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生跟你有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浮世万千
虽然是因为开业第一天,再加上打折,才会有这么高的利润,不过文具是消耗品,用的快。再加上镇中学是下面十几个村子的直属初中,那时候的孩子又多,每家都两三个,还有的五六个,也很少有直接去市里念的,所以学校差不多有近千人了。人口基数大,根本不愁卖。
顾建功明显觉得他家的小木屋建的太小,几个学生一进来就挤满了。于是,他和夏淑英便打算趁着闲的时候开始挖地基,等冬天沉一沉,春天就能盖房子了。
对于应该盖多大的房子,顾依强烈制止了她妈的只要将小木屋翻倍的想法,并就她家今后的发展道路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顾依:“以后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将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所以学生的零花钱会越来越多,中午吃玉米饼子就咸菜的日子终将一去不复返,学校食堂的大锅饭更加会被唾弃。那么,学生们对于美味营养的午餐需求该如何满足?学生们……”
夏淑英看自家姑娘长篇大论的,听得不耐烦,“你到底想说啥?”
顾依:“……我们家可以开个小饭馆,专门供应学生午餐,文具店只是捎带着。”
对此,顾建功两口子琢磨了几个晚上,又去跟夏老爷子商量了一下,觉得似乎也有点儿道理。于是乎,他们决定干一票大的。
******
时光如流水,很快到了期末。在学校考试前,顾依对着弟妹利诱加威胁,如果两科都能考100分,就给五块钱做奖励,相反,就得挨揍。
顾双顾延完全没有怀疑他们大姐说话的真实性,在他们眼中,大姐简直比爸妈还要权威。
这半年来,顾建功两口子也没怎么管孩子,后来更是又要开店又要农忙,也没时间管,干脆就叫顾依全权负责了。连零花钱都是应顾依的要求先拨给她,再由她下发给两个小的。如此,顾依算是掌握了俩小崽儿的生杀大权和财政大权了。
顾双很高兴,五块钱耶,对于她来说可是大票了,她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的零花钱,所以很是期待。
顾延则有点儿小纠结,他既想要奖励,又怕考不了一百分挨揍。对于他姐顾依,顾延既有点儿怕,又要时不时的讨好,以获得更多的零花钱。
成绩下来之后,姐仨都是双百,拿着考试成绩给夏淑英看。顾建功在前面看店,夏淑英正坐在热炕上织毛衣,一见极是高兴,从兜里掏出十五块钱,一人发了五块钱做奖励。
自打有了这个文具店,夏淑英终于觉得日子过得不那么紧巴巴,不必为了块八毛钱算计来算计去。虽然放了寒假,文具卖的少了,不过店里的小食品生意还不错,夏淑英干脆又进了点儿油盐酱醋捎带着卖卖。
顾双和顾延拿了钱,直奔自家文具店,自买自卖。顾依明令禁止俩小崽子不经大人同意就随便拿东西吃,而是必须花钱买。要不然进的那点儿东西都不够他俩吃的,也省得他们吃太少不健康食品。
顾双顾延想吃什么,都是有了零花钱才去货架上拿,并且主动把钱放进抽屉里,绝不赖帐。
放了寒假,两人便开始疯玩起来,顾依也没管。她开始在家琢磨,下学期得让顾延再跳一级,然后到四年级的时候姐仨再一起跳。越是低年级跳级越是容易,不得不抓紧啊。
擦,照这样的上学速度,跟做火箭一样,姐仨岂不是堪称天才儿童了?窃喜之!
并不是!
说起来,顾依有个优点就是背东西特别快,一般看三遍差不
我的重生跟你有关 分卷阅读11
多就能背下来了,但是她的理科成绩有点儿差。而且因为陈海鹏,她读高二时为了不跟他分开,愣是选了理科。每每想起来这事,顾依都恨不得抽死自已,是有多没见过男人啊!还是个渣得不能再渣的渣男!
