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家有四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穆幕
当然不是的,很多人家还是对永国公府这个招牌很感兴趣的,别管以后怎么样,最起码现在是亲戚了不是?
但是那种人家这三姐妹又哪里看得上,下面两个倒还好,主要是最大的董文诗,从小到大都是被当作嫡长女教养的,虽然知道外面有个世子大伯,并且有个比她年纪大的堂姐,但是十几年不在京都,一直都是听说,她实际上就是嫡长女的待遇。
秀秀兄妹几人一朝回京都,别说在府里她的地位陡降,就是在外面也很快就感觉天差地别,嫡女和嫡长女,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若是不曾拥有那便也罢了,从小到大都认为是理所应该的权益和待遇,等到长大了生生夺走,董文诗差点没直接黑化。
但总是性子阴郁了不少,再加上婚事上的波折多了,性子就有些左了,这个看不上那个不愿意,便是她的母亲文氏也各种不满意,特别董文诗的年纪只比秀秀小一岁,比元元大一岁,夹在中间真是糟心得不得了。
好容易元元莫名其妙早嫁了,秀秀很是迅速的定亲成亲了,终于轮到董文诗了偏偏魏王选继妃了。
永国公府的立场文氏和董文诗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才感觉难受,凭什么就要看着这个好机会白白溜走。
永国公的意思是不去赴宴,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他们就是不愿意和魏王结亲。
文氏和董文诗答应的好好的,转头坐着马车母女三人就去章府了,因为她们不信若是真的成了,永国公府还能不认!
反观三房的严氏性子沉默古板,既然公公说不去,那么她们母女就没有去。
雪氏知道文氏没有那么老实听话,但她作为世子夫人,一府宗妇,要是看见她们走不拦着那就不对了,于是雪氏一大早就去了静郡王府和王妃商量阿璋的婚事去了,比文氏她们走的还早。
永国公知道了自然气得吹胡子瞪眼,想要训斥二儿子一顿,二儿子还跟他哭女儿婚事多艰难,世子董湛从头到尾凉凉的看着弟弟作死。
永国公府当年也是烈火烹油,就算是现在在军中也是威望非常,这种情况对于永国公府来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要不是老国公当机立断交了兵权退了下来,立场鲜明做了保皇党,接班人又是个身体弱的,哪里还有今日永国公府的风光。
若说四皇子已经太子了,那么作为皇帝明面上承认的继承人,永国公府做个亲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皇帝的儿子都成年了却没有立太子,这明显是要熬个太子出来了。
别说什么魏王身份最高,要是皇帝真的属意魏王,早就立太子了,毕竟上面没有嫡长子,魏王身份最高多么的名正言顺,但是皇帝偏偏没有立,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帝对魏王不满意,最起码没有比其他皇子更满意,而这时候忠心皇帝的永国公府却和魏王结了亲家,那不是戳皇帝的肺管子么?
永国公哪里能不知道儿子儿媳妇在想什么,叹口气挥挥手让二儿子离开,看着似乎很轻松出门的二儿子永国公头疼,转





家有四宝 分卷阅读172
头看见当自己不存在嫡长子一口老血噎在胸口:“去去去,看到你就来气,该干嘛干嘛去,我去找阿珏去。”还是大孙子好,笑眯眯的知道哄着他,哪里像嫡长子明明一张不错的脸皮,就是一副死人脸,谁爱看!
