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周老夫人笑眯眯的转到尚家,和尚老夫人笑道:“我说老姐姐有福,您还不信,你那外孙女担心你呢,让林郡主都吃了醋,却又不好不全孩子的孝心,所以我一说,林郡主思考了一下便答应了请期,只是她也不舍得孩子,所以想把时间往后靠,总要给她们姑侄过这最后一个中秋,日子最好定在年前年后。”
尚老夫人虽然知道这是好话,但也听得很舒服,想到自尚家出事后玉滨一直对她照顾有加,脸上的表情便好了些,露出笑容道:“我知道她姑姑舍不得,只是那孩子也不是远嫁,反正就在一个城里,就是每天见面都行。”
尚老夫人略一思索道:“年后太晚了些,俚语虽俗,却也有道理,娶个媳妇才好过年啊。我看都把日子定在年前吧。”
周老夫人笑着应下,就问,“那具体的日子?”
“待我问过庙里的师傅再说。”
她动作快得很,第二天就带了尚明杰上庙里问吉时,第三天就请了周老夫人上门。
周老夫人看到这三个日子,忍不住笑出声来,“老姐姐啊,你可真够老奸巨猾的,这日子选的。”
尚老夫人心情大好,自得的道:“您只管拿去给林家选,就是选的最后一个日子,我也不介意。”
周老夫人抽了抽嘴角,拿去给林清婉看了。
她昨天暗示日子要在中秋后,最好是在年前年后一段时间,结果尚老夫人选的三个日子还都符合。
一个是八月二十一,中秋后,中间一个则是九月十九,最后一个则是十月初九。
难为尚老夫人能在这三个月每个月里都选出一个吉日来,周老夫人没有立即去找林清婉,而是先回了自家,把嬷嬷找来,俩人自己推算日子。
她身边的这位老嬷嬷是会看日子的,算了一下两个孩子的八字后笑道:“这三个日子都是极好的,尤其是这十月初九的日子,看来选日子的人极上心。再往下虽还有两个好日子,却都比不上这个。”
周老夫人便笑道:“也是尚家运气,过了七月忌讳就少了,所以好日子不少,要在上半年,只怕难找到这样的好日子。”
她了单子,笑道:“既然日子是真的好,那我明天就去林家走一遭,过不多久我们就能喝喜酒了。”
老嬷嬷就笑道:“到时大奶奶也快生了,这才是双喜临门呢。”
周老夫人笑,想了想道:“回头和夫人说一声,让她多备些礼给大奶奶带去看尚老夫人,尚林两家既然要结亲,那尚家就不是那么容易没落的。”
但尚家现在的确捉襟见肘,他们适时的支援一下也好。
林清婉毫不意外的选了最后一个日子,然后两家就要开始准备为两个孩子的婚事准备起来。
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不短,却也不长。
好在玉滨的嫁妆早有准备,林清婉现在也不过往里添一些罢了,简单得很。
尚家那边则要忙一些,定下了日子,尚家就要开始买宅子布置新房,哪怕今后不住,林玉滨嫁过来时也得是在他们自家的宅子里。
还有聘礼等也都要准备,哪怕知道他们现在不论准备多少聘礼都比不上林玉滨带的嫁妆,可尚老夫人也不愿意委屈了尚明杰和林玉滨,几乎是倾其所有的准备。
尚明远虽肉痛,但也支援了一笔银子,让尚大太太在家里好好的闹了一通。
至于尚二太太,因为某些原因,抄家时她是被抄的最干净的,所以除了含泪的目光外,她什么都不能给尚明杰准备。
尚老夫人便是年老体弱也不愿意用她,生怕她经手财物后做下丢脸之事。
对于这个儿媳,她是最了解不过。
她现在没钱,要是有机会碰到钱,那肯定是不会干净的,于是尚老夫人将尚丹竹和尚丹菊使唤得团团转。
一开始两个姑娘还手忙脚乱,到后面倒摸到了那种髓,渐渐上手。
尚家这边的准备也开始有条不紊起来。
尚家把宅子准备好,林家的人便开始上门丈量房屋,早早的准备家具,等把家具摆好,尚家的聘礼便也准备妥当了。
十月初一,良辰吉日,尚家选在今日下聘,一路敲敲打打的将聘礼送到了林府。
不错,就是林府,过了重阳后,尚老夫人便带着人住进了新买的宅子里,叫人布置新房。
而林清婉也带了林玉滨住回林府,玉滨要出嫁,那肯定是要从林府出门的,所以只能从别院搬回来,而前院的学子们早早就搬到了文园里。
第376章哄人
倒不是林清婉赶客,也不是他们不好意思住了,而是因为姚时自回到苏州后便在文园开课,吸引来了一大批学子,姚时的师弟们自然要过去帮忙。
林清婉见了便让人圈了块地方,砍掉大部分的果树,开始在里面建造房屋。
这部分林清婉让人用篱笆将其与文园其他客舍隔开,取名为求知苑。
