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珠重生在六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言之宴
田兆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99
明知道姚明珠是被赵良国的事情吓到了,解释道,“阿珠,其实我们这工作并没有你想想的那么危险。我只是做爆破而已。”
田兆明没有告诉姚明珠,当初他们一起出去的,如今就他的工作相对还安全些,这还是大哥使劲后的结果。其他的人如今可是在战场上,真枪实弹地实验炸/弹。
不过作为□□研究方面的专家,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血洗,根本就不是一个专业的□□研究人士。最近上面透露了一股风声,过不了多久,他也许就要离开三线建设了。
“可你看……。”
“那只是意外。”田兆明打断了姚明珠的话,“爆破其实也就是各种化学反应,我了解很多配置比例,也知道这些比例能产生多大的力道,以及埋藏路线能达到的效果。所以阿珠,这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怖。”顿了顿又补充,“第一次爆破,那种情况是意外。是我们排除隐患因素时不仔细。这些可以避的。”
姚明珠想到兆明哥未来在这一方面取得的成就,看到此时他侃侃而谈的神采,也不好阻拦,只是抱着他结实的腰身说,“兆明哥,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了。若你出了什么事情,我也不活了。”
田兆明一把抱住了姚明珠,使劲地揉进怀里,“放心。”说着低头亲吻上了姚明珠。
姚明珠情绪也有些激动,第一次无比激烈地吻着田兆明,俩人吻得难分难舍,而后倒在了床上。
……
张美华离开后不到十来天,田兆明也离开了工程队回了攀市。
姚明珠的日子一下子单调了起来,还好有陈爷爷,俩人一起吃饭,一起工作。姚明珠闲暇时看看书,有问题就跟陈文逸请教,学业倒是进步了很多。
只是此后的大半年,攀市正式进入各种工厂和设施建设的繁忙时期,而攀市属于深山邱林地带造城市,田兆明爆破移平工作就非常繁重。因此,田兆明开始两地跑,但攀市待的时间明显比工程队这边多了起来。
每次前来,俩人小别胜新欢,感情似乎更加炙热了。只是姚明珠却觉得他们床上的事情太过了。
自从上一次闹了一个通宵,兆明哥吃得满心舒畅后,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这么一次,弄得姚明珠第二日往往下不了床。
姚明珠过了两辈子,如今对着田兆明心里有带着一些包容。又或许是弥补上辈子的遗憾,看着兆明哥每次风尘仆仆,绕道过来看自己,姚明珠就有些心疼,想着怎么让兆明哥快乐就怎么来。于是那事儿上就比较放纵。
只是这样却苦了姚明珠!每次田兆明前来,姚明珠就有几日休息不好,神很差。
陈文逸虽然发现了,但他一个从没结婚的男人也不懂这些,只是以为姚明珠身体不好。跟田兆明提一提,让他带姚明珠上县里看一看。
田兆明有些不好意思,后面有些敛。但长时间后的分开再相见,当晚的热情是难的,不过田兆明也开始克制,尽量平衡姚明珠睡觉的时间。
两人各方面都比较和谐,只是姚明珠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们结婚好几个月了,自己肚子却没有动静。姚明珠忍不住想,难道自己这辈子没有子女缘分么?
