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要问在这儿问,谁知的你是不是要报仇伤害他?”
那人嗤笑,“真看不出来,乔冲你对将军还真够忠心的。”
乔冲冷笑道:“不比你对许副将的忠心。”
“好了,好了别吵了,”一人站出来和稀泥道:“陶甘,许副将已经死了,如今我们自身难保,你还要跟兄弟们内讧吗?”
陶甘就咬牙切齿道:“我们自身难保是谁害的?”
他指着乔冲道:“还不是他,许副将但凡活着,我们会落到此地步吗?如今我们要被遣送回梁,我们可是跟着将军叛国的,回去就是一个死。”
他恶狠狠的瞪着乔冲和赵安道:“然而我就是死也要死个明白,昨天晚上将军只见了赵安一个,你说将军下令让你诛杀许副将,那我问你,他是什么时候下的令?”
“什么?”赵安大吃一惊,正要大叫就被乔冲一把捂住嘴巴,他冷笑的看着陶甘道:“没错,命令不是将军下的,许副将是我们自己要杀的。”
“果然,”陶甘跳起来就要大叫,乔冲就冷笑道:“你想告诉楚人?那也要楚人信不信。”
说罢他低头对赵安道:“赵安,你的目的是带将军回乡,我们的目的也是回去,只要你和楚人说杀许满是将军下的令,我就保你一路平安,不然我现在就先杀了你,反正兄弟们也是贱命一条,早死晚死都是死!”
“乔冲你个王八,”陶甘压低了声音怒骂,“你想死我们不拦着你,但你凭什么带着我们?我们是叛军,回了大梁就是一个死。”
乔冲就面色涨红,愤怒的瞪着他道:“你们才想死呢,能活着谁不想活着?”
他激动的道:“他奶奶的,老子冲锋陷阵杀敌时都怕死,怕一死就回不了家,见不着爹娘兄弟了,结果辽贼楚人没杀了我,却被你们带着入了虎穴。”
“你们要造反就造,带着我们干什么?”乔冲眼睛通红的瞪着他道:“你们问过兄弟们了吗?问过我们愿不愿意跟你们一起走吗?”
他身后的士兵紧握着拳头上前一步,目光通红的瞪着陶甘。
陶甘等人一愣,然后道:“你,你们说什么,你们不想跟着将军?”
乔冲冷笑,“将军?那也不过是上官而已,比得了家中的爹娘兄弟重要?”
他抹了一把眼睛,通红着双眼道:“告诉你,当时我们要不是距离将军和许副将太近,而许副将又一刀杀了想要下马投降的兄弟,我们早一起跟其他人下马认罪了。”
陶甘脸色一白。
当时他们跟着将军他们出逃,校尉以上的军官是知道实情的,但底下的士兵却全都不知,基本上是上头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也因此,厉副将后面带了人追上来,阻止他们叛逃时两边稀里糊涂的打了一仗,然后他们这边就大规模投降了。
他们以为能跟着逃过来的都是心甘情愿的,可现在想来并不是。
两边沉默的对峙着,半响,陶甘才气恼的跺了跺脚,咬牙道:“可就算你现在杀了许副将,你回梁也照样是一个死。”
“你们是,我们不是!”乔冲道,见他们瞪圆了眼睛,又冷笑一声道:“当然,你们要想活着,我们也能帮忙。就算不顾念同袍之谊,为了彼此相安无事,我们也愿意帮忙。”
“你们什么意思?”
“本来我们是想等到了楚都后再偷偷逃跑的”乔冲道:“我们和你们不一样,你们在梁无父无母,来去无依靠了,可我们却还有家人牵绊。”
“可没成想王大人竟那么厉害,可以逼得将军迟疑,所以我们临时改了策略,想着将军今天要是不自杀,那我们就想办法杀了将军,再杀了许副将,那样我们就能被遣送回去了。”
“遣送回去送死吗?”
“我们前天偷偷找人给王大人送信了,昨天晚上他应该到了信,现在许副将一死,他就知道了我们的诚意,”乔冲道:“我觉得我们回去后应该不用死了,哪怕是当一辈子的兵我也认了。”
陶甘等人心中一动,犹豫着没动作。
乔冲便压低了声音道:“写信时我没写具体的名字和人数,到时候我们可以把你们都带上。”
“真的能死?”
