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514
们去做。
林玉滨和尚丹竹姐妹到大门口来迎接,三人都有些惊奇,怎么老太太和二太太也要搬过来了?
林清婉却笑着将各人送回自己的院子,休息了一会儿,下午便把人都请到了花园里玩儿,热热闹闹的,打消了他们最后一点疑虑后才开始安排起其他的事来。
人闲着才会胡思乱想,所以她将中馈都交给林玉滨,让她不管懂不懂都去找老太太请教。
“每天找出四五件事来问,等把老太太的心安下来再说,”林清婉对她笑道:“以后你们一家子就住在这里了,姑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将来的日子到底需要你自己来过。”
林玉滨知道姑姑的顾虑,将头靠在她的头上道:“姑姑放心,我都懂得的。”
林清婉就拍了拍她的脑袋,“好孩子。”
林清婉也住在林府里,但重心却移到了求知苑,明杰则跟在她身边学习。
其实主要是学习她的设想和理念。
“求知苑和一般的书院不同,现在根基还是太浅,所以每节课都要做统计,然后单独,但我设想的是将来能够固定的聘请一些先生在此开课,设立的课程不再以课来,而是以一科来。”
林清婉将自己写的策划案递给尚明杰,道:“其实未来它的发展和国子学差不多,只不过求知苑更加自由罢了。”
尚明杰一目十行的扫过,发现未来还会保留现在的讲课制度便神情一松,“现在讲课方式虽有些混杂,但于不能入学的学子来说却很重要。”
林清婉颔首道:“不错,将来求知苑录取学生也是要考试的,到时肯定有不少人考不进来,所以现在的开课方式对这部分人来说是最有利的。可是我们显然不能这样浪资源,所以这种开课方式可以保留,但要大幅度减少。”
这意味着将来求知苑必成为一个独立的学院,要进来读书的学生就要考试,然后和大多数书院一样,束按年交。
但同时,林清婉也会保留现在先生开自由课程,校外学生可以入内听课的制度,到时候也好,也罢,总之保留了这一个渠道。
每年至少要开够一定的课程,也算是给校外学子的一个支持。
而且,求知苑开的课程可不仅仅是所谓的文化课而已,其中大部分是手工艺科,并不是读书好就能录取的。
尚明杰虽有些意外,却能够理解,毕竟林姑姑可是令人教授过普通百姓制豆腐和草纸的人啊。
“姚先生有经验,若有不懂之处你便去请教他,”林清婉道:“于办学上我不熟,我也只能给你我的设想,将来只要不偏离我立的这几点规矩,随便你们折腾去。”
“是。”尚明杰了东西,正要退下又犹豫了一下问道:“姑姑,祖母说您要走关系让我出仕?”
“啊?”林清婉眨了眨眼,哦,那不是她哄尚老夫人的话吗?
她不动声色的笑问,“怎么,你有想要的去处了?”
尚明杰便道:“姑姑,我不想出仕了。”
林清婉就笑,“这是为何,好歹你也是进士,就不想建功立业?”
“我知道姑姑是为我好,但因我父亲,我显然不可能在京任职,也不可能留在江南,那出仕以后势必要各地轮转,可祖母年纪大了,表妹多半要留下照顾她们,我,我一个人去当官又有什么意思?”
尚明杰从来不是野心勃勃的人,在他看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就很好了。
既然他现在能一家团聚的过舒心的日子,为何要为那一点权势骨肉分离,夫妻离别呢?
林清婉就笑着点头,“既你不愿意,那就算了,只是老太太那里……”
“暂且先瞒着吧,”尚明杰道:“等老太太问起,我再与她解释。”
到那时他这边应该也有些进展了,可以更好的说服她。
林清婉就点头应下了,本来她也没想让尚明杰再去出仕啊。
俩人达成一致,开始各自忙活起来,快过年了,不论阅书楼,文园还是求知苑都开始冷清起来,各地学子都开始离开苏州回家过年。
而故乡远的反倒选择了留下来,可大冬天,大家也难得的犯了懒性,除了部分学子依然坚持去阅书楼看书抄书,或是去求知苑听课外,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躲在被窝里,或是叫上二三好友围着火炉吹牛。
尚明杰却没这个功夫,他得去请先生,像讲国学课程的先生倒是好请,别人不说,跟着姚时留在此处的学子们便有不老少了。
他们还能教农学,算术,琴棋书画都可教授。
难请的是账房先生及各种匠师。
姚时他们都要打算盘,也会算账记账,但要教学生,那点知识却有些够呛,所以还是得请专门的账房来教。
其他匠师难请则是因为求知苑设立的课程,每一科所要教授的学生不少,虽然他们给的束也不少,可三年教出一批来,过个十来年,学的人多了,他们接活儿抢不过学生,而到时再没有学生来学,没有束可以傍身,他们怎么过?
