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龙图天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拾一

    偏殿之中。

    牧山跪坐,神色凛然,有些巍然而坐的气势,不知道为什么,心中多了一丝丝的紧张,这是很多年都已经没有的事情了。

    “太后娘娘驾到!”宫女的声音响起。

    牧山连忙抬头,映入眸底的那一道倩影让他的瞳孔微微的失色,一晃神佳人已至身前,他赶紧行礼:“臣,牧山,拜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牧太傅不必多礼!”

    何太后伸出手,虚扶了一把,虽是虚扶,可双手已经接近的牧山的手背,温玉的倩手让牧山手臂僵硬,仿如触电,半响才回过神,他赶紧站起来。

    “牧太傅,坐吧!”何太后笑着说道,她的一颦一笑都映在了牧山的眼眸深处。

    何太后盘坐首位,牧山跪坐侧位,偏殿之中静悄悄的,几个宫女太监在何太后的示意之下,也退了出去,一股微弱的气氛忽然的升起。

    “牧太傅,哀家此次请你前来,其实是应朝臣之请,想要和太傅商议一下执金吾的人选!”半响之后,何太后也微微有一丝感觉不对劲了,迅速开口,打破了那一丝不该有的气氛。

    “执金吾”

    牧山闻言,脑袋一下子醒过来了,抬起头,虎眸灼热,斜睨了一眼何皇后,然后才深呼吸一口气,安耐住自己有些紧张的心情,恢复权臣的强势:“太后娘娘,执金吾统京城秩序,定雒阳的安稳,不可不慎也!”

    “哀家也知道!”

    何太后点点头,她的嗓音带着一丝丝的柔弱,道:“可新君继位已有时日,天下尚且不论,可这雒阳必须要安稳,但是执金吾衙门却迟迟没有恢复,这不利安抚朝臣之心,哀家也是的心切陛下的处境啊!”

    “不知太后娘娘属意何人”

    牧山眯眼,眸底倒影那一张如花似玉的脸庞,他总有有些按耐不住




第二百五十九章 执金吾丞
    七月中旬,正值梅雨的季节,雒阳城的天空之上,一片片的乌云密布之中,雷鸣电光,暴雨阵阵,倾洒而下,仿佛想要冲刷这雒阳城内外那一股股浓浓的血腥气味。

    早朝刚过,不少文武百官从南宫的城门鱼贯而出,在仆人的撑伞遮雨之下,走上了自家的马车,离开了南宫。

    牧山也回到了太傅府。

    回到太傅府之后,他来到了书阁,看到牧景的身影盘膝而做在蒲团之上,手中正在握一卷书籍细细阅读,神情之间也算是欣慰了不少。

    这段时日牧景还算听话,在府中修养,安心读书,没有强行练武,也没有到处去瞎逛。

    最好的一个消息就是圣女殿下说他的身体已经渐渐的恢复了成,已无大损日后寿数,这对于牧山来说自然是一个好消息,值得高兴的消息。

    “爹!”牧山连忙站起来:“怎么这么快下朝回来了!”

    “走一个过场而已!”

    牧山坐下来,拍拍身上的水珠,微笑的道。

    “过场”

    牧景不出门可知朝中事,他可知道今天的朝会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并非简单过场,他从火炉上拿出一壶茶,给牧山倒上之后,才疑惑的道:“爹,今日朝议,不是要决议执金吾人选吗”

    “嗯!”

    牧山点头:“没错,但是人选已经有决断,卫尉杨彪晋升执金吾,而黄劭补上卫尉的位置,刚好名正言顺的统帅南军!”

    “杨彪”

    牧景闻言,瞳孔微微变色:“父亲就没有反驳吗”

    南军已经重编,全部都是南阳军补充进去的,主将是黄劭,卫尉卿杨彪虽九卿大臣,如今却如同空壳,本可去那些世家大臣的一臂,却杨彪没想到摇身一变,变成了执金吾。

    仕宦当作执金吾。

    娶妻当娶阴丽华。

    这可是光武帝当年的旷世名言,也是励志本朝无数人,执金吾这个职务在本朝来说更是着手可热,可掌控京城秩序权力,担负京城内的巡察﹑禁暴﹑督奸等任务,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麾下有缇骑兵,执戟士,可达数千编制的兵马,放在后世,那是一个警察部门。

    这个位置在朝堂来说可大可小,也许比不上南军北军,可也算是一方兵权,就算争不过,也必须要争一争。

    “为父其实早已应许了他们!”

    牧山的淡然回答牧景的问题:“这个位置此事由他们亲自提名,只要陛下应允,为父就不管,这个位置其实已经为父让出去了,所以就是一个过场!”

