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乾龙战天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飘过峰

    场上飞驰着二十骑,马是凡马,人是凡人武者……这样的比赛于云景道长来说,没有任何看点。从半道里看完这一场,他完全没了兴趣。

    还好,这已经是最后一场。

    因为有人敲了一下场中的大铜锣,听到声响,所有参与考校的人都立刻聚集到大铜锣前面的草地上,二十人一列,站得整整齐齐。

    然后,先前主持赛马的那名炼气境修士,走到队伍的前面。

    在刚到马场的时候,云景道长便注意到了这位。他的丹田里没有灵根,只有稀薄的月华之力。如果碰上那些半吊子的筑基境的功德法修,搞不好就会将他当成妖物了。

    而此时,云景道长大概猜出了这位的身份。他应该就是先前齐伯所说的苏场主。

    见他走到队伍前来,云景道长不由眯缝起眼睛,再次去看他的丹田。

    苏老三知道此刻全场的目光都锁定了自己。可是,他却感觉到其中有一道目光是特别的,令他好象脱得精光一般。但这道目光到底是来自哪个方位,他又感觉不出来。

    是我想多了吧。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心神,大声宣布:“今天你们在场上的表现,证明了过去百余天的苦,没有白吃,汗没有白流。恭喜你们,你们全都通过了本次的考校。从即日起,你们正式成为骑兵队的首批队员。”

    话音刚落,不管是他面前的参试者,还是围在场外的围观者们,无不振臂欢呼。

    云景道长再次讶然。没有想到,这位苏场主竟然如此之敏锐。

    此时,考校已经结束,沈云不想暴露行踪,便悄声向他说道:“我们走。”

    “是。”云景道长紧步跟上。

    不想,出了马场,沈云没有过河回庄子之意,而是脚跟一转,快步上了旁边的山道。

    云景道长跟在后面,心里“咯咚”作响。主公是个敏锐之人。难不成是他刚才的审视太过露骨了,惹得主公不快

    好吧,其实此刻,他已是心乱如麻。

    他决定追随主公,主要是因为领到此次任务的时候,为自己卜了一卦。卦象显示,此行定有大机缘,且稍纵即失。

    是以,自从来了菱洲之后,他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与大机缘失之交臂。

    两年多来,他一日三卦,寻问大机缘。结果,唯有昨天的两卦最明确的应和了出发前的那一卦。

    他想着,自己的大机缘十之**就是应在沈云身上了。所以,这才不管不顾的主动投靠,为自己谋得客卿长老一职。

    还是因为那句“稍纵即失”的卦语,使得他接连降低标准,甚至连明知主公身上有大异常,也不敢当即询问。只是乘着主公顿悟之际,再三细看。

    确定主公并非异类之后,他竟然在心里松了一口气,感到非常庆幸。

    之所以会如此之小心翼翼,全是因为他与主公接触的时日太短。很多话,尤其是关于功法这方面的,眼下他还不方便说。因为很可能会惹得主公不快,甚至猜忌。

    结果,主公之心思敏锐远超过他的认识。貌似他今天还是在主公面前露了馅。

    哎呀,接下来要如何应对才好呢云景道长为自己刚才在马场里的鲁莽懊恼不已,飞快的在心里想着应对之策。

    沈云走在前面,没有用读心术,也能清楚的感觉得到身后之人内心的不安与纠结。

    说来也是奇怪,自从昨天意识到自己太过依赖读心术,已隐现不良后果之后,他决定不再动辄使用读心术。不想,他发现自己明显比先前敏锐多了。

    比如说,云景在庄子里,以及在马场,心绪之起伏,他竟然都能清楚的感觉得到。

    也因为有所察觉,所以,他暗中留心了云景的举止,发现后者虽面上不显,却目光频频看向众人的




第六二零章 明明已入道
    沈云坦然的摊开双手:“我确实是没有灵根的凡人。而现在……呵呵,我想你也看出来了,我的修为不在你之下。”

    “主公太抬举贫道了。”云景道长被他的坦诚所感染,连连摆手,“贫道看不出主公的修为境界,不如主公多矣。”

    “话不能这么说。”沈云走到他身边,诚恳的说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又好比,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但是,各有各的好。这人不管是少了哪一个手指头,都是残缺。更何况……”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话风突转,“不瞒云景,我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是什么修为境界。”

    “啊”云景道长被他吓得狠了,身形又是一晃。

    沈云一把将人扶住,很认真的点头:“我刚才所言,绝对没有一个假字。在我很小的时候,师父就病故了。一直以来,我都是根据师父生前所教,自学师门留下来的玉简。到了后来,玉简里的法门也不适合我了。于是,我就自己琢磨,继续修行。我现在的修行法门,就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难怪……云景道长恍然大悟。与此同时,更多的疑问有如泉涌。

