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敌正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湖大侠客
    这一场御前会议到此结束了,大臣们全都回去了,消息自然就直接散了出去。

    要知道辽东的事情可是让无数人顿足捶胸,原因很简单,那就




第一百二十二章 晋商的盛宴
    京城的商人蜂拥而动,其他的地方的商人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那也是直接扑向了西北。

    最最重要的是西北的晋商,这是一个让他们狂喜的消息。

    晋商一直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

    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

    晋商在大明的兴起,首先是明朝“开中制“政策的实施,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沈思孝在《晋录》里的描述,广为研究者所征引:“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北京城曾流行这么一句话:“京师大贾数晋人“。

    在朱厚照一刀砍向盐政之后,无论是徽商浙商还是晋商其实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不过因为地利的存在,徽商和浙商日子还好过一些。浙江除了盐政之外,人家还有丝绸贸易,还有走私贸易;徽商也一样。

    除了这两家之外的晋商,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没落了,这几年看着奇异斋赚的盆满锅满,晋商岂能不羡慕嫉妒恨

    在这一次辽东的事情出来之后,晋商就意识到机会来了。在晋商看来,辽东就是一群土老帽,他们知道什么

    仗着太子殿下的政策,仗着辽东的身份,将羊毛卖到了四面八方,甚至卖到了朝鲜,大发利市,这还能忍

    晋商晋商这些日子就一直在串联,他们串联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西北也要卖草场,他们要在固原城外买草场。

    河套平原虽然不能耕种,但是放牧没问题,另外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毛纺织的技术。

    现在只是在辽东那边,他们一边派人到辽东去弄技术,一边向朝廷请求,这要是得到了朝廷的支持,那岂不是大发利市

    结果他们刚行动起来,朝廷就传来了消息,大明的太子殿下将去西北,不但要在丰州滩筑城,甚至还要在西北创建毛纺织厂,同时打通丝绸之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商自然是欢心鼓舞,在他们看来,这是自己这些人的大机会啊!

    一时间整个京城沸反盈天,这感觉就是后世建设雄安新区一样,刚出来消息就有无数人涌入。

    当然了,后世是炒房,这个时代的晋商则是真的要去做生意的,尤其是在家门口的生意。

    紫禁城,咸阳宫。

    朱厚照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何鉴,脸上带着一抹笑容:“何爱卿不会怪本宫吧”

    要去西北,手下自然少不了得力的干将,除了自己培养的唐伯虎之外,何鉴朱厚照也要带着。

    这个人是一个人才,不辞劳苦的走遍荆襄之地,摸清了流民的现状,这说明他踏实肯干,不敷衍;敢于把这件事情捅出来,这说明他不畏强权,敢于说真话。

    这样的好官,那自然是要弄到自己的手下来,朱厚照直接就下手了。当然了,官职给的也不低,毕竟人家现在就是刑部侍郎。

    朱厚照给何鉴要的官职是三边总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可以说权力非常的大,这对何鉴也算是一步提拔了。

    何鉴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太子殿下给重用了,心里面自然是欣喜的,这说明自己完成了仕途上最重要的一步跨越。



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
    所有的事情都有了结论,朱厚照去西北的事情自然就提上了日程。

    除了太子妃之外,基本上所有人都在高兴,或者说都在期盼着太子殿下此行。

    士人勋贵和商人准备跟着太子殿下去发财,朝中的官员觉得让太子殿下去西北正好,免去了很多麻烦。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厚照辞别了自己的太子妃,然后就带着人出发了。一万黑龙卫,这是肯定要带着的。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带着王守仁,这是去军改的,王守仁这事干的挺多,基本上也熟练了。

    而何鉴是三边总制,唐伯虎也随行。

    这一次朱厚照给唐伯虎要了一个官——固原知府。这个职位和唐伯虎也算是相符,只不过他的升官速度算是坐上火箭了。

    至于秦紘向朱厚照举荐的原固原知府廖凡,这一次也得了好处,直接升任了陕西巡抚,算是完成了仕途上的华丽转身。

    大军开拔之后,无数的商贾跟在后面。

    这一路上跟着太子殿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混个脸熟。混不到脸熟也不要紧,要让太子殿下知道我等在支持他,这就可以了,一旦太子殿下到了西北,那么自然会想起自己这些人。

    虽然几率不大,可是万一有这个机会呢

    所有人都知道机会小,可如果真的有机会和太子混脸熟,那就是一步登天啊!

