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姚时也觉得今天晚上不适合谈话,所以点了点头便带着一群师弟离开。
大厨房趁着他们用饭的空隙烧了不少热水,家丁们鱼贯的给客院里送热水,甚至连下人房里都有热水泡脚。
项敏舒服的洗了个热水澡,披了件大衣就哒哒哒的跑出来钻到被子里去,与他一个屋的崔凌抽了抽嘴角,拿了衣服去盥洗室。
项敏舒服的喟叹一声道:“这才觉得活了过来,这林家招待得可真是周到,要不是他们家没有男丁,我都想常住在此了。”
崔凌洗了热水澡出来才道:“我看大师兄并不想留在此。”
项敏就皱了皱眉,“难道还回江陵去?”
崔凌沉默不语。
项敏就叹气道:“孟帝越来越糊涂了,竟由着太子胡来,若不是如此,书院何至于关门?”
崔凌顿了顿道:“其实留在大梁也不错,我们劝劝大师兄吧,现在江陵已经戒严,进出皆不易,既然先生推崇阅书楼,我们何不暂时留在苏州?”
项敏冲他翻了个白眼,“其实我楚国也不错啊,师兄弟们要是不想留在大梁,可以跟我回楚国嘛。”
崔凌就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问,“你是真心的?”
项敏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崔师兄,你别忘了,我可是楚人。”
崔凌心中微微一叹,躺回自己的床上。
项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翻身而起,对他挤了挤眼睛道:“崔师兄,刚才林郡主可是特特问了你的出身,莫不是你们两家还有旧不成?”
“先祖曾与太祖一起起兵,同朝为官自然是有旧的。”崔凌不在意的道。
“不对吧,我怎么记得一早跟随梁太祖起兵的只有林礼?你们崔家是在天下快定下时才投靠的梁太祖吧?”
崔凌转头默默地看着他。
项敏嘻嘻的继续笑道:“而且人林氏一路辅佐梁太祖和太宗,到梁帝时甚至把兵权都交出来了,你们崔家却一直把持兵权和朝政,你说是不是因为这样,刚才她看着你的目光中才会泛着凉意?”
崔凌见堵不上他的嘴,便闭上眼睛道:“我看你的风寒还没好彻底,明天我再给你下一副药吧。”
项敏一噎,立即缩回被子里假装自己已睡着。
崔凌却翻了个身睁开眼睛,林清婉对他的冷淡和不喜他自然也感觉出来了。
不明显,但他就是知道自己被讨厌了。
他当然不相信项敏的那狗屁理由,所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崔家和林家有隙?
而一墙之隔的姚时也没睡着,杜斯洗好了澡,便倒了一杯茶给他,“师兄,您在想什么?”
姚时接过,垂下眼眸叹道:“我在想去路。”
杜斯和姚时一样是江陵人,如今的江陵危机四伏,按说他们应该回去,尽一己之力保住它,可孟帝实在不值得效忠。
天下皆知他们二人是姬先生的弟子,此次回去连生死都不知了。
以前的孟帝自然不会拿他们这群书生怎样,可现在的孟帝却不一定了。
杜斯沉闷的坐在床边,看着灯芯不说话。
姚时自己都拿捏不定,更不指望他的回答了,他低头抿了一口茶,这才低声道:“等将书交给林郡主我便回江陵看看,你先留在这里。”
杜斯抿嘴,“师兄,若陛下以你威胁先生回来怎么办?”
“放心,我不会成为先生的累赘的。”
杜斯嘴巴抿得更紧,握紧了拳头道:“我跟您一块儿回去。”
“别傻了,不仅你,屈师弟他们也暂时留在苏州,等我回去打听了确切的消息你们再决定回不回去,”姚时低声道:“你一向稳重,我走后,师兄弟们便暂时交由你带着,林郡主受了先生大恩,从今晚的情况来看,她也豪爽大方,你们留在这里,至少不必担心被人欺辱。”
和这边的忧心顾虑不同,林清婉那边很高兴,她没想到会是姚时亲自来,而且还带来了那么多师兄弟。
姚时,字子达,他是姬先生的第一个弟子,曾在江陵为相,后因劝诫惹孟帝发怒,被降职为九品县尉,他干脆便辞官跟在姬先生身边做学问了。
林清婉曾看过他为相时要改革的几条措施,可以说江陵府若按照他的提议改革,国力必提升一大步,说不定还能趁着楚梁外困时扩张一下领土呢。
可惜,孟帝把人贬职,而姚时也没有重新来过的决心,所以炒了皇帝去做学问了。
这样的人才留在江陵实在是可惜了,放在大梁多好啊。
林清婉对林管家道:“一定要好好伺候这些郎君,务必让他们觉得宾至如归。”
林管家躬身应下,兴冲冲地去安排第二天的吃食了,他们带的衣服好像也不多,不如再给他们一人添套衣服?
