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律
僖嫔年岁越长,越有种水仙绽放般的清丽感。
就连虞璁都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心想自己皮肤要是跟她一样细腻就好了。
沈如婉虽然不太清楚这个卷子是什么意思,但眼见着虞鹤把试卷铺开,还给她备了专用的草稿纸,还是坐下来大致看了下。
虞璁随便挑了本书架上她看过的闲书,坐在旁边开始当监考老师。
水果点心自然还是切配好了端过来,皇帝喜欢下午茶的性子也是全宫都知道了。
虽然吃不到什么乳酪蛋糕之类的东西,但是明代的点心也细腻可口的比现世要好很多。
沈如婉只看了几分钟的卷子,就微微叹了口气,低头开始做题。
虞璁一边看着那本晦涩难懂的什么书,一边在悄悄地打量她。
当初拿到这卷子的时候,杨慎跟虞鹤叮嘱过,这套卷子今年的最高分是八十七分,满分被修订为一百分的情况下,能够考过九十分的都没有,也确实是非常难了。
出题的时候,负责理科试卷的主考官几乎把上下的算论都翻了个遍,在搞不懂的情况下还去问了赵璜戚灵多人,就为了出更加高质量,也更没人性的理科考题出来。
半个时辰过去了,整个内殿里都安安静静。
旁边的宫女们躲在帷帐之后,也都懵了。
她们哪里碰到过这种事情啊。
这前面几代,皇帝来找后妃无非也就图个消遣。
可是哪里有皇帝和妃嫔都坐在一起,相对无言的情况?
这宫女之中,还有人是皇后派来的眼线,此刻头都是大的。
皇帝来这宫里看望僖嫔,现在肯定各宫娘娘都知道了。
等皇后问起来,说这一个时辰里,他们两干嘛了自己怎么说?
说僖嫔做题去了?
……那皇后岂不是要把自己剥一层皮下来。
虞璁见沈如婉全程专注的连一口水都不喝,就颇有种回到了高中重新读书的感觉。
他看着一道道题被写上答案,看了眼不远处的更漏,慢悠悠道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219
:“还有半柱香的时间。”
沈如婉头都没抬,明显已经完全进入大脑高速运转的状态里了。
直到一盏茶喝完,她才终于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将笔放好之后,把试卷双手递给他。
虞璁接过卷子,示意虞鹤把答案的卷轴展开,自己对着改开始批分数。
她的字,并不是那种小家碧玉的簪花小字,反而恣意清雅,既有舒张的笔锋,又不至于过于张扬。
虞璁改完之后一核分数,感觉不对。
九十五?
他皱了下眉,又算了一遍。
少算了一分,九十六。
沈如婉这头正看着书被皇上拎来做卷子,也有些茫然。
皇帝看着那卷子上下半天,又开口道:“虞鹤,把文科的试题拿来再做一次。”
他扭头瞥了眼那个刚满二十的年轻女子,不紧不慢道:“你先休息一会儿,再给朕写一篇文章。”
现在的寻仙考文科卷,都会给出由徐阶所作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会大体介绍目前改革的方向和阶段性成果,并且宣扬科学发展观和实务救国的方针。
这么做的意义就在于,以考试的名义,向全国宣传如今的动向。
任何想要参与寻仙考文科的人,都必须要通读多遍徐大人的这篇文章。
也算是新闻联播进高考了。
沈如婉心知今儿这文章不做也得做,此刻只行了一礼,出去转了一小圈,又喝了点水,再坐下来继续做题。
殊不知,就帝妃二人一整个下午都泡在一块这事,都足以让整个后宫重回躁动了。
几乎所有的太监宫女都在不着痕迹的徘徊于附近,不断地交换皇帝还呆在里面的情况。
难道是皇上快四年没开荤,终于坐不住了?
