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久周旋
这太子的兵马手里的,就是工部的匠人们制出来的,效果要差上一等的火木仓。
第59章
这火木仓虽然是个稀罕物,但皇帝身边的个别受宠的侍卫们还是有的。大家也没法子只能一边一起簇拥着皇帝,一边反击。
皇子身边还有些侍卫和心腹护着,但那些个老臣身边,侍卫们也没心思护着他们了,幸好打埋伏的对他们也不怎么感兴趣。
两方人马都把他们这些人当成路人甲了。贾代化在旁边看着两方人马你来我往的交战,心里实在是纠结极了。
贾代化是个老实人,特别老实的那种,也不知道贾源的教导出了什么问题。荣宁两府的爵位虽是贾源和贾演两兄弟战场厮杀得来的,但其中也不乏投机主义。可到了贾代化这儿只有一根筋了,也幸好,贾代化进入朝廷的时候天下已经初定了。
贾演也没法子,儿子没有半分投机取巧的本事,只能教导儿子“圣上说什么,你便做什么。”
贾代化在以后的许多年时间里一直执行着他爹的这句话。从先帝,再到当今圣上,圣上说让他当太子爷的武师傅,把他归到太子党里去,他就成了太子党的中尖人物。
又有着贾代化先夫人的这层关系在,贾代化又教导了太子这么多年,在心底也早已把太子当成自家子侄看待了。
虽然后来因为贾敷的缘故,宁国府从太子党中脱离了出来。但是贾代化还是一颗真心向着太子的,暗地里也没少帮着太子。
现如今皇上跟太子当面锣对面鼓的对上了,贾代化实在不知道该是谁赢了好。
贾代化年纪虽然大了些,可好歹也是武将出身,这会儿身手还矫健的很,见到有皇上有难恨不得扑上去来个以身救驾。
看到太子处于弱势,又暗自着急,嘴里还碎碎念几句“太子这是何苦呢,将来……”
贾代善在旁边一边要拉着他哥不上去犯傻,一边又得顾及着局势,看看火会不会烧着他们这些池鱼。
见贾代化还在同情太子,恨不得先在就把袜子脱下来塞他哥的嘴里。也幸好,这会儿大家都忙乱着,也没人注意到这国公两兄弟。
太子是没什么心思顾及到这些个女眷,可太子妃就不一定了。眼见着太子要疯狂一把,成则登基,败那就可能全家人的命都不一定有了,既然如此这些年的帐太子妃也就打算去算算清楚了。
太子这些年过得艰难,可在皇帝没明确表示厌弃之前,好歹是国之储君。虽然有暗箭,可就算是私底下皇子们有多想踹翻太子,自己住到东宫里去,明面上大家都还是得敬着太子。
可太子妃就不一样了,因为太子母族身份高,为了平衡之道,皇帝给太子选的太子妃身份上就低了些了,不过是一个武将家的小姐,家里也不过一个男爵。
而且太子得敬着没错,可太子妃与太子相敬如冰大家也都知道。女眷们在一起明嘲暗讽这种事情,论谁都没法子管啊。
像和郡王妃除了嫁给的是大皇子比太子妃低了一档以外,其他的几乎是样样高过太子妃。明明和郡王妃居长,娘家又比太子妃高上一截,可偏偏见了面还得给太子妃行个礼,你说这能不招人恨么。
太子妃嫁进来怎么多年,几乎是经常被妯娌们冷嘲热讽,还得偶尔被太子姬妾们嘲讽几句不下蛋的母鸡。
虽说是相敬如病,可太子妃好歹也是原配嫡妻,太子起事又得靠着太子妃娘家的那些旧部,所以太子打算起事这事好歹也是通知过太子妃的。
太子妃更是趁着这会儿兵荒马乱的,打算来清算一下这些年她受过的委屈了。她本就是武将家的小姐,一句弓马娴熟也是算得上的,只是这些年为了太子妃的体面压抑的紧了。
前头太子的兵马一拦住去路,打伏击战,后头太子妃也立刻出了马车翻身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马。
原先这些王妃们的车都是按着顺序排下去,打头的是太子妃,后面便是按着排行这么下去的。
可是前头一乱,后面的女眷们也开始都乱了,四下里都散开了,甚至还有些人直接下了马车开始逃的。
但是各人有个人规制的马车,马车上还有各个府的徽制,一眼就能认出来。
也幸好,顾悦之跟太子妃之间也没什么新仇旧恨的,倒是被放过了。
能在这个时候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分卷阅读73
被派来给赶马车顾悦之赶马车的,那也必是雍郡王的心腹无疑。雍郡王又是早早的算计到了太子这次必要起事的,早早的就安排好了接应的地方。只是没想到太子会在这半路上就行事。
车夫也不敢犹疑,倒也管不上接应地点是不是离这里太远了,只得先护着王妃远离了这里才好。
