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重生在六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言之宴
姚奶奶听着姚明珠的描述,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若是你爷爷也如此,那可真是谢天谢地了,只是……。”话语一转,姚奶奶却大笑,“阿珠,咱们别做梦了。你陈爷爷这种情况可是天大的福气啊,咱们怎么可能那么幸运啊!”
“奶奶,你说爸爸像不像陈爷爷?”姚明珠拐弯又问。
姚奶奶哭笑不得,“你这傻丫头,你爸爸像我多些的。”顿了顿,姚奶奶想起陈文逸又说,“不过,你陈爷爷倒是跟你祖爷爷有几分相似的。”
“那我爷爷年轻的时候长得怎么样?像谁呢?”姚奶奶追问。
“你爷爷年轻的时候像你祖爷爷呗。”姚奶奶笑。
姚明珠闻言,眼珠子转悠一圈后说,“既然陈爷爷跟祖父又几分相似,爷爷也跟祖爷爷长得像,奶奶,你说陈爷爷会不会就是我爷爷?”
姚奶奶嗔怒地拍了姚明珠额头,“傻丫头,说什么话呢?”
姚明珠瘪了瘪嘴,“怎么就不可能呢。我第一眼见到陈爷爷就觉得非常亲切,那种感觉和您在一起的感觉一样。”
“你这丫头,越说越离谱。”姚奶奶心里不是没有动摇过,只是心里一直抗拒承认这个事实,她觉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毕竟天底下怎么会那么巧合。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年轻的时候姚奶奶也期盼丈夫逝世的消息只是一个谎言,明日或者后日就有人来告诉她,消息是错的,丈夫还活着。
可姚奶奶从青丝等到白发都没有人告诉她,消息是假的。内心也从痛苦,期盼,渴望到最后认清事实,归于平静。
如今一脚踏进坟地了,自己的孙女竟然说了这么一个荒唐的话,姚奶奶肯定是不相信的,也更不敢相信。更怕跟年轻时一样,期待着,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想。想着那难熬的往事,姚奶奶拍了拍姚明珠的肩膀,“好了,别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了。你啊,就是怀孕开始胡思乱想了。赶紧把种子选出来,村里马上要育苗了。”
姚明珠见姚奶奶确实不想提起这些事情,于是止住了话题,干起了活来。心里想着,罗马非一日建成。她不能急,得一点点地给奶奶渗入,等到爷爷回来时,奶奶才不会那么突兀,奶奶才能自然地接。
祖孙俩于是认真地干起了活来。
村里去年响应国家号召,分了一部分田地给村民当做自留地。
姚家几口人分了一块水田和一块旱地。
水田姚奶奶和姚耀荣秦云芳商量,打算还是种植水稻。姚明珠怀了身孕,暂时得静养,于是跟姚奶奶在家挑选种子和照看秀秀和国华,做一起轻便的伙计。
田秀秀和田国华两岁多,跟村里姚明珠以前的老师秦华三岁的小儿子秦小溪玩得特好,每天都要一起跑出去。姚明珠起初还有些担心,但后来发现出了除了秦小溪以外,还有秦华的五岁的二儿子秦小河。
几个孩子也不会跑远,只是在村口学校的黄角树下玩耍,那颗黄角树上百年了,树根处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洞,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在哪里玩耍,捉迷藏。
每天日落时,秦小河和秦小溪就会把双胞胎送回来。再说村里的小孩子都是散养的,姚明珠也随了双胞胎的意愿,让俩个孩子在村里撒野完了。
姚家村的日子平和又忙碌。忙着春耕,忙着插秧。从三月一直忙碌到了五月中旬。两个月的时间,兆明哥来了几封信。
信上说他已经归队了,进了部队研究所。爷爷的事情筹办中,只是当年爷爷诈死做卧底的档案有些久远,他调查起来有些困难。
至于陈爷爷那边的情况,田兆明也说了,他打点了那个村支书,爷爷不会受到什么大的委屈。姚明珠一直担忧的心也彻底放松了下来。
最近的一封信是上周,兆明哥心里说事情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若是顺利,也许一个月后就能带着爷爷回姚家村的。
姚明珠心里有些激动,摸着已经显怀的肚子,心里期待着全家团圆的日子。
只是姚明珠每次跟姚奶奶说起陈文逸的事情,姚奶奶就左顾言他。根本不相信姚明珠的说辞,就连后来姚明珠直接说陈文逸是亲爷爷,姚奶奶也老是笑骂姚明珠,说她入了魔障。
姚明珠原本以为奶奶最好说服的,可如今看来却并非如此。想着应该把事情告诉父母。
于是姚明珠抽了一个中午空闲时间,在院子的葡萄藤下乘凉时道,“爸爸,妈,你们还记得陈爷爷么?”
