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帝姬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希行
至于为什么是逆贼,怎么成为的逆贼,这些都不需要多说,也不能说,越说多越麻烦。
“她一个人,又被兵马追捕,她根本不可能说,更不可能说的天下人都听到。”陈盛道。
然后抓住她,这件事就解决了,从此不会再提及。
但现在陈盛翻看着桌上的文书,有人伸手抓起一把。
“告示,都是随着官府张贴散发缉捕告示时夹杂其中。”宋元说道,翻看着这些各地上报的描述,“不同的地方,时间先后都差不多”
他将手中的文书重重的摔回桌子上。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一个官员补充道:“黄沙道城皇后陵还塌了。”
虽然去年皇后陵塌陷对外说是皇后娘娘显灵,其实真实原因朝廷的官员都知道,那是秦潭公为了寻找玉玺炸开的。
没有神迹,只有人为。
“那边查的怎么样?”宋元道。
“已经派人去了还没有新消息传来。”一个官员回禀,“目前的消息最大的嫌疑是一个小女孩,叫小容。”
小容?陈盛还记得这个名字,皱眉抬头看过来:“她做了什么?”
“她其实也没做什么,就是在皇后陵塌的时候跑出来哭,然后民众们就都说皇后娘娘显灵,然后就说是皇后娘娘哭,因为宋元窃国,真帝姬在民间蒙难”最后这句话越说声音越小,官员最终无声,看了眼宋元。
宋元神情木然,没有恼怒,只道:“杀了她。”
“官兵抓她了,当地民众有些骚乱。”官员低声道,“所以暂时看管了起来。”
陈盛道:“皇后陵塌陷这个小容还是做不到的,她就是个”摇摇头,“小骗子。”
当初皇后陵塌陷她也玩了这个把戏,而且自己还默许以及引导了。
当初的因,今日的果。





大帝姬 分卷阅读689
“我们一直认为薛青只是一个人,没想到原来不止她一个人,能紧随着官府做出这些事,可不是平民百姓能做到的。”宋元道,视线扫过在场的官员,“朝廷里有她的同党,人数应该还不少。”
被宋元的视线扫过,在场的官员们些许不安。
“不应该啊,她还没有进入朝廷呢,哪来的同党。”
“下官认为王相爷极有可能参与其中。”
大家纷纷开口询问猜测自证。
“她当然不会是一个人,从她在宫门说出那句话以后,她就不是一个人了。”宋婴说道,手中批阅奏章,并没有因为宋元陈盛的话而停下。
宋婴不是先前未成年的小皇帝,作为帝姬储君,国事断断决都送到她的面前。
“臣会严查,将这些人找出来。”宋元道。
陈盛道:“殿下要不要下诏解释,平复这个谣言。”
宋婴道:“不需要。”停下笔看向陈盛,明亮的宫灯下神情平静,“孤为此而出来解释,才是荒唐可笑,只要这个人不在了,事情就结束了。”
陈盛垂目,道:“可是谣言”
宋婴打断他:“孤不在意谣言,也不惧谣言。”
说这话站起身来,旁边侍立的太监忙捧茶递来,宋婴接过,看着陈盛宋元。
“孤知道朝中诸如王相爷之类对于目前的谣言乐见其成,还会推波助澜,但那又如何?就算将来谣言散布,孤又有何惧?他们想要的,在孤掌握之中,既然在掌控之中,都是小事,无须在意。”
目前来说王烈阳等很多官员想要的是借助真假帝姬这件事弄权,但薛青要的已经不是权,而是天。
“天不容她。”宋婴道,将茶一饮而尽,重新坐回去拿起了奏章。
宋元应声是:“她这是自己告诉天下人她谋逆叛乱,自作孽不可活。”
陈盛要说什么最终俯身应声是。
沉寂许久的京城夜市随着春日的到来复苏,酒楼茶肆营业,街上的民众也不再脚步匆匆,河中的划过的船上还有丝竹歌弦回荡。
但春夜的悠闲喜乐又被马蹄脚步声打破。
一队官兵疾驰而过,并没有向以往出了城门,而是撞开了一户家宅。
“你们干什么?”