“我们这样的小人都知道陛下仁慈,陶校尉难道不知道吗?”
陶甘沉思许久,半响才咬了咬牙道:“好,我们试一试,大不了一死。”
乔冲便松了一口气,将赵安推给他,轻声道:“让他老实点,别说了不该说的话。”
赵安脸色惨白,表示自己一定不会多嘴。
乔冲坐在屋角,伸手摸了摸怀里的信,也不知道他娘的病怎么样了,他爹都卖身为奴了,现在谁来照顾她?还有他爹,也不知道做下人有没有受委屈,还有他弟弟……
他走前还好好的,怎么就病死了呢?
乔冲垂下眼眸,眼中含着泪光,他必须得回去,哪怕是死也得回去见爹娘一面。
第360章兵权
王宴志得意满的盘腿坐在炕上,和卢小将军和厉副将道:“楚太子已给了回话,明天他就会把那些叛逃之人交给我们,赵捷和许满的尸首也包括在其中。”
厉副将问,“还活着几个?”
“只死了五人。”
“也就是说还有四十八人活着,”厉副将蹙眉问,“这些人怎么处理,是送回京城处置,还是就地处决?”
“不处决,”王宴道:“首罪是赵捷和许满,他们二人既然死了,这些士兵自然另行处理。”
“这怎么可以,他们可是跟着赵捷叛国的士兵。”这样的人若是都不杀,以后怎么管理士兵?
王宴就侧身摸出一本册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477
子和一封信给他看,“册子是这次跟随赵捷叛变的所有名单,包括被你捉拿回来的那四百多人。信是跟着赵捷逃到楚国的一个亲兵写的,叫乔冲。”
王宴道:“我问过你抓回来的那些士兵,他们从始至终都稀里糊涂的,一直到与你们短兵相接都不知发生了何事,要不是你吼了一嗓子,他们只怕都不知道赵捷是要带着他们叛国。”
厉副将沉默不语。
“那些已经死去的士兵可真正是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王宴道:“我想叛变此事除了他的心腹便只有跟随他的参将和校尉知道,其余士兵皆不知情。”
厉副将郁闷的问,“那他们就不处理了?”
“不是不处理,而是不以杀为手段,”王宴顿了顿道:“这是你们军中的事,我也不好插手,不过这个乔冲说了,他们几个当时是真的不知赵捷要叛国,稀里糊涂跟着去了楚国,他愿意领着人杀了赵捷和许满投诚。”
“我想,赵捷或许真是自杀,但许满的死却真可能是他们干的,就凭这点他们也算立了一功,就当是将功赎罪吧。”
王宴说完看向俩人,目光炯炯的问,“二位觉得如何?”
厉副将直接扭头去看卢小将军,“这是你们卢家军,自然该你拿主意。”
卢小将军就蹙眉道:“我倒是没意见,但这支军队真未必由我来管,只怕还得留着等陛下派人来才能解决。”
王宴挑了挑眉,不经意的问,“怎么,你父亲不回这部分兵权?赵捷已死,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卢小将军笑了笑道:“父亲自然也要听陛下的。”
厉副将心中一动,王宴也垂下眼眸沉思,没有再说那些士兵的事,可大体方向已经定下,先把人弄回来关了,等待新将军的到来再处理。
长随将卢小将军和厉副将送走,这才端了茶点给王宴,低声问,“老爷,咱家要争这兵权?”
王宴就抬眼一笑,虚点了一下道:“你可真是爷肚子里的蛔虫,什么都瞒不过你。”
他往后一倒,靠在枕头上道:“乱世之中,只有手握兵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你看赵氏,不过只有三代而已,且只有赵捷一人入仕,却能庇佑赵氏在江南位列五大家族,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手里有兵。”
“我王氏底蕴声望皆有,人才也有,此时再有兵权,哪怕一时不能跟卢氏崔氏相比,将来也不会太差。”
“可族中没有哪位公子在军中效力啊。”
王宴就摸了摸下巴道:“我记得十二房三老爷有个堂侄现在军中任参将?”
“哎哟,那都隔了多少房头了,劳累您还记得。”
“滚,赶紧磨墨,我和大堂哥说一声,这事还得他去运作。”
长随屁颠屁颠的端了笔墨来,“是交给驿站,还是我们派个人去送?”
