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297
就行了,还得管好手下人,不然和堂官有什么区别?
崔尚书虽是在病中,但也愁出了好几根头发。
御医们忍不住宽慰他,“大人要放宽心,劳神脑,您现在可不宜多思啊。”
报给皇帝的脉案并不好,虽然崔尚书将来可能恢复,但目前来说他是中风的,别说正常工作了,正常生活都难。
所以皇帝是必须要给自己找个户部尚书了。
同时,崔尚书病重的消息也传了出去,各家族闻风而动,不约而同瞄准了户部尚书那个职位。
有资格一争的自然要争一争,那些没资格争的,他们可以支持自己亲近的人争啊,两边都不占的则可以考虑一下跟有竞争能力的人家扯上关系,比如结姻。
当今不设丞相,所以京中六部尚书权力最大,而户部,兵部和吏部是其中之重,权利尤甚。
一时间,京城各家互相拜访,热闹不已。
谢宏也属于可以一争的人,但有些事别人出面可以,他家里人出面也行,他自己就不可以。
谢延便活动起来,上蹿下跳的为他爹拉关系,这时候就显出后宅的重要性了。
谢逸阳和李氏倒是想帮忙,但出门两趟皆碰壁后,谢延果断的让他们待家里,每次跟他们出门,大家看他的目光中总带着些异样,谢延也不是傻子,知道谢夫人这一年来在京城里折腾还是损了儿子儿媳的名誉。
这时候他们还是少出去为妙。
但有些事谢延不好出面,还得从女眷那边入手才行,谢延这才发现谢夫人许多日不曾回谢府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去请人,而是去请已出嫁的妹妹帮忙。
王谢氏忍不住喷她哥,“我为父亲奔走自然可以,可别人要怎么看谢家?谢家是没夫人,还是没儿媳?要我说你们当时就不该同意林家把人请去。
尽孝?嫂子要一个守寡的儿媳尽孝,那大郎和大郎媳妇是干什么吃的?”
王谢氏毫不留情的诘问,“是因为大郎和大郎媳妇不孝,所以她才需要住到守寡归宗的儿媳家中?我家中妯娌问起这事来我都不好意思说。”
谢延脸色有些难堪,辩解道:“你先前不在京城不知你嫂子闹得有多凶,她在府里,家中便无一日安宁。且大郎媳妇能和二郎媳妇一样吗?她愿意去住我们自然没有拦的道理。”
“放屁,什么不一样,都是她儿子,怎么就不一样?”王谢氏深吸一口气,沉着声音道:“她心中有怒那就让她撒出来,要我说也是大郎太过分了,当初父亲和大哥就不该这么轻易算了,你们但凡惩罚重些,大嫂也不会这么怨。”
第229章避开
王谢氏是家中幼女,出嫁已二十来年了,一直跟丈夫在任上,有时候离得远,一年都未必能到一封信,所以对家里的事知道的并不多。
前两年只知道二侄儿出意外死了,她也只伤心了一阵,还是这次回京,回娘家才发觉不对。
大嫂竟然不住在家中,而是住到郡主府,偶尔碰见,大嫂的言行可谓犯上,可父亲纵然生怒也不会发火儿,兄长更是不敢训斥。
她仔细查问才知道三年多前的事有猫腻,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大郎犯了那么大的事竟然只是关祠堂三天。
王谢氏便是想替父兄出头都没理由,每次见了谢夫人都要矮一头,碰见家中的妯娌相问,她连说都不敢说。
现在父亲要走动,兄长不想着把人请回来,反而要把她请回去主持大局,别人见了会怎么想?
她公婆问起来她要怎么答?
