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重生之良缘佳妻应如是陆斯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魏阿蛮

    电话那头,霍炎更震惊了:“我送过去的四个剧本里,没有这本啊!”




第124章 光杆司令应如是
    陆斯年听了霍炎的话,眉梢微蹙,不是霍炎挑的

    电话那头,霍炎顿了顿道:“我去查一下。”

    约摸着过了半个小时的功夫,陆斯年再次接到了霍炎的电话,原来,当初霍炎确实是让人从公司挑了四个本子准备给应如是拍,他将车子开到了公司楼下,让人把本子给他送过去,结果送东西的那人临时有事,就让公司前台把剧本送出去了。

    电话开了免提,应如是坐在陆斯年的身边,毫不客气的将腿跷在他的腿上,“我记得前台的那个小姐姐!”一提及星辉的前台,应如是顿时来了精神,“我记得她长得很漂亮,就是有些高冷。”

    霍炎抿了抿唇,道:“那个剧本就是她换掉的。”

    应如是兴致勃勃的问道:“真的啊!那这个剧本是她写的吗”

    “不是。”霍炎有些无奈,他都没有看过应如是现在看上的这个剧本,这个剧本就是前台偷偷换掉的,连版权都不是他们公司的。

    “我想见见她。”应如是喃喃道,“我明天亲自去找她。”

    不管创作这个剧本的人到底是谁,她都想亲自见一见这个人,因为剧本中说了,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大的,而且她也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这个故事,就算学校这次不让她拍,那她以后也一定要把这个故事拍出来的!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应如是就接到了陈老师的电话,接电话之前,她还着实忐忑紧张了一下。

    “喂,陈老师……”

    她的话音未落,就听到陈老师满含笑意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如是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学校同意你拍摄正常时长的电影。”

    “真的啊!”应如是听到这个消息,简直高兴坏了。

    正当她还没高兴一会儿的时候,就又听到了陈老师的声音,“不过,还有个坏消息。”

    “啊什么坏消息”应如是一愣。

    陈老师的情绪也有些复杂:“学校说了,这次六十周年校庆,很多知名的校友都回来,以咱们学校的名气,到时候国内外也都会关注,所以,学校希望你的片子可以尽善尽美,到时候直接放在毕业生展映区展映。”

    应如是听了陈老师的话之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帝都电影学院的校庆会举办三天,他们大二的微电影,是在第二天的时候播放,关注度肯定是比不上毕业生展区的,但是毕业生展区的难度也大啊!简直就是修罗场!

    应如是才是大二的学生,可是毕业生展区里面都是大四的学长和学姐啊!

    一想到这个,应如是就有些怂了,这个时候,陈老师说道:“如是啊,你是个好苗子,我已经在学校那边保证过了,你敢把你的片子放在毕业生展区吗”

    应如是一听这个,顿时头皮发麻,不过很快,这种感觉过去之后,她便觉得心底充满了斗志,不就是毕业生展区吗拍的好能收获一大帮的赞扬,就算拍的不好,她也不过是个大二的学生而已!

    想到这里,应如是心里的负担就一扫而空了,笑着对陈老师道:“陈老师,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不给你丢脸!”

    陈老师满意的笑了笑,两人又探讨了一下拍摄理念,最后,陈老师说道:“总之,你要是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老师肯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帮你完成这次的拍摄。”

    陈老师知道应如是现在背负的压力肯定不是班上其他的同学能比的,毕竟是放在毕业生展区展映,任何一个有追求的导演,都不会允许自己落於下风。

    挂了电话之后,陈老师一抬头,就看到校长董新志笑眯眯的走了过来:“已经和应同学说了”

    “是,刚和她打完电话。”

    董新志笑着拍了拍陈老师的肩膀,正要离开,却听到陈老师有些犹豫道:“校长,我觉得是不是把应如是的片子放在毕业生展区有点太……”

    “太苛刻了”董新志笑着道。

    陈老师微微颔首:“她的同班同学都是四十分钟的微电影,一个学期之内,正好可以完成整个制作周期,但是应如是要拍的是一个半小时以上的片子,时间太仓促了,而且就算是毕业生们,他们也都是从大三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时间绰绰有余。”

    确实,好莱坞六大制片厂拍摄一部影片平均用时八百七十一天,即两年四个月零十九天。其中前期制作平均花费一百四十六天,拍摄阶段最短,一百零六天。后期制作则平均需要三百零一天。从片方发布投拍消息到正式进入前期制作环节,期间包括创意策划和剧本创作,这段时间要长达三百零九天。

    而现在是学期初,二月中旬,到六月二十四号的校庆,只剩下四个月的时间了,应如是需要在这四个月里面,完成整个电影的制作,这难度简直就是难于上青天,除非她偷工减料。

    “陈老师啊,应如是她是个难得的好苗子,这么多年,我就见过她这么一个,相信她,给她充分的信任,适当的压力,会成为动力的。”董新志笑眯眯的说道。

    陈老师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没想到董新志又道:“你看上学期,她交上来的纪录片,不是已经充分说明了她的天分了吗”

    “可那毕竟是和同学合作的!”陈老师忍不住道。

    董新志听了他的话,笑着摇了摇头:“陈老师啊,你难道忘了,导演是个需要众人帮助的职业啊!”