现做是不可能了,只能买现成的。
林府那边的别院也得拾,那边很久没住人了,可得把门窗打开好好通通气……
哎呀,突然发现好多事情要做呢。
林管家却神兴奋得很。
林清婉也兴奋,不过她也只是咧开嘴笑了一下,然后便看向前院的方向,姬先生竟然给她送来了这么多的书,那她也应该给他送一份礼才是。
林清婉笑了笑,坐在案上开始写信。
下了一夜的雪,第二天起床时地上铺了一层厚厚地雪,阳光一出来便反射得光线很亮。
人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林清婉从被窝里钻出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89
来,打着哈欠问道:“什么时辰了?”
“辰时了,”白枫服侍林清婉起身,低声道:“您昨晚喝了酒,所以起得晚了些,大小姐已经上学去了,客院那边还没动静。”
“他们连日赶路肯定累了,让下人们轻声些,别把人吵醒了。”林清婉吩咐道:“让林管家多带些人去林府,尽快把院子拾出来,今天即便不住进去,明日也要住进去的。”
前面的客院和后院还隔了两道门,林清婉自然不会觉得不自在,但她昨天便看出他们的顾虑了,所以也不勉强他们。
既然想留下客人,自然是以客人的意愿为主的。
第296章夸赞
等姚时醒过来,这才发现外面天光大亮,他不由老脸一红,连忙起身去把师弟们都揪起来。
大家红着脸洗漱用完早饭便去清点带来的书。
他们在把书带来前已经清点造册,这下要交接,自然要当着林清婉的面再点一次。
而且这些书多少有些受潮,也要检出来晒过。
林清婉跟着他们一起一一点过,见今天晴空万里,虽然还是很冷,但阳光的确是好,便叫人把架子抬出来晒书。
这样一折腾,一天时间便也过去了,姚时也不好提离开的事,让师弟们去休息,他便跟着林清婉去书房谈话。
林清婉给他准备了笔墨,笑道:“给姬先生的信已经写好,姚先生也给先生写一封信吧。”
姚时点头应下,将信交给林清婉后问,“这信大概何时能到?”
林清婉算了一下时间道,“若是顺利十五天也到了。”
姚时点点头,他决定等先生的回信到了再走,正好等师弟们送另一批书来。
这是昨天晚上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三师弟他们此时也不知在何处,是否安全。
所以还是等他们到了他才能放心离开。
林清婉将信封起来,当着他的面交给一个护卫道:“你即刻启程,将信送去楚都,拿了回信就回来。”
护卫应下,躬身接了信退下。
姚时便起身抱拳道:“有劳林郡主了。”
“姚先生客气,”林清婉起身笑道:“书已经清点出来,明日就能送入阅书楼,后天我再设宴为诸位洗尘如何?”
“不必,”姚时连忙拒绝道:“我等师兄弟未必在这里久留,就不过多打扰了。”
“那怎么行,你们好容易来一趟苏州,怎么也要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林清婉说什么也要把周刺史和林卢两家的才俊介绍给他们认识。
最好他们再交几个朋友,话一投机成了知己最好,这样才好留客嘛。
嗯,不仅林家和卢家,应该再让林温从常来阅书楼看书的人里挑选些人来,给他们下各帖子,她就不信,这么多人,各行各业都有,脾气性格各异,就没有对他们胃口的人。
当然,还是以梁人为主。
林清婉拿定了主意便做,让人去通知林安把文园拾好来,明后两天闭门谢客,后天她要在文园中宴请客人。
林清婉只是简单的列了个单子便不少人了,加之准备时间短,所以整个别院的人都动起来了。
好在现在是冬天,庄子里空闲的劳动力挺多,林管家分派好任务,各管事便从手底下抽调人,一人管一项事物,倒井井有条起来。
但庄子里杀鸡宰猪的动静不小,项敏等一众师兄弟忍不住跑出去围观,这才发现林氏庄子之大,竟是一眼都望不到边。
而且规整有度,看着令人心旷神怡。
项敏盯着远处隐约的花园问,“那是什么花,竟是成片成片的?”
