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奋斗日常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容默
七皇子接话道:“可比三皇兄要可怕多了!”
要说起来,前几年四皇子和三皇子的关系还算不错,七皇子也和三皇子没有什么正面冲突。
和身处礼部的裴清殊不同的是,比起三皇子,他们都更讨厌十皇子。
和裴清殊相同的是,他们都非常忌惮宫里头那位位高权重的全皇贵妃,还有皇贵妃膝下的二皇子。
二皇子这些年来虽然并不出挑,但是看看年长的这几个皇子当中,大皇子断了手臂,三皇子丢了性命,只有二皇子一直稳稳当当地做着他的户部侍郎,舅舅还出征北夏,在朝中地位非常。
这种看起来不惹眼的人,有时候才是最可怕的。
可二皇子除了比较喜欢美人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致命的缺点了。
他一不缺钱有一个做皇贵妃的母亲,自己还在户部当差,就算不贪赃枉法,只要像其他皇子一样养几个庄子,托人置办几个商铺就很有钱了。
二不缺兵他不仅有一个掌管十万兵马的五军营指挥使,还有一个掌管着宫廷禁军的岳父。
论外戚之强大,皇子当中没有人能与二皇子相比。
至于二皇子贪恋美色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反倒对他有利。起码现在,皇长孙是二皇子的庶长子,除了这个儿子之外,二皇子还有四个儿子,六个女儿,是所有皇子当中子女最多的。
子嗣兴旺,对于皇家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了。
至于后院的妻妾多一点,对于一个郡王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和他相比,四皇子所有的条件都要差了一截。
论排行,二皇子是四皇子的兄长。论母妃的地位,二皇子是皇贵妃的儿子,四皇子是贵妃的儿子。论外戚的实力,就算掌管着神机营的容家勉强和五军营地位相当,可神机营只有三万人,五军营却有十万人,从人数上就能看出来还是五军营指挥使的权力更大。
不过要说四皇子最劣势的,还是他的岳家。
虽说这几年来,四皇子的岳父庞大人已经从五品升到了正三品龙图阁学士,算是天子近臣之一了,但文官虽然清贵,论实力却还是不足以掌握宫廷禁军的卫尉相比。
这一点,裴清殊也是一样的。
以前因为三皇子这个嫡子,和大皇子这个长子的缘故,局势可能还不是很分明。
可现在,三皇子已死,大皇子残疾,一下子减少了两个最有力的皇位继承人人选,局势就变得很明朗了现在最有可能坐上太子宝座的,便是全皇贵妃之子,二皇子裴清辰。
无论是四皇子也好,还是裴清殊也罢,二皇子现在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的对手,甚至说是敌人。
不过现在大齐刚刚经历过一场内战,又开始抗击匈奴,所有人都忙于战事,暂且顾不上兄弟内斗,倒是让几人都能暂时歇一口气。
册封郡王的典礼结束之后,裴清殊回到府里,看着挂在门口的“恒郡王府”三个字,心中百感交集。
大齐给皇子封王,并不是像分配差事那样,到了年龄出宫成婚就会封的,而是要根据皇子的实际能力和功绩来封。
当然,如果皇帝特别偏爱某一个皇子的话,在皇子幼年的时候也可以将其封为郡王甚至
皇子奋斗日常 分卷阅读275
是亲王,这些都是没有固定规定的,全凭皇帝的喜好来决定。
裴清殊虽然不是诸位皇子当中的第一个郡王,却是最年轻的郡王。十七八岁就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固然有皇帝偏爱他的因素在,但裴清殊本人的努力功不可没。
在所有人的眼中,裴清殊都是前途不可限量的。
因此,裴清殊一回府就发现,刚刚更名的恒王府中堆满了各个家族送来的礼物。
宋氏挺着个肚子,让人把各家送来的贺礼小心检查过后,分门别类地入库房。
裴清殊受封郡王之后,宋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恒郡王妃。除了迎来送往、清点礼单、存放礼物这些琐事之外,她还要在府里主持宴会,宴请裴清殊的亲朋好友还有同僚,以及他们的女眷。在为裴清殊庆祝的同时,也能替裴清殊多拉些人脉。
宋氏是四月怀孕的,怀孕满三个月的时候,七皇子失去联系。之后不久,裴清殊带兵出征。
裴清殊在四川呆了两个多月,直到把地震后的灾区稳定好,大皇子的身体状况稳定了一些之后,他才启程回京。