历时四个月,房屋已经建好,姚时他们可以在里面教课,应该说,任何人,只要想传授技艺的都可以借这块地方。
而旁听的学子只需要向文园上交一部分钱作为束。
这些钱,林清婉只取四成,剩下的六成则作为报酬交给先生们。
每一堂课的都不相同,但却有范围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499
,在五文钱到二十文钱不等,这主要取决于先生们的意愿,当然,文园这边也会提一部分意见。
大部分的课程都会,但有时文园也会邀请先生前来授课,这部分钱由文园出。
也有的先生会借文园这块地方授课,只要先生要求,那文园便不会钱,只不过每旬的课程都有限。
而姚时的课程几乎每一堂都是的。
林清婉也乐得供他,可以说,求知苑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姚时引来的,一开始他只是因为亡国,且离开故土,所以心情郁闷。
阅书楼里到处都有人,留在林府又总是被师弟们围绕,叽叽喳喳的总没各消停。
在苏州转了一圈,发现这时候反而还是文园能找到一块清净的地方,于是他就到文园来了。
找块地方蹲着,弹弹琴,叹叹气,然后就把到文园里办文会的几个书生给吸引住了。
人家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了藏在桃林深处的姚时,三人便搭上了话。对方不认得姚时,所以少了两分恭维,也是因此姚时才有开口的欲望。
一来二去的,姚时心结打开,见他们读书有些问题总解不开,就帮他们讲解了一下。
于是三人下次再来便带来了更多的朋友。
一来二去的,请教姚时的人越来越多,而其中又以寒门学子最多,没办法,这个时代,请一个先生难,请一个好先生更难。
大部分人读书都是靠自己摸索,许多问题读一遍不懂,那就读十遍,百遍,读得多了,似乎就明白了。
可有些问题不懂就是不懂,而懂了的问题让他们组织语言写下来,讲出来,却总比别人明确解疑过的少些什么。
所以姚时的有问必答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姚时这才发现他们很多问题都不懂,而其中有些问题明明很简单,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忍不住在文园里开了课。
其实就是自己准备了课程,天气好的时候就到文园随便找块空地坐下授课,愿意听的就坐下来听一听,不愿意听的起身便能离开,自由得很。
可课程结束后,围住他的人依然有不少,师弟们见大师兄忙成那样,便轮流过来帮忙。
那段时间文园特别热闹,同时阅书楼边的茶楼也掀起了授课风,林清婉见了,便干脆让林安建了求知苑。
中秋那天林清婉亲自请了姚先生剪,便将求知苑的运营模式张贴公告。
五文到二十文的确不贵,迄今为止,文园还未有超过十文的课程,这意味着,一堂课最多也就三个半大包子。
课程自由,先生们要开课前得提前一天将课堂所授的主要内容张贴出来,以供学子们选择。
有意的才会掏钱去报名拿木筹,第二天持木筹进教室听课。
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一堂课的人数都做了限制,不限少,却最多不可超过六十人。
目前在求知苑授课的先生主要是跟着姚时的江陵学子,偶尔卢肃也会来,大部分人还在观望中。
姚时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是不可能回江陵去了,而林清婉也表示了会将他家人接过来的承诺。
所以姚时在考虑过后便答应了留在苏州,也留在了求知苑。
中秋节前,姚时的妻儿总算被接到了苏州,林清婉知道姚时不是很有钱,应该说这群跟着姚时留在苏州的学子多数都没多少钱了。
在夏前,已经有一批人离开了苏州回家去了,其中大部分是梁国人,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各国的人。
如今跟着姚时留下来的大多数是籍贯在江陵的学子,余下的则是还念着阅书楼里的书。
对他们,林清婉的对策也不一样,非大梁的学子,凡愿意长留苏州或大梁的,她都会派人去接他们的家人来同住,自然也会给他们安排好房子。