所以王谢氏在喷了兄长一顿后便拒绝道:“大哥还是快些把大嫂请回来吧,这是父亲难得的机会,六部尚书多少年都没挪动过了,下次这样的机会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谢延闻言咬了咬牙,起身道:“那我去了。”
“大哥等一等,”王谢氏叫住他,想了想道:“你先去请人,若请不到我再亲自去郡主府一趟。”
谢延面色一松,对王谢氏笑道:“还是妹妹疼我。”
王谢氏扯了扯嘴角,要不是为了她爹,且娘家好她也好,她才不会掺和他的这些事。
谢延上门却连谢夫人的面都没见到,是林清婉接待的他,如同待客一般,她忧郁的推辞道:“母亲身体有些不适,现才吃了药睡下,公公有事不如告诉我,我晚些再转告母亲。”
谢延皱了皱眉,这才感受到谢夫人住到郡主府的不便来,他要见自己的妻子竟然还要林清婉同意才行。
“我是来接你母亲回去的,”谢延知道她吃软不吃硬,所以软了语气道:“她也许久不回家了,府里有许多事还仰仗着她呢。”
林清婉叹气,“我知道,本来早两天就要送母亲回去的,偏巧她病了,这就不好吹风了,所以就留在了郡主府,公公不如先回去,等母亲身体好些了我再送她回去。”
林清婉笑道:“我知道府里离不开母亲,可她现在病了,也管不了事,大嫂子不是在吗,她管家也是管惯的,我想倒也能支撑一段时间。”
反正就是不给谢夫人回去。
谢延最后烦躁的起身道:“那我去看看你母亲。”
林清婉起身挡在他身前笑道:“公公也知道,母亲神不好,一旦醒了就很难睡下,母亲她又不想见你,所以……”
谢延抽了抽眼角,在她讥讽嘲笑的目光下呆不住,不由甩袖离开。
到了门外就忍不住和随从发牢骚,“以前婉姐儿温婉贤淑,她如今怎么变成了这副样子。”
随从低头呐呐不敢言。
林清婉见了他离开便冷笑一声,对林安道:“出去请两个大夫回家里坐坐,把今日递来的帖子全推了,就说我要在家中侍疾,不去宴席,也不待客。”
林安一愣,问道:“我们家不是有徐大夫在吗,特意请了大夫来是不是有点假?”
“没事,让徐大夫去崔家住两日,他不是正好想和太医院的御医们切磋吗?正好崔家也更信任他些。”
“那谢夫人那里……”
“不要告诉她,一并瞒着杨嬷嬷,我让你找的庵堂怎么样了?”
“庵堂倒没有找到,只是西郊外倒有个白云观,不多有名,但胜在清静,小的去看过,里头只有十来个道姑,都是实在清修之人。”李安道:“香火不盛,只有偶尔有村民上去参拜,小的看她们也安贫乐道,最主要的是在山里,几无外人知道。”
林清婉微微颔首,“你去问问主持,可愿意帮我们做做法事,让夫人和大小姐去住一段时日。”
李安应下,“小的这就去。”
谢夫人和林玉滨根本不知道她们要被林清婉支到深山老林里,她们才开开心心的从外面购物回来,买回来一堆衣服。
果然,不管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298
哪个时代,衣服都是女人们的最爱。
林清婉看了眼她们带回来的衣服,无奈的道:“母亲,你们再这样买下去我真的会穷的。”
林玉滨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谢夫人则不在意的道:“这钱就是拿来花的,不然留着干什么?”
她对林玉滨道:“你别怕,以后要买什么来找我给你结账,以后呀,我的钱都是要留给你姑姑的,你姑姑的钱不都是你的钱?现在不花,难道还能带到地下去?”
林清婉摇头笑了笑,道:“母亲,近日我查了一下历书,发现月末咱家运道不好,主阴,应该是阴事不利,不如我们找个道观做两场法事,给二郎和兄长祈福,也让家里顺些。”
谢夫人一愣,“怎么不利?可是二郎在阴间被人欺负了?”
林清婉就去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给她看,婆媳两个研究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做法事。
她叹气道:“只是这场法事不好像以往一样交给管事们去办,得我们家的人亲自去盯着,兄长这边自然是玉滨去,只是二郎那边……陛下寿辰将至,只怕我不好去。”
“你不是还有我吗?我去就好了,只是……”谢夫人看了一眼林玉滨,犹豫道:“只是玉滨不去国宴吗?”
林玉滨年纪到了,这次上京的主要目的之一应该是为了说亲吧,陛下寿宴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林清婉道:“这就得看师太们怎么说了,要是能在陛下寿宴前完成自然是好事,可若是不行,那也只能等来年了。”
她叹道,“阳间的事重要,但阴间的事也不可小视。”
谢夫人只能惋惜的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她向来是说做就做,问道:“那去哪个道观好?不如我让杨嬷嬷去打听打听?”