“我们自己送,快马加鞭,赵捷一死的消息传回京城,接下来就是商议这支军队归属的事了,我们不能太晚。”
“这可是卢家军,卢小将军又在此……”
“放心,”王宴挑眉道:“这兵权给谁都不可能给卢家。”
他的手指点着大腿道:“赵捷到底是卢真的手下,他犯了那么大的错,陛下不问罪就算是优厚了,他怎么可能还想着抢兵权?”
“而当年陛下将赵捷从东北军中调出插进卢家军,为的就是分卢真的权,好容易这部分兵权分出来了,陛下又怎么舍得又重新给卢家?”王宴笑道:“所以,卢家,崔家和钟家都不用想了,他们手上都有兵权呢。所以没兵权也有没兵权的好处啊。”
长随这才领了信下去,选了一个心腹去送信,等再回到正房时,王宴正挑着乔冲的信看。
“这人倒是不错,他要能活着出楚,到时候留着,说不定还能助我王氏一臂之力呢。”
长随探头看了一眼,“乔冲?哦,我记得他,江南苏州人士。”
“你怎么记得?”
“不是老爷叫我抄士兵们的花名册吗……呜呜呜。”
王宴嫌弃的甩手,“你小点声,要让卢小将军和厉副将知道了还了得?”
长随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老爷,这是刺史府后院。”
以为谁都跟您似的,到处集消息,到处安插人手?
王宴则盯着信暗道:“江南苏州?”
他心里总有股不祥的预感。
赵捷和许满已死,楚太子再留着这些叛兵也没用,所以第二天一早便把所有人包括尸体都交给了王宴,当然,人走前他彻底搜了一遍。
乔冲等人全都是穿的他送的新衣服,连袜子和头上的布巾都是新的,没办法,旧的陈象都留下了,要剪碎了检查。
楚国总不能让人光着过去,所以就给他们换了新的。
乔冲等人用担架抬着赵捷等人的尸体过去,王宴在检查过是本人后便把尸体一,至于乔冲等人暂时被关了起来。
不过也不会关太久,在审问过后肯定要先给他们安排些最苦最累的活儿,等新将军来后再统一做处置。
至于什么样的活儿是最苦最累的,比如到山里采石建造军所啊。
乔冲等人无怨无悔的去了,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活着,不被砍头就已经足够了。
乔冲在询问过王宴过后还获得给家里写一封信的待遇,这算是给他主动投靠的奖赏。
王宴表示会让驿站帮他投递。
乔冲感动得热泪盈眶,自参军后他一直有给家里寄信,头几年他也总能到家里的信。
但这两年他不是跟着赵捷去南征,就是跟着来江陵,地方不定,所以就断了联系,他倒是给家里去过信,可不知道送信的行商是不是出了事,父亲他们对他的行踪似乎一无所知。
他怀里那封信是赵捷带着他们叛乱那天早上才到的,还是跟他相熟的一个行商辗转送到他手上的。
说是跟他父亲接信的那个行商到了灵州后没找到他,因为知道他跟他熟,所以才把信托给他,他也是打听了小半年才知道他在江陵,却一直找不到机会送,正好这次要来江陵做生意,便顺道把信带过来了。
乔冲看了那日期,那信是前年写的,那时他正在南征呢,难怪没寄到他手上。
乔冲急切的想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所以对王宴的宽待尤其感激。
王宴笑眯眯的摸了摸嘴唇上的小胡子,开心的道:“看,假以时日,爷又服一人。”
长随连连应是。
而此时,乔冲的爹青叔刚从林家别院里出来,他是来给别院送晒干的野蘑菇的。
今年雨水好,稻子长得好,而小麦也快割了,他是来领补贴的镰刀的,村民们感激姑奶奶,便把家里摘的蘑菇晒干了托他送来,好歹是一点心意。
虽然没见到姑奶奶,可林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478
管家把他送的东西都下了,青叔特别的高兴。
在书房里的林清婉也很高兴,她拿着信笑道:“陛下已经答应让林信接手赵捷的那支军队了。”
易寒脸上也闪过喜意,躬身揖道:“恭喜姑奶奶。”
林清婉忍不住笑:“同喜,同喜,这是件大喜事,告诉厨房,今天我们要好好的吃一顿。”
她顿了顿后道:“将族长请来,四皇子来此后还没喝过酒,今晚就请他们喝酒。这次多亏了四殿下,不然还没这么顺利呢。”
“也不知道赵捷会不会自尽,”易寒突然道:“他要是不死,信少爷接手江陵的布防只怕会很艰难。”
林清婉喜意稍减,但想了想又释然道:“少年人嘛,多些磨练总是好的,艰难便艰难吧,林氏总是会帮他的。”
“那倒是,信少爷能掌兵权总是好事。”易寒转身正要下去,一顿后问道:“这事可要告诉族长?”