姚耀荣和秦云芳点头,“记得啊,去年到家过年的,怎么了”
姚明珠还没回答,姚奶奶就嗔怪道,“耀荣,云芳,你说阿珠这丫头是不是入了魔障,这丫头竟然说陈文逸是你爸爸。若是的话,当初在我们家那么久,怎么会认不住来呢?”
“奶奶,爷爷离开家时不到二十岁,如今我爸都五十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变化是多么巨大啊,您怎么可能一眼就认出爷爷来。”姚明珠反驳。
姚耀荣和秦云芳满是迷惑,秦云芳比较好奇,问,“妈,阿珠,你们说什么?”
姚明珠立刻道,“哦,我跟奶奶在说陈爷爷可能时我亲爷爷的事情。”
“这怎么可能啊。”姚耀荣一口否决。
姚明珠却道,“当初说爷爷死了也是人家的一面之言,咱们可没找到爷爷的任何东西。就连如今的墓地里也是个衣冠冢。陈爷爷当初也是年纪轻轻的出去的,后来为了当卧底才诈死的。只是没想到在执行任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125
务的时候会受伤,然后失去了记忆。最初的档案也忘记在哪里保存着。我想爷爷要是也如此呢?再说,奶奶可是说,爷爷年轻到时候跟祖爷爷长得像,如今年老的陈爷爷也长得像祖爷爷,那不就是有可能么?”
“阿珠,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啊。你去三线就见到亲爷爷。”秦云芳笑道,“不能以长得相似就来说明是亲人的。世界上相似的人不可少。”
姚耀荣却深思起来,看着姚明珠,心里想着,难不成阿珠知道了什么?
姚奶奶见儿媳妇支持自己,顿时有了底气,“对嘛,我就说不会那么巧合的。再说了,你可是说你陈爷爷在熟悉的地方想起了一些东西,若是的话,这座祖宅你爷爷当初也没少呆的。当时还经常带我过来小住的。若是你爷爷可能会想起一些东西,他当时怎么不说出来?”
这话让姚明珠有些词穷了。对于爷爷当时为什么没有说出来,姚明珠也不了解。于是这个话题又戛然而止,姚奶奶说起了村里的一些八卦事。
姚明珠有些无奈,不过却发现父亲姚耀荣似乎在沉思。
姚明珠于是单独找了姚耀荣,“爸爸,陈爷爷就是我亲爷爷的。我之前没有告诉你,而是先告诉奶奶是因为担心您心里会怨恨爷爷。这也是爷爷的担心。”
只是姚明珠没想到,下一刻姚耀荣竟然说,“阿珠,村里还有点事情。我先去看看。”话落后就直接跑出了院子。
姚明珠呆呆地看着父亲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连后面姚明珠准备的佐证也来不及说出口。
姚明珠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原本以为简单的事情,竟然弄得这么负责?姚明珠满心都是无奈。
其实姚耀荣逃离的是自己的内心。
第一次听阿珠提及时,姚耀荣心里觉得不可能,但也在想阿珠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话题。阿珠可不是个喜欢八卦的人。所以当姚明珠再次说起的时候,姚耀荣才会开溜。
开溜的原因其实很荒唐。
倒不是姚耀荣不想自己父亲活着,而是姚耀荣心里升起一股类似于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姚耀荣不敢相信,那个脾性跟自己很对口的陈叔会是自己父亲。
他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也不知道自己父亲长什么样子,每次都是母亲的口述,可再详细的语言描述也没有亲眼见识来得深刻。
姚耀荣不能忽视自己内心想到陈叔是自己父亲时的激动和激烈的心跳,他自己内心深处其实还是渴望见到自己父亲的。以前是没有办法,如今有这么一个可能,姚耀荣怎么可能不想确认?至于阿珠担心自己会怨恨,那完全是多想了,天知道他从小到大都渴望着父亲。
小时候还会哭着闹着,长大后知道母亲的不容易后,姚耀荣就再也没有提及过了。如今这颗跳动了几十年的心脏似乎又回到了十来岁时,内心有一股冲动,想要见一见陈叔。
