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家有四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穆幕
这丫头肯定不像他们华家,绝对是宫家的种!
“你去问你父皇要,不要让第四个人知道。”皇后喘了一口气,揉着额头道,“你父皇若是不答应也不会为难你。”
“若是父皇答应了呢?”三公主松开皇后的手,脸上露出一股小女儿的娇憨。
皇后闭了闭眼:“若是你父皇同意,母后自然会为你扫平前路。”
“你们母女在说什么?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皇帝拿着嘉罗世子的封王圣旨过来,打算让皇后帮着参详惨象,毕竟是自家的外孙女,皇帝也愿意亲自动手,还有跟着一起赏赐的东西。
皇后:你眼睛瘸了?





家有四宝 分卷阅读207
从哪里看出来很高兴的样子?
三公主眯着眼睛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道:“没啥,就是在说儿臣想当皇太女的事儿。”
皇后生无可恋地看着女儿,已经不知自己此刻应该摆什么表情,说什么话了。
皇帝手里的圣旨【吧嗒】掉在地上,三公主拾起圣旨放回皇帝手上,皇帝才回过神来:“什么?皇儿你刚刚说什么?”
“父皇您怎么耳背了?”三公主刚说完就冷抽一口气,原来是被皇后下手拧住了耳朵,结果还没有来得及骂皇帝已经上前握住了皇后的手:“快放手,有话好好说你扭她耳朵做什么,闺女耳朵疼你手也累何苦来哉?”
皇后磨着牙齿到底还是松手,倒是皇帝还握着她的手不放,转头看过去横着眉毛想要叫皇帝撒手,突然想到女儿就在旁边,而且女儿刚刚还骂她矫情嘴皮子哆嗦了一下,缩回手到底没有冷言冷语只是哼了哼。
皇帝却很高兴,笑眯眯地看向三公主,然后想起自家宝贝闺女刚才的惊人之语:“父皇的宝贝小棉袄你说说看你怎么就想要当皇太女呢?”
“因为儿臣不想凄惨的过下半辈子,明明父皇说过儿臣是父皇的掌上明珠,父皇有什么都愿意给儿臣,但是偏偏最好的却不给儿臣。”三公主一脸委屈的样子可把皇帝心疼坏了,但是皇帝却也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皇儿,这皇帝先不说坐上去的困难,就是坐稳它要付出的代价也不是是谁都能承受的,嫡公主和皇太女完全是两回事儿你可明白?”
“儿臣明白。”三公主的眼神却很坚毅,“大启是父皇和母后的心血,儿臣不想把它交给别人,儿臣想要成为它的主人!”
“你去镇国公主府见见你姑奶奶,问问她当年为什么要放弃皇位,完了你再回来告诉父皇你到底想要什么。”皇帝摆摆手,三公主却双眼亮得惊人,没有人比她此刻更惊喜,原来皇室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现实比她想象的更加美好一些。
三公主离开了,皇后见皇帝皱眉坐在那里不吭声,张了张口,好一会儿才道:“女儿胡闹你怎么还让她去见大姑姑?”还有大姑姑当年有机会当皇帝这事儿难不成是真的?
“女儿才没有胡闹,其实我心里老早就有想头,只是以前那时候……”皇帝停顿了一下早年皇位做得不稳,夫妻俩各种憋屈哪里有这个心思,“我也是胆小了,总是把皇位给儿子简单,再说我们闺女以前是什么样子,我哪里知道她有这个心思?”虽然知道女儿聪明又厉害,但是她那副淡淡的,什么都不想要,没追求没野心的样子,哪里知道她想要什么。
“你不知道我就知道了?”皇后才生气呢,比起她这个做母亲的,皇帝这个父亲那真是宠女儿宠上天了,几乎到了要什么给什么的地步,要不是她在边上拉着,又常常送出宫让两个弟弟好好让女儿出去见识见识普通人的生活,她女儿就能生生被宠成另外一个裕亲王。
裕亲王在外面有驸马拴着,公主府又简单裕亲王再混性子也不会左了,长大后懂事了自然就好了,但是她女儿可是活在皇宫这种刀光剑影的地方,一个弄不好性子就扭不回来了。
她一直以为把女儿教养的很成功的,足够一个公主的典范,结果到底还是偏了,她是看着皇帝一步一步踏上帝王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的,一路上说是一句满目血泪皮开肉绽也不为过。
还是因为皇帝是男子,是先帝下旨钦定的皇位继承人,还有大姑姑保驾护航。
想想女儿想要以女儿身,又不是独女的情况当皇帝,真是……
“好好的日子不想过,非要去吃那苦头。”皇后随手就把靠枕让皇帝身上,“都是你见天要把她带在身边,御书房不算,勤政殿都不放过,从小听着你们这些唠叨朝政大事,可不就心养大了?”