    董新志的话其实很容易弄懂,导演是个需要整个剧组帮衬的职业,比如,某导演不善摄影方面,那么他可以找一个知名的摄影师,在拍摄中学习,再比如灯光,可以说,一个导演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天分、努力和理念之外,同时也离不开摄像、美术指导、动作指导、灯光师、监制等等的帮助。

    所以在外行看来,导演的门槛似乎很低,一些演员也可以转行幕后做导演,不管拍的好不好,反正也能弄出来一部电影或电视剧。

    陈老师被董新志说的没话讲了,导演确实是这么回事,但他还是有些担心应如是,毕竟有些时候,不是说努力就可以的,这牵涉到天时地利人和,比如,应如是现在的投资就没有找到,演员也没有到位。

    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其他同学剧本中的主角多是年轻人,他们完全可以在学校的表演系里找人拍,但是应如是这个又不一样了,她这个剧本的主角全是老头老太太。

    和陈老师担忧的不一样,董新志完全不担心这些。

    因为他知道陆斯年是应如是的男朋友,那么应如是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很快的解决,至少在投资方面就不用愁了,而他这样的决定,也有自己的考量,这两年娱乐圈的氛围所致,学校出去的毕业生没有太过于优秀的,以至于隔壁的戏剧学院都出来了一两个青年导演获了奖。

    电影学院这两年倒是出来了一个张旸,但是张旸这小子主要还是喜欢拍纪录片,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停留在圈子里面,年前倒是拍了一个《沉鱼》出来,但是《沉鱼》也有个很尴尬的地位,那就是在观众里面备受好评,但是在业内,大多数都还是对这个片子嗤之以鼻的。

    不是说《沉鱼》不好,而是导演圈里面没人愿意承认这么一个低投资的网剧拍的好。

    所以,董新志把目光放在了应如是身上,不得不说,她也确实很优秀,那个纪录片《修旧如旧》他关注了一下,发现如果应如是没有参加这个纪录片的拍摄,这个片子的质量绝对达不到现在这个水平。

    “陈老师啊,你就不要担心了,虽然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但是应如是这个片子不需要后期宣传,也不需要前期的统筹,喜剧片的制作周期还是比较短的。”董新志笑眯眯的道,“要相信你的学生。”

    说完这话,董新志便笑着走掉了,留下仍旧担心的陈老师。

    和陈老师烦恼的状态不一样,应如是此刻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时间问题。

    她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兴奋和激动的状态,总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对这个电影充满了热情,还是陆斯年点醒了她:“你的投资还没有拉到。”

    恍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将应如是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

    是啊,她现在手里就只有一个剧本而已,什么分镜啦,投资方啦,演员啦,通通都没定下来,就像是一个光杆司令。

    陆斯年看着她呆住的模样,眸底闪过一丝笑意,他身子往后靠了靠,修长的双腿轻叠,十指交叉的放在膝盖上,然后清了清嗓子,“我倒是觉得,这个电影有投资的价值。”

    他这一句话,顿时让应如是愣住了。

    好一会儿,她才反应了过来,陆斯年这是想投资她的这部电影

    陆斯年仿佛看出了她心中的疑问,眉宇含笑的颔首:“就是你想的那样。”



第125章 敲定剧本啦
    应如是愣愣的看着他:“你要投资我的电影”

    “这个电影有赚钱的前景,为什么不投资呢”陆斯年知道她在担心什么,遂正色道,“不论你是不是我女朋友,我想要投资这部电影,完全是看好这部电影。”

    应如是有些犹豫,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倒是陆斯年又开了口:“这样吧,你现在把我当成投资商,然后来说服我投资你的电影。”

    听了他的话,应如是顿时眼前一亮,她点了点头:“好。”既然答应了将陆斯年完全公事化,那么应如是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的对待,于是,她连夜做了一份企划书,里面包含了整个电影的前景。

    陆斯年坐在办公桌前,俊美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神色,抬眸看了一眼应如是:“给你五分钟的时间。”

    他的话音刚落,应如是就连忙将企划书递了过去,然后打开了电脑,一开始她还有些紧张,毕竟这样认真的陆斯年,还是她不曾见过的,但是当她看见陆斯年低眸看她连夜赶工出来的企划书时,也不知为何,许是对自己这部电影的自信,她心中的那些紧张瞬间就荡然无存了。