一个庄户抬头看了一眼便道:“那是果园,梅花开了,正好看呢。不过最好看的还是文园的那些,公子要看,后天去了文园便能看着了。”
项敏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发现那边的花看得更清楚,他瞪大了眼睛问,“那也是你们家郡主的?”
庄户就咧开嘴乐,“可不是,这一片都是我们姑奶奶和大小姐的爵田。”
项敏忍不住咋舌,这梁帝可真够大方的,那么好一片地竟舍得给出去。
庄户一看他的脸色便知道他在想什么,自得的道:“以前这一大片大多是荒地呢,可你看才几年功夫就被我们姑奶奶拾掇得这么好了。”
项敏微微一笑,并不相信,只以为是庄户在拍他们主子的马屁。
他拍拍屁股走人,决定明天要跟着去阅书楼看看。
其他师兄弟参观庄子回来,也纷纷咋舌,“这庄子布置得真好,我以后要是也有块那么大的地也照着这么布置。”
“那你现在就回去躺着,一会儿就有了。”
“去,就不许我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那估计躺一会儿不行,估计得躺到晚上,这建功立业也需要时间啊。”
众师兄弟闻言哈哈大笑。
项敏就晃过来道:“明天大师兄要和林郡主送书去阅书楼,你们谁去?”
“同去,同去,这阅书楼能叫先生送书来肯定不一般,我们进去看看是什么样的。”
于是第二天,将晒了一天的书搬上马车,大家浩浩荡荡的进城去了,周刺史早早得到消息,但因为姬先生的这一批弟子中各国都有,而阅书楼到底不属于朝廷,他贸然出现只怕会引起他们不满和误会。
所以他忍着没动身,决定明天去文园再见人。
林清婉说来的人皆是姬先生看重的弟子,他若是能为大梁留下一两个人才,那就算是功绩了。
这么多人和车突然在阅书楼前停下,自然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
楼里的人也忍不住走出来围观,等王骥下楼来时,楼里的伙计已经清出一条道儿来。
昨天晚上将书起来时林清婉便和姚时他们一起将书分好类了,甚至给书编好了号,此时直接打开箱子往外拿就行。
王骥看到弯腰帮忙扛书的崔凌一愣,连忙上前行礼,先给林清婉行了一礼,才惊愣的看着崔凌问,“崔世兄怎么在这儿?”
你不是在江陵学艺吗?
崔凌也认出了王骥,淡然的笑道:“逢师命前来送东西。”
林清婉便拍了拍手,让众人安静下来,这才扬声道:“这批书是姬先生托他的弟子们千里迢迢送来的,其中不乏孤本珍品,先生之德义胸襟可见一般。”
林清婉含笑道:“当今世上,论教书育人,无人能及姬先生,当时在京城,我不过是怀着忐忑之心试探性的求一求先生,想着先生能给几本书便足够我炫耀的了,谁知先生竟将自己的藏书尽皆送来。”
楼内外的人皆是大惊。
王骥结巴着问,“是,郡主说的是江陵府的姬先生?”
林清婉点头,“正是,”她请了姚时道:“这位便是姬先生的首徒姚先生。”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90
哦,江陵前相姚子达。
王骥咬了咬嘴唇,其他人也目光炯炯的看着姚时。
姚时轻咳一声,团团行了一礼后道:“江陵府的书院已散,先生说这些书放着也是闲置,郡主心胸开阔,肯将阅书楼向天下学子开放,那便将书放在这儿,比放在他那里有大用得多。”
“可姬先生不是说要在大楚重开书院徒吗?这些书怎会无用处?”