“也不知道姐夫和恩候那里如何?”既出了陷境,顾之也不用再冒着被当怪物烧死的风险救人了。可这另一件担忧的事情又起来了,贾赦和雍郡王可都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顾悦之也皱着眉头,虽说是雍郡王说他自有准备,可谁也想到半路上就会有一场伏击啊,可到底是怕妹子担心,顾悦之安慰道:“你且放心,总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说起来,雍郡王的危险倒是要比贾赦大上许多。贾赦不过是一个从五品小官,最多也不过就是国公之子。跟太子完全没有半两银子的利益牵扯。
可雍郡王就不一样了,虽然朝中一半的大臣都觉得雍郡王继位的可能性不大,就连太子怕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毕竟对这会儿的太子来说,那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了。
更何况,太子和雍郡王之间还有件雍郡王脱离了太子党的事呢。虽说这本就是太子算计雍郡王在先,可在太子看来,那就是雍郡王整个就一个叛徒了。
顾悦之坐在马车上强迫自己不要多想,可又止不住的胡思乱想。
而现如今的贾赦看着别人手中在他看来粗制乱造的火木仓,在看看自己手里的这把明显要高上一个档次的木仓,恨不得就这么上去搞事情。
顾之在临出门前,还是怕万一遇到什么事情,她可还不想当寡妇呢。搜罗了一遍自己的小宝库以后,顾之找到了少帅夫人给的那把木仓。
顾之就把那把木仓连同一匣子的子弹都交给了贾赦。虽然是民国时期的物件,可也比他们手上拿那粗制乱造的要好上不少。
贾代善万万没想到,他拦住了他哥,却没拦住他那个明明是个文弱书生的大儿砸。
贾代善好不容易挤眉弄眼,苦口婆心的说服了他那个这么大把年纪了还一心想着要去护驾的哥。转头打算看看儿子那边怎么样,就看到他儿子快马跑到了雍郡王边上。
贾代善这心肝都开始颤起来了,自己儿子的战斗力他自己清楚,他儿子读书看起来还不错,可是平常连马步都蹲不了半个小时。
这可真是夭寿了,他爹他伯父在这儿怎么没见他积极的跑过来。这雍郡王是给大儿子吃了什么迷魂药么,他贾赦可是个文官,他可别以为自己是个王八,还有个壳能挡一挡那些个洋玩意。要不是现在也正危险着,贾代善都想把儿子抓过来打一顿,让他清醒一下。
自打当今打算废太子的传闻一出,大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就开始上窜下跳,都以为这废了太子以后,自己就能入主东宫。贾赦就越发觉得四皇子会是那个最后赢家了。
对贾赦来说,要是雍郡王能登基,自然是最好不过,且不论他是雍郡王的小跟班,她媳妇又是雍郡王妃一母同胞的妹子。
就说现如今雍郡王管着工部,贾赦说得那些现代的理念雍郡王虽不能全部理解,但是的确是一个能接受新事物的。
也只有雍郡王当了皇帝,贾赦才能把他在现代学得东西都在这个时代用上。
所以贾赦才会在雍郡王有危险的时候头脑一热就冲上去了。索性现在的火木仓都是得打一木仓,就得冷却一会儿,战斗力着实不强。这些人的子弹也不多,不过只能用来偷袭罢了,一旦挡过了第一波人马,后头反倒是今上这边占了上风。
太子爷更点背的在于,他爹可能真有天子光环笼罩,皇帝派出去的斥候正巧遇到了三皇子的亲舅舅打算去剿匪的队伍,当然这是不是巧合已经不怎么重要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被打败的太子早就准备好了自己的退路自戕。
当今圣上是一个挺别扭的人,太子好端端当着太子的时候,圣上总怕他的皇位不稳,放任了底下的儿子们斗太子,还一步步把太子往造反的路上逼。可这太子造反失败打算自杀了吧,圣上又想起了这个太子是他从小养大的,又忙命了人打落了太子手里准备用来自戕的木仓。
第60章
这下子铁网山也不用去了,圣上只能火速回京了。其他人也只能拾拾跟着圣上一起回到京城,然后闭门不出。
当然有些人还是得出门的,比如大皇子党,比如三皇子党…
把太子一党押解进京以后,圣上出乎意料的只把太子和东宫里的人圈了起来,而且圈在了东宫。
这就有点迷了,太子可是谋反啊,而且可是打着要杀了皇帝的主意了,就这么圈了?然后呢?
