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久周旋
再加上顾之和贾赦随身用的东西,还有代表着荣国府要送给金陵其他十二房并着老亲的东西。又有魏国府送过来让帮忙捎到山阴顾氏的东西。
连着贾赦这个四品官的仪仗再加上荣国公世子的依仗。竟是光是各种物品就能装上一船。
顾之身边的丫鬟婆子和贾赦身边的小厮们,史氏又让带上了荣国府林管家的儿子小林管家,再加上往常惯用来跑腿的几房人,下人们又可以坐上一船。
临行的时候,顾之的父亲顾迨又特意引荐了一个幕僚让贾赦带上。贾赦只在京城部中当过官,和主政一方到底不一样,顾迨怕贾赦被人诓骗了,特意命人找了个幕僚给女婿。
京城的码头向来热闹,可今日却是更加繁忙了些。史氏实在舍不得瑚哥儿,平日里除了去老亲并着四王八公家吃席外再也不出门的史氏,也特意出门去送贾赦一行了。
顾慎之还得日日应卯,来不得,但顾恒之却是特意赶过来送行。顾恒之最近一直在城外的庄子里住着,从庄子那边到码头几乎得横穿了整个京城。
又有荣国府的姻亲们也都派了下人们来送行。大姑娘并着二姑娘感念嫂子给找了们好亲事,派人过来送行的同时,又都备了份礼,想来也是两姐妹商量好的。
三姑娘嫁入理国府以后,没过上自己理想中呼风唤雨的日子,又开始埋怨顾之没尽心管她的婚事,自是不肯来送行。可三姑娘的婆婆却是人,也特意吩咐了大管家来送行。
贾赦是外放,所以出行的也是官船,又有商家想寻求庇护的,也托了关系过来。其中就有王氏妹子的夫家,紫薇舍人之后的薛家。
顾之跟王氏妯娌关系虽不好,可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再加上薛家又是跟贾家并称金陵四大家族的,自然也是同意了。所以今天出行的队伍里又有薛家的商队。
这么多人闹哄哄的,可不是直接都快把整个码头给堵死了么。
众人又在码头上撒了一回泪,方才出行。
顾之前世倒是个水乡的小姑娘,可这辈子虽然祖籍也是在江南,可从小到大倒是都一直生活在京城,所以也没做过这个时代的船。
就更别提瑚哥儿了,他这个年纪的小人儿,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上了船以后,就挣扎着从贾赦的怀里下来,在甲板上绕着跑圈,东看看西摸摸的。
却把瑚哥儿的奶娘吓的跟在后有一直护着,这可是在船上,现如今水流又急,要是掉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顾之也生怕瑚哥儿出什么意外“瑚哥儿,到娘这边来。”
贾瑚听到顾之喊他,又忙跟一颗小炮弹似的冲进顾之的怀里。现如今天气热,贾瑚这么跑了一圈,已经是满脑门的汗了,顾之细细的替瑚哥儿擦了汗,又把他抱在怀里。
“瑚哥儿,娘给你讲讲这京杭大运河的故事好不好?”
“好”贾瑚小朋友立马在顾之的怀里坐得端端正正的打算听故事。
讲京杭大运河,少不辩证的讲一讲隋炀帝的事情。顾之洒洒洋洋的给瑚宝宝讲了一大通,倒是没想到这些东西难深奥了些,还没讲完,瑚宝宝已经开始蒙圈了。
贾赦这会儿正好在船上逛了一圈以后,回到了船内的前厅,见顾之正给瑚宝宝讲科举制度开创于隋炀帝,又被了首皮日休的汴河怀古给瑚宝宝听,笑道:
“他哪里听得懂这些,来儿子,到爹这里来,爹教你小船和水流速的数学题。”
贾赦从顾之怀里抱过贾瑚,颠了颠,跟顾之说道“我去教他数学去,想当年我高数可是考99分的。”
贾赦雄心壮志的抱着瑚哥儿去书房里教数学题,瞧着架势都想把贾瑚培养成个数学家。
“我们的船现在逆流航行,但是呢,瑚儿不小心把荷包掉到水里了,荷包就顺流而下了,等瑚哥儿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一刻了,瑚哥儿,爹来教你算一算等我们追上这个荷包要多久。”
贾赦特意把前世当家教时看到过的数学题改成了瑚哥儿能理解的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分卷阅读89
样子。但是跟儿子先显摆显摆自己的数学能力,再教儿子数学。这一招贾赦以前当家教的时候教熊孩子屡试不爽。
然而瑚哥儿并不照着贾赦的套路走“爹,娘说了,瑚儿不能去甲板边上,那怎么还会把荷包掉到河里。再说了,荷包掉了就掉了,为什么还要回去捡?”