田兆明和陈文逸知道后,俩人劝慰姚明珠。他们结婚时间并不长的,不用太急。
田兆明更是觉得无所谓,他还想多过两年两个人的日子。
姚明珠被俩人轮番劝说,心也放宽了些。上辈子她跟兆明哥错过了,这辈子他们却已经成了亲,以他们如今频繁的亲密程度来看,孩子终归会有的。
姚明珠把心思放宽,认真地投入工作中。
最近陈爷爷开始教她如何认识山体,分析山体结构等实际知识。姚明珠也忙碌了起来。
时间在忙碌中流逝,很快到了年底。
因为填补山体内的溶洞,整个隧道只挖了一半,但两个山洞之间的桥梁基本完工了。整个工程也算完成了三分之二了,陈爷爷估算明年上半年应该就能完成整个工程。
姚明珠有些期待的。因为田兆明所处的攀市就在山的另外一边,听兆明哥哥说,挖通隧道后,在隧道口就能看到整个攀市。兆明哥与她见面也会方便很多,不用再绕道,花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这边。
工程队完成了计划,陈文逸开了大会表扬,给了该有的奖励!并告诉大家,等工程完工后,大伙的名字将刻在隧道壁上。
所有的人都沸腾起来了。这是一种集体的荣誉。
而攀市呢,经过大半年忙碌。整个城市大体已经完工。很多大型工厂建设也基本完成。
田兆明估计,等到鸡冠岭工程结束,估计就要通车了,攀市的工厂也会开始运行。而攀市未来的发现会非常不错。
很快,工程队的队友就开始请假回去探亲过年。
陈文逸此时就有点不得劲了!不知道是不是年老了,还是阿珠在身边呆久了,陈文逸有些不喜欢过节的日子。看着姚明珠欢欢喜喜地准备回家事宜,陈文逸满腔不舒服,有些落寞,想要阻止,可陈文逸觉得自己没有阻止的理由。只好故作高兴地看着姚明珠拾行李。
姚明珠本来还犹豫要不要请陈文逸回自己家过年。可之前看他那么忙也就没有打扰。
此时拾好自己衣服,见陈爷爷在一旁看着,脸上带着明显的落寞,忍不住问道,“陈爷爷,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回家过年吧!”
陈文逸有些惊喜,“可以么?”
姚明珠好笑,“当然可以的啊!只要你那边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没有问题。”陈文逸高兴地道,笑得像个孩子。
陈文逸年龄不算年轻了,可此时跨出去的脚步无比矫健,走路都带起了风,很快就安排了所有的事宜。
于是姚明珠跟田兆明带上陈文逸,一起朝着姚家村出发。
从安市到奎县时,陈文逸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些模糊的画面,想要抓住却又猛然消失。
姚明珠发现了异样,“怎么了?陈爷爷?”
陈文逸捏了捏眉心,摇了摇头。
姚明珠以为是一路奔波劳累了,没有追问。
县里歇了一晚,几人坐了渡船到了镇上,直接回了姚家村。
姚明珠先带着陈文逸回了姚家。
陈文逸站在姚家大院的外面,脑海里忽然又闪现了一些画面。
一个年轻时髦的男人带着一个娇俏的姑娘现在门口。
姑娘有些害羞,男人则拉着姑娘跨过了大门。
陈文逸想要细想时那画面如泡沫般消散得无影无踪。
“陈爷爷,走呀?”姚明珠见陈文逸愣住,上前拉着陈文逸进了院子。
田兆明却发现了陈文逸的异样,但却没有放在心上,跟在姚明珠和陈文逸身后走了进去。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100
院子里静悄悄的,姚明珠连忙道,“奶奶,奶奶!”
姚奶奶和孙云芳在后院的大棚里正摘着蔬菜,听到叫声,奶奶满脸欣喜,“云芳,阿珠回来了,阿珠回来了!”
姚明珠见前院没有人,让田兆明陪着陈文逸,自己朝着后院跑,一边叫道“奶奶,妈!”
“阿珠,阿珠,在后院!”姚奶奶和孙云芳赶紧从大棚里出来。
“阿珠,怎么提前回来了!”姚奶奶拉着姚明珠的手,“乖乖,你又瘦了!”
姚明珠哭笑不得,“奶奶,哪里瘦了,没瘦没瘦。”
“云芳,你说瘦没瘦?”姚奶奶坚持,还把孙云芳拉出来做见证。
孙云芳倒是没有觉得姚明珠瘦了,只是觉得姚明珠眉宇之间有些疲惫之色。不过姚奶奶的话,孙云芳历来没有反对过,于是点了点。
姚明珠有些无奈,只好道,“奶奶,那后面你做些好吃的,我多吃点。”
姚奶奶顿时眉开眼笑,连说了三声好好好。
姚明珠想起外面等着的陈爷爷,赶紧说,“奶奶,我带陈爷爷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的一章后面抽时间补上
等会会捉虫
第73章
此为防盗章
姚明珠上辈子在大队小学开了后却发生那件事情,以至于姚明珠只上了四年的学。后面都是父母在家教她。只是第二年爆出自己怀孕后全家就陷入痛苦中,后来颠簸的日子中倒是学了些字,但也仅仅只是识字。这辈子能上学,姚明珠倒是有几分乐意的。
见姚明珠没有抗拒,姚奶奶高兴的裂开了嘴,“我就说咱们阿珠愿意的。”
“愿意什么?”孙云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
“大队小学要重新开起来了。我说让阿珠去上学。”姚奶奶笑眯眯地道。
奶奶说话的同时,姚明珠立刻给母亲搬了个凳子来。
孙云芳心里倒是很欣慰,最近阿珠懂事了好多,听见姚奶奶的话,诧异地看着姚明珠,“阿珠愿意去?”
