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我们都听将军的。”
第474章说服
林清婉点头,赞道:“忠诚可嘉,不愧是项将军带出来的兵,那你们可有自己想过你们是在为谁而战?”
“为我大楚!”
“大楚?”林清婉轻笑,“是为了楚帝,还是为了大楚的百姓?”
“自然是两者都为了,”一个士兵偷偷的看了一眼大将军,道:“总之我们是不会让楚国灭亡的。”
林清婉顺着他的视线看去,盯着项善道:“若让你选择效忠之人,你是选项将军,还是选楚帝?”
士兵纠结。
林清婉就笑,让人给他们搬来凳子,直接丢下棋子道:“项将军不介意我与你的士兵聊聊天吧?”
项善低头看未成的棋盘,颔首,她说得越久,他们能拖的时间也越长,他乐见其成。
林清婉就好似没发觉他的企图一样,面对着几个伤兵而坐,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我叫柱子。”
“我叫二财。”
“我叫家宝。”
林清婉道:“我梁营里也有个士兵叫柱子,他叫王柱。”
柱子惊喜,“这么巧,我也姓王。”
“那可真是太巧了,”林清婉上下打量一下他,道:“他年纪比你小些,才十九,可惜人已经战死沙场了。”
几人笑意一顿。
“他是家里最大的,底下还有两个兄弟,朝廷征兵役时就把他给征了,你们呢,家里有几个兄弟?”
“我家里就我一个。”
“我还有个哥哥,他叫大财。”
“我还有个弟弟。”
林清婉问,“家里都是种地的?”
几人点头。
林清婉就叹气,“那你们若是战死沙场,家里就要少一个壮劳力了。”
几人垂眸不语。
“对了,你们楚国征税如何,每年要交多少田税和人口税?”
几人悄悄地看向项善,项善微微颔首,他们便和林清婉说起来。
每个地方的征税标准都不一样,他们说的只是记忆中离开那一年所要交的赋税和捐罢了。
林清婉听着,便将梁国这边的赋税标准告诉他们,最后总结道:“你们的赋比我们轻些,但税却要重一点,捐也比较多,一年劳作下来就不剩多少了。”
“是啊,可日子总要过,其实若不是打仗,日子还是很可以的。”
林清婉点头,“我住在苏州,我们那一片基本不打仗,但朝廷要打,还是会从那里征兵,纳军税,其中倒有两年没征军税,又运气好,风雨还算和顺,家里倒是存下一些余粮,只是这两年也折腾得差不多了。”
“原来全天下都是一样的。”
“是啊,也不知这天下何时才能平定,不再打仗,也让百姓们过几年安生日子。”
三人抿了抿嘴,不高兴的道:“林郡主既然也不想打仗,为什么还带兵打我们楚国?”
林清婉就笑,“这个就要问你们将军了。”
林清婉扭头问项善,“项将军,你可能回答他们这个问题?大梁为何要打楚国?”
项善抿嘴,“为了一统。”
“若是梁国此时不打楚国,将来楚国可会打梁国?”
项善嘴角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634
抿得更紧,但还是应道:“会!”
“为了什么?”
“为了一统!”
林清婉这才看向愣愣的几人,道:“现在明白了吗,不论是谁打的谁,只要这个国家还四分五裂,战争便总会发生。这场一统的战,已经打了一百七十八年了,从后唐混战开始算起,项将军,我没算错吧?”
“没有。”
“一代人四十年,整整打了近五代了,几近一个朝代的年限,项将军,这场乱还不够久吗?”
项善心中激荡,紧握成拳说不出话来。
林清婉步步紧逼的问道:“您明知道这场战避无可避,也知道楚国早晚有一日要并入他国,如今你还顽守这座城吗?”
“它能给您带来什么?不过是拖延楚国灭亡的时间而已,但我大梁不是辽国,打下楚国不会屠城,也不会苛待楚国百姓,在我们的眼中,不论是楚地的百姓,还是梁地的百姓,那都是一样的子民。”林清婉道:“而您却为了那个丢下自己的都城独自逃跑的君主拖延两天的时间,拿这两万士兵的命去填。”
“项将军,固守都城,除了成全您的忠义之名和给楚帝争取两天时间外还有什么好处?”林清婉指着那些巴巴看过来的眼睛,问道:“这一条条难道就不是生命吗?一个人,只有一条命,可他们的身后却还连着一个家庭,您要毁了两万个家庭去做绝不可能做到的事吗?”
