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敌正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湖大侠客

    国家是绝对不允许有这样的人存在的,大明呢大明的国家经济命脉基本上都不在皇帝的手中,甚至连赋税说的都不算,这样的国家政府怎么可能有统治力。一旦自己捏住了经济命脉,掌握了百姓的衣食住行,建立起一个新的阶级,那么就有人支持自己了。

    这一次的盐政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勋贵勋戚的主导下,自己抓了那么多盐商,两淮也没乱,为什么

    以为有勋贵勋戚安排的人快速的接手了,盐政井然有序,灶户生活的更好了,为盐商做工的人涨了工资,那么怎么乱靠着那些盐商自己别做梦了,他们连东厂和锦衣卫都抵挡不住。只不过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只能一次,不能再一次。

    汉武帝敢发告缗令,为什么因为人家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不服气就灭了你。

    扶持卫青,扶持霍去病,军中的大将都是汉武帝的心腹,唐太宗也一样,军中大将都是我的人,大明的太宗皇帝不也是如此军队全都听我的,你不听,那就杀了你,强权政治就是这么来的。可是现在的大明呢说实在的,朱厚照对大明的军队真的没信心。

    看看嘉靖年间闹出的乱子就知道了,大明的军队真的一言难尽,稍有不慎就塌了。

    朱厚照要做的就是引领,就是打造一个支持自己的利益团体,一旦成功了,那么他要做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比如美国的南北战争,口号喊得震天响,真实目的不还是因为北方的大资本家需要廉价的劳动力,而南方的庄园主握着大量的奴隶,说白了就是两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之争。北方打赢了,为什么,因为他是工业文明,人家玩的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南方的庄园主,你们能造多少枪能造多少炮你们打得赢才有鬼了。

    朱厚照现在的想法就差不多是这样,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去碰税制,那就是找死,张居正的改革就是隔靴搔痒,根本没触及到根本,但是他遭遇了多大的反对如果自己真的触及了核心利益,鬼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赚钱,搞强自己,然后才能够去修理一些人,修理一下事情,而不是通过改革去搞钱,那个基本上不可能。

    现在自己的商业版图已经透过奇异斋展开了,镜子足够为自己打开一个渠道,后面当然不能停下来。

    因为有这件事情做,所以朱厚照日子也过得很充实,整个新年期间倒也没什么事情,一切都很安稳。按照大明的制度,过完了十五基本上就开衙了,朝廷上下基本上也就恢复了运转,朱厚照也去参加了第一次的早朝,不过很无聊就是了。

    “去把酒醋面局和司苑局的人给本宫找来”朱厚照看着刘瑾,然后开口说道。

    朱厚照今年在八局这边有两个行动,一个是酒醋面局,一个是司苑局,司苑局就不用说了,人家是负责皇宫里面的蔬菜和水果种植的,朱厚照找他们自然就是为了蔬菜和水果。蔬菜方面,大棚可以建造起来了,那些毛玻璃要利用起来。

    水果方面,果酒可以考虑起来了,在大明这样的农耕社会,种植业绝对是一个好职业,能够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朱厚照要做的就是这个,他要通过大量的就业岗位去收拢流民,去收拢佃户,去将这些底层的百姓转移出来。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说白了就是人的事情,一旦把底层的人拉过来,自己还占据着上层,中间这一层士绅地主,收拾他们就简单多了。

    这也是朱厚照商业板块的一部分,这一点虽然耗费的时间能长,但是效果好,而且稳定,这是朱厚照需要的。

    朱厚照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内织染局和巾帽局,说白了就是羊毛纺织和羊毛衣物的制作,这个是一定要搞得。出口丝绸,改稻为桑,这多不好,我们出口羊毛的线,出口羊毛布,价格低廉,而且量大,这多好

    英国的殖民商品就是毛仿品,那个著名的羊吃人理论,想想朱厚照都觉得不寒而栗。

    商人运粮食到边关去换盐引,自己以后让他们送粮食过去换羊毛,到时候北疆想不发达都不行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河套 上
    酒醋面局和司苑局的负责人是马永成和丘聚,也是朱厚照的两个随侍太监,这两个人听到太子召见,自然就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了。

