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乾龙战天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飘过峰

    结果,逃回洞府之后,玉宁真人又听下面的人来报,说北山镇那边出事了。贝侯出动一队人马,成功的偷袭了老黄。他们不但劫走了祁督使,而且还杀掉了老黄,一把火烧真是了那边洞府里的上百具僵尸。更让她痛彻心扉的是,老黄替她炼了好几年的阴煞之气,一下子全没了。

    十年前,她得了一个秘方,据说可以克制灵气逆行。

    眼见着,这些阴煞之气小成,用不了三两年,便能派上用场。

    如今,一下子全没了!简直就是生生的剜了她的心头肉哇。

    当然,每逢月圆之夜,灵气逆行,修为全无,这是玉宁身上最大的秘密。连侍奉她最久的曲姑姑都是毫不知情。是以,北山镇炼制的阴煞之气到底是做何用的,是只有她本人知道的绝密。

     




第四八零章 灵泉小境是更高阶的时间法宝
    沈云复又从近道返回丰成县。在山谷里,他偶然察视到自己的灵力虽然没有多大长进,但是身手明显好过从前。到底超过从前多少,却是心里没数。故而,这一路上,他有心自我考校一番,用尽全力赶路,一点余力也不留。

    很快,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脚力竟比受伤之前提高了五倍还有余!

    不到半个时辰,他已经抵达丰成县的北郊。

    没有半空中的那片阴云作祟,春天终于姗姗来迟。

    丰成县的人们好久不曾见过这么明媚而干净的阳光,好似冬眠初醒的动物一般,一连几日,呼朋唤友的出城踏青。

    沈云抵达北郊时,看到青山绿水之中,人头攒动,到处飘荡着欢声笑语,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看到前面的官道边搭了一个简易的茶摊子。摊主是一对面相憨厚的中年夫妇。他们支了五张四方小竹桌,售卖大碗茶和自制的青团。也不贵,一碗热茶饮加上一个比鸡蛋大一圈的青团,既解渴,又能充饥,总共才卖三个大钱。游玩的人们走累了,都去他们的摊子上就着茶水,吃一块青团,歇歇脚儿。茶摊的生意看着还不错。小竹桌边坐不下了,很多人索性在旁边捡了处空地,与友人围成一圈,席地而坐。

    沈云心中一动,也装成出游之人,走了过去,也捡了一个空地,撩起袍角坐下来。

    摊主夫妇都是麻利人。他才坐下,不一会儿,老板娘右手提着一只绛色的长嘴大瓦壶,左手端着一撂干净的白色粗瓷碗走了过来,爽朗的笑问:“小哥,走累了,喝碗热茶么”

    沈云点了点头:“还要一个青团。”

    “好咧。当家的,这位小哥也要一个青团。”老板娘右手稍稍一提。大瓦壶的长嘴里嗖的倒出一道大拇指粗的水线,注入她左手的那摞粗瓷碗的最上面那一只。

    她显然是练熟了的。又快又准又稳,滴水不漏,数息之间,倒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来。

    “小哥,请慢用。”倒好茶,老板娘微微屈膝行礼,将那一整撂粗瓷碗一并递过来。

    沈云意会,自己端起最上面的那碗茶。

    老板娘咧嘴一笑,转身向旁边的那一群人兜售茶水。

    很快,老板端着一只装着青团的竹箩筐快步走过来。

    “小哥,您的要的青团。”他从竹箩筐里拿起一块用青叶包好的青团,递上前来,躬身笑道,“总共是三个大钱。”

    沈云付了钱,接过青团,笑道:“老板的生意红火得很哩。”

    老板笑眯了眼:“这是老天爷赏饭吃呢。要是跟上个月那样,出个太阳,也是冷嗖嗖的,半夜里还下起了小雪,城里的人都窝在家里烤火,哪个会出来吹冷风”

    “上个月这里下了小雪”沈云等着的就是这几话,故作惊讶,“我月初回来的时候,不曾听家里人提起过呢。”