顾双则属于勤奋型,当然,脑子倒不笨,但也谈不上多聪明。她学习一向不需要旁人多监督,总是自动自发的完成作业。
顾延则是真的很聪明,学东西很快,记得也牢,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顾依羡慕得要死。但是他又特别的喜欢耍小聪明,并不肯往正道上努力。
没事儿,这辈子有她在旁边看着,绝不会重蹈覆辙。
反正大冬天的也没什么事干,在家学习呗,连她爸妈都开始歇冬了。东北的冬天特别冷,除了在屋里猫着,似乎也干不了什么活。
东北的庄稼全年就一季,五月份种,十月份过后开始,秋过后就歇冬。种植烤烟的人家会在秋过后挑选烟叶的品级,然后打包好卖到烟站,但是一般到一月份也就忙活完了,众人便开始聚在一起玩扑克打发时间。
学生放寒假之后也进入疯玩时期,这时候河里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便有家长给孩子做了爬犁去玩。还有人在河岸边斜坡的地方泼上水,等结了水,可以坐在爬犁上一冲而下,非常的刺激,类似于现在游乐场里的项目。
顾依偶尔也会跟俩小的一起去玩,权当学习之外的娱乐了。不过大部分时间在家监督俩小的学习,顺便跟着她爸学写毛笔字。顾依上辈子的字写得不怎么好看,上初中后为了抄老板的板书,速度更是出奇的快,有时候她自已都看不出来自已写的啥,还得猜半天。
闲着也是闲着,怎么说毛笔字也算是一门才艺,正好有这条件,不用白不用啊。
对此,顾双和顾延都没啥兴趣,顾依也不勉强,想着以后有条件了,再让他俩学点儿啥。人啊,还是得掌握一门才艺,将来才能混得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天使们的藏和留言,比心!
第9章热闹过新年
顾依学了几天毛笔字,就有点儿想放弃。不是她意志不坚定,实在是这东西太考验人的耐心了。而她并不是个很有耐心的人,甚至还有点儿急性子!
写毛笔字不像钢笔字,手腕得抬着,一笔一划都得工工整整,还要掌握好力度,一个字甚至一个笔划往往要写好多遍,简直太折磨人了,让顾依每每都有抓狂的冲动。
不行,独受罪不如众受罪,顾依马上想到让两个小的来陪她。可是他们被她追着撵着的赶学习进度,不能再增加负担了,遂无奈放弃。有时候她也在想自已这样催着顾延连着跳级到底对不对,可一想到上辈子顾延最后的生活,遂又狠下心来,反正不会比那时候更差!
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让她很快想到了后院的陈妍,陈妍性子沉静,打小就很稳,是最合适的人选。
顾依凭着两行伶牙俐齿,把个毛笔字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从锻炼耐心到陶冶情操变身气质美女,总之会写毛笔字就是第一高大上的兴趣爱好。
单纯的小姑娘被她忽悠得五迷三道的,眼睛直冒绿光,当即表示现在就去买墨汁毛笔,第二天就来跟她一起学字。
顾建功一看又来个小姑娘一起学还挺高兴,他其实是个很热心的人,而且好为人师,所以教得很认真,甚至比教顾依的时候还耐心。
再之后,顾依每每有扔笔的冲动,可一抬头看陈妍练得认真,便不停的唾弃自已。她一个快三十的人,居然比不过一个11岁的小姑娘静得下心,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只好逼着自已继续。
殊不知陈妍写得也极是痛苦,但是顾依跟她说的变身气质美女实在是太诱人了。她可是眼瞅着这个昔日的小伙伴从一个疯疯癫癫的野丫头变成漂亮可爱的小美女,难不成就因为练这个毛笔字?要真有这么大效果,那说什么也得咬牙坚持下来。
两人就这样各怀鬼胎的坚持到了过年才停下。
农村过年尤其的热闹,杀鸡宰羊,蒸豆包、炸丸子、做豆腐,采买年货,置办新衣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顾依家今年也准备把喂了一年的猪杀掉,再杀两只鸡,然后买几斤羊肉、两条鱼就差不多了。至于蔬菜,就是自家种的大白菜、萝卜、土豆,还有腌制的酸菜,小咸菜之类的。还有夏天在山上采的蕨菜、蘑菇,晒干了保存起来,留着冬天吃,这些可都是绿色纯天然食物,营养价值非常高。
过年前两天,顾建功尤其的忙,他不仅要忙活自家的事,还要帮村民写对联,而且自备墨汁,兼顾裁纸。也就是大家拿一大张红纸来,走的时候就变成几副对联和几张福字。不过顾建功乐此不疲,全程带着笑意。
年三十晚上,夏淑英做了一桌的菜:小鸡炖蘑菇粉条,炖排骨,红烧鲤鱼,再加上锅包肉和拔丝土豆,以及凉拌蕨菜。