    陆斯年抬眸看着正口若悬河的应如是,眸底不由染上了一丝笑意,这样的她才是他想要看见的,仿佛于黑暗之中,有一束光打在了她的身上,让她熠熠生辉。

    等到应如是说完了,她才堪堪的看向了陆斯年,他薄唇微抿,问了几个问题,应如是愣了愣,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陆斯年毕竟是个商人,给她投资肯定是想要把本钱捞回来的,所以应如是这部电影,是肯定要上映的。

    想通这点之后,其实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嗯,按照你的企划书,我可以给你投五千万。”陆斯年说完这话,便抬头看着应如是。

    应如是一怔,脑海中飞快的盘算着,五千万绰绰有余了,比她预想的还要高三分之一的成本,最终,陆斯年以星辉的名气,给应如是这部电影投资,及至这个时候,应如是才想起陆斯年在星辉也是有股权的。

    投资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剧本的打磨问题。

    应如是去了一趟公司,前台小姐姐看到她来的时候,面上露出了一丝浅浅的微笑,仿佛势在必得的模样。

    “我就知道你会来的。”前台小姐姐微笑着说道。

    应如是也笑了笑:“那个剧本是你写的”

    “不是。”前台小姐姐摇了摇头,紧接着,她便和应如是说起了剧本的来源。

    前台小姐姐名叫姜宁,家里曾经有个农场,后来拆迁了,一下子就成了有钱人,帝都某小区里有两栋楼都是她家的。所以她家就把房子租出去了,父母天天在家打麻将,她大学毕业之后,家里突然这么有钱了,一下子也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了,在家待了两年,实在是无聊,就跑来星辉当前台了。

    在她家那两栋楼里,有个租户,租了一个地下室,就是这次《再不疯狂就老了》这个剧本的创作者。

    应如是听了姜宁的话,怔忪了好一会儿,原来,传说中帝都的前台还有保洁大妈都是扫地僧的传言居然是真的!!!

    “梁渊是个特别有才华的人,他这个故事也是根据他爷爷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如果你想要见梁渊的话,我可以带你去找他。”

    “好,现在可以吗”应如是不想浪费一点的时间,事实上,她现在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用。

    姜宁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应如是直接和霍炎打了个电话,便把姜宁带走了,上车之后,姜宁看着她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应如是不由笑了:“怎么了”

    “没什么,每个人都有恋爱的权利。”姜宁笑着说道。

    应如是知道她这是误会了,其实不止是她,就连纪曼、佳楠姐都以为她和霍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不过某方面来讲,他们也没有猜错,她是霍炎的小舅妈,可不就是不可告人的关系吗!

    车子开了一个小时左右,终于到了地方。

    “就这儿。”姜宁指了指前头的一栋楼。

    应如是忍不住砸了咂舌,真有钱呀!

    找到梁渊的时候,他似乎刚刚睡醒,睡眼惺忪的样子让姜宁忍不住道:“又通宵了说你几回才肯听啊!”

    梁渊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请她们两人进屋之后,自己连忙去卧室收拾了一下。

    等到他收拾好之后,应如是便开始询问他关于剧本的事情,一听说应如是想要拍他的电影,梁渊愣了半晌没有说话。

    “梁渊,跟你说话呢!”姜宁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经过姜宁的提醒,梁渊才堪堪反应过来,他神色激动的道:“好,好!”

    “不过事先声明,我目前还只是个大二在读学生,如果您还不介意的话,我们接下来可以谈谈剧本的事情。”应如是道。

    “不介意,不介意!”梁渊连忙摆手。

    其实在姜宁把他的剧本拿走的时候,就已经和他说了,如果能被看中,这个剧本就会是应如是来拍,梁渊关注过应如是,因为他毕竟是学编剧出身的,《沉鱼》这样一个片子能大火,至少是开创了先河,他肯定要去看看这个剧能火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知道,《沉鱼》火了,那么未来两到剧,多多少少都会有《沉鱼》的影子。

    这就是成功的典范。

    “我爷爷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担任过一个地方民乐团的指挥。那时这方面的人才不多,大家能聚在一起就是信仰和缘分。乐团虽然规模不大,条件也很艰苦,但大家都怀揣着愿望,希望能用乐团的形式,将民乐发扬光大……”梁渊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自己这个剧本的创作背景。

    在那个年代,乐团财政紧张、人手不足、资料短缺,创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团里三十八个人,算是把其他身外事都抛下了,没日没夜地凑在一起,把这事当做了一个毕生的追求。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考据、研究,共同创作了七首曲子。

    所有曲目,都是采用了传统燕乐二十八调创作,对于乐器定弦、定调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和创造,共同的主题,取名为《敦煌》。

    那时候,飞天啦,丝路啦,不像现在提的这样广泛,这是国内自民国创建国乐团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现如今的民乐团,多是现代音乐写作手法,用的是西方的乐理体系。而他们的曲目,虽然用和弦丰富了表现形式,但骨子里还是传统音乐。
1...7172737475...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