但这股冲动被姚奶奶的态度压制了。
姚耀荣是知道母亲几十年来的不易,看着母亲一直不愿承认的模样,心酸又难过。这种心情一直困扰着姚耀荣,老是夜不能寐。
秦云芳知道原因后,直接就说,“这有什么纠结的,若真的是父亲,那就是了。你不承认也改变不了你身体里流着他的血液。至于你认不认他那就看你了。”
姚耀荣顿时恍然大悟,是啊,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自己只要确认是不是,然后才考虑其他后续的事情就好了。如今还没彻底证实,自己在这里纠结什么呢?想到这里,姚耀荣顿时豁然开朗。
姚明珠一直把父亲的纠结看在眼,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自己熟知已经死了的父亲,祭拜了几十年的父亲,如今竟然活着,自己还有幸见过一面,这怎么不让人纠结。
如今看来,父亲姚耀荣并不让姚明珠担心了,。姚明珠反而担心的是姚奶奶。奶奶也六十多了,快七十的人了,在如今这个时代算是老人了行列,姚明珠是担心爷爷的事情突然告诉奶奶,会引起奶奶情绪过大出事,所以才慢慢地,一点点地告诉家里人。只是没想到奶奶会这么抗拒。
不过如今姚明打算,先说通父亲,然后让父亲说通奶奶就好了。看到父亲站在自己房间门口,姚明珠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第91章
姚明珠从茶壶里倒出一杯水给了姚耀荣,姚耀荣端起来喝了一口后看着姚明珠,犹豫着问,“阿珠……你怎么确认你陈爷爷的事情?”
姚明珠道,“爷爷去年在这里过年时脑海中想起了一些记忆片段,那次我们一起去奎县时,爷爷竟然一个人走到了咱们家在奎县的屋子前。当时我没有怀疑,是今年爷爷被下放后,兆明哥调查才知道,原来爷爷在我们家有了记忆片段后就有些怀疑,但他也不能确认,于是就没有说而是回京都,在医院检查了一番。只是爷爷是记忆神经受损,很难恢复全部记忆的。正想着办法,却没想到爷爷被人举报作风有问题,还是因为我的原因。后来为了帮爷爷,兆明哥回了部队,我紧接着办了随军。我们三月回家之前去看了一趟爷爷,也是那次才确定的。”
“他说的么?”姚耀荣问。
姚明珠摇头,“开始是我跟兆明哥猜测的,爷爷也怕连累我们没有承认。后来被我和兆明哥逼了出来。”顿了顿又说,“爷爷他手里有个铜钱大小的银饰挂坠,后面刻着一些字,只是时间久了,磨损有些严重,有些字看不清,但奶奶的名字前两个字却清楚,舞字下半模糊了。爷爷现在的名字也是根据奶奶前两个字取的。”
姚耀荣有些愣住,“银饰挂件?”
“爸?怎么了?”姚明珠问。
姚耀荣立刻站了起来,“你等我一会儿。”说着就离开。
姚明珠还有些疑惑时,姚耀荣已经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上了铁锈的盒子,放在了桌子上。
在姚明珠疑惑的眼神中打开了铁盒。
铁盒里面铺了一层红色的绒布,绒布打开后,一个崭新的铜钱大小的银饰出现在姚明珠的眼前。
姚明珠立刻拿了起来,上下翻看,一面写着年月,壬戌年五月二十,喜结连理,另外一面写着姚传崧与陈怡舞刻。
姚明珠有些震惊!这个和爷爷那块基本一模一样,忍不住抬头看向父亲姚耀荣。
姚耀荣从姚明珠震惊的眼神中就知道,陈叔那块银挂饰跟自己这个应该是一样的。想到这里,姚耀荣原本紧张的心忽然就落到实处,好像踏实了。
“爸,这个是?”姚明珠震惊过后问道。
“这是你奶奶和爷爷成亲时找人刻的,两块一模一样的。一块在你爷爷身上,一块在你奶奶这边。后来我出身后,你奶奶就给我挂着。只是我小时候老是体弱多病,后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126
来一个老中医说银饰品对我身体不好。于是,你奶奶就把这块挂饰摘下来放在了这个盒子里。我成亲后,你奶奶就交给我了。这么多年也一直在箱底放着的。”