他们这几日还在议论是开春后再去楚国,还是现在就去呢。
毕竟阅书楼虽好,却只有书,没有师,到了楚国却不一样,能听姬先生一门课,比得过他们自学一年的。
姚时抿嘴不语,没有多做皆是,其他师弟见状,也对众人的询问不做回答。
天高路远,谁也不知先生在大楚那边是何境遇,所以他们一言一行都要谨慎。
其他人看了却是心惊,隐隐觉得不对,但不好当着人前议论。
林清婉却对姬先生夸了又夸,感激了又感激,就差把他和老子孔子那一代的圣人平齐了。
等书归拢好,把珍贵的孤本珍品拿到三楼去等待誊抄,大家便各自散去。
崔凌等这才有功夫去逛阅书楼。
林家的藏书可是比姬先生的还要丰厚的,所以崔凌等着实感受了一番阅书楼的底蕴。
差点不舍得从楼里出来,姚时亦然,他此时正坐在三楼里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闻了闻上面还未散去的墨香,他感叹道:“不知是哪位誊抄的,字浑圆厚重,也不辜负了这本书。”
“卢氏卢肃,”林清婉给他倒了一杯茶,笑问,“先生知道他吗?”
姚先生点头,“久仰大名。”
他想了想道:“他好像去江陵求过学。”
林清婉点头,“是的,就不知先生与他是否见过面,或者是他认得先生,先生却没见过他。”
姚时就摇头笑道:“倒显得我目中无人了。”
“是先生太过优秀,也是前去江陵求学的人太多,先生见不过来也是正常。”
姚时便叹气,“那样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林清婉就蹙眉道:“或许有些冒犯,但我一直有些疑惑,姬先生为何要离开江陵?那楚国……”
她顿了顿道:“我在京城看着,宋对先生的态度颇有些奇怪。而且先生之才天下谁不知,既把人请去,怎么只封了个副使,而不是正使?”
姚时沉默不语。
林清婉就摇头笑道:“说来惭愧,我先前还清醒不已,幸亏姬先生当的是副使,不然我大梁只怕要大出血了。”
姚时就垂下眼眸抿了一口茶后问,“怎么,现在梁国占了上风?”
林清婉笑着点头,“姬先生一直不曾开口,宋还太过年轻,加之此事我大梁占理,自然就占了上风。”
姚时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紧。
若不是心不甘情不愿,先生怎么会闭口不言?
难道先生此次出使梁国是被楚国所迫?
第297章接风洗尘
姚时并不觉得林清婉会拿此事来骗他,虽然梁楚和谈的具体事宜不会向外公布,但他要查也并不会很难。
就算查不到他们和谈的内容,但谁赢面大些还是能打听出来的,他自有自己的门路。
林清婉不会骗他,那就是先生果然是不情愿的?
林清婉扫了他的手一眼,微微倾身问道:“所以在下一直疑惑,姬先生为何要离开江陵,怎么又选择了去楚国?”
姚时垂下眼眸道:“这是先生的选择,我等作为弟子自然只有听从的份儿。”
林清婉微微一叹道:“我大梁皇帝一向宽厚仁善,其实先生不喜官场,大可以来我大梁,陛下是不会勉强他出仕的。他以前在江陵如何,便可在大梁如何。”
姚时闻言抬头看向她,“林郡主能做得了主?”
“陛下虽未明说,却不止一次和我等感慨过,这一点我是敢肯定的,只要姬先生来,我大梁必不会为难于他。”
姚时垂下眼眸,手指微微捏紧,先生毕生所愿便是教书育人,显然楚国不能给他这一切,若梁帝真能做到此点,大梁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想到已经师妹,姚时的心中的念头便微微一滞,他忍不住叹气,虽然先生很少与他们联系了,可他也隐约知道些事情,楚国太子即将大婚了。
林清婉见他神色微颓便不再追问,而是起身抽了一册书递给他,“先前曾听姬先生说过他在找这本书,你看是不是。”
姚时回神,接过来一看,眼睛顿时大亮,“真是这本,原来竟在郡主手里,先生为这本书曾拜访过崔家和卢家,但皆不曾找到。”
林清婉就笑:“这是我祖父从复北地时从一辽国权贵手中得的,一直放在藏书楼里,也是前段时间要整理书架了才找出来。”
姚时恋恋不舍的摸着书道:“可惜先生不在,不然他不知多高兴呢。”
林清婉却笑,“姬先生不在,我们可以抄了着人送去给他嘛。”
“这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内容,价格却是在于它的藏值,但那是看待古董的目光而不是书了。”林清婉笑道:“如今天寒地冻,先生也不可能离去,不如抄出两册来,一册寄给姬先生,一册先生自己着看?”