第一回合,贾赦猝。
第72章
刚上船的时候还不显,可贾赦在儿子那里吃了一回瘪以后,居然还是显出了晕船的状况。
光这么一会儿功夫,贾赦都已经吐了两回了。也幸好,史氏生怕瑚哥儿路上有什么想吃的吃不到,就连蜜饯果子也送来了不少,顾之让丫鬟们拾了出来。
贾赦经过贾赦这么一着,顾之也怕瑚哥儿晕船,忙又去看了一回瑚哥儿。瑚哥儿正睡得香甜,顾之也就放下心来,又让瑚哥儿的奶娘好好照看好哥儿。
不过跟着顾之他们去扬州的基本上都是贾家和顾家的家生子,也就是说都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氏,有很多坐船都是头一回,这不,晕船的状况就都显现出来了。
不过官船的船家也特意解释了,这是没坐过船的人惯常有的,跟着船走几日就好了。
果然,走了几日以后,大家就都好了,也没再有头晕呕吐的症状。
可惜的是这些不晕船的人里,并不包括我们的男主角贾赦同学。
“这蜜饯弄的也太甜了,下回还是得少放点蜜。”贾赦吃了一颗蜜饯说道,他这几日基本上就靠着这些蜜饯过日子了。
“有的吃就不错了,要我看,我们在通州的港口且得停一停,找个大夫给你看看。”顾之见贾赦又吐了一回,心疼道。
“不妨事,船家不是说,这晕船也是没法子的,跟着船走几日就好了,我再适应几日就好了。”贾赦摆了摆手。
两人还未说完,就见瑚哥儿蹭蹭蹭的跑进来,敬畏的看了一眼贾赦的肚子,冲着顾之撒娇。
“娘,要是有了小弟弟,你还会喜欢瑚儿么?”
顾之有点诧异,瑚哥儿怎么会觉得要有小弟弟了,难道真是别人说的小孩子眼睛亮,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么?
顾之又特意内视了一回,并没有胚胎在生长啊,不过现在要紧的事情是先哄儿子。
“瑚哥儿这么乖,就算有了小弟弟,娘也喜欢瑚哥儿。而且要是有了弟弟,咱们瑚哥儿可不是要做哥哥了,可以带着弟弟玩了。”
“那就好!”瑚哥儿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又要跑出去疯玩。这几日毕竟换了环境,瑚哥儿天天在船乱晃。只要瑚哥儿不是去甲板上玩,顾之也不拘着他。
“瑚儿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有小弟弟了?小弟弟在娘的肚子里么?”贾赦是真以为顾之又有了,所以嘴贱的问了一句,然后他就知道了嘴贱的后果。
“小弟弟不是在爹的肚子么?”瑚哥儿又敬畏的看了一眼贾赦的肚子“跟二婶怀珠儿弟弟的时候一模一样”说着,瑚哥儿还形象的模仿了一下贾赦吐的样子。
理论上,再怎么样也不会让瑚哥儿看到王氏孕吐的样子。但是王氏为了显示一下自己怀这贾家种十分劳苦功高,经常在史氏面前假装孕吐,好让史氏多照看些。
瑚哥儿也因为常常去荣禧堂撞见过几回。偏生的王氏特别相信小孩子眼睛亮这种话,见了瑚哥儿就拿点心果子利诱瑚哥儿说她肚子里的是小弟弟。所以瑚哥儿才会说贾赦怀了小弟弟。
贾赦的脸都黑了,他觉得自己晕船都快被自己家这个熊孩子快治好了。
“哈哈哈哈哈哈”顾之也顾不上自己的形象了,直接就蹲下了狂笑。
原本身边的几个丫鬟们还有所顾及,只强忍着,见顾之这般,几个丫鬟们也都笑出了声。
瑚哥儿的警觉性还是挺高的,见他爹的怒气值一级往上飙升了,虽不明白为什么,也不敢多话,忙跑出去,边跑还边喊。
“爹爹,别生气,这样伤身体,对肚子里的弟弟也不好。”这句话大概说是跟王氏身边的丫鬟学的。
贾赦:我不生气,一点也没有生气。
