子大军的事情。最后,才是尉迟敬德擐甲持矛,浑身浴血地直入上所,“保护”正在海池划船的李渊,并用萧峰的方式“劝说”武德皇帝,最后才有了李渊立世民为太子,而世民也嘬着李渊的违禁词痛哭,上演宫廷亲情大戏的节目。
说这么多,其实意思只有一个,在毕晶看来,所谓玄武门兵变,其实只是一次短时间内的高烈度冲突,双方都没带多少人,也没用多长时间,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解决了。
李世民这边除了有备而动,占的最大的便宜,其实是他手下这帮人,无论是尉迟敬德秦叔宝,还是程知节侯君集,个人无力都是在太高了,拿在整个历史上说也是数得着的猛将兄。
这种短时间高烈度的冲突和猎杀,你给双方任何一边一个高手,也别管是萧峰郭靖,还是寇仲徐子陵,比给他们一万人可强多了!
这也是毕晶觉得带着萧峰小分队,能顺利搞定这档子事儿的重要原因。
可是毕晶没想到的是,李建成也好,魏征王珪也好,甭管是谁穿越了吧,一通瞎搅和,整个事情就截然不同了。
首先,李世民压根儿就没控制住玄武门,甚至连宫城都没进去。根据目前情况推断,基本是李建成抓住常何这个关键,狠狠阴了李世民一把,导致李二连玄武门的边儿都没摸到。
其次,李建成竟然调动了这么强大的军队,无论他是通过什么手段,达到了这种部署,但他最终都成功将一场小规模的高强度冲突,变成了一场大规模兵变!
从这一点判断,李建成所掌握的资源,他的预先谋划布局,都处处领先一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场事变的开始阶段,李二行动处处受限。他所布置的几个战场,包括玄武门、临湖殿、芳林门、嘉猷门,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战术要点,无一例外地受到极具针对性的泰山压顶式打击。如果不是李世民和俩门神当机立断,狗熊拔萝卜一样把所有分散开的部队都收拢回来,估计这会儿早就大事去矣了。
当然,李世民也不是吃素的,他通过不断收拢部队,再形成拳头打出去,竟然将局势一点点扳了回来。甚至凭借他的指挥能力和部队战斗力,在双方主力对决的情况下,并非没有一战而胜的可能!
现在,整个包括宫城内,甚至整个皇城,只有两个地方仍然在持续进行着大规模战斗,一个是玄武门,另外一个就是眼前的临湖殿。
这两个地方,也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最为重视的地方。
李世民方面,在玄武门的,是长孙无忌——凌烟阁功臣之首,和排第十九的张公谨,在临湖殿战斗的,是程知节和侯君集,大唐之名猛将,凌烟阁功臣的第十七和第十九!
而李建成方面,玄武门先不说,仅仅临湖殿前的最后一关——承天门这一个地方,就埋伏了两千多骑兵,这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
从李世民现在的动向看,很可能李渊并没有像历史记载的那样,跟他的好基友裴寂在什么海池喝酒划船,而是就在这里,就在临湖殿。
就是不知道他临时改变行程,到底是因为李世民还是李建成。如果是李建成的话……难道他也打着事如不济立刻控制李渊、甚至干脆咔嚓掉的主意?
这要是这样,这位太子的心思,可真够毒的!
但也许是李建成的疏忽,或者这么大规模的部署让他的兵力也有些捉襟见肘,甚至是单纯没想到李世民的战术运用如此成功,竟然顷刻间就击溃了超过两千人的大部队,终于让李世民拿到了一次先手。
只要攻下临湖殿,控制了李渊,那么接下来无论做什么,他都大有可为!
李建成那边究竟进行了怎样的部署调整,大家都不得而知。但仅靠推断,他也一定同时集中自己手头的兵力,准备最后的决战。
战场,就是这两个地方之一。
无论最终的战斗发生在那个地方,那都将是决定大唐帝国命运,甚至今后整个历史走向的一战。
毕晶怎么也想不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瞎掺和,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历史,竟然又鬼使神差地回到了他原本的轨迹上。
但是毕晶也注意到,整个过程中,李世民虽然表达了对自己的信任,但却完全没有依靠自己的意思,而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的作战,硬生生达到了这个结果,把局势一点点扳了回来。
还真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虽然稍逊了一点风骚。
就这一点而言,毕晶只能对他写一个大大的服字!
但无论如何,整个玄武门之变都到了最要紧的关头,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冤家,也都到了王见王的时候。毕晶相信,无论那个穿越者是不是李建成,到了现在这个局面,他都不会继续缩在后面当乌龟了。
侠客管理员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他来了!
上面所说的一切,其实都还好说,毕竟无论如何,都是李世民合格李建成打出来的。让毕晶最担心的是,在这么大规模的决战中,自己这帮人,能起到多大作用?或者说,萧峰,究竟还能不能像最初计划的那样,一锤定音?
跟昨天刘据那一场不一样,当时有郭靖和黄蓉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汉武帝跟前儿又明显少个出主意的人,怎么打,怎么走,都由处管办小分队说了算。可今天,无论李世民还是李建成,那主意都太大了,谁知道他们打算怎么样?