“刑部搜查”
“大胆,我家老爷是”
“让开”
这宅院位于偏僻的巷子,但嘈杂尖叫混乱还是传到了大街上,引来民众忐忑不安的围观和议论。
“这是太常寺方大人家啊。”
“怎么突然就被抄家了?”
“是抓秦潭公余孽吧?”
“不应该啊,方大人可跟秦潭公没什么来往的”
“大概是因为方大人喜好宴乐荒废政务吧。”
“得了吧,勤政的会被抓,荒废政务的什么时候被抓过?”
“我倒是听说”
人群中响起一个声音,旋即又压低听不清了站在人后的一个年轻人神情凝重迈步要上前听,肩头被人按住,他一惊回头。
张莲塘对他不动声色的摇摇头。
年轻人哈了声,抬手拍他的胳膊:“莲塘少爷,好久不见。”
张莲塘对他笑着点头:“最近太忙了。”
年轻人道:“这京城就我们几个同科同乡了,我听说春阳少爷也回去了?”
二人一边说一边向另一边走去,似乎要避开这边的喧闹,得听不清对方的话,人群中有视线看过来
“是啊,我听我父亲说,柳老太爷身子不太好。”张莲塘说道,“你最近怎么样?忙吗?”
年轻人道:“说忙也不忙,说闲也不闲,那些文史资料整理起来好累人。”又压低声音,“无聊的很。”
张莲塘也压低声音:“都这样,熬吧,熬几年外放出去就好了。”
两人凑近,不知道说了什么,发出低笑说上官的坏话吧,刚入官场的年轻人,这才多久就熬不住了?人群中的视线闪过不屑那边两个年轻人已经分开。
“我们找个地方喝一杯?”
“这么晚了,改天吧,多叫几人一起。”
寒暄几句两个年轻人便告辞了,此时此刻都要急着去打探这边为什么抄家吧,虽然是同乡同科,但官职衙门不同来往结交的人脉也不同了,两个年轻官员的身影溶入大街上,人群中的视线也回不再理会。
“最近大家不要再聚会,也不要再与其他人谈论此事。”
张莲塘关上屋门,看着面前几人低声道。
“出什么事了?”楚明辉道。
“朝廷怀疑有同党了。”张莲塘低声道,“适才抄了一个官员的家。”
“这一点早有预料。”张双桐打个哈欠道,“朝廷又不傻,肯定知道不是她一个人能做到的。”
楚明辉等人也都点头,神情紧张又几分兴奋。
“我们不怕的。”他们低声说道,“就等着这一天了。”
“再说,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张双桐的声音再次响起,“这可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吗?大家看向他。
张双桐道,“我们不是在质问皇权,而恰恰是在维护皇权,天子血脉真假不容有误,这有什么说不得的?凭什么不让说?他宋元要堵住天下之口,他以为他是谁?”
陈盛走出值房略有些疲惫的揉着肩头,一面回头看去,隔着重重房屋并不能看到皇宫内里,但他知道皇宫内的灯火还在亮着。
这个时候的宋婴还在看奏章。
自从重回皇宫,不管是面对秦潭公承认谋逆,还是面对薛青这个突发意外,她都一直很冷静,她只专注的做一件事,那就是宝璋帝姬。
与宝璋帝姬来说,论罪秦潭公,官员们意图弄权,薛青反叛都不过是一个帝王遇到的国事而已。
帝王处理国事,理所当然。
这孩子的性情跟她父皇一样,陈盛有些追忆过往的怅然,走出门大街上很安静,远处的夜色里却隐隐有嘈杂闪过。
这么晚了是什么?京城最近很安稳
“京城没有安稳。”有声音传来。
陈盛回视线看向自己的马车,马车边有人走过来,施礼:“老师。”
不用看清身影,听着声音陈盛就认出来了。
“满子。”陈盛道,“你怎么还没回去?”
正是他的弟子曲白曲满子。
曲白伸手来搀扶,陈盛也自然而然的将胳膊交给他。
“老师,那些官员被刑部抄家是因为什么?”曲白没有迈步而是问道。
刑部?抄家?陈盛微微皱眉,知道是什么事了。
“是因为真假帝姬的事吗?”曲白接着问道。
陈盛看向他道:“不是真假帝姬,满子,帝姬没有真假,那薛青,是忤逆了。”
曲白道:“但一直以来不是确实有真假之说吗?”
