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在古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沉云香
“来,给你介绍西州的诸位同僚。”曹严挥挥手,开始一一点名下方的属官。
李文柏立马站起一一见礼,在场僚属当中,只有正八品的录事参军在品阶上低于县令,其余全都是上官。
寒暄的话,李文柏答的谨慎,哪里看得出施五信中的嚣张跋扈?想了想,曹严便说道,“冠玉一路舟车劳顿,正午就留在府上,本官为你接风洗尘!”
这也是接待新任官员的应有之意,正式场合不便说的话,饭局上便可畅言无阻,李文柏虽然厌恶类似的应酬场合,却也知道此次不可拒绝,便连连道谢着答应下来。
简单的会面过后,李文柏便告退回官驿去了,饭局总不能还穿着官服,于情于理他都得回去换身便装才行。
曹严也没有留客的意思,当下点了刘安的名,命他代表刺史府上下送送李文柏。
刘安平静地接受了命令,李文柏心中一沉,刘安只怕处境比他想象的还要不堪。
西州长史正六品上,乃是刺史和驾之下的第三号人物,按理来说是各地县令必须巴结的人物,曹严怎么会用长史来迎来送往?还是当着所有僚属的面,简直就是在当众表示对刘安的轻视。
看刘安的反应,想必此事已经不止一回,李文柏想到上午接自己,不知道是刘安的主意还是刺史的主意。
刘安是个洒脱的,像是看出了李文柏的所思,笑着转移李文柏的思绪,说道,“我正好同冠玉说说话,毕竟顾文的信中可是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李文柏有些汗颜,“这……顾师兄的话听听就好。”他干笑着说道。
刘安的目光里有不一样的光华,轻轻说道,“能写出《十思疏》,冠玉自谦了。”
“因缘际会,算不得我的作品。”李文柏咳了
技术宅在古代 分卷阅读209
咳,“刘大人与我师兄既然相熟,也应当知我……恩。”李文柏尴尬说道,“学问上还大有益之处。”
刘安听李文柏说的风趣,便笑道,“冠玉果然是个有趣的。”他心中也对李文柏到西州有隐隐的期待,李文柏究竟能够做出些什么来,想到了施五,又皱起眉头,若是有施五,只怕李文柏寸步难行。
刘安左右思量,李文柏则是看起了风景。
来的路上,因为交谈,李文柏顾不上看街上的风景,回去的路上便有了闲情逸致。和交合比起来,前庭县确实要繁荣许多,大多数行人面上散发着健康的光泽,两侧小贩鳞次栉比,和店铺招揽客人的小二同场竞技。
虽然远远还是远远比不上京城的繁华,但的确不愧西州最为富庶县城的名号。
“如何?”刘安见着李文柏在看大街,便问道,“前庭比之交合,要热闹不少吧?”
李文柏点头:“那是当然,前庭县乃西州治所,又有刺史大人掌舵,怎可与交合相比。”
刘安听到李文柏的话,笑容反而淡了,“先前远胜于此。”摇了摇头,“到了,我等着你。”
李文柏也不与刘安客气,吩咐让人给刘安倒茶,自己则是入内换上一套藏青色长袍。
换了一身便服后,刘安见天色尚早,还没到晚宴的时候,便提议带李文柏出去走走,领略一下前庭的风土人情。
两人相携走出官驿,李文柏想起刘安先前摇头无奈的神态,问道:“刘大人刚才说,前庭过去之繁华,远胜于今日,能否详细告之下官?”
刘安闻言,望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眉眼间多了几许落寞,轻叹了口气,道:“冠玉应知,如若不遇战乱纷扰,一县之繁华风貌,当经历数十载而不改。”
李文柏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确实,大齐立国不过二代,尚是国力强盛、时局稳定之时,一个县的兴衰,只要不遇到战乱,不说百年,至少在几十年里,是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起伏的。若是一县之长官有所作为,其治下民生蒸蒸日上也不是不可能。
刘安却是摇摇头,眼中满是愤恨,遥指着街道上的贩夫走卒、酒肆门铺,道:“可这前庭县,堂堂西州治所,竟在短短数年之间,衰落至此!冠玉不知,为兄数年前初到此地,所见之前庭,其繁华虽不及京城,但也颇具京城三分气象。可现如今,竟不及京城十之一二!冠玉可知为何?”