“你别恼啊,女儿要是做了皇太女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皇帝挺遗憾的,如果当初早早这个女儿能早早来到夫妻身边,哪还有其他孩子什么事儿,他早就琢磨着皇太女了。
奈何这个女儿来得太晚,他和皇后没有孩子,那么他自然不会在方面放心思。
“和着你们父女一条心,就我多事儿是吧?”皇后双眼瞪了起来,“你出去!”
“诶,我哪里有这个意思,我知道你心疼我和女儿,但是女儿说的对,我们俩辛辛苦苦才拿到手里的东西凭什么给别人?”
“谁心疼你?”皇后哼了一声,“再说那是别人么?那不是你的儿子?”
皇帝叹口气握住了皇后的手:“你如何总是这样挖我心肝。”
“……”皇后却红了眼睛,“你当我为什么不愿意出这宫门?我看见那些嫔妃皇子公主就喘不过气,躲在这里眼不见还能骗骗自己还在当年的王府里!”
第138章
话说嘉罗世子和董湛一起回了永国公府,等到这时候才知道真相的雪氏真是五味纷杂,不过抱了一个下午的孙子,这会儿看到孙子的娘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脸色,只是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跟着丈夫道:“当初我就看好嘉罗世子,要不是家里忌讳我早就想抢回家做女婿了,结果最后居然做了儿媳妇儿。”
雪氏脸上还有些恍惚,董湛嘴角勾了勾:“反正还是我们家的,没有便宜了外人,不管是女婿也好,是儿媳妇儿也好,我们都不亏。”
雪氏听董湛这话嘴角抽了抽:完全无法反驳。
不过大儿子之前她就感觉一点苗头了,当然她是觉得大儿子说不定得和嘉罗世子断袖分桃了,但是小女儿是一点不漏,之前阿珏抱孩子回来也不吭一声,全家就她一个被蒙在鼓里,她心里就不舒坦了。
结果董湛一句:“你就偷着笑吧,岚王府还一个都不知道呢!”
雪氏想了想就觉得心里平衡了,然后又开始不舒服了,这次针对的是岚王侧妃,原来的继妃淑仪县主。
如今她是正一品的国公夫人,对方是从二品的侧妃,她又不怕她高南王府的娘家,和宫里的高南贵妃也不可能走到一条道上,所以雪氏只要碰见高侧妃,那就不是暗暗的针对了,而是正大光明的找茬。
弄得现在高侧妃看见雪氏都绕道走,也因此越加感受到地位的变更带给她的落差是如此巨大,这让她恨得几乎每晚钉小人,原本表面安静的岚王府又开始有了风起云涌之势。
不过这影响不了在永国公府里吃着团圆饭的子明、元元和元宝一家三口的好心情。
一家子最高兴的就是雪氏了,大儿子给她生了大孙子,大女儿的肚子也很大了,二儿媳妇也坐稳了胎,小女儿也抱着大外孙,一桌子不是大肚婆就是抱孩子的,哎哟,她这个做婆婆做娘的实在太高兴了。




家有四宝 分卷阅读208
雪氏自然知道自家孩子们的怪癖,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是不喜欢有外人在的,包括贴身的丫头也是一样,难得孩子们这么整齐的在一起,雪氏就把丫头婆子都遣了出去,除了阮鸣雁的贴身大丫头有些不放心之外,其他丫头婆子都没有一丝异样。
阮鸣雁横了贴身的丫头一眼,有些头疼当初挑选陪家的时候把这个丫头带了出来,当时想到的是独自一人嫁过来自然是要挑一个绝对忠心的,但是足够忠心又灵活的丫头不是那么好得的,家里要调*教出一个也是不容易的。
永国公府人口简单,没有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生活环境真是简单,所以当时她推迟了母亲送过来的两个大丫头,这些大丫头聪明伶俐样样能拿出手,若是到了那种复杂的大家族里那无疑是一大助力。
但是带着这种聪明的丫头进永国公府却不一定是好事。
若只是她们不甘寂寞想太多做太多还好,要是她自己也因为和她们时时相处而左了性子,那才是作死呢!
