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我是仙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百里玺

    小的也很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临兵豆不像仙书里记载的那么厉害,没什么威力,只能用来吓唬一些普通武夫。

    苏尘打断他道:你对寒山真人,了解多少?

    小的了解不多,只在闲聊之时,无意间听真人感慨提起过一次。他是从一座朝歌仙城来的,那是仙人聚集之地,那种地方才是人间仙境。他就是从朝歌仙城,辗转来到吴郡。

    朝歌仙城在哪里?

    苏尘一惊,问道。

    茅子元不由哭腔道:那是仙人聚集之地,世外仙境,这小的怎么知道它在何处。寒山真人只是随口感慨一句,并没细说此事。小的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去问他的来历啊!说着,他小心翼翼抬头道,您是仙人,不知吗?

    苏尘冷冷的瞪了他一眼。

    上仙大人,求饶一命!

    茅子元一颤,知道自己多嘴了,拜在地上,拼命求饶。

    你求我也没用!

    苏尘收了青囊袋,默然的看了茅子元一眼,道:你是太湖之战的三大匪首之一,我兄弟阿丑的身亡虽非你白莲教下的手,但也脱不了干系。朝廷的赵太守,江湖帮派的李朔等帮主,他们也绝不会饶你性命。自决吧!

    叛逆乃是株连九族的死罪,这岛上参与此战的三千白莲兵,谁也逃不掉。至于娄县的那些白莲教老弱妇孺,亲眷子女,我会跟赵太守提一提,让他手下留情,给他们一条活路。

    唉~谢上仙恩典!

    茅子元拜在地上,逃也逃不掉,悲凉的望着周围跪了满地的上千白莲教徒们。没人敢反抗仙人之威力,反抗也没用。大局已败,他终究还是免不了一死。

    他长叹一口气,拔剑自刎,血溅三尺,气绝而亡。

    叩谢仙人大恩!

    教主!我等追随九泉之下!

    周围的上千名白莲教徒们泪流满面,纷纷拔刀剑自绝。朝廷和江湖联军的追兵很快便会赶来,他们被困岛上,也都没有活路可走。

    苏尘沉默的看着遍体尸首,心头轻叹,转身而去,继续去追杀刘洪李彪等。




113 祭奠和战报
    夕阳落下,血色染红了太湖。

    西洞庭山岛屿,大战几近结束。只剩下八千江湖子弟联军对巨鲸帮散乱奔逃的水匪漫山遍野展开追杀和围剿。

    苏尘飞快的寻了一遍西洞庭山岛屿周围的湖泊水面,却不见刘洪和李彪等水匪乘船出逃,一时竟然不知去向。

    他不由暗恼。

    这座岛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数十里方圆,有数座险峻的高山大峰成片茂密古林沼泽滩涂和茂密芦苇荡,想要找出几个潜逃之人并不容易找。

    最麻烦的是,这里是刘洪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巢,只怕开凿有大量密室暗道之类的藏身之地,躲藏起来容易。

    不多久,有一名巨鲸帮的水匪大头目被水军甲士们追撵的逃不动了,跪地向官兵投降,只求一条活路,并且称他知道岛上一座大粮仓和众多的密道,很可能帮主刘洪等人逃入了那密道。

    众甲士们得到这个情报不由大喜,一边派人向太守大人禀报,一边举着火把,跟随这水匪大头目,冲入粮仓密道内抓捕刘洪。

    太守大人,找到了!

    密道内有粮仓一座,屯粮无数。刚刚起火,尚未被焚毁,大火已经被扑灭。

    在巨鲸帮的密道里,有一堆数十名**的尸首,其中一具尸首内有刘洪的一枚乌刃,还有李彪的兵刃。但是尸体全被烈火烧的模糊,也看不出来。

    苏尘赵居贞太守李朔等众宗师小帮主们,纷纷来到那处粮仓密道之中,检查那些**的尸首。

    上仙大人,您看这些尸体,可否辨认?

    赵居贞问道。

    看不出来。或许是,也或许不是。

    苏尘摇头。

    这些尸体都烧成炭了,火气太重,他也无从分辨,这里面两具是不是刘洪和李彪的尸首。

    有可能两人自觉逃生无望,真的**了。

    也可能是假死脱身。

    上仙有何指示?