所以这个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初,宋氏怀孕已经有六七个月了。
宋氏怀孕三个月的时候,肚子还没那么明显。等裴清殊回京一看,看到她的肚子鼓得那么高时还吓了一大跳。
宋氏倒是很镇定地笑着对他说:“殿下放心,已经请太医瞧过了,太医说没事的,孩子很健康。”
琥珀还在旁边笑着补充道:“太医还说了,王妃的肚子虽大,从背后瞧却看不出来,怀的定是个男孩儿呢。”
“琥珀!”宋氏听了,责怪地看了自己的丫鬟一眼,嘴角的笑容却出卖了她的好心情。
裴清殊知道,宋氏这是怕自己话说早了,到时候生出来的是个女儿,就让人白高兴一场了。
裴清殊心里当然也是想早点有嫡长子的,但生男生女这种事情,本来就不能强求。就算宋氏生的是女儿,那也是他的孩子,裴清殊肯定还是喜欢的。
于是他就宽慰宋氏说:“男孩儿女孩儿都好,只要是咱们的孩子,我都一样疼。”
宋氏听了这话,笑得更开心了。
宋氏的身子渐渐重了,许多事情做起来都不方便。比起府中的杂务,必然还是孩子要紧,所以宋氏把很多事儿都交给了钟侧妃去做。
至于南乔,她的身份太低了,宋氏现在就是想抬举她都抬举不起来。
晚上临睡前,宋氏和裴清殊照旧先不熄灯,躺在一起说话。
室内只燃着一根红烛,温暖的烛光下,裴清殊半躺着,在宋氏隆起的肚子上轻抚。宋氏看着他温柔的表情,只觉得心底一片美好。
但身为裴清殊的正妃,有些事情,宋氏不得不做。
“殿下,我现在身子重了,伺候您也不方便,您有空的时候还是多去妙珠妹妹和南乔那里走走吧。”
裴清殊听了,抚摸宋氏的手一顿,不过很快便恢复如常:“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要不是突然打了仗,傅家妹妹这两个月就该进府了。”宋氏温声说道:“南乔还好说,起码在您娶亲之前,她就跟了殿下几年。可妙珠妹妹太苦了,才入府没多久,您就忙于舞弊案和平叛……”
宋氏说的情真意切,不带一丝嫉妒。
裴清殊不由地看向她的眼睛。
宋氏是个典型的古典美人,眼睛不大,是那种较为狭长的凤眼,瞳孔上方有一部分为上眼皮所盖。只有垂下眼睛的时候,才能看到两层眼皮的褶皱。
这样的一双眼睛,若是不笑的时候,就会有几分不怒而威的深沉。
不过平日里,宋氏都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样,看起来很好相处的样子。
此时,宋氏看向裴清殊的眼神就很温和,平静。
她的眼神太过纯澈,以至于裴清殊从中看不出任何一丝嫉妒的情绪。
这叫裴清殊多少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却又难感到一丝失落。
他和宋氏,就像天底下无数对俗世夫妻一样,是因为条件合适而在一起的。
他看中了宋氏的家世和性情,宋氏又何尝不是看中了裴清殊的身家和地位。
裴清殊敬重宋氏,是因为她是自己的嫡妻。
宋氏对裴清殊好,是因为他是皇子殿下,是自己的夫君,而不是出于纯粹的个人感情。
比起话本中那些为了爱情要死要活的女人,宋氏对裴清殊的态度,更像是对待自己的雇主。她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职责,包括为他打理后院,生孩子这些“分内”的事情。
像公孙夫人她们写的小说里那样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裴清殊和宋氏大概是不会有了。
不过像现在这样,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裴清殊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而人的力就这么多。
他不能把自己生活的重心放在所谓的爱情上面。
无论重来多少次,宋氏都是他最好的选择。
他拍拍宋氏的手,温柔地说道:“昭屏,娶了你,真是我的福气。”
宋氏含笑看着他说:“能嫁给殿下,也是我的福分。”
作者有话要说:要是以宋氏视角写这篇文的话,大概就是《正妃这职业》或者《一个优秀正妃的自我修养》了吧~
第173章叶家
天气渐寒,眼瞅着年关马上又要到了。尽管还在打仗,但年总是要过的,只不过今年会比往年过得稍微简单一些。
裴清殊进宫去探望淑贵妃的时候,就见自家母妃的小算盘打得飞快。要给令仪和裴清殊姐弟俩、令仪的两个孩子,还有傅家的子侄们准备多少红包,淑贵妃都算得一清二楚,现在就开始准备着了。
“宋氏的产期就在正月吧。”淑贵妃笑着说道:“我也得给你未来的儿子预备上一份才行。”
“母妃,”裴清殊笑得有些无奈,“您怎么就知道一定是儿子呢?”