李文柏从交合一路过来,见惯了交合的破败,初见前庭,虽远不及京城,但印象却不差。现在听刘安这么一说,再加上先前在刺史府大院所见的富丽堂皇,心下顿时了然。
“治下百姓生活一年不如一年,自家府邸却越来越华丽,这曹严,不仅无能,更是个贪腐祸害!”
“谁说不是呢!”刘安长吁短叹,话中满是对现状的无奈。
李文柏看着刘安,想到这位过刚易折、得罪权贵而被贬至此的同僚,在前庭这个乌烟瘴气的官场,必定难以合群,举步维艰,有些担忧,遂叮嘱道:“事已至此,刘大人还需小心才是。”
刘安好歹也是正六品的长史,在官场也待了多年,哪里看不出李文柏话里的意思,摆了摆手,笑道:“冠玉无须担心,为兄虽然性子直,见不得肮脏事,但也不是榆木脑袋,不至于以身犯险,触曹严的霉头。再者,无论如何我也是朝廷钦命的正六品长史,他们还不敢拿我怎么样!倒是你,今后在交合还须谨慎,莫要冲动。那个施五背后就是曹严,很不简单!”
李文柏点点头,一番对话下来,心中对西州的这潭子水,又多了几分认识。
两人边走边说,刘安又给李文柏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后,终于在一处装修布置奢华的酒楼前,停了下来。
李文柏抬头望去,只见匾额上“往来居”三个气势恢宏的烫金大字横在头顶。
往来居占地极广,三层的规模,雕梁画栋,丹楹刻桷,竟有普通酒肆的三倍大小!就是比起京城的多数酒楼,也不遑多让了。在以矮楼居多的长街上,巨大的往来居不像酒楼,更像是一座小型殿宇,矗立在前庭的西北角。
想到这往来居里的猫腻,李文柏眉头微微一挑,心道:“刚想着什么时候打探一下这神秘的往来居,想不到这会儿便撞见了。”
李文柏刚想向刘安询问往来居的事,却见一个掌柜模样的富态中年人,从往来居里走出,先是弯着腰向刘安行了一礼,然后看着李文柏,笑问道:“想必这位便是交合的新任知县李大人吧,刺史大人已经订了雅间,两位大人请。”
李文柏很快从讶异中反应过来,在掌柜的带领下,和刘安一起走进了往来居。
他本以为这次酒宴,会是在曹严的府邸里举办,却没想竟是在往来居。但想到曹严的行事作风,选择往来居,想必也是存了炫耀显摆的心思。
“如此也好,正好顺便探探这往来居的虚实。”他心道。
到了雅间,两人便不再如先前那般随意谈论,不多时,小二开始上菜。
又过了一柱香的时间,雅间外才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刺史曹严,领着六判司和录事参军等官员,推门鱼贯而入。
李文柏和刘安忙起身迎接。
见李文柏态度恭敬,曹严脸上笑意更浓,左右环顾了两下,笑道:“冠玉啊,本官为你接风洗尘所选之地,还不错吧?比之京城如何啊?”
想到曹严贪利无能又爱显摆的性格,李文柏心中冷笑,面上却恭恭敬敬,“往来居雕梁画栋,丹楹刻桷,实在是前庭之明珠,比之京城诸多酒楼,亦不遑多让。”
曹严被贬西州十年,对京城的某些大员,说没有怨言绝对是假的。越是没有能力的人,往往越是想要别人看到自己的作为。自尊心极强的他,在听到来自京城的李文柏的奉承,心中大感滋润自得,忍不住点点头,对李文柏的坏印象也消了不少,甚至有些顺眼起来。
官场便是如此,即便是酒宴,也少不了一番相互吹捧。
一阵客套之后,众官员也渐渐放开了。一众婀娜貌美的侍女推门而入,依次给众人座前斟满酒。隐约间,李文柏甚至看到一两个判司对着一个侍女上下其手,惹得侍女羞红了脸,娇声轻笑起来。
有了女人,气氛便慢慢活跃,众人开始推杯换盏。一时间,雅间内觥筹交错,酒香四溢。
李文柏没有饮酒,而是端起茶壶,给自己一杯一杯满上,应付着同僚之间的敬酒。
刘安看在眼里,蹙了蹙眉,心中疑惑,却碍于人多,没有多问。
待到李文柏向曹严敬酒时,曹严才渐渐敛起笑意,连酒杯都没举起,只是端坐着,看着起身敬酒的李文柏,“冠玉,你虽是第一次做官,可也是商
技术宅在古代 分卷阅读210
贾出身,不会不知道,酒局之上的门道吧?”