虞璁这头继续尽忠职守的当监考老师,心里也颇不是滋味。
这么好的脑子,怎么就跑进宫里来当妃子了呢。
若是假死,再把她送进朝廷里做女官,只会更加麻烦。
沈如婉作为后妃,平日里还要教导这些小孩子,早就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充分暴露了。
但是,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把她继续扔在后宫里,那完全就是糟蹋人才。
杨一清的去世让他很快的反应过来,必须要找更多的人才作为后期推进的助力。
他并不担心未来的朝堂上全是青壮年,只担心没有如王杨这样睿智而深远的人。
在看到沈如婉越来越多的能力的情况下……他突然在想,第三任首辅,到底谁来做更合适。
在接下来的布局里,王守仁不可能熬过二十年,那只有杨慎能接班。
可是杨慎工作能力突出,政治手段一般,并不适合做首辅。
严世藩是预定的外交官,将来会负责对接和英法那边的会谈。
张居正戚继光都还在吃奶,那接下来……
沈如婉如果能够进入这个朝廷,无论是她的才华还是心思,都是无与伦比的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
沈如婉教导过那六个皇嗣,后宫的人和小孩儿们都对她颇为眼熟。
哪怕她假死以后进入朝廷,几个孩子也肯定会发现问题。
何况每一个孩子的背后,还有来自后宫的母亲。
利益的纷争会让事情更加复杂。
皇上头大的敲了敲自己的脑壳,又看向那个开始挥毫作文的女子。
虞鹤安静的候在旁边,还给皇上递了一盘洗净的小草莓。
宫女们原本都躲在后头看热闹,但这看热闹又不是看人考试,此刻也老老实实地散了。
毕竟这两尊大神是一坐一下午啊。
“写完了。”
虞璁从瞌睡中醒过来,下意识地擦了下嘴角,接了纸笺让虞鹤封存好,不咸不淡的安慰了几句,就带着人回了乾清殿。
“把那卷子给徐阶或者杨慎看一眼,谁有空给谁看。”
其实结果怎样,他心里已经有底了。
刚才看书看到打瞌睡之前,自己在翻白居易的诗集。
记忆模糊前的最后一刻,停留在了那句‘闻说海外有仙山’上。
他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一下本土特色的道教,给这位沈姑娘一个脱胎换骨的身份。
第96章
结果那篇文章,在被杨慎看过之后,智囊团的人全都看了一遍。
等虞璁终于想起来过问这事儿的时候,杨慎已经候在殿外,等着皇上接见他了。
“怎么个情况?”
虞璁难得看见杨慎这么主动,挑眉道:“写的好?”
“万岁爷,”杨慎捧着那纸稿子,长叹一口气道:“如今当真是后继有人啊。”
这宫里的后生,他真看的过眼的,也就严世藩。
无论策论还是文藻,都能看出过硬的底子。
虞璁听他滔滔不绝的点评这文章,还大有跟王老爷子一起喝茶再观赏观赏的冲动,心里淡淡叹了口气。
到底要揽下这瓷器活儿啊。
那天皇上走了之后,沉寂已久的后宫终于又有了不少新鲜的话题。
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这么久,皇上出来的时候据说还满面春风,这不是临幸了还有鬼?
皇后的眼线被叫去问话,偏偏又不敢撒谎,只低头道僖嫔娘娘确实是一整个下午都在写东西。
皇后和其他几个嫔妃一听这话,也知道这小婢子不敢撒谎,更是心里疑云丛生。
写什么东西呢?写一下午?