所以虽然有人心动,但还是轻易不肯坏了规矩。
林清婉全然不管,让他自己去处理。
尚明杰碰壁了几次,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反正请到了几个匠师,算是打开了局面。
然后他开始宣传求知苑,着手招生。
林清婉见他总算是上了轨道,便不再管这事,而是开始专注自己的事。
秋后,粮食开始陆续入库,今年江南气候不错,老天爷很赏脸,可是今年也是她最为吝啬的一年。
秋过后一粒粮食都没卖,夏的粮食也留存了大半。
如今有些家族已经琢磨出规律来了,就盯着林清婉,见她存粮便知多半有事发生,所以也跟着存粮。
这倒让奉秋冬必降的粮价破天荒的没降,反而往上升了一点点,至少江南这片是这样的,所以今年江南的农民们小赚了一笔,加上秋过后大家开始泡豆子做豆腐,以及泡秸秆做草纸,日子过得更宽松了。
可北疆的东北军却过得很艰难。
四皇子来信说,因为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草原上大灾,辽人一直蠢蠢欲动,今年入冬后草原上的天气也算不上好,虽没有大灾,可辽民开春损失了一笔,今秋的成并不好。
不仅有辽人私下南下打草谷,还有辽军逐渐向边境集结的迹象,入冬以来,五百人以上的冲击已不下十次了。
今年只怕和辽国的一场大战要不了,所以他们和楚国的关系更得搞好。
四皇子还请林清婉帮忙劝说一下钟如英,让她最近没事少去挑衅楚国,真要跟辽国打起来,楚国万一找了借口趁火打劫怎么办?
林清婉觉得很有道理,提了笔正想给钟如英写信,易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515
寒便一身风霜的从外进来,手里捧着一只鸽子。
“姑奶奶,是钟郡主的加急信。”
鸽子腿上涂了红痕,表示是十万火急的事,易寒解开信筒交给林清婉,这是需要她亲自打开的。
林清婉吓了一跳,连忙拿刀拔掉信筒,抽出里面的绸带,展开一看,手都抖了一下。
“出什么事了?”
林清婉揉了揉绸带,沉着脸道:“西蜀攻楚。”
易寒大喜,“这是好事啊!”
林清婉却接着道:“钟姐姐没忍住,也向楚出兵了。”
易寒:“……”
他和林清婉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才问道:“所以钟郡主的意思是?”
“她也知道自己闯祸了,所以来问我,若她一冲到底,我能否保她。”
“可是姑奶奶,辽国也在虎视眈眈呢,一个不好,这是会亡国的。”
“我当然知道,可现在再去信阻拦她已经晚了,”林清婉道:“她从不是一个犹豫不决之人,哪怕是错了,她也要将错就错的。”
“这……”
“而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易寒觉得眼前有些发黑,他是知道这不是太平盛世,但江南一直承安,要不要突然就有这种天下大乱的节奏?
他定了定神才问道:“西蜀为何攻楚?”
“我不知道,”林清婉垂下眼眸道:“信中没说,不过西蜀与楚国矛盾由来已久,今年楚国之所以如此安静不就是因为西蜀?”
可这也太突然了。
林清婉也觉得很突然,想了想,起身道:“走,去文园,我要见一见姚先生。”
“可是天已黑了。”
“城门未闭,我们抓紧时间。”林清婉担心,若这是西蜀和楚国的苦肉计,那大梁可就真的危险了。
别怪她脑洞开得大,这世上什么事都有可能。
易寒连忙去准备马车,这边的动静很快惊动了家里其他人。
林玉滨首先赶来,“姑姑,出什么事了?”
