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龙战天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飘过峰
仙庭放开门派的消息,沈云先前已经从叶罡的嘴里知晓了。稍有出入的是,后者说的保金数目是一百万两白银。
回来后,沈云又仔细考虑了这个问题,有些心动了。
首先,师父虽然没有明说,但在遗信里透出来的愿望,还是希望他能将青木门发扬光大的。
更重要是,他的手里头恰好有一张化虚真君的保书。思来想去,发现这是去仙仙最快捷的法门,没有之一。仙门,他不感兴趣。但仙山是一定要去的。因为天神宗的神山在那里。而且,凡人界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他只有去仙山,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别的不说,单是灵气,仙山里,随便哪一处地方都要比凡人界这边浓郁、精纯得多。
至于保金是一百两万,还是两百万两,于他来说,问题都不大。红云宝盒里的金银总共有三千万之多。再者,他手底下不缺赚钱的能手。
“东子哥,我知道了。你回马场去。我呆会儿会给三叔传讯的。”他对东子说道。
东子红着脸应了一声“嗯”,犹豫了一会儿,结结巴巴的提议道:“先生,这个,称呼还是改了吧。您现在都比我还要高了,以后就唤我东子便是。”以前在武馆里,他仗着虚长十来岁,领受一声“东子哥”,已是脸大。现而今,先生已不是当年的小帐房。可他还是他。他何德何能,还能当这个“哥”呢。平白的叫人笑话,背后面说他没礼数。而身高这个理由,纯属是托辞而已。
第五三三章 麒麟传承
话说叶罡那晚当着沈云的面,捏碎了一枚百里瞬移符。
凭着符力,数息之后,他确实已在百余里之外。
然而,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坏了。精心选择好的瞬移地点,却恰好在两队黑衣卫与一名紫袍老者的战圈里。
身形尚未立稳,左肩便挨了一剑。多亏他身上的法衣是上品灵器,护住了他。
但是,这一剑的力度还是在的。
他捂着肩膀,狼狈的摔了个屁股墩儿。
头顶,一名黑衣卫恶狠狠的大呼:“这厮来了帮手!”
叶罡赶紧的抬起头来解释。却只见一张闪着黑色寒光的铁索网从天而降,正向他兜头罩过来。
网上淬了毒!
叶罡大惊。情况危急,根本就容不得他解释。唯有快走。
他立刻捏碎了仅剩的那枚百里瞬移符。
匆忙之间,他连瞬移的方位和地点都来不及细想。
而瞬移符有个特点,在捏碎之时,如果没有在心里预设具体的方位和地点,它是随意腾挪的。
几息之后,叶罡发现自己确实是逃出了铁索网,正站在一处绝壁边上。
真的是绝壁的边上。
他的身后,半尺之外,就是万丈悬崖!
好险!
接连经历了两次有惊无险,他终于完全松懈下来,抚着胸口,闭上眼睛,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就在这时,突然间,一道凌厉的劲风,照面袭来。
叶罡本能的退后一步,仰身避开。
结果,一脚踏空……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在急骤的下坠。
面前只有一面棕红色的绝壁。光秃秃的,不要说藤蔓,就是草都不见长一根。且陡峭如刀。
叶罡当然不会任自己这般掉下万丈悬崖。心念一动,他祭起了本命飞剑。
刷——,本命飞剑自丹田里飞出来。
下一息,稳稳的接住了他。
叶罡抬头去看自己坠下来的地方。他总共掉下来了二十几丈的样子。是以,他能清楚的听到上面有人在说话。
皱了皱眉头,他驱动飞剑,紧贴在崖边上,竖起耳朵细听。
在悬崖边上说话的是两个变声期的少年。
一个厉声喝道:“师弟,你真的看到有人被我的冰锥打下了悬崖”
另一个弱弱的接道:“可能是我眼花了。”
“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人命关天,怎么能信口胡说”师兄继续严厉的喝斥。
师弟的声音更弱了:“师兄,我错了。刚才悬边没有人。我不该跟您开这种玩笑。”
“胡闹!”师兄心满意足的喝斥了一句,大踏步的拂袖而去。
“师兄,等等我……”师弟小跑着跟了上去。
无耻之极!叶罡听得分明,黑着脸,御剑飞上悬崖。
他看清楚了。是两个炼气期的半大小子。从他们的装束来看,象是来凡人界历炼的仙门弟子。
今天好在站在悬崖边上的是他。如果换成凡人,那绝对是性命不保。这俩臭小子闯了祸,却不思改过,只知道自欺欺人。真是岂有此理!