    “您,您没有灵根,是怎么引气入体的呢”他不假思索的问道。

    沈云也没有隐瞒:“在我体内凝出真气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能够用真气吸引五行灵气。于是,就引气入体了。”

    “怎么可能!”云景道长几乎跳了起来,大声反驳道,“五行灵气是高于凡人真气的存在。它怎么可能被你的真气吸引”如果真要是这么简单,仙凡之别哪会有如天堑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高阶凡人武者终生被拦在凡俗的那一边,就是因为穷其一生也无法引气入体。

    “确实完全可以。”沈云转身,指着底下的马场,笑道,“现在,不但我做到了,你看,下面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也做到了。而且,我敢担保,会有越来越多的凡人,根据我摸索出来的修行法门,引气入体,从此,踏上修真之路。”

    “我,贫道……”云景道长顺着他的手指头,看向充满欢声笑语的马场,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再也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语来。事实就摆在眼前,不容置疑!

    深吸一口气,他收回目光,用灼热的眼神看着沈云:“您是怎么做到的”怪不得自己接连卜到主公身怀大功德,将有大造化。度凡人超凡脱俗,这是何等的大功德!

    心头一热,请教的话语脱口而出。

    然而,话一出口,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又连忙退后一步,躬身抱拳请罪,“主公,刚才之所见所闻,贫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心中震憾不已。故一时失态,说起了疯言疯语。请主公降罪。”

    “哈哈哈……”沈云爽朗大笑。笑罢,摆手正色道,“云景快人快语,坦诚待我,何罪之也啊。”

    “我,贫道惭愧。”云景道长又羞红了老脸。

    沈云却上前,握住他的手,诚恳的说道:“就算云景不问我,我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云景道长抬头望着这个比自己差不多高出半个头的年轻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沈云轻拍他的手:“云景,我是真心请你助我一臂之力。我们青木派太缺你这样的高阶修士了。有你们相助,我相信,我们凡人修真,会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

    原来青木派竟然有如此之宏伟志向!引导成千上万的凡人走上修行之路……这无异于开天辟地。得是多大的功德啊!云景道长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其实只是一个最寻常不过的功德法修。在玄天门的外门自生自灭惯了,长年累月的漠视,让他特别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三灵根的资质。这样的资质,今生能够拉着筑基期天寿的尾巴,结出金丹,又能再添两百年的天寿,他已心满意足。要知道,在玄天门的内门,有多少资质强过他的双灵根内门弟子,穷其



第六二一章 首次论道
    “我已入道”沈云回过神来,不禁使劲的摇头,“不对。我连什么是道,都不知道呢。”

    一直以来,他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苦苦寻找答案。以前可以说是,完全不懂。近些来年,他感觉有所悟。但总象是与答案隔着一层窗户纸。他费尽了所有的气力,至今没法捅破这层窗户纸。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他自己最清楚不过了。所以,他不信云景道长的“已入道”之说。

    云景道长愣了愣,很快,脸上现出了然之色,“哦”了一声,颌首说道:“我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主公应该是对‘道’有所误解。”顿了顿,又道,“主公应该是从前与人讨论过有关‘道’的本义的问题吧。”

    沈云不由想到了永安副教使,点头:“是的。我在多年前,请向一位尊长请教过什么是道。”

    “这就难怪了。”云景道长笑道,“关于道,是亘古以来,所以修士都在思索,讨论的问题。说来话长。主公如若不嫌弃,此地风光清雅,贫道煮上一壶茶,与主公细细讨论一回,如何”

    “好啊。”沈云求之不得。

    于是,云景道长袍袖一挥,飞梭上的那套家什,以及茶具、红泥火泥等,一齐出现在平地上。

    “主公,请!”

    请沈云在上首坐下后,他想了想,手里头多了一套隔音阵,欲解释一二。

    沈云挥手打断道:“出门在外,谨慎些,没错。云景只管布阵就是。”

    “是。”云景道长一听就知道他是误会了。在修真界,论道是件最严肃不过的事,最忌被人半道里打扰。所以,通常论道,大家首先全选一安静之所在,然后,还要布上各种阵法,将论道之所布置得跟个铁桶一般。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论道的双方被外物分了心去。这里是凡人界,能够打扰他们论道的人或者外物不多。他布下隔音阵,纯粹是不想有人听到说话声,过来凑热闹,打扰他们论道。

    不过,主公说的话本也没错。是以,他没有解释,而是默声布阵。

    “什么是道关于这个问题,修真界的讨论最是热烈。可以说是众所纷纭。”在沈云的左下首坐下后,云景道长右手轻甩拂尘。红泥火炉里“噌”的冒起了一团红艳艳的火团,他拿起旁边的蒲扇,一下一下,慢慢的摇了起来。说话间,炉上坐着的小陶瓮里,腾起了丝丝热气。他继续说道,“如果贫道没有猜错,当年,主公的那位尊长与主公说的道,应该是大道。”