    原本朱厚照这一行全都是精兵强将,可是看着身边的张鹤龄,朱厚照有些无奈。咱这队伍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要说对于发财的**,大明的这位国舅,那绝对是不甘人后的,这一次更是下了大决心,直接请了旨意跟着来了。

    在辽东没能捞到好处,这一次张鹤龄决定在西北大干一番。

    原本朱厚照是不想带着张鹤龄的,可是奈何人家有个皇后老姐在支持;再者,朱厚照觉得带着张鹤龄,说不定也能用的上,至少背锅他挺合适的。

    骑兵的行进速度很慢,甚至不如步卒,因为马受不了,基本上走三天就要歇一天,每天也就走几个时辰,然后就要休息。

    虽然这一次不是去作战的,可是朱厚照也不想压榨马力,所以基本上一天也就走出去三十里地,好在朱厚照也不着急,晃晃荡荡向前走。

    虽然走得慢,可是只要往前走,这路自然就是能走到头的。

    这一日,一行人就进入了山西地界,固原城外。

    对于廖凡来说,自己真的是走了大运了。

    想到秦紘老大人,廖凡到现在依旧觉得热乎乎的。到了固原之后,若非这位老大人待自己如子侄,不断教导着自己,同时还向太子殿下举荐了自己,否则自己哪里会有今日

    山西巡抚啊!

    看着周围下属献媚的样子,廖凡知道自己这一次将会走上不一样的道路了。

    “大人,太子殿下的行驾来了。”知府衙门的衙役从远处跑了过来,大声的说道。

    廖凡对太子殿下的性格很清楚,太子殿下不喜欢文臣随意调动军队,所以廖凡没有调动边军的斥候,只是让衙役做探子。

    此时的廖凡更加地谨小慎微。

    对于廖凡来说,这将是他仕途的转折点,如果干的好了,那么将来就能一步迈进中枢了。

    随着衙役的话音落下,远处出现了骑兵。

    黑压压的骑兵非常有压迫感,他们手中的长刀也出鞘了。

    虽然马速不快,也没有冲刺,可是即便是这样,依旧让固原的官员暗自吞口水。

    这就是大明最强军黑龙卫啊!

    随着这几年大明对鞑子的大胜,黑龙军的威名早就传遍了整个边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nb



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城狂魔
    朱厚照点了点头,这个倒不是什么难猜的事情。

    要知道炒房炒地,这不光是后世的人会,这个时代的商人也会,而且玩官商勾结那一套玩得更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固原这样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会放弃他们必然要抢占先机,大发利市。

    “说说吧!”朱厚照坐下之后,对着身后的刘瑾说道:“给廖爱卿搬个椅子。”

    刘瑾连忙将椅子搬给了廖凡。

    廖凡也不敢怠慢,连忙对着刘瑾说道:“谢过刘公公。”

    刘瑾,这如今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太子殿下的亲信太监,没人敢得罪,廖凡也一样。

    坐下了之后,廖凡这才开口说道:“殿下,固原这几天不少人想要买城外的荒地。而且地价一日三涨,现在城外的地已经涨到了二十两一亩了。”

    听了廖凡的话,朱厚照也有些咂舌,这些人还真是够狠,这么高的价格也敢抬上去。

    要知道现在一亩上好的水浇地也不过十六七两罢了,他们居然敢把固原城外的荒地抬到二十两以上,还真是胆子大,也不怕血本无归。

    当然了,商用地和耕地是两码事,后世的商用地价格也是居高不下,这也倒是能理解。

    可是这里面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朱厚照要把投资放到城外的荒地那里,要在那里建造毛纺厂。

    固原城内肯定是不行的,这里是军镇,商业氛围浓厚并不适合这里。因为一旦需要军管,那就会影响到固原商业,可是不军管,这里却是一个军镇,所以此法行不通。

    朱厚照就没打算把西北的商业中心放在固原。这里是贸易的一个重要关隘,但却不是一个商贸重要的地点。

    朱厚照的想法很简单,这种手段在后世都用得乱七八糟了,那就是成立一个经济开发区。

    地方朱厚照也选好了,那就是建造新城。

    这个新城建在哪里呢

    很简单,建在丰州滩和固原城之间。一来可以起到一个联络的作用;二来就是在军事方面了,不会使得固原和丰州新城相距甚远,在河西走廊上建造一座城,也更利于大明百姓深入草原,顺势将草原纳为大明的土地。

