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可赚的却相差很多,林润不觉得林清婉会不知道这点,她会这样说,显然是已经不在意草纸带来的利润了。
他微微一叹,没有再劝,算了,反正还有竹纸呢,这才是大头。
林润带走了半个匣子的竹纸,回族去与族人商议去了。
林清婉等他走了以后才对林管家和钟大管事道:“竹纸的利润很高,然而其价太高,不是一般人能消得起的,销量有限,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了草纸。”
“可姑奶奶不是打算公开草纸的配方吗?”
林清婉嘴角一挑,“就算公开了,我们也能做得比别人更好。而且,它的销量会很高,薄利多销下,其利润不会低于竹纸。”
林管家和钟大管事眉头一皱,小声道:“但天下人有限,就算草纸价低,销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吧”
林清婉意味深长的道:“人总是会越来越多的,总之你们先准备着,让曹金和孟福再研究研究草纸,看能不能把它做得更好,或是不降低品质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林管家和钟大管事对视一眼,问道:“姑奶奶想把造纸坊设在哪里?”
“先在庄子里设一个,等销量稳定了再在其他两地设一个,到时候书铺售卖便不用从苏州这边运过去了。”林清婉摊开庄子的地图,最后在庄子的另一头,牧园还要过去的地方点了点道:“这里有河,使人截一段水流,在此挖个大塘做造纸坊吧。”
“工人”
“让柳管事去招,也可从长工中选择。”林清婉道:“我们家的长工该增加了。”
林管家和钟大管事对视一眼,便明白姑奶奶是要趁机培养私军了。
虽然养军的花销很高,但经过暴民围攻之事,俩人也不心疼钱了。
反正现在林家养得起,还是保护主子们要紧,私军养了便养了吧。
等林清婉和林管家钟大管事商量完具体的事宜,外面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林清婉正要留他们吃饭,白枫便在门外一晃而过。
林清婉便道:“你们先回去用饭吧,有事我再找你们。”
林管家和钟大管事也看到了白枫,知道姑奶奶这是有事要处理,忍不住劝诫了一句,“姑奶奶也要注意休息,身体为重。”
林清婉应下,送走俩人后便让白枫进来。
白枫进来禀报道:“姑奶奶,下午时碧容过来看了两回了,大小姐从尚府回来,心情似乎不好。”
林清婉垂眸想了想道:“让人摆饭吧,去请大小姐来用晚饭。”
白枫应下,躬身退出去。
林玉滨过来时已经面无异色,她高兴地和姑姑分享了一下今天到的礼物,然后便安静的陪林清婉用饭了。
吃过饭,林清婉看了眼外面的星空,对她招手道:“走,我们姑侄俩出去散散步。”
白梅四人大惊失色,“姑奶奶,外面已有露水,还是在屋里走走就行了吧。”
“放心,我们不到院子里去,就在走廊里走走,不让露水沾身。”林清婉对林玉滨笑道:“这么美的星空可不要辜负了。”
林玉滨朝外看了一眼便跟上小姑。
白梅和映雁立即拿了斗篷给各自的主子披上,生怕她们受一点冻。
林清婉朝后挥了挥手道:“不用你们跟着,又不是去多远的地方,我们自己走就好。”
白梅四人只能带着丫头们停步,依依不舍的看着姑侄俩手牵着手走远。
俩人沿着回廊慢慢走着,扭头一看就能看到天上繁星点点,这样的星空林清婉长大后便很少看见了。
她松开林玉滨的手,靠坐在栏杆上,侧头笑看林玉滨。
林玉滨从小姑的眼睛里看到了宽容和打趣,不由脸颊一红,扭过头去也看向天空。
见她便扭,林清婉便只能主动问,“今天去外祖母家开心吗?”