    赵太守对这模棱两可的结果,感觉有些棘手。

    那刘洪中丹田被破,已经是废了的丧家之犬,纵以假死脱身,又能逃到哪里去。水军封锁这座西洞庭山岛屿。继续追杀刘洪李彪,让他们插翅难飞,没有丝毫侥幸的机会。

    苏尘沉声道。

    是,紧尊上仙法旨!下官这便发出朝廷通缉令,并通告江湖,重赏万两白银追杀,纵然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追剿这二贼。

    赵太守连忙拱手。

    太湖畔土坡上,斐兴丑的墓前。

    苏尘取了三大匪首的首级,来到墓前,祭奠阿丑。

    天鹰门主寒鸦,少门主寒姝,柳大总管。以及天鹰门在此战活下来的堂主长老供奉和数百名精锐弟子们,都返回岛屿,严肃的在墓前,一同隆重祭奠天鹰门的英雄阿丑,为给阿丑送行。

    良久,天鹰门众人方才离去。

    寒姝留在最后,神色苍白,咬着嘴唇泣声道,对不起,阿丑的死我要承担很多责任。

    他为他的江湖梦而死,成为名动吴郡江湖的英雄,这是他一生的夙愿,跟旁人无关。你无需自责。

    苏尘摇头道。

    阿丑,以前咱们穷困潦倒,成了高手也没来得及享几日福。等你头七的时候,我来烧一些金银纸钱给你,到了下面,也别省了,随意花吧!

    苏尘望着墓碑,神色哀戚。

    想起这些年,他和阿丑在县城外的城隍庙苦修武技,谈着江湖趣事,期待着日后在江湖上扬名立万。

    但现在,这偌大的吴郡江湖上,他连一个可以说话的兄弟都没有。

    心中苦闷,良久无言。

    这西洞庭山岛屿之战,已经事了。

    还有一桩阿丑未曾说出口的遗愿,尚未了清。

    苏尘转身,离开太湖,往姑苏城而去。

    姑苏城外,西门码头,寒山道观。

    寒山真人和众多的一二流道士高手,尽数阵亡在太湖西洞庭山岛屿。如今的寒山道观内,只剩下数十名二三流的小道士。

    寒山真人叛乱,巨鲸帮白莲教和寒山大败的消息,刚刚被天鹰门弟子传回姑苏城,引起巨大的震惊。小道士们无不惊慌失措,纷纷收拾细软逃命。

    苏尘来到道观前,眸中冷漠而冰寒,手举着一把火炬,纵火烧了寒山道观。

    众官员,水军甲士和江湖弟子们清理西洞庭山岛屿战场,足足持续了一夜,抓捕了众多水匪和白莲教弟子。

    赵大人,三大匪首伏诛。寒山妖道自毙,茅教主在湖畔挥剑自刎。唯有刘洪李彪是**,尸首无法分辨。

    官员向吴郡太守赵居贞,禀报太湖之战的战况,水军甲士江湖弟子以及水匪的伤亡俘虏情况。

    将匪首寒山妖道茅子元的尸首,以草灰草席包裹,押送往京城。

    另外,巨鲸帮上万水匪覆灭。那刘洪失去巨鲸帮,遭到官府通缉,又被江湖人士追杀,纵然假死逃走,也必隐姓埋名不敢露头,不成气候。

    在这太湖岛屿,兴建一座水军营地,继续清剿残余逃散的水匪,守护西洞庭山岛屿。彻底断了这里的水匪之患!

    赵居贞吩咐道。

    大人,寒山妖道有一些遗物,其中还有十数张妖符,如何处置?

    那官员禀报道。

    这些五颜六色的妖符妖物,也不知是何用途,不可胡乱去碰。稍有不慎便会起火焚烧,都收集起来装入盒中,一起交给苏上仙处置吧!他应该知道如何处置。

    赵居贞看了一眼,心有余悸。

    随后,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便是统计出一份准确的战报,确定参战之人的功劳,这非常重要。

    这详细的战报被众甲士官员们统计上来,交由赵居贞这位太守亲自过目,确定最终的结果。

    这战报要上报给朝廷,交由陛下亲自过目,马虎不得。

    巨鲸帮被剿灭之后,吴郡各大小江湖帮派还要联手瓜分巨鲸帮的地盘。

    如何瓜分?当然不能无凭无据,各执一词。需要有一份公认的战报,按照这功劳大小排序,来瓜分地盘和战利品。否则瓜分不均,不足以令众大小帮派心服,又起无谓的江湖纷争动乱。

    个人战功名单。

    苏尘一手挫败寒山真人,白莲教主茅子元,巨鲸帮主刘洪。太湖巨鲸帮之叛乱,三大宗师匪首身死,力挽狂澜。苏上仙立下围剿巨鲸帮第一战功,自然是无可争议。

    马帮帮主李朔排第二,在北芦荡内剿灭三十名白莲力士,避免了联军重大损失。在寒山妖道反叛之后,他又指挥剩余的八千联军弟子撤离缥缈峰,在太湖畔稳住阵脚背水一战,功劳巨大。