虽然她一开始是抱着满身的宅斗技能来的,发现没有用武之地还蛮郁闷的,但是她从小也生活在比较简单的家庭,所以还是永国公府这样的家庭生活让她舒心。
她完全没有要把永国公府弄得很复杂的意思。
而且后宅之神就坐在她对面,她完全没有班门弄斧的愿望。
阿璋细细挑了鱼刺,然后把鱼肉拨到了阮鸣雁的碗里,然后又开始给她剥虾。
阮鸣雁和阿璋成亲一年多了,一开始她以为是新婚燕尔总是腻歪,后来可能是她怀孕了他才回面面俱到把她捧在手心里。
但是一年多了,她发现并不是这样的,董家的男人似乎都特别疼媳妇,连女婿都是这样子。
阮鸣雁有些明白为何他们兄妹在一起都是自己动手,不要丫头婆子在一旁了。
这样的气氛之下,丫头婆子在一旁就算是当木头也让人感觉不舒服,那种温馨就会打好几个折扣。
轻轻摸着还不明显的肚子,眼里看着对面小元宝张着嘴等元元和子明投喂,在想想一般大家族里富贵人家,这些都是奶娘丫头婆子在做的。
怪不得很多人相比父母都会格外依赖奶娘和贴身丫头或者麽麽。
阮鸣雁想一想就觉得自己无法接受孩子和自己不亲近,很显然元元和孩子的相处才是她向往的。
贴身丫头年纪也差不多了,就把她许出去吧。
因为董湛袭了爵位而另外两房也分了出去,所以现在整个国公府的居住格局变化很大。
原本他们一家子住的整个东院如今都是阿珏的住处,阿璋的院子则搬到了西边,整个永国公府分为三个部分,前院,正院和后院。
前院是家里男子处理公事和产业的地方,进了二门就是正院的范围,正院也分为三个部分,东院,主院和西院,这里就是一家子起居的地方,每个大院落里还套着好几个小院落,中间隔着湖泊花园假山。
后院的中间原来就是太国公的住处,如今和主院一同在中轴线上的有三个院子,正好三代男主人和女主人们的院子,另外两边的院子则留着亲戚到访时用。
虽然做父母的已经给孩子们分好了院子,但是阿珞还跟着父母住在主院里的西厢房里,而阿璋则带着阮鸣雁住在了东院他原来的院子,习惯了并不想搬院子。
再说永国公府实在太大了,他们家人口少,只有几个主人,一起吃个饭都要走上一大段路实在不爽。
东院的正院如今是阿珏住着,阿珏原来的住处已经被常常回来溜达的秀秀霸占了,暖阁则留给元元住着。
因为元元和子明,阿珏和嘉罗世子的关系都是没有公开的,所以这一顿团圆饭大家就选择在了阿珏完全掌控丫头婆子又最少的东院。
用完午饭董湛和雪氏就离开回正院去了,而八个大人则围坐在一起看起了阿珏拿出来的建筑图纸。
这是两栋后巷相邻的宅子,和永国公府相隔三条街,虽然住的人依然富贵,但是已经没有那种邻居不是公就是侯的情况了,那边多数就是一些四品一下的官员或者有钱富商的宅子。
所以阿珏拿到这两个位于两条街街尾后巷相接的宅子并没有很大的劲儿,唯一不足的是这两个宅子都不大。
“这边离我们家近,所以元元以后就住这里。”阿珏点了一下略显窄但格局还不错的宅子。
“好啊。”元元早就知道她是不能一直住在国公府里的,倒不是说家里人忌讳她守寡又戴孝,主要是她不可能和子明小元宝长时间分开,但是国公府格局在那里,人员在简还是人多眼杂。
人心这种东西最不可控了,谁知道什么时候落了别人的眼睛,到时候就麻烦了,几年的努力全都泡汤,正好她戴孝又守寡弄个别院关门闭户深居简出也是很合情理的。
阿珏又点了另外一面的宅子:“这边就交给子明了,里面已经开始筹备,等到成了我的人撤出来就行了。”阿珏并没有说明,但是子明之前一直有和阿珏通信,两人商量过不少事情。
虽然说两个宅子都是临街,背对背相靠,一般人也不会注意到,但是不管是元元还是子明都不是一般人,要是有心总能摸出一点痕迹,所以比起把后巷封起来打通两个宅子的后门,两人都倾向于更隐秘的来往途径。
然后元元随口建议道:“那就挖个密道,一头连着内院,一头连着庵堂。”毕竟是戴孝守寡求个神拜个佛很正常,而且这个最能消耗时间,她在庵堂里呆在久都没有人会怀疑。
不管是庵堂还是后院都处于宅子的后半部分,期间的距离也比较短,还减少了工作量。