“甭管是不是,先叫上吉利。”淑贵妃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儿子:“你那几个侧室,现在还在用避子汤么?”
淑贵妃是一个很好的母亲,也是一个很好的婆婆。裴清殊后院的事情,她几乎从来不插手,都由着宋氏去打理。只是事关子嗣,淑贵妃才会多问两句。
“昭屏让给停了,不过我还是想等孩子出生后再说……”
如果宋氏生的是嫡长子的话再停药,那样比较保险。
“你这媳妇娶的可真是贤惠,”淑贵妃满意地笑道:“大方得体,一点都不小家子气。你呀,也别太担心了,顺其自然吧。”
裴清殊点点头。
“不是我说你俪母妃家的那个侄女坏话,老七的那个媳妇呀,就没有你媳妇大气。瞧你们从四川回来那天,大庭广众之下,她都哭成什么样
皇子奋斗日常 分卷阅读276
子了,让多少人看笑话……”
裴清殊回忆起那一幕来,也是啼笑皆非。
当时他们班师回朝,虽然因为北夏犯境之故,不敢露出太过欢喜的表情,不过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微笑,为打了胜仗,回到家乡而感到喜悦。
宋氏她们虽然挂心裴清殊,但都在府里都等着,没有出来抛头露面。
只有七皇子妃林氏,由于太过思念七皇子的缘故,跑到了大街上去和百姓们一起迎接平叛军回京。
多亏林氏长得扎眼,又有七皇子府的护卫护着,七皇子才能在人群中发现林氏,把她从官兵的阻拦中放了进来。
林氏一见到七皇子,就忍不住抱着他哭了。
七皇子的情绪本来已经稳定了不少了,结果看林氏哭了,他也忍不住悲从中来,夫妻俩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林氏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样子,被好多人都看到了。不过碍于她的身份,所有人都是想笑却不敢笑,只能忍着偷笑。
这事儿早就在京城的贵族圈子里传开了。裴清殊不用听人说,他自己可是亲眼所见。
从娶的妻子上面,就能看出裴清殊和七皇子不同的地方了。七皇子当初娶林氏,是完完全全看中了林氏较好的样貌和温柔的性格,完全不管林氏的家世如何。要不是林家出了一个俪妃的话,林氏是不可能做上皇子正妃的位置的。
林家的门第太低,家风又不够好,换了其他的皇子,是不会娶这家的女儿的。
但七皇子偏偏就好林家姑娘这一口,那没办法,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反正七皇子本来就是皇子之中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性子懒散的不像是一个皇子。他会这么选择,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七皇兄和皇嫂伉俪情深,说起来也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呢。”裴清殊笑了笑,试图转移话题,“对了母妃,今年过年,姐夫应当赶不回来了吧?姐姐要带着孩子在容家过年么?”
舞弊案之后,容漾身为兵部郎中,带着几百兵去舞弊的重灾区维稳去了。
等裴清殊他们平定了叛乱之后,容漾好不容易能回家了,结果又出了北夏匈奴犯境的事情。
比起回家过年,当然还是建功立业更为重要。所以容漾在得到礼亲王的许可下,又马不停蹄地带兵北上,投入了他大哥容潭的麾下。
这段时间里,令仪就一直住在宁国公府容家里头。
“容大夫人为人算是和善的了,看在我和你荣娘娘的交情上,也给我些面子,对你姐姐不错。不过你姐这个性子你也清楚,她是被我惯坏了,就是在皇上面前,她都敢耍小性子,更何况是容夫人呢。所以说呀,她前几天已经打铺盖卷儿,带着两个孩子回公主府去了。”
裴清殊好笑地说:“果然是令仪姐啊!”