薛青




大帝姬 分卷阅读690
一直被说是真的,然后被指出是替身,非要说的话,的确这是有真假之说。
“事情不能这样说。”陈盛道。
话没说完曲白打断:“那该怎么说?是不让说了吗?只要说了就是逆贼同党吗?”
这质问让陈盛明白了,他看着搀扶自己的弟子,道:“满子,你要说什么?”
曲白看着自己的老师,道:“我要说宋元是不是在窃国。”
长街上陷入安静,远处的喧嚣也似乎听不到了。
陈盛看着搀扶着自己的弟子:“所以,这件事你参与了?”
这件事指的是什么曲白知道,薛青同党在各地散布告示的那件事,他摇摇头:“我没有。”
陈盛点点头:“我相信你。”轻叹一口气,拍了拍曲白的手,“满子,我知道你对宋元有偏见,他先前作恶是为了迷惑秦潭公,保护帝姬,是无奈之举。”
曲白摇头道:“老师,我说这话不是因为对他的偏见,也不是受了谁的蛊惑,而是在说事实,现在的事实是,薛青的确一直有帝姬之名,百官心中也的确有疑惑,既然有疑惑为什么不让说?”
陈盛道:“没有不让说,是她逃在先,不肯来说,又蛊惑民众。”
曲白道:“既然民众是被蛊惑,那就更要为民众解惑,让大家畅所欲言才能解开疑惑,而不是现在这样,官兵在外将薛青当匪贼追捕,朝廷在内将官员们当逆党戒备,老师,你看看现在,跟当初秦潭公那时又有什么区别?”说罢抬手施礼转身离开。
走了几步又停下。
“还有,老师。”他回头道,“无奈之举,作恶也是真的。”
“我没有想到,第一个来跟我说这件事的是我的弟子。”
站在马车前陈盛说道。
“大人。”老仆伸手搀扶,道,“曲大人一定是被人蛊惑了,他肯定是听了别人说话,况且曲大人一直与宋元不合,以奸佞论之,宋大人突然从奸佞变成了忠臣,他难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到底是有偏见”
陈盛轻叹一声:“又岂是他一人,可见一斑啊。”抬眼看向夜空,耳边嘈杂声似乎又起,如今跟当初秦潭公那时没有区别吗?
那时秦潭公在外追杀帝姬,在内肆意抓捕官员,意图将帝姬在世自己谋逆的真相掩盖,不,不一样的,秦潭公要掩盖的是真相,他们现在针对的事并不是真相。
而薛青以及藏在暗处的同党们要做的就是用这些假象扰乱人心。
“我的确没有想到,她竟然不是一个人。”陈盛道。
“是王烈阳做的吗?”老仆道。
陈盛摇摇头:“王烈阳肯定其心有异,甚至会推波助澜,但他不是会主动主导这种事的人,至少现在不是,他有太多的利害要权衡,在没有看到足够的利益之前是不会出手的。”
是啊,目前的薛青根本就没有利益,老仆不解道:“那是谁?不计较利益,又为了什么做这种事?”
是啊,为了什么呢?陈盛看着浓浓的夜色,不为利不为益,为了薛青这个人吗?
陈盛的眼前浮现那少年的形容,暗夜里安静而立,不声不响站在人群中毫不起眼,但他动起来的时候,比如君子试六艺,比如金榜提名蟾宫折桂,比如大殿之上为青霞先生一跪
这种人,耀眼夺目,见之难忘。
“她不是一个人,好像也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陈盛苦笑,又肃容,“查,那些见过她的人吧。”
深夜的黄沙道城灯火通明,大街上一队官兵疾驰进了营地。
但他们不是来歇息的,而是径直进了一间房屋内。
“搜。”
伴着将官一声令下,这间整洁又简单的屋子瞬时被翻乱。
“大人,什么都没有。”官兵们很快结束了搜查,说道。
将官审视室内,衣柜里是衣裳,比其他的士兵多,桌子上摆着一摞厚厚的书信
“这些都翻过了。”官兵说道,“郭子安的衣裳和家信每次都是搜检后才交付的。”
将官的手捏起那些信看了眼,这些事他自然知道。
“他还是什么都不说?”他问道,手指在书桌上慢慢掠过。
“他只说自己那日去搜查,不小心跌倒在黄沙道遗址的坑洞里受了伤晕过去。”官兵道,“坑洞我们也去看过了,确有这个地方,而且不止一个,掩盖在沙土之下,不小心是会跌落。”
将官道:“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这也太巧了嗯?”他的声音一顿,手停在一本翻开的书上。
哪里不对呢?