林清婉就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没事,我去找姚先生说些事,你回去休息吧。”
尚老夫人也派了人来问,林清婉就笑道:“我出去有些事,晚上就不回来了。”
顿了顿后道:“明杰要是回来了,让他明日去别院里找我,我有些事交代他。”
林玉滨应下,送林清婉上车。
见她眉头紧皱,林清婉想了想便道:“是边境不安定,我去找姚先生问计,你别担心。”
林玉滨蹙眉道:“姑姑也要保重身体啊。”
“放心。”
第388章请教
林清婉赶在城门关闭前出了城,夜风寒冷,白枫将毛毯盖在林清婉的膝盖上,见她紧蹙着眉头,便安静的退到一边。
易寒带着护卫们骑马护在马车四周,因为四野黑暗,连汗毛都竖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赵家的覆灭让留在江南的辽细作都被拔出,所以这一路上没有变故。
进了文园,易寒便稍稍松懈了些。
林安听到动静,亲自来开文园的大门,易寒道:“姑奶奶要去求知苑。”
林安立即着人提了两盏灯笼送人过去。
林清婉微微撩开帘子道:“动静不要太大,我们悄悄的过去。”
马车便绕过了求知苑的前面,径直往后面的房屋去。
姚家此时正是一片欢声笑语,似乎是姚先生的一双儿女做了好诗正与父母炫耀,林清婉隐约间听到了姚先生爽朗的笑声。
她脚步微顿,站在门口停了一下才示意易寒去敲门。
门内的笑声没停,几人听到一串脚步声又急又欢快的跑来,“我想一定是崔师叔……咦?”
少年看到林清婉一愣,然后连忙后退一步行礼道:“参见郡主。”
林清婉站在门外微笑道:“小公子客气了,夤夜来访,还望见谅。”
少年激动得脸都红了,也没来得及进去通知父母,直接侧让道:“郡主来,是蓬荜生辉才是,您快里面请。”
姚时夫妇已经听到了动静,和女儿双双出来一看,纷纷惊诧,“郡主怎么来了?”
林清婉苦笑,“打搅姚先生了。”
姚时却知道若无要紧事她不会这时候上门的,连忙请到:“郡主快里面请。”
姚太太也知道他们有急事商议,将一双儿女支开,亲自去给俩人沏茶,姚时请了林清婉去书房。
等姚太太端着茶回到书房,正好听到林清婉道:“姚先生,西蜀和楚国开战了。”
姚太太脚步不停的送茶进去,林清婉连忙起身接过,然后才说出下半句,“我大梁只怕也要和楚国开战了。”
姚太太的手这才忍不住一抖。
姚时也没想到是这样大的消息,忍不住问,“大梁不是才跟楚国和谈吗,为何要开战?”
林清婉苦笑,“镇守洪州的是钟郡主,具体发生了何事我不知道,但显然现在情况不容乐观,我来此只为问姚先生一句,西蜀是真和楚国开战,还是假的?”
要是瞬间明白他的顾虑,沉吟片刻后道:“西蜀不可能和楚国做戏。”
至少以这两年流露出来的消息看,西蜀不可能信任楚国,所以假打仗来坑梁国是不可能的。
林清婉就松了一口气,起身对姚时行礼道:“多谢姚先生指点迷津。”
要是不能得到肯定答复,她今天晚上一定睡不着。
要是毕竟曾是一国宰相,其目光远见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而且这两年通过各地学子源源不断的消息反馈,他了解的时事并不比林清婉少多少。
最重要的是,身为前江陵的宰相,对于各国的恩怨纠葛,他比林清婉更了解。
果然,在林清婉说完后,他便挥了挥手更加详细的解释道:“西蜀和楚国矛盾由来已久,现在楚国的黔州一带就是从蜀国抢过来的,而十八年前,西蜀曾一度趁楚国帝位更替时从北攻至楚国的朗州,直逼楚都。我们和楚国合作还需步步提防,更不必替西蜀了。”
“所以像请君入瓮这样的事,他们谁也不敢跟谁合作。”姚时蹙了蹙眉道:“可是就算楚国和西蜀不是请君入瓮,大梁此时也不该搅合进去,不是说今年北境一直不太平吗?”
