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夜云夏秦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梓翎
“元宝!”扯起嗓子喊了一声,元宝立刻连爬带滚的进来了。没办法,皇上这声音就跟冤魂索命般令人着急。
“立刻去一趟大理寺,将秦少卿给朕请进宫里来。”
“诺。”
元宝又急急的飞奔出去,皇上这亟不可待的口吻就像一根鞭子在后面抽着他一般。
很快,秦少卿就被元宝请进了宫。
“微臣参见皇上。”
“免礼。”皇上将奏折递给秦少卿,“周重远一案的奏折,可是你写的”
秦少卿低着头,眼底漫出一抹心虚,战战兢兢道,“是的,皇上。”
原本,遇到周重远这种有前车之鉴的案子,大理寺完全可以做出决断。可是秦少卿为何要上报皇上,还不是因为藏着私心。
那周重远的孙子,和秦少卿小的时候可是八拜之交。黄大人搜寻被官府封印多年的周宅时,将周知和玉兔抓了起来。
秦少卿若是按照旧制,就该将周知玉兔直接论斩。
可是他就是念着旧情,希望皇上能够重新审视此案,为周知“父女”争取一线生机。
“秦少卿,你为周知求情,可是受到何人授意”皇上若有所思的问。
秦少卿惊出一身冷汗,他不过是递了份中规中矩的折子给皇上,皇上竟然看出来他有心为周知求情。
秦少卿不敢隐瞒,实话实说道,“回皇上,微臣与那周知是发小。只是后来周府遭难后,微臣才与那周知断了联系。如今看他一个人带着幼女归来,心生怜悯,所以才斗胆替他们写了这份折子。希望皇上能够从轻发落他们。”
皇上的眸光幽暗不明,手指叩打着桌面,陷入了凝思中。
冥夜似乎对周知一案特别上心
看来他不能坐视不理,就怕行差就错造成冥夜心里的裂痕,他们夫妻二人的关系再也经不起任何挫折了。
“秦少卿,周知一案,朕亲自审理。”
秦少卿闻言,不知是喜是忧。喜的是,周知不用直接上刑场。忧的是,皇上亲自审理,周知的下场可能更加悲惨。
秦少卿心事重重的离开皇宫,来到大理寺的地牢,探望昔日的旧友。
周知抱着玉兔儿,玉兔儿吃了紫雪散,烧是退下来了,可是精神萎靡,整个人没有精神,恹恹的搭在周知的肩膀上。
秦少卿嘱咐牢头开了牢房门,走了进去径直坐在周知的对面。
“怎样了”周知问。
“周兄,我将你的奏折递了上去。皇上虽然取消了斩立决,可是皇上却要亲审此案。”
周知闻言大喜,“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秦少卿一盆冷水浇下去,“你别高兴得太早。我们这位皇上,可也不是仁慈的主。指不定他最后的定断,比斩立决更让你痛彻心扉。”
周知却笑道,“那我也死而无憾了。我去了黄泉路上,也对得起列祖列宗。”
秦少卿瞥了眼周知怀里孩子,“你的女儿”
周知摇头,“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她不是我的女儿,是我朋友的女儿。”
秦少卿却笑道,拍了拍他的臂膀,“你对我还隐瞒个什么劲你放心,我会替你守口如瓶的。”
——
第516章皇上公开审理周知
周知深知他和玉兔假装父女的关系,如今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为防自己的戴罪之身连累玉兔,周知决定拿出更大的诚意,向秦少卿证明自己的诚实。
“秦兄,你我少时一起游玩,秉烛夜游,可谓畅所欲言。虽然后来我们周府受到不白之冤,但是秦兄却不忘旧情,我周知能够认识你真是三生有幸。这小女娃的身份,我便不瞒你了,她是淮难峨山夜神医的女儿。夜神医如今在宫中为皇上诊病,吉凶难料,所以才在临行前将她的宝贝女儿托付给我。你说这孩子这么小,若是因为我而受到牵连。我岂不是害苦了夜神医”
秦少卿闻言脸上闪过一抹惶恐,“哎呀,完了完了,我为了让冷血无情的皇上同情于你,已经在圣上面前亲口承认你还带着一名稚子这可如何是好”
周知闻言,吓得脸色苍白,一连责怪秦少卿莽撞,“你啊你,真是好心办坏事!”