有的时候裴清殊会很羡慕令仪,一个出身高贵的公主,从小有父母宠着,出嫁了有夫君宠着,人生可谓一帆风顺。
她有任性的资本。
别看裴清殊现在已经是郡王了,他就没有像令仪这样任性的资本。
不过令仪可以随心所欲地活着,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裴清殊这样,为了国家存亡努力奋斗的人存在。
是他们的辛劳,换来了令仪无忧无虑的生活。
能够守护别人的幸福,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
这样一想,裴清殊心里就觉得高兴许多了。
……
尽管裴清殊和七皇子他们这些参与过平叛的人,知道平定这场内乱消耗了大齐多少的兵力和物力。可远在京城的贵族们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朝廷赢了。
而且还赢得很轻松。
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那场意外的地震的话,荣国公父子攻城还不知道要耗多少时间和兵马。
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大皇子没有冒着自己战死的风险和曾俊决一死战,曾剑就不会在听说了两个儿子的死讯之后,那么轻易地放弃抵抗,那么这场内战还不知会拖多久才能结束。
因为对朝廷军有过分的信心,所以他们觉得,这次英国公等人出征北夏,以十万人马击退三万匈奴骑兵,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京城里各种各样的宴会还是在照常举行,只是大多数人家都稍微低调了一点,不搞太过奢华铺张的酒席而已。
就在距离过年十天左右的时候,裴清殊和宋氏等人又到了请帖,说是敬平伯家的老太太六十六大寿,邀请他们过府参加叶老太太的生日宴。
这位敬平伯夫人,就是全皇贵妃的生母。
要说全皇贵妃的娘家叶家,早先几十年在京城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户人家,在贵族圈子里头根本排不上号。
直到有一年,叶家的一个妃子所出的皇子继承了皇位,叶家一跃成为皇太后的母族。叶家水涨船高,其族长也被封为敬平伯。
可当年那位叶太后,非常讨厌女帝左氏的亲姑姑恪皇贵妃,可以说是和左家结下了仇。
后来女帝左氏掌权之后,便大力打压叶家,使得叶家一度没落了下去。
直到二十多年前,叶家的一任族长选择了弃文从军。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还在先帝遇刺的时候挺身而出,救了先帝一命。
之后先帝便开始提拔、重用他,不仅将五军营交给他来掌管,还封了他一个辅国大将军的名号。
这个人就是全皇贵妃的父亲,如今的敬平伯。
可惜敬平伯早年从军的时候吃了太多的苦,身子渐渐地支撑不住了。再加上救先帝的那一回,胸口中了剑,他这些年来都只能靠吃昂贵的药物吊着命。在训练五军营的时候,难就没那么上心了。
皇帝继位之后,因为顾念着敬平伯救过先帝的恩情,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把敬平伯换下去,就这么拖着,直到敬平伯的长子叶伦能够顶替他的位子,才让叶伦接管五军营。
所以现在,五军营明明是大齐人数最多的军队,战斗力却并不算特别强大,也难怪英国公等人迟迟打不了胜仗。
现在这么一看,几年前的那场战争,倒好像是匈奴人故意让着英国公他们一样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敬平伯世子现在正在边境打仗,叶家还出了一个位高权重的皇贵妃,所以敬平伯府在京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裴清殊和宋氏商量了一下,决定由钟氏代替恒王府的女眷出席叶老太太的生日宴。宋氏的肚子已经太大,实在是不适合出门了。
皇子的侧妃,和一般人家的妾室不同,都是上了玉牒、正儿八经的皇室成员。所以敬平伯发帖子的时候,也给钟氏发了一份。这会儿裴清殊带钟氏去叶府的话,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去叶府贺寿的前一晚,裴清殊特意来到流光阁,给钟氏讲
皇子奋斗日常 分卷阅读277
了一下后宫、还有皇子们之间的关系。
“全皇贵妃在还没有坐上皇贵妃的位子之前,一直和荣贵妃在后宫中分庭抗礼。两方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可私底下较劲了很久。我母妃,我是说淑母妃,她和荣贵妃的关系一直很好,所以我们和叶家的关系并不亲近,我和二皇兄也没有什么交情。这回我去贺寿,也只是为了面子上过得去罢了。”
钟氏点点头道:“我明白,就是实际上不怎么亲近,但表面上还过得去的关系,对吧?”