    “大道”沈云不由挑眉,“道还有大小之分”

    “是啊。”云景道长很肯定的点头,“据说,世间有三千大道。其中,每条大道又包含有三千小道。”

    他现在已经完全相信主公所言不虚了。看来,主公确实没有接受系统的道学道统教育。

    不过,没关系。因为有他在。

    他们玄天门的大宗就是功德法修。所以,他虽然长期混迹于外门,该接受的道学道统教育,都是学全了的。别的,什么打打杀杀的,他真的不行,但若是论道……只要是动嘴皮子的事,他从来就没怕过谁。

    从这一点上说,主公慧



第六二二章 道心的最低层面
    “先生请讲。”沈云身子前倾,恭敬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同时,也改了称谓。

    云景道长愣了一下,旋即,领会过来,向他略一抱拳,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面上虽荣辱不惊,但是心里却是掀起了波澜阵阵。就冲着主公这豁达的胸襟,他也愿意将自己之所知,倾囊相授。

    这时,水开了。他借着冲茶,飞快的在心里打腹稿。主公很坦诚,对其在道学认识上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实情,没有任何的遮掩。而他对于主公和青木派的认识也都在不断的推翻与重建。所以,他需要一点点时间,整理一下思路,还有语言。

    分了一盅茶给主公后,他已理清了思路,抬头说道:“主公,刚才我们说到,大道三千。它包罗万象,无穷无尽。与大道相比,我们之所知,永远都是太少。所以,我等修道之人平常以‘贫道’自称。”

    言之有理。沈云感慨的点头。一直以来,他都以为道士们以“贫道”自谦,是表示安于清贫,不为凡世的荣华富贵所动之意。原来是大谬。

    他抬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他继续。

    “所以,主公当年向您的那位尊长请教道时,那位尊长肯定是意会错了。”云景道长喝了一口茶,说道,“您向他请教的是入道之法门,而那位尊长告诉您的,却是道之本义。”

    “这两者不同吗”沈云拧眉。

    “当然不同。”云景道长扬声答道,“祖师遗训,不知道,不入先天。这里头的‘道’其实就是指的入道之法门。世间万事万物,除去那些生而为仙者,要想超凡脱俗,唯有修行。反过来说,为什么要修行呢因为修行于我等凡族,往长远了来说,它是踏入仙道的唯一方式,就近来讲,亦是超凡脱俗的唯一正当法门。但是,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出生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寻找到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便显得至关重要。而再进一步,当我等修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便等于找到了自己将来修行的方向。这个就是所谓的入道了。”

    沈云一听就明白了,不由认同的连连点头。照先生所言,自己确实是早已入道。而太师祖在数十本手札里的记载,以及师父生前所说,无不显示,他们至死没有找到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正好完全应证了祖师她老人家的那句遗训:不知道,不入先天。

    云景道长接着说道:“不过,修真之路,长且远,总是充满困难险阻,危机重重。所以,我等修士光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些什么”沈云不由探身问道。

    “一颗坚定的,至死不渝的向道之心。”云景道长很肯定的答道,“或者说要有坚定的道心。”

    “道心!”沈云在祖师她老人家留下来的玉简里时常看到这两个字。他一直不知是何义。不过,通过上下文猜测,好象远不止“向道之心”这么简单。

    心思飞转,他不由微微皱眉,“道心就是向道之心”

    云景道长连忙摆手:“不,不能直接就这般定义。准确的来说,向道之心只是道心的最低层面。”

    眉头立时松开了,沈云笑了,赞同的点头:“先生这么说,我便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必须有不怕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但是,光有这种决心,是远远不够的。”

    “正是此意。”云景道长也笑了。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省事。他很庆幸,主公是一个非常聪慧之人。而且,一番谈论下来,他完全能感觉到,主公其实对道的参悟一点儿也不比他这位金丹境的功德法修差。只是主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道



第六二三章 云景道长自叙家世
    沈云讶然,禁不住再次插话:“先生,这也就是道心他们不会太自私了吗修行的动机一开始就不纯啊。”

    一心想着成为人上人,过上世间最优越的生活……抱着这样的心思去修行,岂不是修为越高深,越是自私自利

    云景道长呵呵:“自私怎么就自私了修行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孩子们想着为自己修行,怎能说动机不纯呢更何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是些六岁的孩童,能指望他们对大道有什么深刻的认识能认识到为了一个远大的仙程,必须刻苦修行,并且能将付诸实际,就已经算是心志坚定,道心不凡了。至于将来……”他垂眸看着自己手里的茶碗,言语里突然多了几分怅然,淡声说道,“既有大道三千,又有十子十相。个人有个人的缘法,道心如何,全凭自己修行。总而言之,前事为因,后事为果。修行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一切因果自负。”
1...174175176177178...729
猜你喜欢