    现在东宫的局势很复杂,老牌得宠太监刘瑾渐渐有失宠的意思,张永和杨莲强势崛起,使得刘瑾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的太监自然也是很想上位的,只不过没有什么机会罢了,对于这两个人来说,现在机会来了。

    张永是怎么上位的整个东宫的太监谁不知道,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有样学样。

    朱厚照找来两个人,司苑局这边还好,无论是蔬菜还是果树,这都是开春就要弄得东西,而酒醋面局那边还要稍稍等一等,因为没有原材料,想要生产也没什么机会。不过朱厚照也不是让他没事做的,找他们来自然就是有事情安排的。

    “殿下,人来了”刘瑾领着两个人走了进来,然后恭敬的退到了一边。

    点了点头,朱厚照看了一眼马永成和丘聚,然后开口说道“有差事交代你们去办”

    “马永成,你负责酒醋面局,本宫准备酿造果酒,这是配方和具体的流程,你先拿回去找人试试,成了在来报本宫。”说着朱厚照一份文书递给了马永成。

    果酒其实是好东西,它的材料来源很广泛,不消耗粮食,种果树也用消耗田地,产量不高的山地和山上才是好地方。果酒之所以没流行起来,那是因为它的先天缺陷,也就是果酒的苦涩味。在华夏大地上,酿酒文化源远流长。

    大家喝的酒很多,现在蒸馏酒也多,大家都喜欢清酒,也就是酒液清者为上品,浊者为下品。

    陆游就有诗写了浊酒,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历代的诗词之中,写浊酒的都不少,浊酒给人印象就是低劣的存在。

    农家的腊酒,说白了就是百姓自己酿造的,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大多数都是果酒,但是果酒有天生的缺陷,里面有甘宁,甘宁会使得果酒变得苦涩,而且还浑浊,这也是浊酒为什么一直上不了台面的原因,朱厚照给马永成的秘方,其实就是解决甘宁的。

    当然了,甘宁还有其他的用处,但是也要等果酒真正能做出来在说,现在说这个有些过于早了。

    马永成当然不知道朱厚照的想法和布局,太子殿下有差事交给自己,马永成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心里面打定了主意要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绝对不能让张永专美于前“殿下放心,奴婢一定不让殿下失望,尽快将酒酿出来。”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行了,去忙吧”说着摆了摆手示意马永成下去了。

    果酒,这可不是一个小产业,这酒朱厚照可是准备出口的,无论是拿到北方草原,还是拿到其他的地方,那都是能换来好东西的。虽然朱厚照表现的不是很关切,但是实际上他的心里面将果酒提升到了玻璃的上面。

    玻璃不是长久的买卖,说不定哪天就被人给吃透了,但是果酒缺一样,这是民生产业。

    马永成走了之后,朱厚照又转头看向了丘聚,然后吩咐道“你的差事在这里”说着朱厚照将另一份文书递给了刘瑾,让他递给丘聚。

    司苑局这边的主要任务是大棚和水果,水果是为了酿造果酒原材料的,大棚则是朱厚照为了冬天准备的。虽然大棚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冬天的绿色蔬菜绝对买卖,卖得好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大棚也能为百姓一份收入。

    现在的百信到了冬天很难有收入,但是有了大棚,他们就有一份收入,有一口饭吃。

    哪怕是朱厚照不靠着这个赚钱,它也能够带动很多百姓就业,这是一个产业,一旦京城成功了,朱厚照就会把它开遍大明,只要是能建的地方,全都建起来。

    丘聚接过文书以后,连忙躬身道“殿下放心,奴婢一定好好做”