秦少卿道,“周兄放心,此事我自会向圣上负荆请罪。”
周知又担心秦少卿的安危,“你在圣上面前出尔反尔,圣上会不会责罚你”
秦少卿苦笑起来,“圣上应该会发雷霆之怒,可是不至于要了我的性命。我与圣上,毕竟自幼也是有交情的。他做秦王的时候,举步维艰,我暗中可没有少帮他。”
周知略微放心。
下午的时候,宫中来了圣旨,“周知一案,明日开堂会审。”
秦少卿得了消息,第一时间将这个喜讯告诉给周知。
“周兄,喜事,皇上要亲自开堂审理你们周府的旧案。到时候就会有许多百姓前来参观,周府的冤案就有可能沉冤得雪了。”
周知却傻眼了。“开堂会审我听说大夏的开堂会审,场面壮观,为了维持秩序,朝堂还会派许多暗卫来维持现场的安稳是也不是”
周知暗忖着,如果是这样的话,到时候不是会有很多禁卫军,皇上培植的暗卫出动
可他和锦猫第一次抢劫皇粮时,却极为嚣张,想必被许多官兵记恨着,这公开审理,就怕有人将他的另一宗罪给捅了出来。
秦少卿的话让周知的担忧更加添了一重。“场面何止用壮观来形容每一次公开审理,都会出动一半的皇家侍卫,几乎大半个帝都的子民都会前来参观。周兄,你就好好准备,放心的为自己辩解。也许你的滔滔不绝的雄辩之才,能够打动圣上,也许我们这位敢于革新的君王会对你破格使用。到时候你还能平步青云”
周知心事重重道,“平步青云,我就不指望了。能为周府洗白冤屈,我就死而无憾了。”
秦少卿白了他一眼,“说什么呢哪能那么容易就死了呢你好好准备着,我先走了。明日等着你大放光芒。”
周知搂紧玉兔,忐忑不安的点点头。
秦少卿出去后,周知将玉兔放到蒲草上,他坐在旁边的矮几上,拿起秦少卿为他准备的纸笔,开始认真的写着“陈情令”!
他将周府的冤屈写得一清二楚,也将自己抢劫皇粮的原因,官官相卫,逼民造反的证据尽数罗列其中。
最后,周知将这份“陈情令”揣进玉兔的衣裳内缝制的荷包里。并对病殃殃的玉兔道,“兔儿,如果周叔叔不幸遇难,你且记得把这个交给你娘。让她帮周叔叔转交给皇上。”
玉兔乖乖的点点头。“嗯。”
周知抚摸着玉兔的头,“好孩子,周叔叔绝不会让你出事的。”
周知和秦少卿都想着保全无辜的玉兔,只是事情总是事与愿违。
翌日,大理寺为了迎接圣上亲自开堂会审而早早就开了门。
民众陆陆续续围着大理寺门口。
而皇上在众人的期待目光中姗姗来迟。
“押罪犯周知上堂!”协助审案的审判官拍着惊堂木,很快周知就被几个官兵押着走了出来。
皇上冷峻的目光扫向周知,却见他生得十分俊俏,一身儒雅,想起冥夜竟然是为这个男人奔走相告,心里不觉涌起奇怪的感觉。
皇上旁边站着四名修罗暗卫,左右各两位。他们刚看到周知,脸上的神色就变了。一位暗卫上前,将嘴巴凑在皇上耳朵边,悄声道,“皇上,小人认得他,他就是抢劫皇粮的江洋大盗。”
皇上闻言,宽袖下的手已经握紧。
“周知,你可认得周重远”皇上面色不惊,尽管他对周知莫名有敌意,可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公正公平的审理此案。
至少不让冥夜对他感到失望。
周知挺直的身躯站在皇上面前,官兵踢了他两脚,“皇上问话,跪下回答。”
周知却纹丝不动。锐利如鹰的目光打量着皇上,想起自己为了见皇上一眼。这么多年的负重而行,这么多年的卧薪尝胆,都是为了等到这一刻。
他到要看看,当今圣上值得他去信任不
今儿上堂,他不敢让玉兔现身,因为他没有把握,让这位阴晴不定的君王能够对无辜稚子手下留情!