姚时眼睛一亮,想了想,三师弟他们也不知何时到,反正他呆着也没事,不如就抄两本?
这么一想,他便起身谢道:“多谢郡主。”
林清婉便爽朗的大笑道:“先生不必谢我,你还不知道吧,这阅书楼中的书都可抄了带走。”
姚时惊诧,“如此长久以往,岂不是成了天下藏书?”
林清婉颔首,“这正是我心中所愿,若有一日每户百姓家中皆有藏书,那天下才算是大兴,大富呢。”
姚时心中激荡,“郡主的心愿倒和先生的差不多。”
他隐隐有些明白先生为何要将这么多的书送给林清婉了,他如今身在楚国,已经算是将理想断绝,可若是有一人能继承其志,那便是死了也甘愿吧。
显然,林清婉便是他认为能继承其志的人。
姚时对林清婉的态度更好了些,这种转变不仅林清婉感觉到了,他的师弟们也感觉到了。
他们很是不解,有几个小的甚至还在为今天的事生气,“林郡主当众说书是先生捐的,传到楚国,先生的处境必定不妙,她此举便是为了离间先生和楚国吧?”
崔凌蹙眉,看向项敏,“项师弟也这样认为?”
项敏道:“别看我,可不是我教他们说的。”
他看向那几个师弟道:“你们就不能多动动脑子吗,跟着先生读了这么久的书怎么一点长进也没有,若是对先生不利,你看大师兄还会跟她那样好言好语吗?”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91
那依你说,林郡主公布这些还是对先生好了?”
“不好不坏吧,”项敏不在意的道:“这书本来就是先生捐的,她公布此事不是应该吗?”
“可是……”
“快别说什么离间楚国和先生的话了,”项敏摇手道:“我们这么些人既不是无名之辈,也没有隐形,难道林郡主不公布楚国就不知?”
姚时点头,“只怕我们刚到林家别院时楚国的细作便已经将话传回去了,我们这么多人是瞒不过去的。”
不说他,就是项敏,崔凌,哪一个不受瞩目?想要彻底的掩人耳目是不可能的。
所以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的公布出来,将视线引过来,还能给正往这边赶的三师弟他们打些掩护呢。
至于先生和楚国之间,姚时冷哼,也正因为林清婉将这事告知天下,楚国才不好对先生明着做些什么。
不过私下里的一些委屈肯定会受的,可先生既然拿定主意要把书给林清婉,肯定是做好了这个准备的。
姚时在到信时便已料到了这一点,其实今天林清婉便是不提先生,他也要想办法提起的。
姚时对他们道:“所以你们这几日都老实些,等你们三师兄到了,我们再谈去路。”
“大师兄,你还要回江陵去吗?”
姚时点头。
师兄弟们立时紧着起来,纷纷劝道:“现在梁国与楚国皆大军压境,虽然未必会打起来,可也太过危险了,您为何还要再回去?”
姚时就叹道:“我的家在那里啊。”
众人一听,便忍不住一静,倒是崔凌立即道:“可大师兄,嫂子和侄子侄女们不都在大梁?您一人回去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还不如去找嫂子侄儿他们呢,要我说,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
项敏就翻了个白眼,“大师兄,你把嫂子侄儿他们带到楚国去吧,正好与我和先生作伴儿。”
“好了,好了,”姚时冷着脸道:“你们二人不用在我跟前争,如今这天下未定,不一定就是你们梁楚能问鼎天下,现在拉人还太早了。”
说罢甩袖而走。
项敏摸了摸鼻子,几个师弟就挤眉弄眼道:“师兄,你们不争取争取我们吗?”
“去去,你们再学十年再来问我吧。”
1...122123124125126...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