叶罡心底“噌”的腾起一股子怒火,驱剑追了上去。他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两个臭小子。
哪知,他才追上去,落下飞剑,尚未来得及开口把人喊住。那对师兄弟猛的双双转过身来。
哪里是什么少年!
两人的脸上皆笼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黑气,隐隐的现出一双红眸,还有一对尖尖的獠牙。
魔物!
糟糕,上当了!
叶罡顿感不妙。他的反应也不俗,当即双臂打横,用尽全身之力,倒身向后飞退而去。
然而,还是晚了。
只见一阵黑色的烟雾喷涌过来,顷刻之间,将他吞没。
叶罡立时手软脚麻,使不上半点力道过来。
此时,向后的冲劲仍在。他的身体象离弦的箭一般,继续往后飞去。
那两只魔物没有想到他中了迷烟,还能逃跑,叽哩呱啦的追上来。
只是晚了一步。
因为这里离悬崖边总共也没有几步远,所以,叶罡很快的飞出了悬崖,直挺挺的再次飞坠下去。
两只魔物
第五三四章 烫手的进奉
秋收进入尾声之后,沈云将赵宣又派去了省城。一来,要他探实开创门派的具体流程;二来,今夏,沈云名下的庄子皆获得了大丰收。光是大庄子便预计能出售十万石新粮。其余的几个庄子规模都不及大庄子,能出售的新粮要少一些,但加起来也有三十万石之多。各庄子的开销不小,银子象淌水一般的用掉,都指着这批新粮能换个好价钱,填补亏空。四十万石新粮不是一个小数目,需要去省城寻条稳妥的销路。
赵宣明白两个任务的重要性,带着清风堂的人倾巢而出。
沈云本人原本打算抽空再去一趟朝云观。不想,庄子里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竟然完全离不得身。
头一桩事是,十里八乡的人们带着新粮,争先恐后的来“进奉”了。
真的是争先恐后。大家或用肩担挑,或用小车推,在秋收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将大庄子附近的官道挤得水泄不通。那情形就象大年初一抢“头香”似的。
问事堂是头一个“沦陷”的。大清早的,外面的空坪上,黑鸦鸦的挤满了人。吓得当值的管事都不敢开门,使了人悄内的从后门跑回庄子里去禀报堂主李忆。
后者听了,也是一头雾水:好端端的,乡邻们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他急匆匆的赶到问事堂。
结果,光一露脸,便被三个村的乡老们给围住了。
“李堂主,早!”
“您来了!”
……
自从问事堂成立,乡老们只要得了空,便会跑过来坐坐。上至“仙府的仙差大人们又到我们村子收税了”这等大事,下至“我家的母鸡昨天没有下蛋”之类的鸡毛蒜皮,他们都要来问事堂说道说道。实在是没事,他们也要过来说一声“今来村子里平安无事”。于是,个个在李忆面前混成了熟面孔。
李忆也没跟他们客套,指着地上的担子、小车,开门见山的问道:“各位贤乡邻,这是做什么呢”
乡老们知道他是个和气人,笑嘻嘻的抢着答道:“大伙儿给神仙大人进奉啊。”
“托神仙大人庇佑,今年春夏没下几滴雨,我们不但没有遭灾,而且收成比往年都好,得了大丰收。我们从心底里感激神仙大人呢,诚心诚意的奉上一半的收成。”
“请李堂主大人务必将大伙儿的心意说给神仙大人听。”
听到“一半的收成”,李忆的眉头不由跳了跳——若是一两升米的谢仪,收也就收了。这一半的收成……他哪敢做主
说话间,又有不少人肩挑手推的挤了进来。照这情形,用不了多久,庄子的外面连针都插不下了。这么多的人,带着数量众多的新粮一涌而入……李忆打了个哆嗦,实话相告:“各位贤乡邻,你们的意思,我知晓了。请贤乡邻在此稍等片刻,容我马上禀报我家主公。”
所有人都知道,他家主公就是神仙大人。闻言,围在他周边的人无不虔诚的作揖:“有劳李堂主大人。”
李忆从人群里出来,背顶着无数炙热的目光,提着袍角,快步而又不失从容的进了庄子。
一进庄子门,脱离了外面的人们的视线,他立刻施展轻功,全速跑向正院。
当赶到正院的大门前时,他已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旺子守在大门外面,一见到他,挥着手,急声招呼道:“李堂主,主人在正房等您。”
