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重置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山弃徒.
韩文瞅了瞅胡杨,胡杨微微的点点头,韩文就很自然的和阿德他们站在了一起。
阿德和韩文几人在三楼走下电梯,胡杨跟着陈嘉霖来到了六楼。
从电梯里走出来,胡杨就被会所富丽堂皇的装修给小小震惊了一把。走廊铺着纯手工的编织地毯,墙上挂着世界各国有名望的画家的佳作,居然将奢华和内涵很完美的统一在了一起。
“陈少,今天带朋友来玩啊这边请......”
迎上前的大长腿美女是这里的迎宾,显然,陈嘉霖是这里的常客。从楼下的保安,到楼上的美女都认识他。
陈嘉霖点点头,然后冲着胡杨说到:“胡兄弟,先去做个水疗放松一下,稍后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认识。”
胡杨走进更衣室便和陈嘉霖分开了,和胡杨曾经去过的洗浴有所不同,这里的更衣室都是单独的空间,而且还有专人在一旁服务。
胡杨不习惯自己换衣服的时候,有人在旁边,便会挥挥手让穿着白色工装服务小姐出去。
“好的先生,我在门口等您。”
服务小姐的职业素养很好,微笑着退出了房间,胡杨这才换上浴袍。
“先生,这边请。”
见胡杨出来,服务小姐便带着他来到了洗浴区。
其实水疗也好,洗浴也罢,无非就是淋浴、干蒸、湿蒸、温泉浴、冲浪浴等等这一套。不同的仅仅是设施的档次,以及服务水准的高低。
最后,胡杨来到了一间五六十平的房间,房间里一个巨大浴池翻滚着一个个细微的水泡。
“来,老弟。”
陈嘉霖已经先行来到了房间,看到胡杨,变笑着招招手。
胡杨脱下浴袍,从另一侧下水,然后走到了陈家林不远处,坐在了水下的台阶上。
很快,有服务小姐端来红酒和果盘,放在了浴池的边上,然后在两支高脚杯里各倒了一些酒。
“胡老弟,为了咱们的友谊!”
陈嘉霖举杯示意,然后二人都喝了一小口红酒。
“陈少,看来你是这里熟客啊,经常来”
胡杨放下酒杯,没话找话说。这个会所的名字他不知道,但会所的设施和服务绝对称得上一流,即便放在后世也不遑多让。
整个九十年代一直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是香江最辉煌的一段岁月。尤其是背靠内地,造就了许许多多像陈豪、陈嘉霖父子
第161章 离岸公司
第161章离岸公司
胡杨的酒量还不错,之前晚餐喝的那点酒,早都挥发干净了。他笑着换了一杯酒,和陈嘉霖碰了一杯。
陈嘉霖放下酒杯,就从李天峰手里抢下来话筒,开始放喉高歌。他唱的是比较早期的一首粤语歌“偏偏喜欢你”。
陈嘉霖的音色不错,但要说唱歌的水准嘛,也只是是ktv的水准而已。
“胡总,你怎么不唱歌呢要不要我帮你点一首”
琪琪帮胡杨拿过来几小块西瓜,然后笑着问了一句。
“我呀,五音不全。再说,粤语歌我会的不多,就不丢人现眼喽。”
胡杨用牙签插了一块西瓜吃了几口,笑着摇摇头。他本来也不是很爱唱歌,当年去k歌,最多也就是喝多了吼几句发泄一下,从来都不是“麦霸”。
“胡总,谦虚了哦。对了,你在内地具体做什么的我是指做哪个行业的。”
琪琪到了这会,反而对胡杨产生了一点兴趣。眼前的这个小帅哥吧,看起来还是蛮养眼的,可是他身上却多了一种和他的年龄并不相符的气质。
怎么说呢,今天在座的包括年届三十的李天峰,身上都有一种年轻人的躁动。
但是胡杨却没有。
也不是说他老成或是沉稳什么的,就是胡杨看起来,一副对什么都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出现在见惯了大场面的人身上,所以琪琪就对胡杨的身份背景产生了好奇。
