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夺嫡王爷入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依稀如梦
今天早饭后,龙来洲带着李秀东去了皇城南郊的西祁山游逛。龙来洲听说那里的秋景特好,这个时节去,可以观看到满山红叶,还听说到处是秋果。
李秀姗在皇城已经游览了好多次,与城里的热闹相比,她也更喜欢游山玩水。听龙来洲说有这么一个地方,自然高兴,两个人一早骑马出城,往西祁山而去。
西祁山离皇城近二十多里,龙来洲并没有来过,一路打探,与李秀姗行了近一个时辰才到山下。山下有二三户人家,也有一些田地。龙来洲看着高大满山红叶的西祁山,暗自庆幸带好了足够的吃食,因为在山上要找吃的肯定不行。
“来洲,这里太美了,比我们高丽的天池山还美。”
李秀姗叫龙来洲的名字,是龙来洲特意交待的,说叫晋王实在太生分了。龙来洲笑道:“秀姗你不知道,我们天朝好玩的地方多呢。这里见到的是我们天朝北国风光,你若是去了天朝的江南,那红色跟这里又不相同。”
李秀姗有些不相信地问道:“怎么不同秋天山上自然都是红叶。”
龙来洲笑道:“可在我们南方,不是这样的。你听过这首诗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李秀姗笑道:“我当然知道,那时你们唐朝的诗人杜牧所作的《山行》。这首诗不是也说秋天的树叶红么”
龙来洲笑道:“当然不是只说红色。在江南,山上深秋季节,满山的树叶,红色绿色黄色都有,参差不一,远看就像一片花色绸缎。南方人,最喜欢郊游的季节,就是春天和秋天。”
李秀姗笑道:“来洲,你这样一说,我现在就像去你们江南看看了。”
龙来洲近前笑道:“秀姗,你要是喜欢,以后我们常住江南也是可以的。”
李秀东疑惑地说道:“来洲,你不是在京西军营吗还可以长住江南”
龙来洲点头道:“当然可以。我和我六哥两个人,和我别的兄弟不同,我父皇许我们自主婚姻,也答应将来封地都可以在江南。也许等我们成亲了,我们就可以去江南了。”
李秀姗忙道:“不,来洲,我们都听皇上的吧,如果我们一成亲就说去江南,那皇上会怎么看我呢。走吧,我们上山去看看。”
龙来洲点点头,于是骑马沿着山路上山。
山路不大,但是看得出也常有人行走,处处红叶,阵阵鸟儿欢快地叫声,让龙来洲和李秀东心情更好舒畅。
“秀姗,我们一会到山上,要不要猎几只鸟来做野味”龙来洲笑问道。
李秀姗忙道:“不,来洲,今天我们不能杀生。山林是鸟儿们的家,我们来这里,看得就是这漂亮的秋天山景,没有欢快的鸟儿,这山景也就乏味了。”
龙来洲点头道:“还是你想得周到,我都没有想这么多。不过你放心,我带了好多吃的呢,不会饿坏的。”
两个人一前一后说笑着上山,行了近半个时辰,山路越来越陡峭,于是两个人牵着马慢行。
“秀姗,你看,我们才到半山腰呢,要是实在累了,我们就停下吧,也不必到山上。”
龙来洲怕李秀姗走得疲惫,忙道。
李秀姗固执地说道:“我没事。既然出来爬山,哪有半途而废的理。不到山顶,我自然不会停下。刚才路上不是有人说,上面有道观么我小时就听过你们天朝的道士个个道骨仙风,我三王兄的师父,就是来自你们天朝,武功第一,人品也让人敬服,若能亲眼见见你们中土的道士,我们今天才不虚此行。”
龙来洲见李秀姗有这样的兴致,于是笑道:“好,那我今天好好陪你。你知道吗,我们中原的道士,不单多数会武艺,还擅长阴阳八卦,算命也是一流的。”
半个时辰后,龙来洲和李秀姗终于来到一个道观前,见院门上三个黑体大字“卧云观。”
李秀姗环顾了一下四周,点头赞道:“这卧云观三个字,取得太好了,站在这里,实在想不出来有更好的名字。”
龙来洲笑道:“当然,我也正想这么说。秀姗你看,这三个字,一定是女子所写,有这么的刚劲笔法,一定从小练过字。”
李秀姗点头道:“我不太懂你们天朝的书法,但是我觉得这三个字确实不错。看这匾额,至少有十多年了吧。”
龙来洲上前敲门,很快一个有人开门,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道姑,只见她手持拂尘行礼,并不说话。
龙来洲忙抱拳回礼道:“请问师父,这个是我的未婚妻,我们可以进去拜天师吗”
那道姑细看了一下二人,李秀姗也忙行礼道:“师父不用疑惑,我们两个是虔诚而来的。让我们进去吧”
那个道姑于是打开院门,退在一边道:“那施主请吧!”