“那陈爷爷是我亲爷爷这事儿是真的了。”姚明珠心里非常高兴,“爸,咱们拿着这个银挂饰过去找奶奶。”
姚耀荣却拉住了姚明珠,“阿珠,你应该知道奶奶拉大我,守住姚家不容易。受到的苦你应该也有所了解。你爷爷这事儿,可大可小。你奶奶若说是大事,那就是大事,若你奶奶认了了也就是小事。她一时过不了心里的坎。”
姚明珠想想点点头,站在奶奶的立场,爷爷确实是欠她很多。她不能以自己的心思来强求奶奶接受。奶奶和爷爷之间,需要时间来磨合。也需要时间来填补。于是,姚明珠没有再劝说什么。
奎县各个村关于下放人员的批斗原来越严厉了,每次镇上赶集都能遇到。
姚明珠外婆家就被人举报,说她家男人逃到了岛国,是敌寇分子,他们全家都必须抓起来。
还好,当初姚明珠提及时,外婆李月娥当机立断就跟外公断绝了关系,就连孩子都改了姓名。姑婆当时还有些微词,但知道原因后就没有说什么。
所以当姚明珠外婆秦月娥和舅舅,表姐表哥被人堵在屋子里时,秦月娥不慌不忙地拿出了街道办的证明以及单独的粮油证上的名字后,那些人讪讪地离开。
而姚家村呢。
当时去京都的只有田昭华一人,她如今进了部队,在京都的一个学校培训着。所以姚家村算是没有红兵的一个村子。而村里的干部是以张卫华为主的,张卫华一门心思想着生产,怎么提高村子生产的事情。根本没有心思琢磨下放的人。
至于村宣传,李秀秀离开后就是田昭丽接手了。张卫华和田昭丽是两口,两口子当然是一条心思。
一个村里的两个头都不管这些事情,下面的人也根本没有理睬下放改造的人了。只是村长田梗生按照上面的要求安排了工作,每日跟村民一起上下工劳作就好。当然,该住牛棚的还是住着牛棚。
田昭丽起初觉得有些不好,毕竟下放的有六人,不是老师就是留学人员,让他们住在牛棚有些委屈了。张卫华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虽然目前看来是安稳的,但万一也出事儿了怎么办?想着他们如果也住着牛棚,心里就非常难受。于是提出把村里几座荒废的屋子给这几人住。
村会计谭宗林不同意。只是谭宗林没想到,田梗生也反对。
谭宗林反对是因为自己如今像一个隐形人,一点权力都没有。
张卫华和田梗生为人都比较方正,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假账之类的。谭宗林也就融不进几人的团体。当然,自己除了正常的入外,也别想得到一点好处了。如今反对也是为了找存在感,但他没想到田梗生也不同。
田梗生却是为了自己村子,更是为了田家。
俗话说得好,抢打出头鸟。如今自己村子在县里因两山的梯田算是挂上号的。而田家在村子却也是个显眼的。村支书和村宣传是两口子,还是他这个村长的女儿女婿,万一被人陷害,背莫须有的罪名,那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
所以,为了自己家的安全啊,在如今局势这么紧张,时刻都有红兵盯着下放的人。他们不批斗就好了,但住的地方却必须随大流,否则被人抓了把柄,那可就难说了。
田昭丽和张卫华听后没有再坚持。毕竟田梗生虽然说的话有些自私,可这个时候,不自私也许就连累自己全家的。
姚明珠看到局势越来越紧张,心里无比担忧。而姚明珠又到一份田兆明寄来的信。信里告诉姚明珠事情已经办好了,他马上就动身去莆田村接人。姚明珠心情顿时兴高采烈地开始拾屋子。
拾屋子时,姚奶奶看到了。姚明珠还担心奶奶会生气。想不到知道是给爷爷居住时,居然没有反对。姚明珠想着,奶奶应该是原谅爷爷了吧?
田兆明估计得不错,月底就带着陈文逸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姚家村。
只是几个月的下放日子,吃穿上受点磋磨倒是还能接受,但陈文逸前几个月却是受到的神折磨。整个人消瘦了一圈,也苍老了很多。
站在姚家大门口,几个月的时间,陈文逸背似乎岣嵝了许多,双脚有些打颤地走进了姚家的院子。
姚明珠正教着双胞胎简单的数字,听到动静转过身来就看到陈文逸双眼含泪地站在门口,连忙跑了过去,“爷爷,爷爷,你没事了,没事了?”