“母亲放心,我已经让李安去打听了,”林清婉道:“因为是您和玉滨要去住,这地方得仔细的选,头一件便是安全和清静,最好还能避暑。”
“又不是去玩,哪有这么多要求?”谢夫人嗔怪道:“照你这么选,那得选多久才能选出来?二郎在地下该等急了。”
二郎早和婉姐儿投胎去了,有什么好急的?
林清婉心中吐槽,却和谢夫人笑道:“母亲放心,最迟后天便能选定。”
白云观不行,那就选其他的道观,有钱还怕砸不出一个清静来吗?
林玉滨一直静静地看着她姑姑,等把谢夫人哄回房间,林清婉才点着她的额头道:“可不许多嘴。”
林玉滨“哦~~”了一声,“我就知道姑姑是故意的,我怎么不知道您什么时候信道了?姑姑说吧,要侄女做什么?”
“你只要把人哄住,留在道观就好,”林清婉道:“我会给你们选个好地方,就当是去避暑了。”
林玉滨就好奇的问,“姑姑到底要做什么?”
她犹豫了一下道:“您可得先问过谢祖母,毕竟有些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林清婉笑,“我家小姑娘不错,连这个都考虑到了,你放心吧,把她支出去只是不想她劳神,我要做的事自然是要合她心意的。”
在郡主府住的这段时日,虽然谢夫人还是会时不时的失眠,但却好了很多,以前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现在却只是偶尔失眠。
睡眠足了,神也好了许多,心情也愉悦起来,连带着身体更好了,这让徐大夫更确定她失眠是心病。
谢家就是她的心病。
上次她已知谢夫人的心意,自然不会再拿这件事去问她,她只要知道她内心深处是想和离的就够了。
在这场风暴来前,她得先把谢夫人支出去,她好容易养起来的神,她绝不容许再垮掉。
李安很快联系好白云观,林清婉干脆第二天就把人打包送走了,这是林玉滨第一次长久离开林清婉的视线,所以她给他们安排了不少护卫。
除了护卫,还有丫头婆子,林清婉叮嘱他们道:“大小姐身边一定不能少人,最少要有两个跟着。”
众人应下,簇拥着谢夫人和林玉滨上马车。
谢夫人无奈道:“不就是去道观里住几天吗,怎么看着像搬家似的?”
“就算是几天也应该以舒适为住,”林清婉坚持道:“给您安排了您就接着,等法事结束了我去接你们回来。”
谢夫人点头,等出了京城才发觉不对,问杨嬷嬷,“她再忙这第一天也应该与我们同去才是,最起码得给她哥哥和二郎上炷香吧。这做法事的事莫不是她在哄我?”
杨嬷嬷就笑道:“夫人想多了,法事是真真的,林老爷和二少爷的生辰八字总不可能是错的吧?”
“那就是阴事不利的事是骗我的了?”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少奶奶既然不想夫人留在京城,那不如出来散散心,孩子们的事让他们折腾去好了。”
林清婉上京后的确神神秘秘的,问她为什么上京她都不肯说,现在指不定是有什么密事要做,她摇了摇头道:“算了,我是管不了了。”
第230章针对
林清婉前脚才把谢夫人他们送走,后脚就迎来了王谢氏。
对这位亡夫的姑姑,林清婉只听说过并没有见过,那还是以前,两家作为姻亲了解到的信息,谢夫人根本没跟她提过,要不是她一直关注谢家的情况,只怕都不知道她回京了。
林清婉懒得应付她,直接让人打发了她,自己躲回去补眠了。
王谢氏没想到自己连大门都进不去,她不由抬头看了一眼郡主府的匾额,看来两边的关系比她认为的还要僵化。
她不由蹙紧眉头,林清婉如今在京中可是炙手可热,谢家与她的关系这样差可不是什么好事,父亲怎么也不管管?