求知苑里后面一栋栋独立的两进小院子就是为他们建的,现在还没建全,但姚时一家人却已经能安排进去了。
文园的环境很好,除了离市集有点远外,这儿真是哪儿哪儿都适合他们这些读书人。
前面就是书院式的求知苑,隔壁的文园来往也无白丁,山上是有名的卢氏家学,出门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种果树。
春有春的绚烂,夏有夏的繁茂,秋则是硕果累累,就是冬天都有数不尽的寒梅飘香。
就是刚带着儿女到苏州的姚太太都喜爱不已,一住下,看着被圈进院子里的桃树就舍不得走了。
她一直想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棵果树,却一直没有机会,一开始是没地方,毕竟跟着姚时,一开始是住的地方小,且还是租的房子。
后来他当了江陵的宰相,倒是有大房子了,但那时她忙得根本就忘了这件事,等她再有这个念头时,姚时已经被贬了。
姚太太伸手摸了摸那棵结了不少桃子的果树,微微一笑,往院墙外面看了一眼。
院墙不高,但也不低,能够完全阻挡外面的视线,他们住在这里很私密和安全。
推开门去看,两边的房屋都隐在两排果树后,只影影绰绰的看到那边的围墙,可两边离得并不远,走过去二十来步就能到。
姚太太往那边走过去十几步,那边的宅子里没住人,大门打开,她能看到里面整齐的院子和院子里的梅树。
不错,那边圈的是梅树,种的年头应该也不少了,显得很粗大。
姚太太伸手摸了摸身边的果树,转头和一双巴巴看着她的儿女笑道:“我们以后就住在这儿好不好?”
少年和少女眼睛一亮,问道:“和父亲一起吗?”
姚太太笑着颔首,“对,和你们父亲。”
少年少女低低地欢呼起来,上前一左一右抱住母亲的胳膊道:“这儿很漂亮,我们很喜欢。”
姚太太翘了翘嘴角,看来丈夫说的没错,这位林郡主果真有颗七窍心。
姚时一家团聚,他的师弟们看得眼热不已。
他们也到后面的宅子里去看过,知道那一栋栋房子是为他们准备的后,他们都忍不住心动起来。
其他国家的还罢,江陵一带的学子却是直接找了林清婉,请求她帮忙将父母兄妹带来,有妻儿的还要捎带上妻儿。
江陵已亡,且又分割两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不能回去了,既如此不如先把家人接来,反正林郡主说了,他们以后要是想走随时都可以,她绝对不会阻拦。
对林郡主的,大家还是很相信的,于是不少人都写了信交给林清婉,由她派人去接人。
而现在江陵的是林信,不管是在梁国这边,还是要到楚国那边接人都方便许多。
一个月的时间,陆续送来了好几家人,于是林府里住的学子慢慢的搬出来。
其他人见状,干脆和林清婉说了一声,拾了包袱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500
住到求知苑后面的宿舍里,里面的条件比不上林府,更比不上后面一排排的两进小宅子,可也是单人宿舍。
大家住得还算自在,关键是这儿就在求知苑后面,离阅书楼也不是非常远,最主要的是他们又能跟大师兄在一起了。
只要知道大师兄就在后面的某一栋小宅子里,他们晚上睡觉都安心不少有木有?
而他们搬出来不久,尚家便也搬离了林府,林清婉便带着林玉滨住了进去。
这一年的林府热闹不已,接连迎来不同的客人,又一一送走他们,今日总算是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所有的门都被打开,丫头婆子们将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干净,修剪草木,摆放花盆,每一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它展现最美好的一面。
林玉滨的嫁妆也被陆续抬到各个院子里,等到正日子,这些嫁妆会送到尚家。
林清婉让人将正院拾出来,铺上林玉滨用惯的东西,以后这正院就是他们住了。
林玉滨看着她拾,忍不住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道:“姑姑,现在拾是不是太早了,万一外祖母不答应我们回来住呢?”