    “那场雪来得急,去得也快。半夜里下的,天亮的时候就停了。当天就出了这样的大太阳,不等到中午,雪便全化了。”旁边的一位大叔喝了一口热茶,摸着胡子插了进来。

    “那天夜里,我被冻醒了。下的是砂雪,雪粒子打得我们家的瓦片儿噼里啪啦的响。当时,我缩在被窝里可着了大急,心想,这雪会不会砸坏我家的屋顶呢。”他的朋友接过了话题。

    “是的呢。那晚我也被吵醒了。”

    “我们城里的那点子雪算什么。那天晚上,前面的二牛岗那一带,下的是冰雹子。那冰雹子下得,硬是把二牛岗的山头都给砸塌了。”

    “哪会有那么大的冰雹子我听人说,是雷劈的。”

    “对,我也是这么听说的。”

    ……

    这一圈的人们都兴致勃勃的加入到了“二牛岗半夜倒塌的原因分析”之中。老板乐见其成,卖了一圈青团,抽身退出来,乐呵呵的追着老板娘的背影,去了另一堆人群里。

    沈云听了一会儿,终于搞懂了眼下的时间。

    &nb



第四八二章王家姐弟
    离开武馆之前,沈云去各院转了一圈,为的是向昔日一起开过铺子,打过猎的贝帅旧部们道个别。

    结果,与学院这边一样,其他的五所杂货铺子皆是大门紧锁,看着空置了一段时日。

    沈云寻人不遇,抱憾离开。

    到了山门处,他特意去门房见独臂唐爷。

    屋里只有一个面生的葛衫大汉。巧得很,这人也是一名中级武师。

    “姓唐的,昨晚走了。”他不耐烦的挥挥手。

    沈云不由疑云大作。昨天下午的时候,他才跟唐爷见过。后者的言谈之间,好象也不急着离开武馆一般。

    很自然的,他想到了玉宁真人。

    莫非是出事了

    于是,从袖子里掏出一角碎银子,走上前,笑嘻嘻的塞到大汉手里:“我与唐爷是同乡。本是约好今天一道走的。不知怎么的,他竟然也不打一声招呼,就自个儿先走了。“

    大汉袖了银子,顿时,眼睛是眼睛,眉毛是眉毛起来,语气也放软了一些:“半月前,馆主大人就下令,命他们那伙兵油子在十日之内离开武馆。姓唐的死赖着不肯走。原来是在等你呀。”说着,一脸八卦的上下打量了沈云一眼,接着说道,“馆主大人虽然下了令,但念在他是有军功的老兵的份上,也没有强硬赶人。而是吩咐我等,任他在门房里住着,只是不再管他的伙食。昨天,不到晚饭点,他自个儿背了铺盖卷走了,谁也没打招呼。”

    馆主大人不是贝帅的朋友吗怎的突然变了脸是换人了,还是另有隐情沈云又往大汉手里塞了一角碎银子,试着打探道:“武馆换新的馆主大人了”

    “是啊。”大汉照收不误,“差不多是两个月前,原先的馆主大人说是外出寻药,结果,迟迟不见归来。这么大的武馆,是一天也不能没人做主。”说着,他翘起了一双大拇指,眉飞色舞的称赞着,“这位新的馆主大人是大老爷花费重金,亲自从仙都请来的得道高人。道行比原先的那位还要高深呢。馆主大人还是世间少有的仁厚人。要是换了旁人,哪能叫姓唐的死赖着不肯走,生生的扫了面子”

    果然,武馆落到了仙庭的手里。不过,听大汉的意思,独臂唐爷确实是自行离开。沈云打探清楚了,这才真正放心离开。

    离开鸿云武馆后,他径直去了城北。照着荷包里的地址,很顺利的找到了一处挂着“沈宅”的青砖小院。

    这是赵宣以他的名义,在省城添置的一所宅子。二进,独门独院,青砖黑瓦,门口种着一株金桂树。看着与旁边的宅院并没有什么不同。

    沈云上前叩门。

    不一会儿,黑油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道半尺宽的缝儿。

    从里头探出一张稚嫩的脸来,见到他,黑溜溜的眼睛立时亮晶晶的,欣喜的欢呼:“主人,您回来了!”