其实她那里知道,对于胡杨来说,多了几十年的见识可不是吹的。经历过未来信息轰炸的时代,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还真没什么能让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来。
但看在别人眼里,这就是淡定,这就是底气。
误会,往往就是这么产生的。
胡杨笑了笑,看了一眼琪琪,说道:“我我是做投资的。嗯,你可以把我当成一个职业投资人。”
琪琪笑着点点头,很有眼色的没有追问,她端起酒杯和胡杨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一群人闹腾到半夜,几乎人人都喝高了。
吴启明拉着一个女孩的手不放,说个不停,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梁成干脆靠在另一个女孩的肩上睡着了,搞的人家推开他也不是,不推开也不是,一脸的尴尬。
李天峰倒和身边的女孩谈的很投机,两个人有说有笑,很有点郎情妾意的味道。
最直接的就是陈嘉霖,两个人差不多搂在一起,要私定终生了。
胡杨也喝得差不多了,今天白酒、红酒、啤酒再加上洋酒,他感觉脑阔痛。
“胡总,你躺下来,我帮你按按头。”
胡杨皱眉的样子,琪琪看见了,知道他是有点头疼。这么多种酒掺到一起喝,不上头才怪。
胡杨道了声谢,就躺半躺在沙发上,头却枕在了人家的腿上。琪琪双手轻柔的按压他的眉心和两边的太阳穴。
“手法不错呀。琪琪,你是做什么的”
胡杨迷迷糊糊问了一句,他这会儿有点犯困了。
“我妈以前有偏头疼的毛病,我经常会帮她做头部按摩。你问我是做什么的陈少之前没和你说过吗我呀,是个艺人,不过是那种没有一丁点名气的末流艺人......”
琪琪的语气也很轻柔,就像是在独自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陈嘉霖的用意胡杨多少还是能猜出来的,男人出来玩或是找乐子,无非就是那几种。不过胡杨还真没想到,陈少会找来一群小明星。
嗯,十七八线的艺人,也算是小明星吧
“还没请教,你贵姓”
胡杨只知道人家叫琪琪,这时候才问人家的姓氏会不会很不礼貌但问了总比不问强。
“噗嗤......你这会儿想起来问了呀我叫梁淑琪,你记好了,可别睡一觉起来就忘记哦。”
听到琪琪的名字,胡杨还愣了好一会儿。不过他很确定这个琪琪不是未来的那个大明星。
“我叫胡杨,古月胡,杨树的杨。我这次来香江也呆不了几天,很快就要回去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胡杨也给人家通报了自己的姓名。
“这么着急呀。胡总,给我留个电话吧,要是有机会去内地,我去看你。”
琪琪也明白陈少今天喊自己来,是有帮胡杨牵线搭桥的意思。认识一下没所谓,如果感觉不错还可以交个朋友,正如她现在主动开口问胡杨要电话号码。
胡杨的名片还在包里,他懒得起身,就给琪琪念了一遍号码。琪琪在嘴里小声的嘀咕了几遍,还真的记住了。
随后,琪琪又说了自己的号码,让胡杨空了给自己打电话。
胡杨的记忆力非常惊人,只听了一边就印在了脑子里。
大概是时间真的不早了,李天峰第一个喊着要走,结果最先走的却是五个小姐姐。
李天峰看起来一点都不失落,失落的是吴启明和那个梁成。
至于陈嘉霖,胡杨也算是看出来了,这家伙就是一个欢场高手,没有他搞不定的。
“兄弟,你没打动琪琪吗你要是能打动人家,也不枉我今天的费心安排哦。”
李天峰急吼吼的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接下来的剧情,估计避开大家之后会有
两个失落的人,梁成和吴启明也走了,有些事儿也不光是愿意花钱就能解决的。
&n
第162章 挣快钱的机会
第162章挣快钱的机会
这不,今儿这顿饭,酒还没过三巡呢,陈嘉霖就当着李天峰的面,发泄了自己的不满。
“陈少,不是每个人都有像你这样的好眼光的。来,胡总,我和你碰一杯,祝你财源滚滚、前程远大!”
