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带着空间闯六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雪丽其
郑先生对此非常感激,现在的楼市很不景气,李蓁蓁还能把这几个工程交给他来做,对于他来说,无异于衣食父母了。
因此,郑先生对李蓁蓁千恩万谢,承诺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帮她把工程做好。
在忙碌之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间就到八月份了,李蓁蓁的考试成绩也终于出来了。
就跟她之前预料的一样,她这次的成绩果然非常不错,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圣保罗中学,再过十几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
值得一提的是,陆娉婷也同样考上了圣保罗中学。
在开学之前的某一天,陆娉婷就兴致勃勃地来找李蓁蓁,约她一起出去逛街。
李蓁蓁也想趁此机会好好地放松一下,于是欣然地同意了。
两个人一起去购买了一些文具和书本。
尽管这些东西,在李蓁蓁的空间里面有很多,但她还是兴高采烈地买了一些。
快到中午的时候,陆娉婷提议说:“蓁蓁,我好饿啊,你饿了吗?不如我们去旺角吃小吃吧?我知道有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很多小吃,都非常好吃。你想不想去?”
李蓁蓁很感兴趣地说:“你说的是不是登打士街?”
陆婷婷连忙点头,说:“对对对,你也知道那里吗?你有没有去过那里?”
李蓁蓁摇了摇头,说:“我还从来没有去过登打士街呢,只是听说过而已,那我们就去那里吧。”
陆娉婷笑了起来,一迭声地说:“好啊好啊,我们快点去吧,我都快要饿死了。”
于是,两个人就跳上了一辆公交车,很快就来到了旺角的登打士街。
登打士街,是香江一条非常著名的美食街。整一条街上,都是售卖各种小吃的商铺。其中有许多家商铺,都是在这里开了几十年的老店,非常有名气。
在前世的时候,李蓁蓁就很喜欢来到这里品尝各种小吃。
李蓁蓁和陆娉婷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中午用餐的高峰期,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把一条本来就不宽阔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陆娉婷显然是很有经验了,一点都不慌张,紧紧地拉着李蓁蓁的手,就在人群当中左右穿梭起来,居然很快地就来到了一家店铺的前面。
陆娉婷兴奋地指着招牌说:“蓁蓁,这就是肥妈小食店,这里的卤水特别好吃,你站在这里能不能闻得到,是不是很香啊?不行了,不行了,我一闻到这个香味,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李蓁蓁深吸了一口气,果然闻到了一阵记忆中的熟悉香味。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从其他地方飘过来的食物香味,它们混杂在一起,组合成了一种非常美妙的香气,成功地勾起了李蓁蓁肚子里的馋虫。
这一家肥妈小食店,她在前世的时候,也曾经来光顾过呢。
李蓁蓁忍不住催促着说:“娉婷,我们快点看一看有什么好吃的,我突然好饿啊。”
陆娉婷开心地笑着说:“我的推荐不错吧?哈哈哈,这里的招牌脆皮肠和墨鱼丸最好吃了,我们就点这个吧?”
李蓁蓁点了点头,补充说:“我看那个肥肠和鸭胗也很不错,也要一份吧,我们一起吃。”
陆娉婷猛地点头说:“对对对,这个也很不错,蓁蓁,你不说我还以为你来过这里呢,哈哈哈……”
店铺的老板就是肥妈,她的手脚非常快,很快就把李蓁蓁她们要的小吃都弄好了,装在几个一次性的纸盒子里,递了过来。
李蓁蓁她们早就付了款,此时接过了纸盒子,迫不及待地走到旁边的空地上,当场就吃了起来。
登打士街的小吃店,都是只有一个小小的铺面,没有空间让客人进去里面用餐。所以,客人们买了小吃之后,就只能露天用餐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几十年以后,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前来用餐的游客依然乐此不彼,由此可见登打士街小吃的魅力了。
这几份小吃,看着挺多的,其实并没有多少,李蓁蓁和陆娉婷三两下,就把它们全部都解决了。
陆娉婷吃完了之后,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不满足地说:“蓁蓁,我怎么觉得越吃越饿呢?要不,我们再去点几份吧?”