此话一出,酒桌上的莺歌燕舞顿时停了下来,众人都望着李文柏。
“曹大人的意思是?”
曹严的脸色有些阴沉,眯着眼睛盯着李文柏的酒杯,“怎么,以茶代酒敬你的上官,这便是你李文柏的为官之道吗?”
“这……”李文柏忙解释道:“实在是误会!大人有所不知,下官尚在孝中,乃戴孝之身,故而只能以茶代酒。日后下官孝期过去,必定亲自登门,罚酒请罪!还望大人恕下官不敬之罪!”
戴孝之身不饮酒,这是自古以来的忌讳,是孝道,是为人之本。
李文柏这么解释,众人也即便心中不忿,也不好多说什么。
见李文柏言辞恳切,诚心致歉,曹严心中的怒意也消退了大半,这才缓缓端起酒杯,淡淡抿了一口。“孝道不可违。既如此,冠玉请自便吧。”
嘴上虽如此说,但在曹严的心中,却将李文柏看轻了七分。
在他看来,所谓守孝道,也要看时候。开朝初始,太祖求贤若渴,令天下学子哀而不伤,孝中仍可科举。久而久之,只有民间还看中守孝,对于为官之人,守孝不过是个名头罢了。
现在这样的场合,在座的不是同僚就是上官,即便在孝中,也不得不破戒敬酒。这才是为官之道,做人之礼!
“果然是初次为官的毛头小子,商贾出身,就是没见识!”
酒宴继续进行,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就连李文柏也看出了些兴致来,古典舞的水袖扬起,细细的腰只弯的就像是杨柳枝,在春风里微微荡荡。常言道灯下看美人,这灯火之中,见得美人水眸微动,眉目含情。
曹严一边和侍女谈笑风生,一边与众官员推杯换盏,好不得意自在!经过这事,他觉得李文柏根本不足为虑了。施五信中所谓的威胁已然称不上威胁,那封信在曹严心中激起的涟漪,也逐渐消散无踪。
第114章归来
夜色渐深,街道上的行人稀稀落落,大多贩夫走卒都已归了家。
打更的更夫走过往来居,吆喝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但声音很快被往来居里的欢歌笑语所淹没,最后彻底消失在了浓浓的夜色当中。
往来居的雅间内,酒宴已经进入高潮,桌上的众官员,包括曹严,都几乎放开了架子行起了酒令。明明个个脸色通红,酒气冲天,举手投足间,却尽是豪迈,大有千杯不醉之海量!
就连一直被排斥的长史刘安,也被劝了几杯酒,脸色微醺起来。
而以戴孝为由,以茶代酒的李文柏,可以说是整个雅间里,最清醒的人了。
他一边应付着在座同僚们,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雅间里的一切。
倒酒的侍女们很美,无论是身段,还是面相,甚至是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不逊于京城大酒楼侍女的夺目光。
这样的侍女,要么是从京城带来的,要么就是长期训练起来的。而听她们口中那掩盖不住的西州当地口音,结果,便显而易见了。
不光是倒酒侍女,还有偏间那一众操着丝竹管弦靡靡之音的歌姬,以及随歌声翩翩起舞的舞姬们,风采技艺,亦非西州这陇右偏远之地,能够看到的。
“长期训练过的侍女,技艺不俗的歌姬舞姬,看来这往来居,很是不凡。能在西州这般残破偏僻之地,建立起这般奢靡的酒楼,背后之人,恐非常人。”李文柏默默思索着,心中更加笃定,往来居,绝不只是酒楼这么简单!如果真的是一个情报机构,可能跟眼前这位曹刺史,脱不开干系!