    药王孙白鸿列第三,在太湖以奇术,剿灭水鬼堂一千名水鬼,不费一兵一卒之力重创水匪。

    铁剑门韩平山列第四,为先锋,前往缥缈峰山脚下时中伏战死,也是唯一的一位一代宗师四大帮主之身阵亡,是联军阵亡名单中地位最高的一位。

    天鹰门主寒鸦战功第五,于万军之中刺杀数百名水匪白莲教弟子,动乱水匪军心,但被寒山真人亲自出手,以火球符击伤,未能尽功。

    战功第六人,被定为天鹰门阿丑,掩护数百名天鹰弟子出逃,战死沙场。但他战死,这份功劳无人认领。

    剩余之辈的功勋则要小许多,各有战功,依次排序。

    只要杀了一名水匪的江湖弟子,都能得到至少十两银子的赏银。

    至于吴郡太守赵居贞本人,并未在这战功榜上。成功剿灭巨鲸帮,这本身已经是大功一件,此战上报朝廷,天子自然会赞赏有加,无需画蛇添足加上去。

    苏上仙现在人呢?

    不知道有人看到他和天鹰门弟子祭奠完阿丑之后,便离开太湖,往姑苏县城方向去了,也不知去做什么。

    速速派人去找!这太湖剿匪第一功,朝廷会有重赏银两,怕是有数万两,本官还要亲手交给他。

    是,大人。

    王县令急忙吩咐手下去姑苏城找人。

    铁剑门韩大公子等上下七八百人,临时造了一副棺木,抬着韩平山的棺,运回姑苏城去。

    李朔安慰了韩大公子几句,扶着冷棺,心头落寂,无声长叹。自古江湖征战,几人还。打完这一仗,又走了一位数十年的老兄弟。这江湖上,能一起谈天说地喝酒的,越来越少了。

    赵居贞望见李朔落寂的背影,连忙道:李朔将军,且留一步。

    李朔微震,冷道:赵大人,李某一介草民,不是将军。

    赵居贞诚恳道:李将军当年在西域受了排挤和委屈,愤而离去,心中有怨气,赵某理解。

    但你在江湖,固然是一代宗师,却也只能施展出一人的匹夫之勇,毕生所学征战沙场的万人敌的本事,十分用不出一二分。在江湖只是沉沦,埋没了光芒。

    当今天下局势崩坏,朝廷艰难,正值用人之际。陛下这些年也老了,甚是思念旧人,想念将军。

    将军每逢战,必披甲负弓,银枪铁马,可见未曾一日忘记沙场。人各有天命,李将军的归宿,不在江湖。何不回西域去吧,沙场才是你的归宿。在史书上留万世英名,天下人敬仰!

    李朔手抖,长叹一口气,默然策马,领马帮众弟子离去。

    心中之郁结愤恨,若是这么容易消,他何至于远离西域之地,浪迹吴郡江湖十数余年。

    赵居贞看着他牵马远去,无声长叹,看来只能慢慢等他消去这心结了。

    报!太守大人,朝廷钦差特使王守澄大人到了。同行的,还有一位江州白大人。

    突然,有一信使匆匆来报。

    赵居贞心头一凛,不由哼了一声。

    这钦差特使恐怕早就到吴郡,以观剿匪之战,只在远处观望此战的结果。看这太湖之战打赢了,立刻就迫不及待出来,看看有没有好处可捞。

    只是,这钦差是天子身边的太监宦官,常在天子身边进言,他也不敢得罪。

    走,去迎接钦差王大人!

    赵居贞带着主薄,王县令等吴郡官僚,去迎接钦差大人。



114 小钦差和大司马
    赵居贞和太守府的佐官,以及吴郡的数十位地方官员们匆匆赶到湖畔渡口。

    却见一艘低调并不展显的大船已经靠岸。

    这朝廷钦差特使乘坐的官船,却并未打出朝廷钦差的旗号。显然,也是怕在这太湖湖面,遇到水匪打劫。

    赵居贞心中猜测着这位钦差大人此番来意,怕是想捞一笔功劳,心头并不痛快,只是不便得罪,按惯例吩咐众大小官员们在湖边列队迎接。

    这艘大船上,并肩笑谈着走下来两位官员,一位身穿官袍的钦差特使王大人,和一位寻常中年青衫书生。

    其余跟班随从护卫数十名,尾随在后。

    赵居贞和吴郡众官员们看到这一幕,都疑惑不解,钦差王大人是陛下跟前的红人,那江州司马是地方小官,怎么并肩走一起了?

    赵大人!恭喜啊,本钦差奉陛下之命来视察剿匪的情况,这才刚赶到,便听到了剿灭巨鲸帮水匪的喜讯,特赶来道贺!

    钦差王守澄大笑道。

    赵居贞一礼,笑道:王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1...7879808182...5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