俩小的虽然看着桌上一堆好吃的,可爸妈没动筷子,他们便也老老实实的坐着等,这也是顾家基本的规矩。顾建功的祖上曾是乡里有名的富户,家里也很是讲究,只不过经过社会动荡,到了他父亲那辈基本也没剩下什么东西了。
顾建功开了一瓶白酒,给夏淑英也倒了一杯,孩子们则喝饮料,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年夜饭。
第二天早上,姐仨吃过饺子,换上夏淑英给买的新衣服,出去给邻居、亲戚以及跟她家关系比较好的人家拜年。走在路上,看见同是出来拜年的人,便也互道一声“过年好!”大家脸上均是一片喜色。
等回到家,顾依往火炕上一躺就不想动了。说起来这半年她过得也挺累,一方面要琢磨家里赚钱的法子,还得想方设法说明父母;一方面要操心两个小崽子的学习,又怕进度太快造成他俩厌学,总之心力交瘁。
唉!她只是个十岁的小孩儿啊,本应该是个无忧无虑的年纪,谁家小孩像她一样什么都得操心?好吧,其实她心理年龄27。
俩小崽子闲不住又跑出去玩了,顾依不想动,便躺在炕上睡了一觉。不过因为家里总有人来拜年,导致她一直半梦半醒睡不踏实。梦里也是前世今生的,那个乱啊,以至于她妈叫她起来吃中饭的时候,她还处于一脸懵逼状态,到底是她曾经做了一个长大了的梦,还是真的重生了。这个觉睡的比不睡还累。
“你这孩子,大过年的也不知道跟小二儿和三儿一起出去玩会儿,这么闹腾你也能睡得着?”夏淑英边往桌子上摆饭边数落她。
顾依听了忍不住偷偷翻个白眼,她以前光顾着自已玩的时候,她妈嫌她不帮着看俩小的,现在又嫌她不出去玩儿了。唉!做小孩儿难,做个懂事又合家长心意的小孩儿更难啊
我的重生跟你有关 分卷阅读12
!
顾建功帮着打圆场,“今天起的这么早哪能不困,她想睡就让她睡呗。”
“我也就是说说!”夏淑英道,“咱家依依才10岁……哦不,过了年11了。小孩哪有不爱玩的,可是你看她整天不是帮我干活就是监督小二儿和三儿学习,别人不得以为我虐待她啊,所以才想让她多出去跟别的孩子玩玩……”
顾依看她妈有长篇大论下去的趋势,忙双手合十拜托道:“妈,妈,怪我,怪我太懂事了,让您受到了舆论在谴责。那啥,我吃完饭就出去玩儿行吗,您就甭操那个心了。”
夏淑英被气笑了,“你这孩子……”
到了初二便开始走亲戚,一家五口先去姥姥姥爷家,顾建功和夏淑英在后面提着东西,顾依跟在旁边,俩小的则一溜烟儿先跑去了。
他们到的时候,顾依的大舅夏忠元一家,二舅夏忠平一家都已经到了,只有大姨夏淑梅一家因为离的远要晚一点儿,小舅夏忠义……这条单身狗因为没成家,单位一放假就回来过年了。
因为都在一个村子住着,时常走动,仍是如平常一般。等夏淑梅一家进了门,这才真正热闹起来,毕竟很长时间没见了。孩子们给长辈拜年,得了压岁钱顿时眉开眼笑。
之后,夏淑英两姐妹,还有大嫂李欣、二嫂朱芳便进了厨房帮着准备午饭,这一大家子加上孩子们,得两大桌的菜,光凭老太太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做饭的事不用顾依帮忙,她只需要等着吃就行了。不过看着屋里一堆孩子上蹿下跳,顾依不禁按了按太阳穴,太闹腾了。
能不闹腾吗?大舅家两个儿子,二舅家三个儿子,大姨家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再加上顾双顾延,10个小的或者半大的孩子,一会儿这个抢那个的东西了,一会儿那个又不跟这个玩了,想让他们安静下来简直比登天都难。
终于,几个男孩子凑到一起到院子里放鞭炮去了,大姨家的表姐周艳和表妹周娜过来找顾依姐妹出去踢毽子玩。
顾依觉得屋里空气不好,大人们都在抽烟,她不想吸二手烟,只好跟着出去了。虽然她对踢毽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不过她一个小孩坐在一边儿听大人说话,那感觉也怪异了些。算了,还是尽量让自已看起来像个小孩儿吧,省得别人真以为她妈虐待她。
终于等到吃饭了,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喝酒的喝酒,喝饮料的喝饮料,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
等走完亲戚,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这个年也算过完了。顾依又跟她妈商量让顾延开学再跳一级,直接跟她们读三年级。
夏淑英这次有点儿不大放心,小儿子连一年级都没上,二年级才上了半学期就跳,能行吗?