李天峰的情商显然很高,一句话谁也不得罪,还捧了陈嘉霖一句,然后很客气的给胡杨敬了一杯。
不过,李天峰相信陈少的判断。陈嘉霖这家伙再怎么纨绔,眼光和能力是这一群人当中首屈一指的。
“李经理客气了!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兄弟啊,你们银行就是财神爷,咱做企业的难免会求到你头上,到时候别进不了你的门就成。”
虽说目前胡杨没有外汇的需求,但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他和李天峰相谈甚欢。
“哈哈,胡总客气了,客气了!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别的不说,贷款的事情我还是能帮的上忙的。”
李天峰说话滴水不漏,但看得出来,他也愿意交好胡杨。
晚饭后,胡杨推掉了陈嘉霖的邀请,说什么也不肯再进行下一场。开玩笑,天天这么熬夜谁受得了他原本也是打算明天再休整一天,后天回羊城。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起来,胡杨给陈嘉霖打了个电话,告诉对方今天自己想在街上随便走走,就不用他陪同了也不用安排车辆。
“阿文,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带回去”
胡杨漫无目的的逛着,看到街边店里的随身听,他买了两个。回头看到韩文两手空空,他就问了一句。
“我也没想好要买啥,不过人家说香江金首饰便宜,等路过金店的时候咱们去看看吧。”
出门的时候,胡杨给了韩文两千港币,说让他随便买点什么。小礼品韩文之前倒是买了一些,此时他临时起意想买一条金链子。
胡杨点点头,此时香江的金价的确比内地便宜些,买点金首饰带回去也不错。
“前面应该有金店,咱们过去转转。”
铜锣湾这一带购物中心、金店、珠宝行非常多,走了不远,在一家大型的购物中心一楼,就有金店。
来到专柜前,导购小姐很热情的给他们介绍了几款金首饰,韩文有点犹豫不决,
胡杨也不催他,自己慢慢挪动脚步,随意的观赏着柜台里的金链子、金戒指等饰品。
不知不觉,他就走出了金店的范围,前面的展示位陈列着很多钟用电器,像照相机、摄像机、放像机等等,他甚至还看到了vd影碟机。
vd机啊他走到近前仔细的查看了一番,这是一款索尼公司的产品,售价高达4800港元。
没来由的,胡杨轻轻叹了一口气。
vd这种视频播放设备,是由姜万勐于199年9月研制成功的,同年12月组建公司,并于1994年开始投放市场。
不过,国内的老百姓认识这种产品,是在1994年年底之后的事了。尽管当年投入了巨额的广告费,但在国内市场,1994年全年的vd机才销售了不到两万台。
由于vd机的发明者,并未注册专利,从1995年年初开始,世界各大电子厂商已经开始成功仿制这种产品,国内也有资本开始跟进。
在胡杨的记忆中,从1995年下半年到1996年,vd机的销量开始突飞猛进,诞生了一个庞大的单品消费市场。
比如九十年代末,广为国内消费者所熟知的爱多、步步高、新科等品牌,正是得益于此。
“唔,这可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典范啊。”
没有专利的保护,vd的发明者和他的公司,很快就会被各路山寨产品打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这种事,胡杨也没办法,在稍微感慨了一句之后,胡杨想的更多的是,这貌似是一个机会,一个挣快钱的机会。
“先生,你对这款索尼vd机感兴趣吗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下”
导购小姐看到胡杨驻足了很长时间,就笑着走过来问道。
胡杨抬起头,冲着导购小姐微微一笑,说道:“那你就介绍一下吧,我对这种电器不太熟悉。”
导购小姐之前说的是粤语,胡杨当然能听懂。不过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却是普通话。
“啊,好的。”
导购小姐看了一眼胡杨,马上开始为他介绍,不过也改成了国语。这时有个三十来岁、微胖的男子,也凑了过来,他听的很认真,但没有出声。
“嗯嗯,我买一台吧。谢谢你。”
看在人家卖力的介绍了足足五分钟的份上,胡杨便决定购买一台vd机。付了款,导购小姐请他稍等一会儿,店里没现货,库房那边很快会送过来。
“小姐,我也要买一台。”
刚才那个微胖的男人这时忽然开口,也要买一台vd机。他随即交了钱,和胡杨站在一起等货。
“你好,请问你也是从国内来的吗我叫胡德彪,这是我的名片。”
微胖的男人能确定胡杨是从国内来的,不奇怪,听胡杨说话的口音就能听出来。
“你好,我是从羊城来的。我叫胡杨,这是我的名片。”
说真的,胡杨一个月名片都不知道要发出去多少盒。只要是从商的人,互递名片几乎是日常,大家都很习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