可是能怎么办呢?儿子是亲生的,就算追上了也不能打一顿吧。更何况瑚哥儿也还小,本就是不懂事的年纪,这也不能说是瑚哥儿的错。
在边上笑得直不起腰的是亲媳妇,这也不能拿她怎么办。
王氏那边是弟媳妇,贾赦再怎么样也能管到她那里去。可这不是有妻债夫偿么,贾赦决定自己一定要在江南多拾点书,给他蠢弟弟送过去。
到了通州口岸,顾之忙着吩咐人去药铺配些常用的的药丸子。又要让下人去采购些新鲜的蔬菜和肉类。贾赦则已经开始忙活着到书店里给贾政寻书去了。
荣国府那边到贾赦千里迢迢送过来的书,当爹娘的哪怕在偏心,都希望儿女们能够和睦相处。尤其是在大儿子明显比二儿子混的好的情况下,史氏就更希望两个儿子能搞好关系了。
史氏也少不当着贾政的面夸贾赦几句,让二儿子能念着点大儿子的好“也就是你哥哥,才能这么想着你,出门了也没忘记给你找书回来。你把这些都拿回去,好好看看,别辜负了你哥的一片心意。”
贾政哪怕再不好,可就孝顺这一点而言,真的是半点都没法诟病的。别说是是是只让他回去好好看看,哪怕是让他抄上一遍,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照做的。
贾赦命人送过来的书又是格外的多,贾政也不清楚,他娘让他好好看看是看到什么程度。较真的贾政决定把这些书都背一遍,既然都要背一遍了,那不如背一遍给寄予厚望的儿子听吧。
把贾珠养在自己房里的王氏,在这一刻真的是很想把贾珠送到荣禧堂让史氏养算了,让史氏也听一听贾政的魔音贯耳。
却说贾赦的晕船被瑚哥儿气好了大半,又因着跟着船晃晃悠悠的走了几日,贾赦的晕船症状倒是好了。
这症状一好,贾赦又开始想着瑚哥儿的教育问题了。
原先在荣国府的时候,瑚哥儿也还小些,有史氏和贾代善护着,贾赦又想着让儿子度过最后快活的幼年生活,到也没拘着贾瑚。
可现在在船上不是有空么,这几日他晕船也没法子教瑚哥儿。顾之又是个恨不下心的,白日里由着瑚哥儿在船仓里玩,还生怕瑚哥儿无聊了,又是讲故事,又是让下人们折腾什么七巧板的。
先如今他不是好了么,贾赦就打算接手瑚哥儿的教育,雄心勃勃的贾赦还打算把儿子教育成一个文理全材的人。
怕瑚哥儿小小年纪学的太多而产生什么厌学情绪,贾赦还特意制定了一下计划。又凭借着他在现代做了多年家教的经验,还特意安排了些寓教于乐的东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分卷阅读90
西。
贾赦还怕顾之心疼儿子学太多,还特意跟顾之说好,他要当个严父。
顾之也随他,这还不确定谁虐到谁呢?瑚哥儿的童言稚语可不是一般人能经受得了的。
王氏怀孕离现在也已经快大半年了,但是瑚哥儿居然还能记得当时的王氏的样子。贾赦单方面觉得瑚哥儿的记忆力肯定很好,既然在数学那边栽坑里了,贾赦就决定先教儿子背古诗。
既然在京杭大运河上,那不如就先教一教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诗作好了,皮日休的那首汴河怀古顾之前几日也跟瑚哥儿提起过。
为了寓教于乐,贾赦还特意抱着瑚哥儿去甲板上看了一回景色,然后又趁势念了几遍给瑚哥儿听。
果不其然,“记忆力好”的瑚哥儿跟着贾赦念了几遍就已经能够磕磕绊绊的背出来了。
自我感觉已经找到了教育瑚哥儿途径的贾赦,暗戳戳的翻出了他压箱底的唐诗选集。这阶段也不用瑚哥儿能背出来,先带着他读上几遍就好。
乖宝宝贾瑚在跟着他爹念完了半本书已经,终于忍不住了,向贾赦问道。
“爹,古人为什么这么麻烦呀,出门得作首诗,找人得作首诗,喝酒得作诗,升官要作诗,贬官还得作诗?”