当然,做爹的虎毒不食子也是有的,找个地方圈起来也合理。可这有圈在东宫的吗?东宫自古以来都是储君住的地方啊,这不应该把太子和太子的家眷们团巴团巴送到另一个地方给下一任太子腾地方?
皇帝不会是因为太子打算自戕这种事情动了恻隐之心然后高高提起轻轻放下吧?
几个皇子都是好不容易才将将要把太子拉下马的,这要是皇帝就这么放过太子,那可不就是白干了?重点是太子跟大家伙都有仇啊,万一有一天他上位了,那所有人都得玩完儿。
皇家兄弟最多也不过是当事人削爵夺官,再不济也不过是一个死,但却不会连累家人。可当臣子的就不一定了,万一来累及子孙那可怎么办?
一三五这个三个皇子后头可跟着不少摇旗呐喊的大臣呢,这可都是在背后给太子放过冷箭的。为了自己和子孙的身家性命也得上书让皇帝废太子,重新立一个呀,当然要是能立自己跟的那位皇子就更好了。
还有些跟着皇帝打算去铁网山放松一下,却被太子这一埋伏吓去了半条命的,也都纷纷上书要废太子。
一时之间,到的那些个奏章都快可以将整个御案给堆满了。
当然,原本奏章应该先经过内阁大学士们的处理,在到皇帝这儿。可这都是要求废太子的奏章,大学士们能怎么办,他们还想废太子呢,只能都尽职尽力的让小太监们都搬到皇帝那儿垒起来。
当今吊了大家几天以后,乾清宫的折子也已经堆得跟小山似的了。皇帝也不再胶着了,好歹在早朝上宣布了要废太子。
废太子和立太子都是个繁琐的活儿,都得皇帝带着大臣们沐浴更衣了以后,祭了祖又得昭告了天下才行。
照着朝臣们的想法,反正太子早晚总得立,不如趁着现在废太子的流程我们把太子也给确定了下来,随便一起祭个祖。
皇帝可能是别扭劲也过去了,很大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分卷阅读74
方的表示,那你们接着上奏章推荐吧。
这回子奏章更多了,各个皇子党的各种花式夸自个儿的主子,还得在明里暗里说几句其他人的坏话。
先□□的又得惴惴不安的上奏章请罪,能怎么办呢,太子都坏事了。肯定要被清算的,现在就看跟太子起事这事关系大不大了,还不如早早的请罪。
这保皇党的则得表示一下,圣上您老年纪也还不大,完全可以在过几年在立新太子。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将来无论那个皇子登基,他们这些个心腹总不会再这么重用。尤其是现在还守着紧要位置的,将来肯定得让给新皇的心腹,所以倒不如让皇帝好好保养,最好万万岁那种。
内阁处理奏章的那些大学士快疯了,除了密折都得他们处理,但是谁见过这么多折子。他们还得尽心尽力的分类出来,这本是夸大皇子的,好,扔这堆;这份是想立三皇子的,好,放这堆。
一天下来,大学士们觉得自己的已经快疯了。奏章堆了整整五堆,夸大皇子和三皇子的平分秋色,最多。其次是歌功颂德夸皇帝的,当然这个是每一份折子上都有的,这还得让皇帝保重一下身体。最后是夸四皇子和夸六皇子的。
四皇子再怎么说也是个成年了,出宫开府了的皇子,居然沦落到跟还在宫里蹲着的弟弟比。这也就知道他平时得罪了多少人了,大学士们估摸了一下,这上书夸四皇子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四皇子工部的同僚。
大概是在大魔王手下干活不能不夸一下大魔王,以被穿小鞋吧。某个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大学士猜想道。
负责从军机处往乾清宫搬奏折的小太监也表示mmp。本来他这活还是托了不少人情才从他干爹手里拿到的,既不累,又有体面,一天不过搬上两三趟也就罢了。
今天他已经搬五趟了,但是大皇子的那堆还没搬完呢。听大学士们说最少的那堆是四皇子的以后,小太监莫名对四皇子多了写好感,还是四皇子省心。
本来吧,你说这么折腾了,好歹真把太子立了,这样大家也省的斗得跟乌鸡眼似的,累点也就累点。
可是等太子也废了,昭告先祖也昭告了,跟着原先太/子党该贬官的也都贬了,该流放的也都流放了。大家都等着皇帝下诏书封太子,尘埃落定。
然后,皇帝他又变卦了!!还逮谁骂谁。
“大皇子敏而好学?朕看着就是书生之气,当不得大任。”
“三皇子母族有力?朕担心将来后戚干政啊?”