他拿起书,哗啦一翻。
“郭子安爱读书,家里总是寄兵书来。”一个官兵道。
将官没有说话,翻动着书卷,然后停下来,视线落在一页,其上有一个红色的印章,他再次翻过几页,又看到一个印章他再翻回去,看着先前一页的印章,然后再翻过去,看下一页反复。
屋子里只听到书页响。
“大人,怎么了?”一个官兵忍不住问道。
将官道:“此时,平安,勿念。”
什么意思,官兵不解看过去,见将官的手指将三张书页夹住折叠交错,这交错的书页上都有红色的小印章,看似随意的扣在一行,这一行有两字,那一页那一行有两字,第三页一行也有两字。
此时,平安,勿念。
第九十六章秋毫
黄沙道的大狱也是随同黄沙道城重建的,十年间里面的犯人并不多,因为这里是黄沙道,有皇后娘娘凤灵镇守,又有禁军,民风淳朴连吵架都很少发生。
此时牢房里站着十几人,皆穿着铠甲,大牢的第一次出现这么多人却是官兵,并不是瞧不起狱卒们的审问手段,而是被关押的犯人是一个兵。
“我不是犯人。”
郭子安说道,从刑架上抬起头。
“你这是污蔑。”
兵袍已经脱下,单薄的春衫凌乱撕裂,露出其内肌肤,比起在家时倒是有些消瘦,但肌肉却是比先前结实。
再结实的肌肉鞭打也会留下痕迹,条条血迹,翻开了皮肉。
将官将手里的书抖了抖:“我再问你一遍,这是什么?”
郭子安道:“兵书啊,大人不认得兵书吗?”
啪的一声响,长鞭落在他的身上,凌乱的衣衫顿时飞扬撕裂,其间绽开血花。
“郭子安,本官不是傻子,这上面的印章是不是传递暗语?”将官的声音冷冷响起,“此时平安,谁平安?”
郭子安抬起头,嘴角有血迹,道:“我平安,我在祈祷我自己平安,我特别喜欢看到平安这两个字,我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我虽然从军是自愿,但我心里还是会害怕,你们不害怕吗?”
牢房里有几个官兵神情复杂,眼中闪过一丝同情
啪的又是一声响,打断了郭子安的话




大帝姬 分卷阅读691
,也打断了他们的走神。
“这本书为什么有夹层?”将官道,又将一本兵书抖开,“里面放了什么?”
郭子安道:“大人,那是为了保护书,得被翻破了多加了一层书皮而已。”
将官冷笑:“郭子安,不要装疯卖傻,你在做什么我心里很清楚。”
郭子安看向他:“大人,你们日常查我防我,已经早就认定我会做什么,你还问我做什么?”
将官面色木然道:“我不问你,那就等着别人来问吧。”转身大步向外而去,声音忽的又传来,咆哮。
“给我打!”
春日的牢房阴暗潮湿不见天日,鞭打声不知到多久停下来,脚步声散去,牢房里一片死静,两只火把照耀着悬吊在刑架上伤痕累累的人。
人昏死一动不动。
“你死了吗?”
有声音忽的响起,同时啪的一声轻响,一颗石头或者什么打在郭子安头上。
刑架上郭子安动了动,乱发中微微的抬起眼,牢房的角落一块石头呈现出一个蹲着的身影。
“你怎么进来了?别被发现。”郭子安道,声音沙哑无力。
黄居没有说话,在昏暗的角落里盯着他。
“你别像个野狗一样盯着老子。”刑架上的年轻人用无力的声音骂道,“老子还没死呢,就算是老子要死了,你救老子吗?”
黄居道:“不。”
是不能还是不救,郭子安呸了声吐出血水,没有兴趣也没有力气再问垂头闭上眼,昏暗里视线依旧盯着他。
“你做这些是为什么?”黄居忽的问道,“你跟他们没有仇。”
“你除了知道为了仇,还知道别的吗?”郭子安垂头道。
黄居道:“不知道,还有什么?”