裴清殊刚要点头,忽然想起一事:“说起来,你母亲出身左家……我听说,左家和叶家有旧怨对不对?”他突然有些后悔决定带钟氏一起去了,“你要是感觉为难的话,就借口身子不适推了吧,不必勉强自己。”
“两家的恩怨都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殿下不必放在心上。况且我姓钟,又不姓左,现在还跟了殿下……”钟氏含笑看向裴清殊,“殿下和叶家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和叶家就是什么样的关系。只要殿下不介意,我就与您同去。”
看着钟氏那双致秀丽的桃花眼中,满是真诚的眼神,裴清殊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第174章站队
诚如裴清殊所说,他和叶家,或者说和二皇子母子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
一方面无论是他,还是后宫里的俪妃和淑贵妃,都没有跟二皇子或者全皇贵妃撕破脸。
但另一方面,他们双方都非常忌惮彼此,尤其是全皇贵妃一直都觉得俪妃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却碍于皇帝的保护,暂时没有办法除掉她。
但是只要他们一天不撕破脸,这种表面关系就得维持下去。
在广邀京城各个家族的时候,裴清殊他们既不能忽视了敬平伯府,敬平伯府也绝对不能遗漏了恒郡王府。
甚至就连大皇子,敬平伯府都礼节性地邀请了。
要说在敬妃出事之前,敬妃和全皇贵妃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要好。
可自打敬妃被打入冷宫之后,大皇子和二皇子就渐渐地疏远了。
敬妃到底是因为什么进的冷宫,因为皇帝防止家丑外扬、没有对外公开的缘故,大皇子之前一直都不是特别清楚。
直到这次回京之后,他恳求皇帝,让他去寒香殿见了敬妃一面,大皇子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他母妃是犯了错不假,可这里头,未尝没有叶家人的推波助澜在。
当初敬妃鬼迷心窍,为了给大皇子报仇,不惜以裴清殊的名义,让人给十四皇子下毒,然后试图栽赃到全皇贵妃的身上。结果最后人赃并获,被皇帝打入了冷宫。
按说,敬妃本是自作自受。可面对这样的结局,敬妃并不甘心,甚至还对大皇子说:“我会有今天,全都是全妃那个贱人害的!”
听敬妃说了大皇子才知道,当初全皇贵妃应该早就知道了敬妃的计策,但她并没有拆穿敬妃,而是顺水推舟,想要借着敬妃的手除掉十四皇子之后,然后再揭发敬妃。
当初敬妃的那个案子,最关键的人证就是赵虎的族叔,赵翼的母亲。可敬妃明明已经事先把赵翼的母亲安置好了,按道理说,赵翼那年迈的母亲,根本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回到老家去等着被抓。
当时敬妃还想不明白,可在这寒香殿里无事可做,敬妃整日里琢磨,早就想通了一定是全皇贵妃和叶家的人做的!
大皇子听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既心痛于母亲的糊涂,又对全皇贵妃的城府之深感到叹服,甚至说是恐惧。
他很清楚,以自己的这个只会打打杀杀的脑子,是绝对斗不过皇贵妃母子的。
好在大皇子不像三皇子有那么大的野心,敬妃也不是一个认不清现实的人。
敬妃很清楚,以她和大皇子现在的状况,大皇子是绝对不可能再登上皇位的了。
所以敬妃现在考虑的,就是怎么才能让自己断了手臂的可怜儿子,尽可能过上好的生活。
敬妃在刚刚看到大皇子空荡荡的袖管时,整个人的心都要碎了。
她以为是裴清殊为了报复她当初的行为,所以才故意设计,让大皇子失去了一条手臂。
可在她得知当初是裴清殊带兵去营救大皇子和七皇子的时候,敬妃沉默了。
“断臂的决定,也是我自己做下的,和十二弟无关。”大皇子十分硬气地说,“当时要是不那么选的话,儿子的这条命肯定保不住了。所以说,母妃不必感到难过,反倒应当为儿子感到庆幸才是。多亏七弟和十二弟,儿子才能活着回来见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