“五皇子有将帅之才?这恐怕是只有匹夫之勇吧?”
“四皇子……”算了算了,反正也没人夸他,不骂了不骂了。
朝中大臣看着自己推举出来的皇子们轮流着被骂,第一次不分党派有致统一的想道,太子,哦不,现在已经是忠义亲王了,为什么没造反成功,干掉这个倒霉皇帝。
诸皇子也十分忧郁,不是说好的谁被推举的最多,谁当太子么?现在怎么变成了谁被推举得最多,谁挨骂了。这跟说好得不一样啊。
而且更坑儿子的是,废太子即使是造反了,被圈了还能得个亲王,他们这些“老老实实”的儿子只能得个郡王位?
可别是想二立太子吧?除了贾赦夫妇以外的人想道。
贾赦和顾之都知道忠义亲王是坏了事的,可别人不知道啊。
更为重要的是,前朝就有过二立太子这种事情。跟现在的情况还特别的相像,都是太子是原配嫡出,又是都是皇后早薨,太子是打小就是皇帝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父子感情深厚。
然后再联想一下要是凭着今上原先的个性,有人胆敢跟着太子谋反,自家骨肉还可能给条生路圈起来,其他人怕是要诛九族吧?可这次,太子妃的母族算是废太子起事中出力最多的,可也不过就一个流放。
今上是想二立太子吧,肯定是的,自觉猜透了皇帝用意的大臣们决定给废太子卖个好,向皇帝上奏要二立太子。
自己的不孝子刚刚为着自己的皇位打算弄死自己,不过看在好歹是亲儿子的份上就圈起来了而已。结果有人说要不然咱把他放出来,我们重新再把他当太子好了。
这是你能忍?反正皇帝是忍不了的,可他是一个要当圣明皇帝的人,朝臣上个奏折就贬官这也太伤他的名声了。
算了算了,反正废太子是自个儿的亲儿子,骂亲儿子几句总没事吧。
废太子人在家中坐,他爹送的锅就从天上来了。明明都被圈了,还要被他爹下一道诏书申饬他结交朝臣。
废太子:???
好吧好吧,你不想立太子咱就不立吧,谁叫你是皇帝呢。大臣们也算是看出来了皇帝的用意,不就是不想立太子,耍着他们玩么?
好气哦,可谁叫人家是皇帝,自己又不能造反,只能忍了呗。
好不容易忍了下来,但是,隔天今上又来了一出,说是要开恩科。
早朝上皇帝说完这件事以后,站在前头的大学士们都想上去摸摸今上的额头,可不会是烧傻了吧?
大哥,恩科唉?今年是您老要重新登基还是咋地,又不是您要做六十大寿,开个恩科也就开了。
该不是您老觉着废了太子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想要庆贺一下吧?咱们的忠义亲王,废太子爷,该不是您亲生的吧?
更崩溃的是,开恩科不是只开个进士科就行了,你得从童生试开始的喂。
大学士们想想废太子这件事的后续还没处理完,这会儿又得选学政出去监考,出试卷什么的,崩溃的都想辞职不干了。
本来皇子们对学政这种好差事向来是会多争取几个给自己的门人的,但是今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让人心力憔悴了,谁知道皇帝又会出什么幺蛾子。皇子们索性都放弃了这件事情。反而让顾慎之捞到了姑苏地界的学政差事。
贾家也有两个要备考的考试,贾敷和贾政。
他们两个虽都没有中过秀才,但好歹有了个国子监生的功名,倒是也不用再去金陵原籍赶考,只等着会试开始也就行了。
第61章
不知道宁国府那边怎么样,但是在荣国府这边,已经有了会试备考的经验,到也不用慌乱。
史氏是看着贾政这些日子的用功劲的,对贾政这次会试充满了信心,以往府试没中肯定是因为宝贝儿子长途跋涉没休息好,考官又眼瘸。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贾政是直接在京城待着考会试就可以了。史氏又特意差人打听了,会试的主考官是文华殿大学士陈昂,这是出了名的大儒,又是个刚正不阿的。
这么好的地理环境,又是这么对贾政胃口的主考官,贾政会不中?
