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楚帝气得就将案上的折子砸他们头上,怒吼:“一群蠢货,害不了人还不会把屁股擦干净吗?”
他还一直以为这是姬元的手段呢,搞了半天是一个女人出手,目标还不是他,他完完全全是被连累的!
林清婉要是楚人,此时早就脑袋搬家了,可她不是,她是梁人,楚帝再恼再怒也碰不到她。
那就只能找他能碰到的人撒气了。
姬元他不好动,毕竟全天下人都看着呢,但宋没问题啊。
最要紧的是,先前楚帝最恨的还是姬元,但从刚才知道这不是姬元出的手后对他的恨意就减了大半,现在全冲着宋去了。
本来他还觉得宋背了锅,心中有所愧疚,想着等过完年等这事淡了就找个机会把人放出来,可这下子他全改主意了。
他为什么被人骂,他的骄傲为什么被人踩在脚下?
全因为他!
要不是他出手对付林清婉,尾巴还没擦干净,他至于被牵连吗?
皇帝一怒,伏尸百万!
当然,宋没那么惨,他好歹也是皇后的侄子,宋家的嫡子,可想要快速出狱是不可能了。
皇帝把属官们轰走,便让人把信丢去给宋了,连宋家的手都没过,直接送进牢里给宋。
然而宋竟然没觉得不对,接过狱卒的信后还惊奇了一下,他跟林清婉很好吗,怎么她还给他写信?
林清婉自然不到宋的回信,然而她却是能到消息的,还是四皇子特意送来的。
梁国留在楚都的细作回话说,宋在牢里吐血了,病得还挺重,宋家给请了大夫,宋家家主还特意进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401
宫去求皇帝,想要皇帝网开一面放宋回去休养身体。
然而楚帝残忍的拒绝了他们,大夫可以请,但人不能走。
四皇子还和林清婉八卦,“听闻楚帝本已心软,大家估量过完年宋便能出来,也不知为何,楚帝突然恼怒,如今他也猜不透宋何时能出来了。
而梁楚和约是宋签订,不知楚帝是否会借此反悔。”
又道:“虽然宋倒霉我乐见其成,但总怕何谈之事有变动。”
林清婉:……
她还真没想到这一点,而且楚帝为什么会这样她也不清楚啊,本来嘛,只是为了平息学子们的怒火,等事情淡了人自然就可以出来了。
她本来也没想借由此事关宋多长时间,不过是想着让他名誉受损,再关些日子,让他受些教训。
不过,林清婉摸了摸下巴,吐血啊,总不可能是到了她的信后吐的吧,至于吗?
至于吗?
当然至于,宋不蠢,到信后先是一怒,然后便发现了不对,这信的褶皱不对,再想到信不是家里人送的,显然不是先到宋家手上,那是到谁手里就很容易想到了。
就在他心中忐忑时他爹怒气冲冲的来问他又做了什么,陛下竟然不愿意放他,还连带着他也被训斥了一顿。
宋怒火攻心,一个没忍住就吐血了。
他爹吓了一跳,再一看轻飘飘从他儿子手里飘下来的信还有啥不知道的,合着他们都找错了对手,敌人不是姬元,而是梁国的林清婉!
一时又怒又怜惜他儿子,然而没办法,皇帝正在气头上,他们都不敢进宫求情。
但宋倒霉啊,本来他一路从梁国赶回楚国,路上奔波劳累,吃不好睡不好的,还没进城就被带着直接到牢里来了。
虽然狱卒不敢亏待他,家里也一日三餐给他送吃的,但再好能有家里好?
加之又是住在牢里,连各说话的人都没有,本来心中就积累了怨气,身体也疲累,再被这来回的刺激,一口心头血就吐出来了。
然而一直撑着的身体便垮了,先是夜里发了高烧,一直到第二天都没推。
这下宋家害怕了,也顾不得楚帝会生气了,连忙进宫求情,连皇后都搬出来了。
然而楚帝铁了心的要撒气,根本不给宋家开口的机会。
宋爹又怒又伤,心中对楚帝也不满起来,是,这事是他儿子没办好,可他的初衷是好的。
他折腾这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大楚?
不过是因为年轻不谨慎,可你罚也罚了,这黑锅他也背了,你还想怎么样?