李蓁蓁连忙阻止她说:“娉婷,不要再点肥妈小吃了吧,我们去别家看看,留着肚子,吃多一点别的。”
这个主意立刻得到了陆娉婷的大力赞同,她提议说:“那我们去吃松记的雪花冰,好不好?”
不得不说,陆娉婷的口味和爱好,跟李蓁蓁的很像。她提议的小吃,正好都是李蓁蓁前世很爱吃的。
李蓁蓁高兴地说:“嗯嗯嗯,那我们快点去吧。”
于是,陆娉婷又把李蓁蓁带到了松记雪糕店的前面,点了一份招牌朱古力秋香,还跟老板要了两个碗和两个勺子。
这份招牌朱古力秋香,分量十足,底层是切得薄薄的新鲜香蕉片,中间放了很多椰果和棉花糖,上面淋了许多朱古力酱,闻起来特别特别香甜,吃起来确实非常绵软,巧克力味十足。
李蓁蓁和陆娉婷两个人,分享着这份雪糕,吃得十分满足。
这还没完,紧接着,陆娉婷又拉着李蓁蓁,一起品尝了很多很多种小吃,有炖奶,杨枝甘露,古法糯米鸡,叉烧肠粉,等等等等。
这一通吃下来,几乎是把整条登打士街,从头吃到了尾,到了最后,两个人都不小心吃撑了。
陆娉婷终于满足地说:“啊,好饱好饱,蓁蓁,我们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李蓁蓁摇了摇头,笑着说:“刚吃饱怎么能立刻坐下呢?会消化不良的,我们还是走一走路吧。”
李蓁蓁说完之后,就硬是把陆娉婷拖了起来,漫无目的地在周围散步。





带着空间闯六零 分卷阅读124
两个人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另外一条街。
这里的街道两边,用色篷布搭建起了很多个小摊位,五颜六色,密密麻麻,一个摊位接着另一个摊位,一直绵延到了很远的地方。
李蓁蓁好奇地说:“娉婷,你知道这里是哪里吗?他们是卖什么的?”
陆娉婷懒洋洋地说:“哦,这里是金鱼街啊,以前是卖金鱼的,现在都是卖小东西的,卖什么的都有。”
李蓁蓁突然感兴趣地说:“难道这里就是通菜街吗?”
陆娉婷想了想,点头说:“对,好像正式的名字,就是叫做通菜街吧。”
李蓁蓁兴趣大增,于是提议说:“娉婷,这里好像还挺有意思的,我们进去逛一逛吧。”
陆娉婷无所谓,就陪着李蓁蓁走进去了。
旺角的通菜街,就是后世所说的女人街,专门卖女人用的服饰鞋袜。
但是,与后世不同的是,在六十年代,这里所贩卖的物品,种类非常多,其中就包括古玩和各种工艺品。
当然,这里盛行的是地摊文化,能够流落到这里的古玩和工艺品,一般来说,都是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但也不乏一些好东西。
所以,经常有人在这里面捡到漏。
对于这个地方,李蓁蓁当然是要好好地逛一逛了。
她们走进去之后才发现,这条街真是热闹非凡。
往来期间的顾客,有家庭主妇,也有学生仔,当然更多的是一些外国游客。
陆娉婷很快就被这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吸引住了,专挑那些小饰品店进去逛。
李蓁蓁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于是跟陆娉婷交代了几句,两个人就分开来逛。
李蓁蓁沿着街道,专心地看起了那些卖古玩的小摊。
不过,她很快就失望了,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
李蓁蓁本来也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因此就百无聊赖地随便瞎逛起来。
不知不觉间,她来到了一个专门贩卖扇子的地摊上。
由于此时已经入夏,香江的天气早就炎热起来了,所以,这个地摊的生意非常好,前来挑选扇子的人还不少。
李蓁蓁也是逛街觉得热了,就想着买一把扇子拿在手里扇一扇风。
要说什么样的扇子最好使,那当然是纸质的折扇了,又轻便,风又大。
因此,李蓁蓁蹲在存放折扇的大箱子前面,仔细地挑选着折扇。
这些折扇,有一些是新的,有一些却是二手的,上面还有污渍呢。怪不得标价那么便宜,一把扇子才卖1块钱。
李蓁蓁一连看了好几把,都不太满意。
当她无意间打开了另一把折扇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把扇子有些奇怪。
它比其他的扇子重得多,扇面也比较厚。而且扇面似乎有两层,外面的这一层,上面绘制了一幅很艳俗的牡丹画,似乎是后来才装上去的。
李蓁蓁不禁起了好奇心,拿起了这把扇子,就仔细地研究起来。
她很快就发现了,这把扇子的扇骨,居然很像是乌木!