    “为什么”牧景顿时不明白。

    “景儿,为父毕竟是初入京城,扶持新君继位,掌控朝政大权,可终究是根基不稳!”牧山面容抽搐了一下,很快恢复正常,一本正经的道:“执金吾这个位置说大不大,让出去就让出去了,数千兵马我还不放在眼中,可如果把他们逼得太紧,为父就怕他们会狗急跳墙,这些前朝老臣,没有一个吃素的,蒋先生最近嘱咐为父,行事可以强势,可做人还是需低调一点,毕竟我们还没有彻底站稳脚步!”

    “这话倒是没错!”

    牧景闻言,仔细的想了想,也算是认可,毕竟如今的局势,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维持平衡而已,影响力是需要一步步的增强的,而不是一蹴而就。

    牧山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浑小子糊弄过去了,他可不敢说自己被何太后糊弄几句就丢了一个执金吾的位置,那在儿子面前有些太丢脸了。

    “不过爹,执金吾衙门我们可不能全部放弃!”牧景沉思半响,眼眸之中划过一抹闪亮的光芒。

    “可如今木已成就!”牧山皱眉:“圣旨已下,若是为父忤逆圣意,岂不是受人以柄!”

    “执金吾的位置让出去了,不是还有执金吾丞的位置吗”牧景笑着说道:“执金吾乃是中二千石的官吏,执金吾衙门这么大,也不可能一人独大,执金吾丞在这个衙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不少,若有一个手腕独到的人,不是不能掌控执金吾数千兵马!”

    “执金吾丞”

    牧山眯眼:“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就算如此,我如今手下之中也没有太多能用的人!”

    这是他的一个短板,在京城之中毫无人脉,文武百官靠上来的都是溜须拍马之辈,哪怕有一个好的位置都没有一个信任的人能顶不上去。

    他的嫡系都在掌兵权,无论是暴熊军还是正在从南阳军整编为南军的兵马,都是他立足在京城的根本,所以他的所有人才基本上都倾注在这里面,朝堂之上,不是他不想插人,而是他根本无人可插进去。

    “未必是要用我们自己的人!”

    牧景摇头,双眸闪烁睿光,道:“无论是谁,这个位置上的人只要用得好,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毕竟我们并不在意这点兵马,只是希望这点兵马不要给我们捣乱,是吗!”

    “倒是说的没错!”

    牧山点头,他看着牧景神采奕奕的神情,心中顿时稳了很多,问:“你有人选了”

    “倒是有一个,就看爹敢不敢用!”

    “谁!”

    “曹孟德!”

    “曹操”

    牧山思绪之中迅速回想关于这个人的一切:“就是那个宦官之后,当初统领西园精兵,后来叛十常侍追随何进,在北邙山上被袁绍摆了一道的青年!”

    “就是他!”牧山道:“我想,这时候他已经对那些世家豪门恨得牙痒痒,特别是袁氏!”

    “昊明说,这个人不简单,用不好就是双面刃,伤了自己,所以我才一直压着不用!”牧山道。

    “蒋夫子倒是没说错,双面刃倒是对的!”

    牧景点头:“可用得好,能伤人!”

    “你有把握”

    “在我们眼皮底下,我就不相信他还能有三头六臂不成,用得好,可制衡执金吾衙门,用得不好,大不了就是最坏的打算,平了这执金吾衙门而已!”牧景冷笑,他就是要用这个千古枭雄,他从不怀疑曹操的能力,只要给曹操一个舞台,他终究会爆发出来的,这雒阳的这趟浑水既然蹚了,越是浑浊,越是好。

    “好吧!”

    牧山都有些被儿子的霸气给影响了,道:“我这就去拟奏本,立刻递上去!”

    他刚想起身,又想了想,道:“不过曹操会怎么温顺,任由我们摆布,此人我照面一二,是个硬骨头!”

    “他会的!”

    牧景自信的道:“这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不会等死!”

    …



第二百六十章 光熹朝
    光熹元年,七月下旬。

    雒阳城的局势随着执金吾和执金吾丞两个人选的定下来,也算是走过了最乱的时期,渐渐平稳下来,哪怕只是暂时的平稳,也算是有了一段安稳期。

    但是先帝驾崩,新君继位,君主之间的交替,影响的可不仅仅是雒阳关中一地,更多的是整个天下,光熹帝能不能稳住天下,就看天下人认不认可。

    新君登基,天下改元光熹的消息,早已经通过官文同发下去,消息传播已经将近两月时间,就算是边疆之地,各方州牧,刺史,太守,纷纷有了反应。

    益州。

    绵竹城。

    这是一座大城,在益州来说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城池,这城池明显没有多久之前经历一场大战,城墙上有血迹斑斑,箭矢插入的痕迹,城中的不少房舍也被毁于一旦,无数民夫正在修筑。

    城头上,一个中年男子身披战甲,披风猎猎,身躯提拔,站立在上,目光远眺,遥看着雒阳城的方向而去。?他的眸光悠长深邃,仿佛能看到雒阳帝都那雄伟的雄伟壮观,不禁有些喃喃自语的声音只能让自己听到:“雒阳之乱,何进之死,各方勤王,好一场大戏啊,如今辩儿继位,牧山执太傅之位,西凉董卓高居大司马之职,三公大臣毫无军权,君弱而臣强,我大汉江山又要风雨飘零了!”