史氏特意吩咐了厨房多炖些补品给贾政吃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分卷阅读75
。人参肉桂,听说什么东西补身体,就炖什么给贾政吃。
贾政在开恩科的消息出来以后,肉眼可见的胖了一大圈。
既然史氏这个做婆母的做了表率,顾之这个当人家长嫂的也不好不表示。
顾悦之那里上进的东西多得是,也老是派人送来给顾之。这会儿顾之正好拿了出来给贾政,既体面又不用花什么钱。
上进的东西都是上头带黄签子的,史氏见了难觉得大儿媳妇真大方,又担心大儿媳妇会不会太实诚了,全给了贾政,大孙子没得吃了可怎么办,又流水似的往东院送东西。
王氏的手帕又撕拉一声,裂了。
贾代善对儿子贾政也充满了信心,肯定中不了。
贾政以往府试的卷子,贾政默出来以后贾代善也让身边的幕僚看过。幕僚碍于贾代善的面子,也还是说欠了点火候。
府试都欠了火候,这就更别说万里挑一的会试了,贾代善这个当爹的也不得不承认贾政这次怕是要名落孙山。
贾赦好歹是贾政的亲哥,又有徐老夫人的吩咐,历年的会试题,对于其他人可能拿不到,但是荣国府这等人家肯定是拿得到的。贾赦索性让人找出了最近这几年的卷子,打算给贾政好好的补补课。
贾赦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给贾政这种连童生试都没过的人补课还是绰绰有余的。
贾政婉拒了贾赦帮他补课,下了贾赦命人准备的历年会试题,然后…每天早上对着马棚开始背状元写的文章。
是的,只背状元的,其他人水平太低,他贾存周不屑一顾。
其他人:呵呵
当然他哥贾赦也包括在其他人当中,所以贾政才会拒绝了贾赦给他补课。
因为这段时间贾政忙着读书,把他身边的那群美娇娘也给冷落了。没有贾政护着的姨娘们完全不是王氏的对手,几乎就是王氏碾压性的胜利了。
贾政的姨娘都成了低眉顺眼的小可怜,让王氏也没了再接着掐的欲望。贾政最近眼里也只有他的书了,只要王氏不对着她书房叉腰大骂,王氏怎么作贾政都当没看到。
打遍二房无敌手的王氏倒是想跟顾之怼上一怼,可往往她刚刚怼上,顾之还没有动作呢,就已经被心疼孙子的史氏给骂回去了。啥玩意,居然敢怼我大孙子的娘,没看见我大孙子都已经被吓哭了么。
兴许是太天气也太热了,王氏总觉得自己最近过的胸闷气短的。该不会是得了什么绝症吧,王氏觉得自己有必要请个太医来看看。
可太医虽说是京城这些人家都在惯常请的,可好歹人家也是有编制的,请他们都得拿着帖子去请。
王氏那儿能有什么帖子,且不说贾政现在身上也不过就一个监生的功名,完全不能用来请太医。就算能用来请,贾政也完完全全不会把他的帖子交给王氏用。
总觉得自己的了什么大症候,求生欲望又很强的王氏只能去史氏那里,向史氏汇报要请个御医。
史氏不算是一个特别喜欢磋磨儿媳妇的婆婆,虽看不上王氏,但是想请个太医这种在史氏看来完全是小事的,史氏自然是会满足王氏的要求的。
可问题是,现在荣国府是顾之管着家啊,就连府里的名贴什么的都被徐老夫人一股脑的都交给了顾之。
“去跟你大嫂子说一声吧。”史氏是个极爱面子的,家里的名贴都不在她手中虽然也是件基本上荣国府众人皆知的事情。但是让史氏亲口承认就有点艰难了。
王氏不知道其中内情,只以为婆婆在敷衍自己,可毕竟是婆婆,也没法子,只能咬牙说“是,我去跟大嫂说一声。”
顾之更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为难王氏,直接就让管家拿了帖子去请了荣国府惯常请的王太医。
1...2122232425...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