顾依连连保证肯定没问题,夏淑英这才答应让他试试,不行再回去。
开学后,顾延升到了三年级,姐弟三个终于在一个班了。顾依长出一口气,看来已经成功了一半。
一开春,顾建功便开始张罗盖房子的事,地基在入冬前就打好了,剩下就是买砖石和水泥的准备工作。
到了五月份,都弄得差不多后,挑了个天气不错的日子,请村里的人过来帮忙,两三天时间就把房子盖起来了。通风一段时间后里面才开始装修。
装修的活儿比较细致,顾建功一个人干不了,便请了专业的工人过来,他给打打下手。不过做饭馆里用的桌椅板凳他可以自已做,也能省不少钱。
这次顾建功盖的房子算是比较大的,留了一个小间做文具店,剩下就是饭馆。厨房空间很大,除了炒菜,考虑到刚开始没多少生意,可以先蒸馒头包子卖。
因为文具店的成功,让顾建功对这个小饭馆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虽然文具店也没赚到什么大钱,可全家的零花儿都在里面了,再也不用为了几十块钱左右为难。
想着三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现在不多赚点儿钱,到时候拿什么供他们念大学呢。
所以这段时间一家人都是干劲十足,连顾双顾延都不再写完作业就跑出去玩了,而是帮着干点儿零碎活什么的。
第10章包子店开张
到顾依姐弟三个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顾家的房子也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细节需要慢慢完善。
考完试就放了假,这次姐仨照例拿了双百,顾依想着再开学直接升五年级,以后再也不跳了,踏踏实实上学。
暑假里,顾双顾延照例没闲着,被顾依圈在家里念书。好在顾依平时就在往前赶进度,所以时间也不算太紧。
顾建功两口子则一边干农活一边购置饭馆开业需要的家伙什。
因为考虑到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前期主打馒头包子,所以店里的装修风格,顾依是参照现在的连锁汤包店设计的,有一个对外的窗口,不用进门就可以直接在外面买包子。
鉴于学生比较多,除了大厅中央放着十张桌椅外,两边靠墙的地方也摆了一圈长条木桌,类似于吧台,这样可以容纳更多吃饭的人群。另外还特意隔了两个包厢,里面放上大圆桌,方便多人就餐。
厨房也是用透明玻璃隔开,从外面可以看到厨房内贴着白瓷砖的案板台,十分干净清爽,也更让人放心。
虽然主要是卖包子,如果有人来点菜,也不是没有。蔬菜都是自已家种的,现摘就行。因为现在盖的房子占了菜园子的地儿,所以顾建功又在屋后开垦了一块地种菜。至于肉嘛,离他家不远就有家肉铺,现买也赶趟。
这天,一家人吃完饭,两口子趁纳凉的时候商量什么时候开业。
顾依插嘴,“当然是初中一开学我们家就开业啊!”
夏淑英觉得不大好,“开学当天就开业好吗?用不用等到第二天?要不能有人来吗?”
顾依道:“就因为第一天开学,学生都不会带饭,正好来我们家吃饭,这样生意才会好。放假前我不是让你跟他们说过开业的事了吗,就算忘了,放了鞭炮也会有人来看热闹的。况且咱们家就在去学校的必经之路上,肯定能看见。”
夏淑英觉得似乎是那么个道理,看顾建功也没意见,于是开业时间就算定下来了。
之后又商量小饭馆的名字,顾建功说:“既然文具店都叫建功文具店了,小饭馆也干脆叫建功小饭馆不就行了。”
夏淑英不乐意,“文具店都用你的名字了,小饭馆当然应该用我的名字,淑英小饭馆,听着就好吃。”
顾建功嗤笑,“听着好吃有什么用,又不是你掌勺。既然是我掌勺,当然要用我的名字。而且如果叫淑英小饭馆,别人还可能以为咱们两口子感情不和呢,或者以为跟建功文具店不是一家的,这样不利于团结。就像咱家依依说的,我们要做连锁,要
我的重生跟你有关 分卷阅读13
做集团,当然要统一命名。”还转头向顾依声援,“依依你爸说的对不对?”
顾依擦了把脑门上的汗,看她爸这思想,这气度,妥妥的当董事长的料啊!不过她爸说的也没错,她妈做菜的手艺一般,倒是她爸有几道拿手菜做得十分地道,都是跟她奶奶学的。人家都当大厨了,难道没权利用自已的名字给小饭馆命名吗,那必须有啊!