项善脸色巨变,攥紧了手心的棋子不语。
他的士兵见不得他这么为难,连忙道:“林郡主,你别为难我们将军,我们是心甘情愿的。”
“对,我们肯定是不会投降的。”
林清婉却紧紧盯着项善,道:“项将军可看见了他们对你的心意?”
“他们不知所谓的天下大势,难道将军也不知吗?而你明知却枉顾他们的性命,也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人。”林清婉丢下手中的棋子,道:“若项将军执意如此,这盘棋算我输了,我便给你们一晚上又如何?就当是给这两万将士的时间,让他们再感受一下人间的温暖。”
项善低着头看着棋盘不语,林清婉便陪他坐着,直到太阳将要落山,天边的云被照得桔红,风一卷,天边的云便一舒一张,变幻出许多模样。
项善回神抬头时便见林清婉正背对着他看着天上的云,他不由起身走到她的身边,同样仰头去看。
可再一低头,却看到他的士兵们正躲在沟壑后抱着一小块干粮慢慢的磨牙,火头兵们正提着篮子,一个一个的给他们发口粮。
那是他们最后的一点存粮了,但也很少,每个人分到的只有半个巴掌大小,还是掺了糠的黑面馍馍。
他们已是强弩之末,过了今晚,明天梁军会大举进攻,这最后的防线肯定是守不住的。
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顿饭只有这个。
项善心中微痛,半响才张了嘴沙哑的问道:“梁国果然能一视同仁?”
林清婉心中激荡,面上却不露分毫的道:“项将军看我梁国的广南郡如何?”
广南郡是梁国服南汉后设立的郡,南汉的另外一半是楚国占的,这几年他们的日子可不这么好过,但梁国的广南郡还不错,为了安定,梁帝一直大幅减赋税,项善也是知道的,先前两国没打起来时就听说他们这边的汉民常偷跑到梁国那边去。
住在亲戚家就不回来了。
他苦笑一声,道:“得遇明君良臣,是他们之幸。”
“项将军也可以拥有这份幸运,甚至还能给更多的人带去这份幸运。”
项善就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无波动,他看向林清婉道:“姬先生说的不错,林郡主的棋的确下得很好,项某甘拜下风。”
说罢将腰间的佩剑解下交给她,“请卢都护进来吧。”
林清婉接过剑,展颜一笑,“项将军,所有人都会记得您今日的功德的。”
项将军苦笑一声,转身招来副将,让他们去召集士兵,放下武器,打开栅栏放梁军进来。
还守在城楼上的楚国士兵听说不用打了,一时眼眶发热,慢慢放下手中的武器跟着各自的长官下城楼。
只有项将军和他的亲卫还站在城楼上,看着慢慢从战壕里走出来的士兵,他微微一叹,有些悲戚的道:“时也,命也!”
一语闭,转身抽出林清婉手中的佩剑就要自刎,林清婉吓了一跳,想也不想便伸手去抓剑刃,“项将军!”
项善是带着必死之心的,所以剑很快,力也大,剑一抹,林清婉的手中便见了血,还是她身旁的易寒手快,一剑去打项善的手腕,一手则去捉林清婉的手……
这一剑几乎把林清婉的半个手掌都削了,易寒脸色发白,一边捂住她的手止血,一边要带她去找大夫。
林清婉却白着脸拦住他,扭头对脸色微白的项善道:“项将军,难道你就不想看一看这天下太平安稳是什么样子吗?”
“我祖父,父亲和兄长必胜所愿也不过这一个而已,但他们是没机会看到的,你有机会,却也不想看一看吗?”