    事情安排下去之后,朱厚照暂时也算是放了心,其他的事情他暂时也不需要忙碌了。

    “殿下,皇爷召见”朱厚照正准备伸个懒腰,但是没等他有动作,贺能就从外面走了进来,样子很急切。

    见到贺能,听他的话,朱厚照就知道出事情了,要知道平常贺能到自己这里来,那都是需要通报的,很少有像这一次这样直入的。加上贺能说的是皇爷召见,而不是皇爷请太子殿下过去一趟,这用语就不一样,严苛了很多。

    朱厚照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站起身子向外走了几步,朱厚照就问贺能“出什么事情么”

    “回殿下,西北军报”贺能自然不会隐瞒朱厚照,再说了,这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难道是要打仗了”朱厚照一边思考着,一边跟着贺能往前走,能够让自己父皇如此谨慎的,肯定不是一边的边境摩擦。普通的边境摩擦,完全用不着如此谨慎,大明哪一年不摩擦几次,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情。

    朱厚照很快就来到乾清宫,见到朱佑樘的时候,朱厚照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如此的严肃。

    “父皇”朱厚照见到朱佑樘之后,面容严肃的躬身行礼。

    “免礼吧”朱佑樘摆了摆手,然后将手中的题本递给了朱厚照“这是三边送来的军报,西北又不安稳了,火筛进驻河套了,看来西北又要开战了。这些守将如此玩忽职守,火筛去年进驻的河套,他们今时今日才发题本到京城。”

    朱厚照一愣,火筛略微想了想朱厚照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了,这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说起火筛,那就一定要提达延汗,达延汗的本命是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又称察哈尔巴图蒙克,也是大名鼎鼎的小王子。自瓦剌也先死后,草原上一直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霸主,直到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出现,也就是达延汗。

    他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孙,绰罗斯也先外曾孙。北元著名的必里克图汗,即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的直系后人,阿寨台吉次子阿葛巴尔济济农之子,蒙古察哈尔部人。达延汗征服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统一漠南蒙古,后人称其为蒙古的“中兴之主”。

    这个人实力强劲,野心很大,远不是后来的俺答汗林丹汗之类可以相比的。

    真正的历史上,这位达延汗遇到了大明的正德皇帝,双方也有过数次交手,只不过正德皇帝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主,双方交手了很多次,这位小王子被正德皇帝吊着打了。如果要放在嘉靖年间,估计达延汗闹腾的更大。

    在稳固了统治权以后,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分封诸子,建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部万户、兀良哈部万户和喀尔喀部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部万户、土默特部万户和永谢布部哈喇慎、阿苏特万户。左翼三万户由孛儿只斤巴图孟克自己直接统辖。

    大汗驻帐于察哈尔部万户,右翼三个万户由济农代表大汗行使管辖权,济农驻帐于鄂尔多斯部万户。孛儿只斤巴图孟克的这些举措,为后世蒙古各部落形成的起源,重新划定蒙古各部的行政版图等,均影响极为深远。

    俺答汗是达延汗的孙子,俺答汗是继承汗位,而这个达延汗是真真正正靠着打下来的蒙古,成为了草原的霸主。

    达延汗一统漠南蒙古,被称为蒙古的中兴,这一次的统一被称为伟大的事业,在这一伟大的中兴事业中,蒙郭勒津部落以它的强悍实力,成为达延汗的依靠力量,并帮助其完成了统一蒙古之大业。蒙郭勒津之所以成为达延汗统一蒙古的力量,是由于它有一个强悍的首领,他就是脱之子火筛。

    这个蒙郭勒津部落的首领火筛就是刚刚题本里面提到的那个,那个去年入住了河套的火筛。

    火筛是北元满都古勒可汗的东床佳婿,居于彻库特,而被称为“彻库特之火筛塔布囊”。

    “火筛”为卓越之意,火筛其人,赤面颀伟,骁勇善战,勇武绝伦。弘治九年,宣大延绥诸境俱被残,十一年秋,王越既节制诸边,乃率轻兵袭敌于贺兰山后,破之。明年敌拥众入大同、宁夏境,游击王杲败绩,参将秦恭,副总兵马升,逗留不进,皆论死。