这种完全不由自己掌控的事态,实在是太糟糕,太让人心里没底了。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也都来不及了。大队骑兵转过一个弯子,绕过两条大道,很快就抵达了战场。
跟最初几次一样,李世民几乎没有犹豫,就一马当先,全军压上,展开猛烈的冲击。
只不过这一次,面对超过千人,步兵和骑兵混杂的东宫人马,李世民并没有选择正面冲锋,而是微微错开一点角度,从侧面沿着一条缝隙,进行了一次快速绝伦的突击。
这条缝隙,是被困在战阵中央的一群人打出来的。
就在李世民快马奔腾,距离战场还有不到百米的时候,战阵中心那支只剩下几十个人,眼看随时都有可能全军覆没的小股部队,却令人意外地进行了一次分兵。那个身材高大,满脸大胡子的壮汉,手中挥舞着丈余长的马槊,带着十几骑兵,朝着东南方向,发动了一次不要命的冲锋。
他身后,一个中等身材、皮肤略白的中年汉子,则完全放弃了背后,带着三十来个人,顶着四面刺来的刀枪剑戟,在侧后拼死掩护。
这次亡命突击令对手猝不及防,而恰在这时,他们也发现了急速驰来的五百铁骑,认出了冲在最前方,挥舞着长矛的李世民。
“秦王来了!”
惊呼声四起。
却没有人直呼其名。
就在这种敌对状态下,几乎所有人都保持了对李世民足够的尊重,甚至,还有一点对这位无敌统帅发自内心的敬畏?
刹那间的混乱于是终究不可避免,密集的阵型产生了一丝微不足道的动摇。
虽然为首的两个将军立刻意识到问题,大声呼喝着拼命拦截。但就是这一刹那的混乱,就被那大胡子敏锐地抓住,马槊直刺横扫,敌兵或纷纷落马,或下意识躲避,刹那间方圆两张之内再无一人一马。
大胡子高声呼喝,马槊横抡,跟使斧子一样舞成一片闪亮的光团,身后骑兵奋力跟上,反复冲杀,瞬间清扫出一条宽两丈,深达十数丈的通道。
两丈的宽度在宽阔的阵线上是那么微不足道,两侧的敌兵拼命往中间夹击,想要将这条通道重新关闭。
但就在这时,李世民已经拍马赶到。如同心有灵犀,李世民在一开始就发现了那大胡子的行动,第一时间就绕了个圈子冲向大胡子的方向,在通道刚刚打开的一刹那,恰好帅兵赶到,沿着狭窄的通道一冲而入。
尉迟敬德秦叔宝左右护卫,长枪铁刷子舞出数十道幻影,当先十几个骑士被瞬间集中,惨叫着落下马来。
大胡子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们会来!”
大笑声中,大胡子调转马头,马槊抡圆了,返身杀入阵中。
接下来的事情,一如之前无数场战斗的重演,李世民骑兵侧翼突击,分割包围,再一次展现了以少打多还能未见对手的高超战术。
事实上,对付这一千多人,甚至比刚刚在承天门对付那两千多人还多花费了两分钟。也不知道李建成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兵力,为什么守门的人多,而攻击临湖殿对手的兵力反而是少数。
难道是因为格外忌惮李世民的能力,也想着围点打援——以少数兵力佯攻一点,以多数兵力集中打击援军,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来着?
但别管怎么说吧,现在的临湖殿,已经彻底落入了李世民手中,在整体态势上,终于不再被全面压制。
“怎么样?”将最后一群敌兵完全驱散之后,李世民来不及喘息,向临湖殿里望了两眼,沉声问那大胡子,“人还在里面?”
“对!”大胡子大大咧咧胡乱抹了把脸,脸上的汗水血水非但没有擦干净,反而越发混成一团,跟戏台上的大花脸似的。那中等身材的汉子也过来,撇撇嘴道:“湖上划船呢!”说着顿了一下,并指如刀在脖子上划了一下,阴森森问道:“咱们要不要现在就……”
李世民咬了咬牙,沉吟一下摇摇头:“暂时还不到这一步。”说着振振精神对大胡子温言道:“知节,还能不能再战?”
大胡子一听,差点乐得直蹦高,胸口拍得咚咚响,扯着大嗓门叫道:“能!老程要打先锋!”
这大胡子果然是程咬金!难怪刚才那马槊抡起来跟抡斧子似的,看来后来评书那么糟改,也不是没理由的……
李世民点点头,转头道:“君集!”
那中等身材汉子马上拱手施礼:“在!”
“你领一百骑,守住临湖殿!”李世民不由自主压低声音道,“听我信号,一旦……”
“遵命!”侯君集沉声领命,随即又犹豫道,“还是殿下留在这里,我去……”
“不必了!”李世民打断侯君集,神色接连变换几次,断然摇头,随即又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面对面才说得清楚。我这位大哥啊……”
一言未尽,扬鞭驱马,转身便走。侯君集在背后叫道:“我这里用不了这多人,五十足矣!”
李世民似乎已经从刚才的感叹中回过神来,头也不回地大笑:“不必了!我到要看看……”
一言未尽,远处忽然喊声雷动,人欢马嘶冲霄而起。
他来了?
毕晶下意识一激灵,猛地抬起手腕,那条黑黝黝的伤疤,终于亮起了一抹绿色荧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