    是旺子!

    旺子是大伙儿给王兴旺起的小名。他还有一个姐姐,叫做王大妮。

    沈云在仙都时,曾与王坊主一道去后者的庄子里看所谓的灵石矿。结果,所谓的灵石矿没找到,却叫沈云歪打正着,进入了天神宗五大内门护法长老之一的云松子前辈的墓室。他取走放在陪墓里的青霜和石傀儡后,陪墓崩塌,继而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的地动。

    王坊主,以及庄子上的人都以为是地龙翻身,第一时间把庄子里的人都赶到了晒谷场上避难。

    王兴旺姐弟俩也在其中。更深寒气重,姐姐全身心的爱护幼弟,而弟弟得了一点点糕点,立马想的是与姐姐分食。这样的情景,好不眼熟!令沈云不禁想起了九姐。于是,他对姐弟俩的关注明显多了一些。

    没想到,王坊主看在眼里,第二天离开庄子时,不声不响的带上了这对姐弟。

    搁在自己家里教了一段时间的规矩,王坊将姐弟俩献给了沈云,说是端茶倒水,服侍他。

    &n



第四八三章 大方得体的王思恩
    说话间,从门里传来一通清澈如山泉的少女声音:“旺子,你在跟谁说话”

    王兴旺飞快缩头,吐了吐舌头:“我姐的耳朵比山猫子还要尖!”

    沈云看到他的怪样子,不觉莞尔,伸手摸了摸他的头顶:“走,进屋罢。”

    “是。”王兴旺连忙让到一边,很有眼力劲的禀报,“宣爷刚回来,这会儿在正屋与几位大哥哥议事。”

    沈云刚跨过一尺来高的朱漆门坎,自影壁后面现出一道葱绿的身影。

    王兴旺看到来人,笑嘻嘻的说道:“姐,我没胡乱开门。是主人回来了。”

    王思恩也看到了,连忙放下手里的长扫帚,曲膝行礼:“婢子见过主人。”

    沈云见她用蓝布巾子包着头发,长扫帚上沾着蛛网,便点了点头,随口问道:“在收拾屋子呢。”

    他说过很多次,在家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用这般行礼。可是,王思恩嘴上恭恭敬敬的应着,到了他跟前,照样次次行礼不误。

    听他多吩咐了两次,齐婶便特意私底下跟他说:“云哥儿,大妮子打心底里尊敬您,自个儿乐意行礼。又不是什么坏毛病。您且随她吧。”

    自那以后,沈云次次都受了礼。

    所以,在行礼这件事上,王思恩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异数。一两年下来,包括沈云在内,大家都习惯了。

    王思恩低眉顺眼的垂手侍立在一旁:“厨房旁边有一间空屋子。宣爷说没什么用。婢子寻思着可以用来做个储藏室,眼下恰好又无事,便收拾了起来。”

    沈云听出来了,赵宣置下这所宅子后,带着清风堂的暗探们住在这里,怕是总共也动过几次厨房。王思恩是个闲不下来的勤快性子,又受齐婶的影响至深,见状,哪能不将厨房收拾出来

    同时,他也很清楚清风堂的行事习惯——赵宣是个舍得下本钱的,清风堂里的人,不论是谁,只要凝结出了真气,都能去他那里领一个储物袋。有了储物袋之后,暗探们都养成了在储物袋里储备至少能吃上十天的热饭热菜的习惯。所以,他们也用不上厨房。

    当然,这些与王思恩没有关系。他也没必要跟她解释。更何况,他刚才根本就是随口一问。与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相比,他眼下更想知道的是:丁叔突然带着两个孩子,连夜驱车来这里,所为何事是不是庄子里有什么要紧的事,齐伯他们定夺不了还有,赵宣这段时间,在省城都打探到了些什么