“先不说,等皇帝下了圣旨再说,”林清婉道:“现在事情还没公开,我们说开了不好。”
易寒明白,便转身退下了。
林清婉拍了拍手中的信,将它放在盒子里锁好,这才提笔给任尚书写回信。
早在几日前皇帝就在头疼江陵新守将的人选了,朝中几位大臣一直争论不休,皇帝他也拿不定主意到底要把这部分兵权交给谁。
知道此时他才发现,似乎除了几大家族之外,他所能用的将才还是太少了。
林清婉早在赵捷逃到楚国时就在想了,将来这江陵的兵权要交给谁?
交给谁都不如交给林家人让人安心啊,可林家里在军中只有林信一个还算得用,可惜他太年轻,资历也太浅,只怕不能服众。
可是哪怕不能服众,林清婉还是写了折子推荐林信,顺便还拉拢了近在眼前的四皇子和远在京城的任尚书帮忙。
第361章落定
林信才从军几年而已,赵捷升迁算快的了,但也熬了近十年才在卢真手下有些话语权。
推举他,不说朝臣不服气,就是皇帝都有些犹豫。
然而他也有天然的优势,林清婉毫不避讳的将这些优势罗列给皇帝看,一点也不因为他是自个的侄子就避嫌。
这方坦荡的大方倒让皇帝非常的欣赏,然后开始认真思考起她的提议来。
林清婉说,林信于军事上有才,从小便熟读兵书,虽于诗书上差些,却也不是草莽。
第二,家学渊源,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林家两员大将,她曾祖林礼和祖父林颖,大梁有几人比得过他们?
尤其是她祖父,大梁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而从林信这三年立的军功来看,他继承了家祖的这种天赋。
其三,林家会忠于陛下,林信也会一直忠于陛下。
其实最有分量的还是这第三点。
大梁实际上共有五支大军,拱卫皇宫的禁卫军不说了,那是直接掌握在皇帝手里的。
但这些人也只能保护皇宫而已,三军也就五万人,不可能派出去作战。
而另外四军,东北军最强,也是皇帝掌控,其余崔家军守卫中原门户,卢家军大本营在灵州,钟家军则在洪州,这些年来皇帝一直让人培养将才,可结果很不如人意。
年年有战事,人才损耗非常大,现在还活着的将才是不少,然而适合拨到江陵的没有几个。
不是皇帝看不上,就是跟几大家族有牵连,或是脾气性格不适合江陵。
这一次王宴算是入了皇帝的心,他觉得这一次四皇子的眼光不错,王宴的确适合江陵这样的混乱地带,可这样一来,他就得找一个能与他抗衡,或者说能与他合作得来的将领。
不然,人派到江陵,他们为首的两个长官却内斗,或是干脆就是王宴一言堂怎么办?
所以他将合适的将领扒了一遍,发现他要么把苏章调过去,要么就只能从卢钟崔三家军底下调人了。
可苏章在东北军里是正三品的副将,他怎么可能去接手赵捷那四品的将官?
而且也太大材小用了。
可要从三家里调人他又不愿意,他虽然从未插手三家兵权,可并不代表他愿意看着他们坐大,好容易才从卢真手上撸下一支军队来,他哪舍得又还回去?