说不是黑锅?
谁不知道谁啊,大楚臣子们都知道,流言说的一点儿也不查,皇帝就是在打压姬先生,现在这锅他儿子已经替他背了,他却只记得他儿子的错处是怎么回事?
林清婉并不知道她这一封信还让人家君臣生隙了,因为她根本没料到楚帝会看他们的信啊。
她就是本着怎么拉仇恨怎么写的,她要是知道楚帝会看,肯定得再多写点。
现在林清婉也不知道,但这不妨碍她的开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越晚越让人疼。
君子诚不欺她。
林清婉喜滋滋的了四皇子的信,转身便让人给林府多送些鸡鸭鱼肉和禽蛋过去,“务必把先生们伺候好了,让他们不要想着离开。”
第305章送行
前几天,第二批书终于也到了,他们选的路不好,中途被雪困在了山中,所以才耽误了这么久,一到这边大部分人都病倒了。
作为大师兄,姚时当然不可能离开,所以便又耐下性子照顾师弟们。
但这两天大家病情好转,他又提了离开的事,林清婉哪舍得放他走啊,借口阅书楼的书还未造册完毕把人留下了。
又从林家的藏书里扒拉出两本珍品把人给勾下了,不过她总觉得只怕也拖不了太久,也不知道今年江陵府的战事到底会不会发生。
姚时也在忧心此事,所以他拉了杜斯一起帮忙抄书,将林清婉给的两本珍品都抄下来后便与林清婉告辞,他说什么也要回江陵去。
林清婉就劝道:“此时天气寒冷,往北还大雪封路,您何必再等一等?”
“只怕再等下去我会后悔的,”姚时叹气道:“我知道郡主的意思,然而江陵是我故土,我是必须回去的。”
林清婉见他神色坚定便微微一叹,“那我给先生准备些东西,您打算何时启程?”
姚时没想到林清婉那么轻易就放他离开了,不由一怔,然后面色微微缓和下来,“宜早不宜迟,我明日一早就走。”
林清婉就看向他的身后,“是先生一个人走,还是……”
姚时也看向身后的师弟们,杜斯立即道:“大师兄,我跟您一块儿回去。”
“大师兄,我们也跟您回去。”开口的都是祖籍江陵的学子,他们是奉师命出来送书的,不然都不会出来。
姚时就微微蹙眉道:“不急,待我先回去探路,你们在苏州等我口信。”
杜斯却道:“既然要回去,那就一起回去,路上也好有各照应。”
姚时还要劝说,其中一人便道:“大师兄,你在这儿心难安,我等也是一样的。”
姚时便不再说话了。
林清婉目光扫了一圈,确定人数后便道:“那先生们休息吧,我回去给你们准备准备。”
又对其他人笑道:“其他先生就不要急着离开了,天气寒冷,冬天赶路能去半条命,大家不如在苏州将这个正月过完,待春暖花开时,你们若想回乡,在下再给你们安排。”
其他人纷纷拱手道:“就怕打扰了郡主。”
“谈何打扰,你们千里迢迢的为我送书来,岂不是我更打扰你们?”林清婉笑道:“何况你们皆是姬先生高徒,而我林氏与姬先生有旧,照顾亲朋本就是应有之义。”
大家见林清婉好客,而这段时间来他们在林府的确住得挺自在的,林家放在这里的下人很少,除了些岗位,其他进出照顾的都是他们自己带来的人,林家主人又不住在这儿,在这儿住着就跟他们在书院里差不多了。
林清婉走了,其他师弟这才围着姚时他们七嘴八舌的挽留,“师兄何必急着走,此时天气那么冷,路不好走,人也受罪。”
“江陵如今被楚梁包围,危机重重,师兄们就是回去也做不了什么,且还可能落入孟帝之手,先生离开江陵,孟帝可是积累了一肚子的怨气,就怕他迁怒于你们。”
“不错,师兄们不如留下吧,待开春后再回去,不然就再等等,等局势再明朗一些。”
姚时抿嘴,“知道为何林郡主不再劝我吗?”
师弟们一愣,然后犹豫着道:“因为师兄态度坚决?”