陈文逸点点头,“多亏了兆民啊,否则爷爷也不一定能见到你。”
莆田村一批前往京城的人回来,自动归入了红兵队伍。然后对村里下放的人进行比较残酷的批斗。那几人受不了后跑进了山里。莆田村周边的山里有豺狼,很多人都不敢进去。这事于是就到此阁下。
但村里的红兵把目光对在了陈文逸身上。
支书看到姚明珠和田兆明迟迟没有回去,也就没有阻止。陈文逸被弄了两三次后,也理解那些人不要命办逃跑进山的原因了。村民往往是跟风做事,红兵对他大骂,村民也如此。一个村的人开始隔阂他,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陈文逸想到了好多种死法。身体的受伤还能忍受,神上的迫害却是让人承受不了。
陈文逸趁着放牛准备逃跑进山时,田兆明就来了。带来了上面的释放证明,也带来了他的清白。同时自己所在设计院也派了人前来,让自己重新回到攀市的建设中。
可是经此一事,陈文逸以前那股为事业拼搏的劲儿散了,也没了。如今只想得到阿珠家里四口人的原谅。然后在姚家村安度晚年了。他岁数也不算小了,再有心也干不了多久了。
田兆明扶着陈文逸,立刻道,
“爷爷,一家人,你说这话客气了。”再一次见面,田兆明发现陈文逸老了很多,以前气神在,即使上了年龄,但看起来身板子不错。如今这事对他打击太大了。
姚明珠快五个月的身子了,大腹便便地跑了过来。
田兆明吓得惊慌失措,一个健步跑了过去。
第92章
“慢点,慢点。”陈文逸也走过过去,连忙扶住姚明珠,生怕她摔倒,“爷爷过来就好了,你可不是一个人了,小心点。”
姚明珠刚想问详细的事情,姚奶奶就从门口,背着一背篓猪草走进来。
田兆明刚要上前接过背篓,陈文逸已经跑了过去,身子似乎立刻变得矫健,拿着背篓,心里却有些胆怯,“陈…妹……妹子…。”
姚奶奶上下打量了一下陈文逸,没有说话,不过背着背篓的手却松开了。
陈文逸欣喜若狂,双手端着就朝里走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127
。只是这大半年的日子,陈文逸过得并不好,抱着背篓有些踉跄。
姚奶奶皱了皱眉眉头,上前一把抱起了背篓,三下两步就到了猪圈边上放下。
陈文逸有些尴尬。
姚明珠心里却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看来奶奶表面没有承认,心里却是认可了。
姚耀荣和秦云芳下工后见到陈文逸,姚耀荣比较激动,但最终两父子只是双手紧握,互相抱了抱。
陈文逸没想到姚耀荣这么轻易的原谅自己,顿时热泪盈眶。
姚奶奶则带着秦云芳在厨房做着晚饭。悄悄站在窗子边看着姚耀荣和陈文逸,眼眶也有些湿润。
秦云芳察觉异样,看了眼窗外就回视线,手上炒菜的动作没有停,嘴上问,“妈,你对呃……陈叔……是什么想法?”
姚奶奶眼里一片波澜不惊,秦云芳看不出任何想法,以为婆婆不会回答。
姚奶奶却说,“我们都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能有什么想法?”
秦云芳一愣,婆婆之前的做法可不是如此的,阿珠三番两次地说陈叔是亲爷爷,可婆婆却一个劲不承认。如今怎么突然转变了?只是姚奶奶却不在说话了,回视线认真地烧火。秦云芳也不好在继续追问。
姚奶奶其实不是一下子转变的。
最开始是不敢承认,可后来见阿珠再三提及,姚奶奶心里隐隐知道那是事实。可想着自己这几十年的遭遇,姚奶奶就有一股说不出的怨恨。
但随着时间,姚奶奶的怨恨慢慢地减少,毕竟都是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没有年轻的人生气的那个劲儿。只是姚奶奶还是不想承认。
直到姚明珠外婆家突然被人举报,这一下子触动了姚奶奶。如今世事变化莫测,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呢?
姚奶奶想着几十年的日子都过去了。他在外日子估计也不是很好。想着如今陈文逸的遭遇,姚奶奶心里有些怜惜。
姚奶奶跟陈文逸也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当年要去参军也是姚奶奶同意的。只是没想到那一分别就是几十年的岁月。如今自己六十五,陈文逸比自己还大两岁,俩人如今也算是高龄之人。他们俩人好不容易从死到生相逢,难道还要为以前的那些日子闹腾么?
想想姚奶奶就觉得不值的,于是心里的那股怨恨的劲儿也就散了。
不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姚奶奶却依旧没有给陈文逸好脸色。让姚明珠几人心里紧绷着。但随着时间推移,姚明珠发现,奶奶对爷爷的衣食住行倒是很关心,特别是被下放村里拖垮的身体。每日都心地筹备着,希望能补回来。原本紧绷的心也松懈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