龙来洲和李秀姗牵马进去,见里面庭院很大,其中东西有两棵十分高大的银杏树,落下一地黄金。那道姑道:“你们的马就留这里吧。我们院小客稀,除了初九十九,很少外人来这里。”
龙来洲和李秀姗于是将马拴在银杏树下,整了整衣服,随了那个道姑进去。
才进大殿,只见一蹲天师塑像立在上首正中,那天师手握拂尘,注目俯视,一脸肃穆庄重。龙来洲于是和李秀姗一起上前叩拜,十分虔诚,尤其李秀姗,龙来洲叩拜完,见李秀姗还俯下在叩头。
龙来洲扶起李秀姗,很快拿出五十两银钱呈在天师前的香案上,转身对那个道姑道:“敢
第二九五章 道观奇遇姐妹缘
龙来洲和李秀姗于是出去院子里,从马上拿下一包东西,递给送两个人出来的静安道:“这几样吃的,麻烦师父们操心一下,下锅后可能味道更好。”
静修忙道:“不用,施主,你们带来的你们吃,我们招待两位的饭菜不缺。”
李秀姗笑道:“师父收下吧,已经带来了,你们留我们吃饭,我们不推辞,你们也别太客气才好。”
静修于是接过东西,对龙来洲和李秀姗道:“施主要看山景,往东边有观云台,可以看到远处的近大运河的地方,往西是山涧,有野果丛林山泉,虽然有小路,施主还是要小心些好。”
龙来洲和李秀姗谢过,两个人于是先去看山涧,于是往西沿着小路而行。
“秀姗,你看,这里竟然被那些师父们开了菜地,这韭菜长得不错。”
龙来洲笑着手指路边的一大块菜地道。
李秀姗道:“这也没有什么,刚才我还看到她们院子里有鸡呢。这个道观上山差不多一个时辰,就是有钱,买卖东西也不方便。你没有听刚才那个师父说,她们要常用野味充饥呢。”
龙来洲道:“这里景致不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有道观。等我们成亲后,我们再带些粮食给她们,她们有六个人,刚才我们只见到三个,也不知道其他三个是老是小,能在这里清修,真不容易。”
两个人正说着话,突然前面走来两个十分醒目的小道姑:一个十五六岁,一个五六岁,两个人都提着篮子,篮子里都是熟透的猕猴桃野梨子,还有一些板栗。
那两个道姑经过龙来洲和李秀姗的身边时,那个十五六岁的道姑低下头,一声不吭牵了那个小道姑过去。
李秀姗望着那两个道姑的背影道:“来洲,你有没有发现那个大点的女子,有点像谁”
龙来洲也有些惊讶地说道:“有点像我四嫂和六嫂。”
李秀姗点头道:“是啊,刚才远看第一眼,我就以为是你嫂子了,只不过她年纪更小些。你说会不会是她们的妹妹”
龙来洲笑道:“不可能的。我四哥六哥都说过,我六嫂是我四嫂堂兄最小的女儿,我四嫂最小,只有一个亲姐姐,都快三十岁了。这个道姑至多十六岁,比我四嫂六嫂小了六七岁呢。”
李秀姗道:“刚才她从这么这里过时低着头,没有看清楚,也不知道这里怎么会有五六的孩子。”
龙来洲道:“这也不奇怪。我们中原的寺庙庵堂道观,师父们常要出去化缘,有些遇上无家可归的孩子,就会带回来。一会儿我问问慈文师父就知道。”
龙来洲和李秀姗两个人边说边走,很快听到不远处有山泉的声音。李秀姗笑道:“来洲,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有人来这里修这么一个道观。你看,这里到观里不远。晚上在院子里坐,看明月松间照,听清泉石上流,多好啊。”