林清婉就笑道:“不会的,老太太疼你们,肯定不会不愿意的。”
“是啊,”林嬷嬷笑眯眯的道:“尚家买宅子的时候还是急了些,虽然花了不少钱,但那院子还是太小了,老太太一辈子享尽福禄,哪里能受那个苦?就算是为了孝顺老太太,您和表少爷也不能住在那里啊。”
林清婉深以为然的点头,和林玉滨道:“你要孝顺。”
林玉滨抽了抽嘴角道:“您放心,我一定会孝顺外祖母的。”
就怕她老人家不愿意要这个孝顺。
林清婉看着拾好的院子,眼中斗志满满,不急,她有的是时间,总能把人再给哄回来的。
现在搬出去只是暂时的,她连姚时这些“外国人”都哄住了,难道还哄不住一个老太太?
第377章婚礼(一)
十月初五,皇帝和皇后御赐给林玉滨的东西到了苏州,周刺史亲自敲锣打鼓的送来,整个苏州都轰动。
这是什么意思,林尚两家结亲还惊动了皇帝?
尚家不是才被问罪?
众人惊疑不定,而尚老夫人听说后笑出了一脸褶子,心中最后一丝不满也消失了。
有皇帝皇后添妆在前,各家给林玉滨的添妆礼又加厚了几分。
玉滨的同窗都已从学堂毕业,周书雅本已回江都,此次是特意来为她添妆的。
几个小姑娘围着林玉滨坐,小声道:“没想到你是我们几个中最早出嫁的,还以为你姑姑会多留你两年呢。”
虽然林玉滨年纪已不小,可看先前林郡主一点儿也不急的态度,加之她也没有定亲,大家私底下都猜林郡主可能会把人留到二十岁。
谁知她却是她们之中第一个成亲的。
从下定到成亲才三个多月的时间而已,周书雅便小声问,“这也太急了,怎么不能等到明年?”
林玉滨就低声笑道:“姑姑说我外祖母要人照顾,反正我们两家亲近,早一点嫁过去也没什么不好。”
“那你们成亲后要留在苏州?”周书雅低声问,“他不上京任职了?”
林玉滨摇了摇头道:“这个要看陛下的意思,若朝廷有召,他自然会回去。”
周书雅便心中有数了,只怕尚家还有起复的可能,周家实没必要此时与他们交恶。
有林清婉在,周书雅不觉得尚明杰起复是什么难题。
显然和周书雅一样想法的人不少,本来尚家已门庭冷落,自从尚家出事后,除了林家和周刺史家,便无人再上门。
可这门亲事一出,皇帝的御赐一到,尚家的客人又多了起来。
没办法,许多人并没有资格上林家去,礼物便只能暂且送到尚家,以期能够出席俩人的喜宴,要是能跟林郡主搭上一句话就更值了。
尚丹竹和尚丹菊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由去请尚老夫人来主持。
尚老夫人想了想道:“有些礼不好,回头你去问大管家,以往跟我们家没交情的便退回去,此时我们尚家不宜太过张扬。”
尚丹竹便小声道:“祖母您忘了,大管家没赎回来。”
尚老夫人一呆,这才想起大管家一家有钱,早已自赎离开,林清婉没把人赎到。
尚老夫人微微一叹,蹙眉道:“那把礼单给我,我给你们看看。”
“祖母,”从门外进来的尚明杰笑道:“交给孙儿来吧。”
尚老夫人便笑,“不用你劳累,你是新郎官,等着做新郎就好。”
“怎能让您老人家受累,”尚明杰笑道:“以后孙儿迟早是要当家的,这次便让孙儿来练练手。”
“胡说,”尚老夫人把脸一板道:“哪有用自己的婚礼来练手的?”
尚明杰就笑,“是是是,若有不解之处,孙儿一定来问您,绝不胡来,这总可以吧?”
尚老夫人犹豫了一下便点头道:“也好,把你大哥请来,他管过几年府中的事,还算了解一些,不懂的就问他。”
尚明杰笑着点头,送尚老夫人回内室休息后才出来。
他看过这五年尚家来往的礼单,心中有了定数后处理起来便快了,他这边过一遍,再给尚明远看过一遍就不会有遗漏了。
好些人都没想到他们混不上林家那边也就算了,连尚家这边都没混上,不由瞪眼,“这尚家还以为自家是勋贵呢?门槛还挺高!”