结果还没等上下宫人打听个清楚,沈如婉又被叫走了。
这一次,是黄公公亲自过来接她,用玉辇把她带出了这后宫,还连带着带走了两个贴身宫女。
皇上这回把人接走,甚至都没跟皇后打声招呼。
几个孩子本来还在等着大姐姐给自己讲故事,一听说姐姐不见了,一两个沉不住气的眼睛都红了。
沈如婉坐在宫车之中,默不作声地听着车轮碾过石砖的沉闷声音。
她知道,这皇帝在看向自己的时候,眸子里是没有半分情思的。
而那枚他时时刻刻都佩在腰侧的双鱼玉佩,也恐怕有所用意。
纤长的手指抚上那薄纱,她小心的透过那一扇小窗看向外面,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入宫数年,就之前为了弈棋去了一次乾清宫。
可是……自己原以为,自己会在这迷障般的后宫里,独自徘徊到老死。
直觉告诉她,未来……会越来越自由。
虞璁坐在东暖阁里,听了小太监的通报,示意他再给两位道士们续杯茶。
蓝道行和陶仲文也早就跟他通过气了,此刻虽然内心有少许的忐忑,却也神情淡定自如。
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了黄公公的通报声。
细碎的脚步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220
声渐渐靠近,沈如婉终于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沈如婉虽然知道要面见皇上,却没想到会见到两个莲冠青袍的道人,此刻也慌忙掩了面纱,低头道:“嫔妾……”
“站着。”虞璁淡淡道:“抬头,不用在意那些礼数。”
这些东西,迟早都要一点点拧过来。
戚灵和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身份。
戚灵是王守仁府中的婢女出身,平日里不了扫洒往来,根本无从避讳。
所以在她进宫之后,大部分男性也知道她的过去,并不觉得这是有违礼教。
但是哪怕如此,虞璁还是把她调到了风气更为开放包容的经部,好给她更多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可是沈如婉就不一样了,她现在的身份,是命妇。
如今的她抛头露面去见任何男人,都是大逆不道,有失妇德。
蓝道行神情复杂的别开视线,他知道陛下此举确实在外人眼中荒诞不羁,这位娘娘恐怕也不会想到他会来这么一出。
“陛下,”沈如婉还是本能地想要离开这里,上次她哪怕和严世藩隔毯对弈,连对方的声音都听不见,内心的礼数和教养也让她觉得不太自在。
“沈如婉。”虞璁缓缓抬起头来,盯着她慢慢道:“朕问你。”
“你是想做深居简出的妃,还是朝堂中能施展抱负的臣?”
话音未落,那女子惊愕的抬起头来,如墨的双眸里满满的难以置信。
“万岁爷……”
她的声音依旧清软绵长,让在场的两个道人都听得心神荡漾。
“嫔妾……”
“你知道戚灵在经部为官的事情吗?”
虞璁不紧不慢地呷了一口茶,任由她茫然无措的站在原地,继续开口道:“她现在已经升到了从五品经部司修,无论出入闹市还是做官立府,都是全然自由的。”
今年过年的时候,她自己拿俸禄修了一三进三出的戚府,上下官员还有不少人给她送贺礼相庆。
沈如婉立在那里,怔怔的看着那穿着朱色华袍的男人,声音里多了几分哽咽:“可嫔妾,已经入了宫啊。”
“入了宫又如何?”虞璁抬眸笑道:“肯留在这好好谈谈了?”
黄公公忙不迭给她搬了绣墩,又递了热茶。
沈如婉懵着行了礼数,这才坐下。
其实虞小皇帝现在的心态,就颇有种自己是清华大学特招组组长一样,在想着法子拐一个省状元过来。
“朕今天要你过来,就没打算让你再回后宫之中。”
他垂眸捻了块芙蓉酥,慢慢咬了一口道:“把你放在那里,太可惜了。”
蓝道行闻言起身,行了一礼之后替皇上把话说了下去。
“贫道与陛下商议许久,打算以问道炼丹之名,与陶道长一同把你送出这宫中。”
这个法子,还是cos的当年杨贵妃。
当初唐玄宗他闺女咸宜公主在洛阳成婚的时候,杨玉环也过去参加来着。公主她亲弟弟寿王对玉环一见钟情,他妈当年就跟唐玄宗吹枕头风,让他把杨玉环立为寿王妃,而且两人就真的成婚了。