乌木,也叫做阴沉木,是名贵的红木由于被埋在了地底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化,逐渐形成的,素来有“东方神木”的美誉。
乌木是非常值钱的,古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由此可见乌木的珍贵了!
这个地摊上面的一把普通的扇子,居然是乌木做成的,李蓁蓁不禁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可是她左看右看,都觉得这就是乌木做成的。
李蓁蓁越看越着迷,忍不住就想动手,把外面这层扇面撕开,看一看下面到底有什么。
正当她要动手之际,突然听到了一声大喊:“住手!”
李蓁蓁迷茫地看过去,发现是那个小贩,此时他正愤怒地看着她,继续说:“住手!不要搞破坏!等一下扇子被你弄坏了,就卖不出去了!”
李蓁蓁这才如梦初醒,拿着这把扇子,站了起来,说:“老板,这把扇子是1块钱对吧?我跟你买了。”
老板看到李蓁蓁要买,就不再继续说她了。
李蓁蓁给了老板1块钱,还向他打听道:“老板,你这些扇子,都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个老板很不在乎地说:“就是旧货上来的呀。”
李蓁蓁不死心地说:“那这种扇子,你这里还有没有呢?”
这个老板看也不看李蓁蓁递过来的扇子,非常不耐烦地说:“我怎么知道?都在那个箱子里面,你想要的话,自己去找!”
看来,跟这个老板是打听不出来什么消息的。
李蓁蓁只好重新回到了大箱子的前面,仔细地翻找了一遍,但是都没有找到跟手里这把扇子一样的了。
见此,李蓁蓁只好放弃了继续寻找,拿起这把扇子,就离开了这个小地摊。
走出了一段距离之后,李蓁蓁终于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
她快速地找了一个偏僻的拐角,就直接把扇子外面的那一层牡丹图,给小心翼翼地撕了下来。
当外面这层扇面被撕下来之后,李蓁蓁终于看到了里面的扇面,顿时大吃一惊!
只见这里层的扇面,颜色很黄,纸张里面还隐隐夹杂着一些花朵,仔细一看,居然是桃花。
扇面上却只有五个大字:“鹅鹅鹅鹅鹅”。
这五个“鹅”字,每一个的写法都是不同的,细看之下,才发现它们全部都是行书。
李蓁蓁觉得非常奇怪,什么样的人,会在扇子上写了这么多个“鹅”字呢?
李蓁蓁赶紧又在扇面上寻找起来,很快就在最左边的下方,发现了四个潦草的字,一看,居然是“王右军书”!
啊啊啊!这这这!这个王右军,莫非就是指王羲之吗?!
天呐!天呐!怎么会!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王羲之,可是1600多年前的古人了。
如果这把扇子真的是由他来书写的,那岂不是说,这把扇子,也是1600多年的古董了?!
而且,王羲之是什么人啊?
那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书圣!
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公认为是“天下第一行书”!
正是因为王羲之书法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这也导致了他的书法作品一经面世,就受到历朝历代帝王们的宠爱,纷纷把它们留给自己作为陪葬物品。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王羲之的真作了。
流传下来的所谓王羲之的书法,其实全部都是后人模仿的。
这一个说法,已经是学术界公认的了。
所以说,王羲之是一个没有真作的书圣。
而现在,李蓁蓁手里的这把扇子,会是王羲之的真作吗?





带着空间闯六零 分卷阅读125
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把扇子的价值,可就无可估量了。
它将会是王羲之唯一存世的真作,全世界独此一份!