“姑奶奶,”易寒止不住血,一把将她抱起来,直接下令侍卫们将项善抓起来,道:“您放心,这样他就是想死也死不了。”
说罢立刻带林清婉下城楼。
卢真正在下面清点楚军,遥遥的看到城楼上的动静不对,连忙迎上来,看到林清婉手上全是血,脸色惨白,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让人将军医叫来。
军医处理外伤很拿手,很快清洗了伤口,简单的缝合后上止血药,将手掌包扎好后才给林清婉把脉。
军医摸着她的脉,微微蹙眉,看了一下她的脸色,又摸了摸,最后摇头道:“真是奇怪,我看郡主的身体挺好的,不过失血过多,还是应该多吃些补血之物。”
军医以为是自己学艺不,毕竟他比较擅长外伤,不擅长内调,林清婉的脉象平稳,可能是他把错了。
军医抹了一把冷汗,将药方开下来交给易寒,道:“这是止血的药,先吃着,明日我再来看看。”
第475章脱身
林清婉躺在床上,努力将注意力从手掌上挪开,问道:“项将军如何了?”
易寒抿了抿嘴,道:“您放心,卢都护亲自派人看守他。”
林清婉松了一口气,躺倒再床,这才感觉到手心火辣辣的疼痛,她蹙了蹙眉,不论是再她的世界,还是在这儿,这都是她受过的最重的伤,好疼!
林清婉有些担忧的问道:“手掌能接上吧?”
饶是易寒还在担忧,此时也不由笑出声来,他轻声道:“姑奶奶放心,大夫已经缝合,只是手心可能会留疤。”
林清婉心一松,笑道:“那就好。”
易寒起身给她按了按被子,道:“您休息,我去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635
看看项将军。”
“好。”
项善可是姑奶奶用半只手掌救下来的,说什么也不能再让他自尽了。
项善此时正坐在院中望月,铠甲未下,如今胸中那股死意已消得一干二净,看到易寒过来,他便淡淡地回目光,问道:“林郡主无事吧?”
易寒低头,行礼道:“是,姑奶奶让我来看看将军。”
项善笑了笑,撑着膝盖起身,“转告她,今日之恩在下记住了,项某人不会再死了。”
易寒看了一眼他脸上的神色,这才放心的行礼退下。
项善没回屋休息,而是转身去找卢真,当时他自尽,一是心中愧疚,辜负了楚帝期望;二也是给长孙一条活路,他自刎尽忠,楚帝怎么也怪不到孩子身上。
可现在他没死,都城又破了,还是他让将士们投降的,消息若传到楚帝耳中,聪儿是没有活路的。
项善去找卢真,希望他能暂且封锁消息,好给他们项家一些时间。
卢真却在林清婉那里。
易寒一走,他就钻进来了,看了一眼她的手后笑道:“大夫说你的脉象平稳,不像是失血过多的模样,可我看你脸色苍白,哪有他说的那么轻松?”
林清婉苦笑道:“伤势未必重,就是太疼了,我从未受过这样的伤,自然是比不上世兄的。”
“这倒是,”卢真肃然道:“这次多亏你了,为我大梁保下一员猛将。”
项善一人的价值可比这两万降兵重要多了,若卢真是楚帝,是怎么也不会丢下项善孤守都城,说什么也要把人带着才行。
卢真四处走了走,问道:“要不要将你的丫头从洪州带来,你受伤了,身边没个伺候的人怎么行?”
“世兄有话便直说吧,我这儿不用你操心。”
卢真便坐到她床边笑道:“我就知道世妹不是一般女儿,既如此我就不客气了,我看项将军已无死志,但要想他效忠我大梁只怕还千难万难,还请世妹趁热打铁,这几天多劝劝。”
林清婉就笑,“项将军这样的才华,不论是屈身谁下都委屈了,难道世兄肯让出一部分兵权?”
卢真一噎,瞪着林清婉道:“世妹可真是急陛下之所急,这么早就看上了我手中的兵权。”
林清婉便笑,“这不是世兄巴巴的来提醒我的吗?”