“是啊,可钟郡主已经出兵了。”
姚时闻言不由一叹,“梁帝还是太过柔和,他应该早将钟家军调离洪州的,不论是跟灵州还是东北军交换都要好过由钟郡主直面楚军。”
林清婉却道:“谁能比得上她更了解楚军,谁又能比得过钟家军熟悉洪州边境呢?”
姚时颇为不赞同,“可女子到底易被仇恨左右,楚国与钟郡主有杀父杀夫之仇,这些年跟楚国的大小战事多是从洪州而起。”
林清婉却冷笑,“焉知不是楚国挑衅在先?姚先生忘了前年的洪州战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516
事?在我看来,便是男子也不会比钟将军做得更优秀了。”
“那此次的事又如何解释?”姚时道:“您既然来找我,显然梁国没有同意钟郡主出兵,可她贸然出兵了,这不是置梁国于不义之地吗?”
“既不义,又不利,何苦来哉?”姚时显然不太赞同女子当政,还想再细说,一直旁听的姚太太就直接上前递了一杯茶给他,皮笑肉不笑的道:“要不要喝口水润润喉?”
姚先生就打了一个寒颤,默默地接过茶后不语了。
林清婉看了他一眼,也忍不住低头抿了一口茶,片刻后她起身笑道:“多谢姚先生解惑,今日多有打扰,时辰也不早了,我就先行告辞了。”
姚太太连忙挽留,“郡主不如留下用个宵夜?”
林清婉就笑道:“不必了,天气冷,我还要赶着回去呢,来日我再上门请太太一块儿喝茶。”
姚太太就笑道:“郡主但有所请,我莫不欣然以往的。”
就冲姚太太刚才倒的那杯茶,林清婉就决定喜欢她,所以笑着点头道:“我一定会请姚太太的。”
夫妻俩连忙将林清婉送出门外,目送她上了马车离开才掩上门。
才关上门,姚太太就忍不住伸手拧了一把姚先生,怒道:“女子当政怎么了,当着林郡主的面,把你那一套迂腐的思想起来,你先生对钟郡主和林郡主都交口称赞,你哪来的底气看不起人家?”
姚时忍不住喊冤道:“我没有看不起钟郡主,我只是觉得她留在洪州不合适,应该换个地方……”
林清婉坐在马车上却认真的思索起来,她不认为钟如英是因为仇恨冲昏了头脑才会贸然出兵,她在边关这么多年都忍下了,为何现在忍不了?
梁楚迟早有一战,她将来有的是机会,没必要在此时拖着大梁进这个泥沼。
她最大的毛病就是太过自信,且过于果决,虽未到刚愎自用的地步,可拿定的主意很少有人能改变她的思想。
很多成功且自信的人都有这个毛病,包括她自己。
所以她这是得到了什么信息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林清婉头疼,信息还是太少,要是现代就好了,一个电话或电报就能交流沟通的事,在这里却需要两天,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行。
然而战事和时事都是瞬息万变,谁知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
林清婉忍不住敲了敲小矮桌,然后撩开帘子叫了声易寒。
易寒脸面跃上马车,“姑奶奶?”
“明天派两个人去洪州,”她顿了顿后又道:“再派一个人去京城送信,现在京城那边只怕还不知道洪州的事呢,虽然可能已经晚了,但我们还是得通知四皇子一声。”
易寒应下。
林清婉又沉默了一下,最后叹气道:“真要与大楚开战,只怕大梁和楚国一样要腹背受敌了,到时候得益的反而是西蜀。”
易寒心中一动,“您说这会不会是西蜀那边的计谋?”