郭子安声音有些恼怒,“能有什么,你的朋友被人追杀,被人欺负,你不帮忙吗?还能为了什么,就他娘的这样而已。”
黄居道:“我没有朋友。”
郭子安呸了声:“没有朋友你为什么不让我烧死在地宫里?”
黄居没有在说话,似乎这个问题难住了他。
“快滚。”郭子安骂道,不知道是疼痛还是疲惫让他暴躁。
阴暗的角落里寂静无声,似乎从来没有人出现过。
牢房外的大街上马蹄疾驰而过,带着这几本兵书穿过城门向京城而去。
京城并没有宵禁,春夜还在继续,但空气中莫名的紧张,河中的画舫上也听不到歌舞。
最近查了很多聚会,不管是官员家还是酒楼茶肆中,这让所有人都战战兢兢,不过所有人并不包括王烈阳。
王府中灯火通明,琴萧鼓齐奏,几个女子们在场中摇曳曼舞,厅中十几个男人团座,或者欣赏歌舞,或者闭目聆听乐声,或者饮酒低声交谈,悠闲而自在。
“相爷,这生意都没法做了。”李会仙将一杯茶捧给王烈阳,抱怨道,“从去年到现在就没个消停,还让不让人活了。”
王烈阳闭着眼接过,道:“又没饿死你们,体谅下朝廷。”
李会仙娇嗔道:“相爷,朝廷这样做不对啊。”
王烈阳瞥了她一眼:“你还要操心朝廷大事啊?”
李会仙笑道:“我哪里敢。”
旁边一阵风旋春晓坐过来,道:“妈妈,我觉得这挺好的,趁着这功夫我学了好多呢。”一面将盘子里的松瓤搓了皮吹了喂给王烈阳。
王烈阳笑着就着她的手吃了。
“你懂个什么,就知道你自己。”李会仙骂道,不理会她,“相爷,这事您就不管管?任着那宋元胡闹啊?”
春晓倚在王烈阳这边好奇的听他们说话,王烈阳也没有避讳她,道:“还不到时候,让他再闹闹,民怨沸腾了,我们才好为民请愿。”
李会仙当然不是真要管朝廷大事,这句话不过是要问问王烈阳的底气,说得这般轻松便知道王烈阳在朝廷里还是无忧的,松了口气娇滴滴的扳着手指算自己亏了多少钱
有人从厅外进来绕过客人舞女来到王烈阳背后。
李会仙知趣的停下说话。
“相爷,黄沙道那边查出同党了。”那人在后对王烈阳低声道。
倚着春晓的王烈阳睁开眼坐起来,李会仙忙起身向后退去,见春晓还坐在原地,瞪了她一眼,春晓这才吐吐舌头刚回过神般跟着退开。
“傻了吗?”
“妈妈,我还小嘛,反应慢。”
二人退到了角落,舞女们此时也退下来,李会仙制止她们嘻嘻哈哈,春晓回头看去,见王烈阳与来人说话,旁边的男人们也都看过来,黄沙道的同党查出来了,同党啊
“确认了吗?”王烈阳问道。
来人摇头:“是察觉有异,但那人不承认,证据正在送来的路上。”
王烈阳道:“还真有同党啊。”神情几分惊讶。
“什么人这么大胆?”一个男人问道。
来人摇头:“尚且不知,那边口风很紧。”看向王烈阳,“相爷要半路做些什么吗?”
王烈阳摆摆手,道:“不要急,不要急,局面还没有到不可拾。”
虽然如此,这边的宴席还是提前散了,几辆马车晃晃悠悠离开王府,带着脂粉香气行驶在京城的夜市上。
夜市上还有人走动,不少店铺也开着门,一路行驶车马中不时传出的女子们的娇笑给夜市增添了些许轻快。
“妈妈,有辆车停下来。”
听到外边车夫回禀,李会仙皱眉,掀起帘子向后看去。
有两个女子嘻嘻哈哈的下车向旁边的一间脂粉铺子走去,衣着华丽容貌娇媚引得路人都看过来,脂粉铺子边的一个书铺,两个伙计干脆站到了脂粉铺子里来
1...219220221222223...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