这时皇帝也忍不住苦恼,要是王宴不那么聪明和强势就好了。
所以这时林清婉的提议虽有些冒险,但皇帝还是考虑了。
林信比王宴可要年轻太多了,可苏章给他的评价却是成熟稳重,可堪大用。
用苏章的话说,林信缺乏的只是经验,他本人性格沉稳冷静,话不多,可主意正,能听得进意见,却很少为人左右。
以苏章来看,只要给他机会,将来必为一员大将。
可皇帝看着这些评价,脑海中却不由浮现林颖的形象。
心中的天平摇晃得更厉害了。
且用林家的人,其忠诚度总是不用太过担心的。
实在是林家的信誉太好了,从林礼,林颖,再到林江和林清婉,哪怕是林智,当年虽怨恨皇室,却也从未做过有损国家的事。
而就在皇帝犹豫时,朝中又在为新将的事吵起来了,钟如英对江陵这部分兵权不感兴趣,可也不阻拦手底下的参将去争取。
卢家因为牵涉其中,不好表现得太多,只虚虚的提几句,崔家也很努力的想要接过这部分兵权。
还有好多大臣也瞄准了这个兵权,因为大家都知道,江陵已经打下,未来这部分军队虽依然属于灵州,却算是半独立出来了。
将来只怕陛下还会分出单独的番号出来,这样一来,掌握这部分兵权,将来再与楚国打仗时趁机扩大兵马,那守将升为二品,与崔卢钟三家平起平坐也不是梦。
所以凡有心思的都卯足了劲儿去追。
梁帝哪能不知道他们的心思?
一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又不由去思索林清婉的话了,好歹她是明确表了忠心的,以后林氏会效忠他,绝不会搞私军。
对于这一点,皇帝还是偏信的,因为当年林氏连林家军都舍得给他。
这么一考量,加上四皇子推荐,工部尚书也为林家说话,在新一次朝会中,皇帝便提了林信的名字,并以坚决的态度认准了对方。
皇帝一定下,兵部立即下调令,让林信即刻回京见驾,拿了兵符和调令后再去江陵。
消息传到太原时,王显刚刚到小堂弟的信,他抽了抽嘴角,合上信往里一塞,对来送信的下人道:“回去告诉你家老爷,让他别想了,老实在江陵做刺史,别再给我闯祸了。”
顿了顿后又道:“让他悠着点,和新到的林将军好好相处,林郡主既然能把他从苏州调到江陵,那肯定也有办法让他从江陵离开,林将军是她侄儿,让他没事不要去惹他。”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479
下人默默地背诵了两遍,也没拿到回信,直接空手回江陵转述了族长大人的话。
王宴一瞪眼,叫道:“什么叫闯祸,我何时闯过祸了?明明是他本事不济,比不上人郡主,竟然还怪我!”
想了想后觉得不对,蹙眉道:“赵捷自尽的消息前几日我刚上报,怎么上面就定下了新将军?这是赵捷才叛变没两天就开始商量了?”
下人点头,“老爷,族长说了,陛下一开始就没想叫卢家继续管这批兵马。”
王宴“啧”了一声,“这林家的速度够快的啊,那林信是何许人也?我从未听说过。”
下人回去时显然是仔细打探了一番,道:“不怪您没听说过,除了东北军,许多人都不知道他。”
“这位林将军是直接参加的南征,也是从小兵做起,可杀了不少人头,积累的军功到进京论功行赏时,陛下直接赏赐的杂牌将军。”
杂牌将军说好听点是将军,但到了军中干的还是校尉的活儿,这更多的是一个职位上的荣誉,下人直接道:“可这位林校尉去了东北军后依然运气不错,只要辽人南下大草谷他必立功,去年冬天冷,与辽国的战事虽未闹大,却一直不断,他就是在那会儿积累军功成了参将的。”
下人感叹,“才升了参将不到半年啊。”
王宴也羡慕嫉妒恨,“这才不到半年就从五品飞到了四品,这才是平步青云啊。”
比他可快多了,他现在做四品的刺史,那还熬了十年呢。
王宴悲愤道:“当初我爹他们要是不拦着,我也早就从军了,估计现在早成大将军了。”
下人缩着脖子没说话,长随却道:“老爷,您没有一个当郡主的姑姑。”
王宴却突然落下脸来,瞪了他一眼道:“这些话不许往外传,私底下都不许再说,当真以为他全是靠林清婉才混上来的?让大家把皮紧了,别做了儆猴的鸡。”
王宴虽从未与林清婉见过面,但几次交锋,他早已不敢轻视对方。
她既然敢把林信放到现在局势混乱,势力交错的江陵来,说明她自有依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