    这就是益州牧,刘焉,大汉宗室,汉鲁恭王之后裔。

    他不仅仅拿到了朝廷公文,也已经拿到了雒阳之乱前前后后所有的消息。

    其实刘焉在宗室之中不算是出色,向来低调,以宗正之名,扶持汉室,但是他的四个字掘了四百年的汉室江山,没错,就是‘废史立牧’四个字。

    刺史,说到底不过只是一个监督的权力。

    但是州牧,却掌一州军政大权,可算是掌一方之地,为诸侯之相。

    正因为他的提议,他也因此受益。

    中平五年,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被告上朝廷,天子震怒,正是接受了刘焉‘废史立牧’的建议,拜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

    刘焉南下,入驻益州,正式掌益州军政的军政。

    “主公!”

    一个文士走上来,拱手行礼。

    这是益州从事贾龙。

    刘焉入益州的道路其实并不是很顺利,益州刺史郤俭倒不是很大的问题,可是益州黄巾的渠帅马相却趁着这空隙,在中平五年起事于绵竹,连破益州、犍为、巴郡等,杀了益州刺史郤俭,控制益州大部。

    刘焉那时候步伐才刚刚从南阳接道进入汉中,行至汉中,听到消息,被迫停下脚步。

    就当他犹豫不绝还进不进益州的时候,益州从事贾龙起兵对抗马相,迎刘焉入益州。

    刘焉顺势而入,以益州牧的身份,召益州各部,出兵平乱。

    历经将近一年时间的平乱,总算平掉了马相的黄巾之乱,马相更是被贾龙率军亲自斩杀,刘焉才得意入住绵竹,彻底的掌控益州之地。

    因此说刘焉入驻益州,最大的功臣就是这个贾龙,因此刘焉对他很是信任,推心置腹。

    “伯康,这是新君诏文,你看看吧!”刘焉把手中的一份官文递给他,沉声的道。

    贾龙,字伯康,虽有军武之才,但他可是一个文吏出身,善于文政,所以刘焉无论军政,皆与之讨论,对他是甚是依仗。

    “光熹元年”

    贾龙看看官文开头,眉头微微一动。

    “当朝光熹!”刘焉道。

    贾龙继续看下去,眸光越发深沉,半响之后,才拱手说道:“主公,当今朝廷,新君虽继位,可朝政仍掌在权臣之后,太傅牧山,大司马董卓,皆非善类,恐有大祸!”

    “那你认为某该如何应之”

    刘焉问道。

    他本意欲去交州避祸,可当初董扶劝告他,益州有天子之气,他才下定决心来益州,野心他也有,同为汉高祖之后,大汉宗室,为何就不能为帝。

    他的眸光闪烁一抹凌厉的光芒,平了益州,他有兵马十万以上,坐拥益州天府之国,只要能出蜀道,入关中,他未必不是第二个汉高祖。

    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就是从这里走出去,成为天下之主的。

    “天子已死,太子登基,乃是正统,无可厚非,勤王更无所说,不为天下人所认同,主公万万不可出头,今益州战乱刚平,疲惫不堪,当修养生息,蓄势以待!”

    贾龙劝谏的道。

    “刘辩不过乃是黄口小儿,如何稳这大汉万里江山,不过是让旁臣篡权而已,我乃是汉室宗亲,何不能北上!”刘焉冷厉的说道。

    “主公,汉室根基尚稳,太子登基,名正言顺,你若是起兵北上,非勤王之功,乃是叛乱之罪,届时天下攻伐,不知主公能挡否!”贾龙苦口婆心的劝谏。

    “这个……”刘焉闻言,想到那场景,顿时不寒而栗,他抖了一个冷颤,道:“是我太得意忘形了,还是伯康劝谏的对!”

    “主公,当朝光熹,大势已定,不可逆转,我们需应朝廷之号令,派遣使者入京,表益州忠心,安朝廷之忧,方能稳住我益州之势!”贾龙说道。

    “若是天子下令,夺我州牧之位,命我北上归京呢”刘焉担心的道。

1...116117118119120...10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