问题是哪怕杨玉环已为人妻,当公公的还是心里放不下她,之后在开元二十八年,一道圣旨发下来,让这寿王妃出家当道士去,号太真。
这圣旨好歹还编了个理由,说这二十二岁的寿王妃是要给祖母祈福,所以让她出家为道,出家出着就跑到温泉宫里去了,也是颇有意思。
武则天也好杨玉环也好,想要来一轮身份转换,就得看破红尘这么一道,再与红尘继续纠缠不休。
而虞璁这回想破脑袋,还是为了把自己的小老婆给送出宫。
沈如婉何等聪明的人儿,有些话哪怕蓝道行只开口说了半句,后面的所有用意她都能猜个准。
她安静地听两位道士把大致的安排说完,心里的惊涛骇浪完全无法平息。
皇上要的,是光明正大的把她送出宫。
要给她天赐的吉祥之兆,让她以道家的名义去出宫寻瑞。
“可是,嫔妾如果炼丹问道……”
“不要叫嫔妾了。”虞璁揉了揉眉心道:“你从这一刻起,就是纯玉道人,与后宫里的那些东西都无关了。
amp;
他甚至不用过问这个女人的意思,也不用问问她到底愿不愿意。
一个安于本分的女人,是不可能学习如此多的东西,把藏书阁中的每一本都反复翻看的。
她对这个世界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征服欲,就够了。
当初虞璁为了鼓励后宫的女人们多学东西,专门安排小太监代为借书。
真正每天都在不断进,几乎看遍宫中藏书的人,也只有她一人。
他愿意把更大的世界送给她。
“微臣,谢皇上隆恩。”
沈如婉起身再行一礼,低声道:“万岁爷让微臣转为宫道,恐怕还有别的用意吧。”
“朕要你,去参加明年的寻仙考和春闱。”
虞璁低低一笑,声音清冷:“朕要你先考寻仙的双科状元,再以状元之身去应试春闱。”
“来年殿试不会由朕主持,而是三位旧监国大人联考。”
“你,听清楚了吗?”
我把你带出宫,给你安排好的学府和老师,连让你配合演戏都不用做。
这三四个月里,你自己就当做是高三的最后时间,等着来年的所有考试吧。
沈如婉抬起头来,每一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
陛下要她,去参与这竞争最为激烈的三场考试。
文科一场,理科一场,殿试又一场。
陛下,想让她成为怎样的人?
“从这一刻起,你的身份就是道人了。”虞璁瞥了眼敛眉静坐的蓝道行,淡淡道:“往后,蓝真人会派人与你接触,有什么诉求都跟他讲。”
三姑六婆,九个职业,是脱离于世俗之外,可以出入宫闱往来街市的。
他要的,就是这个被礼教束缚太深的女人,一步步的走出深宅大院,去看一看如今的世界。
他不需要她再看什么书,也不需要她再研究什么学问。
能够在这几个月里,多在京畿一带走一走,去看看这个世界如今真实的模样,就已经足够了。
“朕会赐你护卫两班,奴仆数众。”
皇帝慢条斯理地抬起眸子,眼神锐利如鹰隼。
“沈如婉,你该好好的看看,”
“如今的天下,到底是怎样的了。”
第97章
沈如婉要出宫为道的消息,直接惊的后宫处处起了狂澜。
皇后知道消息了以后一整晚都没说话,其他人也都辗转反侧的难以入眠。
皇上给的那些说辞,真的也好,假的也好,都让她们有些恍惚。
什么灵根深种,天生观音净瓶托身,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221
什么不可拘在宫里,祥瑞之人应送至山上修,
一套套的说辞令人转不过弯来,但是人说没就真的没了。
沈如婉站在早就准备好的府邸前,也愣了很久。
门口蹲着的狸花猫瞥见她走过来,特自来熟的蹭了蹭她的裙角,赖在旁边不肯走。
再聪明的人,在突然重获自由的那一刻,也会大脑里一片空白。
管家是个明干练的姑娘,看模样也就比自己大几岁,此刻见她带着随侍的婢女站在门前,和身后的一众下人前来问安。
“奴婢名唤上官梧,是虞大人派给沈府的管家,往后为大人安理家务账簿,还请大人多多担待。”
沈如婉缓过神来,忙不迭应了一声,略有些陌生的往里走。
由于她从前是后妃的身份,所以按照规制,给她配了五进五出的宅院,后面还有亭台水榭小花园,奴仆们也都是教养的极周到的。