尚明远也劝尚明杰,“今时不比往日,你真的不降低一点要求?”
“这是我和表妹的婚礼,我不想放进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尚明杰道:“要是宴中出了事,那才是丢脸呢,人少些便少些,到时我同窗,以及好多朋友都会出席,不缺热闹。”
尚明远想到那些读书人,忍不住点了点头。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三个书生的戏比三个女人的还要热闹,有二弟的那些同窗及朋友在,喜宴上的确是不缺热闹了。
两边都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很快便到了十月初九。
一大早,尚明杰便从床上爬起来,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今天是他的喜日子。
他推开窗户往外看了一眼,正好看到天边橙红的朝阳,太阳一点儿一点儿往上升,映着那一片的云绚烂无比。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吐出一口浊气,露出笑容,大踏步往外去。
洗砚正好端了水过来,看见他便露出灿烂的笑容道:“二爷大喜,小的祝二爷和二奶奶白头到老,相亲相爱……”
尚明杰就敲了一下他脑袋,笑道:“少贫嘴,你二奶奶还没进门呢,这话留着明儿说。”
“明儿又有明儿的说辞了,怎能一样?”洗砚上前伺候他洗漱,笑眯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501
眯的道:“二爷,一会儿去迎亲,您把小的也带上吧,小的可以在后面给您壮声威。”
尚明杰便笑,“好啊,你去,侍墨也去,我若有什么忘了的,你们就提醒我。”
洗砚就高兴的应了一声,这次尚明杰带去的人不少,除了卢瑞,周通等人外,还有这段时间他在阅书楼认识的朋友。
他和侍墨只怕到不了前面,可能看到二爷求娶二奶奶的过程他也开心啊,他们二人可是跟着二爷和表小姐一起长大的呢。
论对尚明杰心思的了解,除了林玉滨,只怕没人能比得上他们这两个小厮了。
尚家这边开始准备,林家那边也开始了。
林玉滨昨天晚上是和林清婉一块儿睡的,因为紧张和兴奋,大半夜都没睡着,所以便起晚了。
等醒过来时,林清婉已经梳洗好了,她脸上便有些懊恼。
林清婉就笑着安抚她道:“别怕,一会儿我让佑哥儿拦他久一些,你慢慢拾,咱不着急。只要你不心疼他,你就是再睡半个时辰也使得。”
林玉滨脸上爆红,娇嗔的叫了一声“姑姑”。
林清婉便哈哈大笑起来,摸了摸她的脸颊道:“快起来吧,洗漱好后陪姑姑用早饭。”
林玉滨起床洗漱,穿了常服去陪林清婉用了早饭,休息了一刻钟后才开始回房准备。
她要沐浴,香薰,还要挑脸,等做完这些,丫头们便为她梳头发,然后为她穿上一层又一层的喜服。
等做完这些,林清婉便请了石慧来为她绾发和穿最后一件喜服。
石慧是林清婉请来的喜娘,她有公婆,丈夫恩爱尊重,且儿女双全,又与林玉滨有师徒之谊,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石慧给林玉滨梳发,念完了祝福歌儿,便慢慢的将她的头发绾起,为她插上发饰,等装扮完毕,这才取了外衣替她穿上。
石慧隔着铜镜与她对视,眼中闪过惊艳,愣了一下才回神,转身回头就见林清婉正一脸欣慰的看着林玉滨,便忍不住笑道:“你以后可要好好孝顺你姑姑。”
林玉滨抬头看了姑姑一眼,眼眶一红,笑着应下。
石慧微微一笑,这才开门出去,对呆在院子里的女孩们道:“你们进来吧。”
崔荣和卢灵立即手拉了手奔进来,周书雅等人晚了一步,但也很快挤了进来,大家看到装扮完的林玉滨,眼中闪过惊艳,一下愣在了原地。
石慧就笑出声来,一群姑娘这才回神,看着林玉滨惊叹道:“这,这也太漂亮了,等以后我成亲,你得把丫头借给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