姚明珠点点头。
“好,想读书咱们到时候就送你去。”孙云芳道。而后站起来到杂物房里,换了鞋子,脱了外面的衣服。
“妈,你是不是想洗澡,我给你烧水。”姚明珠跟在孙云芳后面道。
孙云芳点点头,她挖了一天的牛粪,满身一股味道。
姚明珠立刻跑进了厨房。
“妈,阿珠最近变了好多!”孙云芳出了院子,对姚奶奶说。
“嗯。阿珠也开始知事了。懂得体贴咱们了,这是好事。”姚奶奶说。
孙云芳很是认同。
姚明珠没想到,家里刚刚说了村小学要开的事情,第二日上工,谢志兰就通知,上面通知要恢复各个大队小学开课。具体事宜要等支书去镇子开会后才知。
这一消息通告后,上工时,村民个个都议论着大队小学重新开起来的事情。
好多人觉得如今吃得吃不饱,上学有什么用?家里大的小孩还得照看小的,老人得满山找野菜野草吃的。何况上学也要花钱的,他们一点入都没有的,怎么能上学。
有的却赞同读书的,说像村长家的兆明,马上就要毕业了,以后妥妥的吃公粮的人了。
也有人想上,可家里穷,钱粮都没有,怎么上学?只能愁苦地深深叹息。
总的说来,村里让孩子上学的很少。
陈国强很快就到镇上开了会。会议上指出,要加强知识文化的传播,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党和人民。而关于老师的事情,灾前是镇子上派来的就要问老师愿不愿意回来,若不愿意回来的由村民自愿报名后选举。
姚家村所在的大队小学就是镇子上派来的。那个老师回去后,家里找关系进了国营单位,现在肯定是不想回来了。还有一个老师带着全家逃荒去了,如今都都没有回来,音信全无。
灾荒前的村小学其实是姚家村和附近的陈家岩,狮子林以前三个村组成,学校落在姚家村,名字叫红旗小学。如此一来,三个村都有想要选举的人。
陈国强回村后就让做宣传委员的老婆谢志兰宣传。谢志兰在上工领活计的时候告诉大家,闲下来的时候会组织大家选举老师。
很快,村里的活计也基本上忙完了。后面的事情差不多就是搭棚子育秧苗了,上工的人需要得少了,村里开始轮流排着上工。而大队小学老师的选举会议也到来。
因为三个村子的村民,接近千人,于是大会就安排在了小学前的一块空地上。
姚明珠一家带着小板凳过来。
谢志兰站在台上,“姚家村,陈家岩,狮子林的同志们,小学的事情大家应该也知道了。咱们要积极向党看起,积极跟着党的脚步,努力学好知识文化,咱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为祖国做贡献。这里我们选出三位同志当学校的老师,老师的工资由学生学出里。”
“谢宣传,当老师要什么条件么?”一个村民忽然问道。
“这不是废话么?当老师肯定要识字啊。”另外一人鄙视地道。
“我当然知道要识字,但也有标准吧。”之前提问的村民反驳。
谢志兰接话,“对,这里是有标准的。咱们几个村干部讨论,只要是初中毕业的都可以竞选。”
姚明珠还心说让母亲也去竞选。只是接下来的一句话断了她的那份痴心。
“但一定要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同志。我们拒绝一切有过不正常思想的人。”说话间,谢志兰看了眼姚家四人的位置,顿了顿说,“想到当老师的可以去各自村委的干部处报名。”
姚家没有理睬这抽风的女人。即使能参加,姚奶奶也不会让自己儿子儿媳去的。毕竟姚家的成分特殊,她只是想默默地被人忘记,而不是时候落在人们眼里,不断地提醒着他们姚家曾经是大地主的事情。
其他村民听到老师有工资,都心动了。
几个村里报名的也多了起来,有的也仅仅混了初中也参加报名。好多滥竽充数的人,各村干部被弄得头大!