这明代与旁的朝代不一样,先帝为了防止内戚干政,要求每任皇帝的妃嫔都必须是来自民间的良家子,沈如婉家中父亲是个秀才,从小到大清贫简朴,后来病逝时也没留给她什么东西。
今日的种种,都如同做梦一样。
她抬起头来,看着这灯火通明的宅院,看着提着锦灯的管家,只觉得孤独而又温暖。
重获自由的感觉……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她默不作声的跟着管家看顾整个宅院,心思都飘在了别处。
皇上肯放她出宫,自然是看中了她的才学和格局。
自己未来的半生哪怕无从归依,也可以比旁人过得好很多。
只是……
从前的二十年,自己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
选秀入宫,静待宫中,自己就跟那画眉鸟儿一样,从小到大都不得自由,也不懂该如何选择。
如今突然投身林中,看这尘世喧嚣,竟还有几分惶恐又不安的感觉。
贴身婢女缀星见她心不在焉,只温声笑道:“大人今儿怕是乏了,视察往来还请明天吧。”
上官梧扬眉一笑,道了声不好意思,又安排人照顾她洗漱歇息。
虞鹤当初购下这宅邸的时候,就把一切都敲定好了。
这套宅院虽然位置不算中间,但静能听风看水饱读书,出门西行半刻又可以去云禄集里逛逛,坐马车去竹茂集也不远。
往后若是想往来于京畿,观察民生疾苦,也有人陪伴她出行。
这些事情,从前都是由陆大人来着手安排的,如今由他来处理这些,竟也是滴水不漏的周到。
这一觉睡的颇不安心,以至于天刚微蒙蒙亮,沈如婉就醒了过来。
缀星觉察到了动静,过来小声道:“大人醒了?今日严公子递了帖子,说是奉旨陪您出去看看。”
严?下棋的那位?
沈如婉应了一声,待洗漱打理之后,换了套不打眼的浅青对襟,用过早膳之后管家来言,说是严大人到了。
“迎他进来。”
远处缓缓走来的男子,身长玉立,眉眸如墨。
还真是那日对弈的男人。
严世藩本身把大学的事情忙得告一段落,今日来见她,也是顺手帮虞鹤一个小忙。
原本按照皇帝的意思,这事儿应该由虞鹤来办,但是他正忙着监督经部结算天财库的新一笔进账,此刻不敢分神。
两人简单寒暄了两句,便一同出了府邸。
沈如婉对外虽然称作已经做了道姑,此刻还是平民女子打扮,纱帽掩面。
只是这北平城,与她从前进宫之时的,竟像换了一个地方般。
等沈小姐真的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时,才真的明白皇上那句‘好好看看’,是个什么意思。
沈如婉虽说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可从小到大,这附近的胡同小巷几乎都没怎么变过。
可是如今……
这明净开阔的街道,不知开阔了多少的皇城,还有处处往来的商贾行人,都让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里。
严世藩知道皇上做这些事是为了什么,只是还是略有些心不在焉。
他原先以为接了这桩差事,能与虞鹤多攀谈几句,可那人远如天上月,忙得脚不沾地,连对他笑一下的时间都没有。
虞朝彻……回头非想法子敲你一顿饭不可。
沈如婉站在这街道中懵了半天,缓缓开口道:“如今皇城,恐怕有过去的两倍大了吧?”
“不止。”严世藩把脑子里那挥之不去的影子先放到一边,耐心的解释道:“如今旧城区的百姓已经全部迁居去了皇城根南,六部扩大了衙门的地盘,同时开始兴建银行和会议中心。”
他没有叫马车,而是与她缓步前行,按照之前规划好的路线带她一路逛过去。
无论是身边奔跑过去的小孩,身上穿戴和打扮,还是这街头新起的高楼如何雕梁画栋,都让她没有一刻舍得眨眼。
之前闷在宫里看书,就真像是进了桃花源一般,一出来都改朝换代了。
如今这处处的屋舍楼宇都崭新气派,每个人穿着舒适,破布烂袄的那是少之又少。
更值得注意的,就是这城中处处的新建筑。
“明日带你去看看两座大学,”严世藩指了指远处还未完工的高楼,耐心道:“看见那个了吗?”
“那是……藏书楼?”沈如婉纳闷道:“这简直如塔一般,得有七八层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