卢真撇撇嘴,起身弹了弹袍子道:“我看项将军这次受的打击有些大,还是让他多休息一段时间吧。”
“世兄稍等,”林清婉叫住他,严肃了面色道:“说服项将军的事不急,但有另一件急事还需您援手。”
卢真停下脚步。
林清婉道:“项将军的长孙还在楚帝身边,还请世兄封锁这边的消息。”
卢真脸色一肃,颔首道:“我知道了,你放心。”
卢真一出院子就碰上了项善,一笑道:“卢某正要去找将军呢……”
如今正打仗,消息传递缓慢,但要快也快得,谁也不知道这城中是否有楚帝留下的人手,所以这消息能封锁到什么时候,谁心中都没底。
项善道:“我侄儿已带着人去了,只要卢将军能将消息拦一拦,给他们争取上半日的时间就行。”
楚帝是带着整个半个朝廷南逃的,追随他的官员大半都带上了家人,虽然不是把家人都带走,但每个官员都拖家带口的。
路上并不好走,这些老弱更是大大拉低了他们的脚程,要不是有项善在前头给他们拖着,这些人早被追上了。
早在半月前,他们便在邵州停下,建造工事,防备梁军。
没办法,再往南就是永州和桂州了,桂州已被梁军所占,如今兵马就在永州之外,他们是不可能去那里的。
楚帝停在邵州,开始招兵买马,抵抗梁军与蜀军。
此时,钟如英和林信还在攻城略地,暂时赶不到邵州来,但邵州还是忙乱不已。
有许多百姓跟着朝廷南逃,一路逃来邵州,这些人多是家资颇丰的富商和地主,还有各官员的家眷,也陆续到达邵州,加之征兵的士兵四处走,倒让向来宁静的邵州呈现出十二分的热闹来。
小孩子们只觉得好玩,毕竟热闹,但邵州的百姓却觉得惶惶,脸上的笑意都不见了。
项敏带着项家的护卫和死士赶到邵州时,这里还一片热闹,似乎并不知梁军即将打到。
他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入了城,偷偷拜访了几位故旧叔伯。
他们见到项敏皆是一愣,问道:“你不是跟着你大伯在守都城吗?”
项敏低头道:“我又不从军,守的什么城,只要守好自己的家就行。”
听出项敏口中的怨气,几人叹息一声,问道:“你是护送家人来邵州的?”
“不是,”项敏道:“我父母不愿离开故土,族亲们也想留在一处互相照应,所以没有搬迁来邵州。”
“那你来这是?”
“我是来接我侄儿回去的。”
此话一出,几位大人都沉默了。
项敏便忍不住道:“几位叔叔,我大伯为楚国鞠躬尽瘁,难道他的忠心还不够明白吗?我这侄儿只有九岁,还是个孩子呢,他想要人质,我留下便是。”
“你来,你大伯可知道?”
“他不知道,”项敏想也不想道:“这是我父母的意思,也是族中的意思,大伯要尽忠我们不拦着,但拿我项家的子孙去做人质却得先问问我们的意见。”
几人便叹气道:“你这是怨上你大伯了?你别怪他,当时陛下心乱,疑心颇重,若不是你大伯将你侄儿送入宫中,只怕你们项氏一族……”
项敏连忙问,“那我侄儿最近可受委屈?”
“这倒没有,我见过他几次,你家下人都伺候得好着呢。”
项敏起身行礼,“还请几位叔叔成全,让我带了他回去吧。”
“这……”
“楚都是肯定守不住的,如今你们又已在邵州定下,京城在不在意义都不大,再扣着他也不过是让世人说他心胸狭窄罢了,不如让我带了他走。”
“就怕陛下不愿。”
“不论他愿不愿,我都是要把人带走的,我项家如今已无所惧,还请几位叔叔成全。”
几人吓了一跳,相视一眼后低声问,“此话怎讲,我大楚还未曾灭国,将来陛下总要回京的,此时将事做绝,你们项家将来……”
项敏便往外看了一眼,低声道:“叔叔们只怕还不知道吧,如今梁国和楚国结盟,互换了质子不说,连姬先生都归顺梁国了,楚国,大势已去了。”
几人一惊,脸色微变道:“姬先生归顺了梁国?”
“是。”
“难怪,难怪临走前陛下派人去接他却没接到人,原来是去了梁国……”
“如此看来,梁国是大势所趋了?”
几人对视一眼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636
,犹豫了一下问道,“贤侄莫非也要去梁国吗?”