她不知谢宏不是不想管,只是谢夫人心结在那里,除非让谢逸阳偿命,不然这心结只怕难以打开。
所以谢宏根本管不了。
王谢氏犹豫了一下,到底没有再纠缠,而是转身离开。
她对林清婉并不熟悉,冒然改而求见她只怕适得其反。
还是打听打听,请了中人调和吧。
家庭不睦,后宅失和,到最后受损的还是谢家。
王谢氏上了马车离开,车才驶出街口,一队人骑着快马从她身边经过。
因为这里靠近皇城,出入莫不是权贵,所以车夫在看到车队时便下意识的避到一边。
车队过去,王谢氏撩开帘子往外一看,只看到众人簇拥着一道白色身影停在了郡主府侧门。
其中一人跳下马去敲门,她隐约听到:“钟将军前来拜访,快通知你们郡主一声。”
王谢氏放下帘子,眸色更沉,她对车夫道:“回谢府。”
钟如英大前天才回到京城,一连两日都住在宫中,没想到今天才出宫就来郡主府拜访,看来民间传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299
闻不假,两位郡主感情的确不错。
她的确得和父亲好好谈一谈了。
林清婉才躺下,根本不想起来,钟如英大踏步进来,见她躺在榻上,双眼紧闭,忍不住放轻了脚步,低声问白梅道:“病了?”
白梅也低声道:“是累了,姑奶奶这两天都没睡好。”
“她忙什么呢?”
白梅没说话。
林清婉睁开眼睛,默默的看向俩人,钟如英眼睛一亮,笑着上前,“妹妹醒了?”
“被你们吵醒的。”
白梅就羞愧的低头,林清婉对她挥了挥手道,“去沏茶来,要热茶。”
白梅应声而去,林清婉这才看向钟如英,“你怎么来了?”
“来向妹妹请罪,”钟如英说罢对林清婉作揖道:“先前的事还请妹妹原谅则个。”
“不原谅,我如今还能跟你闹翻了?”
钟如英一听这话就知道她气还没消,便直直的站在她榻前,像个认错的孩子一样垂着头,林清婉看了忍不住一叹,“你这是何必呢,你有兵权,又得陛下隆宠,何必去这个心?”
“他手伸得太长了。”
林清婉摇头,“别说他只是纳了齐家一个女儿,他就是纳了你钟家人,难道他们还真能从你手上夺走兵权?”
年前,二皇子府纳了个妾,是齐家的人,不巧,她兄长有个儿子被齐老太太选为嗣子人选之一。
或许正是因为她侄儿被齐老太太定为钟如英的嗣子之一,所以她才被二皇子纳进府的。
林清婉不信,钟如英会没有办法解决这事。
继承的事她说了算,别说对方是齐老太太定下的嗣子人选而已,就算是皇帝亲自插手定下,她也有的是办法让对方继承不了钟家军。
哪里用得着现在拿整个钟家军去赌?
钟如英抿了抿嘴,看着她道:“我与他虽不至你死我活,但他好了我肯定好不了,我好,他就不可能好。这一点我们彼此心中都有数。”
钟如英隐约知道林清婉在介意什么,道:“这些年他动作不断,可我也是近来才选定了四皇子,妹妹,我虽恨他,但也不会拿大梁的未来去赌,我既选择四皇子,自然是深思熟虑后做下的决定。”
林清婉脸色稍缓,钟如英见了再接再厉道:“我与他之间就如同你与谢家,除非有一边倒下,不然就不会停休。”
林清婉沉默起来。
见她不那么生气了,钟如英就坐到她榻上笑问,“你近日在忙什么,我不来见你,你怎么也不进宫请安?”
林清婉淡淡的道:“崔尚书病重,我心情不好。”
钟如英一愣,“崔老头跟你什么关系?”
林清婉瞥了她一眼道:“崔尚书与我父亲是故交,如今他退下,谢宏是户部尚书候选人之一,你说我们什么关系?”
自然是利益相关的关系。
钟如英这才想起如今朝中最热闹的这件事,热闹到大家都没心思关注二皇子封锁洪州之事了。
钟如英蹙眉,“朝中那些老臣磨叽得很,年轻一辈的能人不少,可他们这一辈的却所剩无几了,谢宏不论资历能力都够,真要抢起来他胜算的确挺高的。”
林清婉忍不住敲了敲膝盖,道:“崔世伯说户部左侍郎能力足矣。”
钟如英想了想,蹙着眉头摇头道:“他年纪太轻,又无家族后盾,朝中大臣们不会答应的。”
林江和卢真,以及她能够年纪轻轻位列重臣之列,除了他们的能力外就是他们的家世。
他们家族的积累便是他们的后盾。
所以这个时代当官不仅要看颜值,还得看家世。
林清婉在心中默默地为户部左侍郎鞠了一把同情泪。
不过办法还是要想的,“既然户部左侍郎有能,那户部有他坐镇就乱不了,只要再选个有威望或有权势之人为首官就行,只要那人足够信任户部左侍郎,那户部就乱不了。”
“朝中哪有这样的人?”钟如英嗤笑道:“总不能让人当了首官却不掌户部之权吧?你又怎么保证户部左侍郎愿意为他人作嫁衣裳?”