作为一个老人家,永国公拒绝世子的冷脸,只不过董湛走到门口永国公又把儿子喊住了:“你最近也没事,常去看看你爷爷。”永国公自己喜欢大孙子,他爹也喜欢大孙子……对了他儿子也喜欢大孙子,不过现在还没有外孙倒是有一个了,嗯,他也喜欢,什么时候再让阿珏把那会吐泡泡的小元宝抱回来玩玩。
原来阿珏上次回来就把元元和子明之间阴差阳错的事情跟家里的几个人说了,当然这几个人是真的几个人,其他人是不知道。
为此雪氏还后悔不已,早知道就晚一点,当时只想着赶在元元二十之前能以寡妇的身份回家,倒是没想到别的。不过就算晚一点还是要迂回的,因为都太妃的娘家侄女和永国公世子的嫡次女怎么也是合不上的。
现在虽然弄得复杂一点却也样样周全了。
不过因为这件事情包括雪氏在内的董家几个大佬,对岚王世子的印象倒是都很好了,毕竟这么匆忙还能面面俱到从身份到婚礼一点不逊色的置办,可想而之对他们家姑娘那是心可鉴明月了。
想起小元宝,永国公就想起了未来的糟心亲家,要不是看在小元宝的面子上,朝堂上哪怕是打群架吵翻天他都不会吭声的,还有那淑仪县主和高南王府是什么玩意儿,之前听说都亲王砸高南王府那叫一个爽快,他不以为意,如今倒是跃跃欲试,只是可惜他此刻没有什么明面上的理由,想想也是遗憾。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怕什么来什么,文氏带着两个女儿去的时候,永国公还觉得说不定还不会被看中,毕竟魏王的继妃谁也没说一定要身份稍低的,高得也可以啊,京都那么多大臣勋贵家的姑娘,不一定会看上永国公府,但是偏偏赏花会回来后不久,魏王府就上门来提亲了。
这样不事先透露一句就上门,很显然文氏在永静侯府章家已经表现出愿意结亲的意愿了,没有跟家里商量就给了人家暗示,所以魏王府才会这么上门提亲的。
永国公简直要被这个儿媳妇气死,不让却偏偏要!
那就不要怪他做老子的心狠,比起永国公府的百年基业,一个儿子罢了,他舍得起!
第113章
皇帝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别人掌握权力或许也会变得面目全非,但是皇帝绝对是其中的极致。
就拿四皇子魏王来说,只要长眼睛的都可以看得出皇帝其实并不很喜欢他,说不定还很嫌弃,特别是这阵子这么多事情。
皇帝是肯定不喜欢魏王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岳家的,但是皇帝的儿子再不好也是金贵的,他自己再嫌弃也是容不得别人嫌弃的,所以魏王上永国公府提亲,那么永国公府的姑娘只要不是死了残了那就嫁定了。
他可以觉得永国公府是有二心,但永国公府要是敢拒绝这门婚事,他又会觉得永国公府是嫌弃皇室,所以永国公府的几个大佬就算再暴躁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门亲事,并且要欢欢喜喜地准备婚事,热热闹闹地把姑娘抬进魏王府。
永国公倒是想要直接干净利落的分家,但是他自己活的好好的,他老子还活着呢,你就这么分家,不还是摆明了嫌弃魏王么?
这可是要不得的。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于是永国公告病了。
一开始是陆陆续续请假,后来干脆直接不上朝了,没了美如画的永国公,皇帝觉得一眼望过去都是老菊花脸,真真是眼睛疼!
但是没有办法,臣子告病他不能硬让他上朝吧,更纠结的是永国公虽然身上也领了官衔但却是一个虚职,人家来不来上朝其实根本没有多大关系,那就是来当花瓶的。
皇帝也知道永国公这阵子估计睡不好,不过再怎么事情都已经这样了,想必过一阵子就会销假上朝了吧,结果没多久就等来了永国公要将爵位交由世子继承的折子。
皇帝:嘿!你们董家倒是把【有事儿儿子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早年老国公也是,明明还身强体壮,但是为了避嫌兵权也干脆利落的把爵位让给了身体虚弱的儿子,自己提前养老了,据说如今还能打上一套拳,在老臣中是难得长寿。
如今永国公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虽然早年身体弱,但是最近十多年连风寒都没听他得过,这样一个人突然说年纪大了,宿疾缠身要把爵位让给儿子了。
皇帝:忽悠他很好玩么?
但是这一手忽悠实在是耍得太好了!
诶!
皇帝不期然就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们,儿孙们都是父母前世的债啊!
皇帝觉得自己感同身受了,把折子压了两天后就同意的。
而此时永国公府已经把董文诗风风光光地嫁进了魏王府,皇帝的折子下来,永国公,不现在已经不是了,是老国公了,老国公带着老婆,外加老老国公和老老夫人利索的拾了东西回老家去了,美其名曰父母年纪大了要落叶归根,他身体不好还是去乡下养身体比较好,最绝得是非常麻溜地把下面两个儿子统统打包带回了乡下。
毕竟他们四个老人是要子女在身边奉养的,当然对陛下还是要效忠的,所以他把嫡长子一家子留在京都给皇帝做牛马了。
被当牛马送给皇帝的董湛:……
皇帝:……
本来因为和魏王府结亲,不少等着看永国公府笑话的人:这花瓶是真的成了!还有这种操作!学到了!