姚家村围着支书的人多,姚明珠也没有上去看热闹。反正等会总会知道的。
“谢宣传,怎么选啊。”陈家岩的一个村民问道。
“咱们党和国家最公正,公平的选举方式,采取不记名投票。”谢志兰说,“得票最多的前三人就是咱们红旗小学的老师。”
“不行,你们姚家村,陈家岩分别都是三百多号人,我们狮子林才两百多,这明显不公分的。”狮子林的村民不乐意了。
陈家岩的村民也不乐意,因为他们村子没有姚家村的多。采取投票形式,姚家村毫无悬念会获得第一。
两个村子都不同意,谢志兰也进行不下去。不过好歹做了几年宣传的工作,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101
谢志兰的临场控制能力还是有的。拿喇叭喊,“肃静,肃静!”、
村民安静后道,“各位同志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选举方法。”
下面的人七嘴八舌开始讨论起来。
台上的三个村的干部也在议论。
陈家岩的村长说,“咱们这样选举效率太低了。短时间内选不出人。”
狮子林的支书闻言道,“咱们每个村子选两个代表,由这个六个人参加选举。”
“选举的方式呢?”陈国强问,“选举若还是投票的话,你们肯定还是不同意。”
陈家岩和狮子林的干部心理腹诽,若是自己村子人多,他们肯定同意的。
“这样吧,想参加的同志都上台,听人民报纸上的内容,谁写的快写的准的,前三名就当老师。”谭宗林不愧是在面待过,见识广,脑子一转就道。
“哎,老谭这个方法好。”
这时的算术书打开后,一边是主席语录,一边是课文题。
上课前,老师带着大家先读了主席语录,然后才开始讲解题目。
算术课不仅要学好算术,每一章节的语录也是必背必须牢记的。
目前的课程只是两位数的加减和珠算,姚明珠很轻松地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堂上还起来回复了一个问题。
只是对于俄文课,姚明珠就觉得像是听天书了。
不过还好,其他同学也差不多,老师发现这情况后,决定改变教学大纲,他们班的俄文从最初的开始。
最后的劳动课,姚明珠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是捡牛粪。
学校对每个学生规定捡牛粪一篮子。
只是如今家家户户都把牛粪猪粪当宝,田地上里很难捡到。后来老师折中了下,可以捡石英草。
石英是一种青苔,长在石头上的,用手一扒拉,可以撕下很大一片。这些青苔放在牛棚里给牛垫身子以及让牛踩。当青苔和牛粪混合烂掉后就成了很好的有机肥。
老师规定第二日上交,于是这一天上了三节课就放了学。
姚明珠下学后跟在了田昭丽的身后,犹豫着怎么问信的事情。可这小丫头视乎察觉了,小腿一张,迅速地跑掉了。姚明珠看得有些气结,只好回了家。
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姚明珠拿起自己的小背篓准备出门捡石英草。可没想到转身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杵着拐杖,背着一个背篓进了院门。
姚明珠发愣的时候,老太太唤道,“阿珠。”
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姚明珠一个健步跑了过去,“婆婆,婆婆。”
这是姚明珠的外婆秦月娥,一个正真的大家闺秀,可惜遇上了外公。
当年外公带着二房避走港岛,四十多岁的外婆一夜白了头发。
见外婆背上的东西,姚明珠连忙接了下来。
“别哭,别哭。想外婆就到镇上看我呀。”秦月娥拿出手绢给姚明珠擦了泪。
对于外婆来说是一个多月没有见了,可对于姚明珠来说,却是隔着几十年的时光。
“婆婆,爸妈还说准备却看您呢。你脚不方便,怎么下乡来了。”姚明珠搀着外婆朝屋内走,秦月娥却惦记着背篓,“阿珠,我能走,你拿背篓。”
姚明珠上前背起了背篓,背篓有些重,姚明珠了点劲儿,然后走到外婆身边扶着她。
外婆从小是大家闺秀,缠了小脚,根本走不了太多的路。而姚明珠奶奶当时也被缠过脚的,但当时太痛了,姚奶奶也是叛逆,直接解开了裹脚布。
后来还是幺爷爷帮忙的。因为姚奶奶因为从小定了姚爷爷。姚爷爷思想比较先进,根本不在乎未来妻子是不是小脚。于是姚奶奶就被解放了。
现在姚奶奶老是说自己有先见之名,要不然也跟外婆秦月娥一样,哪里都去不了,更不要说干农活了。
很快,姚奶奶就回来了,见到亲家,非常热情地互相问候,然后就准备做点吃的。
姚明珠外婆秦月娥连忙阻拦,“亲家,不要忙活了。我吃了才来的。”
“走了路也饿了。”姚奶奶反驳,而后进了厨房。
第74章
姚明珠诧异地从田兆明怀里翻身坐了起来,露出了身上一大片白,冷风进来,姚明珠顿时打了一个冷颤!