林玉滨没再表达出吃饭前的高兴,反正她也知道瞒不过姑姑了。
林清婉也不逼她回答,只是靠着柱子静静地看着天空,老半天才听到她低落的道:“姑姑,我们都变得不一样了。”
林清婉看向她,目光柔和。
林玉滨叹息一声道:“外祖母没有以前疼我了,还会旁敲侧击的打探我的态度,甚至会以长辈的身份压我。”
“而我也不如以前了,我同样会虚伪以对,甚至会怨忿,”林玉滨轻声道:“这是不对的。”
和她读过的书,受过的教育不一样,她都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变成这样,只是下意识的就那么做了。
林清婉不由好笑,“我常笑明杰是个书呆子,没想到我们家玉滨也是个书呆子。”
“姑姑!”林玉滨不由嘟嘴。
林清婉浅笑,扭头看向星空道:“至诚之人难得,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很难活下去。而人要活就不了谋,要活得好更需要谋略。而谋略的第一步便是喜怒不形于色,让人摸不着你心里的真实想法。”
“我们是很难做到这样,但我们应该要为此努力。”林清婉指着庄子外面的道:“至少在这样的乱世下,我们得有能力保住自己。”
“如果要至诚,你觉得小姑还能抚养你吗?早被宗族和尚家吞得一丝不剩了。”
“那怎么能一样,”林玉滨小声道:“外祖母是我至亲之人,我一直以诚待她,她也一直疼爱我,我从未想过我们会变得如此的。”
“那不过是因为你们没有利益冲突罢了,”林清婉近乎残忍的剖析道:“彼时你只是借住尚家的外孙女,你父亲尚在,两家关系亲厚,互相扶持,并没有矛盾。就是有,在利益的前提下也可忽略不计,这样的情况下你外祖母自然可以全心全意的疼爱你。”
“可现在,你父亲已不在,林家帮不到尚家,两家利益来往减少,甚至还有了利益纠纷,”林清婉看向她道:“老太太也是人,她心中也是有亲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要有所取舍。”
林玉滨难受的低下头。
林清婉就揉了揉她的脑袋道:“孩子,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就是我也不能幸。你若和族里的子侄有了矛盾,你觉得我会站在哪边?”
林玉滨想也不想,“自然是我这边了。”
“是啊,为什么呢?都是我的侄儿辈,我为什么不站对方呢?”林清婉道:“还不是因为你是我亲侄女,是我一手带着的,亲疏有别。”
“老太太也是一样的,对她来说,明杰与你,她更爱明杰,但明杰和尚家,她肯定更家。”
“她不疼你吗?疼的,只是不及尚家和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63
两个孙儿重要罢了,”林清婉残忍的道:“要问你和丹兰三姐妹老太太更疼谁,那肯定是你,可有一天你们真的一起出了事,你猜老太太会保谁?”
林玉滨脸色一白,抿着嘴不说话。
“丹兰她们身后还牵扯着尚家,哪怕她更疼你,为了尚家,即便痛心她也会选择丹兰她们的。”林清婉没给她反应的时间,直接挑开了道。
这没什么不对,人都有亲疏,她可以理解。但她不喜欢的是老太太明明做出了选择却还要做出一副多疼爱玉滨的模样。
甚至以孝道压人,逼着玉滨陪她做出一副祖慈孙孝的模样,她不知道玉滨在尚家受了什么刺激,但知道主力一定是老太太。
除了她,还有谁能这样伤她呢?
林玉滨疲惫的垮下肩膀,靠在小姑身上,半响才哑着声音道:“姑姑,您把尚家的玉如意退回去吧。”
林清婉一怔,问道,“你不喜欢明杰了?”
林玉滨抿嘴,抱着小姑,眼眶通红的道:“他很好,但他的家不好,姑姑,我不愿你为难。”
她隐约知道,小姑也不喜欢尚家,是为了她才保持这样密切的来往的。
“傻孩子,”林清婉摸着她的脑袋笑道:“你看见的还是太少,等你再长大些,见过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后再谈这件事吧。”
尚家是不好,但其他家族又好吗?