不过看她妈势在必得的架势,如果自已站她爸这边,她妈能当场翻脸,饭馆还没开起来,家庭就分裂了,图啥?
顾依瞅瞅因为命名意见不统一而箭弩拔张的两口子,一拍巴掌,笑道:“我觉得用你们两个谁的名字命名都不好。”
此话一出,两口子一起瞪着她,这下矛头倒是统一一致对外了。
夏淑英哼了一声,“不用我们两个的名字,难道还用你的名字?不行!这次说什么也得叫淑英小饭馆。”
顾依赶紧赔笑道:“妈你听我把话说完啊。你们想,这饭馆是全家人张罗着盖起来的,不可否认我爸出力最多,但也不能否认连顾延都帮着干了点儿小活。所以小饭馆不是单独一个人的,而是我们大家的,不如叫顾家小饭馆怎么样?”
说完也不待她爸妈反应,赶紧转移话题,“叫顾家小饭馆不好听,既不高端大气上档次也不接地气。”
夏淑英还不死心,“所以说还是叫淑英小饭馆……”
顾依打断她妈的话,“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们想啊,咱家小饭馆的主要服务人群是学生,学生能有什么钱,要是叫小饭馆,他们不得以为里面卖的菜老贵了,根本不敢进来消,那我们还赚什么钱。反正之前也商量了,刚开始的时候不做炒菜,先蒸点儿馒头包子卖,那就得起个接地气的名字,不如叫顾家包子店怎么样?”
趁着两口子沉思的时候,顾依又继续说:“虽然顾家包子店接地气了,可是又不高端大气上档次了,那怎么办呢?”
两口子已经彻底被顾依带沟里去了,齐齐问道:“是啊,那怎么办?”
顾依心里暗乐,不过脸上还是一本正经的,“可以起两个名字啊,小饭馆挂两个牌子,左边挂顾家包子店,右边挂顾家私房菜馆。说明我们家炒菜包子都有,满足不同人群。”
最后饭馆的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
镇中学开学是八月二十五号,顾依所在的中心小学是九月一号开学,正好包子店开张,她还能在家帮着夏淑英忙活忙活。
到了开业那天,全家人一大早就起来了。虽然在前一天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不过全家人还是忙得团团转,夏淑英忙着发面,顾建功则去肉铺买猪肉,顾依洗菜。
今天打算包三种馅料的包子:纯肉馅、芹菜猪肉馅和芸豆猪肉馅。因为还在试探阶段,也不知道哪种包子卖得好,所以一种馅料的包子蒸一锅。又蒸了一锅馒头一锅花卷,万一有学生不喜欢吃包子呢,当然不能让人扫兴而归。
夏淑英心里没底,也不知道能卖出去多少,做这么多也是有考量的,万一真卖不了,自已家再加上父母家大哥二哥家也能消化掉这些东西。另外又做了一大锅西红柿蛋汤,用大桶装好,放在墙边的吧台上。
早在放假之前,顾依就让她妈卖文具的时候顺便跟学生提一下,开学的时候包子店开张,可以过来吃午饭,而且喝汤,不过要自已带饭盒。
果然,到了中午,看热闹的多,进来吃饭的大人几乎没有。这年头人们对于饭馆的意识还停留在属于有人钱才能消得起的地方,反正自已家就有饭菜,干啥去花那个冤枉钱呢。
好在学生来了一些,有的胳肢窝里还夹着饭盒,只是站在门口看着挂着的两个招牌不大敢进,歪着头跟旁边的同学窃窃私语。
顾依忙出去招呼,“新出锅的包子,便宜又好吃,还是的西红柿蛋汤,要吃的顾客里面请!”
有几个经常光顾文具店的女同学听了,这才当先进来。其他人见了,也陆陆续续的往里走。
一般来说,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镇中学的学生午餐大部分都是吃食堂,或者在商店买麻花面包。也有从家里带饭的,不过天气热还好,天冷就没办法了,因为食堂不提供热饭服务。
有初二初三的学生早就吃够了食堂,对麻花面包也没了热情,便来顾家小店尝尝鲜。
那几个女生看见夏淑英便笑嘻嘻的说:“婶儿,我们来买包子啦!喝汤是不是真的啊?我们都带着饭盒呢。”
“当然,婶儿说话算数,你们管够喝。”夏淑英笑着回道,“你们要什么样的,纯肉馅的包子3毛钱一个,芹菜猪肉馅和芸豆猪肉馅包子都是2毛5分钱一个,馒头和花卷是1毛5分钱一个。”说着掀开笼布给她们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