“因为她懂我!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402
”姚时瞟了他们一眼道:“无论任何,我的家在江陵。”
惊蛰也没想到姑奶奶那么容易就放弃了,忍不住道:“您不是计算着在阅书楼附近圈块地办个讲堂,让姚先生他们去讲课吗,怎么就放他走了?”
林清婉叹气,“江陵毕竟是他的故土。”
就是她,哪怕明知无用也会想着回去看一看的,说到底他们这样的人还是不够理智。
林清婉叹气道:“只希望他们师兄弟能够平安无事吧。”
这段时间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所以林清婉给他们准备了不少东西,除了衣服鞋袜,还有被子,汤婆子,甚至碳都给他们带了不少。
除了他们要坐的马车,另外专门腾出一辆来装些食材,她向来好享受,于这种细节最细心不过,所以连锅碗都给他们备好了。
姚时他们第二天看到这一溜的马车时感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被热情招待,特别是姚时,好几个家族冲他抛出橄榄枝,甚至周刺史都代替梁国出面挽留他。
姚时有一段时间还特别怕走不了,却没想到他那么轻易就能脱身,且还能被如此郑重的对待。
杜斯他们也觉得心暖暖的,因为他们娘都没有这么周到啊。
几人眼含热泪的拱手与林清婉和林玉滨作别。
林清婉连忙虚扶,让林玉滨待他们去看马车里的设施,看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她则拿出一封信来交给姚时,“姚先生,这封信你拿着吧,若是万一,你遇上了梁军,它或许能帮你一忙。”
姚时连忙接过,打开一看,见上面是希望梁国官民照顾他和一众师弟的嘱托,下面盖着林清婉的郡主大章,旁边是她的私印。
林清婉很少用到她的郡主印,基本上都是用私印,但林清婉不确定他遇到的就是她的熟人,所以便加了一道官印。
她对姚时道:“如今围着江陵的是灵州的卢家军,你若有幸碰到非赵捷领的军队,那就拿出这封信,但若是碰上领军之人是赵捷,那您只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就好,不必将此信拿出。”
姚时听明白了,她跟赵捷关系不好,甚至可能有仇。
想到这段时间招揽得最起劲的赵胜,姚时忍不住抽了抽嘴角问,“那郡主怎么还请赵二爷去文园?”
林清婉就对他眨眼道:“那可不是我请的,不过我们目的都一样,若他有能耐留下先生,我自然也乐见其成,不过我知道他机会是最小的。”
林清婉爽朗的笑道:“先生就算是要留下,那也应该是接受周刺史的招揽啊。不仅先生,先生的师弟们也应当如此,这样才不枉了你们一身的才华。”
姚时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做一个家族的幕僚?
所以她从不出面招揽他们为林家做事,她只是彰显大梁的热情,心胸,只要他们能留在大梁,那就可以为大梁做出贡献。
崔凌等都听到了这句话,心中熨帖不已,不错,他们学了一身的本事,怎么可能回去做一个家族的幕僚?
自然都是要为国,为天下百姓效力才是。
大家看林清婉更顺眼了,颇有一种知己之感,难怪大师兄说林郡主理解他,她简直是理解他们每一个人啊。
林清婉和众师弟送姚时出城,目送对方离开后才回转。
崔凌让大家回去,他则留了下来,林清婉有这样的心胸才华,他更是疑惑崔家怎么得罪她了。
这段时间她也看出来了,她对每一个师兄弟都很好,很亲善,但就对他,虽不说厌恶,却待遇平平。
就连一向不太关心这些俗事的项敏都发觉了,压着他问是不是私底下得罪了林郡主。
崔凌冤枉啊,他第一次见她,从她听到他姓崔时他就感觉到她的不悦了,他发誓,前面二十来年他真的与她没有交集。
师兄弟们一走,路上瞬间空旷下来,崔凌轻咳一声,与林清婉行礼道:“林郡主,我们一起走吧。”
林清婉却停住脚步笑道:“只怕跟崔先生不同路,”她指了林家别院的方向道:“我不回城了,直接回家。”
崔凌便有些尴尬,这才想到林清婉不住在城里。
林玉滨对崔凌印象还不错,见他羞红了脸,便抿了嘴笑,替他解围道:“崔先生是有事与我姑姑说吗?”