看来主公已经知道了外面的变故。李忆脚下不停,飞一般的冲进了正院。
“不急,先坐下来,喝口水。”沈云果然端坐在正房。见他满头大汗,气喘如牛,笑着指了指桌上的白瓷大盖碗。
闻言,李忆乱糟糟的心瞬间安定下来。他不好意思的告了罪,在惯坐的位置上坐下来,静心调息,待气喘匀了,端起大盖碗,喝了一大口温热的茶水。
此时,思绪也理清
第五三五章 赈灾
沈云没看错仙府。果不其然,周边诸县的仙府大老爷们就是打得这个主意。
两天后,春望县的大老爷派了师爷上门收税。
他的声势非常之大,坐着一顶竹轿,被百来号全副武装的仙符兵簇拥着。
可惜,他们一行人连庄子的大门都没有摸着。
他们才踏上护城沟外面的空坪,等候多时的神箭营齐刷刷的从护墙上现身。并且也是全副武装。
“哗啦啦……”
搭箭开弓,箭指他们。
烈日下,箭尖闪着刺眼的寒光。
师爷吓得连轿子都不敢下,尖叫着“回去,速速回去”。
他带头跑了,陪同来的仙符兵自然是丢盔弃甲,跑得更快。
转眼的工夫,地上留下一地的装备。
待这些废物早得没了影,王长老下令收兵。他忧心忡忡的回到主院,向沈云复命。末了,苦着脸进谏道:“主公,只怕这遭我们将仙府得罪狠了。他们不是什么善茬,定会加倍报复回来。”
“我们接受了他们的敲诈,他们就会放过我们吗”沈云反问道。
王长老愣了一下,很快的摇头:“从官道上设置关卡的位置来看,他们只怕早就生了将灾民引到我们这里来的心思。而且,他们要想遮掩灾情,也只有将灾民引到我们这里。”
齐伯在长老会上提出做好施粥的准备时,他便带了两个人去官道上查看。仙府的蛇蝎心思立刻彰显无遗。
所以,是他想差了。
“对不起,主公。”他连忙起身,抱拳告罪,“是我只想着害怕,却没有想到,仙府早就视我们为砧板上的鱼肉。在他们面前,我们是一步也退不得。”
仙府是早就容不下他们了。不管他们这回退不退让,仙府对他们的处置都是一样的:只要他们这回退让了,仙府定会如附骨之疽,纠缠上来。以他们的贪婪,不将庄子里的最后一个铜板榨干,是不会收手的。然后,他们再暗中唆使周边的灾民过来“吃大户”,错灾民之后,杀人灭口;而如果他们依然不理会,仙府会直接将灾民引过来,还是“吃大户”,杀人毁家,以泄他们的心头之恨。
这起子黑心肠的东西!王长老头一次恨毒了他们。
接下来的事态,果然如他们预料的一样。五天之后,官道上,灾民如潮水一般的涌来。
从去年的虫灾,到今年春夏的旱灾,他们早已熬到了极限。听说这里有吃的,所有人的眼睛都绿了,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在叫嚣“去,快去,快快去”。于是,关卡一撤,不管男女老少,都嗷嗷的往这边赶。
丁叔早就带着人盯着官道上的动静。是以,等灾民们赶过来时,齐伯他们早就做好准备。
春上的那次施粥,大家都积累了不少经验。而这一次,还多了一样新内容,即,红榜。
早在两天前,问事堂便将十里八乡的“进奉”一五一十的用大红纸抄录了出来,张贴在问事堂外面的墙上。红榜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同时,苏老三他们骑了马,去十里八乡走村串户,大力宣传红榜。
一下子,乡邻们的目光全被抓住了。这一带的乡老们又是齐聚问事堂,询问红榜是做什么用的。
李忆就等着他们来问呢。乘机宣布,据可靠情报,大批的灾民正在赶
第五三六章 最好的证明
农田里真正闲下来的时候不多。不过,秋种之后,田里的活计相对要少一些,也算得上较为空闲的一段时间。因为问事堂早早的做了宣传。“劳力三倍兑换,修水渠”,在十里八乡里,连三尺小童都知道。所以,在乡老们的大力组织之下,几乎所有的劳力都参与了进来。
一是因为曾经相同的遭遇,令人们生了恻隐之心;二是乡老们的督促,同时,大家也都指望着自己的村里能在神仙大人的帮助下,修一条水渠。所有人都听从指挥,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且做事卖力得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