李蓁蓁顿时激动极了,不禁仔细地观察起了这把扇子。
首先,这把扇子所用的扇骨,已经确认是乌木无疑了,这是它珍贵的一种体现。
其次,这层扇面所用到的纸张,正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麻黄桃花纸。
这种麻黄桃花纸,是东晋所独有的,它的制作工艺,在此之后就已经失传了,其他的朝代都没有这种纸张。
而且,据史料记载,王羲之非常喜欢用这种纸张,曾经一次性就购买了9万张之多!
然后,是这上面的五个“鹅”字。
据说,王羲之最喜欢的宠物就是鹅,他家里专门养了很多鹅。
他认为养鹅,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之中,领悟到一些书法的髓。
李蓁蓁运用专业的眼光,仔细地审视这几个“鹅”字,只见它们笔力雄劲,入木三分,非常飘逸灵秀,无论李蓁蓁怎么看,都觉得它们就像是王羲之写出来的。
最后,是这上面的落款“王右军”,这正是王羲之的官职。
最重要的是,这个落款,属于草书,这就更有可能是王羲之的真作了。
李蓁蓁不禁想起了一个历史传说。
相传,王羲之有一次外出游玩,碰到了一位老婆婆在卖扇子,由于扇子上面没有什么装饰,因此卖不出去。
王羲之看到了之后,顿时起了同情心,就帮这位老婆婆,在她的每一把扇子上面,都写了五个字,然后就把它们还给了老婆婆。
这个老婆婆并不认识字,她觉得王羲之写得很潦草,就很不高兴。
王羲之这样对她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肯定可以卖出去。”
果然,这个老婆婆对买扇子的人说,这是王右军写的扇子,一下子就把它们全部卖出去了。
这件事情传开了之后,许多人就上门来求扇子,但是王羲之却不肯承认了,说那些扇子上面没有他的签名,怎么就认为是他写的呢?
前来求扇的人不相信,王羲之就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扇子打开了,指着上面的落款说:
“你看,我的扇子上面是有签名的,王右军书,看到没有?这才是我亲自写的,为了防伪,我还用了草书签名。你们在外面看到的那些,很可能是别人模仿的,毕竟我的字这么出名,他们也想着依靠模仿来赚钱。”
这些人听了之后,才打消了向王羲之继续求扇子的念头。
李蓁蓁一直以为,这个故事是虚构出来的,只是一个传说故事而已,现在看来,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真的了。
她现在几乎可以断定,这把扇子,就是王羲之亲自书写的,是真品!
没想到,自己的运气如此逆天,居然被自己得到了这么一把极其珍贵的扇子。
李蓁蓁兴奋地就想在原地蹦跳起来。
她想,这把扇子的前主人,估计也是一个识货的人,为了掩人耳目,还用了一幅十分艳俗的牡丹图,把这把扇子伪装起来。
现在就是不知道,这把扇子为什么会流落出来,最终流落在了地摊上面。
这将是一个无解的谜团。
但是无论如何,这把扇子现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主人,那就是李蓁蓁!
此时此刻,她已经兴奋地找不着北了。
最后,还是陆娉婷找到了她,奇怪地说:“蓁蓁,你在这里干什么?”
李蓁蓁开心地说:“我买到了一把很喜欢的扇子。”
陆娉婷好奇地说:“真的吗?给我看看吧。”
李蓁蓁只犹豫了一瞬,就大方地把这把扇子递给了陆娉婷。
没想到陆娉婷只看了一眼,就嫌弃地说:“这把扇子真简陋,也就你会喜欢了,要是我啊,就挑那些有明星的扇子。”
陆娉婷说完之后,就拉着李蓁蓁,催促着说:“蓁蓁,你是在哪里买的?快带我去那里看看,我要看看有没有印着明星的扇子?”