借着小解的名义,李文柏离开了雅间,去了趟茅厕。来回路上,他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番往来居的大体格局,有了一个颇为意外的发现。
寻常酒楼茶肆,到了夜间,客人稀少之时,常常能见到小二劳工们百无聊赖地聚在大堂角落的桌边,或是闲聊,或是小赌两把,打发着时间。
而李文柏将这往来居仔细观察了一遍,却发现这里的小二和劳工们,手上没了活计,却依然坚守自己的位置,一脸的小心谨慎。
和楼上雅间里的侍女歌姬一样,这些小二们,也是经过训练的。可以说,这整间往来居,堪比规矩森严的军营。
李文柏心中凛然,脸上却很平静,回到了雅间。略一思索,他想出了一计。
在一个侍女走到他身旁,为他倒茶之时,李文柏突然一把抓住侍女的皓腕,稍稍用力一拉。一声娇呼,这位二八年华的美貌侍女,便盈盈倒在了他的怀里。
因为一整晚李文柏都没对侍女们动过手脚,现在突然来这一下,侍女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释然一笑,身体松软了下来,顺势靠在了他的胸前,一副低眉顺眼的惹人怜的模样。
大齐民风开放,纨绔子弟酒宴上对侍女搂搂抱抱什么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这里毕竟官员同僚们都在,大家都是饱读圣贤书的文化人,大多碍于面子,就算有心调戏,也必会有所遮掩。像李文柏这般,堂而皇之直接把侍女拉入怀中的举动,较真的话,难有伤风化。
但酒桌上的众官员却丝毫不以为意,眼中满是“我懂你”的意思,笑而不语。
此时曹严甚至抚掌而笑,“冠玉一晚上只饮茶,本官还以为冠玉不好女色呢!原来也不负这少年风流的风华岁月啊!”
曹严一开口,其余官员也应声附和,嘴里满是“少年当如此!”之类的风流话。
李文柏见效果达到了,心中洞若观火,脸上却装作动了心的模样,一边虚伪地谦虚着,一边用食指勾起怀中侍女的光滑下巴,细细观赏着侍女的美丽容颜。
不多时,见曹严等人有了醉意,李文柏才停下调戏侍女的手,装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向曹严询问道:“曹大人,下官见这侍女歌姬,皆是妙人,只是不知这往来居的主人,是何许人,竟有这般手段?”
曹严神色顿了顿,眼睛下意识地眯了眯,见李文柏一副色眯眯的表情,心中了然,不动声色地问道:“哦?冠玉对往来居也感兴趣?”
李文柏老脸一红,“是这样,大人也知道,下官乃是商贾出身,当初在京城,也曾有过开酒楼的心思,只是苦于没经验,不敢轻易尝试。今日见这往来居这般富丽堂皇,而酒楼中的侍女歌姬,亦有不凡之姿色,脱俗之技艺,一时心中感念,想结识一番往来居主人,向其好好讨教一番。”
李文柏这话说得很正经,但结合他之前的风流举动,在场的都是混迹官场的人,哪里还看不出,他哪是什么想和往来居主人讨教,根本就是看上了往来居的侍女歌姬罢了!
“果然少年得志,难改色心!”曹严
技术宅在古代 分卷阅读211
本来还有所戒备,现在一听此言,心中将李文柏再次看低了几分,但他却并没有如李文柏的意,只是轻轻笑道:“少年风流,人之常情。本官也是从少年过来的,冠玉所图为何,本官知晓。若冠玉喜欢这侍女,只管带走,本官做主了!”
说罢,曹严抚须哈哈大笑起来,酒宴中又一次爆发出了慷慨激昂的欢声笑语。
人群中的李文柏低着头红着脸,连连摆手,辩解道:“不不不,君子不夺人所好,实在惭愧,惭愧。”
同时心中暗骂:“这老狐狸,居然还不松口!看来这往来居幕后的主人,绝非常人!”
喝醉了的曹严也只是显露出与此间主人的交好,事主是谁,却没有透露一分一毫。
又过了半个时辰,酒宴结束。
曹严和众官员在小厮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下了楼,走出了往来居。
一番告辞拜别后,曹严几人先行坐上了轿子,映着月色缓缓离去。
刘安虽然喝了些酒,但毕竟受人排斥,喝得不多,远没有到醉酒的程度。
“冠玉,我送送你。”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地向官驿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万籁俱寂,幽暗的街道上,只剩下两人的脚步声,的。长史刘安看了李文柏两眼,眼神复杂,欲言又止。
李文柏略一思索,便恍然一笑。他知道,他方才在酒宴上的好色举动,一定令这位刚正不阿的长史误会了。于是笑道:“刘大人是不是觉得下官做得不对?”
刘安愣了愣,随即苦笑摆手道:“少年风流,人之常情,冠玉多虑了。”
确实如此,酒桌上的事,说好听了,是风流雅兴,说不好听了,是下流庸俗。具体如何评判,主要还是看人。李文柏年少有为,经商有道,家财万贯,不但中了科举,还是一代大儒祭酒王行之的弟子,这样的少年英才,与貌美侍女嬉戏调笑,自然是风流雅兴了。
刘安不是什么食古不化的老头子,就算心里不太苟同,也不至于责备什么。
李文柏淡淡一笑,“下官至今未曾婚娶,一心放在商道与国家民生之上,又岂会为了区区一个美貌侍女,而自污清名?”