尚老夫人再不好,但在面对玉滨和尚二太太时,她肯定会站玉滨。而尚二太太又蠢又没耐心,要对付她太简单了。
不说她,就是玉滨也多的是办法应对。
对她来说,玉滨嫁进尚家后真正的难处在于尚平和赵捷。
这俩人和尚明杰才是决定她地位的关键。
尚明杰且不说,尚平和赵捷……
林清婉冷笑,不过玉滨年纪还她的婚事并不用急,来日方长,到时候就看林尚赵三家谁高谁低。
第122章机会
玉滨和婉姐儿的个性太像,就算此次是她提出的将玉如意归还,她心里肯定也放不下,她的身体太弱,林清婉可不敢拿她的身体来赌。
不过这倒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她将目光从尚明杰身上移开的机会。
林清婉推开林玉滨,看着她的眼睛道:“孩子,我不退玉如意是因为明杰难得,所以我愿意给他一个机会。可这世上如他一样难得的人还有不少,你年纪还我们不急,慢慢来找,总能找到一个四角俱全的。”
这世上哪有完美无缺的婚事?姑姑不过是在安慰她罢了。
林清婉便摸了摸她的脑袋,“去给你父母上炷香吧。”
有些话她不好与活人说,却可以和死人倾诉,说出来总会好受些。
林玉滨起身往小祠堂去,中途忍不住回身看了一眼小姑。
林清婉对她挥手笑笑,让她安心的去。
映雁和碧容连忙跟上大小姐,白梅和白枫对视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没上前,远远的站着看林清婉。
林清婉扭头看向满空繁星,忍不住在心中笑问林江,江南的才俊啊,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玉滨的。
嗯,或许他们可以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到大梁各地去找找?
天上的林江自然听不到林清婉心中的话,但他却可以看懂她眼睛里表达出来的意思。
他不由垂眸沉思。
女儿要不是非尚明杰不可,其实倒可以考虑考虑。
他扭头看向白翁,白翁都不等他说话便立即摇头道:“上仙,给不了暗示,我们现在不在同一处。”
“制造异象也不行,”白翁继续赶在他张嘴前道:“林姑娘能不能意会我不知道,但地上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肯定会相差,您要知道地上现在可正在打仗呢。”
白翁已是欲哭无泪,“而且这事还跟您有莫大的关系,您已经改变了一段大历史,要不是您早死了,那个世界的天道一定会找您算账的。所以我们还是老实在天上做看客吧,别制造事端了。”
林江抿了抿嘴,不甘愿的坐好,“这场战事本来就会发生。”
白翁忍不住道:“但性质是不一样的。”
现在,大梁的军队已经在边境集结好,白翁切换了一下镜面,可以看到两国正在交战。
而且大梁的军队攻势迅猛,就算不用窥天镜推演他也能预感到这场战争的结果。
何况南汉的另一边大楚也在暗中动作。
这和窥天镜推演出来的“第一世”完全不一样。
“第一世”才是无限接近于历史的推演,白翁记得很清楚,南汉与大梁会有战事,不仅如此,大楚也会趁机进攻大梁,就是北方的辽国都蠢蠢欲动。
可以说大梁四面楚歌,处境艰难,最坑的是大梁国库还没钱,最后大梁虽艰难的渡过此劫,但国力也受损严重,外敌未驱,内斗倒是激烈起来。
然而现在大梁的处境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林江?
他那笔捐款丰盈了国库,梁帝自身节俭,却舍得在民生上花钱。利用这笔钱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因此这两年大梁算得上丰。
边关的将士们军备等也增加了不少,至少打起仗来粮草是不用担心的。
最关键的是南汉内乱了,别人不知道,然而坐在天上整天无所事事,拿着镜子四处换地方观看的白翁和林江会不知道吗?
南汉的内乱跟林江也有关。
说起来也是南汉的皇室倒霉,在“第一世”中,南汉皇室虽弱,但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最主要的是那时他们目标一致,就是要把大梁的江南抢过来。
所以皇室和大将军吕靖相处还算愉快。
可这世他们有了分歧。
吕靖早就瞄上了大梁的江南,那是鱼米之乡啊。大梁为什么能在国库那么空的情况下成为国力最大的国家?
还不是因为它有江南和中原这两大产粮区?
南汉要是能把江南抢过来……
吕靖光想想就觉得浑身的血液发烫,所以早几年他就计划着进攻大梁了,只是时机未成熟,一直不曾动手。
但这些年大梁发生的事也不少,先是大皇子战死,再是时不时的天灾**,吕靖觉得此时正是时候。
刘皇帝也是这么认为,于是就答应了吕靖的密折,表示他要是能把江南打下,到时候就封他为江南王。
可是这时候传来了林江病重要死的消息。
这对他们来说本是好事,能干的林江死了,他们少了一个劲敌不是?