项敏摇头,“我大伯那样,我哪敢去梁国,只想把侄儿接回去做个田舍翁罢了。”
项敏巴巴的看着他们道:“还请叔叔们帮忙,也不用你们做什么,只要让人把聪儿引出来就行,剩下的事我来做。”
说罢将准备好的礼物推给他们。
几人沉默了一下,将盒子推回去道:“我们几家乃世交,聪儿那孩子聪明伶俐,我等也不忍心他在宫中为质,能帮的我们自然会帮。”
几人沉吟道:“如今邵州涌入太多陌生人,忙乱不堪,其中不混入些许人贩子……”
项敏连连点头,“聪儿到底还是孩子,多少有些顽劣,在街上丢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几人叹息一声,算是默认帮忙了。
也就是现在他们才敢做这样的事,换在京城,打死他们也不敢的。
邵州没有皇宫,现在皇帝带着嫔妃们住在刺史府中,工部正在加急改建一座宅院,暂时当别宫用。
这么多人都住在刺史府中当然不可能,项聪作为重要人质,一直跟着皇帝的。
但生活环境实在不怎么样,如今他就带着下人住在一个小耳房中,也就是秋天,再冷一些,或热一些,不知多难受呢。
但也就住上吃亏一些,吃的用的跟小皇子们差不多,偶尔也能跟着皇子们出去玩儿。
毕竟刺史府就这么大,大家不可能一直呆在后宅,那不得闷死。
逃亡的路上,皇帝很重视项聪,他的安保条件仅次于皇帝,就怕他出事或被项家人救走。
但到了邵州,京城那边已经无关紧要,皇帝就不再那么看重项聪了,同样的,也不会过多约束他。
将项聪从刺史府中带出来还是不难的。
这孩子才跟着人到热闹的街道上,还没来得及看稀奇就被人一把抱住,他吓了一跳,正要大叫就被捂住嘴巴,惊恐的一抬头就看到了他小叔。
项敏杀鸡抹脖子一般的冲他使眼色,让护卫偷偷的将人抱走了,跟着项聪伺候的下人机灵,一看是自家人,立刻提了衣服就跟着跑。
几人混到人群中拐了几道弯就消失了,还在乐呵呵的抓着竹蜻蜓的几位小皇子根本没发现少了人。
项敏抓到了人,根本不敢在邵州多加停留,立即出城离开。
第476章养伤
项聪乖乖的窝在护卫怀里,待上了马车才道:“小叔放心,皇帝不会来追我们的。”
“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了,才进宫时,他让我与他一同住,连吃饭都要看着,出了京城后,我的马车就在他的车之后,隔个一时半刻他就要派人来看一眼。”项聪道:“待走了五六天,他派人来的次数便少了,但每日也要来四五次,及到了邵州,他一开始是让我住在他正房的耳房里,每日都能看见我。”
“十二日前,祖父守城满一月,派兵送回战报,说已是强弩之末,只怕要为国尽忠了,他就让我搬去了与三皇子同住,三皇子住在院子的正房,我则住在耳房。每日只问一句,而到了最近,他已不再派人问我,估计都想不起我这人了。”
当然,他的生活条件也是直线下降,好在临走前,他祖父给他塞了不少金片,凭着这些金片,他也就住得差些,吃的和用的还好。
项敏默然无语,咬了咬牙,还是一句话都不曾说。
项聪就凑到他面前问,“小叔,祖父是不是死了?”
项敏就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胡说什么,你祖父好着呢。”
项聪本来已经抽着鼻子准备哭了,闻言一愣,抬头道:“这怎么可能,祖父没死,你怎么把我偷走了?”
项敏忍不住又敲了一下他脑袋,但还是低低笑道:“梁军攻破都城了,你祖父投梁了。”
项聪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
但见小叔脸上神色不像说谎,项聪总算是回过神来,他一把抱住他的腰,惊惶道:“小叔,我们快逃命吧,我们改骑马吧,那样快一点。”
项敏脸上的笑容微淡,抱着项聪道:“别怕,京都封锁了消息,楚帝一时不到城破的消息,我们应该感谢他近来对你的疏忽,你失踪应该也不会很快报到他那里。”
项聪小小的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怕怕的,他虽然才九岁,却也知道自己跟在楚帝身边是做人质的。
他祖父为楚国尽忠他则无事,若是有丁点差池,他的小命也就玩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