刘安略一迟疑,脸上露出深思之色,问道:“那冠玉你为何……”
李文柏没有直接回话,而是先停下脚步,谨慎地看了下四周,见没有旁人后,才看向刘安,一脸严肃道:“刘大人到这前庭数年,难道一点都没有察觉么?”
“冠玉是说?”
“往来居!”
李文柏说道:“西州地处陇西,偏僻荒芜,北拒匈奴,东临大恒山,百姓自给自足,尚不能苟活,更何谈去酒楼挥霍?商贾虽然地位低贱,但都在商海沉浮多年,再愚蠢之辈,也不会选择在这样穷苦的地方,开这么大的酒楼。再者,刘大人您也说了,前庭十年间破败至此,远不如前,可这往来居,今日一见,其富丽竟不逊于京都的大酒楼!如此大的反差,刘大人不觉得,这往来居,有很大的问题吗?”
刘安一愣,这才明白李文柏的用意,施了一礼,心悦诚服地说道:“冠玉真知灼见,为兄不及也!”是他小觑了李文柏,眼前人目光清朗,岂是那种好色之人?
说罢,刘安眼中露出了担忧之色,点头道:“冠玉所言之问题,为兄也曾想过。甚至怀疑,曹严等人与往来居官商勾结,行盘剥垄断之恶事。”
不曾想李文柏却是叹了口气,摇头不言。
刘安见状,问道:“冠玉为何叹气?”
李文柏这才缓缓开口,问道:“刘兄以为,这仅仅是官商勾结吗?”
“这……难道还有什么隐情?”
李文柏叹气道:“刘兄饱读圣贤书,不懂商道,故而一时不察。但在下官看来,在西州这样穷苦的地方开大酒楼,是稳亏不赚的赔本买卖!若是曹严等人官商勾结,那么他们图个什么呢?”
“这……”刘安闻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过了片刻,李文柏突然向刘安郑重施礼。
“这……冠玉这是何故?”刘安早已被李文柏的见识与判断力所折服,哪里受得起这样的大礼,连忙伸手拉住他。
李文柏抬起头,盯着刘安的双眼,一字一句道:“刘兄,可愿助我?”
这次李文柏没有自称下官。这意味着,他已经不拿刘安当外人。
刘安神色肃穆,“冠玉直言,只要力所能及,为兄必不推辞!”
“我怀疑这往来居,是搜集情报的窝点!”
得到刘安的承诺后,李文柏将他初到交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被征用修城墙的农户消失不见的诡异情况,以及自己对往来居可能是搜集情报的窝点的判断,娓娓道来。
刘安越听越心惊,“这……若这些事都与曹严有关,那他所图之事……”
他不敢说下去了。因为他明白,如果这些是都与曹严有关,那么说曹严贪污腐败,官商勾结,都是小的了!
“那些消失不见的农户到底去了哪里,这个我还在查,只是眼下我还要回到交合,主持赈灾过冬的相关事宜,不能在此处久留。”李文柏说道:“故而查探往来居幕后主人以及其中搜集情报的证据,便都拜托刘兄了!”
“这都是为国为民之义举,我刘安食大齐俸禄,必为大齐鞠躬尽瘁!便是前方九死一生,刘某又有何惧之?冠玉放心,往来居的事,开春之前,为兄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刘安本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正义之士,心中满是宁折不弯的不屈大义,在知道了西州的诸多乱象后,早已萌生出一扫污秽的心思,只是苦于势单力薄,自己能力又不够。现在见到了李文柏,他又看到了希望。
于是紧紧握住李文柏的手,斩钉截铁道:“不成功,便成仁!”
刘安的承诺不可谓不重。至此,李文柏对他的敬佩之意,更深了几分。
到了官驿门前,两人拜别分开。
“下官本欲择日宴请刘兄,向刘兄讨教讨教,奈何前庭人多眼杂,只好作罢。还望刘兄勿要怪罪。”
刘安笑道:“冠玉一心为国为民,莫说一顿饭,便是将来让为兄请你一顿,又有何不可?冠玉以诚待我,我必以诚想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