    在丰州滩筑城,那是肯定了。这里在后来就有人筑城了,这个人就是俺答汗。他建造了青城,也就是大板升城,同时被大明赐名为归化城,也叫三娘子城。

    这座城市在清初被战火焚毁了,但是后世又再建了一座城,这座城池的名字叫做呼和浩特。

    朱厚照选择筑城的位置就在固原的北方,放在后世这个地方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它的名字叫做银川。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在银川筑城,直接辐射笼罩了整个河西走廊。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要在榆林以北筑城,位置选择在后世的鄂尔多斯。

    在丰州滩,除了呼和浩特筑城之外,朱厚照还要在呼和浩特向西的位置再建造一座城,这个城池的名字朱厚照都想好了,就用它后世的名字,它叫做包头。

    当银川、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和包头建造了起来之后,大明就彻底占据了这一片草原。

    同时也将整个草原一分为二,无论是东边的达延汗向西去,还是占据者吐鲁番的东察合台汗国想要东来,那都没可能,这一片土地归属大明了。

    同时这四座城池将和辽东形成关门打狗的形势,达延汗上天无门,入地无路,只能



第一百二十五章 调动
    “爱卿此言何意”朱厚照看着廖凡,笑着问道。

    事实上这事不用廖凡说,朱厚照也知道。

    发展工商业的基础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农业。只有做到粮食自给自足才行,大明能做到的吗

    答案是可以。

    虽然这个时代耕种不科学,亩产低,但是大明也没有后世的那么多人,耕地足够养活大明的百姓。

    只不过这是以前。这些年随着沿海走私贸易的兴盛,丝绸是硬通货,大明的主要粮食产区也就是江浙一带。

    而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玩改稻为桑。说白了就是不种水稻了,改种桑树,用来养蚕织布。

    在这样的情况下,种粮食的土地自然就少了。

    加上北方灾害增多,粮食价格自然是飞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就越来越严重。到了万历后期,朝廷收不上来赋税,官僚体系**,土地兼并严重,改稻为桑更严重了。

    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不但西北,整个长江以北粮食都在减产,甚至是绝收。后果就是粮食再一次不够吃,大明自然就是烽烟四起。

    解决方法是什么呢将桑田改为稻田

    这是开历史的倒车,朱厚照不会这么干。

    要知道桑田养蚕织丝绸,那是能够出口赚取大量外汇的,这是高利润项目,岂能为了种田就废弃了

    没粮食,那就从别的地方去找粮食,首先是推广高产作物。土豆、地瓜和玉米暂时没有,但是可以去寻找,想要获取也不是不可能,毕竟那些殖民者都带着这些东西。

    除此之外,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有一种植物叫做黑麦。虽然不好吃,但是它耐寒,可以在俄罗斯种植,何况是大明即便是小冰川期,黑麦也能种植,尤其是东北广袤的黑土地。

    有了黑麦,东北就可以成为大明的粮食主产区,长江以北的土地也可以大面积的种植。

    第二个就是南向,大明是冷了,可是南边依旧很暖和。在交趾,在东南半岛,稻米一年三熟。可将交趾纳入大明,成为大明新的粮食主产区。

    有了这两个稳定的粮食主产区,大明的粮食价格就能稳住,只不过这要一步一步的走。

    辽东那边杨一清在屯垦,现在没有黑麦,准备种大豆,朱厚照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等到拿到了黑麦的种子,大明就可以直接在黑土地上种黑麦,毫无难度的嫁接过去。

    至于南向,朱厚照暂时还没想好,太远了,北方的事情解决再说了。虽然这两年的灾害不少,但是范围也不大,大明的另外两个粮食主产区暂时还稳定。

    这两个粮食主产区,一个是湖广,另外一个是蜀中,所以粮食暂时不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当然了,这是全国一盘棋。
1...96979899100...1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