崔凌连连点头。
林清婉就左右看了看,问道:“那崔先生是想与我回去,还是在这里说?”
这里?
崔凌默默地看了眼不远处的城门,又看了眼远处的林家别院,而这是道路中间,因为才过完除夕没几天,路上除了他们就没有别人了。
他想了想道:“郡主要是不介意,我们走一走?”
林清婉感受了一下四面八方吹来的冷风,拢了拢披风后笑道:“好啊。”
她回头对林玉滨道:“你回车上去,我与崔先生说说话。”
林玉滨扫了崔凌一眼,微微行礼后便爬上了马车。
林清婉便带头走在前面,她直接往林家别院的方向去。
崔凌也不介意,跟着走在她身边,下人们也不跟紧,慢悠悠的跟在后面。
易寒离他们十步远,这样出事能很快反应,他本不想听他们说话的,奈何两人没想着压低声音,而他耳朵太好使,便全听了。
好在林清婉也没想着保密,所以一点儿也不介意。
崔凌都不知道内情,自然也不会想到这点,他知道林清婉不喜拐弯抹角的打探,所以他开门见山的问,“郡主不喜我?”
林清婉挑眉问,“崔先生何出此言,是我怠慢了您吗?”
崔凌摇头,“不是,郡主很客套,所以我才奇怪,您对其他师兄弟并不如此,哪怕是对才来的三师兄他们都带着三分亲善,独独我例外。”
第306章有变
林清婉很客气的笑道:“那是崔先生想多了,您才华横溢,温雅谦逊,我怎么会不喜您呢?”
崔凌问,“是我崔氏得罪过郡主了?”
他停下脚步,认真的对林清婉行礼道:“若以往有得罪之处,崔某在此向您致歉。郡主,如今天下纷乱,我们该合心一致才是。”
他也一直想将师兄弟们留在大梁,好几次都想和林清婉商议一下此事,不过林清婉一直对他很冷淡,几次话到了嘴边又不好说。
而现在大师兄已经带了好几个师兄弟离开,待到春暖花开时肯定会有另一批师兄弟离开。
崔凌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林清婉听明白了他的潜台词,她顿了顿后转身面向他,脸上的笑容微浅,“为了大梁,我们自然可以通力合作,只是这其中还涉及到生死之怨,你们崔氏能放得下?”
崔凌吓了一跳,“生死之怨?”
林清婉挑着唇冷笑道:“不错,若是崔氏不介意,我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403
自然也是可以放下恩怨合心一致的。”
崔凌还要细问,林清婉却已转身回车上,不欲再多说。
林家的马车慢慢开动起来,崔凌无奈,只能退至一旁目送。
“二爷?”崔凌的书童二八见他一直愣着,便不由上前唤了他一声。
崔凌回过神来,蹙眉问:“我们崔氏跟林氏有生死大仇?”
二八连连摇头,“这怎么可能,两家还是世交呢。”
要是有生死大仇,那写信回去时家里就应该提醒他们了。
崔凌也点头,“可林郡主是不会骗我的,且她对我和崔净的确与他人不一样。”
虽然没怎么深入接触过对方,但她与大师兄说话时他也没少在场,看得出她不仅有才,心胸也很宽广,若不是实在厌恶,她是不会表现得这么明显的。
他还罢,只是冷淡客套些,可对崔净,她可是从未掩藏过她的厌恶。
既然不是氏族间的大仇,那就是私人的了。
崔凌回去写信给他大哥,问他可知崔家与林清婉有何矛盾,涉及到生死的。
崔凌的信还未寄出去,林清婉便先回到了别院,她扭头问易寒,“他们二人何时到苏州?”
易寒一愣,想到刚才林清婉和崔凌的谈话,瞬间明白过来,他在心内默算了一下时间,“按理今明两天就应该到了,可他们行路缓慢,又是年轻人,或许路上看到有趣的东西停留也是可能的。”
林清婉冷笑一声后道:“尽快找到他们,崔凌既已察觉肯定会写信回去询问,他们这一房不知道,可未必不会问到知情人那里。”
易寒心中一凛,瞪大了眼问,“那您还提醒他是生死大仇?”