龙来洲笑道:“是啊,到了这个地方,什么功名利禄的心都会没有的。怪不得我六哥六嫂说住在扬州比住在皇朝还感觉更好。”
只一会儿,龙来洲和李秀姗已经来到山涧,看到一股清泉自上而下,形成一条小溪往下流淌,山涧中间有两个巨大的青石,一个巨石像个偏平的大南瓜,一个巨石像一个半圆的大桌面。
李秀姗很快笑着跳上那个稍平的巨石上,笑对龙来洲道:“来洲,这里太美了。你看,满山红叶,还有竹林。哎呀,我看到果子了,那个你看!”
龙来洲忙也跳上巨石,往四周一看,笑道:“我知道那个果子叫什么,我吃过,叫猕猴桃,你等着,我却摘给你吃。”
李秀姗忙道:“你小心些,我们一起去吧。”
两个人慢慢走近,才发现那丛林上,有几十个猕猴桃。龙来洲忙道:“秀姗你不知道,现在才九月初,应当还有没有全长熟的,要不刚才那个道姑早摘了,我来选几个。”
李秀姗有道:“来洲你看,这不是板栗我们那里有人从你们东海送来一些,所以我认得。”
龙来洲道:“南方的板栗,有的很大,这里的都小得多,我去折几枝下来,用石头砸开尝尝。”
两个人说说笑笑,很快摘了五六个猕猴桃,一把板栗连枝带叶,然后回到巨石上,洗了猕猴桃吃,感觉不错,又拿出带来的一包吃食,两个人边吃边说笑。
不一会儿,龙来洲又找了两个小石头,慢慢敲打板栗取板栗,只取了十多个,李秀姗手上被板栗壳刺了手,龙来洲于是道:“算了,秀姗,这个太难弄了,我们带回去,那些师父肯定有好法子,你的手疼不疼”
李秀姗忙道:“不怎么疼,可是那刺扎到里面了,弄不出来。一会儿我问观里的师父要一根针,我自己挑出来。”
龙来洲于是拿起那把板栗枝,和李秀姗一起下了巨石,返回道观。
才到道观前院,只见那个小道姑正要出来找人吃饭,见两个人已经回来,忙道:“两位施主,你们快进来吧,师父正要叫我来找你们呢。”
李秀姗忙道:“小师父,你们有没有缝衣服的针我手上有刺。”
那个小道姑道:“施主先进去吧,我去找我师姐,她有针。”
李秀姗忙道:“那你带我们一起去吧。小师父,你几岁了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小道姑道:“回施主,我叫慧能,师父说我六岁,我师姐叫慧竹。”
李秀姗道:“那你师姐几岁了她怎么怎么年轻就出家修行了”
慧能忙道:“施主不知道,我师姐是我二师父的女儿,从一岁起就跟我大师父二师父三师父一起在这里。”
李秀姗听了心里一阵感伤,于是不再问,和龙来洲随着慧能来到后院,只见后院一边厨房菜蔬飘香,上首屋檐下一个没有见过的三十多岁的道姑正在看书。
慧能道:“我师姐住这里呢,你们过来吧。”
不过十来步远,慧能手指屋檐下一张小桌子两边的椅子道:“你们先这里坐吧,我给你们倒茶,再去叫师姐。”
龙来洲和李秀姗于是坐下,很快慧能从里面端了茶水出来,然后返进去叫人。
不一会儿,只见慧能引着拿了针线的慧竹出来。这下李秀姗和龙来洲看清楚了,这个慧竹果然和如玉林子姣很相像,尤其那双眼睛,只是更年轻些。