挖密道用的是阿珏的人,当然子明那里只是象征性地挖一个放东西的密室而已,这种东西一般富贵点的人家都有,没有什么稀奇,主要通道还是从元元这边挖过去。
刚说完这件事情那边就有人来见,说是康华大长公主想嘉罗世子了,让世子寻个空过去。
康华大长公主一直在外面,嘉罗世子有一直在西北,据说就很小的时候见过一面,她都不记得了,康华大长公主怎么会想她,不过很快她就明白了,因为来人走之前塞了一张纸条给她。
纸条是她的皇帝外祖父写的,意思很简单,让她带着孩子和康华大长公主一起进宫,因为只有康华大长公主的车架是可以直接进宫的,孩子自然可以不知不觉跟着进宫,等到了皇帝皇后的地盘,这夫妻俩要是不想把消息漏出去,别人自然是不会知晓的。
嘉罗世子先走,阿珏则带着儿子慢了一步去了公主府,子明也带着儿子悄悄离开,去了外头的岚王府的宅子。
秀秀挺着大肚子见元元一脸不舍却不吭声看着父子俩离开的样子,不




家有四宝 分卷阅读209
心疼,抬手摸了摸元元的脑袋:“你和大哥都搞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不过应该很快就不用这样了。”
秀秀已经摸到了自家大哥的打算,也不知道到时候家里家外的怎么热闹呢。
“为了以后日子忍忍是应该的。”元元用力的点点头,三年很快就过去的!
第139章
三年的时间确实很短,眨眼之间就过去了,这中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其中最大的就是皇后所出的三公主被册封为皇太女,成为了大启一个皇太女。
当时的朝堂简直一场灾难,还有古板的大臣在勤政殿里碰柱子的,各位皇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一直以为自己的敌人只有自己的兄弟,但是事实告诉他们他们那些娇娇弱弱的姐妹也同样是敌人。
本来没有皇子的嫔妃大多会找个皇子投靠一下,就算不是死忠也要维护好面子情,毕竟后半辈子自己和女儿的人生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但是皇太女的提议一出,那些个有公主的嫔妃就算没觉得自己的女儿能和皇后的三公主一样当皇太女,但是只要有能力当个女官封个王什么应该不是难事吧。
毕竟先帝也好,先先帝也好,这两个时期可都是有女官女将军的,也算有先例可循了不是?
而要是公主能和皇子一样入朝参政,或者下放一方为官,那她们还求那些生儿子的做什么?
横竖皇帝只能一个人坐,剩下的那些说不定还不如她们这些生了女儿的。
于是好几个皇子派系中的嫔妃公主就没有那么积极了,大家都开始敷衍了,大家都是有脑子的,年纪大的或许接受不了,但是年纪轻的很是有想法了,朝堂上立着新的北夷王屠苏嘉罗,临川侯世女也出炉了,就连童凌伯也被他胡搅蛮缠让小女儿封了世女。
如今再加上皇太女的提议,有的人兴奋地浑身颤抖,有的人却感觉到了恐惧。
京都多少才女蠢蠢欲动,多少因为无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媳妇。
当然这些都是台面下的。
台面上的那才叫热闹,各位皇子党派的人纷纷否定皇太女的提议,把整个朝堂吵成了菜市场,说到激动之处就有人跑去撞柱子了,结果嘉罗离得近一脚把人又踹回去了。
撞柱子的那个被一脚踹得仰倒,官帽飞掉还撞到了好几个骂得十分厉害的人,咕噜噜下饺子一下倒了一片,朝堂这才稍稍安静了一些。
皇帝赞赏地看了外孙女一眼,还是外孙女心疼他,不过外孙女冷着脸的表情一点不好看。
“行了你们觉得朕的三公主不能当皇太女,那么你们觉得谁能当皇太子?你们看好谁提溜出来也让朕看看,自家哪个儿子深得人心。”皇帝这话一出,朝堂上的人除了沉默的保皇党之外全部惊出一身冷汗,刚刚还喧闹无比的朝堂一瞬间静得落针可闻。
皇帝这话可真是诛心了,皇子们谁都想当皇太子,谁都希望自己能深得人心,但是皇帝还活着呢,你就算想当皇太子也不能明说,得人心更是作死了。
谁敢应?