李蓁蓁哭笑不得,只好带着陆娉婷,再次来到了那个卖扇子的地摊,让陆娉婷如愿地买到了一把印着明星的扇子。
第56章遇到难题
在即将开学之前,陆娉婷又过来找了李蓁蓁,这次是约她一起去定做校服的。
圣保罗中学是一所英式学校,里面的很多规矩,都是秉承了英国的制度。就连校服也是指定了样式,让学生们自己去找人定做。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丰俭由人。
那些家境好的学生,自然可以定做高档面料的校服。而那些家境不太好的学生,也可以选用比较廉价的面料,帮助他们节省开支。
圣保罗中学指定的校服样式,比较偏向于英伦学院风。
女学生的夏季校服,是白色的短袖圆领衬衫,和宝蓝色的百褶短裙。
学校对校服的具体细节,都有详细的要求,一般都要去找专门的裁缝店才能定做。
陆娉婷很热情地推荐说:“蓁蓁,我知道有一家裁缝店,做的校服可好看了,你跟我一起去那里定做吧,好不好?”
李蓁蓁无所谓地说:“校服不都是一个样的吗?难道那一家做的款式,还能和别人做的不同吗?”
陆娉婷很认真地说:“虽然款式都是一样的,但是他家做得特别细,特别好看,很有名的,你跟我去吧去吧。”
李蓁蓁点了点头,笑着说:“那好吧,反正我的校服也还没做呢,就去你推荐的那一家吧。”
陆娉婷提醒她说:“蓁蓁,别忘了带上你的录取通知书哦。”
李蓁蓁奇怪地说:“为什么还要带录取通知书啊?”
陆娉婷解释说:“带上录取通知书,才能证明我们是圣保罗中学的学生呀,不然怎么给我们的校服印上校徽?一直以来,做校服都是要带录取通知书的,你不知道吗?”
李蓁蓁恍然大悟,说:“哦,原来是这样,我还真不知道呢。我刚从大陆那边过来,以前没有在香江读过书,不知道是很正常的。”
陆娉婷笑着说:“哈哈哈,我差点忘了,那你现在知道了吧?”
李蓁蓁点头说:“嗯嗯,我们这就走吧。”
于是,两个人一起来到了陆娉婷推荐的那家裁缝店。
这家裁缝店位于尖沙咀的闹市区,占着两个门面,门上镶嵌着大块的落地玻璃。
里面靠着墙壁,摆放着一排排实木的开放式衣柜,上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各种衣料。
这家店整体的装修风格,低调中透着一股奢华,看上去不像是普通的裁缝店,倒像是高端定制的工作室。
可以想象得出,在这里面定做服装,用肯定不会便宜。
不过,李蓁蓁




带着空间闯六零 分卷阅读126
和陆娉婷都不是差钱的人,因此很从容地走进了这家裁缝店。
一个三十多岁,打扮干练的女子很热情地迎了上来,微笑着询问说:“欢迎光临,两位是要定做服装吗?”
陆娉婷回答说:“我和我朋友,都是圣保罗中学的学生,现在要来定做校服。”
这个女子点了点头,说:“可以可以,我们这里经常有做圣保罗的校服,你们有没有带录取通知书,或者学生证?我们就是看一下,确认一下而已。”
陆娉婷和李蓁蓁,于是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给这个女子看了一下。
这个女子看完之后,马上热情地忙活起来,一边为两个人丈量尺寸,一边介绍起了各种面料和配饰。
听了她的介绍之后,李蓁蓁这才知道,一件小小的校服,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比如那衬衫上面的纽扣,就有很多种花样。
贵的可以选用真正的珍珠纽扣、水晶纽扣、甚至黄金纽扣,而便宜的就更多了。
女裁缝听到李蓁蓁她们的预算之后,含笑着推荐说:“你们要做的校服,衬衣的话,可以选用意大利海岛棉。”
女裁缝从旁边的衣柜上面,拿出了一匹布料,介绍说:“就是这一种,既轻薄又有光泽,上面还有浅蓝色的暗纹。”
“这样的话,就要搭配上珍珠母贝做成的纽扣,再加上一条深蓝色的针织短领带。你们相信我,上身之后的效果非常好。”
看到李蓁蓁她们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这个女裁缝继续说:
“至于裙子,我推荐的是特级170塔斯马尼亚羊毛面料,这种料子做出来的百褶裙,线条非常笔挺,不会轻易发皱,穿出去非常妥帖。”
“对了,我们店里面,还有专门搭配的短袜,白色、黑色和蓝色的都有,都是英国细羊毛面料做的,非常透气,很适合你们夏天穿。”
1...3839404142...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