“你觉得四皇子如何?”林清婉直接问道。
钟如英一惊,“他?他怎么可能做一部首官?”
“历练嘛,事情由左侍郎来做,他跟着学一学,只要镇镇朝中大臣就好。”林清婉道:“你不是想他当皇帝吗,那么他总要学些东西,不求通,但什么都要懂一点,将来处理政事才不会两眼抓瞎。”
钟如英垂下眼眸想了想,道:“只是这事我不好提。”
林清婉点头,“我同样不好提,所以还得姐姐找人在陛下那里旁敲侧击一下,最好是由长公主或皇后娘娘提起。”
钟如英皱眉沉思。
林清婉:“崔尚书那里则由我去提。”
“他会应你?”
林清婉想到那天晚上崔尚书的拉拢,微微一笑道:“崔世伯也是父亲和祖父,总要为儿孙考虑考虑的。”
她并不需要崔尚书站位,只要他在皇帝面前倾向性的说句话罢了。
钟如英原地转了两圈,最后道:“好,我去找长公主。”
皇帝晚上要开家宴,林清婉和钟如英也在受邀行列,除了还被关禁闭的二皇子,皇帝的儿子女儿,外孙和孙子孙女们也都来了。
没办法,他家人不多,三个外孙加上已经成亲的二三四皇子也只有七个孙辈而已。
林清婉和钟如英又是单身,人更少了,就跟普通家宴差不多。
皇后看了眼林清婉的身后,关切的问道:“怎么玉滨没来。”
林清婉起身躬身回道:“回禀娘娘,我婆母身体不适,玉滨陪着她去道观里住几天,并不在京中。”
“是谢夫人?”皇后道;“我记得她年纪比我还小呢,怎么看着身体比我还不如呢?”
林清婉脸上有些难过,强笑了声道:“娘娘诸事平顺,身心愉悦,自然健康长寿。”
皇帝拍了拍两个小儿子的脑袋,让他们带三个外甥去玩,闻言顺口问了句,“怎么,你婆母心情不好?”
“谢家的事太多,婆婆自夫君去后神一直有些不好,不有些疏漏。”林清婉道:“我毕竟是归宗女,不好插手谢家的事,也就偶尔能接她到家里住住,尽尽孝心。”
皇帝闻言皱了皱眉头,他已经在考虑谢延接手户部的事了,可若是他家宅不宁,只怕会被人钻空子。
林清婉点到即止,扭头与长公主举杯道:“听说姐姐要办文会,我不能前去,还请姐姐见谅。”
元华公主笑道:“知道你抽不出空来,你只管先忙着。说是文会,不过是给如英接风洗尘的宴席罢了。”
皇帝就道:“莫要太过铺张浪。”
“父皇放心吧,您寿辰将至,钱都留着给您过寿呢。”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00
“我不要你的,便是我过寿,也以节俭为上,你们谁要是铺张,惊扰了百姓,小心朕揍你们。”
皇子皇女们见皇帝最后都用上了自称,立即起身应了一声“是”,表示一定会节俭的。
长公主就顺势问起户部的事,大梁连女将都有了,自然没有什么所谓的女子不可参政的规定。
皇帝经常找皇后商量政事,作为他们的女儿,长公主也从不避讳参政的。
皇帝倒也不觉得这是什么秘密,将朝中提议的几个人选都列了出来。
长公主就道:“这几人,有才的无势,有势的才不够,只怕都做不了户部首官。”
皇帝就瞥了一眼林清婉道:“不错,几人中也就谢宏能看一些,两者皆备。”
林清婉垂下眼眸喝茶。
长公主微微点头,“那父皇要定谢司农了?”
1...9394959697...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