问得好,这个问题也困扰了贾赦很多年了,贾赦差点就想跟他儿子英雄惜英雄,让瑚哥儿别背了。
不行,他是个严父来着。
“作诗是抒发情感的方式呀,等你长大了,跟小伙伴们玩的时候,你和小伙伴们也有时候会一起做诗的。”
这回答的不错,贾赦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既回答了瑚哥儿的疑问,古人为什么要作诗,又点出了作诗的重要性,可以激发一下瑚哥儿对背古诗的兴趣。
“那爹啊,你教瑚哥儿背诗开不开心?”瑚宝宝歪着头萌萌的问贾赦道。
这是一道送分题?“开心啊!”不开心也得开心,不能打击到了儿子对于学诗的热情。更何况,瑚哥儿还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宝宝,教他自然是开心的。
只见瑚哥儿拍着手说道,“那太好了,既然爹这么开心,作首诗来表达一下自己开心的情感吧。”
第二回合,贾赦卒。
第73章
贾赦又教教了瑚哥儿几天,也得出了个瑚哥儿年岁到底小些,也确实不适合真正开始启蒙。只每天教这瑚哥儿背上两首故事,又教着识字,再教一些最简单不过的算术罢了。
剩余的时间贾赦不是带着瑚哥儿钓鱼,就是和顾之两个人给瑚哥儿讲故事。
瑚哥儿因为吃过智慧树的果子,果真是能做到过目不忘。贾赦一边教儿子,一边又被瑚宝宝的记忆力打击。还常常碎碎念上几句“要是我有你这记忆力,当年就不怕科举了。”
在船上的日子,对大人们来说自然是还好,既能看书解乏,还能在闲暇的时候逗一逗儿子。
可瑚哥儿就有点闷闷的了,原先在京城的时候,贾代善会带着他去茶馆喝茶,史氏也老带着他出门吃席。虽难给老头子,老太太们捏几把小脸,可至少是天天到外面去的。
顾之见瑚哥儿怏怏不乐的样子,也不再拘着他,只要有人跟着,也让他去甲板上看看。可惜的站在甲板上也不过能看看风景,可沿途的风景也不过是千篇一律。
顾之想着,也该给瑚哥儿找个玩伴了。
****
大概是这时候的房子都是一个样子的,扬州的房子倒是跟京城的荣国府一样的布局,不过比荣国府要小上不少。
前任的扬州知府大抵是升迁了,细软都拾走了,粗苯些的家具倒都是都留了下来,能给下一任的知府省上不少钱。
不过,顾之和贾赦都不是缺钱的,原本从京城带过来的东西就有不少。又有金陵那边的老宅子里也都有些家具放在库房里的,左右金陵离扬州也不远,让人用船运过来也便宜。
这宅子少说歹说也有近一个月没住人了,这江南又潮湿,肯定得好好拾过。
尴尬的是,贾赦和顾之虽带了不少人过来,可都是身边的丫鬟小厮,史氏还怕瑚哥儿吃不惯扬州的吃食,连厨子都让带上了两个,可这粗使的丫鬟婆子却是没有带上的。
原本想着,粗使的丫鬟到了扬州买也方便,横竖不是什么紧要的。可没料到这扬州的宅子还得好好拾拾。顾之和贾赦无法,打算先去驿站里住上几天。
还得找了扬州的牙行,采买些粗使的人。原本顾之想着这些倒不用签死契,只找些家世清白的,签个十年就行,毕竟贾赦在扬州也待不了几年。将来要是回京城,这些人也必是不愿意离开扬州跟着他们回京城的。
还是贾赦说了,不如先签了死契,将来,他们回京城了,不过是讲卖身契发还罢了,若是不愿意走的,左右还能打发到金陵的老宅里。
采买粗使丫鬟,再加上还要打扫整修宅子的时间,到时候把东西搬进去又得一天,这粗粗算下来,竟是要在驿站住上五六天。顾之他们倒也是没什么,左右船上这么狭小的空间都住了,驿站这边好歹还宽敞些。
只是,扬州这边的盐商很多,贾赦这个扬州知府虽不是管盐政的,可好歹是扬州的父母官,倒是有不少盐商来献殷勤。
时下盐商斗富成风,最喜好修园子,这些个盐商们见父母官还住在驿站里,他们的园子又多,少不得来请一回。
贾赦当然是拒绝了,这要是真住进去,少不了得一个官商勾结的名头。
倒是当初跟着贾赦的官船一起走京杭大运河下江南的薛家来请了一回,他们家就在金陵,坐船过去也不过是半日的功夫,两家又算是亲戚,可以去他们家暂住几天。
若是去金陵,贾家在金陵就有十二房,都是同族,这十二房能不来请?