于是他们打算等一等,等林江死了再动手。
谁知道林江还没死,倒先把家产都捐给了国家,大梁的国库一下就丰盈了。
吕靖和刘皇帝都傻眼了。
打仗除了兵将便是粮草最要紧了,本来国库空虚的大梁他们还能战一战,可现在对方有钱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64
了……
刘皇帝觉得他们胜算不大,所以就让吕靖停止计划,等以后再找机会。
可吕靖等不起啊。
他都四十多了,还能活几年?
何况他都跟部下们说好了,待他当了江南王便大封功臣,所以他忍了忍还是去和皇帝上书,认为大梁可以一攻。
刘皇帝虽然懦弱,但却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何况是在这样的乱世更是得稳,所以说什么都不答应。
但吕靖逼得太紧,这没让刘皇帝妥协,反而让他起了要分大将军兵权的想法。
吕靖太过分,也越来越跋扈了。
只可惜,他们斗了一年多,最后还是南汉的皇室败了,吕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然后大梁和大楚就和闻到腥味的猫一样凑上来了。
而改变这一切的源点却是林江捐出去的那份家产。
你说这锅是不是得林江背?
白翁也不知道这件事的影响是好是坏,“第一世”时大梁虽保住了江南,却也失了好几个城,且死伤无数。
而现在,南汉多半是保不住了,但它同样死伤无数,每个世界的天道那儿都有个小本本,他也不知道林江在那里是正是负,
白翁看了眼环绕在他身上的功德,微微一叹,心中暗道:算了,再负也不可能把他身上的功德都扣光。
他何必操心?
此时,大梁的人还都不知道南汉的内乱还有林江的作用在,他们正满心焦急的等着边关的战报。
这场仗能不能继续打下去就看第一场的胜负了。
京城和苏州几乎是同步到的捷报。
京城有八百里加急,苏州离得虽近,却因为信息稍微滞后,故还是在捷报入京后才知道的。
周刺史第一个到消息,然后林家,尚家,卢家等大家族也就知道了。
赵胜自然也到了消息,因为赵捷便在南征军中。
苏州立时陷入一片欢乐的海洋中,加之年节将至,苏州街道又热闹起来,已经在苏州安定下来的流民也开始寻思着做些小生意。
林清婉在对着地图坐了半天后让人去通知宗族把想要学制纸的族人送来。
“顺便把这段时间你们筛选过的灾民也叫来,我要教他们一门技艺。”
林管家大惊,“姑奶奶,您要教他们制纸?”
林清婉斜了他一眼道:“我有那么笨吗?”
林管家就大松一口气,还好,还好,他不由讨好的问,“那姑奶奶要教他们什么?”
“教他们做豆腐。”
“啊?”