新任的魏王妃董文诗一下子傻眼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在心底蔓延,第一次明白不听话的下场居然是如此惨烈。
永国公府的做法是彻底得罪了高贵妃,魏王府和高南王府,但是他们能拿永国公府怎么办?
根本没有办法,所以最后受到责难的只有董文诗,但是董文诗是逆来顺受的姑娘么?不存在的!
十几年高高在上的国公府里养出来的嫡出姑娘,或许一开始被吓到没有反应过来,但是要说忍气吞声任由别人欺负那是绝对不可能!
再说自家爹妈,爷奶,太爷爷,太奶奶都回老家了不错,但是隔壁永国公府的可也是亲大伯,亲大伯母,要说永国公府不会看在她的面子上帮衬魏王,但要说不管她死活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董文诗一开始还是对魏王抱着一定好感,毕竟是如今是她的丈夫了,又是今上亲子,还封了王爷,出身也最高,前头王妃还只留一个女儿,这是多好的一手牌,就算永国公府不会帮魏王,但是有了她在这里,永国公府也绝对不会帮其他的皇子,这




家有四宝 分卷阅读173
其实已经很够了。
但是还是新婚,魏王转眼就翻脸,日日不给她好脸,回府就往后院姬妾那里钻,董文诗本身就是心气大的年纪,你不是不给我脸么?
那就大家都没脸!
董文诗在秀秀没有进京的时候也算是永国公府女儿里的头一份了,她自己也长得好,虽然各种毛病不少,但是长辈都算宠爱她,该会该学的该知道也都明白。
就是这次出嫁爷奶太爷爷太奶奶都不同意的,但是陪家的时候还是陪了好些腰背挺直手上有功夫的小厮,跟着她住在内院里的丫头婆子,除了从小跟着她的两个大丫头和一个管事麽麽,一溜的利索健妇。
最开始的时候她还不乐意,,身边的人那就是主人的脸面,如此粗鄙的丫头婆子这不是给她丢脸么!
但是魏王一翻脸她就明白这些丫头婆子的好处了。
皇家是个讲规矩的地方,但也是个最不讲规矩的地方,只要得了男主子的宠爱,不管是人是鬼都敢踩到大妇的头上来做窝。
这不,魏王和高贵妃那里刚刚给了董文诗脸色,转眼就有妖妖妖娆娆地来说算话,董文诗气得几乎撅过去,结果旁边原本拔草的一个小丫头面无表情地冲过来,直接一巴掌把小妖拍在地上,小妖满嘴的牙掉了一半。
董文诗和她的两个漂亮大丫头被吓了一跳。
小丫头木着一张脸对着董文诗行了一礼道:“世子爷说了,若是有人敢让二姑奶奶不痛快,奴婢们就务必让他们全家不痛快!”
这个世子爷自然不是她家做了国公的大伯,而是刚刚请封了世子的大堂哥董雪晏。
事实上阿珏这个行为是有挑拨离间,火上浇油,看戏不嫌热闹的嫌疑的,但也不知道触动了董文诗的那根神经,从那一天起董文诗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魏王让她不痛快?
好啊,她就骂他的侧妃,打他的小妾,漂亮的提脚就卖了,不听话的直接让人打,只要不出人命,她这个上了玉碟捧了金印的王妃怕谁?
高贵妃让她不痛快?
可以,每次进宫她连贵妃宫里都不去了,嫡婆婆还活得好好的呢?贵妃怎么样说白了还是个妾,她认了皇后这个婆婆,高贵妃就是个面子情,要是高贵妃敢磨搓她,她就敢直接喊救命,有手上功夫了得的丫头护着,她就是一路哭到皇后那里告状也没问题。
完了出了宫就叫人买了臭鸡蛋烂菜叶子去砸高南王府的大门。
不是让我不痛快么?
我就让你们全家不痛快!