“草民跪的是千秋贤皇,不跪是非不分的昏聩君王。”周知视死如归的望着皇上。
皇上慵懒的开口了,“贤明与昏聩,应该留给后世来评说。周知,你没有权利对朕做出评论。”
声音虽然慵懒,然而久居高位睥睨天下的王者气息,却不怒而威。
周知凝视着皇上,这个男人,果然不容小觑。秦少卿说的对,他是个高深莫测的男人,他的眼神幽邃如深海,令人实在捉摸不透。
“草民是周重远的曾孙。”周知如实禀报。
“周重远乃当年名满天下的大将军陈焕之副将,勇猛无敌,却因为投敌叛国被先皇怒斩满门。而你逃出生天,如今被黄大人逮捕归案,周知,依你之见,朕该对你如何发落”皇上别有深意的问。
他不过是想了解一下这个周知的才情,比起案情的本身,他更想知道冥夜为何要如此用心帮他
——
第517章敢不敢揭露皇室丑闻
周知脸色淡定自若道,“皇上今日审的是周知,请问皇上,周知可曾投敌叛国”
夏爝眸子里漫出一抹对周知的激赏,“你不曾投敌叛国,可是你确是罪犯周重远的曾孙。你该知道,按照大夏律法,先皇在世时没有解决的遗留案件统统采取革新前的律法。也就是说,你得受连坐之罪”
周知很是从容,淡然一笑,“草民时运不济,虽是圣上的子民,却受制于先皇的律法。可是圣上,先皇的遗案利用先皇时期的律法,草民无话可说。可如果先皇的遗案,有冤假错判呢”
周知反问一句,目光灼灼的瞪着皇上。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所以才能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皇上很是欣赏周知临危不惧,见招拆招的从容不迫。关于周重远一案,因为涉案人众多,而且都是朝廷里的顶梁柱,皇上早就对此案了然于胸。当年所谓的主将投敌叛国,不过是皇室的党羽之争而累及许多无辜的将士。
此案因为当初皇室的斩草除根,几乎未留下什么无辜的活口。
不曾想,还有周重远副将的余辜。
皇上本就同情那些无辜将士,也有心替那些将士平反,只可惜未有确凿的证据。如今正好趁此机会对历史弥留问题进行矫正。
“周知,你说周重远一案是冤假错判,可有证据”
“有!”周知道,“我曾祖父曾经留下血书一封,将自己受到无辜牵连的原因写了进去。而且,曾祖父还有当时皇子之间派系之争的证据,皇上如果有勇气揭开大夏那段丑陋的历史,定然可以还我周府的清白。”
皇上道,“证据在何处”
“在我周府的罗汉松盆景下,只要挖土三尺,必然能够取得证据。”周知道。
“去取!”皇上对一旁候命的侍卫道。
“诺。”
侍卫一个凌波微步飞了出去。很快便将证据给取了回来。那是一个铁盒子,因为年代久远,铁盒子十分陈旧,布满铁锈,还有新挖出的泥土糊在上面。
侍卫恭敬的将铁盒子打开,然后将里面的一叠信物递给皇上。
皇上展信一看,那信的落笔竟然是当初的恭亲王写得。那信旨在拉拢周重远,却被周重远拒绝。言语不禁有些失态,带着威逼利诱的成分——
皇上看了三四封信,脸色愈大凝重。他的那些叔叔们,为了争夺皇位,可谓绞尽脑汁,拉帮结派,打压不被拉拢的正直大臣。
其恶行令人发指。
周知就这样静静的望着皇上,皇室的那些不可描述的丑闻,就是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勇气公布出来
皇上陷入了巨大的沉默中,他的脸色很难看,本就冰寒的脸庞此刻如地狱修罗武神般可怖。
空气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安静中,仿佛地上掉下一颗针也能听见。
周知其实是紧张的,能不能为周府翻案,就看皇上的胸怀是否足够开阔。
周知对翻案的结果虽然不抱任何希望,毕竟任何人都不愿意他的至亲被后世唾骂评论。事关夏皇室的荣誉,当今圣上只会一手遮天,掩盖皇室的丑闻。只不过,也许圣上在掩盖皇室丑闻的时候,也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周府一个清白。
皇上拽着书信的手握成了拳头,用力得手指都快掐烂信纸。可是最后,他松了口气,将信纸松开。
他将那一叠信纸递给一旁的大理寺卿,道,“将这些信,陈列在大理寺的博物苑里,从今日起,凡是大夏有品级的官员,都可以来博物苑参观这些未曾公开过的物件。让他们以此为鉴。”
周知那一张绷了十年的心弦在此刻彻底放松。
不论他的结局如何,起码,他为周府申冤平反,将大夏皇室犯得错误公开给大夏的官员,还能让大夏的朝堂引以为鉴,他觉得他此生没有白活。
周知再次投向皇上的目光充满恭敬,他挺直的身躯,忽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皇上叩拜道,“草民周知谢过皇上。”
四周的百姓都热闹喧哗起来,对皇上的赞誉声如潮水般用来。
“当今圣上胸襟开阔,真是百姓之福啊!”
人群中,屹然挺立着一抹笔直的纤秀的身影,她穿着素衣白裳,带着面纱,在人群里如幽谷之兰,静谧的开放。
她的眼底流露出对皇上的赞同和认可。
当然,睿智的皇上早已发现人海中的那抹纤秀的身影。对于冥夜的到来,皇上暗暗咬牙,她为何对除他以外的男人这么上心真是让他心里极度不爽。
他心情不爽,就会有人倒霉。
所以周知高兴了不到三秒,就听到皇上声势骇人的声音传来,“周知,虽然你身为周重远曾孙一案可免活罪。不过你死罪难逃,可知为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