林清婉微微一笑,没告诉他为什么,只是等族人和流民们站在一起时林管家才知道,不管他们是来学什么本事的,在此之前都要做同一件事给林家干活儿。
林清婉站在墙楼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底下几百人道:“你们要从我这里学本事,我也不要你们当上几年的学徒,或者交昂贵的学,我只要你们以劳代酬。”
她指了族人道:“你们要跟我学本事,那就得在我这里干活二十天,”又指了流民道:“你们则要干三十天,勤奋的,我会酌情减少天数,让他早一点学会。”
流民们没意见,能白学一门手艺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是天上掉馅饼,别说林清婉让他们干三十天,就是干三百天也行啊。
族人这一边则有些骚动,有人不满的道:“姑奶奶,来前族长说了是让我们来学手艺的”
“当然,我没说不让你们学手艺,”林清婉道:“因为你们是我族亲,所以即便你们学的手艺比他们更贵重,我也只让你们干二十天而已,你们要是不愿意那就算了,回去吧。”
那人憋得脸色通红,站在人群中不动。
林清婉便指了墙脚的一堆农具道:“决定留下来的就去干活吧,不想学的则可以回家了。”
说罢转身就走,并没有多说。
林全在一旁看得满头大汗,他是负责安排他们的人,却没想到姑奶奶是连族亲一块儿使唤的,还以为只是流民呢。
他不由惶恐,“姑奶奶,这事传回族里,只怕影响不好。”
林清婉凉凉的瞥了他一眼道:“不劳而获一次会让人欣喜,然而不劳而获两次则会把人的心养大,以后你有了好东西不给他们,他们能跳起来逼着你让他们第三次,我不想看到这样的事。”
第123章打服
临近过年还有一个月,所以此时天气已经进入最寒冷的那段时间,这时候去地里干活不要太辛苦。
流民们已经乖乖的去领农具,宗族这边的人还在磨蹭,除了少部分人去拿了农具外,其余人都凑在一起说话,犹豫着不肯去。
林清婉也不催促他们,让林顺记下去的人和不去的人,她心里自有一杆秤在。
林传等在外站了老半天,眼见着出去干活的人都回来用午饭了林清婉还是不出现,不由抿嘴道:“我们在这站着也没用,不如先回去找族长,是族长让我们来的,这事他总得给我们一个交代。”
“不错,回去找族长伯伯,姑奶奶总也得听族长爷爷的。”
才怪,林润都没来找林清婉,而是直接对他们道:“你们姑姑不过是让你们干二十天的活儿就喊苦喊累,那你们从她那里白学一门手艺怎么不替她叫亏?”
“哼,不论是,种地,抑或是经商,第一要素便是持之以恒,你们现在是要去学就一门手艺,却连这一点点的苦都不肯吃,让我等如何相信你们能把这门手艺学好?”
林传等人低头,辈分比他小的排在后面,他又是领头人,所以被林润第一个逮住。
他也不客气,拿着戒尺“啪啪啪”的就往他身上抽,一边抽一边道:“好逸恶劳,还不孝不德,他们要么年纪比你要么辈分比你低,你不能做好榜样也就算了,竟然还带着他们闹你姑姑,说,该不该打?”
族长发怒,林传便是心中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跪下听训。
林润打了他十几下就手道:“带着他们回去给你姑姑请罪,然后老老实实地给我去地里干活儿。”
林润沉着脸道:“你们要是当真不想去学,那就趁早回来,别去给人添麻烦。”
人群顿时散去大半,结伴往林家别院去请罪。
剩下林传等十几个面面相觑,最后决定先回家找爹娘问问意见。
结果才进门就被打出来,父母恨铁不成钢的道:“真是缺心眼,你以为一门手艺那么好学到?多少人为了学成一门手艺又是交束,又是做学徒被打被使唤的?你不过白给你姑姑当二十天工使唤,怎么就不行?”
“家里要不是只有你一个儿子,你看我会不会只让你去”
结果林清婉就让人回来传话说,“也不一定非要男孩去,女孩子也行,制纸说轻松不轻松,但说累也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65
不累,家里的女孩毅力大的也是能做的。”
族里有资格去的人家顿时沸腾了,有毫不犹豫使唤了女儿过去的,也有不乐意的,“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们走的时候岂不是要把手艺带走?那可是族里的东西。”
林清婉这话是让老忠伯在场子那儿直接宣布的,根本没提前和林润及宗老们说一声。
冬天大家没事做,大部分人都凑在场子那里说闲话,或者玩耍,所以这话很快便传遍林家庄。
有机灵且疼女儿的,在听到这话后立即回家套了牛车出门,而没牛车的人家,有儿子的就让儿子把女儿送过去,没儿子的则父母亲自上阵。
他们运气好,当时族长说流民可怜,我们能帮便帮一点的时候家里便出了几斗米。
不算多,却也上了名单,所以他们是可以叫人去学手艺的。
只是他们家只有女儿,哪好意思送去,所以便白了这个资格,现在总算是有机会了。
等三位宗老反应过来时,已经有不少人家拉着女孩出庄了,三人不由跺脚,“婉姐儿这是胡闹啊,手艺传给了女孩,那还能保住吗?”
林润直接就拎着一坛酒出去访友了,他决定最近他还是跟好友“相谈甚欢”以致“流连忘返”比较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