董文诗算是彻底黑化了,就是黑化的方向有些出人意料。
如今魏王妃的彪悍整个京都的人都知道,高贵妃和魏王简直是招了一只母老虎回家,如今居然拿这个啥都豁得出去的媳妇没有办法。
永国公府里的雪氏简直是叹为观止,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侄女是中了啥邪,只有阿珏笑笑不说话。
虽然他并没有百分百把握能影响董文诗,但是所有能依靠的人都离开了,不过十七岁的小姑娘,当然是听身边人的话,或许一开始小姑娘还会害怕还会犹豫,但是只要迈出一步发现没啥了不得,并且尝到了这种另类地肆无忌惮的甜头,那便谁也阻止不了她了。
就在新任魏王妃惬意的在魏王府后院里称王称霸的时候,阿璋的婚事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永国公府大手笔的让次子一路前往东都阮大将军府迎亲。
裕亲王,都亲王,静郡王世子,岚王世子,永国公世子全都跟着一起去迎亲,还带着皇帝册封阮鸣雁为县主,并且赐婚永国公次子董雪昊的两道圣旨,这阵容已经不单单是豪华两给可以形容的了。
这一趟东都不单单是因为阿璋和永国公的关系,还有皇帝的意思在里面。
阮大将军府兢兢业业守在东都挟制整个东都老贵族全体,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皇帝的两道圣旨颇有些恩赏的意思:我知道你幸苦了,放心我不会忘记你的功劳的。
元元身上有重孝,哥哥成亲自然是不能过去的,但是礼物还是送了好多过去,特别是此处的特产,什么山珍药材皮毛跟不要钱一样。
然后送礼物回来的人带回来了一个消息,说是她家大哥哥被东都那边的老牌大世家王家的嫡女看中了。
元元转过头去看正好在她这里的大嫂嘉罗世子,嘉罗世子愣了愣,倒是没有说什么,甚至连脸色都没有变化一下。
这下子轮到元元愣住了,所以她家大嫂是不关心这个呢,还是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
很显然嘉罗世子是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的,,不管这个王家的嫡女最后会不会嫁给阿珏,她其实都没有置喙的余地。
她又不可能给阿珏做世子夫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拦着别人给他做世子夫人呢?
只是只有她知道自己的心口疼得比她受过最重的伤的时候还要疼,还有一股莫名的恶心感,从喉头冲上来压都压不住!
第114章
东都王家在整个老牌世家里也是领头羊,追述发家史往前可正正经经追述到一千多年前,虽然也经历过天灾人祸,但是从来能挺过来,家族文化传承中从来不曾断代,很多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他们家先人的手札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说他们王家是一个家族,不如说是一个传承上千年的国家,在他们王家所住的地方,整整一个都城包括下面的城乡村落都是他们王家的人。
王家不仅势大还聪明,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一直缩着爪牙从来不会去戳皇族的肺管子,而皇帝虽然看着难受,但是王家根深蒂固,连根拔起根本不可能,若是逼急了反扑过来反倒会让如今毛病不少的大启伤根筋动骨,所以虽然难受,但皇帝看在王家还算乖巧的份上也不会下死手。
只在他觉得王家手伸得长的时候剁几个爪子,王家也是乖觉,很快就摸清楚了皇家的底线安分守己地过自己的日子。
在他们王家自己的地盘他们就跟土皇帝一样,在加上家学渊源在那里,走出去谁人不尊敬不礼让,如此也没有必要和如今的皇室咬得你死我活,得给他人做了嫁衣。
凡事传承几百年的大世家都是深谙生存道理的,皇室好欺负他们就出来搅个风雨分一些好处,若是皇室不好欺负,他们就乖乖缩在自己的地方沉寂下去,等待机会。
如今的皇室传承如今直至一统天下,从前往后尽也有快四百多年了,皇族宫氏比起一般世家一点不差,也不会像以前的皇朝那样,皇族反而被世家当作暴发户。
再加上如今朝堂上大半都是寒门出身,真正的庄稼地里出来的读书郎也不少,世家如今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所谓穷则变。
龟缩了时间够久的王




家有四宝 分卷阅读174
氏也在寻求家族长存的办法,当三公九卿被世家垄断的局面不再,哪怕是王家这样经历风雨无数的老怪物也有些慌。
家族子弟原本读书识字是因为他们是王家的子孙,如今还多了一样,要走科举之路,总之或文或武,要出头还是走皇族给的道路,因为如今的皇族没有世家的扶持照样可以治理国家,世家不再垄断文化之后,他们就没有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了。
但是王家子弟考科举考武举直到成长成为能扶撑王家的大树不是一年两年,少说十几年是需要的,那么这十几年甚至更长的空档期王家该如何安安然然度过,而不是挤得苟延残喘呢?