田兆明连忙把她抱在怀里,盖上被子,有些心疼地道,“心急着什么呢,天冷,盖好被子。”
姚明珠一时忘了,有些不好意思,但随即想起这习惯还是兆明哥让她养成的,忍不住瞪了眼田兆明,“还不是你要求我跟你一起裸睡的!”
田兆明摸了摸鼻子,没有接话!
这个锅田兆明背得心甘情愿!
这算是他的一个爱好!
以前田兆明一个人时喜欢裸睡!跟阿珠结婚后,感觉阿珠全身上下都让他着迷,每次完事后都不想她穿衣服。久而久之两人就养成了这习惯。为此田兆明还找关系弄了两床特别软的被套。就连这次回家过年,他也带上了!之前回家换被套时还惹来母亲秦小梅的抱怨,说阿珠穷讲究,竟然嫌弃自己家里啊。
田兆明说了半天才让秦小梅相信这只是他的注意。
姚明珠重新躺在田兆明的怀里,枕着他的臂膀问道,“兆明哥,陈爷爷去县里干吗?”
“他说去转转!”田兆明道。
amp; 转转?”姚明珠有些疑惑,陈爷爷对奎县又不熟悉,转悠什么?
田兆明倒是觉得没什么奇怪的,见姚明珠胡思乱想,一个翻身把她压在了身下,“别多想了,明天去县里就知道了。”说着吻住了姚明珠。
兆明哥的吻永远是那么有力而又着迷,姚明珠一时没有心思想其他,俩人沉迷在了亲热中。
第二日一早,姚明珠原本准备回自己家的,但看到婆婆做好了早餐,一家人正准备此时,姚明珠和田兆明只好吃了早饭再回姚家。
秦小梅看到二人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跟田梗生抱怨,“我就说嘛,这么近,简直当咱们家是旅馆了。”
“好了,少说两句。他们过去是因为带了客人回来。”田梗生说。
说到客人的事情,秦小梅更加生气了,“姚明珠是嫁给了咱们田家的。带客人回来不是应该回咱们家么?他们却带到了姚家。你说,咱们养个儿子有什么用?”
田梗生看了眼秦小梅,“你想伺候人就叫老二把阿珠那干爷爷带回来就是了。”
秦小梅瘪瘪嘴,刚要说话,田兆光就放下了碗筷,说,“妈,我吃饱了,出去了。”说完转身就跑掉。
“老五,你别又去镇上鬼混。”秦小梅追吼道,可田兆光根本没有理睬,背影很快消失。秦小梅回视线,看着一旁的女儿田昭华,怒道,“老四,你弟弟最近怎么老是朝着外面跑。”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102
田昭华低着头,没有说话。
她九月跟同学一起去了京都朝见主席,但被大哥抓回了姚家村,自此在家里的日子就有些不好过了。母亲秦小梅对她三天两日地吼骂,吵得田昭华都想立刻从这个家脱离算了。
见女儿没有回话,秦小梅心里更生气,把碗一放,瞪了眼田昭华,“吃了赶紧跟上坡割草。后天有人来家里相亲,你最近给我安分点。”
田昭华闻言,连忙道,“妈,我还不想嫁人。”
“不嫁也得嫁。你这书读得心都野了。给我老老实实嫁人。”
小事上母亲秦小梅撒撒气,田昭华一般不会反对。可这人生大事,田昭华就比较看重了,见母亲这么固执,田昭华也来气了,瘪瘪嘴道,“反正我不嫁人,爱嫁你自己嫁去。”
田昭华原本性格开朗活泼又听秦小梅的话,但自从出去一趟才知道外面的田地有多么广阔。田昭华不想自己一辈子窝在姚家村这个地方。
1...2930313233...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