最后顾之索性拍板,她带着瑚哥儿和大部分的丫鬟婆子们先去金陵的老宅子里住几日。贾赦就先住在驿站里处理公务,顺便盯着住宅的拾情况。
金陵的老宅子是一直留了老仆打扫的,住进去到也方便。
这虽说是老宅子,可却是先荣国公和先宁国公在发迹了以后才建起来的,端得是峥嵘轩峻,与京城那边不相上下,倒是因为金陵这边的大户中,以贾家为尊,造的还略富贵些。这边的荣宁两府和京中的制式相同,宁国府在东边,荣国府在西边。
管着荣国府老宅子的金是个机灵人,早就料想到了贾赦做了扬州的知府,是必要来老宅子看看的,早就打扫好了。
这会儿大奶奶带着大哥儿要住到老宅来,正好显了他的能耐。
管老宅子是个油水足的活儿,荣宁两府的主子虽都在京城,这里两三年也不会回来一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分卷阅读91
趟,可修缮屋子的款项却是年年发下来的。
原本金觉着自己要是能管上一辈子的老宅子,也是个不错的归路。可这咋一听,大奶奶带着大哥儿回来了,金又有其他念头了。
他本是贾家的家生子,要不是家生子,也得不到这么个油水足的差事。京城里的消息,也自有亲戚们帮着传到他这儿来。大哥儿极得老爷太太的喜爱,金也是知道的。
他有一子一女,儿子今年五岁,闺女三岁,无论是儿子被选上做了大哥儿的伴读,还是闺女做了大哥儿的丫鬟,都是见荣耀的事情,万一抬举了家里人也不一定。
闻得主人家要来,金特意早早的就带着妻儿在门口候着了。也好让大奶奶看一眼自家的两个儿女。
“给大奶奶和大哥儿请安,前儿得了京里的消息,说咱大爷外放到扬州来了,奴才想着那必是要来金陵看看的,奶奶院子也是早就拾好了,就是府里的松涛院,厨房我婆娘也采买了东西,都是尽可以使的,奶奶那里要是人不够使,尽可以唤奴才的。”
金在前头给顾之他们指路,也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可究其意思,不过是想邀功。
无论金在金陵这边有没有贪墨了修缮房子的钱,只要数目不大,顾之都是不会追究的,闻言也给面子的让嬷嬷们给了赏钱。
“再里头就是二门了,这也不是奴才该进去的地,就让我家小子和闺女领着奶奶并几个姑娘进去吧。”
二门以内确实不是成年男仆该进去的地,可也没有让不过六七岁的小子和三四岁的小姑娘带路等我道理。再说,顾之虽不知道松涛院的位置,可随行过来的嬷嬷们却不一定不知道啊。金不过是趁机想推出自己的儿子闺女罢了。
顾之对金那个想着让妹子做妾从而换取利益的儿子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对心思灵巧,后来做了贾母左膀右臂的金鸳鸯倒是真有几分兴趣。
要是使得,顾之倒是也想把鸳鸯带回去□□几年,这样的高级秘书她也想要来着。
顾之拿了两块日常用来哄瑚哥儿的糕点给兄妹俩,又问小姑娘道“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还未回答,倒是惹来瑚哥儿对顾之控诉的眼神,这些糕点都是他的,他娘居然给别人了。
顾之拍了拍瑚哥儿的头,又问了一遍,小姑娘才怯怯的回道“三岁了,我爹娘都叫我大丫。”
顾之诧异了一下,才想起来,史氏那边丫鬟的名字都是继承制的,每届的大丫鬟都叫鸳鸯,琥珀的。
顾之还要再接着问,瑚哥儿已经吃起醋来,扭着顾之要抱。也正好,这会儿已经到了松涛院,顾之便吩咐了杏子给了两兄妹一些糕点,又吩咐了小丫鬟送他们回去。
金虽说是准备好了松涛院,可也不过就是干净整洁罢了。被褥铺盖倒也是有准备,可顾之向来是不用外面的东西的。这会儿日头还好,顾之便吩咐了丫鬟们晾晒一下带过来的铺盖。
院子倒也不用怎么拾,反正不过是住上几天而已。就连箱笼也大部分都放在了扬州,不过带过来了些日常要用的东西。
只是从荣国府带来不少给金陵老亲们的土仪特产,并着端午的节礼都得顾之对着签子一一吩咐了人送去。
还有些跟贾家差不多的人家又有长辈在的,比如甄家,他们家的老夫人是伺候过当今的,还被当今称过一回“吾家老人”,顾之少不得还得亲自上门拜访一回。
瑚哥儿似乎是感受到了金家两兄妹的威胁,到原本要歇午觉的时候,也非得让顾之陪着才肯睡。顾之无法,只能先哄了瑚哥儿睡了,再做打算。
这么一番闹下来,顾之还未动身,留在金陵的贾家其余十二房已经有派了人过来的。他们在金陵的体面基本上都是仰仗这荣宁二府,如今顾之来了,少不了来奉承几句。
第74章
好容易打发了贾氏族人,又有甄家派了四个嬷嬷过来。
甄家原先也算不得什么大户人家,只正好,当年甄家的老太太当了今上的奶嬷嬷,又救过今上一回,甄家也就这么起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