除了联姻现在风光无限的世家还有更简单的办法么?
显然是没有的。
而此时此刻的王家后宅也在讨论这件事情,王夫人范氏和大儿媳妇袁氏,看着端坐边上眉目沉静的,王家嫡支如今唯一还待在闺中的三小姐王葳。
范氏微微叹口气:“你也别觉得委屈,比起京都里其他没见过的贵族子弟,这永国公的世子你好歹看自己看了,虽然出身差了些,但已经是矮子里把高个了,最起码他们家家风还是可以的。”比起上千的王家,旁边传承随随便便都三四百年往上的大世家,才封了国公不过五六十年的永国公府简直就是暴发户中的战斗机!
王葳没有吭声,她是知道家里的情况的,既然家族要她牺牲自然会把该告知她的都告知她,她也承认第一眼看到那永国公世子也被对方的容貌风仪所震惊,这暴发户家的儿子不但言谈举止礼仪比起家里的哥哥们一点不差,那容貌更是让人惊艳。
但是她不甘心!
家里姐妹三人,大姐姐是嫡长女她没法比,二姐姐身体弱父母长辈爱护一些她也不能怎么样,她最小反倒是最不受关注的。
没关系父母长辈多问几句少问几句也不碍着什么,她自己从小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努力学习长成了走出去不堕王氏风范的嫡女,结果家里却要推她出去祭旗!
她只是不甘心而已!
凭什么!凭什么!
“如今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了,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从小就没有叫我和你父亲过心思,这一次想必也不例外,对么?”
王葳猛然抬起头看向自己的母亲:原来是因为这样么?
因为她太过乖巧听话了?
“是的,母亲。”王葳感觉心里有些凉凉的,她曾今有个被母亲嫌弃的粗使婆子,那婆子在她小时候会对她说:“姐儿就是脾气太好了,太懂事了,乡下人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只是没多久那个粗使婆子就不见了。
如今她算是真的明白那个婆子为什么说这句话了!
“你能明白就好,放心家里是不会亏待你的!”范氏见小女儿答应了松了口气,微笑着又说了几句就和儿媳妇袁氏一起出了王葳的院子。
王葳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口目送母亲和嫂子离开,一直到两人连带下人的身影都没有之后,才抬起头转身回了房间。
而另外一边袁氏总有些心不安,神色中总有些不安,范氏看了儿媳妇一眼,神色冷了冷:“你想说什么?”
“母亲,小妹她……”她总觉得今日的王葳看起来有些吓人。
“这件事情已经决定了,她总算还有些用,王家没有白养她一场。”范氏冷淡的神色中带着一丝厌恶,不过转瞬既逝,“再说要不是她早年太过挑剔,你父亲还偏偏由着她,如何会拖到这时候。”不过自作孽。
“母亲说的是。”袁氏不敢再说别的了,袁家和王家是通家之好小时候她也常常来王家做客,那时候她就觉得自己的婆母似乎不怎么喜欢这个小女儿,但是奇怪的是公爹非常喜欢,如今却有些隐隐约约的猜想,只是这个猜想却不敢说出来。
这一边王葳目光沉沉地看着院子里的丫头婆子来来去去整理箱笼,家里竟然如此急不可耐的要送她去京都里了。
可恨自己父亲偏偏不在家……不对!或许就是趁着一项疼爱自己的父亲不在家所以才火急火燎要送她走,等到父亲回来她人都在京都了,有长辈族老压着父亲还能追到京都接她回去不成?
她要想个办法到父亲身边去……王葳进了内室把身边的人都赶了出去,然后翻出了父亲送给她的几本游记,游记里有着详细的描述,以前她好玩曾今跟着游记画地图,父亲还夸她有天分,若是男子说不定能做个将军,还说她像她母亲……她母亲范氏像个将军?
王葳摇摇头仔细对照父亲外出的地方,是在西南,听说是因为西南有异动,而那边王家有不少产业,所以父亲才回去查看,那么她现在要做的就是跑一趟西南。
王葳研究来研究去,还是觉得坐船最好,不但因为坐船最便利,也是因为陆路很容易被追上,但是坐船却不会,一旦上了船轻易是不会被追上的。
王家的动作很快,没两天就拾好要把王葳送去京都了,但是转头却发现王葳不见了,出个门进了首饰铺子就没有见出来,王家虽然及时把消息按住了,但是在家里内部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1...5253545556...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