但是每一个派系有骨干大臣,也有专门冲上去的炮灰,这不就有一个七品御史冲了上前:“启奏陛下,微臣保举魏王殿下为皇太子,自古以来子以母贵,中宫无子,高贵妃所出的魏王殿下身份贵重,理当被立为皇太子。”
魏王:mmp!这人谁家的,居然这么黑本王,还让本王当出头鸟!
“朕的三公主面前谁都一样,没有什么谁身份更贵重一说。”皇帝就差明着说了,都不是嫡出在他眼里没有三六九等。
子以母贵更是笑话,他想要哪个孩子上来,自然会抬举他的母亲给孩子做脸,难不成皇子皇女们还要因为生母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微臣愿保举陈王殿下为皇太子,陈王殿下文武双全,聪慧机敏,又有仁义之心,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御史下去了立刻就又有人跳出来了。
“陈王确实功课都不错。”皇帝淡淡地点了个头,只是和他的三公主比起来,就相差太多了,若是陈王看到的是家门口的池塘,那么三公主看到的就是千里之外的大海了。
原本夸耀陈王的大臣一愣,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不该夸下去,因为他的本意和前面的一样是来黑人的,可是皇帝居然赞同了,这就尴尬了!
这下子真是捅了马蜂窝,刚刚说陈王文武双全,这边已经有人在说陈王骄奢异常。
陈王一派立刻不干了,拿他做筏子的是你们,完了成功了你们转头就开黑?实在太不要脸了!
一时间朝堂再次成了菜市场,刚才连成一气反对立皇太女的联盟瞬间土崩瓦解。
“永国公给朕说说这事儿怎么解决才好?”皇帝撇了一眼老神在在,听朝臣吵架仿佛在听曲子的董湛,扯了扯嘴角问道。
“回陛下,自然是陛下想如何解决就如何解决了,您才是金口玉言的天子。”董湛甩锅的本事和他老爹一样的玩得溜。
“若朕一定要你拿出一个解决办法来呢?”皇帝知道自己这种问题也只能问问董湛,其他人不一定干净。
“这……”董湛微微皱眉,所有人都看向新生代花瓶,然后就见他微微一笑,“微臣这里倒是有一个主意。”
“爱卿请讲。”皇帝还以为花瓶又会花样甩锅,没想到还能有生肉。
“三公主是唯一的嫡出,身份贵重再无人能出其左右,但是三公主是女子与历朝历代的皇位继承规矩并不相符,但是我大启不是非要跟着那些已经灭亡了的朝代的脚步,所以微臣觉得,在中宫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嫡出公主应该和庶出皇子们处于同等地位,既然众位皇子都是一样,那么比试一番就行了。”
“微臣附议!”第一个开口的是黄丞相,他和皇帝君臣十多年,自问还是有些了解皇帝的,只要是皇帝开了口的很少有做不到的,他们要是发狠驳了皇帝,他们自己都可能得不到好。
只是皇太女实在兹事体大不是能轻易同意的,而若是皇帝一定要立三公主为皇太女,可能最后君臣之间就要两败俱伤了。
这不是黄丞相愿意看到的,但是永国公的话一出,这皇太女的事情性质又变了。
这相当于是把三公主摆到了众位皇子同样的位置,而不是摆出中宫嫡出正统的样子。
这样一来对于皇子们来说不过多个对手而已,皇帝儿子那么多,多一个少一个对手其实真的没啥。
而比试更是杜绝了皇帝皇后偏帮三公主的可能,黄丞相要是不答应下来才有鬼。
董湛的提议居然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他们的想法基本和黄丞相雷同,同时也不觉得在相等的情况下,三公主能在文治武功和治国才能上,能胜过各位大儒从小教养




家有四宝 分卷阅读210
一成年就上朝堂的诸位皇子们。
但是今日的信誓旦旦都是明日伸出脖子被扇的耳光。
三公主无论文章武功都完胜年幼的几位皇子,就是与几位年长的皇子也不相仲伯,在朝政方面更是老辣,完全不像是一个没有上过朝堂或者初初上手的菜鸟。
皇帝从头到尾的表情都很微妙,又是骄傲又是纠结,看向几位皇子的眼神让他们几乎挖条缝把自己埋起来。
偏偏童凌伯还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双眼发红那样子可不像上次那样干嚎没有眼泪:“陛下苦啊,微臣懂的,懂的!微臣自然不敢和陛下比,但是对祖宗基业的心思是一样的,他们还说微臣胡搅蛮缠,外面的人不理解微臣,家里的人还要埋怨微臣,微臣真是冤枉。”
1...6364656667...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