“不知道施主的刺在哪里”
那个慧竹没有看龙来洲,只近前李秀姗问道。
李秀姗忙举起伤着的手道:“在手指上,是刚才弄那个板栗刺到的,那刺眼睛扎在肉里了。”
慧能很快端来一把椅子,那个慧竹于是坐在一边道:“施主,还是我来帮你吧,把手给我。”
李秀姗于是伸出手掌,歉意道:“我听慧能小师父说,妹妹十六岁,我也十六岁,我是正月月生的,不知道妹妹是那个月出生的”
慧竹也不抬头,只专心给李秀姗挑刺。很快刺被挑出,慧竹吃答道:“我六月出生的。出家修行之人,不敢与施主称为姐妹。”
李秀姗道:“不,我看妹妹心善,觉得一见如故。如果妹
第二九六章 缺木缺水周慧竹
龙来洲忙止住行礼的慧竹道:“妹妹快别如此!我姓龙,你若不嫌弃,可以叫我龙大哥。”
慧竹看了一下龙来洲,脸色微红,悄声道:“你既然是姐姐的未婚夫,我还是叫你姐夫吧。”
慈文笑道:“好了,难得两位施主与我们慧竹有缘,进去吧,马上吃饭了。”
龙来洲见这几个道姑都很慈善爽快,心里高兴。几人很快返回后院,慧竹带李秀姗去洗手洗脸后,又带她去自己屋子整理头发,待再次出来时,厅堂里已经摆好了饭菜。
今日的午饭,龙来洲是唯一的男人,坐在上首,周边是六个老少道姑和李秀姗。满满的一桌菜肴,虽然除了龙来洲自己带来的烤鸡烤鸭,多是素菜,但是做得十分精致,龙来洲暗自称奇。
吃饭时,龙来洲和李秀姗知道,慧能是慈文在外化缘时带回的孤儿,父母双亡,今年六岁。慈文是观主,年纪最大,其次是静安静修。慧竹的母亲叫静空,最小的慧能称慈文为老师父,其他三个分别称为大师父二师父三师父,称慧竹为师姐。
一时吃完饭,慧竹陪着李秀姗和龙来洲去了前面的观云台看景致,李秀姗看着慧竹道:“对了,妹妹,看你这么灵秀,你老家是哪儿的”
慧竹看着远方道:“不瞒姐姐,我的祖籍在江南。父亲开始在西北,后来因为张寇之乱,家里其他亲人都被流寇杀死了,只有我父母逃出来到京城。后来京城又被围困,战乱中父亲也死于流寇之手。那时我还没有出生,随母亲逃难时,母亲生下了我。是慈文师父和大师父出来化缘,救了我们母女上山,一直到现在。”
李秀姗和龙来洲见慧竹说时并没有眼泪,倒像在诉说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见她说得用心,知道她肯定说的是实话,李秀姗于是叹道:“没有想到妹妹受过这么多苦,难为你了。”
慧竹依旧看着远方道:“生于乱世,能保性命,能和我母亲苟且偷安,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龙来洲忍不住问道:“妹妹,你如此青春年华,不应当在这里陪伴青灯古佛,如果你和你母亲愿意还俗,我和秀姗可以助你们母女回到尘世,到京城居住,我们一定可以保你们衣食无忧。”
李秀姗也道:“是啊,妹妹,你要相信我,我虽然是高丽人,但是很快会回来和你姐夫成亲。如果你和你母亲愿意,我接你们母女到京城,给你们买个小宅子,我们还可以常叙姐妹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