    平江伯陈锐为总兵,侍郎许进督师久无功,被劾去。余冬序录云“平江伯陈锐,性好饮凉酒,京师语曰平江不饮热酒,怕火筛。

    在这样的情况下,火筛自然受到了大明的关注,现在火筛入住了河套驻牧,这当然是心腹大患,父皇有此担心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朱厚照将题本翻看了一遍,这上面倒是没写什么其他的东西,只是写了火筛驻牧河套,可是这却是一件棘手的大事情,关键的问题在于大明该怎么办。



第一百六十章 河套 下
    现在的西北局势倒不是很复杂,因为就是那么回事,关键在于大明的问题,大明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西北边镇的战斗力低下。别说反击了,连防守都不行,城墙失修,兵器老旧,加上将官疏于军阵,畏战不前,在这样的情况下,守都守不好。

    基于这样的现实,大明想要反击,想要进击河套,那根本就不可能。

    想要做好防守那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朝廷又没什么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就是两难的事情了,另外就是蒙古那边,达延汗强势崛起,火筛能征善战,火势现在进驻了河套,对大明形成了进攻态势,同时于达延汗的部落可以东西呼应,情况对大明十分的不利,袭扰边境,大明的损伤会增加,也会失了西北的民心。

    “这是吏部侍郎王鏊的题本”朱佑樘见到朱厚照看完了题本,面色微沉的将一份题本递给了朱厚照。

    王鏊这个人朱厚照是知道的,后世也算是挺有名的一个大臣,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为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去年升的吏部右侍郎。

    让王鏊出名的还有他居官清廉,全无积蓄,被人称为“天下穷阁老”。唐寅深知其为人,赠他一副楹联,上联为“海内文章第一”,下联是“朝中宰相无双”。

    朱厚照对王鏊也不陌生,他也是朱厚照的老师之一,不过朱厚照没想到王鏊居然上了定边策,这就有点意思了。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题本,朱厚照快速的翻阅了起来,事实上他也很想知道王鏊在这份题本之中写了什么。

    “今火筛,小王子不足畏,而嬖幸乱政,功罪不明,委任不专,法令不行,边圉空虚,深可为畏。边将失律,率令戴罪杀贼,人心日懈,士气不振。望陛下大举乾纲,有罪必罚,有功必赏,专主将将权。厚恤沿边死事之家,召募边方骁勇之士,请仿靖代制科荐举之例以收异材。”

    朱厚照看着王鏊的题本,心中叹气,在这份题本里面,王鏊一样是说的好听。

    火筛、小王子不足惧,这个朱厚照的倒是不意外,大明的文臣从来没有把北疆和南疆的蛮夷放在眼里面,总觉得他们不足为惧。无论是这个时候对蒙古,还是以后对辽东,即便是辽东局势非常糜烂,这些人也只是将他们当成了疥癣之疾。

    不过朱厚照知道,这样是不行的,北疆实在是牵扯了大明太多的精力了,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大明投入都太多了。

    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但是对于朱厚照来说,北疆一定要解决,漠南蒙古一定要变成大明的牧马地。

    像王鏊说的其他东西,什么“大举乾纲,有罪必罚,有功必赏,专主将将权。厚恤沿边死事之家,召募边方骁勇之士”,这些东西也就是说说罢了。首先是专主将权,谁的权文官的还是带兵武将的厚抚恤,钱从哪里来的

    发下去的钱能到该到的人手里面不说其他的,从兵部出去的钱,直接就没了两成,甚至是三成,他们他么的连军饷都敢漂没,何况抚恤金。

    到了边镇,地方官,地方武将,这些人谁不要漂没喝兵血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发下去的钱有几分是真的能用到实处的

    一句话,不废除军户制度,不改军户制度为募兵制度,其他的都是隔靴搔痒,毫无用处。比起军户制度,募兵制的好处就多了去了,坏处就是花钱。或者花钱不能算是坏处,募兵太贵是朝廷无能,而不能怪募兵太花钱。
1...4647484950...1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