林清婉摇头道:“我不知道,只希望不是吧。”
“那钟郡主那边……”
“让她暂时拢兵力,就算是要交战,那也要克制,不能大批量的投入士兵,大梁绝对不能给楚国牵制住。”林清婉脸色变了几下,最后紧握着拳头道:“这样一来,我们还有与楚国和谈的余地。”
易寒脸色一变,可那样一来,钟如英就成了大梁的罪人了。
前年领兵攻打洪州的楚国将领被作为楚国谈判的诚意,在兵败确定和谈后便被杀了。
钟如英真要成为罪人,她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林清婉揉了揉额头,她真是给她出了个难题,指望她这时候保她,除非她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不然她就只能祈祷着西蜀跟楚国这场仗打久一点。
她毕竟和其他将领不一样,朝中多的是人想要搞死她,然后取而代之。
回到林家别院,林清婉便洗漱躺下了,可脑子里就跟风暴一样不得停歇。
钟如英固执得很,别说她现在不在洪州,就是在,只怕也很难说服对方克制。
所以她不得不考虑最坏的情况,若是她不听劝,非要一意孤行,那大梁会如何?
她又能怎么做呢?
林清婉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最后终于还是躺不住,起身去书房里写写画画。
将各国的关系都圈出来标明,她对着图便坐了一晚,白枫吓得不敢吭声,只能默默地给她添加炭盆,生怕她冻出个好歹来。
直到天明,朝阳从窗户里射进来,林清婉才揉着额头看向窗外,她悠悠的一叹,忍不住轻声道:“也不知按照本世界的轨迹,此事是否会发生。”
如果会,那走向又会如何?
可惜当时林江为了不泄露天机,以遭天道排斥,除了林玉滨的结局和林家的主要仇人是赵氏外便一字不漏,让她想知道也没机会。
第389章放手
天上的林江默然不语,暗暗道:当然不会发生,因为按照窥天镜所示,此时正是大梁最为艰难的时候。
大梁才艰难的从南汉的战事中脱离出来,结果就遇上了辽大军攻城,楚国再次落井下石,趁势而攻。
钟如英巴不得平息战乱,又怎么会主动挑衅楚国?
而也是这一年,向来体弱多病的玉滨因她和尚明杰的婚事迟迟不定下,而尚家各种流言蜚语不断,她又偶尔得知尚家已挪用父亲留给她的嫁妆,惊怒之下身体终于受不住,导致她在入冬后便病倒,都没来得及看到开春便消逝了。
而此时梁帝疲于国事,根本就顾及不到这位功臣之后。
而在他调整遗嘱,转而立下将遗产交给林氏保管后,窥天镜中推断出来的结果更不好,玉滨都没活到今年,才及笄没多久就病死在了老宅里。
在尚家,她好歹还有尚老夫人和尚明杰护着,过过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可回到林氏宗族才是地狱,就算有林润周旋,她也过得极其不好。
所以相比尚家,他更恨宗族,也是因此宁愿将全部家产都捐公也不愿意给林氏宗族留一丝。
可不管是那一世的推算,大梁的境遇都算不上好,这两年皆是天下大乱,梁国最为艰难之时。
认真算起来,因为有了林清婉这一个变数,大梁的境况要好很多了,只要能够照着这个势头平稳的发展下去,将来一统天下的必在大梁和楚国之间。
可现在,他不知是命运如此,还真的只是钟如英一时不查中了蜀国的计谋,反正事情似乎又在往所谓的“正轨”上导。
梁国再度艰难起来,天下似乎又回到了它本该走的轨迹,又动乱了起来。
可玉滨的命运本不该如此的,她本来就是富贵长寿之命,只不过是被人改了命才会如此。
既然是富贵长寿,那这天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517
下就不该如此动乱就是,还是说,暗中的那仙竟然把这整个小世界都算计进去了?
林江面沉如水,抬头看向如浩如烟海的宇宙,眼中迸射出金光,白翁被威势一震,差点从天上掉下去。
可他知道这位金仙大人正在顿悟,他根本不敢打搅。
他低头看向下方的林清婉,默默地抹了一把冷汗暗道:“这位主可一定要顶住,只要让林玉滨熬过今冬,那她今生不说一片坦途,至少也不会有大的波折了。
照现在上仙的反应,他这个女儿要真死了,只怕天上就不得安宁了。”
当然,回归本体后这些记忆都会淡去,主要是他历练了十世,这一世的记忆便显得渺小了。
有可能那会儿他就不在意这个女儿了,可世上的事谁又能说尽?
万一他就还在意呢?
1...162163164165166...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