    故而,“唔”的应了一声,他大步流星的往正屋走去。

    赵宣也今非昔比,耳力更是长进不少。听到沈云的声音,他领着手底下的几个小队长,欢喜的跑出正屋。

    “主公,回来了!”说话间,人已到近前,喜气洋洋的抱拳行礼。

    沈云一把托住他的拳头,笑道:“屋里说话。”此行出来,等于是又打鬼门关里转了一圈回来。看到信赖的赵宣,倍感亲切。

    “是。”赵宣定睛看了一眼他的气色,见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心中大定,眼里的喜意都盛不下了,淌得满脸都是。

    看到侍立在一旁的小丫头,他笑嘻嘻的吩咐道,“思恩丫头,听齐婶说,你的饭菜烧得好吃。烦请你烧几道主公爱吃的好菜,为主公接风洗尘。要买什么菜,只管告诉墨池就是。”

    “是。”王思恩曲膝行礼,脆生生的领了令,仰起粉嘟嘟的小脸,爽朗的笑道,“齐伯齐婶这回打发婢子过来,就是替主人烧火做



第四八四章 琐事
    “我们听到门防那边的通禀,也一个个觉得匪夷所思。是在庄子里打短工的乡邻们告诉我们,这个雨税是一年之中,打头的税。只要哪里的田开了春耕,仙府的人很快就会寻上门来收雨税。以后,隔三岔五的,再寻上门来,收种子税、劳力税……他们哪有余钱交税往往只能用田里的新苗相抵。往往到了夏收的时候,田里已没剩下几兜自家的稻子。如果还要种下一季,仙府的人照样还会再来一轮。秋收的情景,也好不到哪里去。”赵宣愤恨的捶了捶桌子,“乡邻们还说,如果过了春耕,还不见田里有动静,仙府的人也会上门收税。收的是弃田税,交不起,那是连家里的锅也会夺了去的。如果大家都不种田,举家去逃荒的话,仙府在官道上层层设卡。寻常的人,往往是连春望县的地界都出不了。”

    沈云冷哼:“天下乌鸦一般黑,说得真没错!”顿了顿,又改口道,“不,应该是,这起子乌鸦越来越黑,连心肠也全是黑的。一只比一只黑!”

    赵宣赞同的点头,接着往下说:“齐伯说,先礼后兵,亲自去大门口见那些家伙。结果,一照面,那个师爷便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口出狂言,斥责齐伯怠慢了他,竟然敢劳累他们堂堂的仙差在太阳底下久等。还说,咱们庄子本来就是大户,再加上这一条藐视仙差的罪行,今年的雨税要加重两成。”

    “齐伯也是好脾性,听他叽哩呱啦的说完了,这才回应道,‘烦请师爷帮忙带一句话到大老爷跟前,就说,从今往后,我们庄子里下不下雨,不敢劳累大老爷。师爷也不用受累,过来收我们庄子的雨税’。师爷听了,暴跳如雷,连声喝斥齐伯大胆,放肆。”

    “齐伯懒得跟他再废话,直接往他,还有那帮跟着起哄的衙差头上打出一道雨符,当即,将他们浇成了落汤鸡。他们把齐伯当成了仙官大人,这才知道怕了,扑腾跪了一地,鬼叫着求饶。一直到现在,仙府那边都没有再派人来过庄子里。其余的庄子也都被仙府用各种名目勒索过。他们遵令,也是这般强硬的回应。暂且无事。不过,长老会担心是缓兵之计,早已传令下去,叫大家都严加防犯,莫着了那些狗东西的道儿。”

    沈云赞许的点头:“这些东西最是欺软怕硬,惯他们不得。”又问道,“丁叔连夜赶过来。他跟你说了,是为何事吗”

    赵宣答道:“是我传讯回去,说打探到您受了伤,正在闭关养伤。齐伯他们非常担心,这会儿,庄子里稍微空闲一些,便让丁叔过来探望您。尤其是齐婶。她以为您是在武馆里闭关。担心您吃不到合口的饭菜,不利于养伤。想着思恩丫头和旺子不引人注意,他们俩又都伶俐得很,便央了丁叔,把他们俩也一并带了过来,好服侍您。”说着,再次定睛细细打量沈云,话锋一转,问道,“我观主公气色尚好。您这是伤全好了,正式出了关,是吗”

1...137138139140141...7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