林清婉瞟了他一眼道:“我不提醒他,他就不会写信回去问崔氏了吗?正好,提前给他们打个招呼,他不是想两家鼎力合作吗,就看看他们崔氏在有生死之怨后还愿不愿意。”
“他们要是愿意,我自然也不会介意往前恩仇的。”
易寒这才回神,是林清婉问崔凌崔家是否能放下生死之怨,那……
一旁的林玉滨听得稀里糊涂,但也隐约明白过来,我们家跟崔氏有仇呢,想到前段时间他们在文园里玩得还好,顿时涨红了脸问,“姑姑,我们跟崔氏有什么仇?”
林清婉就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别急,现在还是个人恩怨,再过几天看看是否会升级为族与族之间的大仇。”
至于林氏宗族的意见,林清婉没想着去问过。
“不能说吗?”
“不好说。”至少在事成之前不能诉至以口,林清婉对她道:“回来了就去佛堂看看杨夫人,别让她跪太久。”
杨夫人从小年便开始跪经,每天有大半的时间是在佛堂里度过的。
林清婉现在有事要做,自然不能去把人拉出来,便打发了林玉滨去。
林玉滨看看小姑姑,再看看一旁垂首低眉的易寒护卫,默默地转身去了。
林清婉便带了易寒回书房,问:“有什么办法?”
易寒头疼,“您先前没说要他的性命。”
“是啊,我先前也没想到崔凌那么敏感,”林清婉很光棍的道:“我们之所以能一直盯着崔凉,是因为崔家人以为我不知当年崔凉牵扯其中,所以对我没有防备,可现在既然崔凌察觉我对崔家的态度有异,他往族里一问便能让知情人怀疑到我们已知情,以后再想盯着崔凉就难了,所以这次必须一次性解决。”
林清婉对崔凉和乌阳一直不急,一是她不愿为了对付他们便做违法乱纪的事。
对谢家她都能以法绳之,对他们二人她自然也想如此。
而这两人又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做的龌龊事也不少,可惜崔家要打造崔凉才子和君子的名声,所以一直有人在给崔凉擦屁股。
那边是崔家的地盘,就算她和王晋的人盯得紧,依然没拿到多少实质性的证据。
这次阅书楼扬名天下,作为崔氏第一才子的崔凉自然也被吸引了,早早的便和一帮朋友出发往苏州来了,不过他们并不是直奔苏州,而是一路游历过来。
这才近两个月了还未到苏州。
林清婉研究过他犯事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崔家的地盘上她不能拿他怎么样,难道到了苏州她还抓不到他的尾巴吗?
哪怕他不想犯事,她也有的方法让他本性暴露,到时这又聚集了天下才子,哪怕他不蹲监狱,她也要他身败名裂。
而对于一个世家之子来说,身败名裂并不比死亡轻多少。
奈何崔净是个蠢货,崔凌却如此敏感,林清婉觉得她对他一样热情啊,怎么就被发现了呢?
而且她也总有种担心,崔凌若在苏州,只怕她的计策也要大打折扣。
既如此,那不如就在苏州外解决,反正江南都是她的地界。
但这对易寒来说,任务难度却上升了,一开始只要他的把柄,现在却是要一个人的命。
别说被派出去的护卫,就是他也没这样计划过一个人的性命的,所以易寒第一个念头就是,“刺杀?”
林清婉白了他一眼道:“跟着他一起过来的学子可有不少,不要牵连无辜。”
易寒便又蹙眉,但除了刺杀,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
他抿了抿唇问,“姑奶奶近日会出去吗?”
林清婉瞬间明白,摇头道:“不会,我会一直留在别院里等你回来。”
易寒便道:“那我亲自走一趟吧。”
林清婉点头,俩人同时叹了一口气,互相对视了一眼。
他们手上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而要培养忠心的侍卫,没有十几二十年是办不到的。
易寒提议道:“姑奶奶,不如给信少爷去信,问问东北军中可有退下的伤残老兵,再要一批过来,您也看到了,上过战场的老兵作用奇大,不比那些手脚健全的长工差。”
他们或许不能随身保护主子,但守卫别院却比长工们还要强些,看方大同他们就知道了。
林清婉点了点头道:“也好,或许是因为兄长不在了,就算我放出话去,他们也没再安排人过来。”
1...126127128129130...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